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加过抗“非典”的医生不少,为何记者却不那么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6:49: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几天,看到《财经》出版了一期“拯救武汉”的特刊,毫不犹豫在手机上下单订了好几本。



元旦前,全国不少地方又有几家都市报宣布“休刊”,当时武汉的疫情已出现苗头。而正是在这个节点上,《财经》、《三联》等几家期刊的媒体记者前往武汉,在120日之前,这批记者在武汉采写了一批较有影响深度观察报道。






120日,钟南山院士发出警示后,人们的思绪一下又被拉回17年间,抗击非典的场面又历历在目。



17年前有很大的不同。那时,中国的都市报方兴未艾,遍布街头的报摊上售卖的都市报是人们最喜欢获取信息来源的渠道。17年后的今天,都市报已然风光不再,不管男女老少,手机刷屏是人们最喜欢的消息来源渠道。



123日,武汉“封城”。124日,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过年”,当晚,部队医疗队开始驰援武汉。紧接着,相关省区地方医疗队也纷纷前往湖北。



这些英勇的白衣战士中,不少人曾参加过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病毒等,经验丰富。17年的专业历练,让他们面对疫情时更加成熟稳重,更能带给病患以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随后,新闻战线的媒体记者也开始行动起来,纷纷前往武汉采集相关新闻报道。不过,细心观察一下,他们是各自所在媒体的业务骨干,但是有参加过“非典”采访报道的记者却不多,和参加过“非典”的医务人员比例相比,要低,这主要是媒体行业的流动性肯定会大于医务人员。



看到一篇记者在武汉过30岁生日的报道,反推一下,17年前,他才刚刚上中学,对“非典”肯定还是有深刻的印象,他写出的报道也很精彩。这次也有曾参加过“非典”的(少数)记者或报社领导前往武汉,但是数量不太多。17年前,参加过那次报道的记者在后来陆续当上报社领导或者转型去了其它岗位,按照年龄推算,当年比较年轻的,他们已过中年,有一些记者甚至离开了新闻行业,转型或创业。有些年纪大的,17年后可能已退休了。







新媒体时代,记者并不少,年轻有为的记者在迅速成长,形式也更多,但是类似这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采访,如果有相关经验肯定会更好一些。如果经历过“非典”,在观察角度上可能更有纵深感,就如同参加过抗“非典”的医生,经验上可能更为丰富一些。



记者的工作每天“清零”,即使年轻的记者也可以迅速熟悉某些方面的知识,写出专业的报道。不过,无论是当年的都市报或今天的机关报、全媒体,跑医卫口的记者还是相对固定,有一定的专业色彩。跑过新闻采访的记者有时都会感觉有一些“术语崇拜”,如果久未接触,我们可能不会立马明白医护人员对某些症状的简称,而经常跑的记者,还是会占一些优势。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一些专业人士,都发出了不少“追问”,10+的网络文章也不少。但是,很多受众还是觉得不够过瘾,他们希望看到更纵深的分析,媒体提供了一些,但供不应求。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比喻,就是说记者是社会发展大潮中航船的观察者,他们是站在船头的。在10年前都市报还比较兴盛的时代,《羊城晚报》报道过钟南山院士对“非典”重来的担忧(他的原话是,类似非典病毒还存在)。






有个同行给我说,当年的都市报时代,好像报道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比方说注水肉,食品问题,哪里有一些不良文明行为,乱穿马路引发险情等。今天在疫情中来看,这不正是一种“防疫”手段么?聪明的领导一定知道,媒体开设“曝光台”是自己管理城市的好帮手。



都市报兴盛的时代,人们都在感叹,哪里的民生问题,关乎衣食住行的,好像都是媒体先捅出来,才获得了社会的关注,再引起了主管部门的查处。



当年都市媒体的记者喜欢打街,喜欢走近老百姓身边去找一些报道题材,甚至联络了一些不同行业的“线人”,才更能获得大篇幅、深度的机会。似乎这次华南海鲜市场的暂停,也有媒体记者前往追踪报道的因素。



和医生一样,记者也被看成有些“免疫”功能的。高明的领导知道,要完善一个区域的治理,“吹哨人”还是要有的,他可能是医生,也可能是记者。



在现行政府治理框架之下,能够打通有些壁垒的,还非记者莫属。有些领导不喜欢记者报道一些小问题,当然就可能滋生大问题,所以,在这个自媒体数量暴涨的时代,专业媒体的责任与担当还是不可少的。专业记者更能理性发声,有效改进工作。所以高层领导有“善用新闻媒介监督”的指示。



要提高治理能力,可以让记者有更畅通的言路。比如内参,就是高层领导倾听基层真实声音的一个通道,这个言路畅通了,管理中的盲点也会少很多。



有些部门认为媒体记者会“抹黑”影响形象。殊不知,“抹黑”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有不足,因为记者有真实性的专业要求,媒体不可能无中生有。







媒体融合,“四力”在提升,社会发展也需要更多主流优质的报道。年轻的记者在迅速成长,挑大梁,这是好事情。



过去几年中,有不少媒体单位的骨干在转行。这里面有一个成长路径的问题,因为记者成长空间相对比较单一,再加上新媒体浪潮下的待遇问题,市场化的都市类纸媒关停,使不少单位的中年普通记者去职。



记者不像医生,医生和教师,经验越丰富越值钱。而记者如果不蓄积专业优势,可能跑不过年轻记者。再加上过去五到十年间的媒体大变局自然造成的人员变化,有些人才短板还是需要弥补的,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记者职能和新闻媒体社会公器职责。



这也是为何此次抗疫中,参加过抗“非典”的医生不少,有抗“非典”报道经历记者相对不那么多的一个原因。



抗疫仍在继续,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新闻报道来提振大家的精气神。



来源:名城记

作者:城主笔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Hiv6C3Oo8NE5rssrvqsxg



编辑:冯梦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