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4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眼里的当代媒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21:44: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媒体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传播批判”系列译丛的首发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直击当下欧美的媒体乱象,穿透表象、去芜存真,对资本主义媒体危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把脉和淋漓尽致的批判。书中不乏对欧美比较热门的选秀综艺、肥皂剧和广告业态的思考,对西方媒体表面发达、虚假繁华的景象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将读者引向深刻的思考……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公众的欣赏口味?

有人喜欢《太阳报》或者碧昂丝,有人偏爱严肃话题、欣赏高雅艺术。是什么塑造了人们如此迥异的文化选择?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是现实生活的社会条件决定了其中分野,也就是受到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社会阶级背景的影响。

作者引用《卫报》的报道来论证,该报道以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国王学院的研究数据为支撑,说明学生们的表现是否优异取决于社会阶级而不是名校;还引用了《独立报》的报道,学生们的社会阶级依然是决定他们学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为BBC拍摄的纪录片7up(《人生7年》),追踪跟拍14名7岁的英国小孩,每隔7年拍摄一次,每次拍摄持续七天,从7up,14up...最终以56up作为结尾。这部纪录片曾经引起了“阶级固化论”“读书无用论”等直面惨淡人生的解读。

社会阶级对人们的媒体与文化选择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经验将其囿于阳春白雪抑或下里巴人的归属依托,造成了不同的雅俗志趣。



难以摆脱消遣置上、娱乐至死的魔咒?


当代社会的普罗大众每天在疲于奔命的劳累之余,显然会对太费神的报纸、书本、电视节目避之不及,而对不烧脑的阅读、声音、视频如痴如醉。人们对哪一类题材趋之若鹜?为什么人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作者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来分析“人们需要什么样”媒体产品,又为何如此入戏。

首先,他们有可能沉迷堕落的、暴力的,甚至是贬损自身的内容。媒体对此类癖好供不应求:
(a)无端的暴力——动作片、漫画书、电子游戏等;
(b)无缘无故的色情——不只是色情产业这样、连主流电视也是(经常冠以“纪录片”来加以掩饰);
(c)一般以一种偷窥的方式来表现的“怪诞秀”内容。

其次,大部分媒体不仅通过选秀综艺和广告这些最为明目张胆的方式,而且通过很多诸如生活专题和产品植入等别的方式,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某种拜物教。人们按照人类的渴望和特性来创造上帝的形象和天堂的景象,因此那些在他们的劳动中同他们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的人们,也赋予了金钱和商品半神半人的力量。

异化的整体效应是人们不能主宰自己的世界或者生活,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无足轻重,像《摩登时代》里的查理·卓别林一样无可奈何地沦为“机器的附属”。
  卓别林在“摩登时代”

这就让自我感觉渺小卑微的个人产生了幻想拥有权力和获得认同的需要。如果能在《英国偶像》中为赢者投票或者在《舞动奇迹》中“挑战”评委去力挺约翰·萨金特,或者与像苏珊·鲍尔、仙黛尔那样,有朝一日成为超级明。很明显,对这些类型的节目,媒体是非常乐意推陈出新、乐此不疲。

苏珊大妈
异化也会产生某种抵抗或免疫。服刑时间长的囚犯经常变得“循规蹈矩”而不能适应监狱之外的生活。类似地,很多人对他们所默默忍受的异化习以为常,很多人心甘情愿任由摆布还抱着维持现状的生活态度,发现媒体报道在指出或者分析他们承受的异化或者号召他们反抗或者展示他们的潜力时——比如比利·哈乐黛的一首歌或者品特或布莱希特的一出戏或者肯·洛奇的一部电影——会感到痛苦不堪并心生排斥。媒体再一次乐于效劳,将这些令人不适的内容播出量控制到最少。

总有一款甜品适合你?
《太阳报》与《泰晤士报》同属一个老板(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有着基本一致的右翼政治立场,但前者为工人阶级读者量身度做,而后者则是明显地效忠于中上阶级。似乎媒体总是殷勤周到地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定制服务?只是投其所好地向读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媒体产品?

太阳报
泰晤士报

作者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来作出否定回答。商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卖不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本家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而销售商品;相反资本家是为了盈利而销售商品,一旦利润停滞就会叫停销售和生产。在资本主义经济里,人们需要某些东西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会被生产或者他们一定会得到它。世界上有数以百万的人急需食物,但是因为他们穷,所以给他们供应食物获得的利润是微薄的,因此他们只能忍饥挨饿。有人需要便宜实惠的房子,也有人需要豪华奢侈的酒店,但如果满足豪华奢侈的酒店这种需求更有利可图,那就往往得到优先建造。

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媒体产业也如出一辙。首先,它意味着社会上存在着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需求,而控制着99%大众媒体的资本家们(或者政府任命者们)完全可以决定满足或忽略某些需求。举例来说,如果在公众中有一种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新闻进行简明而准确地报道的需求,那么有可能响应这种需求的是浅显易懂但不在乎它是否确凿(就像任何的市井小报)的新闻播报,或者有可能是提供相对精良严谨的新闻报道但却以一副曲高和寡的面目出现(像《金融时报》),而独独没有既简明又准确两者兼得的报道。

另一种情况则是,媒体向人们提供他们真想要的东西——娱乐节目、喜剧和梦幻片等等——但捆绑别的一些你并不需要的东西,而且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爱你没商量”这方面,《太阳报》的表现也是尤为突出的。《太阳报》的读者毫无疑问需要一份轻松、简练、直白地统揽世界的报纸——他们可能也很需要一份讨好他们口味的报纸——但是,他们并不需要该报老板鲁珀特•默多克所支持的政党铺天盖地的宣传政见混杂其中。

因此,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有免费的甜品也不过是作为诱饵吞下苦药的一勺糖。

以上内容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份出版的《媒体的马克思主义分析》,行文局部有调整。

该书是英国经典马克思主义流派有关媒体批判方面的新作,其对资本主义媒体的批判在西方社会可谓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原著出版于2011年,对伊拉克战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报虚实的BBC有关调查报道、默多克“窃听门”丑闻等与媒体密切相关重大热点新闻事件都有入木三分的诊断分析。其作者约翰·莫利纽克斯是英国的学者和作家,退休之前曾经是社会主义工人党的领导人,隐退到爱尔兰之后成为爱尔兰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积极分子。他曾经是大学讲师,组织过抗议伊拉克战争、反对以色列袭击加沙等方面的政治运动。他写的公告《社会主义工人党中的民主》备受关注,文中表达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应当更加民主的观点使得英国共产党将其称为“忠诚的反叛者”。他还开办了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艺术的”为主题的博客。其著作《关键是改变世界》入选泰特的利物浦展览“艺术向左转”,展现了艺术在改变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https://mp.weixin.qq.com/s/7JBDe5wdW3m2fFxPbkfpdw

编辑:何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