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少华:永远相信真诚交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00:44: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12-11 新周特稿部 新闻周报 新闻周报
背景资料马少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新闻评论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供职于中国青年报。今年11月19日,马少华获第三届范敬宜新闻教育良师奖。  
“永远相信真诚交流。”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马少华的微信签名。而他的微信朋友圈,也几乎成为了一个观点的汇集地:每天,马少华老师都在里面转发针对不同问题的各种观点性的文章,多的时候能达到十几、二十条;在转发时,他也会加上自己的按语,并在底下的评论里乐此不疲地跟朋友们进行交流。  
“我们做新闻工作的,尤其做评论教学的,就必须要与人交流。你如果不相信它,那你就等于否定自己的工作价值、否定自己工作的意义。”马少华说。
从在中青报担任评论员,到进入人大新闻学院任教,马少华在“真诚交流”上面做的努力和尝试似乎从未停止。
马少华:永远相信真诚交流


转型:“想找一种相对平静的生活”    
事实上,在2001年成为人大新闻学院的教师之前,马少华曾是《中国青年报》的评论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后,他曾做过记者,后来才做评论员,他说,当时之所以做评论员,是他的性格内向使然。  
“我觉得在新闻界做评论员,比较适合我的性格。”马少华说,用纸和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简单一些。“我自己也做过记者,做记者就要和不认识的人、生疏的人,甚至自己不喜欢的人交往,但又无法避免。”  
1999年,马少华的和他的同事们在《中国青年报》创办了一个言论版,这也是国内的报纸里比较早的言论版,叫做“青年话题”。他回忆道:“刚开始创新的时候,一切都特别令人兴奋。”  
然而两年以后,这种激情也逐渐淡去。项目进入了日常化的运作,失去新鲜感的马少华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道路。他说:“我觉得人要是有足够的热情的话,他可以干一辈子新闻,但是心中的这种热情,不是每个人的量都是一样的,所以我想找一种相对平静的生活,这纯粹是一种个人选择。”  
马少华说,中青报以前有个不成文的惯例,人到四十岁就“另找他地”。“当然实际上也没有人驱赶你,但是我内心却觉得,中青报进来的人越来越年轻,你越来越老去,不适应这个环境。”  
于是在2001年底,马少华离开了中青报,成为人大新闻学院的一名教师,主讲新闻评论。

马少华与中国青年报缘分颇深
  回忆起最后那段在中青报工作的时光,马少华还是充满了怀念:“实际上从后来看,在从事新闻工作和作为教师的两部分人生中,我觉得最有激情、最具有创造性的就是在中青报最后的两年。那时候和年轻人一起创造一个新的言论版面,创设它的原则,组织其中的讨论。其实那种创造的日子并不长,创造过后就是那种很平庸的日子。”  
离开中青报之后三年左右的时间里,马少华仍会接受报社任务,两会期间每天都会写短评。在那之后,他也先后在《北京青年报》、《法制日报》开设专栏,还做过《新京报》的社论撰稿人。   
“常有人问我,在媒体工作和当教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从事新闻实践和从事新闻教育,确实不一样。前者当然有更多的创造性,会有在创造中才能体验的兴奋和价值感,我常常怀念那样的日子。后者则更多的是一种无声的、重复的、点滴积累的付出。前者面对的是整个社会更广大的受众,后者只面对一篇又一篇的学生作业,一个班又一个班,一级又一级的学生——都是具体的对象。”在获得范敬宜新闻教育良师奖后,马少华这么说道。

教学:开放的评论课堂    
“大前提是肯定的,而小前提是否定的,大前提规定的是怎么做应该承担民事责任,并没有规定怎么做不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大前提是分成前后两句话的,如果小前提否定的是前件,其实是一个逻辑谬误……”  
“我觉得这样论证是可以的,因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12月1日早8点的新闻评论课堂上,一篇学生习作中包含的一个三段论的逻辑问题引发了学生们的争论。马少华一边听,一边按惯例将发言同学的名字记在黑板上——这堂课已经有十几位同学“上榜”了。  
课后,马少华将助教整理出的课堂发言加上自己对课上问题的思考,一起写进了教学日志,并在自己的搜狐博客、微信公众号和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上更新。如果浏览这些平台以往的内容,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日志。在课后更新自己的教学日志,已经变成了马少华的一个习惯。


马少华发在自己公众号上的一篇教学日志
  2006年3月,马少华创建了搜狐博客。他说,当初创建不过是因朋友的邀请和临时的需求,通过博客,他能和研究生同学讨论问题、问答往来,这种需求后来逐渐稳定下来。  
“初衷它就是一个教学性质的博客,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学生看。上一堂课,这堂课本身就是一个平时很难达到的思想碰撞,是老师和同学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中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思想碰撞。在那个时候,这种头脑、思想的碰撞和高速运转,产生的火花,本来是一个生产性的。这个东西,过了之后就会慢慢被遗忘,这是非常可惜的。”  
出于这个原因,马少华把课堂的内容记录下来,在他看来,这也恰恰是教学博客的价值:“第一,给我自己课堂上的这些生产过程、同学的贡献留有一个记录;第二,也帮助同学们有一个回味。”马少华觉得,这是自己作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责任。  
现如今,将近10年过去了,马少华的博客也有了超过500万的访问量。不仅是本院的师生、其他学院的师生以及一些业界的朋友会关注这个博客,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网民阅读马少华的课堂日志,并在下面留言评论。  
对于马少华来说,这些网民的反馈、参与和他们的问题、观点,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比如说,我上课,就只是面对同学。教室本身是封闭的,学校是封闭的;但是在博客上,我在新闻评论界的朋友、同事,天南地北的人,都可以相互交流。有一个时期,我的博客上挺热闹的,当时我在评论界的朋友、来自新闻一线的人,他们分别都到博客上,回应我们课堂上的问题。虽然这是教学的内容,但是因为新闻评论的业务问题,很多也涉及社会公共议题,就会有很多人关注。”  
2013年,马少华创建了一个叫“少华读书”的公众号,除了在里面更新教学日志、读书笔记等,有时也会写一些新闻评论。在课堂日志里,他会认真地把案例以及所有同学的发言都记录下来。人大新闻学院的教师刘海龙说:“马少华老师做的这件事情,可能他自己觉得很正常,理所当然,但是在别人看来,就会很不一般。他会把学生做的课堂讨论,自己整理一下,再写成教学日志。其实大部分老师都不会这么认真去做这件事情,课堂讨论每个老师都会有,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平时事也很多,而他会很认真把它当做一件事情来做。”

▲“少华读书”微信公众号
  “马老师上课的风格就是娓娓道来、翔实清晰,会引用许多教材著作,还有许多英文的。特别是引导大家讨论,有时候同学之间还会争论,他的课堂是一个是边思考边交流的互动的课堂。现在不上课了,也会经常看马老师的教学日志,看师弟师妹们在课堂上的讨论。看教学日志也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就和自己在课堂上一样。” 新闻学院2012级本科生郭佳说。  
后来,马少华把自己的教学日志集结成书,书名叫《开放的评论课堂》,这本书在今年7月份正式出版了。在书的自序里,马少华写了这样一段话:“对于一名做教师的我来说,这本书不是文字,而是点点滴滴的岁月,是人生岁月中最值得宝贵的思想时光,是与年轻的求知者们一起前行的愉快体验。”

沟通:永远相信真诚交流    
上个世纪90年代,网络论坛流行。网民们在网络论坛上参与很多话题的讨论,或和现实有关,或就是纯粹的思想与学术。  
“当时有好多的网络高人,有的人网络论战时不肯罢休,甚至等到凌晨、深夜来反驳你的观点。”马少华说,“当时我正和一个不知其名的网友进行激烈论战。在我完全没有预料和思维准备的情况下,他突然对我说:‘你说的有道理,我认输了。’当时的我特别震撼,因为他完全不必这么说,他完全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谁都爱面子,但是他却说:‘到此为止吧!’这件事给我特别深的印象,他使我相信,你要自己相信说服的力量,人是可以被说服的,人与人之前的交流是有效的。”

马少华今秋在香山植物园
  通过博客,甚至更早的BBS论坛,马少华结识了很多朋友,比如后来和他成为同事刘海龙,比如现在在央视网网络媒体事业部工作的郑根岭。  2011年,刘海龙发布了第一篇网易博文《刘海龙:人大新闻学院的教师博客圈》,开头便是马少华的“少华按”,里面是两个人通过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论坛相识的回忆。还没有进入人大时,两个人在博客里讨论到“沉默的螺旋”,之后便有了人大“贤进居”里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网上约吃饭,线下就“像特务接头一样用暗号见面”。马少华在这篇“少华按”里表达了对于这个亲密朋友也加入发博队伍的喜悦之情。  
“当年马老师写博客,对我写博客就有激励作用。可惜最后我放弃了,马老师坚持下来,都出书修成正果了。”这一点,刘海龙很是佩服。  
同样是在“青年话题”,当时郑根岭给中青报写稿,就联系上了马少华。而联系多起来,则是博客热起来以后的事。“当时他在搜狐写评论教学博客,一些同行经常在那里讨论问题。接着喊他跟我们一起爬过一段时间的山,爬山过程中,方便讨论交流问题。后来越来越熟悉,现在在微信里也经常响应。”郑根岭说。  
马少华手机里的微信,还是郑根岭帮他安装的。在2013年7月底8月初,郑根岭在与马少华一起参加红辣椒年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不断地劝说,终于替他装上了微信。“红辣椒年会结束后,我和他一起返程当天,坐在湖南岳阳的一个小饭馆里,就一直动员他用微信。在此之前的整个研讨会过程中,我与他相处时也没少跟他提到移动新媒体的优势和对平面媒体的冲击。在饭馆,他半推半就安装微信,也多少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安装完登陆之后,他微信提醒就连续不断,因为他手机通讯录里的朋友有不少已经使用微信的,他一登陆,别人就加他,跟他找招呼。”郑根岭回忆道。

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郑根岭,媒体人、时评人
“这样一种体验首先是因为职业。我们做新闻工作的,尤其做评论教学的,就必须要与人交流。你如果不相信它,那你就等于否定自己的工作价值、否定自己工作的意义。这个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如果写一篇评论,这些人就是你潜在的读者。任何一篇评论,如果想要影响他人,那么他就自觉地扛上了这样一种负担,就是论证自己的观点。”马少华这样解释自己的“签名”。  
马少华觉得,自己的生活比较简单。“我是一个没有其他事的人,没有任何社会兼职。一般外面邀请我去讲课我也基本谢绝。”除此之外,对于大学老师来说,做科研和发论文都很重要,这牵涉到职称,牵涉到评级。而在马少华自己看来,业界过来的他并不那么适合科研与学术论文,在这样一个评价体制中他能走到今天已经很幸运了。  
“我记得他曾在博客里写过,他到了副教授就不会再想往上走了。”这样子的舍得放弃和对外界诱惑的清心寡欲,刘海龙老师说,这就是马老师让人羡慕的地方。  
“他说不适合科研,我认为这是他谦虚的体现。马老师的研究做得很好,如果他想写,也能写出很多很好的东西出来。但是比较难得的是,他能放弃这些东西。大学里,老师把教学做好,我认为一样可以得到很高的评价。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就是要独立地去做研究,独立地去批评,好好地去教学,这是学者该干的事情。在这个我觉得已经异化了的环境中,马老师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很让人佩服。这些都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怎么能够更强大地抵御外界的诱惑。”   
“即使没有这个范敬宜奖,所有这些事儿他还是会去做,有的事情内心的满足感、成就感不是能用世俗衡量的。无欲则刚,你没有过多的欲望,就能很坚强地去做你觉得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刘海龙最后的感慨。

马少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余雁 罗彬心 热依扎左杰 何畅 陈欣 张驰巴丽根 赵泽堃 谭录阳图片来源/马少华、何畅、网络网络编辑/沈华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6.jpg (7.87 KB, 下载次数: 14)

6.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