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吴悠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1-4 22:02:07 | 只看该作者
《何以笙箫默》读后感

        你转身的一瞬,我萧条的一生。
        虽然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但却是我对于这方面的启蒙书,写下读后感,特此纪念我不懂事的青春。
当然何以琛还是我那时的男神,做梦都想得到他。看完整本书后,就梦想着考上法学专业,然后遇见想何以琛一样的人,如果这样,我宁愿做赵默笙那样没头没脑的人。
        那时候是我自己翻顾漫的小说翻到的这本小说,然后手机上正好有电子版所以我就抽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看。由于年小不懂事,也处理不好自己的感情,所以总是在一片黑暗与寂静之中翻涌着激动的心,甚至随着故事哭出声来。
也尝试推荐给朋友们看,那时候正是初三,忙着中考,所以大概也没人真正去看了。
        直到去年的春天,江苏卫视播出了《何以笙箫默》的电视剧版,更多的人开始了解了这个故事。也有更多的人为了剧情来看原著,有对原著的批评,也有赞赏,但在我心中,这本书就是一种鼻祖的存在。
        何以琛,一个看似冷血的学霸,却对赵默笙有着难以忘记的情怀,他霸道却温柔,让赵默笙在被虐的过程中体会到被爱的感觉。赵默笙是可爱的赵默笙,是笨蛋赵默笙,也是好人赵默笙,他们之间的故事,就只有误解与解释,没有不爱到爱的过程,他们始终爱着。
        “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大概这句话已经被许多人牢记在心。我也想说,我在等待那个能都让我不愿将就的人出现。
         我不后悔我的青春脑残地幻想着这样一个故事,它支撑着我满怀信心的对待每一段感情。
62#
发表于 2016-1-5 16:41:04 | 只看该作者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在本书中伊丽莎白一直是以一个正面人物来写的,她理智、活泼、爱打趣,善于对人冷眼旁观并直看穿其心思。书中常有她发表的见解和看法,作者通过她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但表面上看来她是爱情的忠实追随者,直到最终获得真爱。
        达西和伊丽莎白,傲慢与偏见,我非常喜欢这一对。达西出身豪门却生性傲慢,将追求者拒之门外,认为所有女性都不配与他共处;伊丽莎白是个农民家庭的孩子,并且是女孩子,所以地位在当时的环境较为低下,但她谦逊且有自尊,在自认为受到达西先生的“羞辱”后,对达西先生抱有长时间的偏见,这使得达西在追求伊丽莎白的过程中屡屡受挫。然而,再大的误解也阻挡不了爱的光辉,达西和伊丽莎白终于敞开心扉,开始勇敢去爱。
        傲慢与偏见,是我们很常见的弱点和毛病。每一个人其实都很轻易被自己的主观印象所驱使,因而轻易对别的人下不正确的注解,进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误会。一个人所给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响到很多事,但并非一定不会改变,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更客观一点的论点,就似乎故事中女主角对达西的看法,就是因为了解才有所改变。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又浪漫又现实的爱情故事。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它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爱情没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但是小说中,种种关于门当户对,以及财富对婚姻的考虑却充斥在文字中。那时候的人们,“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而女性地位低下,妇女没有工作、没有得以维持生计的能力,只有依靠婚姻这条路来为将来的生活来源做打算。这部小说将“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表露无遗,也透露着那个年代男男女女对于爱情的迷惘和悲哀。
63#
发表于 2016-1-5 17:17:09 | 只看该作者
《飘 /乱世佳人》读后感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瑞德。

        故事发生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随着战火的蔓廷和生活环境的恶化,郝思嘉的叛逆个性越来越丰满,越鲜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变了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成为时代时势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作品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次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成为历久不衰的爱情经典。
        斯嘉丽的可爱,是叛逆的可爱。在看书的过程中,虽然她任性撒泼,带有富家小姐特有的傲慢与自私,但我却始终对她讨厌不起来。该小说中,描述得最为到位的便是斯嘉丽的性格特征,她敢爱敢恨,有过悲伤和怨恨,却在苦难中学会坚强和爱人。
        最喜欢的人是瑞德。瑞德不同于那些拘泥在封建社会中的名望贵族,瑞德是“外面的人”,是看过世界的人,在所有南方贵族一意孤行地赞同进攻北方时,明知封建的南方和改革后的北方的差距,却在一群人对他言论的嘲笑声中一笑而过。瑞德做过最错误也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爱上了斯嘉丽。之所以失败,是斯嘉丽不曾喜欢她,就算是在他帮助斯嘉丽的种种甚至于斯嘉丽结婚后,他也不确定斯嘉丽到底爱不爱他;而他爱上斯嘉丽的成功之处在于,斯嘉丽是唯一让他为之倾倒的女人,除了容貌,还有精神,斯嘉丽带给瑞德的,是向往感,是自豪感,是小心翼翼的守护感。斯嘉丽带给瑞德的,到底是苦难多一点,还是幸福多一点,或是在一次次的绝望和无尽的希望中徘徊。
        斯嘉丽,不知道你在瑞德夺门而出的那一霎那是怎样的感觉。斯嘉丽太累了,累到没有当即去追随陪伴她半辈子的男人,斯嘉丽说,“Tomorrow,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不管怎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句话,是说给自己,还是说给瑞德呢。
        “我知道,斯佳丽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你,她只属于那个凄美却始终看得见阳光的“Gone With The Wind”的世界;我也知道,那段发生过的爱情,早已云淡风轻,与你无关,与我无关。”
64#
发表于 2016-1-5 17:54:07 | 只看该作者
《雾都孤儿》读后感


        故事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高中的英语老师推荐我们去看了这部小说的同名电影。阴暗的色调,压抑的气氛,落魄的小孩走在街上,瘦小的身躯拖着沉重的行李,但这唯一的行李却被人抢走。雾都孤儿所经历的是苦难,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虚伪,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穷苦儿童的悲惨生活,揭露了贫民救济所和学校教育的黑暗。
        摘抄:

        - 实际生活中,从摆满珍肴美撰的餐桌到临终时的灵床,从吊丧的孝服到节日的盛装,这种变迁的惊人之处也毫不逊色,只不过我们就是其中匆匆来去的演员,而不是袖手旁观的看客罢了,这一点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 没有强烈的爱,没有仁爱的心,没有以慈悲为怀为准则、以对世间众生的爱心为伟大的特征的上帝感激之忱,是永远得不到幸福的。

        - 哭是上帝赋予我们的天性——但又有多少人小小年纪就会有如此的理由在上帝面前勉强倾洒出这般泪水。 这是一个寒冷的阴沉的夜晚。在孩子的眼里,星星距离地面也似乎比看到的更过遥远。风未起,昏暗的树影投射在地面上,寂静无声,显得阴气沉沉。

        - 一些意志坚定的人在经受生离死别考验时表现出令人羡慕的顺从与刚毅。

        - 一阵歇斯底里的狂笑。

        奥利弗是一个受害者,在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追名逐利,忽略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穷者为了维持生计,去偷,去抢,富者则用一种高仰的姿态俯视着在他身下挣扎的穷苦人民。奥利弗也是一个幸运儿,见过苦难再拥有光明的人,不管是比一直拥有光明,还是拥有的光明再丢失的人都更加珍惜光明。
65#
发表于 2016-1-5 23:12:14 | 只看该作者
《夏洛的网》读后感

        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小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可是,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于是,  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在我看来,这本小说的中心词语就是:爱。父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动物的爱,夏洛对威尔伯的爱,威尔伯对孩子的爱....
        这本书虽然是工人的儿童读物,但我很喜欢读这本书的感觉,不仅让我感到温馨治愈,也让我在感动中学会爱与被爱。一只蜘蛛给威尔伯的第一感觉是可怖的,但是孤独很快就迫使他对夏洛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异常惊喜地发现夏洛其实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威尔伯歇斯底里的“我不想死”的哀号中,夏洛那一句坚定的“你不会死的,我救你”,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为了这个承诺,夏洛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其中,直到死亡的那一刻,她不要求任何的回报。 

        - 我不认为待在一个地方,就一定会是朋友。

        - 你一直是我的朋友,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喜欢你。

        - 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 谷仓里的生活非常好——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冬天夏天,春天秋天,阴沉日子清朗日子。威尔伯想,这真是个最好的地方,这温馨可爱的仓底,有嘎嘎不休的鹅,有变换不同的季节,有太阳的温暖,有燕子来去,有老鼠在附近,有单调没变化的羊,有蜘蛛的爱,有肥料的气味,有所有值得称赞的东西。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