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电总局给卫视培训真人秀了,这是完整版讲义(业内必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16:06: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译允 于 2015-8-27 16:18 编辑

培训专家:冷淞 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博士


8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召开真人秀培训班,培训对象是全国卫视总监级负责人及节目制片人,也邀请了部分节目制作公司的负责人,学员共120余人。《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公共号“广电独家”)作为唯一受邀媒体列席听课。
在一整天的培训中,上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作了开班动员讲话(讲话全文昨日已发在“广电独家”);之后由冷淞博士用两个小时的时间,从真人秀类型选择与制作技巧的角度,详细分析“怎样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人秀节目”。
下午,央视综合频道、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6个频道的相关负责人,结合本频道的节目作了交流发言。最后,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对本次培训作了小结。
“广电独家”特约冷淞博士分享其PPT,以帮助未能参会的节目主创人员了解今后真人秀节目的创作方向。
为阅读方便,本文将节选冷淞博士曾发布过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项目资助成果报告的部分内容,结合PPT加以呈现。

一、怎样让节目“有意思”并且“有意义”



真人秀节目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井喷态势,其实是很多新事物在发展初期必经的一个阶段,井喷恰恰说明了类型的不成熟。
政策层面的规定恰恰是在不成熟阶段给予的适时指导,这种指导对于未来节目制作的规范性和真人秀节目的体系化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与股市投资领域的跌宕起伏一样,电视风向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才能避免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危机"和市场的“雪崩式垮塌”,这好比如果百姓把钱全投股市、全部买楼、全存银行、或全买收藏都有高风险一样,极端性的选择就肯定会出现巨大的供需不对等问题。
正如理性投资应该分散风险,而非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娱乐文化的过度消费也是"过犹不及"。
以近期风起云涌的电视真人秀为例:“爸妈宝贝系、群星穷游系、奔跑挑战系、梦想穿越系”,此起彼伏,貌似类型丰富,实则其关键词只有“明星”与“户外”两个。
造成真人秀这种界定模糊、类型被过度滥用的原因有多种,但广告客户的需求与收视率的压力是其核心。真人秀席卷中国仅仅不到3年,中国电视制作领域已基本处于被客户与明星”绑架的被动态势。
真人秀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窥视欲望”,但这种“窥视”必须符合中国社会的核心道德观与价值观,无底线的真人“秀”势必带来大众审美趣味的滑坡与沦陷。


真人秀这种广受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样态,嫁接“历史记忆、人性关怀、人物命运、健身健康、常识教育、职业体验”等(注:"六大嫁接"冷淞博士在这次培训中未展开,高长力司长在培训小结中作了详细介绍),可以避免陷入创意与意义的双重枯竭,观众在乐趣之余,也会需求更有深度和内涵的内容。
待策划与原创能力大幅提升之后,还可深度嫁接传统文化,甚至弘扬红色文化、挖掘革命故事、推介民俗旅游等。



在我看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人秀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多以帮忙、帮扶、解决、抚慰、关怀为出发点。这类节目也能做得精彩。
二是负能量铺垫,正能量结局。一个节目也不可能完全没有负能量,但你是以什么角度去切入负能量的,是关怀的角度,还是以把伤疤揭开撒盐的角度?我们当然支持第一种。
三是让明星“有目的”地出发。总局批评的一些真人秀,估计是目的性不强,或者说明星的游戏范围相对封闭。我提出从“星素结合”逐渐转为素人真人秀的建议。
四是让“星”“素”发生符合逻辑的关系。
五是从素人的视角,与明星产生情感共鸣。最简单的是让明星帮素人做一件事,这样的节目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系列了。
六是明星以关怀素人为终极目的,或陪伴素人完成任务。



关于明星价格过高的问题,政策的主动干预能够代表官方层面对行业发展的预期,但落实到实际的商业运作中,纯市场行为会出现难认定、难介入、难监管、难执行的四难问题。
其实很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从根源上打破“卖方市场”的价值结构,大力推动明星真人秀以外的节目类型的成熟。
市场热度降下来,明星参演机会少起来,溢价和议价需求自然降低,“高薪”预期无法维持,市场就会回归理性。


二、关于明星,“怎么用”是一门学问——“星素结合”
总局出台《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之后,坊间传言四起,一说以后真人秀不让播了,一说以后明星邀请将会被禁止。其实明星真人秀绝不是不能做,而是怎么做的问题,比如明星上节目的目的性、价值观、所占比例、人物关系、以及表达方式和视觉呈现形式等,能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纯素人的真人秀操作,其实不存在技术问题,而是选择问题。这一点,国内的环境与很多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民族文化里崇尚的谦逊、礼让、内敛、平和,包括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这些处事哲学,长久以来造就了国人性格和表达方式的深沉和淡然,我们很难有“放肆的笑”“尽情的说”“手舞足蹈的表达”的素人嘉宾。
同时,国外的很多素人真人秀节目会以巨额现金奖励,作为节目的终极目标,以此来提升素人“不顾一切”的节目表现力,这在国内的节目生态中同样无法实现。





综合以上两点,一个解决方式就是“星素结合”,用“mix”方式,做出“1+1>2”的效果。


10 注:下面的PPT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对《花儿与少年》的分析,素人真人秀选择角色同样可以借鉴。



三、海外模式引进与借鉴必须有所扬弃,要结合国情做原创
近年来由于欧美真人秀研发疲软,类型局限、惊悚极端的视觉效果有时不接中国地气,而韩国真人秀以其多机拍摄、无缝记录、花式字幕、编剧包装的方式对纪实素材进行“整容式”的深度二次开发,在制作理念上已经更胜一筹。
再加上欧美真人秀“举轻若重”(重视极端任务与人性险恶),而韩国真人秀“举重若轻”(少规则限制、多人物关系),相比之下,“韩流”更适应“情感大妈”与“细腻少女”的欣赏水准。


韩国模式的本土化成功,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卫视平台稍有实力就纷纷斥资购买/模仿。然而并不是每一档韩国节目到中国都会大火,一些在韩国表现非常优秀的节目,并未在中国掀起同样的热潮。
任何一种节目类型的创新崛起,在中国势必会带来“跟风”。“跟风”本解释为学习、跟随一种风尚或潮流,本是个中性词,狭义讲“跟风”,是一味盲目的跟潮流,不管是否切合实际。老子三宝中的“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者”——这种旁观他人多次“试错”、待成功后再蜂拥而上的低风险思路,与中华文化中“趋利避害”的文化基因有着深刻联系。
就像海外好莱坞大片的打斗场面会广泛借鉴“中国武术”一样,笔者呼唤“国际模式元素借鉴”基础上的本土化原创。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电视人的情商与智商能够超过中国人,我们需要的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和敢于肩扛价值观的责任情怀!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几家专门做原创模式的机构、未来的真人秀无需放弃综艺精神,而是需把价值感与娱乐性做有机结合,才是能拥有更好的生命力。
对于中国电视文化市场而言,游戏娱乐的“文化放松”与价值地标的“文化自觉”同等重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wOTc3Nw==&mid=208623182&idx=5&sn=91a85530965d03165d46d50b6f0f4a43&scene=5&srcid=7FW12j79MXyd8EGWj25P#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