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58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级杜锦瑞专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9 23:0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沙发
发表于 2013-11-9 17:13:51 | 只看该作者
越老越童真
发表于 6 天前

  今天照常给奶奶打电话,电话那头奶奶的唠叨也是一如往常的有点可笑但是很亲切。  她絮絮叨叨说了很久,我有点不耐烦了。
  我说,那就这样吧,没事的话,我去吃饭了哦。
  奶奶有点愣,说:“好,天气冷了,穿厚点。我打开衣柜,看到你有好多大衣没带去学校呢,不知道你衣服够不够穿。”
  大衣。
  我笑了笑,突然知道她想说什么了。
  奶奶她,缺一件大衣,一件我给她的大衣。
  去年的时候,我心血来潮,逛衣服店的时候给奶奶也买了一件大衣,那种很普通的,暗红色,没什么特别的样式。我只是很随意的选了一件,甚至没怎么在意面料细节。不过即使如此,拿回家给她却看见她没什么反应的时候,我是有点失望的,但很快也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不再在意。
  某一天我回家,听见奶奶又在唠叨什么,说是不知道哪家的熊孩子,把她晾在阳台上的衣服全偷走了。
  我安慰她别太在意,衣服没了再买就是。
  奶奶却非常委屈,说:“可是你给我买的衣服也在里面呀。”
  我愣了下,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什么衣服?
  奶奶还在抱怨着,一会儿说一定要把那熊孩子找出来,一会儿说再也不在阳台上晾衣服了,总之充满了怨气,一个人碎碎念了好久。像个孩子一样,她平时说的什么大度什么宽容全不见了,完全是个被人抢了玩具的小气孩子样。我简直哭笑不得。
  最后,她说着说着,居然哭了起来。“我的衣服,我的衣服,我的衣服呀!”
  我震惊非常。
  我完全没想到奶奶居然把那件大衣看的这么重要,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这样像个孩子一样哭了出来。
  我心里也不知什么滋味,有点手足无措,只好拼命安慰她。什么衣服没了我再给你买,什么便宜货不值钱都说出来了,却还是觉得止不住她的伤心。
  后来,奶奶总会有意无意提到那件大衣。她不允许我再补买,但总是忍不住提起。我知道,她并不想要求什么,只是那种一直挂在心头的遗憾,让人不得不想起罢了。
  说来惭愧,从那以后,我才慢慢开始学着真正去关心奶奶。我都这么大了,却还要一个老人一次哭泣来教我关心亲人。
  越老越童真。奶奶一个人,那么孤单,我却没有意识到她会像孩子一样需要更加细致的关怀。所幸,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补救。
  希望所有家里有老人的人也都能意识到,老人的心和孩子是一样的,他们也许很成熟,却抵不住长年累月的孤单,心变得脆弱无比。我们应该更加关心这些已老去的亲人。

板凳
发表于 2013-11-9 17:1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头

发表于 2013-11-1 20:04 |

人往往更加关注对自己不屑一顾的人,而忽略对自己关怀备至的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指责这类人,说他们不懂得珍惜。我却认为这只是人的通性。
  人的天性首先是自私的,当我们看到有人对我们并不友善,甚至是充满恶意时,我们会心生不满,继而疑惑,为什么他对我不屑一顾?为什么他对我如此恶劣?是我哪里的缺点暴露出来了?这种疑惑不是针对他人而是针对自己的。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在众人面前,即使不那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会下意识注重自己的品行表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总是对我们微笑的人带给我们的都是夸奖及赞美,除非与我们感情足够深厚,否则少有人愿意做指正别人错误之处的不讨好人的工作。所以,做我们的“镜”的人,更多的往往是对我们不那么友善的人,当我们遇见这样的人,我们暗自心生不快的同时,也会更加关注他,希望从对方那里得知自己的得失。
  人,或者说动物都有另一个天性——好胜。花了亿万年的时间,从众多生物中爬到食物链顶端成为地球主宰的人类无疑好胜心更重。有人对我们不满、不理睬,这从某种角度上我们是输了,在别人心里对我们的印象分上输了。这时我们便想改变这种局面。不论我们是否喜欢对方,总没有人真正愿意给自己树敌的。于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去争,直到对方对我们充满善意的微笑。既然要争,要改变,毫无疑问我们是要博得对方关注了,我们也会因此更加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
  当然,以上都是积极说法,也许更加现实更加真实的原因也是充满恶意的。这个人对我不抱有好感,我们多少会心生恼怒。也许我们的更加关注对方只是单纯的希望对方过的不好,希望得知对方的过失来加以嘲笑,借此抚慰自己被对方的不友善略微伤害到的心情。
  其实我们这种更加关注不喜欢自己的人的举动,只是矛盾普遍性中的特殊性罢了。大概极少人会一见面就对对方充满恶意,绝大部分人都是友善或平静的对待新朋友。所以当我们在一群新鲜的好感或无感中猛然发现一道阴暗的视线,我们的目光自然会落在对方身上。
  而关于忽略对我们关怀备至的人这一点,个人认为是人的惰性在作怪。
  大部分人是具备感受身边人对自己的好感的能力的,人性本善,我们一开始充满了感激、感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便如温水里的青蛙,逐渐上升的温度迟早会扼杀我们感受爱的能力。第一次接触到某种事物,我们是新奇的,第二次,我们仍然好奇,第三次、第四次、第无数次……当这件事物一直待在我们身边,我们会变得习惯,不以为意,日子越久,这种习惯会变成可怕的“理所当然”,我们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感激与珍惜变成麻木与无动于衷。
  这时候,其实很多人也会意识到,部分人懒得采取行动,因为他们认为这件事物不会离自己而去。另一部分人惶恐了,纷纷检讨自身,努力提醒自己记得感恩珍惜,有的人坚持下来了,于是他形成了真诚的性格,有的人却因惰性重,一段时间后也就不再在意。
  不懂得珍惜已有的东西是可怕的,没有谁会一直无条件不求回报的在你身边,利益是人们做事的动力,一旦他觉得为你付出是得不到回报的,离开,只是时间问题。
  偶尔回头看看身后伫立的人,也许我们会发现,前方我们追逐的事物其实远没有身后已有的来的动人。
个人拙见,见笑了。


地板
发表于 2014-12-2 21:45:28 | 只看该作者
科技与人文当并驾齐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语虽意在做事前先做好准备,但古为今用,放在今日,也可理解为器具之道为利事之策,简而言之便是科技。然而时代在变迁,在如今,利事之策应不单只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目光还应放到另一个层面,人文。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此为导向,贯穿了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之路。在此期间,我国首推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经济建设的革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诚然,科学技术确实对我国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使我国摆脱贫困,摆脱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困境,逐步富裕起来。然而科学技术如鱼肉荤腥,固然可以管饱,也是人的身体中不可缺少、极为重要的食物营养。但若要中国这具身躯健康发育,必然还是需要米面蔬果来作为食物之根基,与鱼肉荤腥相辅相成,成为一份健康科学的营养大餐
    毫无疑问,这米面蔬果便是人文。
    何为人文?不是中学时代简单的文科分类,而是囊括了艺术、哲学、历史和文学等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文化知识,以及一种人性化的态度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科技为刚,人文为柔,相较于科技,人文是一种更加细腻的手段。
    从文化层面上来讲,重视人文,长远来看,如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可凝聚国力,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民大众的文化涵养和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增强国民自豪感。就近而言,纵观现在的世界大国,几乎无一不是以强悍的人文实力站在第一世界。美国的电影、音乐等实力位居世界第一,好莱坞电影和超级巨星们每年为国家带来巨大收入,而其电影的受众更是扩大到国际而不是局限于国内,极具特色的美国精神通过电影的传播影响了无数人。美国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世界的注意,并不仅是因为对方是经济和军事大国,更有其文化大国的因素使然。可见,人文发展对内可利民,对外可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从政策手段上来讲,人文即以人为本的理念。科技是冰冷刚硬的,那么人文便是温和柔软的。科技是惠民利民的好工具,那么人性化的执政行政方式便是利用这些工具的最好方式。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国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民。人性化的执政态度可使党和政府永葆生机,人民安居乐业。
    科技与人文的恰当交融可使国家的发展事半功倍。科技发展应注重人文理念,不脱离实际,不搞对人民无实际意义的无用研究,将可行的科研成果迅速有效的普及到人民大众中去,真正的造福人民。而人文发展也应注重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提高普通大众对科技发展的关心度、认知度。
    综上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走上正轨,到了转型的时刻,在保持科技事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应该注意到稍落其后的人文事业。重视人文实力的发展乃是国际潮流,为顺应时势,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我国应加大对人文实力的重视力度,将其摆在不次于科技发展的地位,使一刚一柔的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层次进行。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