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蒲思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级蒲思伊专区

[复制链接]
蒲思伊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5:33: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蒲思伊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5:34: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蒲思伊 该用户已被删除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5:36: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蒲思伊 该用户已被删除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5:37: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蒲思伊 该用户已被删除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5:38: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
发表于 2011-1-8 22:12:56 | 只看该作者
当“人民币”不再“人民”
2010-8-22 19:4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蒲思伊     新闻0701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吴刚提议将“人民币”改称为“中华元”。他认为, 人民币不能在世界自由流通,没有成为世界货币;要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强国,就应当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 “将人民币改称为中华元,有利于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南方日报》3月4日报道)

看到这则新闻的第一反应,我想大部分人会和我的反应一样--瞎折腾。人民币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货币,之所以叫作“人民币”,是缘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名称已经用了几十年,现在有人提着一个硕大的国际化帽子要给它换行头,难免让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人民币都不‘人民’了,还要‘币’干嘛?”

当然这只是最直观的、最感性的因素,冲动过后需要冷却。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吴委员的意思:因为“人民币不能在世界流通,没有成为世界货币”,所以人民币需要换身打扮,改叫“中华元”;因为我们国家的货币叫“人民币”这样一个平凡甚至有些乡土气息的名字,没有“美元”“欧元”时尚潮流,所以就不利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因为“人民币”是“人民”的币,不是中华民族的币,所以就不利于国家统一了。

这样的理解,着实吓我一跳!按照这样想来,还是这名字误事啊!中国改革开放辛辛苦苦发展了这么些年,中国货币还没有成为世界货币流通,敢情是这名字没对?原来,中国祖先留下的“风水”一说,在这里又派上了用场。中国人向来有个习惯,喜欢找算命先生决定跟随自己一生的名字,先生闭闭眼,掐掐手指,翻翻《易经》,一个风水无比好的名字就诞生了,“张富贵”“李发财”“陈万贯”。在人民币改名的问题上我似乎也看到一点影子,好像新中国几十年来养了个女儿,几十年了都嫁不出去,找风水先生一看“坏了!名字相冲!”这下好了,女儿嫁不出去,成了爹妈名字没给好了。但是,我想问下先生,名字改了,就一定能嫁出去了?成为经济强国,要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推动货币国际化的手段仅仅是把“人民币”改为“中华元”吗?只怕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拙劣手段,徒给世人增加谈资罢了。

另外,还从这微妙的缘由中觉出一个新鲜的说法:国家货币的名字美不美,是可以影响该国在国际上的发言权的。殊不知,有哪一个国家是因为货币名字取得好听,所以才在国际上有发言权的?至于人民币的叫法不利于国家统一这个说法,我想来想去,觉得应该是“人民”的范围太广,“中华民族”的范围则相对要小一点,“人民币”不能准确的概括“中华民族”,不能让“中华民族”产生共鸣,所以就缺少了“民族认同感”不利于国家的统一了。

人民的币,人民币,原来背负了如此多的罪行,实在让天地为之动容。但是,对于老百姓钱袋里的人民币来说,未免太残忍了一点。它们只是货币,担负着一般等价物的职责,只要它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它就已经鞠躬尽瘁了。我们的官员们所要担当的角色应该是在货币流通过程中的计划、监管人员,而不是瞎折腾形式的风水先生。


125.67.146.* 楼主    03-05 18:58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7.0; Windows NT 5.2; .NET CLR 1.1.4322; InfoPath.2; MAXTHON 2.0)  Re:当“人民币”不再“人民”干嘛——干吗

左手斋 18:15:06
写得不错,但没有抓住要害。人民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看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信誉度。这是我们最差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