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56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大学脸给你们丢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0:3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雄您一路走好………
  
   十八条打着“驴友”旗号的狗……我是为这十八条狗做检查的医生。2010年12月13日上午9时许,院内有声音传来急诊……出诊……。十五分钟后到黄山风景区翡翠谷,车水马龙,许多的人和车,都在紧张的工作中。过了一下,听到了工作人员的议论,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痛惜的是还说有一位年仅24岁的民警,为了营救这18位大学生的时候,不幸牺牲了,那一刹那,我身为黄山人感到骄傲,同时,更加感到痛心!心里很沉重,同时,又非常的憎恨那18名学生,但是,他们也一定会愧疚一生的,事已至此,只能是痛惜。
  
  上午十时许,18名复旦学生陆续从翡翠谷的谷底被解救出来,在第一时间里,黄山当地政府领导早已安排好为学生送到当地的武警消防休养所安顿下来,同时,我们医护人员进行一路护送到休养所后,给学生们备好的姜汤、衣服、热水等等精心的照顾。半小时后,并对每一位同学进行了身体上的初步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我们医护人员为了怕给学生增加心里的压力,都不说为了营救牺牲了一名民警,真的是此事片字不提……
  
  意想不到而又非常可恨的事情发生了:在给同学们检查的时候,既然就一位同学说了一声“谢谢”,检查的时候,同学们仍然有说有笑的,我们工作人员相互的解释说(给它们找理由解释)可能那些学生还不知道有民警牺牲的事情。到了体检第六位同学的时候,我们有位老护士长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含着泪水轻声轻语地问了一声:“在营救你们的过程中牺牲了一名年仅24岁的警察?你们知道吗?”整个房间没有一点声音的情况下,那位学生很轻松的说:“我们知道呀”!(那一刹那,不是为了考虑大局,真的想狠狠的教训他一顿,当然,要是那样做了,我们不成了和它们一样了吗?)我们在场的医护工作人员一片安静——无语。没有想到的是他下一句话接到说的是:“我带的干粮都给其他女生吃了”。真是气愤之极。到了给第九位同学体检也就是唯一一个说了声“谢谢”的,年龄20岁是其中男生中最小的一个。过后几个女生来处理些微小的伤口,那时候听见哪些装腔的声调说“医生,这擦破了点皮,要紧吗?”那时我心想:“要不要紧?为了你们这些没有素质、没有教养的狗东西,我们搭上了一个生命,你TMD的还在为擦破皮而痛惜!当时的那种气愤我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表到,到现在还在气愤中……
  
   在整个体检过程中,医护人员嘴里,都是在说:“你们的安全是重要的,只要你们平安了,我们就放心了。”
  
  身体检查结束后,并对学生进行了医学观察。十二时许我们在学生后面到食堂吃饭,以走进食堂,我还特别注意了下它们每个人的表情,(是在它们为我们的英雄默哀后)没有一个学生看上去有愧疚的表情,都是唧唧歪歪,嘀咕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往那该死的狗嘴里塞饭菜。
  
   苍天哪……,为了救这些所谓的“高文化、高智商”并没有一丁点素质的狗,值得吗?开始还以为它们会为它们犯下的错误愧疚一生,看来我们的智商是低了些。这些狼心狗肺的家伙,真的不愧疚吗?当时真要是有半点愧疚之意,我们黄山人民也不会这么的气愤。大胆的告诉你们,这次是你们走运,遇到了我们黄山人民,下次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你们会遭到天谴的……
  
  说实话,根本不是新闻里播放的那样(新闻都是正面报道),说什么它们“痛哭、泪流满面”,都是屁话。为什么不追究这十八条狗的责任…… 英雄的灵堂前都没有去,就TMD的拍怕屁股走了…… 真是气人,可恨之极……
  上海复旦大学的脸被你们这些狗全部丢光了,以上所述真实,如有雷同本人不胜荣幸!
    请大家转载大力宣传,让天下人都知道………………
      看看它们狗脸上是否有半点愧疚……
    看看它们各个都是无所谓的态度……
  690221185是我的qq号 如有不实 可与本人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0:39:03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0:39:42 | 只看该作者

核心提示:17日复旦大学举行撞钟追思活动,16名获救人员悉数参加。现场约300人或手捧现花或默默伫立,为遇难民警祈福。部分获救学生表示出于内疚和不安,只想躲起来,未及时向遇难民警的家人表示道歉很后悔。







新民网12月17日报道 16日上午,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等带领获救的2名学生和校友代表赶往安徽黄山,出席17日上午举行的张宁海同志追悼会。17日9时30分左右,复旦大学也在燕园内同步举行撞钟追思活动,16名获救人员悉数参加。原本200人参加的追思会,后陆续有学生加入,现场约300人或手捧现花或默默伫立,为遇难民警祈福。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追思会的人群中,不少女生已是泣不成声,个别女生甚至跪倒在张宁海的遗像前。

部分获救学生接受了新民网记者的采访。一位陈姓同学表示,他们已经认识到前往黄山探险的行为太过草率,“出事后,因为不安和内疚,一开始大家回来只想躲起来,没有及时向遇难民警的家人表示道歉,现在想想很后悔。”

该同学告诉记者,为了表达对张宁海的悼念及对其父母的感激之情,16人计划复旦撞钟追思活动一结束,就赶赴黄山,“因为虽然不是我们直接导致他(张宁海)遇难的,但也是因我们而起的。”

记者了解到,获救学生表示不会忘记这位好民警,还打算成立一个基金,要为他做点什么。

对于16名在校的获救学生也想前往黄山看望张宁海的家属,复旦方面表示,由于之前张宁海的父母对学生表示了极大的宽容,说儿子是人民警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他的职责,要学生们不要太过自责,所以校方对学生的要求不一定会同意。


而针对网上传言说“复旦的学生很冷漠,事发当天就离开了”,参与这次探险活动的蒋姓同学说,他们的心情也十分沉痛,毕竟有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他们而逝去了,他们离开前还特地等到牺牲民警的尸体运下山,见了最后一面才离开的。蒋同学说,当时大家从山上下来,身心都很疲惫,所以不愿对媒体多说什么,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很冷漠。

复旦校方表示,当日即让复旦探险学生返回上海,是上海警方考虑到当地天气条件很差,学生们又都淋湿了。

这对外界盛传的“争权论”,据校内知情老师透露,复旦的学生社团竞选都是很民主的,学校干预得比较少,这也暴露出了学校对社团管理的两难情况,而且一个学生的言论并不代表所有学生的想法。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64867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0:41:51 | 只看该作者
“搭好了帐篷准备过夜”,又为何报警求教?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0:42:01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当时报警求救,又为何“搭好了帐篷准备过夜”?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22:29:34 | 只看该作者
18只废品是如何从复旦大学制造出来的?
文章提交者:名和字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我是从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最早知道18名复旦大学游客在黄山迷路的。新华社的稿件语焉不详,寥寥300字只言18人迷路,后发短信求援。等民警们在深夜找到他们时,他们在深壑里犹如待宰的羔羊抱成一团。参与救援的一位民警牺牲。我就预测,这些游客一没有被持枪歹徒劫持,无须民警以血肉之躯为他们挡子弹;二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黄山,也断然没有豺狼野兽,无须民警们去和畜生搏斗;救援民警肯定是坠崖牺牲的。后打开凤凰网一看,果不出所料。参与救援的民警们冒雨摸黑在险要的山麓里跋涉开路,为游客们打开一条下山的“生命通道”。由于担心这些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们坠崖,本来在前面开路走出来的民警又跑回去呵护他们,在原本就狭窄的山路上尽量让出足够宽的地方为他们通行。结果一个民警坠下了50多米的深谷牺牲。
     这本是一个令人唏嘘的善良故事。要是把剧本发给好莱坞,他们肯定会用悲壮的曲调配乐拍摄一部《零下九度》。想想,只为了营救落在北极都的6条狗,他们都能拍出极度震撼心灵的《零下八度》,冒着严寒拯救了18人并且牺牲一人的“黄山救援”,难道不比这悲壮不比这震撼灵魂吗?我相信,复旦大学18名学生,纵使在当时是游客,也总比6条狗值得吧。况且,营救小组还以牺牲一位年仅24岁的救援者为代价。
      而后当我打开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网站时,里面揭露的内幕却让我感到,原来这剧本拍不成了。复旦大学18名学生,还真比不上美国人的6条狗。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的标题是《复旦学子获救后的冷漠遭质疑》。里面主要说了“三大件”:一是这些游客非但不感恩救援者,而且貌似“事不关己”。当问起民警坠崖情节时,冷漠的复旦生好像在言说“旁人”的事。后有李承鹏比喻:他们不是在回忆一位为了救助他们而牺牲的施救者,而是在说一把手电筒从山上掉到了50多米的山谷里那样轻描淡写。甚至当救他们出来后在医院里护士为他们检查身体,他们仍然嬉笑自如,为自己被茅草割伤的皮肤问护士这要不要紧。而在外面刚刚拉走的,确是那位牺牲的民警的遗体!二是他们若无其事返回复旦后,他们“首件大事”是争权夺力。 “经过这次之后,登山协会就是你的了”、“我们这次去了黄山,于是有了资本,可以把登山协会那些老人赶下去”。最让人感到震惊的,这些曾经待宰的羔羊竟然反咬一口,训示复旦出来的学生不但要占领更多的党报党刊,更要占领更多的晚报等各大媒体,“有了话语权”, 复旦黄山事件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因对救援遇难者的冷漠而遭批评的尴尬境地,称“危机公关”还不够。不过他们又庆幸,《中国青年报》和《东方早报》有两个记者写的文章鼎立支持复旦学生,很不错。而他们正是复旦大学毕业的校友!
      民警的尸骨未寒!民警是因救你牺牲的!没有他们深夜上山,你们现在不是回去争权夺利,更不是去占据话语权,而是18具冰冷的遗体!
     难道一个大学——复旦大学的学生,连这都不懂吗?
     用“无耻”来形容他们的品质,用“无知”来形容他们的脑容量,用“阴险”来形容他们的用心,一点都不为过。
     旅美学者薛涌先生曾这样比较过中美大学的差距。薛涌说,一个大学就是一家工厂,学生就是产品。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都能造出好产品。哪怕是肄业生,也能造就出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好产品:比如比尔•盖茨;又比如乔治•小布什。但中国的大学非但没有造出好产品,而是造出了很多次品,甚至废品。
     以前我对中国大学造次品、废品,并没有太多的意象。但这次复旦大学的学生,这样的18只废品,却足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废品,也可以废到这种程度。
     作为技术家,盖茨等人发明的产品给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从技术层面大大推动人类的交流和运用;作为政治家,小布什等人干出了让整个人类在制度上向文明、自由世界迈出一大步的伟大贡献。这些都是西方世界一流大学所培养出来的精英。而复旦的废品们,所带给观众的,除了在道义上的沦陷,让罪恶感改头换面成“危机公关”,还有就是垃圾站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649560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22:29:56 | 只看该作者
好一句无耻的“占领党报党刊和各大晚报”的训示
党报党刊和各大晚报等公器竟然成了复旦学校们谋取霸权和私利的杀手锏??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22:31:2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所谓名校不过是收集一些从考试中得到好处,进而将来凭此捞到更多社会资源的野心家,出垃圾中的垃圾是自然的。
=====
一针见血
负担的唯一优势就是历史性的诟病——在中国媒体介曾埋下太多他们的校友
而家族式的劣根性在这体现得特别顽固,特别明显
所以他们进而以厚黑学不要脸的方式进一步控制着中国的媒体
进而蒙蔽公众信息,蒙蔽公众知情权

否则,如此恶劣的表现,早就被媒体批判得一塌糊涂

让人感到意外又不意外的是,竟然有几个记者为他们呐喊
一查证据,果然都是负担混出去的

当然,他们也从不忌讳这一点
明目张胆地说,要更加控制中国的媒体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23:46:14 | 只看该作者
黄山工作人员爆料:复旦学子不要狡辩你们是去探险
文章提交者:沈逸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自认为我自己不是个容易激动的人。

但是今天得知风景区民警张宁海为保护大学生生命安全,导致自己不幸坠崖身亡,还是感觉很心痛!
12月12日夜,18名复旦学生自行组织的所谓“探险”队迷路在已经下了两天大雨的黄山风景区,历经6小时于13日凌晨2点37分在未开发开放区域搜救到18名探险的大学生,并于上午10时06分全部护送安全出山。黄山管委会一位24岁的公安民警在雨夜紧急搜救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也许很多人都说,大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探险大自然没错。可我个人认为,真正的探险者是应该具有专业的探险能力、探险设备和探险知识的!我无法强迫自己不去谴责这18名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干粮、没有专业的探险设备、不具有专业的探险知识,甚至对于所要探险的黄山估计都没做好探险前功课!
张宁海,前几天还来我们这检查过宾客资料登记。我们还说过话,开过玩笑。突然的,今天就得知他牺牲了。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很难受,只因为他牺牲的太不值得了!
那18名学生,不要狡辩你们是去探险。也许外人不知道,但我们作为黄山人,工作在黄山风景区,我们对黄山的了解不是皮毛。从翡翠谷爬上山,那根本就不是探险,我们唯一能想到的只是你们为了逃门票、寻求刺激而做出的一种对自己、对别人都不负责任的行动!
黄山有何险可探?你们能走的路已经是工作人员凿好的石阶或是按有安全防护栏杆的山路,那剩下的不能走的路便是未开发开放区域,明文禁止出入的禁区!要探险,就该去那真正有险可探的地方!不要做这种对自己生命、自己家庭甚至是别人的生命都不负责的幼稚行为!
黄山风景区为了保护游客生命安全,每年都会在12月1日对较危险景点进行封山修养。我想知道,那18名学生从禁区偷爬进已暂时关闭的西海大峡谷景点,是为探险还是为了挑战生命?更何况,那是已经下了2天大雨的冬季山路。
如果,你们没有被救出,你们为自己的家庭想过没有?你们的父母会有多心痛?你们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过吗?
现在牺牲的是一名年仅23周岁的人民警察,他也有他的父母,他的家庭。大学生是人,民警也是人。作为民警,他的工作职责是为了保护人民为宗旨的,但是这样的牺牲未免也太不值得了。也许他活着,他还能为我们做些更有意义的事。那18名学生有没有为自己的幼稚行为感到羞耻呢?为了营救你们,我们景区的公安人员派出了230名警察,在近零下10度的深夜冒雨徒步在悬崖峭壁间寻找,你们可有为自己这无知的行为感到羞愧呢?
我疑惑,这18名复旦高材生,你们到底是自认为自己所谓的探险能力过高,还是低能到缺少基本的旅游常识?
个人觉得,你们这次真的做错了!
最后,向张宁海致敬!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651117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