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8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报第二”——《国民日日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8:0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0-9-28 18:08 编辑

赵景辉



《国民日日报》是清末创办于上海的一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纸。1903年8月7日创刊,公开宣称:“以此报出世之期,为国民重生之日。”发刊不久即风行一时,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人称“苏报第二”。说起这份报纸的诞生,就要谈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著名的“苏报案”。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许多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清政府彻底失望,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家的革命思想开始在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中产生。1903年初,蔡元培、章炳麟(太炎)等人,为顺应当时的形势,将上海原本默默无闻的《苏报》改组为革命团体“爱国学社”的机关报,并撰文在该报上宣传革命思想。5月,抱着“废学救国”理想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章士钊,被聘为《苏报》主笔,章士钊在报上发表多篇文章,宣传民权思想,公开号召民众推翻清王朝。6月30日,惶恐不安的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当局,以“劝动天下造反”、“大逆不道”等罪名,先后逮捕了章炳麟、邹容等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苏报案”。7月7日,《苏报》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查封。清政府的野蛮镇压,反而更加刺激了革命志士的反清激情。


一个月后,传承《苏报》革命精神和宣传使命的《国民日日报》在上海创刊。为了免遭清廷的打压和阻挠,报馆在创刊时由英籍华人卢和生出面,在英国驻沪领事馆进行注册,官方登记的发行人是英国人高茂尔(音译)。报馆位于上海英租界新马路梅福里。


该报由原《苏报》部分编撰人员、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的成员以及归国的留日学生革命团体——“军国民教育会”等进步团体的成员共同主办。章士钊担任主编,主要编辑和撰稿人有陈独秀、张继、陈去病、柳弃疾(柳亚子)、苏曼殊、何梅士(何靡施)、金天翮、高旭、刘师培等。


在“发刊词”中,该报明确昭示办报目的在于“图国民之事业”,将反对封建专制、宣传民主思想、恢复民权作为宗旨。从创刊的第一天起,该报就不使用光绪年号,而改用黄帝纪元,“以发汉种民族之观念”,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用黄帝纪元来纪年的革命派报纸。在其创刊号的封面上,日期赫然写为“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癸卯”;从第八号起又改用干支纪年,公然不承认清王朝的统治。
该报创刊时,正值“苏报案”审理过程之中。报纸对清末这起著名文字狱的审理进行了跟踪报道,发表了大量评论文章,对章炳麟、邹容在狱中以及在租界会审公廨所进行的抗争予以大力声援。并刊载章、邹二人在狱中撰写的多篇文章,鼓舞他们的士气。


该报还以大量篇幅报道了“沈荩案”。沈荩参加过反清起义,公开身份是天津一家报社的记者,因在报上披露了清政府和沙俄密使密谋签订出卖中国东北利益的《中俄密约》,1903年7月19日被清政府逮捕入狱。7月31日,慈禧下密旨,用酷刑将沈荩残害于狱中。《国民日日报》用血淋淋的事实报道了这起案件,揭露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残暴,哀悼革命志士的流血牺牲。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有关“沈荩案”的报道约有30篇,有关“苏报案”的报道多达70余篇。


由连横主编的副刊《黑暗世界》也颇受读者欢迎。它专门揭批清政府的昏庸腐败,反映社会的黑暗和种种不平等现象,尤其“攻击官僚,不遗余力”。在小说连载栏目中,刊载了《南渡录演义》一类借历史故事宣传反清革命的小说;苏曼殊、陈独秀合译的《惨社会》(即《悲惨世界》)将资本主义初期的罪恶展示给国人,吸引了大批读者。陈独秀在翻译过程中还创造性地塑造了一位叫“男德”(“难得”的谐音)的法国侠客,借他的口大骂“满洲苟”,呼吁“非用狠毒的手段,破坏了这腐败的旧世界,另造一种公道的新世界”。


由于《国民日日报》大力鼓吹反清革命,揭露和抨击清政府的种种罪行,清政府对其恨之入骨,他们向上海公共租界当局控告该报“扰害大局”,企图查封,但未能得逞。两江总督魏光焘下令沿江各省严禁销售和阅读此报,并不准邮政局代寄,以期“杜其销路,绝其来源”。后来报馆经理部和编辑部之间发生矛盾,报社中人与上海党人之间亦发生争执,且皆涉诉讼。虽经调解,出资人乃心灰意冷,不愿再出资支持。《国民日日报》由此资金严重短缺,被迫停刊。发行的最后一期,是1903年12月4日出版的第118号。


《国民日日报》虽然只发行了四个月,但它为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做了积极的舆论准备。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典阅部)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0-8-31 10:30:5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8:09:00 | 只看该作者
《文汇报》史话(上)

黄德珍
《文汇报》是我国新闻史上出版时间较长,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报之一,它于1938年1月25日在上海创刊,中途数次停刊、复刊,几经周折,迄今已走过七十余年的历史。

《文汇报》有两个,上海《文汇报》和香港《文汇报》,它们原本是一家。1947年,上海《文汇报》被国民党政府查封,部分《文汇报》同人去了香港,于1948年9月9日创办了香港《文汇报》。上海《文汇报》复刊后,就有了两个《文汇报》。这两个《文汇报》已经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变为完全不同的两份报纸。

上海《文汇报》的发展历程按停刊、复刊时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8年1月25日至1939年5月18日;第二阶段是1945年8月18日至1947年5月24日;第三阶段是1949年6月21日至1956年4月28日;第四阶段是1956年10月1日至今。

1937年8月13日,日寇进攻上海,不久就控制了上海铁路局,在上海铁路局任职的严宝礼及部分职工辞职,他们宁愿失业,也不为侵略者服务。辞职后的严宝礼与“新新俱乐部”的旧友经常在一起探讨国际国内形势以及自己的出路。他们商定办一张报纸,真实报道抗战的消息,用以打破沉闷的空气,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他们共同集资,合股经营,通过募捐,共募集资金一万元作为开办费。

日寇以“检查”为名,控制了当时上海所有中国人办的华文报纸。为了避开日方的检查,严宝礼决定效法《每日译报》,以英商的招牌出版发行,他们雇了英国人克明为名义上的董事长兼总主笔。1879年,上海一家英文报纸的中文名字叫《文汇报》。克明曾在这家英文报纸工作过,该报停刊后,保留了中文《文汇报》报名的所有权。克明与严宝礼商定,成立英商文汇有限公司,并以中文《文汇报》(The Standard)的名称向英方注册,这就是《文汇报》报名的来历。

1938年1月25日《文汇报》创刊,报址是上海福州路436号 。在创刊号上发表了由克明署名,实为编辑部撰写的《为本报创刊告读者》。文告中强调了中英合作,并明确表示“本报本着言论自由的最高原则,绝不受任何方面有形与无形的控制”。这个阶段的《文汇报》要闻版头条,绝大多数是有利于抗战的报道。

克明是《文汇报》高价雇来的“保镖”,他的为人及办报思想与严宝礼截然不同。创刊初期,克明伪装老实,欺骗过一些人。后来,在日寇的压力下,克明勾结工部局压制抗日文章的刊登,并妄想把《文汇报》办成如英文《字林西报》那样受上海英国当局控制的报纸,此举遭到严宝礼等人的坚决抵制。从1938年8月14日起,《文汇报》废除了自创刊起在报名旁署有克明名字的惯例,同时将他的董事长职务改为常务董事。

1939年4月以后,租界当局屈服于日寇的压力,对《文汇报》采取了十分严厉的态度。5月8日,租界工部局要求所有洋商华文报纸出版政治性的文章,需提交警务处审查。16日,《文汇报》刊登蒋介石的演讲词,被指为“未符业经通知手续”,由英国驻沪总领事署通知,自18日起,暂行停刊两星期。停刊期间,克明勾结汉奸,污蔑中伤严宝礼,逼迫其辞去总经理职务,阴谋搞垮《文汇报》。6月1日,停刊两星期满,编辑部发了一则《文汇报编辑部全体同人紧急启事》在《申报》刊出,表明《文汇报》抗日立场不变,如万一达不到目的,也决不让《文汇报》变成日寇汉奸的舆论工具。不久,停刊书就交到英国大使手里,《文汇报》正式停刊了。

1945年8月18日,即日本投降的第4天,《文汇报》复刊。复刊后的《文汇报》没有沿用原报的依次编号,而以号外的形式出版到9月5日,共出号外19天。9月6日,《文汇报》开始沿用原报的依次编号即478号,并迁至新馆址圆明园路。《文汇报》在《复刊词》中声明,本报为无党派色彩的纯商业性报纸,以言论自由为最高原则,矢志保持高尚的报格。《文汇报》创办人严宝礼坚持民族立场,宣传抗战,遭日伪当局的忌恨,曾被捕入狱,但他始终坚持抗战必胜的信念。抗战胜利后,他亲国民党的色彩,决定了复刊后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使《文汇报》远离“独立的民间报”宗旨,并一直持续了4个月。报纸脱离群众,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导致报纸发行每况愈下,收入不断减少。此时,严宝礼意识到《文汇报》必须要改组了。于是,严宝礼登门邀请进步人士宦乡主持《文汇报》笔政,宦乡提出,办报方针要把反内战,推进和平作为第一要领,一切为此服务,即使得罪国民党当局,也在所不顾。严宝礼表示同意,并引进一些进步人士和中共地下党员进入《文汇报》。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典阅部)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0-8-10 9:46:0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8:09:56 | 只看该作者
《文汇报》史话(下)
黄德珍



改组后的《文汇报》无论是版面还是内容都有了明显变化,从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起,《文汇报》发表了一系列社论、专论、旁听记,如《写在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之初》、《暴力是扭不转历史的》等文章,并新增了“星期座谈”、“读者的话”等栏目。这个时期的《文汇报》战斗性极强,比较典型的是对羊枣事件的报道。

羊枣,真名杨潮,进步记者,1945年7月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46年1月被害死于狱中。《文汇报》对羊枣被害一事给予了详尽的报道,并联系其他报刊的记者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议。1946年7月《文汇报》又以“羊枣无钱安葬”为题,控诉这个社会。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很快就收到捐款。羊枣安葬后,《文汇报》以《冤狱犹未了结,羊枣昨晨入土》做了最后的报道。以后《文汇报》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反对内战、批评美国对华政策、抗议美军暴行的文章。

《文汇报》传播的正义之声,最终惹恼了国民党当局。1946年7月18日,《文汇报》被勒令停刊一周。一周后,《文汇报》复刊,读者争相购买。“读者的话”栏目刊登了郭沫若、叶圣陶等人的来信。《文汇报》刊登大量揭露、抨击反动政府的文章,强烈呼吁停止内战,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促进民主运动。如《中共声明全文》、《毛泽东论原子弹》等。1947年5月23日,因反动当局制造“五二○”血案,《文汇报》派记者李肇基、麦少楣采访,遭到特务殴打。5月24日,《文汇报》发文“少楣后脑被雨伞重击……已生血块,肇基则右眼被击伤甚重,已告青肿充血……”揭露暴徒行凶,要求惩治凶手。就在当天下午,《文汇报》发行到1086号时,被淞沪警备司令部勒令停刊。

1949年6月21日,上海解放后的第25天,《文汇报》复刊,复刊当天的报纸沿用原来的顺序号1087号。复刊当天发表总主笔徐铸成撰写的社论,热情讴歌共产党的领导,鲜明地表示了报纸的立场和宗旨。复刊后的《文汇报》在经营方面,遇到与其他民营报业同样的问题,当时的党政机关及国营单位,对民营报纸不了解、有抵制;加上国家刚解放,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上海的新闻业也不景气,此时的《文汇报》经营窘迫、步履维艰。1950年元旦,《文汇报》出了一期新年特刊,刊登了周恩来为《文汇报》的亲笔题词。3月份,徐铸成参加中央政府新闻总署会议,会议明确《文汇报》定位要面向青年知识分子。周总理的关怀及会议的精神为《文汇报》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文汇报》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三次改版,从而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改版后的《文汇报》大量增加对教育的报道,开办“文化广场”、“社会大学”等栏目,这些栏目以中小学教师和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很受他们的欢迎。《文汇报》的发展及其在教育界的影响,引起国家教育部的关注。经与各方协商,《文汇报》决定迁址北京,改为《教师报》,并在1956年4月28日发表《终刊词》。

随着国内形势的发展,1956年7月,中宣部副部长张际春约见徐铸成等人,向他们传达中央恢复出版《文汇报》的决定。同年10月1日,《文汇报》复刊,复刊编号是3405,顺延了停刊时的顺序号,馆址仍在圆明园路。复刊后的《文汇报》广义理解了“文汇”的含义,即把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的新闻汇合起来。这个时期的《文汇报》确定了除翔实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外,着重报道文化、科学、教育方面的新闻,并以一定篇幅作为“百家争鸣”的论坛,形式力求活泼大方的办报方针。《文汇报》的改革,受到了党中央及新闻界人士的肯定。毛泽东在1957年3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对与会的徐铸成说:“你们的报纸放(指“百花齐放”)得好……我也爱看。”60年代初期,新闻媒体对意识形态的讨论日益升级,《文汇报》也不例外。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文汇报》上刊登,这篇文章的发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讨论,成了“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历经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政治灾难,新闻界更是这场灾难的直接受害者,此时的《文汇报》演变为“四人帮”御用文人的新闻喉舌,成了“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的工具。粉碎“四人帮”后,新闻界实现了拨乱反正,《文汇报》也获得新生。在以后的岁月里,《文汇报》继续以事实说话,坚持新闻反映现实,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典阅部)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0-8-17 11:02:0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8:10:1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