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时候,我们尚有基本的羞耻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9 20:1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晚,几年没见的杨万国突然发来一篇他新写的文章(维港潜澜,一个前调查记者的小时代),说是向故人汇报他的近况。原来,他新开通了一个公众号小羊的草地,发来的是公号的首篇文章。首篇文章的开头,写到了我,多有谬赞,惭愧。他是我的师弟,毕业于湖北大学化学系。大学学化学,爱写作,毕业后进武汉晨报教卫新闻部当了记者,跟我成了一个部门的同事。20069月,他辞职到了新京报,很快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调查记者。万国一到新京报就出手不凡。入职新京报才几个月,他报道了湖北监利一对贫困的重病夫妇自缚沉江的事,当时所有门户网站都在首页转载他的独家深度调查稿。
这才是新闻啊,这才是一个记者该去写的报道啊。在网上看了他的稿子,我坐在武汉晨报18楼的办公室里久久不能平静。当时,晨报内部的业务氛围每况愈下,已经写过一次辞职信的我再次萌生了辞职的念头。经万国介绍,我利用到北京出差的机会去见了时任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的刘炳路,通过了面试。20073月,我离开武汉到新京报试用,与万国再次成为同事。比我稍早一点从晨报辞职到新京报的吕宗恕,也是万国牵的线。刚进京,我们合租在三路居。万国和宗恕比我勤奋,出差多,稿子写得也比我多。万国在文章里说,六年里他出差1800多天。我则记得,有一次他连续出差长达70多天。



2007年夏,我们仨在三路居从未听他叫过苦。那个年代,我们是真的在认真做新闻,一个接一个采访,一个接一个写出来,介入一个个具体的社会现实。门户网站盛行的年代,四大门户首页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同行和同事的名字,以及他们写的各种故事。那时候的网络上,宣传稿是羞于见人的。能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基本都是社会关注的硬新闻稿。这几年,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感受,十年前的微信朋友圈,记者们都尚有羞耻心,自己写的那些软文、宣传稿或者写得不太好的新闻稿绝不好意思转发到朋友圈,怕人耻笑。如今呢,朋友圈里那些人转发的多数都是文字垃圾,似乎都没有了羞耻心。无法想象,这才几年,还在当记者的绝大多数人的羞耻心消失了,满屏都是他们制造的文字垃圾,有些人还洋洋得意。201639日,曾在朋友圈留下记号:假如有一天我开始用化名写稿子,那一定不是遇到了危险,而是怕用真名过于丢脸。我们那一代的记者,多数都曾有这样的羞耻心。那时候出差多,虽然苦,但多数人从不叫苦。因为常常稿子一发表就惊动四方,而且能有不菲的稿费。万国和宗恕勤奋高产,收入也很可观。俗一点的说法是,既收获了职业新闻人有效介入现实社会的成就感,又得到了应有的物质回报。



2008年,新京报深度报道部部门年会。偶尔有人叫苦,多半是因为懒而产出低,产出低也就导致收入低。我那时也懒,不温不火,出差没有那么多,一个月最多写两条稿子就躺平,因此收入也不高,但不敢叫苦,怕自己的懒惰被人知道,怕人人都在努力的时候暴露出自己的懈怠。高产出的同时,身边的每个人似乎都在拼命学习。很多同事每写一个稿子,都要读好几本相关的书。记得有一年宗恕写云南的野生象,买了好几本相关的专业书籍细细阅读。我们三个在一起合租两年多,但大家都频繁出差,能三人都在北京的机会极少。偶尔聚齐,就一起买菜做饭。吃完饭,挤坐在沙发上聊天,讲述各自出差采访遇到的人和事。2009年下半年,万国搬到了报社附近的国瑞城,我也搬到了报社附近的文章胡同。2010年,宗恕入职南方周末,经他牵线,我2011年又从新京报辞职去了南方周末。万国则留在了新京报,稿子越写越多、越写越好,后来从深度报道部调到了经济部,走上了管理岗位,开始涉足经济新闻。有一年我进京给媒体讲课,他听说了,开车接我去他家里吃饭。他自己动手,做了盐焗虾,咸香可口,还炖了一锅筒子骨藕汤。当时,他已经在在北京买了车买了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我以为他会在报社一直干下去。

20113月,我们仨在北京相聚。我也曾以为自己会在报社一直干下去,形势变化很快,我也违背了自己在复旦大学讲座时做出的公开承诺。2011年,受邀去复旦大学讲课,互动环节有学生问我还能在一线干几年,我说,若身体允许,至少要干到45岁。2018年年底,我彻底告别媒体时才39岁。没想到,万国后来也离开了新京报,去了一家大厂。虽然他在文章里说在大厂并没有挣到朋友们调侃的那么多钱’”,但我知道,他的生活已经远远超出我们过去一起跑新闻的很多老同事了。大厂干了好几年,他又去了一家上市药企担任高管。此间前后似乎还与双胞胎哥哥万里还创过业,没想到,他今日的文章又说去了香港,已经通过了香港保监局挂牌考试,即将涉足保险业。过去极少佩服谁,但真的很佩服比自己小几岁的万国,他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超强,不断放弃舒适区变换赛道,到新领域挑战自己,而且业绩都不俗。万国说,他不会选择,随波逐流,工作机器。其实,他的每一次选择都很明智,离开媒体进大厂,换来了更好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改善后去做自己更有兴趣的事情。回头看自己,胸无大志,固守一条路二十多年,不觉已两鬓斑白,无所作为。祝福万国,愿他将来的路越走越好,健康平安。
202588
来源:衣者朝新
编辑:梅镕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