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14:50: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文 / 王可(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别说导语能写全5W,现在很多新闻报道都不能完整交代5W。
媒体现在真的如此不讲究新闻业务吗?
01
媒体“基本盘”不保
近日海门记协公众号发表的《警惕!“新闻业务”呈严重退化趋势》一文,在媒体圈热传。文中对当前传统媒体“新闻业务”严重退化的现状进行了解读,狠狠地戳中了当下一些媒体的现状。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曹林对于媒体新闻业务退化的现象也进行了点评,他在《“新闻业务”退化的恶果正集中涌现》中提到,在转型和融合的大趋势下,某些新闻单位的媒体融合做得热热闹闹,技术概念层出不穷,“新闻业务”却严重退化。
作为媒体的“基本盘”,新闻业务本该是从业的底线要求。
除了尊重事实、要素齐全、文通字顺这样无需探讨的基本功外,有干货、有观点、有公众关心的事实,也该是新闻从业者的看家本领。
但在媒体“平台矩阵”每天潮水般发布的新闻当中,在追求10W+和热搜的热潮中,符合“基本新闻业务要求”的越来越少,甚至最基本的文通字顺都不常做到,错别字、病句等反成家常便饭,对于新闻媒体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来说,无疑造成极大挑战。
即使有了流量,也不能掩盖新闻采编业务水平下滑的事实。
02
退化症状明确
“新闻业务”严重退化的现象并非偶发。
当执着于技术和新概念时,传统媒体时代那些可进入教科书的新闻文本和媒体同行引以自豪的专业操守,似乎早已被新闻人抛在脑后。
| 文字水平退化:错字别字、病句、不规范用法屡见不鲜,地名张冠李戴。
近日,某家媒体主持的热搜话题“必须割掉危害孩子这颗全民网红毒瘤”短时间内冲上热搜第一。但什么叫“全民网红毒瘤”?“危害孩子”这个动宾搭配的词组,怎么跟“毒瘤”在词义上并列?评论区很多网友吐槽:语文是谁教的,AI都写不出这种病句。这个“病”得不轻的热搜话题,是新闻业务严重退化的缩影。
| 新闻结构弱化:没有导语,没有5W,稿件四不像,几十个字能说清的,“灌水”上千字,标题可说清的事,故弄玄虚弯弯又绕绕。
标题是稿件的“眼睛”,醒目,准确,引人入胜,这是基本要求。
但是在各新媒体平台的稿件中,“标题党”泛滥,只要引诱用户点开标题就是胜利。
| 盲目“视频化”:传统媒体“全员转型短视频”的案例并不少见。但从文字向视频转型的过程却略显盲目。为了短视频而短视频,会让新闻产品制作盲目且低质,直接文转图转视频、PPT型短视频随处可见。
原本文字和图片能表达清楚的新闻,勉强套上短视频的外衣,并不能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而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想看明白具体的来龙去脉,还要按下暂停键。无旁白,无原声,仅有背景音乐和大段文字,毫无观看体验可言。
| 传播假新闻:热搜为王,传统媒体跟风所谓的热点复制粘贴,缺乏采编附加值和新闻再生产环节,直接转发网络视频,扒一段视频发,5W至少缺4个,看完一头雾水,甚至导致假新闻传播的事件,屡见不鲜。
主流媒体被流量牵着鼻子走,断章取义、制造对立现象时有发生。

| 选题“鸡毛蒜皮化”:媒体应当关注更多公共事务,挖掘普遍现象背后的内在规律。媒体的接地气是关注民生,平等交流,而不是天天萌娃、萌宠、搞怪、出洋相,仅服务流量,不聚焦业务。
03
“流量至上”该休矣
对于传统媒体新闻业务退化的原因,业内普遍有如下考量:
首先,传统媒体在融合和转型中热衷流量和爆款,丢掉了业务基因和内容灵魂。当整个体系都不再重视业务,只以流量和传播效果为指挥棒,势必导致从业者的业务素质全面退化。
其次,一些媒体的客户端有“端”无“客”,流量“通货膨胀”,用户反向缩水。流量没有原罪,转型和融合也是大势所趋,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丢了作为媒体本色的新闻业务。
传统媒体该如何捡回自己的新闻业务呢?
首先,接近新闻源。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最大区别,是拥有采访权。可以针对特定事件和特定人物进行采访,对方有义务进行配合。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采访是记者的第一要务,只坐在空调房和电脑前写稿子,新闻业务自然是要渐行渐远的。
其次,增强策划写作能力。短视频时代,不少传统媒体越发擅长从视频堆里“拣”片子,加旁白、放爽点、配音乐,做封面。流水线般的操作让策划写作的业务能力日渐生疏。但实际上,维护新闻内容的专业,是业务要求的底线。
最后,拓宽用户合作模式。对媒体而言,其用户一类是受众,一类是客户。前者消费内容,后者消费流量。但丢了前者,也就失去后者。如何拓宽用户合作方式,而不是固步自封,就需要在合作模式上下功夫。
新闻没有死,只是人们的阅读习惯变了,内容分发机制变了。媒体要适应改变而不是一味迎合,只有守住业务的根,才能避免“不务正业”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编辑:程正元

新4.png (890.97 KB, 下载次数: 25)

新4.pn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14:58:17 | 只看该作者
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钟热衷于所谓的科研训练,没有对实践认知的科研,让新闻业者在学生时代就没有奠基好基本功,到媒体工作热衷于宣传而不是新闻实践,新闻实践能力究竟有差也许写评论的人难以寻觅到有新闻价值的话题才更有体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