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线上加班费”怎么算?官方明确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21:3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线上加班费”怎么算?官方明确了
2024-01-26 00:02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发布于:广东省

  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其中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显示,某传媒公司以员工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员工以公司未支付线上加班费为由提起诉讼,法院审理认为,线上加班费应结合劳动者加班频率、时长、工资标准、工作内容等因素综合认定。
  典型案例显示,李某于2020年4月入职某文化传媒公司,担任短视频运营总监,双方签订了期限自2020年4月8日至2023年4月7日的三年期劳动合同,约定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工资标准为每月2万元。李某在2020年4月8日至2020年5月28日任职期间,在非工作时间完成了回复设计方案、方案改进等工作。
  2020年5月28日,某文化传媒公司以李某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未支付李某加班费。李某认为某文化传媒公司存在未支付加班费等违法行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李某不服仲裁裁决,提出要求某文化传媒公司支付延时加班费19670.5元、双休日加班费26331元等诉讼请求。
  审理法院认为,加班费数额应当综合劳动者岗位工作情况、用人单位业务特点及报酬给付标准等予以认定。因李某的工作无需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完成,且工作时间较为分散,难以量化考勤和进行科学的统计,审理法院根据李某提交的微信内容、自述公司的考勤时间及工资标准,酌情确定某文化传媒公司支付延时加班费1万元;根据微信内容等确定李某存在三天休息日到岗事实,判令某文化传媒公司支付休息日加班工资5517.24元。
  三部门在阐释该案典型意义时称,“线上加班”发生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工作安排及成果提交由线下转向线上,具有居家化、碎片化特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在用人单位的加班,存在用人单位难以对劳动者进行实时监督管理、劳动者亦难以举证证明其加班时长等难题。本案中,人民法院在认定“线上加班”加班费时,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占用其休息时间为认定标准综合考虑劳动者的加班频率、时长、工资标准、工作内容等因素,酌情认定劳动者的加班费,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南都短评
  明确“线上加班费”,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
  日前,最高法、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系有关“线上加班费”的劳动争议案,最高法在总结该案的典型意义时指出:要综合考虑劳动者的加班频率、时长、工资标准、工作内容等因素,酌情认定劳动者的加班费,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线上加班是否属于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加班偶有争议。用人单位常以“只是用微信简单回复问题”“没有付出实质劳动”等理由主张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同时,根据最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二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就线上加班而言,需要通过“留痕”才能够证明加班确有其事。而假设能够确定加班事实,加班时长也很难通过除自述之外的其他证据加以证明。
  从线上加班的定义争论到线上加班的举证困难,信息社会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面临全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各级法院的更多判例,以及最高法从诸多判例中挑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部分向社会普法。
  最高法公布的这起“线上加班费”案件,其基本案情是:李某入职某文化传媒公司,担任短视频运营总监,任职期间,在非工作时间完成了回复设计方案、方案改进等工作。某文化传媒公司以李某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未支付李某加班费。尔后,李某提出劳动仲裁未获支持,通过法院起诉才获得“线上加班费”。
  这起案件有两处细节值得关注。其一,原告李某从事的是非常典型的互联网相关工作,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上班、加班以线上为主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鲜明特征。明确此类工种劳动争议的裁判原则对保护劳动者权益非常重要。法院判决也坦言这类案件查明事实有困难:李某的工作无需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完成,且工作时间较为分散,难以量化考勤和进行科学的统计。所以,法院如何为“难以量化、科学统计”的职业找出一条争议解决路径,也关乎信息社会的发展质量。
  其二,劳动争议案件的纠纷化解在制度设计上为“仲裁前置”,也就是需要先进行劳动仲裁,若对仲裁结果不服,方可提起诉讼。而该案中,李某并未获得仲裁支持,这反映了当前劳动仲裁的一种取向,即以传统工时认定方式去“套”一个全新的社会变化。而如果劳动仲裁不能吸收法院裁判的精神,则会把大量此类争议推到法院一端,加剧司法资源的紧张。因此,从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到仲裁机构再到各级法院,都需要更新“别拿线上不当上班”的观念。
  无独有偶,在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的同一时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也将一起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工作牵出的“隐形加班”案件写进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法院将下班后利用微信付出实质性劳动依法认定为加班,保障了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线上加班费”与“离线休息权”是此类争议的一体两面,通过这两起案件以及以往的类似案例,可以看出“劳动者是否付出了实质性劳动内容、使用社交媒体工作是否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特点、是否明显占用了劳动者休息时间”等正在成为司法裁判共识。
  期待这种共识能够为全社会所接受,让劳动者理直气壮地喊出:线上加班是要给钱的。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南都记者 刘嫚 发自北京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李梦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