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地震是报应?中国媒体的堕落不是这一家,也不是今天才开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3 21:50: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日本地震是报应?中国媒体的堕落不是这一家,也不是今天才开始


海南广播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说日本地震是报应,官方发布消息对其调查,先停职再说。

这不是说他们领导价值观多好,而是因为这种机构媒体的行为,如果引起外交争端,地方媒体是惹不起的。

观察者网视频号在发布这个处罚消息时,关闭了评论——网友和他们的粉丝,很大概率也是恨日本的。

看一下观察者网就知道,他们是民族主义的大本营,是环球时报之后的新势力。

环球的胡锡进最近喜欢理中客,呼吁基本底线,但是在过去十几年,他又是怎么做的?这些读者不就是他们培养塑造的吗?

这种“狭隘民族主义”风气,其实现在已经是主流。不要说海南台和各种地方融媒体,看一下市场化媒体的标杆新京报和红星新闻(也许澎湃新闻稍好),又是怎么报道国际新闻的?


他们报道这次日本地震,会在一个标题里把地震、火灾、核电站都集中起来,再加上大大的感叹号——这就是现在国际新闻的典型风格。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有流量的,而且是安全的。在当下的媒体工作中,有且只有一种题材能够同时买足这两个诉求,而且还会因为“亮剑”而得到嘉奖,那就是攻击日本和美国,甚至不会有人在乎是不是事实。

过去十几年,中国媒体就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国际新闻”已经没有什么客观可言,单纯转载新华社信息没人看,而大多数媒体又都没有国际新闻采访权,添油加醋整合一些信息,就成为主流。

这种整合催生出一种特别的国际报道形式:不以传播事实探究真相为目的,而是把自己融入“国家”,变成“斗争”话语的一部分。

这种自觉未必是官方统一要求,而是一种流量思维下对民众的迎合。相比之下,新华社反而显得可信。因为它根本不用考虑流量。

反过来说,被媒体塑造的一代,对极端话语也有更饥渴的需求。海南电视台这位主持人,就是被推动到了这样的位置,立在了潮头。

一个典型是佩洛西访台,从胡锡进开始,大量媒体机构都煽风点火,暗示解放军会击落美国议长的飞机,而且进行所谓直播。

实际上,他们自己知道,绝对不可能发生击落这种事,但是作为一场戏,已经没有办法收场,只能继续演下去。

这和一百年前的日本媒体有点像。迎合民粹和军国主义的报纸,销量会更大,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流量思维,没几个媒体社长能抵挡住这种诱惑。

所以胡锡进搞环球时报,可以很自豪地说自己“赢得”了市场,是读者一块钱一块钱地购买,才让他走到了今天。

这种趋势如何遏制,当然是一个问题。胡锡进有一点“转向”,因为通常跑在最前面的他,感觉到了危险。

有一点要明白,最坏的那一天到来之时,媒体从业者不要假装无辜,也不要怪民众太狭隘太极端,因为你们已经深入参与了历史。

来源:王不留行(知乎)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675818749
编辑:郑程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