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4级硕士王晨雅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0 16:18:57 | 只看该作者
0513-0519学术日志
0513 周一
调整格式,给导师提交论文初稿。
0514 周二
读《人类理解研究》
第九章。休谟提出我们关于实际的事实的所有推理都建立在一种类比推理之上。
动物从眼前的事物推断出和先前的观察相符的结果,这一过程完全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我们和动物都具备的、所有行为所依赖的经验推理不过是一种本能或机械的能力,它在我们内在作用而我们意识不到。
0515 周三
写中期检查报告。
0516 周四
根据导师反馈开始进行初稿的修改。
0517 周五
体检,进行教师资格认证。
0518 周六
修改论文初稿。
0519 周日
提交中期检查报告,读了《人类理解研究》第十章第一节。
最常见、最有用,甚而对于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推理莫过于从人们的证言、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的报告中得来的推理了。我们用来裁决一切由此引起的争议的最终标准永远来自经验和观察。而奇迹即是对自然法则的违背。
明确的结论(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普遍原理)就是:“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证明某个奇迹确实存在,除非这一证据足够强大,使得其错误比其试图证明的事实更加神奇;即便如此,正反论证会相互抵消,占优势的一方也只能在抵消弱势一方的效力之后带给我们相应程度的信任感。”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5-27 17:20:09 | 只看该作者
0520-0526学术日志
0520 周一
修改论文初稿。
0521 周二
提交体检报告,交论文二稿。
0522 周三
读《人类理解研究》第十章第二节
解决宗教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项普遍的原理,即没有任何人类证据具有证明奇迹的作用,更不能使其成为任何宗教迷信赖以存在的合理基础。人们的狡诈和愚蠢实在太常见,我宁愿相信正是狡诈和愚蠢的结合制造了最奇异的事物,也不会承认世间真有这样违背自然法则的事情。
0523 周四
旁听组会
学习到了一些论文的写作思路,也意识到我还需要补充理论知识的阅读,目前在分析现象时并不能很好地对应理论,分析思路比较局限。
0524 周五
读《人类理解研究》第十一章
如果没有得到理性和论证的支持,我们所增加的属性只能是凭空假设和凭空推测的结果。世界上一切哲学和一切宗教(其实也只是一种哲学),都不能使我们超越寻常的经验,也不能为我们提供有别于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反思中得来的行为规范。不能从原因推结果、从结果夸大原因的思考方式,一切从实际出发。
0525 周六
对论文进行补充完善。
0526 周日
调整论文格式细节。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7:38:29 | 只看该作者
0527-0602学术日志
0527 周一
实习,拍摄照片及视频。
0528 周二
和导师讨论并修改论文。
0529 周三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0530 周四
改论文,核对毕业材料
0531 周五
改论文,读《人类理解研究》第十二章第一节。
休谟针对笛卡尔的怀疑论提出:该怀疑论提倡对事物采取普遍的怀疑态度,我们不仅要怀疑我们先前的一切意见和原则,还要怀疑我们自己的各种官能。他们说,我们必须根据一种没有任何错误、不带任何欺骗性的初始原则进行环环相扣的推论,才能保证我们的意见和原则是正确的,我们的官能是良好的。但是,世间根本没有这样一种高于其他原则的初始原则,既不言自明,又具说服力。
0601 周六
调整毕业论文格式,查重。
听了一个线上讲座,讲新技术环境下的传播伦理问题。哈贝马斯意识到了社交媒体等带来的交往性质的变化:新媒体这样一种虚拟的、没有审核的、匿名的虚拟公共空间,也许既不是公共的也不是私人的,而是一种膨胀到了公共领域的原本属于私人书信交换的传播方式。在社交媒体这样的公共领域中,传统公共领域通过与私人领域自觉区分开来而艰难守住的包容性就消失了。公共领域现在被下降成了半公共领域。传播伦理也需要在新情况下进行新的思考。
0602 周日
改论文,读《人类理解研究》十二章第二节。
休谟提出人类虽然不能靠自己最勤勉的探索找到令自己满意的行动、思考和信仰的基础,也不能消除别人针对他们提出的各种反对的观点,但是他们依然要行动、要思考、要有自己的信念。

24#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0603-0609学术日志
0603 周一
和导师沟通论文问题,补充论文的总结与体会部分。
0604 周二
修改论文格式,查重,提交论文定稿。
0605 周三
做答辩PPT,写作答辩稿。
0606 周四
开党员大会,对PPT及答辩稿进行修改,准备毕业答辩。
0607 周五
进行毕业答辩。
0608 周六
根据答辩意见进行论文修改,读完《人类理解研究》。
休谟提出哲学的结论不过是对日常生活所作的系统化的、正确的反省。任何事物的存在,只能由其原因或其结果来加以证明,而这些论证是完全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经验才能教会我们认识因果关系的本质和适用范围,使我们具备从一种事物的存在推断出另一事物的存在的能力。这便是进行道德推理的基础,它构成了人类的大部分知识,是一切人类行为的源泉。
0609 周日
开始读《媒体道德原理》第五章。读完了第一节评判媒体业者德行的主客体。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