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新闻”应有的10个细节特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20 23:4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好新闻”应有的10个细节特征
我认为“好新闻”除了专家们评出的那些年度奖、政府奖、征文奖等作品,还有就是阅读量大,且积极影响以至改变到社会、民众的那些作品。
依笔者的粗浅认识,不同时代“好新闻”的概念保留了传统部分,但也与时俱进。当下其一般表现为10个细节特征。
一是所反映事实是时代缩影。能真实、精确、典型地表现时代,又是其中鲜活元素、个例,或在相应范围如地方、行业史料中得到记录。无论事实大与小,但这汪水、这滴水是见太阳的。“时代”的才可能是“历史”的,“历史”的才不是“易碎品”。
二是融通官方民间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本质上是一致的,有部分偏差则需要媒体及媒体人作为桥梁、纽带,使之无缝衔接。这是新闻工作及其工作者的使命。目前有些不良媒体甚至敌对媒体或夺人眼球或浑水摸鱼、伺机作乱,得引起官方舆论高度重视。
三是对照问题线索立意选题。哪怕是一点中的一小点问题。也就是平时说的问题导向。是能给现实的理论、实践及人们的思想带来正方向、正能量的指导、影响,硬与软、显性与隐性的都可以。无论是什么内容的报道,有这样的内核,就会闪光。
四是善做新闻热点的操控者。当今时代热点新闻多多,有正面的有负面的,好作品一定是引导事实和受众回归科学、理性和正轨,这就需要作者能从一般人不具备的职业敏感和特有视野中寻找事物、事件真貌、真相、真谛。一个优秀记者必须拥有形象、逻辑思维能力。
五是多用平实话口头语土话。新闻作品面向大众,表述得越通俗越好,关子少卖、噱头少玩、让人看不懂的句词字一概转换,行文优美在尽量用平实话、口头语以至用土句等,真正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得好,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等等。
六是不标署名便知道是你写。作家讲文字功底、风格,好记者、好作品也该如此。不要说通讯、评论,就是写消息,也要提倡多用新闻语言,不宜大量、机械摘抄会议、材料等公文原话。现在不少一般会议、活动报道,也模仿大会议大活动,写得太教条,基本上没人看。
七是再添点分的七分在标题。过去我以为七分标题三分文,现再给标题加一分。虽然文章内容是根本,但在全媒时代,尤其对新媒体,如一张脸蛋的标题好差直接决定受众是否“继续”。标题党已屡遭诟病,这需要作者在此千锤百炼,将最核心、最精彩部分给挑出来。
八是抓住瞬间消逝的那些事。指的是有价值的事。不少好照片是过了这分这秒将永远错失,其实许多好新闻也是。早发现早采写早发布,或就早一小时一分钟价值千金,稍晚要么成了别人成果,要么时过境迁。社会瞬息万变,慢吞吞的节奏很难当个好记者写出好作品。
九是能自我数出亮点一二三。如今传统媒体上仍充斥着滥竽充数的文章,因为没有阅读显示和受众互动,新媒体就不同了,自媒体更不一样,他们得靠每篇文章去为各自平台添分、提高影响力。这就需要新闻作品的“市场竞争力”,除体现大局意识,还有平台意识。
十是得让被报道者刮目相看。主要是你的那新闻眼挖掘到了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有那么多行为、思想内涵,更没有让他们想到这简单的一举一动有这么大的社会意义,还事实上引起较好反响。一篇报道成就一个典型、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事例多着呢。你创造了几个?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g0kRx8DCjMvAVgw4v0G1A
编辑:覃韵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