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管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31#
发表于 2013-1-8 22:54: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禅宗七祖
国民党已经不奉行党管媒体,后来者却延续 //@谓贤:学习同胞的先进经验,应该不属于敌对势力或境外势力的范畴吧!//@旁观者马勇: 这才是小政府大社会的真意思:如果媒体涉黄,也应该由民间团体去监督,而不是政府。

@凯迪猫眼看人
【马英九谈新闻自由】我们当然不希望我们媒体变成了一言堂,我个人不会去干预媒体新闻自由,虽然我们经常在媒体上被批评……如果媒体涉及色、腥、膻,应该是由民间团体来监督,而不是由政府来做,这如同政府干涉新闻自由,这是在极权国家才有的现象,即使在台湾戒严时期,政府也没这样子做。



(6)|
轉發(463)
|
評論(96)

今天13:20來自享拍微博通


|
轉發(1)|
收藏|
評論

21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432#
发表于 2013-1-9 12:35: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13年01月09日 07:20 AM 南方周末事件出现转机 英国《金融时报》 席佳琳 广州报道
字号 [url=]最大[/url] [url=]较大[/url] [url=]默认[/url] [url=]较小[/url] [url=]最小[/url]

背景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评论 打印 电邮 收藏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中国共产党官员和《南方周末》(Southern Weekend)抗争的采编人员周二晚间达成一项初步妥协方案,以终止双方围绕审查制度的对峙,此举突显中共受到尽快平息这一事件的压力。这一事件已经影响了中共展现更开放形象的努力。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看到的内部聊天信息,中共官员们承诺取消某些最近出台、但被新闻从业人员视为过分的措施,条件是该报的采编人员恢复工作,制作本周的报纸。
“不再有针对报道选题的审批程序,中共宣传官员们也不再审阅报纸制作流程中的清样,”一名熟悉商谈情况的记者在谈到中共的让步时表示。这将逆转《南方周末》在过去几个月里开始受到的某些干涉程度较重的控制措施。
一般而言,中共对国内印刷媒体的控制采用一系列手段,包括编辑部管理层的自我审查、有关敏感话题的报道指示(包括对某些敏感话题的报道禁令),以及在报道被视为越过底线的情况下对记者进行纪律处分。被视为中国相对独立报道先锋的《南方周末》,只是在去年才开始被迫提交具体报道提议,并将清样呈交宣传官员审阅。

当上级审查机构上周干预《南方周末》一篇已经付印的文章时,引发了轩然大波。宣传官员把一篇原先呼吁实施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文章,改写为一篇与政府宣传口径一致的敷衍之作。
这件事后来升级为一场针对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新领导层改革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的考验:有人上街抗议,有人则在微博上发帖,以此表达自己对《南方周末》新闻从业人员的支持,并要求言论自由。
周二,广州《南方周末》报社外的抗议进入第二天,但批评该报、表示支持共产党的团体也举行了一场对立的抗议,双方在当日下午发生了一些肢体冲突,最后被警方制止。
据一些抗议者表示,其中一些参与者周二被国安部门叫去问话。至周二晚间,抗议人群已经散去,大约30名穿制服的警察在报社大院外的人行道上巡逻。
《南方周末》的一名记者表示审慎乐观,相信这件事的解决将给他和他的同事们带来一些改观。“我们至少证明了,抗争不会让你死。只有不抗争才会死,”他说。
但是,熟悉情况的其他采编人员仍然悲观。“领导人希望结束这起事件,因为这件事让他们难堪,但是任何放松都将是暂时的,”《南方周末》的姐妹报——《南方都市报》(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的一名记者表示。“除此之外,《南方周末》是一个特例,向来如此。他们争取到的部分胜利,并不意味着整体审查气氛变得宽松。”
译者/何黎





席佳琳上一篇文章:分析:南周风波的背后 2013-01-08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FT社评:新闻审查与“中国梦” 2013-01-08 中国新闻管理机制遭挑战 2013-01-05 本文涉及话题:南方周末 新闻审查
433#
发表于 2013-1-9 18:03: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永安:华国锋怎样处理复刊的《中国青年》第一期停发事件
发布时间:2013-01-09 16:06 作者:王永安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1595次
  解放后,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是不听主管即共产党的领导,结局是政治收紧,当事新闻人被整肃,左叶事件、世界经济导报事件已入新闻史。但也有的结局是,当事新闻人抗争成功,政治反而开放。带有标志性的事件是发生在华国锋主政(所谓两个凡是)时,复刊的《中国青年》第一期停发事件。

  1978年,主管宣传的中央领导同志汪东兴指示不准在报刊上刊登天安门事件的有关问题,甚至连“天安门事件”五个字也不许出现。1978年9月11日,复刊的《中国青年》,第一期因刊登了天安门诗抄和该刊记者写的通讯《革命何必怕断头——记同“四人物”英勇斗争的青年工人韩志雄》,汪东兴同志便下令这期《中国青年》停止发行。

  停发的发生,在京城引发了群众的不满。9月12日,有人已在西单墙上贴出《救救,<中国青年>》等大、小字报和该期杂志的全部内容。一时间,《中国青年》杂志成为首都群众议论的话题。杂志社对汪东兴副主席决定不服,1978年9月14日上午再次送信到中南海西门,越级申诉,当天下午5时,汪东兴副主席就在人民大会堂与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以上干部当面对话,双方平等交锋。汪东兴最后亮底说,华主席同李先念副主席通了电话,几位副主席都同意你们的意见,说他们代表组识来的信,不同意怎么办?!华主席说,“人家敢发怕什么?发出去就发出去了,只要他们敢干就干吧。”这样处理问题的速度和方式,当今少见。由此,华国锋的威信大增。以至人们怀念那个时代。

  随着时间积淀,对华国锋的历史功绩看得更为清晰。可以说,没有他在毛泽东尸骨未寒之际,发动的粉碎“四人帮”斗争,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开初,他未摆脱“两个凡是”的阴影,但他听从批评,顺乎潮流,作出破除“两个凡是”的大量决策。

  华国锋时代,是中国民主最亮丽时代之一,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新闻自由、代表竞选、上访维权,都有可圈可点、令人难以忘怀的地方。那时报刊的辉煌,其重要一点是得益于华国锋的民主作风。

  (人民日报退休人员王永安)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 ... _2013010974671.html
434#
发表于 2013-1-10 12:06: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外媒:铁道部将并入交通部 版署广电总局入文化部

据路透社1月9日消息,两位来自中国官方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新一届政府将启动大部制改革,而最先实行大部制改革的领域主要有大文化部,其次是实行大交通运输部。
消息人士称,大文化部的改革方案是将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并入到文化部,大交通运输部是将铁道部并入到交通运输部。
此外,一些涉及政府监管市场的职能出现交叉错位,也需要将相关部门合并到大的监管部门中,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监管市场的作用。

http://news.163.com/13/0110/08/8KRH3R4E0001124J.html
435#
发表于 2013-1-10 13:37: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NJTVZT
新闻规律?//@许小年:西周制度,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家臣三。晋人复古了?

@头条新闻
【山西规定报道省委书记稿件不超1500字】山西出台规定,省领导出席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举办的全省性会议报道和省领导考察调研活动报道,省委书记文字稿不超1500字,省长不超1200字。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出席会议文字稿不超700字;省委常委、副省长出席会议文字稿不超500字。http://t.cn/zj3ymph


山西规定报道省委书记稿件不超1500字来源:山西新闻网发布于:2013年01月09日 04:30:00  改进作风 领导先行 精简报道 效果为重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明确相关报道字数、时长的上限


相关新闻:



收起


(74)|
轉發(3958)
|
評論(2401)

1月9日08:12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1)|
收藏|
評論

22分鐘前
來自三星GalaxyNote

436#
发表于 2013-1-11 14:49: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文摘》启动歌华有线电视版

 12月13日消息,由中国外文局研发、中国报道杂志社出品运行的《中国文摘》在其一周年会上正式启动“中国文摘歌华有线高清电视版”,开启了互联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跨界融合覆盖的产品发展新格局。
  11月《中国文摘》与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在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平台上推出《中国文摘》。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文摘》将作为北京歌华有线“点播杂志”平台上首本财经读物、第一个中英双语阅读产品。
  中国报道杂志社总编辑陈实女士表示,与歌华有线合作的达成,使《中国文摘》初步形成了中英双语种、互联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覆盖的新业务模式,得以领先国内诸多新媒体产品中开始尝试“三网融合”渠道格局。
  《中国文摘》诞生2011年12月12日,是全球第一款直接诞生于iPad的中英双语财经类读物,并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线。围绕中国经济热点,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观点,是《中国文摘》的使命,其主打英文版产品主要面向北美地区的精英群体,中文版产品主要针对海内外的“知本”阶层、政商人士。
  经过一年的发展,《中国文摘》从中英文iPad版起步,目前已实现同步运营中英文网站,并全面覆盖Android、iOS两大主流系统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据悉,截至目前,《中国文摘》Pad版客户端下载量已超过6万,中文版和英文版约各占3万。其中,英文版读者覆盖美国、英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iphone与Android手机版客户端用户已达10万。(宁萌)

http://news.sina.com.cn/m/2013-01-10/162826005121.shtml
437#
发表于 2013-1-11 21:53: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陈雪频
#创业笔记#今天见了两位同在管理领域创业的朋友,聊了近两个小时,受益匪浅。很多机会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不断试错试出来的,因此保持战略适应力非常重要。既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定位,持之以恒不动摇,又要小步快跑不断不断微调产品和战术,这种分寸感只能通过实践来操练,不断精进。@智慧云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1)
6分鐘前 來自HTC 新渴望VC        |  檢舉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看!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刘海明8888:杜威的实用主义,就是这个主张。 (10秒前)



438#
发表于 2013-1-12 14:10: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央视将与卫视结电视剧战略联盟 签帮扶协议

日前,央视再次高调宣布将与卫视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由黄海波、高圆圆主演的电视剧《咱们结婚吧》首先将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湖南卫视黄金时段同时播出,央视与卫视“联姻”成功,被业内称为“破冰之举”。


《咱们结婚吧》黄海波剧照

华商网-华商报1月12日报道 2012年年末,随着各卫视选秀选手亮相《直通春晚》,卫视主持人也频繁露面央视,中央电视台与地方卫视进行战略性合作的动作越来越明显。日前,央视再次高调宣布将与卫视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由黄海波([url=]微博[/url])、高圆圆主演的电视剧《咱们结婚吧》首先将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湖南卫视黄金时段同时播出,央视与卫视“联姻”成功,被业内称为“破冰之举”。据记者了解,央视与地方卫视的合作,除了湖南卫视还有青海卫视。
与湖南卫视达成电视剧战略联盟
日前,央视和湖南卫视在京公布合作计划,将在电视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在引进、播出、宣传等环节寻求共赢,首个项目便是黄海波、高圆圆主演的《咱们结婚吧》。央视一套、湖南卫视这两个一直坚持“独播”或“首轮”电视剧策略的频道,首次完成了“同步”。
据该剧导演刘江透露,现在这种情况是大家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以往有好电视剧,制片方为了能卖个好价钱,很多时候不愿单独提供给一家电视台,但没有了央视这个平台,综合影响力、品牌度都会打折扣,同样地方卫视也存在这种情况。此次央视宣布和卫视开展深度合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湖南卫视相关工作人员,他表示:“央视与湖南卫视达成了电视剧战略联盟,2013年会首先同步播出《咱们结婚吧》。而且之前湖南卫视的电视剧也在央视的白天档播出了,比如《加油妈妈》、《我家有喜》等,之后还会采取多种合作模式。”
与青海卫视签订帮扶协议
除了湖南卫视,日前,中央电视台帮扶支持青海广播电视台的协议也正式签约,央视将专门成立帮扶小组,积极与青海卫视沟通并进行帮扶。
据记者了解,与青海卫视的帮扶协议是建立在帮扶欠发达地区电视台的基础上,而作为一项长期计划,协议充分考虑了青海卫视在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双方将在日常宣传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根据协议,中央电视台将从人才队伍建设、新闻宣传、节目支持、技术设备、经费等方面对青海卫视予以帮助和扶持。
记者从青海卫视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此次合作目前还在进行前期运作,“目前的想法应该是会进行一些电视剧以及节目方面的资源共享,至于是否同步播出,现在还没有最终确定。另外,对于卫视自制节目,央视也会给予团队支持,在前期创意和后期运作都给予支持。”

http://ent.163.com/13/0112/07/8L0K148U00031GVS.html


439#
发表于 2013-1-17 11:46: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春晚不再是一家专利 众卫视瓜分央视蛋糕


F4组合、 席琳迪翁、 郭德纲、赵本山、鸟叔


  春晚,仅仅在几年前还只是“央视春晚”的代名词,也就是近三四年,“春晚”已经被省级各强势媒体分化,今年“春晚”一夜间成为各省级卫视包括央视在内厮杀的收视“主战场”之一了。虽然央视春晚仍旧是除夕夜的独一节目,但是“春晚”这个电视节目品牌正在进行着耐人寻味的快速更新。    从配角联欢到品牌战役
  “春节联欢晚会”是央视在30年前创立的独有品牌,“春晚”还在20余年里成功地成为了中国春节文化的“新民俗”。然而,近十年来,由于节目套路化,制作理念显得封闭,甚至由于收视居高不下而有自大倾向的央视春晚,受到观众的诟病,为了挽救“春晚”下滑的品牌形象,近两年来央视认真地开始对节目进行“创新”,例如使用新的班底,将密集的广告停掉,对外“拆门”引进演出人才……然而,在新形势的电视商战下,这场保卫战也并不好打,因为省级地方卫视的“春晚”也开始组团抢占这块“版图”了。
  央视春晚是除夕夜全国卫视转播,因此省级卫视多年来也只是做做春节节目的配角,例如联手做些“华东五省一市联欢会”等。但是,在近五年前,湖南卫视[微博]、江苏卫视、东方卫视等强势媒体开始进入此领域,开始大做自己的“春晚”,经过前两年的探索与经营,今年各家在比拼“跨年演唱会”后,把春晚这个战场弄得硝烟弥漫,各家纷纷祭出重拳造势。有电视专家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今年省级卫视全面升级的“春晚之战”可以说是战役相当之长的“品牌战争”,从暑期的“选秀”节目,到年尾的“跨年演唱会”,再到春节的“春晚”,各卫视在这些收视高峰时间点上集中猛打创造自己的品牌,既是实力抬升的象征,也是争取观众的强大手段。
  从毫无章法到转战语言类
  央视春晚之所以依然雄踞民心,“语言类节目”可以说是居功不小。这一点也被各省级卫视注意到,继去年尝到了“语言类节目”的甜头后,今年江苏卫视拿出了与央视春晚比拼的最显著动作——加大春晚语言类节目比例,早前,该台便表示,今年他们有七个语言类节目,其中既有郭德纲、于谦、小沈阳、沈腾等央视春晚的新笑星,还有央视春晚像郭冬临这些中老将的“面孔”。地处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辽宁卫视[微博]春晚就更为“步伐大”了。每年赵本山的小品都是“辽视春晚”的收视杀手锏,再加上符合当地百姓习惯的赵家班演员各种“搞笑”,辽视春晚每年的收视都是极为惊人的。而今年,该台更创办了一个与央视《我想上春晚》差不多的一个副线节目品牌,叫《本山带谁上春晚》,赵家班各路人马纷纷上阵竞争辽视春晚当晚与赵本山同演小品的名额——这种做法,简直将赵本山这位“小品王”的影响力、热力发挥到最大了。
  从国内歌舞演到国际巨星
  春晚从创办至今几乎全部是大陆及港澳台明星们的盛会。央视春晚也曾偶尔邀请过一些国外歌舞团体来助助兴,但是国外巨星是从来没有过一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这个“约定俗成”似乎有了变化。今年央视春晚将邀请国际大腕席琳迪翁前来捧场,此消息也曾得到席琳迪翁中国官方歌迷团在官方微博上的证实。不过,央视一直未对外松口,可能源于日前产生的“鸟叔恐惧症”。
  早前有传,央视有意邀请2012年大热全球的“鸟叔”前来,可消息曝光后引来大量争议,很多网友认为“鸟叔”是个外国人,且“骑马舞”看腻了有点儿低俗,不适合春晚。在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中,“鸟叔”上央视春晚的意向便被搁置,后来成了无头案。然而前日,东方卫视却突然对外公布,“鸟叔”已经与东方卫视春晚独家签约露面,有意思的是,这回网友们的舆论没有前面那样的一边倒骂声了,反而有很多人表示了期待。专业人士对此现象很无奈地称,“央视春晚既为长期造就的品牌所誉,也为其所累,地方卫视由于体量轻、没有历史包袱,因此锐意创新的形象深入人心,这就是鸟叔出现在不同‘春晚’上舆论却大不同的原因。”
  从零打碎敲到巨额投放
  从商业上来说,省级卫视加盟进来的“春晚”之战是巨额投入换来的最先进武器火力比拼。很多观众注意到,今年张学友婉拒了“央视春晚”,可是他却登上了江苏卫视的跨年演唱会。这其中当然有香港人张大天王注重家人春节团圆的礼数,但是毫无疑问也有“金钱”的作用在使然。很多普通观众都知道,参加央视春晚的演员们在这个舞台上是不能谈商业演出价码的,他们只象征性地拿个“利市红包”,曾经有报道称,像赵本山这样的大腕可能也只有两三万元的辛苦费,而有的团体歌舞配角们更是几乎没有报酬。为什么有些演员却心甘情愿地在这里耗几个月的时间准备节目?因为这个舞台的影响力实在太巨大,最典型的例子是台湾魔术师刘谦,第一年他登上春晚后,当年度即传出收入过亿的消息。
  没有央视春晚的强劲的收视吸睛力,地方卫视怎么办?当然是拿巨额资金来抢夺明星资源。据非官方途径消息,东方卫视仅请“鸟叔”即花掉了100万美金,而其余的所有演员当然也像“跨年演唱会”那样个个都是商演价,且还会比平时演出价更高。例如湖南卫视请龚琳娜夫妇为该台春晚专造新神曲,江苏卫视请小沈阳夫妇来演小品,这些都是要花很多钱的。更需提及的是,江苏卫视还要在春晚舞台上重组已经分崩离析的“F4”,以及举办“《新白娘子传奇》20年主演聚首”,这些港台演员本来就分属不同的经纪公司,现在要再造昔日“团体”,那各人开出的出场费想来肯定不低。为造“春晚品牌”,巨额投入值不值得,各卫视一直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但是电视台们那么精明,怎么会做“赔本”的买卖呢?

http://news.sina.com.cn/m/2013-01-17/095826057217.shtml
440#
发表于 2013-1-17 17:06:3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