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07: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欧洲【诺贝尔文学奖今天揭晓,新华社记者在现场做好了准备】新华社斯德哥尔摩分社记者和苗、刘一楠, 报道员姜在翔将现场为您在微博上报道。过去几十年来,新华社记者每年都在现场报道。新华社斯德哥尔摩分社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现有2名记者和3名本地报道员,负责中英文文字、图片及视频报道。请关注.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12)
|
評論(2)
20分鐘前
來自专业版微博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0:32: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家信访局收到民众来信称期盼十八大召开

2012年10月29日02:59  北京日报 评论(2619人参与)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国家信访局不断接到各界群众来信,盛赞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心,期盼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盛世中华,成就辉煌。从老人到青年,从知识分子到工人农民,从中共党员到民主党派人士和普通群众……一封封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信件,装满各界群众对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骄傲。这些来信赞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赞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赞颂经济建设稳中求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赞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赞颂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江苏省南京市88岁的新四军老战士、老党员谭金保,云南省昆明市李大伟分别来信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巨大成就。安徽省宣城市青弋江管理处退休干部陈选良来信说,党中央高度关注民生,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房和廉租房建设,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使全国各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湖南省岳阳市长炼小区肖育民来信说,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为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笔墨凝结真情意,鸿雁传书谢党恩。一封封关注十八大的信件,字里行间言辞恳切,热情洋溢,人民群众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满腔热忱,表达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敬仰爱戴和感激之情。重庆市党校黄中力来信说,中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严峻局势的考验,关键在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英明决策,这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应对国际国内复杂问题的能力。

  安徽省怀宁县清河乡农民段其中来信说,中央领导同志带领全国人民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事业,进行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我们真心实意地表示感谢!河北省行唐县二轻工业总公司杨文海来信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为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办了许多好事实事,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发自肺腑地感谢党的恩情。

  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期盼……许多来信表示热切期盼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韩振峰、湖南省涟源市纪委退休干部李叙汉分别来信说,世人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在11月8日召开,这次重要会议必将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浙江省余姚市低塘街道办事处共产党员任国良在其创作的《颂歌献给党》歌词中写道:“十八大序幕即将开启,奋进的号角又快吹响,我们千遍欢呼万遍歌唱,祝福送给最最敬爱的党”。河南省通许县竖岗镇王庄村耿永等65名党员联名来信说,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团结奋斗,在基层尽到一名党员的责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来信倾诉着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的炽热情怀。这些来信纷纷表示,中国共产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党,衷心祝愿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圆满成功。

(原标题:各界群众纷纷来信期盼十八大胜利召开)
http://news.sina.com.cn/c/2012-10-29/025925458503.shtml
163#
发表于 2012-11-11 16:34: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朱晓晓朱
转给都市报的记者们,这是一个好新闻。首都机场安检人员玩忽职守,公众人物炫耀特权。

@孔庆东
平生第一次过安检不被搜身,一声亲切的“孔老师,您过吧”,多么温暖啊。感谢首都机场对人民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15)| 轉發(2902) | 評論(905)
今天15:05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2)| 收藏| 評論(5)
2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164#
发表于 2012-11-11 19:53: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老王: 【传媒笔记】//@中青报曹林: 好深刻,信息含量好大。

@广院加菲猫
当下新闻写作弊端:悬念被无限放大,核心信息被无休止地延宕,让观众忍无可忍;新闻叙事泛娱乐化,每个毛孔都在煽情,让眼泪飞;稿件字里行间低俗之情泛滥。记者合着消费社会的节拍,人的本能都被作为商品被售卖,根源就是那只看不见的经济利益的巨手——俺想写篇:新闻的本质是严肃的。是否会被人批?
(1)| 轉發(372) | 評論(79)
11月10日22:02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3)| 收藏| 評論
11月10日22:48來自新浪微博 |舉報




165#
发表于 2012-11-14 01:00: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和讯网
《经济学人》杂志在2010年中国各省公布的经济数字基础上制作了一套详细的图表,分析中国各省的经济实力相当于世界上那个国家。对照一下,很有意思!




(4)| 轉發(544) | 評論(69)
11月3日00:09來自媒体版微博

166#
发表于 2012-11-14 22:51: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张志安:

167#
发表于 2012-11-23 18:37: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叶铁桥
第三届深度报道研讨会明天就要开始啦!这次探讨的主题是微博时代的深度报道,演讲嘉宾阵容,聚集了一批对此话题最活跃和最有观察力的学者和新闻从业者。遗憾的是,这样豪华的阵容,每个嘉宾只有二三十分钟的演讲时间。浓缩的都是精华啊!@毛浩 @刘万永 @武大沈阳 @张志安 @摘星手010 @栾轶玫




| 轉發(35) | 評論(11)
今天16:44來自分享按钮

168#
发表于 2012-12-4 11:45: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浪新闻
[要闻]北京时间:2012.12.4 周二
广东汕头一架空军小型直升机在市区坠毁
[机上驾驶员的坠毁瞬间已跳伞逃生 其他伤亡情况不明]
王岐山:网上舆论包括骂声我们都要听
[王岐山打断“尊敬的王书记” 新观察-习李体制:新作风新思路]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本月出台
[可能仅为原则性框架式方案 并非解决贫富差距具体方案]
169#
发表于 2012-12-4 21:21: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黔中早报林德志
张老师,我先报个名哈。//@张志安: 欢迎到@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 读博士,每年3~5个名额,赏心悦目的东西有很多:自由气息、学术氛围、平等文化、岭南美食。 //@吹波熊:看来还是应该到中大去读博士,至少每天看到张志安都是赏心悦目的。

@叶铁桥
#第三届深度报道研讨会演讲实录#打通新闻学界和业界、有“小超人”之称的中山大学传播学者张志安认为,微博复制了另外一个自己,一个人最先关注的50人和最先关注他的50人,也许是其最重要人脉关系,记者通过爬梳微博,可了解其背景、个性和人际网络。微博带来了新闻生产机制变革,深刻影响到每一环节。



(1)| 轉發(344) | 評論(56)
12月3日16:28來自新浪微博


標籤:
收藏:今天00:51
保存取消
微博  +加標籤



| 轉發| 取消收藏| 評論(1)
今天00:48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170#
发表于 2012-12-4 22:56: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开岭wkl
“打好烂牌”,不错!

@叶铁桥
#第三届深度报道研讨会演讲实录#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作为网络舆情最敏锐观察者,用3个关键词概括今年网络舆情:草根在反日、知识界在站队、媒体在国进民退。他说,在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藏身壁垒就是专业主义,要吸纳网络信息,但别做网民的尾巴;要吸纳网络意见,但别做意见领袖的尾巴。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5)|
轉發(2497)
|
評論(335)

11月30日00:04來自新浪微博


標籤:
收藏:12月2日22:36

舆情




|
轉發(5)|
取消收藏|
評論(2)

12月2日22:30來自新浪微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