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2:55: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麻宁1985转给各位电台同事们!
@哥伦比亚大学包蓓蓓采访神器。英文速记没中文快,电话采访时更麻烦,Google的电话只能录打进的不能录打出的,就买了这个看似单耳机的东西。一边耳机,一边麦克,电话采访时塞入接电话的耳朵,两边的声音就都录下来了。



轉發(5) | 評論(9) 12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162#
发表于 2012-10-16 12:37: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有4个“太阳”行星
新华网伦敦10月15日电 英国牛津大学15日发布公告说,研究人员确认了一颗与4颗恒星相伴的行星,这意味着该行星的天空上有“4个太阳”。这是首次发现此类天体系统。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这颗被称作PH1的行星位于天鹅座,距地球约5000光年。它被认为是一个气态行星,体积比海王星稍大,半径是地球的6倍以上。

研究人员发现,这颗行星绕着一个双星系统旋转,而同时还有另一个双星系统绕着它转动,这意味着同时有4颗恒星照亮它的天空。

双星系统是两颗恒星互绕旋转的系统,这种系统并不罕见,但拥有行星的双星系统并不多。在数以千计的已知行星中,此前只发现有6颗行星是绕双星系统旋转的。而本次发现的行星PH1是第一颗同时还伴有另一个双星系统的行星。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克里斯·林托特说,想象这颗行星的天空上同时有4个太阳的情景是让人着迷的,但这样的系统也让天文学家困惑,不明白这颗行星如何能在4颗恒星的引力下稳定存在而没有被“撕碎”。

据介绍,这颗行星是由两名美国天文爱好者在分析Planethunters网站上的数据时发现的。该网站向公众提供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图片,借助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力量分析海量信息。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随后验证了这个发现。

(本文来源:新华网 ) 责任编辑:NN109


http://news.163.com/12/1016/09/8DU7P86R00014JB5.html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1:33: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吴兴川
只要国人科学素养还是那么低,愚昧就会重复上演,PX事件在厦门、大连都发生过,这是@雯熙她爸 去年针对PX写的一篇文章,供参考。

@科学公园
《科学看待PX》作者:@雯熙她爸;文章链接:http://t.cn/zlBf30x



| 轉發(201) | 評論(51)
31分鐘前來自专业版微博


| 轉發(13)| 收藏| 評論(10)
2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2:46: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俄美数名科学家称雪人确实存在

2012年10月30日01:59  环球时报 评论(64人参与)

  【环球时报记者 王臻】据俄罗斯《晨报》29日报道,莫斯科、圣彼得堡和美国爱达荷大学三家世界著名的实验室在对俄罗斯库兹巴斯“雪人”(中国称之为野人)留下的毛发进行DNA分析后均承认,在当地确实存在“雪人”。

  参加此次鉴定的俄生物学博士、瓦连金·萨普诺夫教授表示:“三家著名机构分析后得出统一的结果,这些毛发既不属灵长类动物,也不属于人类。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接近人类的动物毛发,同时也是黑猩猩的近亲。”

  萨普诺夫教授认为,人类应积极寻找“雪人”存在的证据。因为未来它们能够帮助人类预测自然灾害:“‘雪人’具有极高的直觉,会对未来发生的事情及时做出预测。”

  一些科学家认为,“雪人”又称“大脚怪”或者“北美野人”,是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之间缺失的一环。因为当地许多居民表示曾多次看到过“雪人”,去年10月份,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前往俄罗斯库兹巴斯地区寻找“雪人”。这次,他们声称找到了这种生物存在的无可争辩的证据———毛发,但仍有专家对这一结论表示怀疑。

(原标题:俄罗斯科学家称“雪人”确实存在 专家仍表质疑)

http://news.sina.com.cn/w/2012-10-30/015925465425.shtml
165#
发表于 2012-11-2 11:40: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2-11-2 11:51 编辑

【案例】美科学家揭秘濒死经历:灵魂出窍进入宇宙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负责人斯图亚特-哈默罗夫博士。他认为构成灵魂的量子物质离开神经系统而后进入宇宙时便会出现濒死经历


  哈默罗夫提出的理论认为,患者出现濒死经历时,量子灵魂离开肉体,重回宇宙,如果患者苏醒过来,灵魂又重新回到肉体


哈默罗夫认为有关量子物理学在生物学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新研究发现将在未来的某一天证明他的理论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和英国的两位著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理论,认为构成灵魂的量子物质离开神经系统而后进入宇宙时便会出现濒死经历。根据他们的理论,意识是大脑内一台量子计算机的程序,即使人死后,这个程序仍可以在宇宙中存在。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一些人出现的濒死经历。
  这项类宗教理论由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负责人和麻醉学与心理学系教授斯图亚特-哈默罗夫博士提出,立基于他与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爵士提出的一项与意识有关的量子理论。根据他们的理论,人类的灵魂存在于脑细胞内被称之为“微管”的结构内。他们指出人类的意识活动是这些微管内量子引力效应的结果。这种理论被称之为“调谐客观还原理论”(Orch-OR)。
  根据他们的理论,人类的灵魂是大脑内神经元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它们由宇宙内的基本物质构成,可能在时间诞生后就已经存在。这种观点与佛教和印度教的观点类似,即意识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外,与西方的哲学唯心主义也有相似之处。
  哈默罗夫认为,在濒死经历中,微管失去了它们的量子态,但里面的信息并没有遭到破坏。也就是说,灵魂离开肉体,重回宇宙。哈默罗夫在纪录片《科学频道-穿越虫洞》中表示:“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动,微管失去了它们的量子态,但微管内的量子信息并没有遭到破坏,也无法被破坏,离开肉体后重新回到宇宙。如果患者苏醒过来,这种量子信息又会重新回到微管,患者会说‘我体验了一次濒死经历’。如果没有苏醒过来,患者便会死亡,这种量子信息将存在于肉体外,以灵魂的形式。”
  Orch-OR理论遭到以经验为根据的思想家的猛烈抨击,在科学界也引发巨大争议。《赫芬顿邮报》报道称,很多科学家向这一理论发出挑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马克斯-特格马克便是其中之一。在200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特格马克批评了Orch-OR理论。这篇文章被很多反对者引用。哈默罗夫认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将最终证明Orch-Or理论,最近发现的量子效应验证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例如嗅觉、鸟类的导航以及光合作用。(秋凌)

http://tech.sina.com.cn/d/2012-11-02/07427763688.shtml

科学探索
已關注| 取消




主頁留言板地图







【科学家揭秘濒死经历】美国和英国的两位著名科学家认为,构成灵魂的量子物质离开神经系统而后进入宇宙时便会出现濒死经历。根据他们的理论,意识是大脑内一台量子计算机的程序,即使人死后,这个程序仍可以在宇宙中存在。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一些人出现的濒死经历。http://t.cn/zlgwsf5


評論(67)| 轉發(206)

評論加強隱私設置選項啦。保護隱私防騷擾,更加hold住。 立即查看嬀/url]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全部|認證用戶|關注的人|陌生人
武国仁S:回复@烈风CZJA: (30秒前)

回覆

Blockland@小暖照小寒 (5分鐘前)

回覆

Blockland@TheReal想哥 (5分鐘前)

回覆

溪阳中路:灵魂不灭。 (6分鐘前)

回覆

思想者的造型:如前所述:量子计算机是AI的基础。 (7分鐘前)

回覆

烈风CZJA:回复@武国仁S:你不理解电脑运作吧?电脑运作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记录在内存中,但是内存一旦断电所有记忆就会丢失,所以需要存盘,就是记录在硬盘中,所以我说斯是内存丢失了硬盘以后断电,生前记者丢失,通过其他载体恢复叫借尸还魂 (7分鐘前)

回覆

邪恶的ZC:好神奇。 (10分鐘前)

回覆

信仰大自然:转发微博 (12分鐘前)

回覆

阿金爱直跑:唱:因为爱情 在那个地方 依然还有人在那里游荡 人来人往…… (13分鐘前)

回覆

鸽___子___明:转发微博 (21分鐘前)

回覆

牛丸会撒尿:给我想的一样 (23分鐘前)

回覆

武国仁S:回复@烈风CZJA:但硬盘又不是插在内存上的啊 (29分鐘前)

回覆

李晓乐Rossiey:当理论研究的结果倒向宗教或类宗教的宣传,就该适当的考虑是否出现了唯物主义的哲学用尽。 (29分鐘前)

回覆

liugwl: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更想问的是:我的灵魂从哪里下载来的?然后,下载这个应用是干嘛使的? (31分鐘前)

回覆

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刮开可见答案 (33分鐘前)

回覆

烈风CZJA:回复@武国仁S:主机只是个屁股,内存才是电脑的记忆。 (34分鐘前)

回覆

人字倒过来念丫:黑客帝国啊! (34分鐘前)

回覆

靖王爷:当量子传输可以实际应用时,意识也就可以转了。也就是人的灵魂可以永生。当一个意识侵占另一个意识时,就是灵魂附体?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不是每个量子计算机都适合运行的。这有点象AMD、Intel、AMR芯片一样。。 (36分鐘前)

回覆

武国仁S:回复@烈风CZJA:内存失去硬盘?意思是主机拔了硬盘后断电吧? (36分鐘前)

回覆

Sun_1025:进入宇宙指的是离开了地球吗,量子物质是怎么离开地球进入宇宙的呢,总有携带它离开的介质吧,那会是什么? (37分鐘前)

回覆


http://e.weibo.com/1642632622/z3ixQ5AtN?ref=http%3A%2F%2Fweibo.com%2Fliuhaiming%3Ftopnav%3D1%26wvr%3D5








166#
发表于 2012-11-2 12:07: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商业周刊中文版
【每周神器:摄像机中的战斗机】GoPro摄像机,一款极限运动玩家钟爱的神器,如今把影像浪潮席卷到普通人中——较高性价比、足够方便,让更多普通用户毫无障碍地使用这款产品,记录生活点滴。到年末GoPro销售额将近$6亿,公司已准备IPO。有时瞄准小众、深耕细分市场,往往能在无意中收获更广阔的市场。


| 轉發(4)| 收藏| 評論
9分鐘前 來自媒体版微博       


167#
发表于 2012-11-7 16:39: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深圳报业研制机器人新闻纸系统获科技进步奖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姝)记者获悉,在昨日公布的“2011年度科技奖获奖名单”中,深圳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无线群控机器人自动输送新闻纸系统”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奖”(公益服务类)。
   据深圳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采用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集群控制技术,通过低矮、重载并具有自动导航功能的运载机器人,解决了与进口印刷设备精准联动和协调控制的难题,实现了多规格、多路径、高密度、大批量新闻纸的自动输送、自动装载、纸芯自动回收等全过程的自动化,创造了多项国内同业之最。
   据悉,深圳报业集团历来重视媒体技术的研发及投入,重视科技对传统媒体的支撑作用,曾多次获得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的科学技术奖励。
(原标题:深圳报业集团项目获科技进步奖)


168#
发表于 2012-11-12 09:50: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小姬AI
他们?外星人给地球人的宇宙教育片?@淳子小姐 这个真好。//@韩松: //@科幻世界姚海军: //@李淼在微博: 看一遍感动一遍。

@李淼在微博
《Travel the Universe》,90分钟,震撼的制作。只有他们才能制作出这个精心的视频。太阳系,第九分钟,壮丽的太阳。第44分钟,4光年之外,半人马座alpha星,三体。 第47分钟,20光年之外有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第63分钟,黑洞。第86分钟,宇宙创生。建议用IMac看,强推。 http://t.cn/zWRS7H3





收起|旅行到宇宙边缘|弹出




(14)| 轉發(6268) | 評論(700)
8月22日13:05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19)| 收藏| 評論(2)
1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169#
发表于 2012-11-17 00:07: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报人刘亚东
【“世界末日”预言期逼近 盘点全球避难所】有人认为,玛雅人曾预言2012年12月21日为“世界末日”,当天可能发生地壳崩裂、火山爆发、海啸等所有可怕的自然灾难,这一消息已被否认。随着所谓的“预言日期”逐步逼近,近日有外媒盘点了全球各地的“避难所”。中新网
| 轉發| 收藏| 評論(1)
7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  檢舉





170#
发表于 2012-11-17 09:49: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超级计算机不可能比人类更聪明

2012人参与讨论




导      语



面对进步神速的计算机科学,人类开始反思自己是否有被取代的可能。然而计算机几乎不可能懂得人类的语法,更难完整的理解信息间复杂的语义,其“聪明”程度不大可能超过人类。


陈雅娟

网易探索编辑












在国际TOP500组织近期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美国的“泰坦”以每秒17.59千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登上全球榜首,而中国“天河”则由2010年的榜首降至第八,位列第三的日本超级计算机“京”则在不久前刚成功模拟暗物质粒子在初期宇宙空间的运动情形。面对进步神速的计算机科学,人类开始反思自己是否有被取代的可能。然而计算机几乎不可能懂得人类的语法,更难完整的理解信息间复杂的语义,其“聪明”程度不大可能超过人类。

计算机科学进步神速,不论是速度还是智能都一代更胜一代

1929年关于IBM为哥伦比亚大学建造大型报表机(tabulator)的报导让“超级计算”(Supercomputing)这一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媒体“纽约世界报”上。1964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CDC6600诞生,共安装有35万个晶体管,运算速度为1Mflops,即每秒可执行三百万条指令。70年代初研制成功世界上最早的向量机STAR-100。随后于1974年,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SIMD阵列计算机——ILLIAC-IV并行机。1976年,CRAY公司推出CRAY-1向量机,大幅提高了计算机运算速度,其峰值速度达0.1Gflops,这有利于流水线、多功能部件等的充分利用,但由于时钟周期已接近物理极限,向量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到此止步。

就在传统向量机逐渐萎缩的同时,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1996年12月宣布的超级计算机ASCIRED运算速度超过了万亿次/秒。2010年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以每秒2570万亿次的测运算速度,暂居世界第一,相当于一台家用电脑计算800年。2011年6月21日国际TOP500组织宣布,日本超级计算机“京”(K computer)以每秒8162万亿次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而到2012年完全建成时,其运算速度将达到每秒一万万亿次。2012年6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红杉”以及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泰坦”分别以每秒16.32千万亿次、每秒17.59千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登上榜首。

这些超级计算机除了常被用于天气预测、气候研究、运算化学、密码分析等等需要处理大量运算的工作,例如英国科学家还利用超级计算机提升冰淇淋口感,日本科学家则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出了暗物质粒子在初期宇宙空间的运动情形,美国科学家则借助超级计算机排查核弹的安全隐患等。此外,超级计算机也有其人工智能的一面,例如1997年5月由IBM开发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巴罗夫,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座里程碑。2011年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沃森”则在美国智力问答节目《危机边缘》中,以绝对优势战胜人类选手,使得计算机达到了可以用人类的方式同人类在广泛的知识领域进行沟通的能力。

计算机几乎不可能懂得人类的语法,也难以完整理解信息间错综复杂的语义

如此看来,在某些方面,人类是无法和超级计算机相比的。比如能力相当于5岁孩子的“深蓝”,其棋艺显然远远超过5岁孩子,而能力相当于小学二年级的“沃森”,则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1亿份文件,更别提像“泰坦”这样运算速度能达每秒17.59千万亿次,这些都是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办到的。

但是,超级计算机要想比人类更聪明,那几乎又是不可能的。人类的大脑虽小,却也经历了上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产生了包括本能、直觉、多层次抽象和自我改进等在内的独特功能,。像“沃森”这样智能的计算机,尽管使用了机器学习技术,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还是需要有人类的指导,完全的自我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般情况下,对于超级计算机而言,大数据运算,也就是扮演一个专家系统相对较容易,而自然语言理解和图像识别是较难的。即便人类将自然语言输入计算机,但不论输入方法先进程度如何,都不能保证计算机能够完整的理解自然语言。除非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类的语法,才能从输入的自然语言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且消除歧义。而要理解语法,就不是做一个机械的数据筛选和运算那么简单,这需要计算机在提取信息的同时,还要重建信息间的关系,才能把握完整的语义。这就好比人类大脑的语言学习过程,是从识字、组词再到造句、成文的。但是目前的计算机尚未能建立完整的语义网络,还只能处理机械的操作,也就是识字和组词的程度。

正如“沃森”的研发者罗博·海(Rob High)所说:“人脑中有几百亿神经元,仅视网膜上就有几百万神经元,而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又平均有1000个。大自然花了几十亿年才进化出高等生物,要想清楚大脑的秘密并不容易。因此,超级计算机要想超过人类智慧,至少在我看来,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http://discovery.163.com/12/1116/08/8GDTCUEB00014N6R.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