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生态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61#
 楼主| 发表于 2024-2-21 21:16: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视频记者的工作会被Sora代替吗?
文|魏圆来源|庖丁解news
“我们一直在说,传播业已经发生了‘视觉转向’(a visual turn),但ChatGPT、Midjourney、 Stable Diffusion 和Sora似乎告诉我们,文字是一切媒介之母。影视业和短视频从业者仍然不能抛弃文字,而要精通文字表达。”
去年,ChatGPT横空出世,让文字记者颤抖不已,直呼“饭碗不保”。
今年,沉浸在过年喜悦氛围中还没缓过神来的视频记者,就被OpenAI最新推出的AI文(图)生视频模型Sora给了“当头一棒”——
通过简单的文本指令,Sora就可以直接输出长达60秒的视频,不仅背景细致入微,而且包含了复杂的多角度镜头和富有情感的多个角色。
file:///C:/Users/Dell/AppData/Local/Temp/ksohtml8672/wps1.png
对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建国表示,“视频记者”这四个字中重要的不是“视频”而是“记者”。
新闻报道追求真实(facts),而Sora全是虚拟(fictional),因此它从本质上对新闻业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它唯一可以被新闻业利用的也许是建构在新闻事实基础上的情景再现。
突破性:Sora是向着元宇宙方向的迈进
相较于Runway Gen 2、Pika等还在突破几秒内连贯性、单镜头生成的AI视频工具,Sora已经可以生成60秒一镜到底的视频。
OpenAI发布的示例中,视频中的女主角及背景人物栩栩如生、细节丰富,各种镜头随意切换,人物都保持了稳定性,Sora的AI视频效果几乎和人工拍摄不相上下。
“Sora可以基于一段文字、图片和视频提示(prompt),理解它并根据相应的物理原理在时空上向过去或未来推演,因此而形成60秒钟的视频。”邓建国表示,Sora不是一些人所说的“导致了物理原理的消失”,而是证明了物理原理的强大。
也正是因为这一能力,Sora被称为“世界模型”(world model)或者“世界模拟器”(world simulator),因为它具有根据已有信息建模出一个未来可能的世界的能力。
邓建国进一步指出,我们此前用文字建构世界,比如曹雪芹用美轮美奂的文字建构了“大观园”,我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对其进行可视化;今天同样用文字,我们则可以用技术对其进行可视化。
Sora 所基于的技术,如芯片算力、算法以及图形渲染引擎Unreal Engine 5等,都是建设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因此Sora是向着元宇宙方向的迈进
▍冲击性:视频记者不必瑟瑟发抖
如果说ChatGPT是语言大师,那么Sora则是一个多模态数据的通才。
有学者提出,Sora的出现将深刻影响10个行业,包括短视频行业、影视行业、游戏行业、广告行业、教育行业、电商行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建筑行业、艺术创作行业等。
在人才培养方面,邓建国预测,Sora将对大学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形成较大的冲击。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永谋在《新京报》评论撰文认为,短视频时代,Sora既然可与人工媲美,制造短视频的专门团队可能就面临下岗危险。要知道,短视频的摄影、导演、剪辑等任务,Sora“一个人”费点电就全包了。
对于媒体而言,不少视频记者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Sora代替。
“‘视频记者’这四个字中重要的不是‘视频’而是‘记者’。如果记者没有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而仅仅满足于坐在空调房里进行网络内容搜索、编辑和发布,这样的记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具备不可替代性。”
与此同时,邓建国也表示,目前Sora生成的视频还不能做到完全真实,有的细节破绽用肉眼可以识别,有的通过AI能识别,所以创作者如何使用文字精确地控制视频的细节和效果,目前还有待Sora迭代发展。
“我们一直在说,传播业已经发生了‘视觉转向’(a visual turn),但ChatGPT、Midjourney、 Stable Diffusion 和Sora似乎告诉我们,文字是一切媒介之母。影视业和短视频从业者仍然不能抛弃文字,而要精通文字表达。
危险性:警惕深度造伪风险
图文时代,都说“有图有真相”,结果发现图可以P;到了视频时代,又有人说“有视频有真相”,结果现在视频也可以AI生成了。
最近美国巨星Taylor Swift就被深度伪造色情内容而引发舆论关注,X(原名“Twitter”)也被迫禁止用户对她名字的检索。
“过于逼真的AI视频很有可能会造成假新闻泛滥,给新闻伦理和新闻治理带来巨大挑战。”邓建国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被用于多模态的内容生产(AIGC)可以降本增效,但同时也引入了深度伪造的风险。
“新闻报道追求真实(facts),而Sora全是虚拟(fictional),因此它从本质上对新闻业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我想,它唯一可以被新闻业利用的也许是建构在新闻事实基础上的情景再现。
“让事情更为棘手的是,从平台算法开始到现在的人工智能,由于涉及到海量数据、极为复杂的算法,以及众多用户与ChatGPT及Sora的个性化互动,即使是人工智能专家也无法精确预测和解释人工智能给出的每一个输出背后的原因,这给对AI的规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邓建国表示,从文字开始,媒介技术就是生产复制品(化身、幻影、鬼魂)的工具,所以我们要从技术生产者、政策制定者、新闻媒体、教育机构和用户等多方面共同规制AIGC。
参考文章:《Sora一夜刷屏,这只是开始!》作者:胡炜
发布平台:新京报传媒研究
来源:广电独家
编辑:程正元

56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7 17:13:04 | 只看该作者
“女企业家讨工程款被批捕”报道被指不实后,调查记者抛出证据

摘要:“女企业家讨工程款被批捕”事件,由深陷漩涡的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府“自我澄清”,显然不合时宜。建议由省里成立联合调查组介入,同时,最高检将此案列为“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的第一案,直接派员审查监督

事情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耐人寻味……2月25日,央媒《中国经营报》刊发一篇猛稿:《》。随着稿件传播,舆论一片哗然。


据报道,少数民族女企业家马艺珈伊,为贵州六盘水承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央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幼儿园、小学等10个政府项目后,持续讨要工程款8年。2023年年末,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听证会召开当天,她被地方公安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
记者核实到,在她之前,为她代理债务执行的律师、律师助理等10余人已被刑事拘留,涉嫌罪名均为寻衅滋事罪。所涉事项,即律师等人曾在微博、抖音发布相关债务、诉讼信息。律师还曾将举报水城区政府某官员的信,邮寄给了这位官员本人。举报内容则涉及欠债不还、非法解冻、大量资金去向等问题。
上述报道提到,企业统计,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府相关方共欠企业约2.2亿元。而马艺珈伊等人被抓前,区政府一度提出以1200万元化解所有债务,被她和代理律师拒绝,随即案发。
此案被质疑系典型的地方政府“以刑化债”!
随着公众关注和质疑,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连夜研究、发布《情况通报》称,《中国经营报》刊发“女企业家讨工程款陷’寻衅滋事’被批捕 过亿债务政府只愿给1200 万”新闻稿件。稿件刊发后,水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有关部门再次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据知名自媒体“知灼”概括:回应说了一大堆,最重要的是这句——综上,“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府共欠企业约2.2亿元”,以及“区里要以1200万元化解所有2亿余元的债务”的报道均不属实。
政府的通报的总体意思是:我们是冤枉的!欠的钱,我们都还了90%了,被抓的讨工程款老板,她是个无赖,想联合律师想讹诈咱们区政府……
为不向恶势力低头,我们果断出击,把他们都抓了!对!就是这样的……
“官方通报”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让一些人认为,该事件在翻转。一位网友发微博称,“终于翻转了!工程款都付了九成,竟然还这样闹,甚至动用非法手段讨债,这个女人,简直是疯了!”


不过,在笔者看来,稍有理性思维和认知判断的人会思考,此事已成社会公共事件,作为“当事方”的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府,其此时应不应该、有没有权力发布结论性的“官方通报”?是不是应该成立省级联合调查组,认真调查核实后再发布“情况说明”?
一位知名网友就评论说,官方说支付比例高达89%,支付给承建方了,还是马某某?如果没有官方欠账、哪来“恶意讨账”?抓律师的事怎么不回应?“自己拖欠巨款,自己矢口否认”,这样的“官方通报”可信度有多大?不应该上级部门联合调查吗?
知名律师王鹏也就此事提出多项质疑:“看了水城政府的通报,疑问更多。”


在媒体界,报道被指失实是“天大的事儿”!对面六盘水市水城区“自说自话”、“自我澄清”的通报,报道此事的知名调查记者郝成回应:“追着采访你,打电话、发短信你不回。稿子发出去后,你深夜 ‘字斟句酌’回了一个,还定性了一个 ‘不实报道’。你究竟有没有看一下文件,你自己的文件里怎么说的?”


随后,该调查记者公开抛出采访掌握的多份证据资料。其中的一个统计文件,详细列举了9个项目“拖付工程款”明细及依据的相关诉讼裁判文书案号等。
“合计:结算价30668.57万元,已支付工程款12008.21万元,欠付工程款22202.29万元。”

笔者注意到,这份统计文件中,最后三项工程未记录欠款依据的具体裁判文书,但即便减去这三项,有执行等法律裁判文书支撑的欠付款便高达6900余万元!这跟当地“官方通报”所说的“支付比例89.82%”明显不相符。
另一份盖有公章的《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森林旅游开发有限 公司关于马艺珈伊实施项目审计还款计 划及审计事宜》中,详细介绍了十个项目的具体情况。笔者注意到,该文件中提到,审计的项目有3个,未审计的项目有7个。


“以上项目,工程款共计约 21188.791446 万元。其中,已审计金额:7029.531446 万元;未审计金额:约 14233.89 万元(最终以审计结算金额为准);已支付金额:11839.846 万元,未支付金额约 9348.945046 万元(最终以审计结算金额为准)。 ”
这份文件中记录的工程款2.1亿余元,跟“官方通报”中说的1.6亿余元,有着明显的巨大差额。其中有何内情?笔者未能看到所有的案卷资料,无法对“官方通报”的情况给出确然性的结论。
不过,在笔者看来,“女企业家讨工程款被批捕”事件,由深陷事件漩涡的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府“自我澄清”,显然不合时宜。建议由省里成立联合调查组介入,同时,最高检将此案列为“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的第一案,直接派员审查监督
有趣的是,在“官方通报”传播的同时,有网友扒出央视播出的原六盘水市委书记、贵阳市委书记、贵州副省长李再勇狱中访谈:“我欠债从来没想过还,反正一拍屁股走人,后来继任者谁来继任谁承担责任。”

最后,笔者在此说明,攥写此文只为理性探讨,绝无“惹是生非”“寻衅滋事”的意图。

来源:just law(公众号)


附:
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定义一个调查记者的报道“失实”,通常情况下,他们在写这类报道时,掌握的证据在会形成完整证据链且环环相扣时,才可能动笔开写。

调查记者对这些证据材料的追查、取证,通常都要逐一核查到原始证据及原始凭证这一层面,调查时间可持续一周至几年,这是靠开一两小时会或看一份汇报材料就发表公开意见的官员完全没法比的。

在技术层面上,这是两大非对称战争:一是官方对调查记者的资源优势的压倒性非对称;一是调查记者对核心证据、逻辑、法理的求证、锁定证据,对一般官员来说,有非对称优势。二者在前述两大领域,各有各的压倒性优势。

一般情况下,调查记者大都会查到十分,写三分,不会一梭子把子弹全打完。目的一是出于慎重考虑,适当压制一下发稿后带来的影响力及冲击力,二是出于给地方上留余地的考虑。你要不服,甚至强烈反弹,好,那就逐步释放关键证据,或把另几分逐步释放出来,就有好戏看了。





56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21:00: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南周记者找不到工作,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耻辱

编辑:李梦瑶

5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10:03: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天涯社区公告再“自救”,被质疑薅老用户羊毛,创始人邢明回应
原标题:天涯社区公告再“自救”,被质疑薅老用户羊毛,创始人邢明回应
去年那场始于情怀的重启行动最终没能救得了天涯,现在,天涯社区决定再“救”自己一次。
3月1日深夜,天涯社区发布了一则2000余字的公告,宣布未来两个月,以恢复访问为核心目标的业务自救将全面展开。
公告发布后,天涯创始人邢明接受了红星资本局的专访,在他看来,对商业化的重视不够,是天涯发展过程中最深刻的教训。
因此,在这份倒计时2个月的“自救”路线图中,天涯抛出了多个商业计划:恢复广告业务,打造一个社交电商平台,推出99元购买天涯神贴等增值服务。目的是筹集不超过1000万的资金,解决拖欠的电信费用等问题,计划让天涯在5月1日前恢复访问并持续运营。
在邢明的规划中,“新天涯”的社交电商平台类似于Costco,以会员为中心,但同时也是社交内容平台,又像小红书。
除了筹款解决债务,重启后的商业化方向,或是决定天涯“重生”更为关键的因素。“新天涯”能否在商业化上走通,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天涯发布重启计划
累计欠电信1000多万
2023年4月暂停访问至今,天涯社区已经停摆了11个月。“担心,自救,重生”,3月3日,天涯创始人邢明用三个关键词,向红星资本局描述了这11个月的心路历程。在邢明看来,天涯社区想要重生,就必须要自救。
3月1日深夜11时,天涯社区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关于天涯社区业务重启、网络平台恢复访问进度及新天涯计划的公告》,宣布未来两个月,以天涯社区恢复访问为核心目标的业务自救将全面展开。


在这份倒计时2个月的“自救”路线图中,天涯表示,将通过引入战略投资、恢复广告业务、启动社交电商平台及大力开展会员增值服务等方式,筹集不超过1000万的资金,解决拖欠的电信费用等问题,在5月1日前恢复访问。
从这份公告来看,资金仍然是天涯社区目前最大的难题。邢明告诉红星资本局,近年来由于资金流动性困难,天涯累计拖欠电信公司相关费用已经超过了1000万。
天涯前员工和部分网友曾试图拯救天涯社区。2023年5月底,前执行总编宋铮(老黑)等天涯前员工与部分网友自发组织了一场“七天七夜,重启天涯”的直播活动筹款。这次直播,一度被视作“天涯人”的一次集体自救。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此次《公告》中透露,直播活动最终筹款158922.61元,与目标300万相差甚远。《公告》提到,“目前我们及电信公司未收到该款项”。
至于原因,邢明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去年的直播筹款由天涯前员工老黑和他的直播合作伙伴扶苏发起,但扶苏遇到了一些财务状况,这笔钱一直没有付给电信。
始于情怀的“自救”行动最终没能救得了天涯,但天涯也对前员工和广大网友的帮助和付出表达了感谢。邢明表示,在当时的情况下,前员工和网友能自发帮助天涯,很欢迎,但确实时间仓促,准备不够充分,不成功也是必然的。

邢明:对商业化重视不够是最大教训
新天涯将打造会员制社交电商平台
要在两个月内筹措1000万左右的资金,对于现在的天涯来说,并非易事。在天涯想到的方案中,社交电商平台和会员增值服务是重点。
天涯称,将打造一个“全球旅行与时尚消费社交平台”,为尊享会员提供会员制电商服务,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供应链优势,打造线上版的Costco,该平台1.0版将在1个月内推出。在邢明的规划中,新天涯的电商平台类似于Costco,以会员为中心,但同时也是社交内容平台,又像小红书。
邢明希望能通过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式筹得这笔钱,在他看来,对商业化的重视不够,是天涯发展过程中最深刻的教训。
为何从内容社区跨到竞争激烈的电商平台?邢明告诉红星资本局,此前有人提议天涯开展电商直播来自救,但我们结合天涯的特点发现,会员制电商的模式更适合,天涯有用户基础,很多人都对天涯有情怀,我们想把电商作为这部分用户的增值服务,发挥海南总部的供应链优势,为用户带去好的产品。
至于旅行和时尚,邢明称,天涯在这两个领域有一定基础,以前天涯社区有时尚资讯板块和旅游板块,吸引了很多用户,这也是电商的主流用户。还会基于此和房歌科技推出旅居服务,打造“旅居天涯”连锁服务品牌。
除了入局电商,天涯还推出了会员增值服务,将目光瞄向了颇受大众欢迎的“天涯神贴”。公告中提到,天涯有“99元天涯神贴服务”和“299元一对一数据下载服务”。邢明表示,99元和299元是年会员,后续还会披露更多权益。
但有部分网友对天涯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自救应该建立在正常的可持续的商业逻辑上,而不是要用户花钱下载自己的数据,薅老用户的羊毛,这会寒了老用户的心。
对此,邢明告诉红星资本局,这个服务费不是数据本身的钱,是一对一地帮助用户确定ID、对应实名、找回密码、梳理主帖和回复、提供U盘及第三方存储服务等服务。此外,299元的数据服务会员还包括神帖服务专区、会员制电商平台尊享会员及其他附加权益,一个星期左右会公布详细服务条款。
筹款解决债务是一方面,但重启后的商业化方向,或是决定天涯“重生”更为关键的因素。“新天涯”能否在商业化上走通,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红星新闻记者 强亚铣
编辑 邓凌瑶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王晨雅

565#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22:08: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


566#
 楼主| 发表于 2024-3-15 10:19: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驱逐央视记者,是谁在发号施令|神州评论


堂堂央视记者,在离自己两小时车程之内的廊坊采访时,遇到了明目张胆的强行驱离。
按照事发地三河县官方的说法,是要保障现场救援的安全,所以对记者进行了强行劝离。
这背后有高人啊!深得某些宣传口专业干部信口雌黄混淆黑白的真传。
记者站在距离事发地点有几百米远的地方,在警戒线外进行报道,根本不会影响到救援行动;现场动手的,是一群身着官方制服的壮汉,围着一个女记者推推搡搡,君子动口不动手,这都动上手了,还叫“劝离”;尤其恶劣的是,央视二套在直播的时候,来自当地消防、公安的人员就强行闯入,遮挡并驱离记者……



这幅场面,多少有点魔幻,同时也有一些熟悉:熟悉的配方,一样的味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正部级事业单位,与河北省平级。河北省下面廊坊市下属的三河县,搁在央视的话就是一个栏目的级别,隔了好几层了。下级的下级,居然敢动手赶自己上级的上级。孙子打爷爷,看上去魔幻,内在却另有逻辑。
央视属于宣传系统,三河县属于行政系统,双方互不隶属。央视如果来报道三河的正能量好故事,三河当然欢迎,必定是前呼后拥,鞍前马后,照顾得十分周到。但问题是发生了伤亡极大的爆炸事件,举世瞩目,央媒不能白吃饷不干活,需要进行报道。三河县代表地方,需要捂着,这就发生了矛盾冲突。
在冲突中,央媒的工具是话筒,被推搡阻扰的记者,都带有明确的央视总台的标识。地方的工具就是公安、消防等强力机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原本,地方强力机构的执法权是受法律约束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条款授权警方可以驱离记者,但是当中央(央媒)和地方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地方公安就悍然动手了。
我注意到,驱赶记者的时候,有一位身穿行政夹克,有网红“厅局风”模样的领导就在记者边上5、6米远的地方,他的身后还有两个陪同,其中一个专门给他拎包。我判断正是此人下令进行驱逐,因此他的级别不低,至少也是县一级。
地方强力部门不按法律办事,只听当地领导的话。这就是几十年前媒体就批评过的“公检法家丁化”倾向。在河北,这种现象似乎特别明显。年初的时候,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退休老干部马树山,因举报迁西县委书记李贵富等当地官员而被逮捕、起诉。后因最高检介入,马树山被释放,李贵富却还依然坐在主席台上。这说明了很多问题。
中国记协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护记者权益,自问自答了三个问题:记者采访不是添乱,记者采访是保障社会知情权,突发事件光靠一份通稿是不够的。其实,突发事件,央视第一时间赶去采访报道,目的是要确立主流媒体在事件中的话语权。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越接近现场,越早介入报道,就越快确立舆论的主导权。


主流媒体不介入,其他媒体就会介入,到时候物议纷纷,就难以收场。因为这是媒体运营的本质所在,只要是自己用户关心的事情,就有责任进行报道。
过去,即使是有央媒进行集中统一报道,还是有那么多的媒体纷纷派出自己的记者赶到现场。我记得在当年的天津港爆炸案中,我所在的媒体派出的记者突破了封锁线,进到了一线。回来之后,整个报社都把他当成英雄。而我自己,也曾经以徒步的方式,走到一次7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
然而现在,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一方面是有司对媒体的打压,压缩了媒体的报道空间和选题范畴。但媒体报道的减少,并没有使舆情风险得到化解,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缺乏权威专业的报道,使得舆情更加容易爆发。
因此,央视出马,其实是站在中央的高度,帮助地方维护舆情。就拿这次爆炸来说,一是要尽快赶往现场,对外传递一切尽在掌握的信息。从口播那一段来看,记者杨海灵报道,当地在距离爆炸点500米之外设立了警戒线,公安、消防等部门也在介入,主打的基调就是“救援工作正在专业、有序、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但没想到记者本人也被“安全拿捏”了。


第二就是要安排信息的对冲。大规模的突发爆炸事故,对公众心理会造成恐慌和紧张,需要通过报道别的国家类似事件,消除受众心中的恐慌感和紧张感,使情绪得到释放。让观众形成“这事不足为奇,到处都有”的认知。所以,央视二套在自己的记者被驱赶之后,又在半小时之后的12点39分安排了一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郊区一幢房屋爆炸,两人死亡的消息。
从这两段安排来说,央视可谓尽职尽责,煞费苦心。只是这种良苦用心,未能获得廊坊的认可,才发生了直播过程中驱赶记者的“名场面”。这就是我们说的,地方利益凌驾于全局利益之上,绑架全局,对体制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伤害,最终伤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公信力。

来源:陶舜财经(公众号)
编辑:李佳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3-16 22:05: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

5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7 21:11:07 | 只看该作者
前央视主持人水亦诗:离职后,我被扇了一耳光


昨日(4月6日),前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水亦诗分享了自己辞职后的一些经历。


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个商业直播主持的工作,没想到品牌方却觉得她太正经了。
品牌方的对她的评价让她开始怀疑,此前工作的这些年已经让自己开始跟不上商业场合的节奏了吗?在现在的品牌市场里,自己到底还有没有竞争力?




水亦诗在视频中说,自己清醒了,自己不是什么天选之女,也只能硬着头皮安慰自己,勇敢说再见的人会被奖励。


2023年10月18日,水亦诗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官宣了自己从央视离职的消息。

选择辞掉这份体制内,离家近,福利好的工作,水亦诗说三十而立这一年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光环不会永远加持在身,她也不希望被光环所带来的虚荣感控制。水亦诗1993年10月出生于北京市,初一时就参加了人大附中举行的第五届主持人大赛,高中时期在学习之余,常常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客串主持节目。


高中毕业后,水亦诗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2016年5月,水亦诗开始担任乐视网体育频道的主持人,之后跳槽进入央视体育频道。



水亦诗的个人能力是非常强的,出去采访,用不同语言切换采访不同国家的运动员,表现得游刃有余。


水亦诗在自己30岁这年,跳出了舒适圈,开启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2024年1月16日,水亦诗开启了自己的首场直播带货。



直播间里的水亦诗态度诚恳温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身,又做过多年的记者,她吐字清晰,落落大方。


虽然大家总爱调侃“宇宙的尽头是直播带货”,但是想要持续做好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就像董卿在央视主持人大赛上说的那样:“追逐梦想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平坦的。只有那些不畏艰难,能够不懈地沿着陡峭的山路去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去到达光辉的顶点。”

来源:中国播音主持网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wNCxBZunVUDreyufKcjog
编辑:李梦瑶

微信图片_20240407210625.png (621.67 KB, 下载次数: 6)

微信图片_20240407210625.png
569#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23:09: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晨雅

57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17:43: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驻华外国记者协会发布最新《媒体自由报告》
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CCC)发布了其一年一度的《媒体自由报告》,聚焦2023年国际新闻媒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作环境。FCCC是驻地北京的从业人员协会,成员包括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
FCCC最新的媒体自由调查结果显示,“在华进行独立报道依然面临重大障碍,尤其是变本加厉的DH和JK,有当面进行的,也有通过更复杂的数字手段进行的。”

外国记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仍在面临的阻碍也给相互理解造成了障碍。中国也签署了《世界人权宣言》。正如《宣言》所言,媒体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
阅读完整报告:

来源: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