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漫画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791#
 楼主| 发表于 2024-2-6 15:45: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社
【警钟长鸣!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提示】
家庭消防安全提醒
新华社
【警钟长鸣!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提示】
餐饮场所消防安全提醒
义乌商报
【贪财取危 追悔莫及】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对云南省文山州住建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庆明严重违纪违法案的剖析。李庆明大肆受贿。当办案人员谈及要追缴其违纪违法所得时,他一会儿说自己的命不值那么多钱,一会儿又说“就像割我身上的肉一般,会让我‘痛不欲生’”,甚至还和组织谈起了条件,询问是不是可以少交一点钱。最终,李庆明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万元。
这正是:
退赃如同割肉,三观浸淫铜臭。
迷途不知归路,灵魂变成毒瘤。
又云:
贪时只嫌少少少,退赃却怨多多多。
如意算盘不如意,利令智昏错错错。
新华日报
【漫·议 | 莫以粗暴手段推进乡风文明】
近日,贵州毕节一户人家办酒席,被挂着工牌的工作人员往食物中撒盐。随后,当地官方通报称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当地呼吁抵制巧立名目、借机敛财的酒席,本是造福于民的好事,但个别干部却在别人做好的食物中撒盐,这不仅造成了大量食物浪费,还恶化了干群关系,放大了社会矛盾。本来是为了文明乡风,却走向了文明的对立面,岂不滑稽?如此粗暴“移风易俗”不可取!革除陋习需要绵绵发力、徐徐图之,需要长期的思想开导和观念改造。

新华日报
【漫·议|层层“陪会”何时休】
岁末年初,不少基层公务人员反映负担很重,不仅有写不完的总结材料,还有开不完的大会小会,尤其是名目繁多的 “陪会”,让每个人都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开会原本无可厚非,但“八竿子打不着”的“陪会”另当别论。有的基层干部一天要陪四五个会,一个局正副局长六七个还不够陪的。频繁“陪会”不仅浪费了时间、荒废了主业,还会增加基层负担,滋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尽量精简不必要的会、压缩会议规模、杜绝“陪会”,方能够“解救”基层公务人员,让他们轻装上阵、心无旁骛,一门心思扑到主责主业上。


新华社【二十四节气,立春】
新华社【小年】
新华社【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新华社【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新华社【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新华社【腊月二十六,割年肉】


来源:曹一漫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xqoo1gqFCw-VZguEvcNBQ
编辑:李佳


1-4.jpg (38.3 KB, 下载次数: 8)

1-4.jpg
792#
 楼主| 发表于 2024-2-9 18:29: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曹一漫画2023工作总结


文件为《2023年新闻漫画工作总结》web版,
稍微有点长,共75页,分为4个部分。
作者简介
中国新闻奖
2023年度画展&比赛入选作品
2023年,1~12月新闻漫画作品选
作品入册比约为1:6
表现形式包括:
单幅新闻漫画,多格漫画,
长屏条漫,动图&动画短视频
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一个人,一支笔,每张图,全力以赴。
此页漫画因为某些原因,临时被撤下,
虽然还有几百张备用的,但与前75页漫画,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相似。
翻看文件夹,发现2023年居然写几十篇随笔,
每一篇都好长,那就随便挖一段,省得版面开天窗。

通常我们会觉得“押韵的话”都特别有道理。
比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可在新闻报道中,有大量的创举,都是好汉“单干”滴。
不然“孤胆英雄”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这类成语是怎么来滴?嘿嘿嘿……
亿万年进化,让大脑得到某种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后,形成路径依赖,俗称:习惯。
这可以节约思考成本,不用每次都伤脑筋。
但同时也带来一个副作用:忘记去了解事情本身。
人们忽略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按照旧有习惯,
信心满满地做出不合时宜的判断而不自知,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从抽象的经验概念中剥离出来变得迫切。
那么,有什么力量,可以将咱们拉出来呢?
试着在脑子里建立一个议事厅,里面起码包括这样几类人。
一位行业顶尖人物,能够看清楚行业动向,保证咱不犯基础性错误。
一位忘年之交的智慧长者,让咱少走弯路。
一位经济圈或者媒体圈的朋友,因为这样的人见多识广,知道很多行业的基础规则。
有了这么几层关系,也就有了更多的角度去审视这个世界,
咱不会被几句简单的口号、无脑的标题所迷惑。
摆脱AI算法的牢笼,打碎信息茧房的束缚,
面对蛊惑,保持清醒,随时回到现实世界中去思考。
思考这件事情,是反本能的。
因此,构建这些关系的本质,是为了强化我们人生的支撑系统。
说回到主题,成长是怎么发生的?不外乎两个因素:
第一,不断挑战,扩充自己的能力边界。
第二,不断延伸关系,为自己建立稳定的支撑。
借用统计学大师乔治·博克斯的名言:
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但有些时候,他们是有用的。
2023的兔,带着成长和收获,满心欢喜离去,
2024的龙,在信心与展望中,腾云驾雾而来。


来源:曹一漫画
编辑:李佳



79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21:00: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徐思凡

794#
 楼主| 发表于 2024-2-13 13:23: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徐思凡

795#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14:39: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养老金有“好大一缺口”




编辑:徐思凡

796#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12:33: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越来越像机器,而机器越来越像人




编辑:徐思凡

79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3 19:57: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程正元
798#
 楼主| 发表于 2024-2-24 20:29: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程正元
799#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09:37:57 | 只看该作者
2024年2月19日--2月25日 新闻漫画
一周一小结  曹一漫画 2024-02-25 23:35 湖北
新华社
【诗意节令|雨水:一犁春雨趁农耕】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每年公历2月18日至20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雨,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浓墨重彩刻画的文学意象。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古诗词中,杜甫的《春夜喜雨》一直备受读者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这个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当前,多地寒潮又至,但多地草木也已开始萌动,新芽破土而出,大地青绿慢慢回还,蕴藏了一个严冬的能量正在逐渐释放。当飞雨入阶廊,看到毛毛细雨所织帘幕后的淡淡春色时,人们会愈发向往那柳丝含烟、柳烟成阵、欣欣向荣的好时节。

新华社
【新华全媒+丨冷暖转换剧烈 雨雪冰冻天气再上线】
节后刚返工,一轮寒潮就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原本暖意洋洋的地区,这几天也将陆续经历强降温和雨雪天气。中央气象台19日同时发布寒潮、大雾、大风和沙尘暴预警。

新华社
【春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自1月26日春运开启以来至2月19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新华社
【星空有约|今年别错过火星和这三颗行星同框】
22日23时31分将迎来火星合金星。届时,公众将看见两颗明亮行星近距离同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这是2024年适宜观赏的第一场太阳系行星相合。

新华日报
【漫·议|谨防“高仿账号”野蛮生长】
最近,“高仿账号”又惹事了。前有“西方甄选”蹭“东方甄选”热度,后有冒牌“河南文旅”收割流量,近日,昵称为“极兔速递”的账号“硬刚”网友,引来“正主”下场澄清。
“高仿账号”假扮成政府机构、明星、专家等,哗众取宠、兴风作浪。它们中有的损害被模仿对象的声誉,“李鬼坑李逵”;还有的散播虚假消息,混淆舆论视听;更有甚者博取网友同情,骗取钱财。此种乱象是“傍名牌”行为在互联网上的“克隆”。怎么打击“傍名牌”,就该怎么治理“高仿账号”。要从平台注册审核、技术监测、打击处罚等各方面完善治理举措,莫让“高仿账号”野蛮生长、逍遥法外。

新华社
【新华鲜报|夜校,走过百年悄然焕新】
如今,夜校又火了。
4000余名青年参与,江苏多地500余场青年夜校课堂爆满;9门课程上线就被抢完,武汉首期公益青年夜校启动就“破圈”;382门课程被65万网友关注,去年秋天成绩亮眼的上海市民艺术夜校,2月27日又将发布新年春季课程……“白天上班,晚上上课”,正成为中国式夜生活的一张名片。
既有为兴趣买单的声乐、书法、油画,也有为生活添色的咖啡拉花、蛋糕烘焙、刺绣簪花、vlog制作,还有纯粹释放压力的泰拳、散打……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夜校”,各地课程花样翻新,老式夜校的“刚需”属性已经改换。
夜校不是新事物。诞生于工业革命,它意在解决工学矛盾,是职工提高自身技能的晚间学校。早在20世纪20年代,各地早期党组织创办工人夜校,从提高工人文化程度着手,进而启发工人阶级觉悟。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五六十年代的识字算术、生产技术,到七八十年代的理发裁剪、专业教育,再到世纪之交的微机电脑、多门外语……夜校,让历届年轻人知识换代、工作升级。
走过百年,今天这波夜校不再与传统工作绑定。8小时之外,生活更精彩。

新华日报
【漫·议 | 数字适老,更要内容适老】
正在提速的数字适老化改造,让不少老年人感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不过,一些改造仍停留在“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电池容量”等表面功夫上,对广告烦、内容差、骗局多等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上网体验。
数字适老化不能止于在操作界面修修补补,更要在内容管理上下功夫,让老人会上网、敢上网。有的老人对数字技术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子女担心老人上网受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络内容仍然鱼龙混杂,让人放心不下。解决老人上网痛点,应将数字适老化与净网行动等一体推进,提升老人触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华社
【节令之美|元宵和汤圆,你分得清吗?】
元宵节将至,又到了吃元宵、汤圆的时候了。每每这个时候,元宵和汤圆总让一些人分不清楚。二者到底有何区别?
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说,“元宵”是北方人的叫法,“汤圆”是南方人的称呼,二者都是糯米粉制品,却有着诸多不同。
元宵一般只用甜类馅料,常见的有红豆沙、黑芝麻、核桃仁、枣泥、巧克力等。制作时先将馅料制成小块,再蘸上水,在盛着糯米面的笸筐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和添粉,使其自然沾满糯米粉并滚成一个个圆球状,表皮松软,雪白的样子煞是好看。
传为上元节期间,元代大都(即今北京)的糕点铺,为使人方便快捷地吃上节令食品,首创了摇制法。明代刘若愚对此有详细记载:“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因系正月十五晚上食用,直接取名“元宵”。时至今日,每年元宵节前夕,在天津地区还常见食品店前摆上类似圆形的浅壁铁皮装置,用来快速滚制元宵,以满足排队购买元宵顾客的需要。
王来华进一步指出,汤圆与元宵相比,表皮选用精细的糯米粉,用手直接包制,有点像北方人包饺子,包制好的汤圆外表光滑,口感粘糯;馅料则素、荤皆可,素馅除了与北方的甜类馅料大体相同之外,还会加上新鲜水果,如草莓、菠萝、鲜橙等,而荤馅则是各种肉类,口味多甜咸。有诗云:“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咸。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
吃元宵、汤圆以水煮为主。煮元宵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煮后汤比较浓;煮汤圆需要的时间比较短,煮后汤比较清。不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均可采用蒸、油炸、烤甚至拔丝等多种方法食用。
不论是“滚”出来的元宵,还是“包”出来的汤圆,形状都是圆的,寓意团团圆圆、圆圆满满,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新华社
【星空有约|今年“最小满月”将现身元宵夜】
2月24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一年赏月时。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这轮元宵月不仅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还是今年“最小满月”。

扬子晚报
【二手衣能在直播间当“孤品”卖,是监管“闲置”了】
衣物有异味、污渍,有的拉链生锈、有缝补痕迹……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在“孤品”直播间买到的衣服可能是二手衣。媒体调查发现,二手服装回收分拣已成灰色产业链,衣服简单整理,直播间滤镜一加,大量旧衣服变成“孤品”售卖,有直播间日流水上万。
旧衣回收是资源的再次循环利用,而利用直播间售卖也适应了当下的消费趋势,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合法合理、信息公开透明。为了节约成本,二手衣未经消毒售卖,这是恶心消费者,还有传播疾病的可能;而把它包装成仅此一件的“孤品”,这是明晃晃的欺诈,这种虚假宣传也涉嫌违反广告法,应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处罚。
二手衣被当“孤品”卖,也暴露出我国旧衣回收市场监管不足的问题。二手衣回收-分拣-售卖过程中,是否有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于上架再次售卖的二手衣,是否有强制消毒环节?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市场变化,跟进监管。
从绿色环保角度看,旧衣的回收循环利用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能够撑起一个不小的市场。在旧衣回收后再次售卖时要明确衣服来源,不可避讳其二手衣的“标签”,去伪存真,抛掉滤镜,规规矩矩地展示进货渠道、商品细节,才能让消费者买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

新华日报
【漫·议 | 编造谣言煽动地域对立被刑拘,警醒了谁】
日前,广东省佛山市一置业公司负责人刘某编造“广东佛山一公司三员工因讲粤语被罚款五千元”的消息,并在多个网络平台散播,严重扰乱了网络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诚然,推广普通话有助于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方便各地人民的交流。但推广普通话并非要取代或消灭方言,当地人员对外讲普通话,日常生活用方言交流,不但不矛盾,相反会让交流显得更生动、活泼、亲切。前不久电视剧《繁花》中沪语受到热捧,就是一例。刘某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编造虚假消息,人为制造地域、文化裂痕,制造地域对立,造成恶劣影响,理应受到刑事拘留。此事也表明,无底线蹭流量,不仅有违公序良俗,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被追究刑事责任。

新华社
【星空有约|今年元宵满月有“三巧”】
24日将迎来元宵佳节,当日20时30分可以欣赏到农历正月的满月,这也是2024年度中的最小满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今年元宵节的满月有“三巧”:
一是满月发生在元宵节当天;
二是恰逢年度最小满月;
三是满月时刻正好在晚饭后,阖家赏月正当其时。

新华社【元宵节】

新华日报
【漫·议|“城乡公交不许站立乘车”缘何惹吐槽】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发布《长沙县城乡公交车辆“一人一座一带”告知书》,规定城乡公交不再允许乘客站立乘车。该规定实施后,不少乘客反映等车时间变长,乘车不便。当地交通运输局表示,该规定是根据上级文件出台的,也考虑了乡道路况的复杂性及乘客安全问题。
规定公交只能“一人一座一带”,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保障乘客安全。不过,出台规定还要考虑城乡公交的实际。如果城乡道路条件一般,公交车车速不高,要求“一人一座一带”,恐怕不大合理。如果不提升运力,光要求“一人一座一带”,居民出行将变得更加困难。这提醒人们,出台措施,一定要多些调研,实事求是,把好事办好。

新华社
【科普|坚持体育锻炼为什么这么难】
体育锻炼有益健康,但坚持起来却非易事。研究人员发现,不想体育锻炼其实是人类进化出的一种本能。若想坚持锻炼,人们还是需要想办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近日刊文介绍,运动具有促进睡眠和精神健康、降低慢性病和过早死亡风险等益处,但很多人的运动量却远远不够。为什么做一件好处多多又不难进行的事情就这么难?研究人员发现,除身体状况不允许、现代生活方式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障碍:我们的大脑不希望我们锻炼。
在人类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的生活必须依赖体力活动,如寻找食物或种植农作物。人类进化生物学家丹尼尔·利伯曼解释说,人类进化到可以忍受高强度的活动,但也倾向于在可能的情况下休息,例如狩猎采集者不会出门慢跑来消耗多余的能量。
利伯曼说,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再有太多活动,但保存能量的进化本能仍然存在,因此不想体育锻炼“是完全正常和自然的”。
研究体育锻炼的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副教授马蒂厄·布瓦贡捷说,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乘自动扶梯而不是走楼梯,这种本能并非不好,只是现代生活给了人们太多机会让人们屈服于对休息的偏好,以至于“已经达到一个对健康不再有益的极端”。
如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专家建议首先是建立信心。研究表明,认为自己运动能力强的人更有可能坚持定期锻炼,因此可以从容易做的事情开始,比如一开始每天只走几分钟,然后逐步加量。
重新定义什么算作锻炼也会有所帮助。并不只有去健身房才算锻炼,即使每天花几分钟做做家务也会有益身心,重要的是要多活动,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
专家还建议,可以将运动与其他事情结合起来,一举两得。比如约朋友一起骑自行车,这样运动的同时也是在社交。把锻炼和想要或需要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可以使人更易忽视大脑中让人躺在沙发上的想法。

来源:曹一漫画(公众号)
编辑:李梦瑶


800#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0:06: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4年2月26日--3月3日 新闻漫画


新华日报
【漫·议|面包“卖不出去就扔”不该成销售噱头】
近日,有的烘焙门店一天丢弃的面包能装满一麻袋,有的报损率超过50%引发公众热议。
过了保质期的面包就不卖,让顾客买得更放心,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有的商家将“卖不完就扔”变成一个卖点,为了宣传品牌形象,宁可将卖不出去的食品扔掉,也不愿打折促销,造成大量浪费。厉行节约是传统美德,反对食品浪费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餐企责任更“前位”。商家和企业应该妥善处理好严控产品质量与防止食品浪费之间的关系,探索新的销售渠道或处理方式,助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互促进。

新华社
【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万件】
记者26日从司法部获悉,通过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等活动,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万件,为54万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新华社
【我国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7000例】
记者从中华骨髓库获悉,截至2月26日,中国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7000例。
据了解,中华骨髓库2023年度捐献突破2000例,达2157例;现单日最高捐献量达30例,均创历史新高。目前,中华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数据已超过344万人份,每日参与重症患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检索。据统计,2023年新加入的志愿捐献者中,18岁至35岁的约占73.65%、36岁至45岁的约占26.35%,青年成为捐献者主力军。

新华社
【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9.4万件】
截至2023年底,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四分之一。

新华社
【全国粮食主产区收购秋粮近1.5亿吨】
截至目前,全国粮食主产区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进度已过七成半,南方秋粮旺季收购基本结束,东北、华北开始集中上量。
记者27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2月2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近1.5亿吨,进度已过七成半。其中,中晚籼稻旺季收购已于1月底结束,累计收购超2700万吨;粳稻旺季收购即将于2月底结束,目前累计收购超3100万吨;大豆、玉米旺季收购分别将持续到3月底和4月底,目前分别累计收购超250万吨、8700万吨。

新华日报
【漫·议|整治“谜语人”直播乱象】
近段时间以来,直播平台上出现大量“谜语人”直播间,即主播或戴着面具,或在纸上写着让人看不懂的话,或在直播页面呈现各种符号,吸引观众点进直播间,再诱导其落入陷阱。
这些主播之所以“打哑谜”,就是因为其直播内容打着法律擦边球,也不排除诈骗陷阱的存在。“谜语人”直播内容隐晦、直播时间较短、随机性强,导致平台或相关部门发现违法线索、取证较为困难。有关部门需完善联合打击机制,联合平台加强直播账号管理的同时,动员广大网友共同参与全过程监督,让“谜语人”直播没有生存空间。

新华社
【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不“罕见” 早诊早治是关键】
“瓷娃娃”“木偶人”“蝴蝶宝宝”“月亮孩子”……这些看似美丽的名字,对应的医学术语是:成骨不全症、多发性硬化症、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白化病……它们共同的名字——罕见病。
今年2月2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专家指出,罕见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早筛早诊早治。

新华社
【“春风行动”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5万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29日说,截至2月24日,今年“春风行动”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5万场,发布岗位1600万个。

新华社
【我国发布首个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了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这是我国首个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对长期照护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职业培训要求、职业道德等进行规范。

新华社
【新华鲜报丨爱不罕见!超80种罕见病用药进医保】
关注罕见、点亮生命之光。2024年2月29日,迎来了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
前不久,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新增15个目录外罕见病用药,覆盖16个罕见病病种,一些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罕见病,如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均在其列。迄今,超过80种罕见病治疗药品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名单。这有望为我国2000多万名罕见病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新华社
【星空有约|水星东大距、半影月食等天象将亮相3月天宇】
3月“天象剧场”上新,有你想追的剧吗?天文预报显示,婚神星冲日、金星火星伴月、木星伴月、金星土星极近、水星东大距、半影月食等将在3月轮番上演。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评说 】年轻人张口就“词穷”?小心大脑功能被“外包”
沟通交流是人际互动的重要方式。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背后是思维和认知。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依靠流行语、表情包就能“直抒胸臆”,但这种浅白直接的输出方式,让一些复杂深邃的表达逐渐被遗忘。在离开网络环境、需要进行规范化表达时,一些年轻人只剩下了干瘪的文字和磕绊的语言。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

新华社
【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
教育部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2023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比上年增加108.11万人,增长2.32%。
2023年,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42.22万人,比上年增长2.73%。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比上年增加61所。全国共有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07.49万人,比上年增加9.71万人,增长4.91%。
据介绍,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新华社
【2024年底力争80%以上新生儿在出生当年参保】
国家医保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3月2日发布《关于开展儿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切实提高儿童参保率,力争到2024年底,80%以上新生儿在出生当年参保。

新华社
【全国爱耳日:专家支招应对老年听障问题】
老年人受身体机能衰退或疾病影响,普遍存在一定程度听力障碍,不及时干预会影响老年人日常交流,增加出现精神和认知功能障碍风险。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专家建议,应提高对听力健康的认识,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

新华社
【星空有约|婚神星4日冲日 迎观测良机】
人类发现的第三颗小行星——婚神星将于3月4日凌晨冲日。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如果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天文爱好者可在3日晚间尝试使用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对其进行观测。此后10余天内,仍可寻觅其踪迹。

来源:曹一漫画(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