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41#
发表于 2023-12-27 18:15:30 | 只看该作者
[color=rgba(0, 0, 0, 0.9)]
一个选择“拉胯”的书店老板|深度报道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陈飞和他的太阳书库
[color=rgba(0, 0, 0, 0.9)]毕业后去流水线上打工时,陈飞就想,“我宁愿去找一个最拉胯的工作,那是我自己找的,我自己赚钱。”他不是没想过“积极”往前走,他写过小说,应聘过记者,也做过销售,但这些门都没向他打开。
[color=rgba(0, 0, 0, 0.9)]后来,绕了几个圈子,他告别工厂,扎进书海,成为了自己书店的主人。
[color=rgba(0, 0, 0, 0.9)]那是一家籍籍无名的书店,没有招牌,地图上也看不到,只有想要买书的人才能找到它。台港文学、拉美文学、马华文学……陈飞一本一本地摆放着那些远离大众生活日常的书,7年里,上万本书让这个20平米的书店越来越拥挤。为了“养活”自己的书店,他在小区门口摆摊,混迹大学社团“推销”,同时还去其它书店打工来“反哺”它。
[color=rgba(0, 0, 0, 0.9)]在某种程度上,这个书店就是陈飞在现实中的“洞穴”,在身边的人都按部就班往前走时,他“后退”到了这里。在这个“洞穴”里他没有收获成功,甚至在今年夏天,这个书店还“做垮”了。但在这里,他累积起了一点微光,这点微光关乎他自己的价值,也关乎阅读这件小事。这是少有人在意的事,这是他在意的事。
[color=rgba(0, 0, 0, 0.9)]书店人最多的时候
[color=rgba(0, 0, 0, 0.9)]陈飞今年34岁,很少出门,也没坐过飞机,他只在他的书店和那些书里“旅行”。
[color=rgba(0, 0, 0, 0.9)]这个大约20平米的书店里,十几个装满书的书架挤在屋内。只有像陈飞一样瘦削的人才能在狭窄的过道间自如穿梭。从墙壁到房顶贴满了他钟爱的“旅行目的地”的海报:黄锦树、王德威、卡夫卡、波拉尼奥、科塔萨尔……冷门书是这里的特点,就像他这个人一样,看上去有点“各色”。
[color=rgba(0, 0, 0, 0.9)]这里常年不见太阳,弥漫着旧书和灰尘的味道。它原本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近小区一楼的一间车库,隐藏在居民楼的打印店、快递驿站中间,停在门口的车辆常常挡住它的一半店面。改装成书店后,它的采光完全依赖于头顶的那两只还能正常工作的白炽灯,但陈飞给这里取名为“太阳书库”。
[color=rgba(0, 0, 0, 0.9)]“太阳书库”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在钻进这里之前,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的陈飞在工厂工作了6年,曾3次报考中文系研究生但均失败。“我身上一直有一股劲,但是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但他知道的是,他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那种一眼望得到头的方式。
[color=rgba(0, 0, 0, 0.9)]2016年,从工厂流水线退出来后,陈飞选择蜗居车库开书店。书店的最里面有一张上下床,他睡在上铺,下铺放着他收藏了几年的签名书和绝版书。“淘书、读书、写书、推书”,是他当时梦想的“四书计划”。
[color=rgba(0, 0, 0, 0.9)]刚刚把书店做起来时,为了进书,他背着大布袋,一天最多去8家书店扫货。他还从旧货市场淘来几百元的书架,木质的、铁质的,从一开始的三个,积攒到后来的十几个。书籍越来越多,它们被横着、竖着摆放。一把从外面捡回来的太师椅也成了置书架,椅子上的书堆到了天花板。
[color=rgba(0, 0, 0, 0.9)]能找到这家书店的人,通常都是“慕名而来”。中文系学生常祎祎研究海外华语文学,这里能买到她的专业读物。有一次,她来店里找林海音的《金鲤鱼的百裥裙》,陈飞钻到书架前,一路寻找,一路向她推荐经典的华文作家,最后他们在一本叫《台北小寡妇》的选集中找到了那个短篇。
[color=rgba(0, 0, 0, 0.9)]陈飞乐意向顾客推荐书,与他们聊天。2022年底,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冯舒涵和徐奕旸专门从封控的学校翻出来,打算循着一个介绍本地书店的“武汉书店地图”,选两家有眼缘的书店去“解闷”。到了太阳书库后,她们惊讶地发现,书店地图的制作者就是陈飞,而陈飞也正为她们在特殊时期的到访感到有些“感动”。
[color=rgba(0, 0, 0, 0.9)]半年多后,这两名社会学专业的女生再次来访,她们抛出了疑问:“你是更想当一个阅读者还是一个书店的老板?”他一下子说,读书和卖书并不冲突,一下子又说,书店老板“实在太难了”。
[color=rgba(0, 0, 0, 0.9)]那是今年8月一天。在那一个月里,太阳书库里突然“涌来”了很多客人。三位学医的女生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专程过来,她们看中了黄锦树的《文与魂与体》,他一边夸女生“好眼光”,一边说那是已经买不到的书,最后20块钱卖给了她们。
[color=rgba(0, 0, 0, 0.9)]顾客们穿行在狭小的空间内淘书。有位女生坐在一个角落里读起了王文兴的《家变》,因为陈飞刚刚向她推荐,“那位作者写作的时候为了找灵感,喜欢拿支笔在桌上敲敲敲”。你很难猜到陈飞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介绍这里的书,但他总能讲得有滋有味。
[color=rgba(0, 0, 0, 0.9)]晚上,张子荣也骑着电动车过来。他在书架里转了半个多小时,选了一本《文学理论》,然后板正地坐在椅子上,加入了书店里的闲聊。他谈起,自己做编程工作,每天在架构好的框架里写代码,而阅读文学作品时,他能体会到某种“被解码”的感觉。
[color=rgba(0, 0, 0, 0.9)]第一次内心被“解码”是在2018年,刚毕业的张子荣一个人在苏州工作,一到周末,他便往公园、图书馆跑。在一家社区图书馆,他翻到了劳伦斯的合集,读到了《查泰莱夫人》的一段情节:查泰莱夫人和她的男仆人偷情之后飞奔回家,“园子里的树木似乎是停泊在潮水上随波逐澜,通往拉格比府的山脉起伏跌宕”。
[color=rgba(0, 0, 0, 0.9)]他好像看到女人奔跑时,山坡翻滚起了阵阵波浪,他感受到一种生命力——遵从内心感受,那是他身上缺少的。也是在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身在异乡,自己其实是非常孤独的,它的感受被文字戳中,他将那套合集借回了家。
[color=rgba(0, 0, 0, 0.9)]“太阳书库有点像文学社团。”张瑞舒说。他也是太阳书库的常客,因为饱受情绪困扰,很多晚上,他都带着几瓶啤酒过来,坐在书店门口与客人们一起闲聊。他很享受那种每个人都是流动的状态,大家想到什么就聊什么,从书籍收藏到谁的诗写得好、谁的诗写得烂,不用受到太多的约束。
[color=rgba(0, 0, 0, 0.9)]那是太阳书库开业7年来最热闹的时候,一天十几个顾客,是以往一个月的总和。行业内流行着一个说法,书店最热闹的时候,是开业和闭店——7月27日,陈飞在网上发布信息,宣布要“做垮”太阳书库。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来太阳书库买书的人,右一为陈飞
[color=rgba(0, 0, 0, 0.9)]当一个工人决定开书店
[color=rgba(0, 0, 0, 0.9)]“开书店是不挣钱的。”早在2015年,第三次考研结束后,在一家叫又合书舍的书店,两位掌柜就这样对陈飞说。
[color=rgba(0, 0, 0, 0.9)]那是陈飞一直想去的二手书店。下午五点,考完最后一门专业课,他就坐上了去书店方向的公交。“那个房子本来就挺小的,从外面看还破破烂烂。”但陈飞刚踏进去,就沉浸在被书包围的充实感里。
[color=rgba(0, 0, 0, 0.9)]那一年,陈飞26岁,他已经在工厂做了6年,在决定考研之前,生活基本上是“铁打的流水线,铁打的无聊”。他没有理会两位掌柜对书店“不挣钱”“经营惨淡”的劝告,在心中敲好了算盘:就想开一间自己的书店。
[color=rgba(0, 0, 0, 0.9)]在更早之前的岁月里,他的很多选择都是被迫的。父母在改革开放后承包了好几百亩柑橘树,在做生意中尝到了甜头,他们更愿意相信可计量的效益。当小时候的陈飞表现出对书籍的喜爱时,他常被教导的是,“要学会算账,读闲书有什么用?”
[color=rgba(0, 0, 0, 0.9)]学生时代,陈飞对自己没有主导权,高中不能读自己喜欢的文科,到了大专又在父母要求下去读了计算机专业。刚上大学时,陈飞整个脑瓜子都是“嗡嗡的”,在线性代数、计算机编程中做自我挣扎。在看到“大学生要读100本专业书、100本课外书”类的宣传文字时,他就像找到了一个“避难所”,打卡一般读起了王小波、贾平凹、莫言、残雪等国内作家,那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渐渐充实了起来。
[color=rgba(0, 0, 0, 0.9)]毕业前半年,陈飞目睹了校内一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的坠楼,他不明白陌生的同学为什么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我突然意识到那个人也可能是自己”。
[color=rgba(0, 0, 0, 0.9)]他以倒推那位学生的死亡为思路,花了6个月写了一篇12万字的小说。小说递给出版社后,被评价写得很一般,编辑说,“要出版,除非你是郭敬明”。
[color=rgba(0, 0, 0, 0.9)]毕业后,陈飞报考过本地媒体的记者岗位,但因为学历不够,没能入选。父母建议他跟着外地的亲戚去工作,这也被他拒绝了。“我宁愿做自己的事情,宁愿去找一个最拉胯的工作,那是我自己找的,我自己赚钱。”在干了几个月销售后,他最终找到了一家工厂打工。
[color=rgba(0, 0, 0, 0.9)]在光盘厂,14台机器轰隆隆地传输着猫粮大小的透明颗粒,高温融化后,颗粒们像摊煎饼一样被压起来,再旋转、成型,染色。“就像羊群一样,所有人默默在那里吃草。”休息时,他靠看书来解闷,刚开始,班长看到了,说他像“撮虾子”(武汉方言,指没干什么正事)”一样装模作样,同事们也觉得“像看怪物一样”。再后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color=rgba(0, 0, 0, 0.9)]流水线自动运转的间隙,是陈飞享受一个人阅读的私密时光。有时候,他会钻进一米多高的机器,躲进里面的大空间内,用纸箱子摞成凳子,拿起手机开启属于他的“窃读”。那时是2010年,他专门买来大屏的黑莓手机读电子书,花掉了半个月的工资。
[color=rgba(0, 0, 0, 0.9)]他还记得,在读过的《百年孤独》里,一个叫蕾梅黛丝的美丽女孩,有点傻傻的,喜欢赤身裸体地在家中行走。但女孩身上有种“致命的力量”,一位偷窥她洗澡的外乡人就摔死在了水泥地面上。看到引人入胜之时,陈飞被查岗的工头发现了,他被警告了一番,而蕾梅黛丝正攥着床单飞上天。
[color=rgba(0, 0, 0, 0.9)]在流水线上的第三年,陈飞的哥哥当兵回来,做起了交警。哥哥建议,“既然喜欢看书,要不然考中文专业的研究生?”陈飞想到未来那一眼能看到头的日子,下定了考研的决心,“我觉得我早晚都会走那条路的”。
[color=rgba(0, 0, 0, 0.9)]他三次报考湖北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旁听学校的中文课,还自学各时期的文学史与文学评论。前两次考研,他没有过线。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川鄂知道了陈飞的经历后曾说,他宁愿招一个考分差点但真爱文学的学生,也不愿招一个只会考试对文学毫无感觉的学生,在他看来,陈飞对文学是“真爱”“痴爱”,而且一个有社会经验的人,更能理解文学和社会的关系。
[color=rgba(0, 0, 0, 0.9)]第三次考研后,陈飞过了国家线,原本有调剂专业的机会,他还是放弃了。“学习三年,已经学到我想要的东西了。”他成为了彻头彻尾的“社会大学”中文系学生。
[color=rgba(0, 0, 0, 0.9)]2016年,陈飞离开流水线。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从哥哥、同学、同事那里东拼西凑了2万块,开起了自己的太阳书库。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开在小区车库里的太阳书库就像一个“洞穴”
[color=rgba(0, 0, 0, 0.9)]钻入“洞穴”的人
一家“地下”书店不会主动吸引到客人。这是在2016年,太阳书库正式营业后,陈飞才意识到的。一个人在店的日子,不断消耗之前打工所剩无几的积蓄。他尝试以各种方式做宣传,在书店周围发“牛皮癣”广告,还在小区门口摆摊卖书。9月份,大学开学之际,陈飞直接混入附近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学校的诗社、文学社、国学社,打算一边以“学生”身份参与社团活动,一边找时机为书店拉客人。当发现诗社里的学生都在读保罗∙策兰、里尔克、荷尔德林,文学社的学生已经开始啃起了大块头的经典和前沿著作时,陈飞暗暗与他们较起了劲。与学生的接触就像又上了一次大学,太阳书库的书籍也在慢慢往专业化的方向更新。有一位女生,总是拿着拟好的书单找陈飞买书。她喜欢阅读台湾和香港的文学作品,有些是陈飞都没有听过的作者。为了帮女生找香港作家黄碧云的书,他逛遍了武汉的二手书市场,“给她带一套,我自己留一套。”他就这样不断发掘新的“冷门”作者,书店的书籍也越来越专业。在考研复习期间,他就疑惑,29章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介绍台湾文学的只有最后一章,连白先勇那样知名的作家都像报菜名一样草草带过。有了自己的书店,他开始专门阅读台港地区的文学史,搜集马华文学的资料,把文学评论家夏志清、王德威推荐过的作家作品都买了回来。太阳书库慢慢向台港文学、马华文学、拉美文学靠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一个人的钻研,以及少量的回头客,都不足以支持书店的生计。附近景区新开了一家大型书店,为了挣钱,陈飞成了那里的店员。他曾经一口气做成过卖500本书的大订单,他意识到,与顾客荐书、聊书,是自己特别擅长的事情。有一次,有一位比利时男生过来问书,陈飞一下子说出了自己认识的两个比利时作家,一个叫图森,还有一个叫阿梅丽·诺冬,就像遇到了知己一样,他们俩用蹩脚的英文交流了半天。晚上回到自己的书店,陈飞觉就像回到自己守着的一个小菜园子里,“书店本来就是很孤独寂寞的一个产物。”在这里,他更关心读者对书的感情,关心因为书所产生的联系,而不是将书作为商品,卖了多少本。“如果这些书都像废纸一样,被拿回去就放家里,就那样放着,我会觉得那是一个很失败的交易。”陈飞经常骄傲地说,黄锦树的《死在南方》和刘以鬯的《酒徒》都是他卖绝版的,那是他很欣赏的台港文学作品。他当时是“有预见”地在各大线上平台淘货,“只要上线就买来”,最多时收集到了五六十本。看到有心挑书的学生,他会直接上前推荐,以“半卖半送”的形式,把书赠阅给他们。他希望把小众书籍推广出去,但从来不觉得那些读者会是什么特殊的人。“他们不会因为抖音上什么火就去买什么,但他们能稍微专心一点把一本书读完,稍微关心一点那些内在的世界。”太阳书库的第二年,读大二的吴劼人在学校文学社认识了陈飞。吴劼人从早期的日本文学作品读起,慢慢涉猎到拉美文学。太阳书库成了他专项阅读的图书馆——在店里,他第一次看到聂鲁达、波拉尼奥、略萨、科塔萨尔,还有博尔赫斯的作品集摆在一起。2019年的暑假,吴劼人结束法院的实习,领到了3000多元的实习工资。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陈飞买书。陈飞说,那一次吴劼人挑了将近100本书,从哲学、艺术哲学,再到一些拉美文学,他们一起装了两个箱子,才把书送去他的学校。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吴劼人。高中时,他曾经一度沉迷于网游,辍了学,跟着表哥一起给市里的装修队打下手。夏天很热,在蒸笼一样的格子房间里,仅仅是帮忙递工具、摁住蒸汽熨斗去贴墙布,就让他累得满头大汗。妈妈希望他拿到高中毕业证,老板也以太年轻劝他回去读书。再次回到学校后,游戏也变得无聊了,无意中,他读到一本《哈利波特》,第一次在文本中感觉到“过瘾”,他一周内就看完了整套书,觉得书籍中或许存在某种“出路”。最后一年时间,他几乎是重新学习高中三年所有的知识。考上法律专业的本科后,他更是进入了疯狂的“自学”:既阅读法学理论书,也读哲学、文学。不仅在课堂上、图书馆,连晚上回到宿舍,他也会在被子里继续用手机读到深夜。大二时,吴劼人去华科旁听作家格非的“大师写作班”,在讲到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时,格非结合《存在与时间》里的说法,说“人是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的”——基层法律官员伊凡·伊里奇在将死之前,才意识到原来家人、同事,以及整个体系都抛弃了他,他从来没做过自己喜欢的事情。“需要赶快思考你要做什么,不然就会碌碌无为几十年。”吴劼人一直记得这句话。这也是陈飞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包括写小说、考记者、做销售,我曾经想过很多方式往前面走。我想推开那扇门,但是后面发现那些门基本都被关上了。”疫情后,过了30岁的年纪,陈飞发现,身边的人都已经成家立业,有了稳定又体面的工作,“别人都在往前走,那我直接往后退好了。”他以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地洞》作比喻,觉得书店就是自己的那个“地洞”,“那是一个安宁的、破烂的,属于我的地方”。“你卖书能养活自己吗?”家人也经常打来电话,劝他别开书店了。陈飞有时也会想,谁不想过上能够赚钱、衣食无忧的生活呢,但是他更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我觉得是殊途同归的。我确确实实没存到什么钱,但是最起码我在不停地去积累我所要实现的价值。就是书的价值,就是所谓文化的价值。” 太阳书库关门前 太阳与微光在太阳书库买书最多的客人,是南京先锋书店的创始人钱小华。2022年,钱小华有一次来武汉,按照专门逛书店的名册,他去了又合书舍、集成古旧书舍、二楼旧书坊、视觉书屋等书店,直到又合书舍的老板向他推荐太阳书库,他才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单之外的书店。晚上九点多到达店里,看到成堆的“好书”和好几本绝版书籍,钱小华就惊呼“这也太狠了”,他让陈飞把藏着的“好货”都拿出来,一直挑到了凌晨十二点。在钱小华看来,太阳书库在书籍流通方面有点可惜,为此,连续两天,他买了3000多本书,还把陈飞喊出的单价17元一本书往上提了5元,希望帮他“改善生活”。陈飞既有遇上书店前辈的感激,也为好几本珍藏的签名书被买走而“舍不得”。他甚至一度希望以后能把那本毛边的《现代性的想象》“赎回来”,那里面有他好不容易要到的作者和编辑的签名。那次造访太阳书库后,钱小华专门写了一篇关于陈飞和太阳书库的文章,在那里面他说:太阳书库可以说是一家看不见的书店,但实际上它是一道耀眼的曙光,是陈飞寻光的一把钥匙。但今年夏天,陈飞给这道曙光关上了门。决定“做垮”太阳书库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从打工的书店离了职,支撑这个“破书库”的经济来源没有了。他想清仓书店,从车库退租,休息一下。在宣布太阳书库“做垮计划”之后的那些天里,一个想运营线下社区的人,有意向把太阳书库剩余的书全部买走,放在他的活动空间进行展阅,但陈飞不愿意,如果只是把书当装饰,可以随意进些经典书。做区块链工作的白鱼那阵子也过来找陈飞请教开书店的经验,他想在成都开一家社科跟技术结合的书店。陈飞一边强调“书店是不挣钱的”,一边给出建议,“店面要小、尽量节省成本”“要有自己的选书,多淘一些别人没有的书”“要把书店开在学校附近或旅游景点,那样才有人流量”。说来说去,都离不开自己这家即将要垮掉的店。9月,太阳书库关门。一位做广告设计的老板邀请陈飞去自己的工作室,他可以挪出一部分空间给太阳书库卖书。寄居在新的地方,陈飞发现自己并不快乐——尽管这里足足有60平米,有大气的书架、咖啡饮品区域和宽敞的聊天客厅,老板还鼓励他拍书籍的短视频、开直播聊书,举办收费的线下主题活动,但他觉得这些都离书籍本身越来越远。与此同时,太阳书库的那些老朋友们也在经历着各自生活中的波澜。毕业后,吴劼人曾在杭州一家地产公司做物业经理,又在保险公司做过法务审查,但因不能忍受每天只看报表的生活,也无法接受公司苛刻投保人保费的逻辑,两份工作都以离职告终。后来,他去了一家书店工作,回到了一种简单但也“无聊”的生活——每天花一个小时学西班牙语,因为有志于写作,他十分渴望以后能去拉美,感受那里鲜活的土壤。做编程工作的张子荣回武汉工作后,因为工作实在太累,“下班后就只想刷抖音”,之前那种“被文学解码”的时光越来越少了。但有一个周末,他把电脑和手机扔在了一边,跑到公园的小山坡上读起了《虹》。再访书店不久后,读社会学的徐奕旸迎来了大三。在新的时间点,她有了一种奇妙的时空体验:前两年,因为疫情,生活仿佛是停滞的,而到了新学期,一切又突然加速了,她一下子就要面对快步走向社会的处境——她想出国做学术,但成本高、不确定性大,这既让她觉得惶恐,又怀有对父母的愧疚。那种心绪如同《百年孤独》里“湿热的马孔多永远在下雨”,她感觉文学以一种轻柔的方式诉说着她的情感,进入书的母体,她可以得到温柔的抚慰。11月,陈飞把太阳书库——准确地说是剩下的那些书——搬进了校园里的一个咖啡馆里。他和几位合伙开咖啡馆的学生一起分摊租金。“流离失所”的几个月里,他依靠熟人、学生的订单,以及在朋友圈卖书,维持着低成本的生活,一个月房租1000块,吃饭1000块,剩下的支出都用于买书了。他刚刚还完欠朋友的2万块,那是过去因为买书欠下的钱。“我当然知道钱的重要性,但是,我做书店始终想的是,通过我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是选书)来赚钱。”陈飞说,怎么经营好书店就是他现在面临的现实问题。前不久,先锋书店的钱小华出差时,又顺路去武汉找陈飞。钱小华又成了“送福利”的那个人,他买了6000块的书,还给了陈飞一些开书店的建议:先找地方稳定下来,慢慢打造环境,然后跟学校的老师还有社团多联络。陈飞有了点信心,这正和他想的一样。“只要有一个小屋子,有书。”这是陈飞理想中书店的样子。这个冬天,陈飞又钻进了他的“太阳书库”。(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常祎祎、吴劼人、张子隆为化名)
来源:北青深一度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hIVBaXAQVCH70IK5mVQgQ
编辑:程博

442#
发表于 2023-12-27 18:18:42 | 只看该作者
年度好稿,请你投票
不知不觉中,2023年即将走过。一年来,媒体人用脚丈量大地,用心记录新闻,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字、图像、声音。
作为一个站在路边鼓掌的小号,自2023年7月18日开始,“磨稿子”和媒体记者、新闻爱好者等内容创作者一起,用业务点评的方式,致力于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尝试。
值此年终岁尾之际,我们整理了“磨稿子”点评过的稿件95篇,又经多位资深媒体人初筛,共选出了30篇备选稿件。
现在请广大读者对30篇稿件进行投票,选出好稿20篇(按得票数记),最后由“磨稿子”特邀的数十位评委评出10篇年度优秀报道。
点击以下蓝色标题可查看原文。
年度好稿
来源:磨稿子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HVUicOnBOulO_PUUTWcWw
编辑:程博

443#
发表于 2023-12-28 19:50:2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写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荣格有言:“最微不足道但有意义的事物,也比最伟大但无意义的事物更有价值。”这事儿我有发言权。
我至今仍记得一篇英语阅读理解,也许是中学的吧。内容很简单,大意是一个肥宅和背包客辩论:人活着到底该不该去旅行?
肥宅的观点是:浪啥浪,哪里的人都一样,还不是开心咧嘴、伤心抹眼?背包客抢过话茬,说:“背后的原因却大不一样。”
我太喜欢这段了,有点哲思语录的意思。那个下午,我干顾着玩味这段话,单词忘了记,漂亮的英语老师也不看,更别说“伟大”却遥远的高考了。
后来我写作了,某次举笔踌躇,突然想到那个年少的午后,像有人在耳边打了个响指,是的,“原因大不一样”,这才是人物命运背后的根本驱动。也就是说,谁哭了谁笑了不重要,全然在于“为什么”。
同样被打,《悲惨世界》的芳汀无法挽回地滑向幻灭;杨过正气不失终成大侠;阿Q则在调戏尼姑中寻求精神胜利。面对困境,A这样选择,B那样面对,每一个细节都是镜子,都那么耐人寻味。
也正因如此,回答每一个“为什么”,都是一场迤逦壮阔的远征——内窥人类的内心世界,外观现实、命运和一切哲学命题。
《悲惨世界》里的芳汀
Q
细节,还是细节
世间诸多迷思,作家试图用笔开药方,相当部分就蕴含在一个个虚构或真实的人物中。
不同的人性解读必然导致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对白骨精,是嫉恶如仇还是爱恨无疆,是两种艺术效果,六小龄童和周星驰对此分别有过经典的演绎。
失败的人物塑造多种多样,归根结底是只求“是什么”而不问“为什么”,其中一种极端形式是事迹罗列,把一个人做过什么按时间排序,我把它称作“词条体”或“报幕体”,硬生生把有趣的灵魂写成了“纸片人”。
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才是人物写作正确的打开方式。
毕飞宇例举过《红楼梦》里金子般的18个字,它们出现在刘姥姥初进荣国府,见到王熙凤的一幕——“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这里头有着人世间的万水千山,何谓尊卑、何谓侯门、何谓“白玉为堂金作马”,都通过简单的动作,化作寻常经验,落地入心了。
刘姥姥
具体到实操层面,人物的刻画不是无差别地摊大饼,而是有策略和步骤的,我们大可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最基础的人物展示,包括外表特征、行为细节、嗜好习惯等。这一部分既可白描,不具备任何意义,也可作为铺垫或埋下伏笔。但总的来说,是一种简单直白的展示,就像你在见一个陌生人之前,先行了解其特点,好在人群中能一眼认出。
《红楼梦》是这样描写贾宝玉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鬂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这副花美男的模样,和武松这样的硬汉放在一起,像差了一个时空。《水浒传》中有云——(武松)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贾宝玉
武松
抓住这些显性而客观的特征,他们是通往人物内心的第一扇门。迈过去,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层了,即交代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欲望等内在特征。
这个阶段,作者的意图就无须隐藏了。贾宝玉柔若娇娥,武松铜皮铁骨,背后实质是一个富二代和一个凤凰男的成长史。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他们自然拥有了迥异的人生欲望,欲望又滋养戏剧冲突,故事的图景就展开了……
《老人与海》经典的老渔夫形象,和作家赋予他饱满的人物个性密不可分。像弓拉得越满,蕴藏的能量就越惊人。
海明威很巧妙地借助猎物来展现猎人的内心,文中不乏这样的对话和描写——
“鱼啊,”他说,“我爱你,非常尊敬你。不过今天我得把你杀死。”
我们像亲兄弟一样航行着……是它在带我回家,还是我在带它回家呢?
这种相爱相杀深远微妙,充满哲理,无不透射出老渔夫独特的情愫和强者品格。


《老人与海》里的老渔夫
让麻烦更大一些
人物写作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硬核的一步——开启困境,加大冲突,让人物做出反应和选择。
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对人物来说,没有经历困境就不足以谈人生,要让人物遭遇的麻烦更大一些,直至坏得不能再坏,戏剧张力才得到释放,也最大程度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就是常常说的“入戏”——这些“伎俩”,好莱坞的导演们已经用得非常娴熟。
困境是人性的显影剂,既可催生英雄,也能照出懦弱,既可辨别奸佞,也能检验忠诚。人心的至明至暗、至繁至简、至强至弱,都为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
《活着》里的福贵是个十足的倒霉蛋,一开局便麻烦不断,最后身边所有人都死了,只剩老牛为伴。命运看似取胜,却暴露了黑血和獠牙,也把福贵塑造成当代文学最具批判性和思想性的人物形象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其与《老人与海》有所交辉,即那句著名的格言——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活着》里的福贵和妻子家珍
困境的极端形式之一就是两难,无论做哪一种选择,都会引向灾难。电影《唐山大地震》有一幕:震后,姐弟俩被一根横梁困在两头,抬起一边就会压住另一边,只能活一个。
救援人员让母亲(徐帆饰)做决定,无论怎么选,她至少要杀死自己一个孩子。母亲最终做了一个痛苦终生的决定——救弟弟。
这个“两难”让屏幕内外同煎熬,就像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内藏无穷的张力。此后的故事均由此而发,在这场漫长的救赎中,母亲、姐姐、弟弟三人的形象都被刻画得入心入肺。原著叫《余震》,我认为很恰当,有怎么样的困境,必定会给人物注入怎么样的艺术生命力。
《唐山大地震》里绝望的母亲
比宇宙更广阔的地方
人物写作在虚构和非虚构创作中遵循相似的原理,实操中却略有差别。前者是“创造”一个人物,后者是“再现”一个人物。也就是说,非虚构题材是有“真实”为镣铐的,一个人是否值得写,必须满足一些条件,例如回答以下问题:
1、他/她的故事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他/她是否遭遇困境?有尝试挣脱吗?
3、故事情节精彩吗?
4、有没有人性的折射和深刻的寓意?
……
这个清单还可以列更长,经过层层“拷问”的人物,才兼具叙事美感和样本意义,甚至还可能比小说人物更精彩。
细节是故事的基石(写人也是),那么搜集它们就变得非常必要。作家严歌苓很多作品都是用脚丈量出来的,她在一次分享中说——
“我写《陆犯焉识》,我花了很多的钱,要去青海去体验生活,要花钱去开这个座谈会,把劳教干部什么的请来,然后我要找人陪同我,我要找很多关系来了解这些故事,很多时候我是不计成本的。”
《归来》里的陆焉识
充足细致的采访,其重要性如何形容都不为过。那些认为虚构写作是纯“拍脑袋”的想法,既低估了现实,也高估了自己。路遥为写《平凡的世界》,搜集材料并采访了三年,他这样解释:“故事可以编,但生活不可以编。”
最后,还有一种常见而难以察觉的陷阱——“脸谱化”的人物写作,大人物就一定淡泊名利,老人就一定和蔼慈祥,孩子就一定天真烂漫,父母就一定含辛茹苦……
这是早期“高大全”文学的遗毒,抹杀了个体差异和人性的复杂。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比宇宙更广阔的地方,正如福克纳在半个多世纪前留下的忠告:“人类内心冲突是真正且唯一值得书写的对象。”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ZXXoxUaXRHH5wiuiIbUxQ
编辑:程博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ZXXoxUaXRHH5wiuiIbUxQ
编辑:程博

444#
发表于 2023-12-29 10:19:03 | 只看该作者
《新华通讯社9090篇作品选》有声版
以时间为脉络,以音频形式记录新华社记者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采写的90篇新闻作品。临其境地感受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重大胜利的伟大历程。 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师生共同创作,以声音的力量唤起读者共鸣、传承经典报道魅力
作品详情请访问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fasttheme/285714
来源:新华社
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fasttheme/285714
编辑:程博

445#
发表于 2023-12-29 22:34:51 | 只看该作者
新闻写作不必固定在一种套路中
看了解放日报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三等奖的作品《一条刀鱼背后的长江大保护》(作者:宰飞;编辑:张奕;原载《解放日报》2022年1月7日),最大的一个感受是:新闻写作不必固定在一种套路中。,可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陷入一种日复一日刻板的套路中。
附:《一条刀鱼背后的长江大保护》原文
1
在上海,如果说有一种鱼,大家议论得多,却见得少、吃得更少,那恐怕非长江刀鱼莫属。每年清明时节,长江刀鱼上市前后,关于它的话题就热起来了,而价格尤其受人关注——今年又涨了吗?3000元、4000元,还是5000元一斤了?
天价缘于美味,更缘于稀缺。早年,刀鱼只是上海人日常食用鱼类中的一种而已。翻阅旧闻,新中国成立初年,市场上的刀鱼价格只略高于青鱼、草鱼、小黄鱼等,当时的报纸称刀鱼“吃户颇多”。
据记载,刀鱼年产量曾高达4000多吨。直至20世纪90年代,年产也有1000多吨。而到了2019年刀鱼禁捕前夕,年产下降到不足100吨。产量下降,渔民的感受最直接。6年前,上海崇明的渔民老张带着村里51条船出海3天,只捞上来一条不到2两的小刀鱼。他说:“刀鱼以前也不好抓,但总能有点,今年是真的抓不到咯!”
“长江空了!”几年前,有人这样感慨。
2
正当人们担忧刀鱼要永久地消失在长江里时,它突然回归了,回归得让外行人猝不及防。
去年3月,在崇明管辖的长江水域,科研人员做了一次鱼类监测。一网下去,捞到刀鱼无数,竟有18公斤!
这在前几年不可能发生。科研人员笑称:“10年后怕是船开过去大鱼就要跳进船舱了。”
不过,关于刀鱼回归的信息,食客们可能是不知道的。因为在未来若干年内,长江刀鱼将只属于长江,而不是人们的餐盘。
短短几年之内,一度在长江难觅踪迹的刀鱼又回来了。中间发生了什么?一条刀鱼的沉沉浮浮背后,满是长江生态环境变迁的故事。
3
话得从6年前说起。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生态环境修复中重要的一环是“治渔”。长江禁渔是件大事,关系30多万渔民的生计,代价不小,但比起全流域的生态保护还是值得的。
2019年起,长江刀鲚(刀鱼)、凤鲚、中华绒螯蟹等三种鱼类的专项捕捞许可证停止发放,刀鱼的生产性捕捞告终。
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十年禁渔”。
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实施。1个月后,沪苏浙皖四地同步施行“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的决定”。
其实,早在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之前,上海就已经开始退捕、禁捕工作。2018年渔船退捕工作部署推进,2018年8月起192艘长江捕捞渔船全部退出生产作业,率先实现全域退捕。
渔民转身上岸,有些甚至成了长江守护者。曾有“刀鱼王”之称的崇明人彭海兵,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捕鱼、贩鱼,生意做得最大的时候,手下有四五十条捕鱼船。前几年他放弃了刀鱼生意,转而成立了“鲟豚使者联盟”志愿组织,变身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一名志愿者。
4
禁渔只是长江生态环境修复的一部分。判断长江是否健康,还要看其生态系统状况如何,生物完整性指数如何。为此,很多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比如,水生态修复。上海以新谊河、新塘港等水系建设为重点,2021年完成了51公里骨干河湖综合治理,推进了15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高了区域防汛除涝能力,改善了河道水环境面貌。
比如,湿地保护修复。上海发布了崇明东滩、宝山陈行-宝钢水库、崇明北湖等第一批市级重要湿地名录。在崇明东滩实施了“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提升了这一区域的湿地生态功能。
比如,水土流失防治。有关职能部门现场检查了市级审批的128个在建项目和3个已验收报备项目、294个区级审批项目。
2020年度,中央对上海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结果定为优秀,全国排名居首。
5
2019年,老字号饭店“老半斋”把长江刀鱼的宣传海报摘了下来。这是上海人对刀鱼的一次郑重告别。
老半斋创立于20世纪初,店里的刀鱼汁面几十年来一直是招牌,而且据说用的是货真价实的长江刀鱼。厨师把刀鱼肉炒成鱼松,和老母鸡、蹄髈一起熬成刀鱼汁,一锅汤要熬煮4个小时。
2019年刀鱼禁捕后,老半斋的刀鱼汁面还在,只是换了原料——把“江刀”改成了“海刀”。“江刀”“海刀”原本是同一种鱼类,只是捕捞地点不同——“江刀”是刀鱼从大海里洄游到长江后捕获的,“海刀”则是在海里捕获的。“海刀”价格远低,在老饕看来,滋味也远逊。不过,毕竟同是刀鱼,“海刀”多少保留了上海人对传统美食的那点眷恋。
6
每年3月,刀鱼洄游的汛季。
与几年前不同,如今江面上游弋的不再是捕鱼船,取而代之的是渔政执法船。本报一位记者一年多前曾登上执法船,前往长江口水域追踪非法捕捞行为。那天在江面上,她远远见到一些货船在航行,但捕鱼船一艘也寻觅不到。
“偷捕现象几乎绝迹了。”执法人员说。
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刀鱼得以更好地繁衍生息。长期在江畔工作的人说,这两年,在天气闷热的时候,偶尔能看到鱼儿跃出水面的情景。过去,这是很难见到的。长江里的鱼“肉眼可见”地多了。
古人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细密的渔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休养生息的道理我们一直都懂:只有有计划地捕鱼才能吃更多的鱼。长江“十年禁渔”结束后,刀鱼或许会重回我们的餐桌,而且以大众能承受的价格。那时候,长江刀鱼将不只是一种乡愁。
【参评材料】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2022年1月6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长江经济带座谈会六周年纪念日。记者当天即根据采访、史料、既有报道等,全方位梳理了6年来长江刀鱼的保护历程与成效,从而反映近6年来长江大保护的显著成果。本文没有罗列长江大保护的成就,而是通过长江刀鱼的消失与重现这一细微角度反映整个长江生态的改变。报道采用场景、故事、数据等多种表达手段,让文章易阅读、主题易理解,让读者更加自觉认同、主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社会效果本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长江经济带座谈会讲话精神,以小见大,娓娓道来。文章被人民网、腾讯网、今日头条等网站,《贵州日报》等报纸,《当代贵州》等期刊转载,在中国知网上被下载数百次,受到普通读者和新闻界同行的好评。有读者阅读本文后深有感触,在网上发表长文回忆自己的刀鱼往事,并说:“报上文章看后既有感慨,那是为美味而心动;又有危机感,那就要行动。”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一条刀鱼背后的长江大保护》立意深而切口小,接地气、不生硬,以生动的文字阐释了一个重大主题。这篇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有创新之处,对如何做好政治性极强的重大主题报道做了有益探索。
来源:长江朱建华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0mU9TGfcJ8zCT4e23mcfw
编辑:程博

446#
发表于 2024-1-9 15:46: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经济参考报》新栏目“微观察”上线:打造短小精悍的调查性报道

1月9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推出新栏目“微观察”。作为《经济参考报》“经参调查”子栏目,“微观察”的特点是,刊发短小精悍的调查性报道。

“经参调查”栏目是《经济参考报》开设多年的栏目,以导向正确、主题重大、内容饱满、挖掘深入、冲击力强的重磅调查报道为特点,共刊发数百篇调查性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十余篇精品佳作荣获“中国新闻奖”。

众所周知,调查性报道采写周期长,难以长期保持较高的刊发频次,此次“微观察”子栏目的推出,用短小精悍的篇幅刊发调查性报道,长短结合,补上了刊发周期的短板。

在“开栏的话”中,“微观察”定位是,以“倾听民声、传递民意、纾解民困、为民服务” 为己任。找准“中央关心、群众关注”结合点,激浊扬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进一步提升调查性报道在群众生活中的“嵌入度”。

1月9日,“微观察”第一期刊发的内容为《低价引流高价售 拼多多部分网店存在误导消费现象》,“观察”了消费者在拼多多购买商品时,遭遇商品质量严重缩水,价格、实物与推荐引流页标示不匹配等情况。


《经济参考报》是由新华社主管主办的报刊,创刊于1981年7月1日,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经济类报纸,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7家证券市场法披媒体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经济参考报》的重量级品牌——“经参调查”近年来刊发并斩获了包括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内的诸多国家级新闻奖。

而在去年12月16日,2023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论坛暨“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发布大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典籍里的中国》、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舆论监督、搜狐号极昼工作室、《人物》公众号入选“2023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附:“开栏的话”

承蒙广大读者厚爱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经参调查”栏目开设多年来,共刊发数百篇调查性报道,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十余篇精品佳作荣获“中国新闻奖”,成为发挥《经济参考报》影响力的“轻骑兵”,初步具备新闻名栏目的特色和实力。

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推出更多导向正确、主题重大、内容饱满、挖掘深入、冲击力强的重磅调查报道。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类“大块头”的原创报道,调查写作周期较长,囿于人手和精力,难以长期保持较高的刊发频次。

为了不断丰富“经参调查”调查性报道内容,提升栏目日常报道质量,我们特别推出“微观察”,作为“经参调查”的子栏目,用短小精悍的篇幅刊发调查性报道。

“微观察”定位是,以“倾听民声、传递民意、纾解民困、为民服务” 为己任。找准“中央关心、群众关注”结合点,激浊扬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进一步提升调查性报道在群众生活中的“嵌入度”。

“微观察”,“微”在篇幅、在角度,其“大”在传播力、在影响力,力求通过小切口,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按照新闻报道“短、实、新”要求,“微观察”栏目力求精干凝练,报道篇幅一般控制在1500字以内。“微言”蕴含“大义”,浓缩皆为精华,写短更见功夫,我们尝试带给读者不一样的观察角度。

“微观察”栏目中,我们选择部分重点篇目配发编后语或短评。在探索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我们将以报纸版面为基础,加大全媒体传播力度,助力相关问题解决,增强主流媒体在舆论阵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微观察”今天开始与读者见面,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潘洁
447#
发表于 2024-2-2 17:25: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女孩被性侵后,成了“不洁身自好”的人 | 深度报道
记者/纪佳文
编辑/刘汨
村子附近的一片空地是晓琪的“秘密基地”

2023年3月,“甘肃临夏12岁女童被性侵案”一审开庭,我是从那时起关注到这个案子的。事情发生在2021年夏天,晓琪出门见网友期间,被迫与三名男子发生性关系。
法律惩罚了给她带来伤害的人,那之后,我和女孩的叔叔一直保持着联系,他时常发来女孩的近况,或好或坏:孩子考试进步,得了奖状;发现孩子身体不舒服,带她去医院看病;见了人,她还是呆呆的不愿说话……
2023年11月,我在临夏见到了14岁的晓琪。转学后,晓琪依然没能摆脱那些刺耳的声音,“陪酒”“不要脸”“不洁身自好”......一些同学将她的到来视作学校的耻辱,让她“去死”。
对于晓琪和她的家人,还有很多无形的东西,是他们无力改变的。
案发后,晓琪最初收到的“不予立案通知书”

“就像山一样,跨过去就好了”
认识晓琪的第一天,她带我去了她的“秘密基地”。
那是河边的一片空地,被杂草和形状各异的石头铺满,靠近河岸的地方种着两排白桦树,心情不好时,她就一个人坐在树边,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
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包围着村庄的小山,我们准备往回走时,她突然问我,你看这山高不高?“那些事就像山一样,虽然不好跨,但我跨过去就好了嘛”,她说。
“那些事”发生在2021年的暑假,12岁的晓琪去见网友,在车上、宾馆里被几个男子多次性侵,之后,被留在广场上的她不敢回家,又被另一名男子带到宾馆多次性侵。
案子发生两年多以后,我在临夏市和政县一个村子里第一次见到她,院子里三间平房,晓琪和奶奶杨秋霞住在与客厅相通的里屋,东西两间屋子,分别住着她的父亲和叔叔马建强。
我们见面时,她正在客厅沙发上读着《飘》,刚刚过去的月考,她进步了一百名。成绩出来时,还在学校的晓琪借了班主任的电话给马建强“报喜”。在晓琪印象里中,马建强总是黑着一张脸,只有她考试进步时,才能看到他笑。
晓琪的母亲在她出生后九个月就离开了这个家,和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相比,她和叔叔马建强更亲近。五年前,父亲因一场意外落下了精神疾病,叔叔更是成了家里主事的那个人。马建强自嘲,“我是不是上辈子欠了他们父女俩?”
他尽量不在晓琪面前提起那些事,但管不住家门外的那些流言。晓琪告诉马建强,想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打工,换个新名字,开始新生活。每次,马建强都要“软硬兼施”,才能让侄女同意去上学。
他故意把话说得很难听:“不上学,你要找什么工作,别人做得了力气活,你手残疾,你拿得动铁锹吗?你有啥事,别人有父母管,你父母管你吗?”
“那我不是有你吗。”晓琪说。
“过几年我要是结婚了,我是管你还是管我的家?”
“那我好好学习,你先别结婚……”
这两年,为了晓琪的事,之前在青海工作的马建强一直待在临夏。偶尔,晓琪会问家人,“我的事结束了没?”得到否定的答复后,她有些疑惑,马建强告诉她,让做错事的人承认错误,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马建强总是叮嘱母亲,案子上的麻烦别当着孩子面提,着急上火时也别“挂脸”。尽管如此,晓琪还是觉得自己成了家人的拖累:因为她的事,奶奶天天操心睡不好,叔叔也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工作。
2023年4月,晓琪的案子终于迎来判决,甘肃省临夏市人民法院以强奸罪判决几名被告人有期徒刑6-15年不等。可这之后,依然有许多事需要马建强奔波。
根据上海一家心理机构评估,晓琪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需要接受一年半到两年的针对性心理治疗,是笔不小的花销。法院判决几名被告人共计12万余元赔偿金,马建强催问过几次,还是一分钱没有拿到。
马建强还想把刑事部分之外的追责进行下去,包括那些导致案件拖延的部门和个人。他想要拿到一个结果,在侄女面前读出来,让她知道自己没做错什么。
晓琪这学期写下的一首诗

“不洁身自好”
马建强最近在“跑”的官司,是起诉几家让几名被告人和晓琪入住的宾馆。案子一直没有开庭,其中一家宾馆老板在答辩状上写到“原告不洁身自爱,致使该强奸案在社会持续发酵,使我宾馆遭受无妄之灾……”
在过去两年多里,这样的指责总会出现,一遍遍告诉晓琪:你是有错的。
杨秋霞回忆,2021年7月30日晚上,她回到家后没见到孙女,自己的手机也不见了。晚上九点多,依然没找到人的杨秋霞报了警,第二天,又打电话让在青海的马建强赶紧回家。
8月2日晚,杨秋霞等人在临夏市中心广场找到了“失踪”近三天的晓琪,她走过去抓着晓琪问,“你干啥着呢?”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多天不回家,也不接电话,晓琪什么也不肯说。
见到晓琪,马建强上前啪啪打了她两巴掌。他说,一个女孩子无缘无故跑出去几天不回家,在当地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直到上了警车,杨秋霞才注意到孙女脖子上的红印。
直到两年后的庭审,事实的全貌才逐渐清晰。7月30日下午,被告人马某某提出带晓琪到市里的公园玩。在临夏市汽车站,她坐上了马某某的车,车上除了马某某和司机,还有另一名男子司某某。上车后,马某某开始动手动脚,对她实施侵犯,接着是司某某。中间,趁他们下车买东西,晓琪打开车门逃跑,又被司机强行抱回车内。到达宾馆后,马某某和司某某又多次对她进行侵犯。
次日,几人把晓琪丢在了临夏市中心广场。不敢回家的她,独自在广场上徘徊,又遇到了周某某,被其先后带至两家宾馆多次性侵。
但在2021年,报案三天后,晓琪家人得到的是临夏市公安局出具的不予立案通知书,称“无犯罪事实发生”,几名嫌疑人也被释放。马建强说,当时公安给出不立案的理由是,嫌疑人说双方是自愿,还说不知道晓琪未满14岁。
晓琪说,做笔录时,她告诉警方,她当时用脚踢他们进行反抗,还踢伤了脚趾。
但嫌疑人手机中的录音和视频没能支持晓琪的说法。后来的在案材料显示,在宾馆,马某某用手机录音,逼着晓琪说出,是自愿发生性关系、不会报案,并拍下她的照片。在中心广场时,他们强迫让她收下一百块钱,还录了像。
杨秋霞说,回家后,孙女像“丢了魂儿”一样,被突然叫到名字时会吓一跳,晚上睡觉时,身体会突然颤抖。她告诉杨秋霞,“奶奶,我这辈子没做成一件事。”
因为羞耻和自责,她试图喝农药自杀,被送到医院洗胃,杨秋霞用了各种土方法,给她灌浆水,总算把她救了回来。这年秋天,晓琪升入初中,好几次因为腹痛、下体无故出血被接回家。
家人觉得,孩子才12岁,不能吃下这个亏,马建强为晓琪申请了刑事复议、复核。2022年初,他从临夏市公安局刑警队得到立案的消息,案由是“组织未成年人淫乱”。他无法认可这种罪名,“这意思是我们家孩子是自愿的?”

“为什么是我的错?”
转机出现在2022年5月,马建强在网上发帖举报,引发舆论关注。随后,涉案的犯罪嫌疑人被刑拘,县政府的领导告诉他们,会妥善解决此事,并“好好照顾这个孩子”。
杨秋霞说,一开始不是没想过私了,她觉得,如果对方愿意积极道歉赔偿,对于孩子来说,知情的人越少越好。她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舆论改变了案子的进程,也带来了更多流言和非议。
晓琪偷偷翻看过网上的评论,有人为她的遭遇痛心;也有人说,受害者可能是自愿发生关系,其自身和监护人的责任更大;还有的说,是孩子自己不安分,玩手机约陌生人。
“他们说我不要脸,各种骂,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说是我的错呢?”
杨秋霞去问案子进展,一个工作人员说,“你们一家成了县里的‘名人’”。相关工作人员来家里探望晓琪,给她做心理辅导。“阿姨们”告诉她,这种事情对女孩子的名节有损,不应该再发到网上。
一次,相关工作人员带她去吃火锅,饭桌上问她,“在网上发那些东西,是你的意思吗?”晓琪摇摇头,她们又问,“那是你叔叔的的意思?你不想发的对不对?和你叔叔商量下,不要再发了。”回到学校,她又开始自责,因为自己嘴馋,被“套了话”。
让她更不知如何面对的,是学校里的流言。一次,她在校门口遇到了曾经的小学同学,对方问她,“你怎么穿着校服,你不是去陪酒了吗?”
她赌气地说,“我就是去陪酒了,刚陪完酒回来。”
朋友气不过,拉着她去找造谣的人,还和对方打了一架。“那些谣言,我能明白(是假的)”,朋友说。
那段时间,晓琪总闹着不愿意去学校。在家时,她尽量不出门,需要买什么东西,就拜托奶奶出门时帮忙捎回来,不得不出门时,她把头缩进卫衣帽子里,拉紧帽子抽绳,再戴上围巾、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家里有生面孔来,她就一个人躲到里屋。
读初二时,在县政府安排下,晓琪转到了县里最好的初中,流言也像影子一样跟过来:她“是自愿的”、她不洁身自好、她“怀过宝宝”……甚至有外班不认识的同学当面问她,网上那个女的是不是你?
她在本子里发现过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她是这所学校的耻辱,说她不要脸,让她“去死”。班主任通过监控查到,是同班的两个同学趁她不在时塞进去的。
讲到这里,她撩起毛衣袖子,露出小臂上一道道颜色深浅不一的疤痕——难受的时候,她用破碎的镜片在胳膊上划拉,“我想着死了就什么都不用管了,但每次看到血流出来,又害怕了。”
“很疼吧”,我问。也许是听出我声音里的颤抖,她不停说着,“不疼,真的,一点都不疼。”我抱了抱她,她说,最喜欢被人抱着的感觉。
她也尝试过反击。一个高年级的陌生同学说晓琪“怀过宝宝”,她问对方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得到的却是一句“我就要说”。又一次在楼梯上相遇时,女孩大声说,“有些女生就是不自爱”。晓琪扬起手,上前给了她两巴掌。
那个周末,临去学校前,她哭着告诉杨秋霞,“奶奶,这个学打死(也)不想上了。”
打了那个女生后,学校里对她的议论有增无减。“我知道不应该太在意,但总有人说那些,怎么可能不在意”,她说,反击与逃避,她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几天的相处中,我能明显感觉到她对“要不要继续上学”的摇摆。她不大相信“考上高中就好了”的安慰,她能想象到的是,即使上了高中,学校里依然会有认识她的人,想要彻底摆脱那些流言,除非离开这里。但当她看到我相机里大学生活的照片,又说:“嗯,还是上学好,那我还是考高中、上大学。”
转学后晓琪得的奖状

奢侈的陪伴
在公安局,马建强看到过晓琪和马某某的聊天记录。在这款陌生人交友软件上,马某某常对晓琪嘘寒问暖,说要给她零花钱、带她到出去玩、请她吃饭。
平时,杨秋霞要忙地里的活儿、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晓琪父亲。晓琪在家时,没有什么可以说话的人,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用奶奶的手机看会儿电视剧。交友软件是晓琪从同学口中得知的,听说那上面“很有趣”。用杨秋霞的手机注册账号后,她认识了23岁的马某某。她告诉对方,自己还在上小学,马某某则自称单身未婚。
隔着屏幕,他常给晓琪送来关心和问候,并好几次提出带她去市里的东郊公园。事发前几天,刚有同学告诉晓琪,去了那里玩。晓琪也想让奶奶带她去,杨秋霞说,家里太忙了,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对晓琪来说,家人的陪伴一直是件奢侈的事。
母亲离家后没再回来过,父亲一年到头也回不了一次家,甚至连电话也很少打给她。五岁那年,晓琪的手被卷进轧面条机里,经过十个小时手术,花了十万块钱,总算保住了一根大拇指。住院的七十天里,是叔叔马建强一直在照顾她。父亲带回来一千多块钱,在家待了一星期又走了。
晓琪从小跟着做生意的爷爷奶奶,在青海、宁夏、甘肃各地辗转。她试图从爷爷奶奶口中得到关于母亲的信息,被问得不耐烦了,大人们就告诉她,她是从垃圾桶被捡回家的。
大她八岁的表姐晓玲一度扮演着“照顾者”的角色,除了上学,走到哪儿都带着她,每天从早餐钱里省出一块钱给她买零食。对于晓琪五岁时的那次意外,晓玲一直很愧疚,觉得如果自己在家,妹妹就不会出事。那之后,原本成绩优异的晓玲辍了学,每天接送她上下学。
9岁那年,父亲出意外后,一家人搬回临夏老家。没多久,姐姐也嫁了人。晓玲出嫁那天,晓琪在日记本上写下:姐姐嫁人了,我没有姐姐了。临别时,晓玲叮嘱她,“以后,就是你一个人了,乖乖的,别让奶奶生气。”
她曾经怪过姐姐:为什么要结婚?但在一些无助的时刻,她第一时间想起的还是姐姐。
做完笔录回到家那天晚上,姐妹俩通了个视频电话,晓琪对着屏幕一直哭,最后才把几天来的遭遇告诉晓玲。
这几年,姐妹俩见面的机会很少。好几次,她拨通姐姐的电话,想问问怎么办,但当姐姐问她怎么了,她只是说,“我没事,我能有啥事”。
晓琪在自己胳膊上留下的伤痕

更多理解支持她的人
现在,除了听网课、查作业,晓琪很少用手机。偶尔,杨秋霞发现她拿着手机玩,会说一句,“玩手机的毛病还不改?”像是被戳到痛处一样,晓琪说着“这样不对”,放下手机。
杨秋霞说,她并不是责怪晓琪玩手机,而是怕再因为手机惹出什么麻烦。更让她发愁的是晓琪的身体状况。直到现在,晓琪每个月都会来两三次例假,经常无故腹痛,到医院做了检查,也没有查出到底是什么毛病。
县政府给晓琪安排了一套村里的住房,马建强告诉晓琪,等装修完搬了家,会在她的房间里,给她挂个大彩电。
叔叔在家的这两年,晓琪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马建强会给她讲历史故事;在她去学校前,悄悄塞给她零花钱;在她蒸米饭加多了水怕被奶奶数落时,告诉她没事,就说是叔叔蒸的。“有人会护着你的感觉”,晓琪说。
每到周三,晓琪会借用班主任的电话打回家里,“尕爸爸(叔叔)走了没有?”得知马建强还在家,她才会满意地挂掉电话。
叔侄俩聊天时,她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你能不能不出去(到青海工作)?
“我得出去挣钱啊”,马建强说。
她只好央求:“那你一年多回来几次。”
马建强知道,他没法做到一直陪伴晓琪,在她以后的人生里,需要更多理解支持她的人。
晓琪现在的班主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经常找晓琪谈心,在她考试进步时自掏腰包请她吃饭。他告诉晓琪,“可以把我当成你的爸爸。”
晓琪能感觉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偏袒”,她讨厌嘴角右边那颗痣,还有鼻翼两侧的雀斑,偶尔会用粉底遮一遮。班里同学问老师怎么不管她化妆,班主任说,女孩子爱美,脸上有痣遮一遮怎么了。
一次早自习,班主任特意把晓琪“支开”,告诉班里人:“要是让我知道班里有人毁女孩子名誉,别落到我手里!”
再有隔壁班的男生到教室门口问她,“网上的是不是你”时,同班男生看她脸色不对,走出去告诉对方,“找她有什么事,你们和我说。”晓琪后来才知道,同桌也是班主任安排的“间谍”,一次看见她又拿镜子碎片划胳膊,马上跑去告诉了老师。
她和同桌现在是最好的朋友,两人有过一次冷战,起因是她听说同桌也在传她的谣言。误会解除后,她问同桌,你相信那些话吗?同桌说,“如果我相信,怎么可能和你做朋友?”
(文中晓琪、马建强、杨秋霞为化名)
来源:北青深一度(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48#
发表于 2024-2-16 17:23: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80个中国新闻奖好标题,好在哪?

作者按
  《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规定:新闻专题是指深入报道新闻人物、事件的音视频和多媒体作品。换一句话说就是,新闻专题包括广播新闻专题(广播专题)、电视新闻专题(电视专题)、网络新闻专题(网络专题)和新媒体新闻专题(短视频专题报道)。

第二十六届至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共有获奖新闻专题252部。研究发现,这252部新闻专题的标题(指主标题,下同)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经本文作者筛选,挑选出120个比较好的新闻专题标题。又发动新闻同行投票,最终选出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本文以这80个好标题作为研究对象。


感谢同行张宇强、严尔俊、李志军、旷桂红、郭晶晶、常帅、刘明月、黄永奎、马霞、马婷、胡姹、赵慧颖、李筱洁的热情投票。


文末附《第26-32届中国新闻奖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一览表》。


新闻专题是用详实表现手法对人物、事件、社会现象等进行深入报道的作品。标题是新闻专题的眼睛,是引导受众深入观看(阅读)的重要手段。新闻专题的标题不能像消息那样过于直白,要含蓄一些,给受众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制作标题看似容易,但起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绝非易事。起标题最考验编辑记者的新闻素养、文字功底和学识厚度。  
   
分析中国新闻奖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我归纳总结出了制作新闻专题标题的10种手法:
1.字数少,简洁凝练。
简洁、明快、扼要,是专题标题写作的基本要求。如果标题起的不简洁凝练且富有特色,受众是很难记住的。所以,起专题标题应该做到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惜字如金,达到“增一字则太长,减一字则太短”的境界。
新闻标题字数要少,一般不多于13个。专题标题字数则更少,4-8个字为宜,一般不要超过10个字。标题短而精,才会易读易看易懂易传播。
在入选的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中,字数少于10个字的为62个,占比为91%(标点符号没有计算在内,阿拉伯数字两个数字计为1个字——编者注)。7字标题最多,20个;2字标题、11字标题、13字标题、15字标题和20字标题最少,分别为1个。

字数少于10个字的标题(62个):

(2字标题,1个)
旱井
(3字标题,2个)
寻湘记
出山记
(4字标题,12个)
云上人家
鸟哥“打”鸟
垄上春行
神秘“曹园”
“并村”之后
冰河忠魂
保持通话
小岗大道
守望江豚
丝路金桥
我脱贫了
真假干部
(5字标题,15个)
老唐卖“碳”记
铝老大“减重”
再醒惊天下
生死金银潭
百亿大和解
牵妈妈的手
练江整治记
我从藏区来
您好,马克思
三进五台沟
上“旧”了,云冈!
老何告官记
远方的包裹
为了“180秒”
静默的山碑
(6字标题,4个)
为了第三封信
紫云英的春天
黑暗中的风景
191天的牵挂
(7字标题,20个)
冬天里的春之声
浙世界那么多人
绝壁上的“天路”
我在“一大”修房子
村里最远那一户
无胆英雄张伯礼
一件批复映初心
第一书记种瓜记
大山里的合唱团
谁在守护我的家
幸福王家“规矩”多
“僵尸企业”重生记
百岁红军的嘱托
十八洞村这五年
爸爸陪我当村警
果果的译语世界
俯身“对话”3000年
我家住在解放路
国境线上的坚守
让我们一起飞翔
(8字标题,9个)
苹果树下的科学梦
一桥飞架,两岸梦圆
地质宫不熄的灯光
一条天路,一个梦想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鄱阳湖最后的渔民
我是188万分之一
十八洞的19张笑脸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9字标题,7个)
农民刘子青的舞蹈梦
安吉有个“矛盾终点站”
寻找胶东育儿所“乳儿”
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
迭山深处的天籁赞歌
第五空间——隐秘的威胁
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
(10字标题,3个)
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
五本驾证情 中国铁路梦
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


2.口语化,通俗易懂。
广播电视和多媒体属于大众传播媒介,覆盖各年龄段、各文化层次的受众,所以标题不能起得太书面化,更不能用文言词,要适当口语化、通俗化。  
比如《幸福王家“规矩”多》,“规矩”是原汁原味的百姓话,非常接地气,富有生活气息,通俗易懂,这是书面语言所无法比拟的。受众看起来感到亲切自然、清楚明白,乐于接受。
同类标题还有:
谁在守护我的家
幸福王家“规矩”多
十八洞村这五年
爸爸陪我当村警
我家住在解放路
老唐卖“碳”记
铝老大“减重”
牵妈妈的手
我从藏区来
百亿大和解
您好,马克思
三进五台沟
上“旧”了,云冈!
为了“180秒”
鸟哥“打”鸟
我脱贫了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
原来你是这样的00后大学生
柳州螺蛳粉为什么这样红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3.有文采,韵味悠长。
专题标题的文字,除了简洁凝练、通俗易懂之外,还要有文采、有味道,引人联想,能够充分体现出文字的美感和韵味 。可以借助比喻、象征、双关、委婉的方法,或者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历史传说等手段,让标题文字增添韵味、别开生面、富有意蕴。
比如《黑暗中的风景》,“黑暗”“风景”就很有味道,“黑暗”比喻盲人眼睛失去光明,“风景”比喻盲人失去光明,但依然渴望光明和美好的内心世界。
同类标题还有:
冬天里的春之声
俯身“对话”3000年
再醒惊天下
垄上春行
生死金银潭
一件批复映初心
冰河忠魂
农民刘子青的舞蹈梦
国境线上的坚守
五本驾证情 中国铁路梦
紫云英的春天
迭山深处的天籁赞歌
守望江豚
让我们一起飞翔
绝壁上的“天路”
一桥飞架,两岸梦圆
一条天路,一个梦想
黑暗中的风景
静默的山碑


4.用动词,化静为动。
在汉语中,动词被称为语言的“味精”,最富生动性、形象性。如果多用动词,就能使标题简练传神,感染力强。在制作专题标题时,巧妙运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化静为动,就可以使标题“活”起来。
比如《再醒惊天下》,一个动词“醒”活灵活现,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标题具有了可视性和动态感,引发受众的观看兴味。
同类标题还有:
寻湘记
出山记
鸟哥“打”鸟
老唐卖“碳”记
铝老大“减重”
牵妈妈的手
我从藏区来
三进五台沟
上“旧”了,云冈!
我在“一大”修房子
爸爸陪我当村警
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
守望江豚
谁在守护我的家
俯身“对话”3000年
练江整治记
“僵尸企业”重生记
寻找胶东育儿所“乳儿”
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上面标题中由于使用了寻、出、打、卖、减、牵、来、进、上、修、陪、动、守望、守护、对话、整治、重生、寻找、听到等动词,所以其感染力和吸引力就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5.有场景,画面感强。
所谓场景就是从标题里边看到了人物、环境、事件,画面感就是看了标题就像看到一幅画一样。标题具有画面感,是好标题的重要特征。标题有了场景,有了画面感,新闻专题就有了吸引力。
比如《云上人家》就很有画面感,看到这个标题,眼前就像看到大山深处的村落白云朵朵的场景。
同类标题还有:
老唐卖“碳”记
鸟哥“打”鸟
铝老大“减重”
苹果树下的科学梦
俯身“对话”3000年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鄱阳湖最后的渔民
大山里的合唱团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我家住在解放路
国境线上的坚守
五本驾证情 中国铁路梦
迭山深处的天籁赞歌
保持通话
牵妈妈的手
地质宫不熄的灯光
守望江豚
让我们一起飞翔
绝壁上的“天路”
十八洞的19张笑脸
一桥飞架,两岸梦圆
南苏丹平民保护所里的少年足球队
一条天路,一个梦想
爸爸陪我当村警
静默的山碑


6.代入感,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是讲“我”的故事,代入感强,能使受众产生自己代替了专题中的人物的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人称叙事,也很容易表达作者的情绪。
比如《我脱贫了》,是第一人称叙事。由于是“我”讲述的自己脱贫了,让受众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也表达了“我”脱贫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同类标题还有:
我在“一大”修房子
我家住在解放路
我是188万分之一
谁在守护我的家
让我们一起飞翔
爸爸陪我当村警

7.陌生化,新奇独到。
陌生化就是将熟悉的事物加以陌生处理,以陌生表现熟悉,写出“熟悉的陌生感”,唤醒受众的“新”感觉,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更容易抓住受众的心。
陌生感的表达,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增值效应。具体到制作标题上,就是把专题中的陌生点拎出来放到标题上,给受众带来“陌生化”的观看体验。
比如《冬天里的春之声》,“春”属于陌生点。冬天里边怎么会有春天的之声音呢?很稀奇。受众很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同类标题还有:
俯身“对话”3000年
再醒惊天下
鄱阳湖最后的渔民
村里最远那一户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出山记
无胆英雄张伯礼
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
上“旧”了,云冈!
绝壁上的“天路”
南苏丹平民保护所里的少年足球队
“僵尸企业”重生记
黑暗中的风景
远方的包裹

8.设悬念,营造故事。
悬念是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或新闻作品中的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一种急切期待的紧张心情。就专题而言,在标题中设置悬念,会引起受众的极大兴趣,进而产生观看专题的强烈欲望。故事的结局,千万不要在标题中和盘托出。设悬念是制作专题标题的常用手法。
比如《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迟到”属于悬念。正常的情况是爸爸在孩子心里的形象早就是清晰的。为什么爸爸的形象却迟到了十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里边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受众急切想知道。
同类标题还有:
旱井

再醒惊天下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安吉有个“矛盾终点站”

柳州螺蛳粉为什么这样红

一名上海支教老师的千里“音”缘

生死金银潭

神秘“曹园”

“并村”之后谁在守护我的家

为了“180秒”

寻找胶东育儿所“乳儿”

国境线上的坚守

为了第三封信

第五空间——隐秘的威胁

真假干部2

3年,陈满和他背后的那些人

191天的牵挂

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

黑暗中的风景

远方的包裹

老何告官记


9.有对比,强调反差。
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从而增强了标题的艺术效果。
比如《小岗大道》,这个标题通过“小”与“大”的对比,鲜明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从而增强了标题的感染力。再比如《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这个标题通过“等不起”与“来不及”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极大地激发了受众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
同类标题还有:
真假干部
生死金银潭
老大“减重”
绝壁上的“天路”

10.人情味,打动心灵。
人情味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感情、兴味,是所有人最爱的。起标题有人情味,能够打动受众的情感,引起受众的共鸣,会产生更大的效果和力量。所以我们在起标题时,必须把专题内在的人情味挖掘出来,在情感上贴近百姓心理,用人类共有的情感来影响受众。
比如《牵妈妈的手》表现了母子之情,《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表现了父子之情,《一名上海支教老师的千里“音”缘》表现了师生之情。
同类标题还有:
191天的牵挂
爸爸陪我当村警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附:第26-32届中国新闻奖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一览表

序号
标题
梗概
项目
备注

1
老唐卖“碳”记
老林业唐海兵卖林业碳汇的故事。
广播新闻专题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

2
鸟哥“打”鸟
农民余鹏海发现家乡生态变美、珍稀鸟类增多后,趁势当上职业“鸟导”的故事。
电视新闻专题

3
铝老大“减重”
世界“铝业老大”研发新材料,褪去粗重外衣,实现产业基础再造,继续引领行业发展的生动故事。
电视新闻专题

4
云上人家
中国最为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的小山寨沙瓦村脱贫攻坚的故事。
电视新闻专题

5
旱井
南岭村打赢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喝上甘甜自来水的故事。
电视新闻专题

6
苹果树下的科学梦
以边疆小学的一次科学实验,展现了湘藏两地共谋发展的情谊与边疆稳定、安居乐业的面貌。
电视新闻专题

7
我在“一大”修房子
中共一大会址修缮施工团队还原百年前“容貌”。
电视新闻专题

8
冬天里的春之声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关系遭遇困难的时刻,讲述了 “上海四重奏”的回家,以及天津茱莉亚学院在重重困难中如期开学的背后故事。
电视新闻专题

9
俯身“对话”3000年
90后、95后的年轻考古人发掘三星堆遗址、创新考古事业的故事。
电视新闻专题

10
再醒惊天下
聚焦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
新媒体新闻专题

11
浙世界那么多人
改编自《这世界那么多人》,展现了浙江人的故事抗击疫情的故事。
新媒体新闻专题

12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黄木杖子村被大山阻隔分成两部分,从南到北骑摩托车需要两个小时,村里几乎没有资源,又缺少土地和劳动力,贺玉复想方设法带领村民在贫困中突围,提前一年完成脱贫任务。
广播新闻专题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

13
安吉有个“矛盾终点站”
展现了安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的典型做法。
广播新闻专题

14
百亿大和解
总资产高达500亿元民营企业巨头西王集团,为何深陷危机又是怎么走出危机的。
电视新闻专题

15
我脱贫了
记者蹲点挖掘,确定选取一批典型脱贫人物。确定了“自拍+记录”的呈现方式,让脱贫百姓成为节目拍摄和表现主角,通过脱贫百姓第一视角,呈现生动的脱贫故事,展现脱贫攻坚成果。
电视新闻专题

16
鄱阳湖最后的渔民
讲述了以杨志兵一家为典型代表的长山岛专业渔民,从反对禁捕退捕,到理解和接受,再到奋力转产转业的故事。
电视新闻专题

17
第一书记种瓜记
张兴村第一书记丁先锋和老党员带领村民种瓜增加村集体收入,以此改善低收入户生活。
电视新闻专题

18
大山里的合唱团
既讲述了大山里留守儿童的成长故事,也讲述了创始人陈亮伟、义务支教教授王育霖的扶贫故事,他们用艺术作为钥匙,帮助留守儿童推开世界的大门,埋下名叫“梦想”的种子。
电视新闻专题

19
垄上春行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们最渴望的便是早日回归车水马龙、自由呼吸、肆意拥抱的寻常生活。时至2020年3月,疫情稍缓,春暖花开,记者走基层讲述复工复产、所见所闻。
电视新闻专题

20
柳州螺蛳粉为什么这样红
报道从现象到本质总结了柳州螺蛳粉产业蓬勃发展的原因,从街边小店堂食到工厂化生产剖析了柳州螺蛳粉深受欢迎的秘密,从田头到车间展示了各级党委政府支持螺蛳粉产业发展壮大的举措。
电视新闻专题

21
果果的译语世界
聋人果果、重听人杨阳和健听人萱煊等,历经疫情的寒冬、经营的困局和技术的难关,成功自主研发了一款名为“译语”的智能手语翻译软件。
电视新闻专题

22
一名上海支教老师的千里“音”缘
赵兴洲是上海市嘉定区的一名教师,2019年,他响应上海市援青支教号召,成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一名音乐老师。2020年10月,即将退休的赵兴洲经过多年努力,实现了让牧区的孩子们来到上海演出的愿望。
电视新闻专题

23
村里最远那一户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最偏远的村庄,村庄里最远那一户,有着怎样的脱贫故事?
网络新闻专题

24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热爱中国文化的澳大利亚小伙菲利普去世后,家人尊重其生前愿望,捐出他的一枚肝脏、两枚肾脏、一对角膜,让五位中国人“重生”。五位受捐者得知菲利普生前最大愿望是开一场音乐会后,素不相识、毫无音乐基础的他们,组建乐队站上舞台,实现了菲利普的愿望。
网络新闻专题

25
出山记
贵州“出”山,亮出了贵州的底气。作品突出展现世人眼中“三不沿”的贵州在“十三五”期间如何走出去,最终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网络新闻专题

26
无胆英雄张伯礼
记者采访了10位张伯礼院士的“身边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讲述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在抗“疫”期间的拳拳赤子心。
短视频专题报道

27
生死金银潭
真实记录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医患之间的救援故事和生死时刻。
短视频专题报道

28
神秘“曹园”
牡丹江的国有林地里,有一个叫“曹园”的地方违法占地、违法毁林,面积惊人。毁林圈地多年却没人查,主人什么背景?
广播新闻专题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




29
一件批复映初心
1992年,山西省霍州市三名基层干部出差福州途中被骗,于是他们写了一封“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收”的投诉信。没想到他们很快就收到回函,随后一系列让他们“满意为止”的处理反馈让几名基层干部感动至今。
广播新闻专题

30
我家住在解放路
该报道聚焦全国各地“解放路”这一地标,通过采写70条解放路上发生的全国有影响力的改革发展新闻事件当事人,讲述70条解放路上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各地的巨大变化与辉煌成就。
广播新闻专题

31
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
还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真相,纪念那场浩劫中的死难者,向为保护和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而奔走发声的人们致敬。
广播新闻专题

32
“并村”之后
2019年是全国深化基层治理,加大力度推进“并村”改革的攻坚年。本片从“并人、并事、并心”三个角度,记录了在这场中国乡村行政改革中,浙江基层的探索和实践。
电视新闻专题

33
我是188万分之一
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省,188万的搬迁人数。2019年12月23日,贵州省宣布188万人易地搬迁任务全面完成。
电视新闻专题

34
冰河忠魂
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上,有一群默默驻守边疆、挑战生存极限的人,他们就是祖国最西北的白哈巴边防连的战士们,极寒的天气下战士们每年都要定时定点进行边境巡逻。
电视新闻专题

35
谁在守护我的家
2019年3月29日,山西省沁源县突发森林火灾。当地受到大火威胁的6个乡镇的几千名群众被迫连夜紧急转移。不少村民因为走得匆忙忘了锁门,牛羊也留在了畜圈里。虽然他们人到了安置点,但心里还都着急地惦记着村里的家。
电视新闻专题

36
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
胡永飞是西藏军区边防某团的汽车连连长,2009年在运送物资途中遭遇塌方,为救战友牺牲。为不让孩子在成长中感到失去爸爸的痛苦,胡永飞的牺牲被妻子周忠燕隐瞒了10年,直到2018年博文10岁,周忠燕才带孩子到烈士陵园揭开秘密。
电视新闻专题

37
农民刘子青的舞蹈梦
因为一场《红色娘子军》的电影,家少年少年刘子青疯狂地爱上了舞蹈。可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随着国家的一项项政策的实施,刘子青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知天命的年纪,刘子青想起了自己40年前的梦想。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刘子青终于登上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
电视新闻专题

38
练江整治记
从澄净如练到“臭名昭著”,从污染典型到治污典范,练江水二十年的变化过程值得深思。
电视新闻专题

39
为了“180秒”
一名消防员在高铁上遇到了队友的母亲,这位母亲是高铁保洁员,她谈起一年未见的儿子泪流满面。在母子双方单位的促成下,两人在高铁停站的三分钟里得以见上一面。
电视新闻专题

40
寻找胶东育儿所“乳儿”
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先后哺育革命后代1233名,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着孩子,在日军“扫荡”和多次转移中,孩子们无一伤亡,延续和保护革命“火种”,创造了罕见的人间奇迹。
电视新闻专题

41
百岁红军的嘱托
健在的红军老战士,岁数均在百岁左右,他们是世纪风云的亲历者、见证者,他们身上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对他们的采访极具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网络新闻专题

42
国境线上的坚守
专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戍边人”的精神风貌,既突出展现了优秀团队的典型事迹,同时也深度描摹出典型人物的丰满形象。
网络新闻专题

43
原来你是这样的00后大学生
2018至2019学年,首批“00后”步入成年走进大学。2019年五四青年节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前夕,聚焦这群大学新生,捕捉展现新时代新青年的精神风貌。
短视频专题报道

44
上“旧”了,云冈!
在全球上千处世界遗产地中,云冈石窟景区是唯一一个大规模使用建筑和工业固废材料美化环境、变废为宝的景区,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生态环保的中国范例。
短视频专题报道

45
五本驾证情 中国铁路梦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如何讲好70年故事?本片讲述了河南省唯一拥有从蒸汽机车到高铁五种驾驶证的火车司机林琦的半生故事,他子承父业,用不懈的奋斗与坚守谱写了一个普通铁路人的华彩音符,反映中国铁路数十年的大发展。
短视频专题报道

46
为了第三封信
节目讲述了“2018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来自俄罗斯的70岁的老奶奶柳德米拉在中国记者的帮助下,几经波折,最终找到失联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笔友段春秀的真实故事。
广播新闻专题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

47
紫云英的春天
讲述了一群乡村少年的真实故事,记录了乡村孩子真实的成长状态和参与合唱前后的鲜明对比,也记录着音乐教师舒静娜通过合唱的训练,在孩子心灵深处播种耕耘的点点滴滴。
广播新闻专题

48
迭山深处的天籁赞歌
该作品讲述了迭山深处的一位普通藏家姑娘妹妹, 14年来孤身一人义务赡养三位毫无血缘关系的智障者克木亚、阿达母女及孤寡老人阿甘的感人事迹。
广播新闻专题

49
我从藏区来
作品通过人物的所行、所感,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藏族妇女走岀草原,与“全世界”做生意的故事。
广播新闻专题

50
保持通话
作品讲述了大连市普兰店区120急救中心调度员与煤烟中毒的求救者保持通话46分钟,最终与前方急救人员、警方密切配合,成功找到中毒者并实施救助的紧张故事。
广播新闻专题

51
十八洞村这五年
十八洞村干部群众在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是如何凝聚人心、选定产业,破解资金难题,怎样把猕猴桃种植做出不一样文章的艰难曲折的故事。
电视新闻专题

52
牵妈妈的手
2018年春节期间,以习近平总书记牵着母亲齐心的手散步的照片为核心创意源泉,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推出报道专题。
网络新闻专题

53
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
2018年4月,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安吉“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报道全程追踪采访这棵茶苗的千里西行安家记,从一片小茶叶入手,聚焦脱贫攻坚大主题。
网络新闻专题

54
寻湘记
出生于湖南或来过湖南的历史文化名人,都构成湖湘文化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专题虚拟历史名人穿越场景,巧妙邀请云游天下的徐霞客、实业报国的曾国藩、“睁眼看世界”的魏源,重回湖南。通过他们的“所见所感”,创新传播了改革开放40年锦绣潇湘之美、产业湖南之力、开放三湘之势。
网络新闻专题

55
小岗大道
专题展现40年来小岗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领导下,一步步从贫穷落后走向幸福美满康庄大道的美好画卷。
网络新闻专题

56
地质宫不熄的灯光
“时代楷模”黄大年归国七年,他和他的团队完成西方国家20多年走过的路程。以“地质宫不熄的灯光”喻其“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
广播专题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

57
丝路金桥
讲述了“丝路金桥”这首歌的词作家草根音乐人热爱生活、热爱歌词创作的故事。
广播专题

58
幸福王家“规矩”多
横峰县姚家乡王家村曾是全县远近有名的贫困村,但36年来王家村硬是靠着一本《治村规约》,坚守“有事大家商量办”,党员干部带头干,成就了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文明村、幸福村。
广播专题

59
第五空间——隐秘的威胁
国内第一部聚焦网络安全的电视新闻专题片,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维度,全方位分析网络安全现状。
电视专题

60
守望江豚
讲述了江西生态摄影师余会功多年来拍摄和保护长江江豚的故事,首次系统而深入地反映我国长江流域江豚保护的困境和希望。
电视专题

61
让我们一起飞翔
以精准扶贫为主题,以全国首个藏族直升机飞行员实现“蓝天梦”为切入点,介绍了西藏苏州两地“一起飞翔”的全过程。
电视专题

62
真假干部
社区工作人员干着社区的活,但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待遇。这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记者展开调查,找到了“冒名顶替”者, 由此揭开了一个曾经社区选举过程中的不法行为。
电视专题

63
绝壁上的“天路”
下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也要修路,以联通世界、脱贫以造福子孙的英勇壮举,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渴望脱贫致富、奔向美好生活的内驱动力。
网络专题

64
十八洞的19张笑脸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精准帮扶下,经过村民们两年多时间的奋斗,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十八洞村宣布胜利脱贫,专题通过村民们脱贫后的幸福笑脸来对这项举世瞩目的扶贫工作作总结。
网络专题

65
三进五台沟
报道了驻村干部李红冈在五台沟村驻村扶贫的过程,以及这个东北山村所经历的蜕变。
广播专题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

66
一桥飞架,两岸梦圆
中俄关系在国际关系格局中举足轻重。两国界江黑龙江上首座公路大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大桥将开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新的国际公路大通道,将推进中俄政治、经济合作走向更加务实的新阶段。
广播专题

67
南苏丹平民保护所里的少年足球队
在驻守南苏丹瓦乌州平民保护所的工作中,杨帆作为普通一警,面对频发的治安警情,创建性地以“少年足球”为抓手,克服重重困难,在弥漫的硝烟中成功组建了足球队,还优化了保护所的管理模式,成效显著,博得多方好评。
广播专题

68
“僵尸企业”重生记
处置“僵尸企业”是全国性的难题。面对全省最大的“僵尸企业”——肥矿集团,山东没有走“输血”和破产的老路子,而是创新性地采取改革重组的路径,对资产、债务、人员进行全面改革重组,使企业实现浴火重生,整个过程平稳无震荡。
电视专题

69
23年,陈满和他背后的那些人
讲述了陈满23年中从死缓到无罪的经历。
电视专题

70
191天的牵挂
王慧是山东龙口的王承业夫妇10年前从黑龙江收养的女孩。2015年12月初,王慧患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情恶化。如果不及时进行骨髓移植,孩子的生命可能在2016年春节前后走到尽头。电视媒体爱心大接力,在全国各地共同寻找王慧的亲生父母。终于在辽宁省和内蒙古找到了王慧的亲生父亲和亲生母亲,并且在春节前进行了骨髓移植。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191天后,王慧终于重获新生。
电视专题

71
您好,马克思
2016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198周年当日推出的“您好,马克思”专题重燃了80后、90后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热情。
网络专题

72
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
武冈市用市场化的方法建立起了家庭与医生签约制度,改变就诊模式,预防“小病变大病”的情况发生;推行分级诊治,避免大医院人满为患。这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广播专题

73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公布,该报专题以“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为报道主题词,第一时间表达中国态度、中国立场。
网络专题

74
一条天路,一个梦想
斯那定珠半个世纪的传奇人生,坚守着一个梦想:修一条路,连接起封闭的家乡和精彩的外部世界。
网络专题

75
为了让纳格拉鼓再次响起
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亚博依村这个曾被称为“鼓声响起的地方”,却听不到鼓乐声。工作组组长塔来提·吐尔地带领组员与宗教极端势力展开斗争。他们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用纳格拉鼓解开百姓心中的那把“锁”。
广播专题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

76
黑暗中的风景
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过六旬、自身半盲的大姐,多年来免费组团带一群盲人出门旅游的故事。
电视专题

77
远方的包裹
每天,300万名快递员穿梭在大街小巷,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千万个包裹分发派送。2014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货物总值突破5000亿美元。
电视专题

78
爸爸陪我当村警
父亲放弃城里舒适的退休生活,陪着儿子在艰苦的农村当了四年村警。
电视专题

79
静默的山碑
2015年4月5号,红旗渠总干渠正式通水五十周年。这些建设者们留下的红旗渠精神,是不能泯灭的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
电视专题

80
老何告官记
作品聚焦台州首例公开审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讲述了农民老何自学法律,为村民积极维护权益的历程。
电视专题



来源:采访编辑圈
作者:刘景义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BcV77UcI6ktbed4ywEsgg
编辑:徐思凡





449#
发表于 2024-2-20 20:14: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为繁荣新重庆文化事业奉献杂文智慧和力量 重庆市杂文学会2023年度年会晒出成绩单
华龙网讯(记者 姜连贵)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学会建设、繁荣杂文创作,以手中之笔激扬文字,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唱响正气歌,传递正能量,为重庆社会事业发展舔砖加瓦——2023年,重庆市杂文学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对照市社科联工作要求,围绕“拥抱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主线,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学会建设,繁荣杂文创作,成功举办了全国各地杂文学会第35届联席会、全年会员创作5300多篇(部),在全国等层次获奖85篇——过去的一年,市杂文学会工作稳步推进、表现亮眼,晒出了令各方满意的成绩单。
集体合影。冯梅
活动内容丰富 工作多方首肯
2月20日上午,重庆市杂文学会2023年度年会在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召开。会议由学会执行会长朱晴方主持。
学会党支部副书记苏瑗为与会人员授课,学会荣誉会长刘集贤致辞。
受学会理事会委托,重庆市杂文学会会长雷太勇做了2023年度工作报告,学会监事长谭辉作了2023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学会副秘书长李开玉作2023年度财务工作报告。
重庆日报传媒公司副总经理彭建洪,重庆华龙网集团文化艺术中心、重庆文艺网总监姜连贵,上游新闻编委阮鹏程,都市报党委委员、编委伊文,重庆法治报副总编辑杨旭军,重庆市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党支部书记廖忠贤,重庆世界语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德智等出席年会,表达了对杂文学会的热情支持以及对年会的充分肯定。
重庆市社科联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委员、党建第一协作组组长罗廷槐,重庆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二级调研员徐剑清,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代伟参加活动,对重庆市杂文学会一年来取得的不凡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新的一年工作提出了要求。
党建引领 学会又获“先进社团”殊荣
学会党支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为保障,以制度建设为核心,通过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管理水平提升,高标准推动党建工作。
据了解,学会党支部成立于2015年,现有党员118人,占会员总数的61.5%,现任党支部书记刘集贤,支部委员会由5人组成,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各1人。学会坚持党的支委会与会长办公会“ 二合一 ”制度,坚持“理论学习30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集中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重庆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委会决议,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件等,以理论武装头脑。
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会刊《重庆杂文》由党支部书记兼任主编,每期出版前会长坚持审阅大样,两位编辑严把政治关,全年出刊12期,顺利通过市级相关部门2022年年检。“重庆杂文学会会员群”制订有《群规》,由学会监事会管理,确保群风清朗,发挥了“正确导向、交流作品、沟通信息,凝聚共识”作用。
学会被市社科联评为2023年先进社团,这是连续6年获得这项荣誉了。在市社科联两年一次的“两优一先”评选中,会员邓艺2022年“七一”被评为市社科联优秀党务工作者。
创新思维 学会工作成果丰硕
换届工作思维换出了新气象。在市社科联精心指导、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大力支持下,按照社会组织换届选举的民主程序,在去年4月7日召开了重庆市杂文学会第七届第一次会员大会,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重庆市杂文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班子、27名理事,还推选出监事会。理事会新班子平均年龄比老班子下降9.7岁,理事平均年龄下降7.2岁,实现了平稳过渡,整个换届工作民主合规,换出了新气象、新活力。
学会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在重庆的社团中,是个“老字号”。将近40年来,学会紧扣时代脉搏,针对社会世象,以手中之笔激扬文字,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唱响正气歌,传递正能量,为重庆的社会事业发展增添了正能量。学会集聚了一大批思想敏锐、笔力雄健的老新闻工作者和各路写作精英,特别是以刘集贤老会长为首的一批老同志,为重庆杂文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次圆满完成全国性会议接待服务工作。成功承办了全国各地杂文学会代表90余人参加的全国各地杂文学会第35届(重庆)联席会,克服了会议时间紧、头绪多、工作量大、细节繁琐等重重困难,团结协作、高质量完成了会议接待和服务工作。人民网、重庆日报等十多家全国、地方媒体报道联席会盛况。来宾创作了《重庆行》等几十篇作品在全国各地媒体上发表,提升了重庆的城市形象和学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联席会上,本会刘集贤被推选为第35届联席会轮值会长,朱晴方被推举为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席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35届联席会在重庆的成功召开,既宣传了重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也展现了重庆杂文的实力,受到全国舆论的密切关注和各地杂文界的高度赞评。
会刊《重庆杂文》从去年7月份开始,实现了数字报化,以创新精神助推学会事业行稳致远。
服务社会成绩明显。会长雷太勇向重庆地志办公室捐赠了工作42年的采访本、获奖证书200余件,填补了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无新闻类捐赠的空白,向社会单位讲授新闻写作、新媒体融合创新课程5次;执行会长朱晴方送文化艺术到区县、乡村、社区10余次,为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文秘人员讲授党政信息与新闻写作课3次并捐送个人著作《百联览重庆》《模糊新闻举隅》等120册,获得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授予的“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组织奖”;副会长刘强应邀在重庆市图书馆举办“桥都文化”公益讲座,宣传了重庆的沧桑巨变;副秘书长常克带领专家和作家团队深入丰都镇村,助力乡村振兴,对两江新区、石柱1100余名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规模化写作培训,其具有原创特色的“深融入”讲授模式引发积极反响;副秘书长李开玉坚持拥军,去年与南岸区爱国拥军促进会组织“书画进军营、八一送西瓜”等活动7次,自己出资3200余元,彰显军民鱼水深情;副秘书长吴洪浪向新疆墨玉县希望小学捐赠书籍1300余本,捐助云南省贡山县贫困学生1800余元;会员朱波波主动下沉社区开展公益志愿服务5次;会员罗远富参与慈善帮扶30次;会员申远彪帮扶2名学生。
民主党派会员积极建言献策。会员赵宾、徐宗俦表现突出,撰写课题、大会发言、社情民意、党外人士建言等76篇(件),《建立健全长江保护法律法规规体系的建议》列入全国政协14届1次会议大会发言(书面),《完善我国博物馆业体制机制的建议》等3篇社情民意被民建中央、市委统战部采用。
学会坚持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会长办公会制度,实现民主办会,决策正确。全年召开会长办公会4次,会员大会1次,理事会1次,贯彻市社科联工作部署,研究学会工作;举办“我之新时代杂文观”有奖征文,收到来稿70余篇,对于如何在新时代繁荣杂文创作,提供了理论思考。在上游新闻开辟杂文栏目,拓展会员作品发表渠道,激发会员写作热情。以学会《章程》《重庆市杂文学会分会、工作站简则》为根据,荣昌、梁平、石柱、奉节4个分支机构,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开展采风活动,脚踏泥土,贴近生活,用文字书写对党的热爱、新时代的讴歌、人民的深情。
创作成果丰硕。全年会员创作杂文、小说、诗歌、散文和出版专著5300多篇(部),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网络上,获奖达85篇。会员李光飞的长篇小说《黄泥巴小街》入选2023年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会员刘海明出版的《公共事件中的社会伦理心态》颇受欢迎;会员刘强创作的《文刀杂文诗选》已经付印,丰富了杂文体裁;会员官秀镇在《杂文月刊》上发表的杂文7篇;会员钟治德完成《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志》等7本史志370万字的撰写;会员罗涌获市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资助,其长篇小说《蛮王寨》出版发行;会员殷贤华论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路径研究》入选川渝文化发展合作论坛论文集;会员张朝鑫自费采访撰写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专题报道8篇;会员徐文峰撰写的《主题教育不妨“三士”增功》获市政协主题教育征文一等奖;会员陈儒林创作的《巍巍中国文化魂》在《辽宁文学》连载;会员兰卓在“学习强国”征文中获奖;会员莫测在“新时代华文作家”征文中获二等奖;会员赵杰昌、杨志在第三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中均获三等奖。
发展会员壮大队伍。学会积极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持续推动拓展学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去年全年共发展吸纳新会员27名,为学会注入新生力量,也为学会发展壮大夯实了基础。特别是重庆日报5位评论员加入,有利于学会会员年龄结构老化的改善和杂文评论创作能力的提升。
来源:华龙网
编辑:程正元

450#
发表于 2024-2-26 22:45:17 | 只看该作者
每周好稿|在冰冷中感知温暖

新的一年开始,春天的温度渐渐来了。我们常说,媒体的报道也需要温度,如何让读者从冰冷的恶性事件中找到一点温暖,是记者的责任。

本周的几篇报道,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负面”,丈夫持刀杀妻、孩子抑郁离世、贵州山火、贩卖婴儿,这些事件本身是让人觉得凄惨的,甚至是恐怖的。记者在报道时的笔触都很细腻,虽然无法把这些做成“暖新闻”,但看得出来,每一个记者都在着力的用身心去感知采访对象的体温。只有有温度的报道,才能让人感受到事件之外的东西。

标题离婚冷静期第13天,她倒在丈夫刀下

作者:李佳蕙
来源:北青深一度
时间:2024-02-19



北京青年报的深度报道《离婚冷静期第13天,她倒在丈夫刀下》,写了一个让人悲伤却又发人深思的故事,关于家暴,关于婚姻引发的故意伤害甚至故意杀人事件并不少见,两年前,最高法、全国妇联等多个部门就不断出台相关文件,强调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重要性。那么,已经处于离婚冷静期的周云霞为什么还是被没走完离婚程序的丈夫杀害?这个悲伤的故事,或许会让相关部门反思和推进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的流程是否应该更进一步的优化,让悲剧不会再发生。

和记者细腻的文笔相比,我更认为这个选题本身具有高度的价值。在反家暴和妇女权益保护的路上,通过这个悲伤的故事,让更多人、更多部门采取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坚决态度,从而让这样悲伤的故事不再发生。(红星新闻深度报道中心副主编 赵倩)


标题孩子抑郁症离开后

作者:人物
来源:人物
时间:2024-02-22



近些年,“我抑郁了”已成为很多孩子的口头禅,抑郁症患者也越来越多且发病越来越低龄化。

《人物》的这篇《孩子抑郁症离开后》,少见的从一个母亲的视角去回顾孩子抑郁症病发以及母女与疾病抗争的整个过程。这位妈妈希望以切身之痛,唤醒更多的人认识抑郁症,去安慰、理解和支持生病的孩子。致敬这位妈妈!(我非常希望媒体也能多关注一下那些抑郁症孩子身后崩溃的母亲们)

这篇报道也让公众看到了一位抑郁症孩子后面的家庭,一位崩溃无力的母亲和缺位的父亲,也看到了孩子被困于家庭、学校、社会所形成的有形无形的牢笼中,日日受挤压。

这位妈妈就像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妈妈一样,因社会评价而压榨孩子,因懦弱而附和学校“出卖”孩子,因家庭矛盾而把情绪带给孩子,因无知而忽略女儿的病兆,因病耻感而拖延孩子的治疗……以上种种,都会诱发并加重抑郁症。这位妈妈以惨痛的代价才认识到这些问题。

文中的小酒令人怜惜,她是那样的美好!读者忍不住假设,如果她的父母早点发现问题并给予足够的力量和支持,小酒有没有可能不会那么早发病,或者即使发病也不会那么严重,也有更强大的力量与疾病抗争,是不是能挺过来呢?

生活不能假设。家庭是病患最后的港湾,也是为孩子遮风挡雨抵抗外部压力的屏障,如果家庭失守,孩子发病的机率无疑会大增。

关于抑郁症孩子,希望少一些这样的悲剧,多一些能给予孩子安慰和支持的父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唐次妹)


标题:贵州苗镇山火两昼夜:洒水车、小喇叭与两位牺牲的年轻人

作者:高伊琛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4-02-23



贵州山火事发春节期间,不像其他重大突发事件,并未引发重大舆情,也没有引起机构媒体广泛的关注,以致引起社交平台上对机构媒体每天都质疑声不断,这确实很遗憾。事后盘点,《南方周末》和《经济观察报》等媒体是深度报道贵州山火的少数几家媒体之一。

《南方周末》这篇报道比较完整地还原了山火重灾区点位的火灾现场、救火情况,以及山火中牺牲的两位年轻救火者的身份信息,稍显不足的是没有还原出两位年轻救火者牺牲时的细节,即他们是如何牺牲的,这需要更进一步的外围采访。(资深媒体人 王强)


标题“20年来多次贩卖婴儿,女儿也是买来的”

作者:彭苣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4-02-23



2023年爆出了几个关于儿童拐卖事件的大新闻。澎湃新闻跟得很紧。

2023年的7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一案,澎湃新闻记者前往重庆大足、河北邯郸等地,采访了余华英的近亲属、邻居和受害者。

2023年11月,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在社交平台上曝光了襄阳健桥医院贩卖出生证明一事,澎湃新闻也进行了密集的跟进报道。

让笔者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的暗访记者到哪里去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年来多次贩卖婴儿,女儿也是买来的”弥补了遗憾。

做调查、做暗访,需要深入到行业和社会圈层里,挖掘线索、突破采访,背后是大量的笨功夫和苦功夫,这些都是默默付出的沉没成本。一个合格的记者、合格的媒体,获取到繁杂的信息之后,还要进行判断和选择,然后进一步调查和核实,最后通过视频和文字,按照新闻特有的逻辑和结构,将信息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动态报道以期无限接近真相。以专业视角成就独家、深度,以动态的舆论监督促进事件的升级解决。

最后,期待这一新闻能有更多真相浮出水面,期待更多进展和调查、处理结果。(首页新闻副总编辑 余衍飞)


标题:女企业家讨工程款陷“寻衅滋事”被批捕 过亿债务政府只愿给1200万

作者:郝成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时间:2024-02-25



企业家讨要工程欠款,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企业家和其律师抓捕归案……这不是网络段子,这是《中国经营报》报道披露的内容。

新年伊始,《中国经营报》的这篇报道在网上刷屏。报道通过深入的调查、详细的数据、客观的表述,记录了企业家在贵州六盘水追讨工程欠款不成反被抓的离奇遭遇,不仅揭露了此案的诸多疑点,也把一个重要问题抛给了当地——政府如何与企业相处。

其实,答案早就有了,政府要关心企业、服务企业、保护企业,而不是漠视企业、为难企业、欺负企业。党中央多次强调要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企业权益,六盘水“欠账不还反抓人”的做法与中央精神背道而驰,污染了营商环境,损害了企业利益,影响了政府形象。希望《中国经营报》这篇报道能引起六盘水有关方面的重视,推动事情的解决。(资深媒体人 金明大)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李梦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