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传播学期刊目录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43: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2期目录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glA5Dfkxru3Awb87SCA1Q
编辑:王晨雅

1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8:47: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现代出版》2024年第1期目录
本刊特稿
从人才培养目标追溯出版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郝振省 宋嘉庚 1
内容摘要:高质量发展的出版业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人才培养需要塑造其能力结构,而能力结构要由出版学知识体系支撑,建构中国特色的出版学知识体系需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文史哲等六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出版原理等四门人才培养;出版学;知识体系课程、非出版专业的理论课程、编辑实践课、专业实践课等六个板块,以此形成“亦”字形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人才培养;出版学;知识体系
出版在哪里?——基于书史研究的粗浅思考
黄   旦 / 8
内容摘要:书史研究学科林立,各自割据一方:达恩顿的书籍社会传播模式有整合之意,且产生了广泛影响,但也遭到了同道批评;基此,亚当斯与巴克提出一个重书籍自身而不是传播的新研究范式。这些不同的研究及其范式,恰可为我们思考出版提供启示。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通过对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不同出版模式做一辨析,同时分析我国出版研究与书史研究的某些同异,提出以“出版性”为视野,以出版物质技术为条件,既看到出版的共性,又关注到不同物质技术带来的出版范式之不同,由此可以从历史观照现实,将传播出版化,探索构建数字时代的出版新模式。
关键词:出版;书籍;书史;传播
理论前沿
缺席的对话:大语言模型的认知想象与差异弥合
喻国明 苏   芳 金丽萍/ 20
内容摘要:当前,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等软件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新技术的不同认知和理解。通过文献地图、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等方法,剖析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存在的认知差异,包括代表知识精英的学界观点和普罗大众的看法,试图缓解人们对技术主体性的担忧并纠正人们对技术社会问题的误解。在技术与社会相互影响的背景下,分析普通大众对新技术产生的复杂性和冲突的想象,强调促使不同群体之间进行对话的必要性,以推动技术朝着社会期望和良善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强人工智能(AGI);人机交互;技术认知;社会想象
我国数字出版研究综述(2003— 2023 年)
陈   丹  郑泽钒  张   敏 / 36
内容摘要: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3—2023年我国数字出版研究领域的2451篇论文进行分析,梳理我国数字出版研究的现状,总结数字出版研究热点、路径与方法,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数字出版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数字出版;研究热点;未来展望
媒体融合与传播
媒体融合十年考:传播体系、社会治理与自主知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曾祥敏 刘思琦 / 47
内容摘要:媒体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十年来我国各级主流媒体改革创新,开辟了中国媒体发展的特色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围绕内容建设这一根本,经历了从技术先手突破到管理创新一体,从现代传播体系到聚焦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过程。媒体融合十年的经验在于:在目标导向层面,通过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在过程导向层面,通过守正创新推动传播体系现代化;在功能导向层面,通过价值升级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理论导向层面,通过中国特色新闻实践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阶段性总结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媒体融合的重点和趋势,为未来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媒体融合;中国式现代化;传播体系;社会治理;自主知识体系
起伏不定的情感:生命历程视域下的粉丝持续性认同研究
晏 青 宋宝儿 / 61
内容摘要:粉丝行为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被抛却的青春期执迷,粉丝身份以及生活方式可能伴随人的一生。因此有必要从长时段的、生命历程的视角理解粉丝行为和身份认同,通过自传性叙事访谈及生命故事线方法,深入粉丝的持续性认同心理过程。粉丝认同的发展轨迹呈现出水平、渐变和波折三种发展轨迹,在这个过程中,粉丝除了获得娱乐性满足之外,还获取传记共鸣,且更倾向于在粉丝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粉丝的崇拜心理经历了“从娱乐到意义”的变迁,持续性的偶像崇拜有助于他们在娱乐中获得 “共鸣”的体验以应对生命危机,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中获得自我连续性,建立稳定的自我认同。通过突破静态的、猎奇的审视视角,力图为理解粉丝文化提供生命历程、持续性的过程视域。
关键词:粉丝文化;偶像崇拜;身份认同;生命历程;娱乐研究
出版研究关键词
再思“出版”:一个传播学的视角
秦艺丹 韦 嘉 / 78
内容摘要:中国出版研究长期以来在建制与知识的双重层面上面临困境。通过对中国出版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中国出版学界形成了三种有关出版的话语,这些话语根植于出版的历史实践,与国家和业界需求结合较为紧密,从实践层面很好地回应了中国出版业发展面临的热点与难题,但在理论层面则略显薄弱。从其他临近学科中汲取资源,或有助于拓展出版研究的想象力。从传播研究的视角来看,中国出版研究对传播研究的接受存在一定的偏向与盲点,总体而言更青睐美国大众传播研究范式,对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理论等传播研究的另类范式重视不足,但这些研究范式都曾对出版问题有过关注,有助于出版话语与研究边界的拓展。
关键词:出版;出版研究;学科边界;知识生产


来源:现代出版(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20:02: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12期目录
构建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论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贡献——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王青 郑保卫

研究论文
媒介决定女性境况——基特勒论话语网络变迁中的女性角色、功能与位置嬗变
/ 王颖吉
与世界做生意:跨境电商平台的全球数字缔合实践——基于基础设施可见性/不可见性的视角
/ 林颖 许天敏 谢杭萍
私人情感表达、多重自我管理与情境创造性:青年群体基于微博小号的情感工作与自我实践
/ 张杰 马一琨
拉美“南方传播学”及其对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建构的启示
/ 朱振明
逝者犹可追:基于数字痕迹的生死沟通与情感联结
/ 宋美杰 陈元朔
孝子之养:健康信息关注与家庭沟通模式如何影响人们与父母分享健康信息
/ 高芳芳 张佳楠
从“声景”到“声境”:作为媒介的声音
/ 王婧

学术访谈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与教育新问题及欧洲经验——对话欧洲传播研究与教育学会主席John Downey教授
/ 王威力

书评
从互联网本质到信息现代性:群聚传播的研究进路——《互联网群聚传播》评介
/ 黄笑

百草园
《国际新闻界》2023年总目录



来源:国际新闻界(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4-2-4 21:38: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爱好者20241期目录

编辑:王晨雅

155#
 楼主| 发表于 2024-2-5 23:01:34 | 只看该作者
《新闻大学》2024年第1期目录


来源:新闻大学(公众号)
编辑:李佳

156#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8:56: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4年第1期目录

本期导读

哪怕是微小的努力,也要让每天的生活,变得明快、愉悦!“立足传媒、服务教育、繁荣学术”,把这件事看得高于一切,才是真正的【有品】。



来源:教育传媒研究杂志社(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q2n7C4C3MgeuajPtySyfw
编辑:李佳


157#
 楼主| 发表于 2024-2-10 20:53: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际新闻界》2024年第1期目录
《国际新闻界》2024年第一期目录

本期话题:202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2023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
/ 《国际新闻界》新闻学年度综述课题组

2023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 《国际新闻界》传播学年度综述课题组

涌现的问题域:智能时代的新话题与旧议题的新意涵——2023年新媒体研究述评
/ 苏涛 彭兰

构建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深化创新:2023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 王玉风 李兴博 邓绍根

重建坐标再出发:新闻学范式创新的基本路径与关键问题
/ 王斌 田自豪

研究论文

媒介社会学的想象力——埃吕尔宣传研究的社会学路径分析
/ 毕晓梅

电竞爱国主义:国家权力、行业资本和个人梦想的三重接合
/ 林仲轩

论《民法典》中“新闻报道”与“舆论监督”之意涵
/ 彭桂兵

学术访谈

文化学研究的范式建构:跨学科语境的多维视角——对安斯加·纽宁教授的访谈
吴璟薇 景嘉伊



来源:国际新闻界(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XpXJFPVB3epYTOkFr_iBQ
编辑:李佳


158#
 楼主| 发表于 2024-2-14 17:55: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界》2024年第1期目录




来源:新闻界(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59#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13:47: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记者》2024年第2期目录









来源:中国记者(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6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2 21:11:17 | 只看该作者
2024年第2期目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编辑:程正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