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1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01:05: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方称中国花数十亿美元“操弄全球信息”,中方回应

原标题:美方称中国花数十亿美元“操弄全球信息”,中方回应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国务院发表涉华报告答记者问。

问:美国国务院28日发布报告称,中国正斥资数十亿美元在全球散布虚假信息。中国“操弄全球信息”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外交问题,而是对全球信息空间完整性的挑战。如不加管束,未来恐将导致全球言论自由的急剧缩减。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报告罔顾事实、颠倒黑白,本身就是虚假信息。事实上,将舆论场武器化正是美国的“首创”。炮制上述报告的美国国务院有关机构以“全球接触”为名,行“宣传渗透”之实,是虚假信息的策源地和“认知作战”的指挥所。从冷战时期发起“知更鸟计划”收买媒体操纵舆论,到新世纪借“洗衣粉”“白头盔”对伊拉克、叙利亚发动侵略战争,再到编造“世纪谎言”污蔑中国治疆政策,事实一再证明,美国是名副其实的“谎言帝国”,就连美国联邦参议员兰德·保罗等也承认美国政府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虚假信息散布者。

也许美方一些人认为,只要制造足够多的谣言,就可以赢得信息战。然而,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无论美国如何竭力将“散布假消息”的帽子扣到他国头上,也无法改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识破美国依靠谎言来编织“皇帝新装”、通过抹黑别人来维系霸权的丑陋行径。

编辑 辛婧 来源:外交部网站

来源:新京报
链接:https://www.sohu.com/a/724896869 ... 3064941xo8zvN3_1090
编辑:秦克峰
61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4 01:11: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为什么新闻联播越来越没人看了?
在过去的年代里,新闻联播曾是人们晚间必不可少的节目,家家户户都会打开电视等待着主持人的报道。然而,如今的新闻联播却正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少的观众关注它。这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什么新闻联播越来越没人看了?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新闻联播的内容。多年来,新闻联播一直被认为是党和政府发布重要信息的平台,是一种信息传递和宣传的工具。然而,这种单一、僵化的报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新闻的需求。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加追求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和观点。他们想要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不同的视角。而且,新闻联播的报道往往缺乏深度和分析,更多地是简单的宣传报道,这无疑让观众感到乏味。
其次,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和时长也是一个问题。在过去,新闻联播常常是人们晚间休息的选择,但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选择在手机、平板电脑上阅读新闻,或者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最新的资讯。
与此同时,新闻联播的播放时间也与人们的观看习惯不太匹配。有些人在新闻联播开始时还在工作、上班或者外出,很难准时收看,而且新闻联播的时长也较长,观众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观看。


再者,新闻联播的口号浮夸、煽情的报道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公信力。过度的夸张语言、华丽的画面和有色眼镜的报道,让人们难以相信报道的真实性。
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假新闻、谣言四起,人们更加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而新闻联播的报道方式恰恰没有满足这一需求,导致观众对其产生怀疑。
此外,新闻联播的评论性和评价性的缺失也是一个问题。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和参与并不局限于简单的信息传递,他们更关心新闻背后的故事和意义。而新闻联播往往只是简单地报道事件的经过,缺乏对事件的深度分析和评价。这使得观众难以理解事件背后的内涵和影响,无法获得更深入的洞察和思考。




最后,我们也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对新闻的态度和需求有没有发生变化。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更加注重娱乐和消遣,更喜欢轻松愉快的内容。而新闻联播的严肃性和庄重性,往往让人感到沉重和不愉快。
此外,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也促使他们选择了其他更具刺激性和创新性的新闻来源。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让人们可以在各种平台上获取新闻和信息,这也减少了人们对新闻联播的依赖和关注。


总之,新闻联播越来越少人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容的单一和僵化、播出时间和时长的不合理、言辞的浮夸和夸张、评论和评价的缺失,以及观众对新闻的态度和需求的变化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对于新闻联播来说,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观众的需求,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重新赢得观众的关注和信任。
最近压力很大,自媒体管理越来越严,多篇文章被删除,留言被强制关闭,同时也被官方多次警告,很多话题不能说也不敢说,关注备用微信公众号,以备不时之需。


来源:阿Q胡言(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tXz77_sqZakldvW1bjaug
编辑:程博


6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6 22:29:35 | 只看该作者

编辑:程博


61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8 22:47:03 | 只看该作者
“俄”非真“俄”:“俄罗斯通讯社”非官方机构
编辑:程博

6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21:42: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郑程程
61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22:14: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以巴冲突:BBC报道中没有称哈马斯为恐怖分子遭抨击,公司解释为什么

以色列正式向哈马斯宣战 以巴冲突为何突然升级

BBC在近日报道以色列的袭击事件时,没有将哈马斯(Hamas)武装分子称为恐怖分子遭抨击,对此BBC作出了自己的解释,称是惯常做法。

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Grant Shapps,夏博思)表示,BBC的这一政策「近乎可耻」。

BBC一名发言人指出,英国广播公司记者不使用该词,除非是在引用他人说法的时候,这是长期以来的做法。

BBC的资深驻外记者约翰·辛普森(John Simpson)表示:「称某人为恐怖分子意味着你站在某一方的立场。」

但是,沙普斯称,BBC需要找到自己的道德指南针。

「实际上,我认为这是近乎可耻的——这种认为它有某种对应方的想法,然后他们总是会说,嗯,事物有两面,」他在伦敦广播公司(LBC)的访问中表示。

他说,「屠杀无辜民众、婴儿、节日活动参加者、老年人」的哈马斯在英国是被禁的组织——这意味着政府正式将其视为恐怖组织,支持它是违法的。

「他们不是自由战士,他们不是武装分子,他们纯粹是恐怖分子。 在BBC网站上,仍然看到他们称呼其是枪手和武装分子,而不是恐怖分子,这很怪异,」 沙普斯说道。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 James Cleverly,祁湛明)和文化大臣露西·弗雷泽(Lucy Frazer)也敦促BBC修改其政策,而工党领袖凯尔·斯塔莫爵士(Sir Keir Starmer)指,BBC「需要解释为什么没有」使用这个词。

「对我来说,用『恐怖主义』和『恐怖分子』来描述,因为这显然就是我们正在目睹到的,」斯塔莫在LBC电台上表示。

BBC发言人称:「我们对自己语言的使用一直非常认真。」

「任何观看或收听我们报道的人都会听到『恐怖分子』这个词多次被使用——我们都是在引述他人的说法,比如英国政府。

「这是一个沿袭几十年的做法,并且与其他广播机构一致。」

「BBC是一家编辑独立的广播机构,其工作是凖确地描述『实地』正在发生的事情,从而让我们的观众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

「让受众自行决定」
约翰·辛普森在社交平台X上的帖文回应了批评。 「英国政客们非常清楚为什么BBC避免使用『恐怖分子』这个词,多年来,他们中的很多人私下里也都同意这一立场,」他在帖文中写道。

「称某人为恐怖分子意味着你站在某一方的立场,而不再以无偏见的态度处理这一情况。

「BBC的职责是向其受众提供事实,让他们可以诚实、不带怒骂地决定他们的观点。」

BBC的编辑政策和标凖总监大卫·乔丹(David Jordan)告诉BBC第四电台(Radio 4)的《媒体秀》(The Media Show)节目,这一指引已经存在多年,旨在避免产生偏见。

他说:「这是为了确保所有受众都信任我们提供给他们的信息,而不会认为BBC是站在冲突的一方的角度,而与另一方对立,而且我们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下坚持这样一条路线,保证我们的新闻报道始终是讲求事实、凖确、公正和诚实的。」

其他广播机构,如天空新闻( Sky News)和为ITV、第四频道和第五频道提供新闻报道的ITN均没有固定的政策,而是让他们的新闻部门按每个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天空新闻和ITV新闻网站上的报道主要将哈马斯称作武装分子或者战士,不过ITV也曾将他们描述为恐怖分子。

自周末以來,以色列和加沙的戰火就一直是新聞的焦點,當時哈馬斯進入以色列的社區,殺死了至少1200人,並劫持了數十人。

以色列以轰炸加沙的方式做出回应,空袭导致1000多人死亡,并切断了该地区的电力、燃料和水的供应。

BBC的指南是怎么说的?
公司的编辑指南上说,「恐怖分子」一词可能是「理解的障碍,而不是帮助」。

指南说:「我们应该通过描述发生了什么,向我们的受众传达这一行为的全部后果。」

「我们应该使用能够具体描述施行者的词语,例如『炸弹袭击者』、『施袭者』、『枪手』、『绑架者』、『叛乱分子』和『武装分子』。

「我们不应将别人的用语采纳为我们自己的用语; 我们的责任是保持客观,报道的方式应能够让我们的受众根据谁对谁做了什么而做出自己的评估。」


来源:BBC NEWS 中文网
链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7026076
编辑:郑程程

6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20:57: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潘洁

61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21:13: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微博大V需“前台实名制”?CEO微博账户已测试 专家称更大社会影响力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此前,新浪微博内部一位员工向红星新闻记者证实了这一传言。其表示,前台实名将逐步推行,第一阶段是100万粉丝以上的微博大V实行。此外,新浪微博内部其他中高层人士也向记者证实了相关传言,并表示该制度将会全网推行。
10月19日,新浪微博CEO王高飞的微博账号@来去之间 个人账户显示,个人资料一栏已显示其本人真实姓名,个人资料一栏也显示出“自媒体前台实名(测试)”的字样,个人信息的职业一栏中则显示其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治理网络空间的法律进程来看,此次“前台实名制”是在顺势承接以往的法律规范。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意味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多,从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角度来看,高粉丝量的自媒体有必要向社会公示真实身份,对其在网络空间的发言自行负责。
有大V表示:
自己微博账号已前台自愿实名
前台实名,指的是在页面前端展示自媒体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也即网友口中的“卸马甲”。
前台实名并非首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实际上它已经成为新浪微博管理中一项推行并应用的措施。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微博管理员在今年9月6日发布信息表示,“积极探索推行针对自媒体账号的前台实名制等措施,不断完善社区管理规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将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此前的8月27日,微博管理员发布信息表示,如果自媒体账号因发布社会时政类违规内容被处罚达到3次,相关自媒体账号可提供“工作单位”及“职务信息”等“前台实名制”身份认证信息,在站方核实认证信息并在该用户个人主页展示后,方可解除限制。
此前,红星新闻记者分别联系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自媒体社交平台,咨询“前台实名制”是否会在平台内推行,对方表示暂时没有可回复的信息。但此前,新浪微博CEO王高飞用其个人微博“来去之间”已经公开回复了一些网友的疑问,表示目前影响比较大的可能是医疗和财经大V,并称粉丝100(万)才会实施。
网络上对“前台实名制”讨论的声音不一。拥有100多万微博粉丝的才亮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才亮律师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如果大V合法、文明发言,其实没有隐藏身份的必要。
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卓诚在微博上拥有810多万粉丝,他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在他看来,高频发表时政、知识垂类信息的博主有必要前台实名,用于约束前者的过激言论,佐证后者的发言可信度。实际上,他表示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科普、科研类博主已经实行前台自愿实名,用以表示对自己的发言负责,也用专业背景来佐证发言的专业性。而对粉丝基础较小的博主和普通网友,他认为前台实名目前没有必要。
专家:
更大社会影响力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网络空间的实名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11年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就提出“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微博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但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之后,总部位于北京的各大网站微博都在2012年3月16日全部实行实名制,采取的都是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公布并实施,其中明确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用户协议等形式“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2016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通过,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2017年8月,国家网信办公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平台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2022年8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要求平台应当在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账号的IP地址,且经济、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账号需要向平台提供相关资料进行资质认证。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治理网络空间的法律进程来看,此次“前台实名制”是在顺势承接以往的法律规范。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自媒体特别是百万粉丝以上级别自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非常强。朱巍表示,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意味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多。从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角度来看,高粉丝量的自媒体有必要向社会公示真实身份,对其在网络空间的发言自行负责。
朱巍同时表示,“前台实名制”还能一定程度上节约网络诉讼纠纷中的司法资源。他介绍,一些造谣、网暴等网络纠纷走到司法诉讼这一步,起诉人联系平台想查明网络账号的真实身份时,平台无权提供。于是起诉人的一般做法是,先去互联网法院起诉平台,法院要求平台提供账号的真实身份,起诉人再转为起诉账号。他表示,这个过程浪费了很多司法资源,“前台实名制”可以一定程度简化网络诉讼中确认账号真实身份的步骤。
“前台实名制”
如何引导大V对自己言论负责?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法治社会,个人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大V前端实名,恰恰要求大V的言论要对社会和对历史负责,不能成“大V”了就不履行社会责任。
刘海明表示,实名考验的是人对法规的被动遵守程度,匿名考验的是人的道德自律程度。现在的社交媒体舆论场,非理性的声音太多,这个空间甚至不再是讲理的地方,更像是用分贝高低证明真理的大小。没有用户的理性和文明,不论是匿名还是实名,治理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前台实名制,前期可能会吓跑那些既要表达权又不想对言论负责的大V。随着习惯这样的管理规范,相信负责任的大V终究有归来的时候。
对于“前台实名制”实施后的影响,朱巍认为,什么信息网友实名不敢说但匿名敢说,需要打一个问号。实际上,通过近些年的观察,他表示,互联网的匿名性具有身份隐蔽和低成本性,助长了一些网民无惧妄为的心理,躲在账号化名背后不敢现身更多的是发布造谣、不实信息和开展黑公关活动的人。“任何政策都有利有弊,从净化网络空间来看,网络实名制利大于弊。”
同时朱巍也认为,“前台实名制”落实的同时也会伴生一些问题,比如一些由MCN机构培养的大V号背后可能是一个团队在运营,这时具体在前台展示谁的真实身份是一个问题。另外,随着个人在网络空间真实身份的展示,随之而来需要配套的是对网络暴力、反向暴力和侵权等乱象的进一步整治。治理网络空间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少。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于晨珉 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潘洁

6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21:22: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潘洁

6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21:54: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媒体刊发批评以色列军事行动的讽刺漫画,引发争议后道歉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当地时间21日报道,美国《费城问询报》日前刊登了一幅旨在批评以色列的讽刺漫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抨击。在争议声中,《费城问询报》为刊登该漫画道歉。


报道称,美国《费城问询报》17日刊登了漫画家蒙特·沃尔弗顿的讽刺漫画。这幅漫画上绘有代表以色列的巨大黑色军靴,正准备践踏向一群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群中有一部分被标记为哈马斯武装人员,还有一部分人四散而逃。以色列方面要求人群“拉开距离!”,但军靴的践踏看起来将杀害人群中的大部分人。报道称,这幅漫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抨击,亲以色列人士指责该讽刺画是“反犹太的”。在争议声中,《费城问询报》编辑部在一份声明中道歉称,“显然,这幅漫画非常不敏感,尤其是在当前反犹太主义抬头这种时候。我们听到了人们的强烈抗议,并对它造成的痛苦道歉。”此外,在该媒体的一篇文章中,《费城问询报》高层谴责了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并明确表示认为以色列“有权自卫”,承诺将更好地审查该媒体的漫画,以“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近期,随着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美国等国家出现亲巴勒斯坦运动。不过,这也引发部分犹太人士的强烈反应。例如,美国多个大学因被指“反以”而被犹太金主威胁撤捐助。据美国“商业内幕网”18日报道,因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此前举行的巴勒斯坦文学节邀请了不少巴勒斯坦学者,包括雅诗兰黛化妆品公司继承人之一、犹太裔亿万富翁罗纳德·劳德在内的知名捐助者威胁撤资并要求该校校长马吉尔引咎辞职。


来源:环球时报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0432827384841821&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