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31#
发表于 2023-8-20 23:43: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好新闻”应有的10个细节特征
我认为“好新闻”除了专家们评出的那些年度奖、政府奖、征文奖等作品,还有就是阅读量大,且积极影响以至改变到社会、民众的那些作品。
依笔者的粗浅认识,不同时代“好新闻”的概念保留了传统部分,但也与时俱进。当下其一般表现为10个细节特征。
一是所反映事实是时代缩影。能真实、精确、典型地表现时代,又是其中鲜活元素、个例,或在相应范围如地方、行业史料中得到记录。无论事实大与小,但这汪水、这滴水是见太阳的。“时代”的才可能是“历史”的,“历史”的才不是“易碎品”。
二是融通官方民间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本质上是一致的,有部分偏差则需要媒体及媒体人作为桥梁、纽带,使之无缝衔接。这是新闻工作及其工作者的使命。目前有些不良媒体甚至敌对媒体或夺人眼球或浑水摸鱼、伺机作乱,得引起官方舆论高度重视。
三是对照问题线索立意选题。哪怕是一点中的一小点问题。也就是平时说的问题导向。是能给现实的理论、实践及人们的思想带来正方向、正能量的指导、影响,硬与软、显性与隐性的都可以。无论是什么内容的报道,有这样的内核,就会闪光。
四是善做新闻热点的操控者。当今时代热点新闻多多,有正面的有负面的,好作品一定是引导事实和受众回归科学、理性和正轨,这就需要作者能从一般人不具备的职业敏感和特有视野中寻找事物、事件真貌、真相、真谛。一个优秀记者必须拥有形象、逻辑思维能力。
五是多用平实话口头语土话。新闻作品面向大众,表述得越通俗越好,关子少卖、噱头少玩、让人看不懂的句词字一概转换,行文优美在尽量用平实话、口头语以至用土句等,真正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得好,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等等。
六是不标署名便知道是你写。作家讲文字功底、风格,好记者、好作品也该如此。不要说通讯、评论,就是写消息,也要提倡多用新闻语言,不宜大量、机械摘抄会议、材料等公文原话。现在不少一般会议、活动报道,也模仿大会议大活动,写得太教条,基本上没人看。
七是再添点分的七分在标题。过去我以为七分标题三分文,现再给标题加一分。虽然文章内容是根本,但在全媒时代,尤其对新媒体,如一张脸蛋的标题好差直接决定受众是否“继续”。标题党已屡遭诟病,这需要作者在此千锤百炼,将最核心、最精彩部分给挑出来。
八是抓住瞬间消逝的那些事。指的是有价值的事。不少好照片是过了这分这秒将永远错失,其实许多好新闻也是。早发现早采写早发布,或就早一小时一分钟价值千金,稍晚要么成了别人成果,要么时过境迁。社会瞬息万变,慢吞吞的节奏很难当个好记者写出好作品。
九是能自我数出亮点一二三。如今传统媒体上仍充斥着滥竽充数的文章,因为没有阅读显示和受众互动,新媒体就不同了,自媒体更不一样,他们得靠每篇文章去为各自平台添分、提高影响力。这就需要新闻作品的“市场竞争力”,除体现大局意识,还有平台意识。
十是得让被报道者刮目相看。主要是你的那新闻眼挖掘到了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有那么多行为、思想内涵,更没有让他们想到这简单的一举一动有这么大的社会意义,还事实上引起较好反响。一篇报道成就一个典型、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事例多着呢。你创造了几个?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g0kRx8DCjMvAVgw4v0G1A
编辑:覃韵琪

432#
发表于 2023-8-22 19:25:34 | 只看该作者
采访本上没东西,你注定就是个“穷记者”!
导读

亲爱的媒体人,你有多久没动笔写字了?
如今,手机、录音笔等现代化工具改变了不少记者的工作习惯,依赖脑袋或现代化工具甩手不记已是不少媒体记者的常态。
这种现象让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诚想起了他刚当记者时前辈们的叮嘱:“记者的采访本就像战士手中的枪,枪膛里没子弹就打不了仗,采访本上没东西,你注定就是个‘穷记者’!”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今天,传媒茶话会分享一篇冯诚对采编工作的思考。
一、履职之本,大厦之基

“记”:记录、记述,记言、记事,脑记、笔记……工作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记”的习惯。作家采风要记,因为要积累创作素材;学者做学问要记,因为要整理文献研究问题;记者采访要记,因为要通过记录时间、地点、信源、故事,完成新闻报道。其实,就算不是以文字为业的行政官员、企业家、社会工作者都能从“记”中尝到工作和生活的甜头。
“记”作为一种文体,古往今来,“记”的经典很多;“记”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古人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之分工,而现代记者则二者兼备,一身二任。
“记者”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把从事新闻报道的人叫“记者”?《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对“记者”(Journalist)词条的注解是:泛指所有新闻从业人员,即记者、编辑、台长、总编辑、摄像、发行人等;专指则指专门跑外勤的人员,即专职新闻采访写作人员;又称外勤、访事、访员等;记者的主要任务是为媒体采写新闻报道,基本的活动方式是采访与写作。这一权威注释没有讲“记者”一词的由来。而从记者的职能和社会责任来说,媒体人熟知普利策的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而国内权威主流媒体对“记者”概念质性的阐释是:“记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我认为,在汉语语境下,记者一词的字面含义顾名思义可以解释为“记的人”即“记言记事的人”,引申为“专门通过记言记事向社会大众传播重要信息的人”。由此,引发我对“记者”之“记”的如下认知:
记者之“记”,就是做采访记录,它是新闻报道的“大厦之基”——在采集、制作、播发稿件过程中,“记”是“1”,其他是“0”,有了“1”,后面的“0”才有了意义;记者以“记”为本,没有记,就没有报道可言,它从根本上体现着记者的专业根基和职业精神。
2002年5月,新华社时任总编辑南振中到甘肃调研,5天时间内,他无论是在甘肃分社与采编人员座谈,还是会见省里领导,或到基层调研走访,采访本始终不离手,交谈采访中随手就记是他的习惯动作。在去河西走廊途中,因为路途遥远,免不了在越野车上打个盹,但他即使得空在副驾驶位置小憩一会儿,笔记本和圆珠笔仍然紧紧握在手中抱在怀里不松开;车上有谁聊到甘肃一些有趣的事儿,他还会随手记几行,全然不顾车子颠簸。这个动作让一路陪同的我心生敬佩并无限感慨:将近40年新闻龄的当代名记者、官居正部级的新华社总编辑,他还像一个刚入职的年轻人一样,生怕把什么要紧的东西漏记了回单位交不了差似的。这无疑是一位老记者对新闻职业的敬畏。当时,同行的人都赞叹南总编就是与众不同,没有几个大编辑、大领导能像他那样认真严谨而又谦恭得像个小记者,甚至许多年轻人也做不到。几天下来,他从北京带来的一个绿皮笔记本就基本记满了。
南振中先生为什么如此重视采访记录?此前他曾在自己的专著《记者的发现力》一书中专门讲过这个问题。他说:“古今中外,许多在写作上有成就的作家,都很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果戈理有一个近500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里。”书中讲到美国著名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在我国西北的革命根据地采访,记下了十几本日记和笔记,拍摄了30卷胶卷,还搜集了几磅重的杂志、报纸和文件。他把这些宝贵资料藏在一个包里,在前往西安途中差一点丢失。“假如斯诺的笔记本丢掉了,那么可以想见,我们是不会看到世界著名的《西行漫记》的。”
那次甘肃调研回京不久,南振中就结合调研情况撰写了一篇全面系统研究思考如何进一步搞好西部大开发报道的专题文章,发表在新华社内部业务刊物上,成为全社深入报道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业务遵循。
2014年9月,退休后应聘担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南振中,在与新生见面会上给学生做了一次讲座,其间专门讲述了自己的采访笔记:“年轻人好奇,经常问我究竟有多少本笔记。我可以告诉你们,有3000多本,排列起来占了书房的一面墙。”“我的笔记都是整理过的:封面上写有‘内容提要’;‘书脊’标明笔记主题及年、月、日;前几页是笔记目录。所有笔记以时间为序存放。与文本笔记相对应的,是电脑中的‘笔记本电子目录’:每年的笔记编目连成一个小型文本文件;每10年的笔记编目连成一个中型文本文件;40年的笔记编目连成一个大型文本文件。寻找什么资料,只要输入检索词,就可以查到这一资料记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的笔记本中,从书架上抽出即可,非常方便。”
这段话有很多的专业技术含量和实操秘笈,而我看到后首先想到的是光那一本本笔记的记录、整理,需要一种怎样的职业精神,才能在几十年的风雨兼程中不离不弃坚持下来。
从南振中重视采访记录和打理采访笔记的经验,我们一定会对善记笔记与好记者之间的关系有特殊领悟。

                       二、宁可多记,不可不记

在常人眼中,记者做采访笔记,似乎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但在新闻实践中,记不记,记多记少,详记还是略记,作为新闻记者入场采访报道的第一道工序,没人能绕得开这些问题。
读过美国著名记者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一书,就知道西方记者是怎样把记好采访笔记当作学问来研究。约翰·布雷迪通过对美国一大批著名记者、专栏撰稿人采访调查,多层面阐释了记者做采访笔记的重要性并归纳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约翰·布雷迪在分析了“一些新闻报道教科书认为记者最好少做笔记”、甚至“有的记者主张没笔记就是好笔记”的现象后指出:“一定要做笔记。尽管一些报业老手把笔记本视为业余通讯员的标志,凡是通过广泛调查为杂志撰文的记者,最好还是随身带着笔和本。如果采访对象想讲清一个复杂的问题,这就尤其重要。”他进一步指出,对一些重要的采访要多记详记:“如果问题复杂,或者记者不熟悉,笔记就该不厌其多而又精确无误。为了逐字引用,也必须全部记录——不然就容易担风险,看见你只记了寥寥数笔的采访对象事后很可能会说:‘我不是那么说的!’”约翰·布雷迪还援引著名记者梅里曼·史密斯“误引总统的话会引起股票市场的涨落”的经验之谈指出:“一般地说,我们的共和国经得住误引带来的灾害,而记者大概就吃不消了。所以他在采访中做笔记或录音,以此自卫。”[1]
在这里,约翰·布雷迪把记者必须记好笔记的道理讲清楚了:既为了报道内容准确,还要考虑“以此自卫”;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自己不熟悉的问题,记录要“不厌其多而又精确无误”,这样才能保证报道内容准确无误,而“以此自卫”这一点,在对风云人物专题报道和一些涉及问题性批评性的报道中,笔记本的原始记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约翰·布雷迪所言很有普遍性,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中西方记者感同身受。
记得我刚做记者的时候,分社领导经常督促年轻人要多到基层去抓“活鱼”、采摘“带露珠的黄瓜”,靠采访本上的活材料写稿,绝不能整天在城里泡会议编材料,自己手中的采访本像摆设,那样是写不出什么像样稿子的。慢慢地我也养成了重视采访笔记并坚持勤记详记笔记的习惯,而且受益匪浅。后来我做了分社领导,在与年轻记者的业务交流中也经常这样提醒他们。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很多权威媒体都会不断策划组织涉及国计民生重大主题的战略性全局性深度调研报道,这样的采访报道往往周期长、规模大,对稿件的精准性、全局性、参考性、导向性要求极高,它既要挖掘丰富翔实的基层创新探索典型,又要贯注于专家学者的分析研究观点;既要忠于采访事实,又要归纳提炼出真知灼见,假如做不好采访调研记录,就难以当此大任。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主张“少记笔记”,或者“不现场记笔记”“不当着采访对象面记笔记”呢?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来自采访报道实践,有一定的案例依据,但它只是在特殊场合、特殊事件,或面对特殊采访对象时的特例,不可能成为记者的常态。试想,光凭记忆,许多新闻发布会、采访座谈会一开几小时,怎么可能凭记忆解决问题。
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不记”是不可能的。西方记者讲的“不记”,是由于种种原因不一定在采访现场做文字记录,但必须调动高强度记忆能力,事后立即靠回忆补记笔记或采用其他方式完成记录。比如,西方有的记者为了不遗漏现场采访内容,竟设法打断采访对象的陈述,自己跑到隐蔽处把刚才的重要情况补记到笔记本,返回后重启之前的话题;还有的记者面对不喜欢当面记录的采访对象时,故意不掏笔记本,而是若无其事地将桌上的报纸折小一些露出登广告的空白处,然后放在桌沿下面用腿垫着报纸悄悄做记录。不管什么方式,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采访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尽可能原汁原味,准确真实,充分全面,这是对采访记录的本质要求,也是记者的职业守则,千万不可因人为记忆、访谈印象不周全而扭曲对方原意。当然,对于挖掘负面事件真相、揭露社会不良现象、核查性暗访性采访,在对方不便或不愿配合时就不能无视他人感受,不能旁若无人、毫无顾忌地做记录、拍画面。这是不言自明的。
其二,如今社会发展进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开放意识大为增强,对记者职业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了,“你若记录我就不讲”,或者见你做记录就怯场、讲不出话来,这样的情况很少了,如果真的遇上了,通过手机录音或录音笔等其他办法会解决的,因为现在记录的办法越来越多。
其三,记者采访中有时出现当场少记的情况,是为了集中精力听讲、加深采访印象并及时互动和引导,延展采访的广度深度,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保证采访质量和进程之必须。但有经验的记者总是不会漏记重要内容并善于把互动引导过程变成适时动笔做好记录的契机,使二者的衔接天衣无缝,而不是相反。正如有学者所讲:“所谓当场少记,不是不记,而是记要点,记精粹的话,记生动的语言,记人名、地名、物名、数字之类。”
当然,如果我们今天把采访记录只停留在记文字笔记的理解上,那肯定是太迂腐落后不合时宜了。如今技术赋能时代,记录工具、技术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智能手机、袖珍录音机、微型摄像机、无人机等功能强大,记者的“记”不仅限于文字记录,拍照、摄像、录音等音像记录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记录手段。虽然它们不能完全代替文字笔记,但也确实先进实用,可以补足记者速记能力不足的短板。就文字记者而言,熟练使用手机录音、随时拍摄一些照片、短视频,其采访报道的真实、准确、全面包括时效都会大大提高。但一定不能过度依赖这些先进设备,否则,采访过后整理录音材料做笔记和现场记录的成色还是有差距的,我总是认为一打开现场现时的记录本,那信息量、信息眼与自己的记忆一下子就接通了。
除此之外,专职做摄影、音视频包括新媒体报道的记者,同样要十分重视文字记录,对他们来说,事后做文字补记当是正常的工作流程。
三、应记尽记,多管齐下

如果把宁可多记、应记尽记仅仅理解为面对采访对象时的访谈记录,那一定是不全面的。
试想,当你驰骋数千里、来到四野茫茫的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居延海湖盆深处,面对碧波荡漾的水面时,你真的只顾自己兴奋狂奔而放心让身上的笔记本睡大觉?你真的以为这干涸几十年后起死回生的湖水不会说话?这时,你最好像面对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正在倾诉衷肠似的,在景与心的对话中,轻轻地拿出笔和采访本,记下视野中那空旷宁静而又美不胜收的画面:清风徐来,水天一色,水鸟啁啾,水草茵茵……这深藏于遥远荒漠中的神性生机完全缘于国家黑河生态调水工程。此时,哪怕你手中有智能手机或其他音像设备,现场景观的文字描写和记录已经成为写作稿件必不可少的要件。2002年9月的那次赴居延海采访,我们采写的《水荡居延海,情暖额济纳》《沙漠骆驼泉》《敖包的守望》等多篇稿件都是靠记录在采访本上的眼见耳闻写出来的。
这里要强调的是,记者的采访对象不仅仅是人,采访本记录的内容不仅是与被采访人的对话交流,还应包括采访全过程多维度的亲历与感知。
第一,前期搜集准备的资料、素材,最好都要点式地记录在这次采访使用的笔记本上。
第二,采访时间、地点、路途、距离、环境、过程,采访印象、感受、收获,还有采访期间发生的相关故事等,要过程化、链条化地记录整理下来。假如一连采访三个贫困户,你不一一记下每一家的人口、收入、生活门路、口粮、饮水、孩子上学、家庭困难现状等,写稿时不出现张冠李戴才怪呢。
第三,要考虑到记者的采访常常是一次采访多次利用,此记录可能会成为其他报道的素材,要想到没有哪一次采访是孤立的、与其他事件毫无联系的,不要以为只要能完成此次报道,记不记无关紧要,谁知道此次采访的记录会不会成为下次报道的背景材料?苏联著名记者、作家利亚伯契科夫有一本《新闻学著作》,其中谈到他的记者生涯。他说:“一个记者在某个时候所作的笔记,总有一天他会再次需要的。”[2]
第四,采访结束后及时整理标注,把当时的灵感、脑子里蹦出来的题目、采访中觉得还要做哪些补充采访等,做必要的提示。这样做,你的采访本就像大厦之基,博大、厚实、牢靠。而对于写满、用过的笔记本的保存,前述南振中总编辑的办法是再好不过的了。
写到此处,我还想起了老记者经常说的一句话:“记者的采访本就像战士的枪,要多重要有多重要,要随时带在身上,不能丢、不能撕、不能事后乱涂改。”老记者告诉我们,记者的采访本不光采访、写稿时离不开,以后也说不定什么时候还用得上,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存好,不能丢失;还要注意保密,不能乱撕,最好保持原始记录状态。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这些经验之谈特别管用。比如,以身上带不带采访本为例,有一次我和两位年轻同事采访途中夜宿甘肃省武山县,准备第二天早餐后回兰州。谁知县委书记闻讯后主动前来交流并共进早餐,当我们在饭桌上随口与这位书记聊起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情况时,他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还如数家珍、眉飞色舞地掰着手指头给我们算了四笔账:经济账、生态账、观念账、政治账,有故事、有甘苦、有感悟。这种对于亲身经历、烂熟于心情况的即兴交流,比提前约好的采访还生动精彩、真实可靠。那时,我们正在到处调研了解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三年来的情况,没想到能偶遇这样一位难得的采访对象。颇为尴尬的是,因为吃早餐且无思想准备,我们仨都没带采访本,身上一张纸也没有,餐厅也找不到纸,怎么办?因为书记讲的都是具体事例和数字,凭记忆根本不可能完整记下来,实在没办法,我当即抽出桌上纸盒里的餐巾纸铺在饭桌上,用左手撑开,拿出圆珠笔边交流边记,到早餐结束时已记了六七页。有了这些意外收获,我们便改变计划,跟随县委书记在武山实地采访参观半天。由于对县委书记介绍的情况记录完整加之实地考察和相关补充材料,回兰州后很快将这位县委书记的四笔西部大开发账写成了参考报道,之后不久又做了公开报道,产生很好的社会反响。事后回想,这次采访开始没带笔记本,是因为吃早餐、事先没有采访的打算,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差点和一篇有价值的报道失之交臂。但归根到底还是没有经验:新闻难道不会在饭桌上发生?这就不难理解有的西方记者为什么身上除了带笔记本,还要特意把纸张折叠到衣兜大小装在上衣口袋里。而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说她采访风云人物一般要带两台小录音机,“不然中途出了故障我只好自杀”。[3]
再拿保密来说,现场采访记录的东西,在公开报道前就是保密的;一些重要的采访活动、重大事件、内部决策,包括一些政策的出台等,都是在正式发稿前不能随便泄露出去的,有的内容还有更长的保密时限。如果采访本丢失,不仅影响写稿,还会带来泄密隐患。再如笔记本原始记录,在涉及批评性报道、案件纠纷报道以及判定稿件是否失实方面,就会发挥法律质证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西方记者所谓立此存照、“以此自卫”的道理。
四、记是手段,用是王道

“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这是记者的天职。就采访笔记而言,勤记是手段,善用是王道。
当代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曾专门谈到过自己善用采访本的故事。
郭超人《在写作技巧的背后》中有这样的记述:“20多年来,我的挎包里经常装着三种笔记本子,一种作采访笔记,一种是生活杂记,还有一种是思考摘记。生活杂记内容丰富,包括山川风物,传闻轶事,突出的印象,有趣的人物,生动的场景,等等。总之,记录下自己观察、接触到的一切。”“1958年,我随中共西藏工委工作队横穿辽阔的藏北草原到阿里去,绝大部分地区渺无人烟,找不到采访对象。但我坚持记生活杂记,每日不断。后来一些刊物向我约稿,我把这些杂记稍加整理,便写成了长篇通讯《藏北两千里》。1960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期间,在繁忙的采访之余,我也写了大量的生活杂记。不久前出版社约我整理一本登山报道选集时,我从这些生活杂记中选摘了4万多字,加了一个标题:《同地球之巅的较量》,每段长短不拘,文笔自由,读起来还有些兴味。”[4]
郭超人还强调,坚持写一些思考摘记,对于一个记者的成长尤为重要。“记者工作需要每日每时地去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里的新事物、新情况和新问题,而这种认识和反映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一个印象的凝聚,一个观念的形成,一个时期思想脉络的发展,都会有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总是从朦胧到明确,从肤浅到深刻,从片面到全面,从不正确到正确。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积累过程。如果能随时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和总结,将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些开始也许只是一种带偶然性的极不完整的一闪念,及时记录下来后,抓住不放,不断地加以深化和扩展,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可能变成一个极有意义的认识和观念,成为宣传报道上的一个重大主题。”他的《扫除唯心论的阶级估量》等重要稿件就是靠长时间的思想、素材积累形成的。
无独有偶。苏联著名记者格·萨加尔在他的《苏联名记者写作经验谈》中曾讲到,利亚伯契科夫有一本比较厚的笔记本,叫作“题材库”,在这个笔记本里有“明确的题材”与“不清楚的题材”的标题。“我翻阅过他的这个本子,读到了其中早年写的一个‘不清楚的题材’,而这个‘不清楚的题材’后来就成为发表在《星火》杂志上的一篇令人难忘的报道《迎着太阳》的基本材料。”[5]
中外名记者的经验之谈,今天并未过时。勤于记录,善于积累,敏于致用,才可能成为业界常说的贵记者、富记者、好记者。
用好采访记录,履行好记者职责,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和价值体现。
【注释】
[1]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169-186.
[2][5]格·萨加尔.苏联名记者写作经验谈[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70、176.
[3]蓝鸿文,展亮,赵赜选编.中外记者经验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537-538.
[4]郭超人.喉舌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来源: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P7rVBD4ab-A7PWE-plRQA
编辑:程博

433#
发表于 2023-9-3 14:12: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以码而不是英里进攻:一个一个村庄的残酷前进之路

01 残酷的前进之路

今天的一个国际媒体,登载了一篇纪实报道,文章不算太长,但是值得一看。

这是两位在乌克兰的西方记者合作的文章。

自乌克兰与俄罗斯战争爆发以来,马克·桑托拉一直在乌克兰进行报道。他此前曾在伦敦担任国际新闻编辑,专注于突发新闻事件,后来曾担任华沙东欧和中欧分社社长。他还对伊拉克和非洲进行了大量报道。

泰勒·希克斯 (Tyler Hicks)是《泰晤士报》的高级摄影师。2014年,他因报道肯尼亚内罗毕西门购物中心大屠杀而获得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

战争爆发以来,这两位记者,一直在乌克兰进行前线的实地报道,所以他们文章中的很多细节,相当可信。

下面是他们的文章内容:

乌克兰部队的任务是占领一座村庄,该村庄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但却是俄罗斯士兵的重要据点。

安德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队员,他和他的小型突击队——他们之前都没有经历过战斗——已经等待了三天,而其他乌克兰部队则爬过雷区,冲进战壕,为通往乌罗扎因农村的道路扫清道路。

终于,八月份的一天,行动的命令下达了。

安德烈和他的战友们说,他们乘坐装甲运兵车冲向预定地点,然后下车,脚下的地面传来爆炸声和枪声。

夜幕降临时,他们赶走了或杀死了剩下的俄罗斯人,夺取了俄军占领的村落,派出警卫并回顾了当天的战斗过程,以期能够改进。

早上,新的命令来了:夺取下一个俄军占领的定居点。

这场为期数月的突破俄罗斯戒备森严防线的战役,正在许多领域和多种形式的战斗中进行:

双方的炮兵开始了对决,而无人机部队,则袭击了乌克兰南部前线的整个地区。

但推动这一努力的主要力量,是数百个小规模突击小组,通常只有 8 到 10 名士兵,每个小组的任务是攻击一条战壕、林线或一座房屋。

在这样战术方法中,哪怕小小的定居点,也显得很重要而庞大。

它们排列在主要的道路上,交通便利,而村内的建筑物,即使是那些被炮击毁坏的建筑物,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掩护。

俄罗斯人将它们用作据点;例如,乌罗扎因周围环绕着两条战壕线和迷宫般的隧道,俄罗斯军队可以在一个地点射击,然后突然出现在其他地方。

这场战争,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一个村庄接着一个村庄,一座房子接着一座房子——而且并不是每次攻击,都能够成功。

然而,一旦占领目标,并稳固了防线,那么幸存的俄罗斯防御工事,就成为了下一个进攻行动的基地。

这就是乌克兰的模式,它试图沿着两条南北路线向亚速海进发,寻找突破口并切断俄罗斯与被占领克里米亚之间的所谓陆桥。

在西面,乌克兰军队一直在向梅利托波尔进军。

在夺取了关键村庄罗博季涅之后,他们迅速进攻了下一个目标——韦尔博夫村,并与俄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周五,乌克兰军方表示,从罗博季涅,已经继续推进到了3.5英里的地方,这是相当快速的进攻;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乌克兰在过去 72 小时内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东面,

乌罗扎因位于更东边的一条路线上,从这里,沿着一条乡村小路,可以通往南部海岸城市马里乌波尔。

围绕乌诺扎因的战斗持续了 9 天,俄罗斯人最终于 8 月 19 日在乌克兰炮火的袭击下撤退。

这是一个很小但必要的步骤。与 罗博季涅 一样,获得它意味着乌克兰军队突破了俄罗斯的第一层防御。

同样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又作战了两周。

乌克兰人在到达海岸之前还有约 60 英里的艰难道路,并且至少还有一条戒备森严的俄罗斯防线挡在他们的路上。

俄罗斯人正在顽强抵抗,并受到阵地、雷区和空中优势的保护。海军陆战队预计战斗将是血腥且缓慢的。

“俄罗斯拥有更多的火炮、更多的坦克、更多的无人机和更多的人员,”一位名叫丹尼斯的退伍海军陆战队员说。

“而且它们的防御能力也很好——无论何时到达某个地方——无论是定居点、森林带还是只是一块田野。”

乌克兰方面允许《纽约时报》的一个团队,在八月份的两周内多次探访在通往马里乌波尔的道路上作战的海军陆战队士兵,

但条件是记者不得透露具体地点、士兵的全名和军衔以及某些行动细节。

每天的成功是以码而不是英里来衡量的。

但数周以来,数十起此类袭击每天都在肆虐,总的来说,乌克兰称这些袭击将给不堪重负的俄罗斯军队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在最近几天的十几次采访中,参与战斗的部队对他们能够突破俄罗斯防线表示出极大的信心。

“经过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后,就会有直通大海的道路,不再有任何防御工事,”另一位曾在乌罗扎因作战的海军陆战队老兵马克西姆说。

“我们将像火箭一样前进。”

海军陆战队正在一条沿着T0158公路向南延伸的战线上作战,这是一条蜿蜒穿过莫克里亚利河谷的乡村公路,自6月发起反攻以来,乌克兰人已经夺回了那里的一系列村庄。下一个主要攻击目标是斯塔罗姆利尼夫卡,距反攻战役开始地点约 12 英里。

乌克兰士兵说,俄罗斯正在加紧增援,试图阻止进攻。

《泰晤士报》的乌克兰无人机拍摄的视频,证实了他们对乌诺扎因战役的描述,里面的很多关键细节,也和俄罗斯士兵和军事博主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相符。

在攻击一个村庄的俄罗斯人之前,乌克兰人会努力控制侧翼的高地阵地,希望使俄罗斯阵地难以坚守,并尽量避免挨家挨户的直接战斗。

每个定居点都会面临许多相同的挑战,因此海军陆战队在发动攻击之前会规划好每次攻击并尽可能多地进行演练。

“最重要的是守住第一条街,”丹尼斯说。“然后我们再派出一架无人机来检查每座建筑物。我们的战士分为两个组:火力组和机动组。火力小组向隐藏在建筑物不同楼层的俄罗斯人开枪,然后机动小组将其清除。这就是我们搬家又搬家的方式。”

他说,如果袭击失败,他们就会呼叫炮击并摧毁那些房屋。

海军陆战队表示,俄罗斯人也在适应,包括使用新的战术,使本已危险的雷区变得更加致命。

例如,他们会在布满地雷的雷区,撒上易燃剂。一旦乌克兰人开始清理地雷,俄罗斯人就会从无人机上投下一枚手榴弹,引发一片火海和爆炸。

现有的公路的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它们是最安全的路线,因为地雷更容易被发现和排除。

俄罗斯人知道这一点,并在 T0158 沿线建立了防御工事,并为机枪手设置了混凝土掩体。俄罗斯无人机对道路进行持续监视。

当丹尼斯发表讲话时,距离接触线几英里的地方,一支部队正在练习袭击一座房屋。进行此类演习的破旧建筑物并不缺乏,因此他们经常搬迁地点。

但俄罗斯无人机发现了士兵聚集,并向他们发射了火箭弹。士兵们听到了来袭火箭弹的哨声,并有几秒钟的时间寻找掩护。

当俄罗斯人再次发动齐射时,他们四散开来。一阵火箭弹落在海军陆战队周围,但没有人受伤。

几天后,另一群人正在准备沿着通往马里乌波尔的道路进行下一次袭击。

他们是最近涌入的一批在英国完成训练但尚未经历战斗的海军陆战队员之一。

53 岁的瓦西里 (Vasyl) 教官正在主持演习,当新士兵第一次发射实弹和火箭弹时,他大声下令。他说,随着战斗的激烈进行,时间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所以我们尽力让他们尽快做好准备。”

士兵们说,组建一支成功的突击部队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找到最有动力、愿意冲进毁灭大锅的新兵。

与其他乌克兰部队一样,海军陆战队由职业战士、志愿者和应征入伍的士兵组成。

大约 70% 的人来自当地——包括被占领的马里乌波尔市——士兵们认为,这让他们比敌人拥有明显的优势,他们认为敌人是为了薪水而战,并因为担心撤退而受到惩罚而坚守阵地。

作为经验丰富的士兵,35 岁的安德烈 (Andriy) 和马克西姆 (Maksym) 负责指导新兵。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损失,不是在我们的排里,作战旅的其他单位,有损失。”

马克西姆说:

“你知道,这是战争。”

尽管如此,海军陆战队还是在乌罗扎因实现了目标,离大海又近了一小步。

“这对于自信和动力也很重要,”马克西姆说。

“很多人都是新人,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战斗。现在他们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了。”

02 解读

上面这个文章,是对战场最真实细节的一些描写,这样的文章,都必然是经过实地采访,而得来的第一手资料。

咱们作为自媒体的,显然没有这种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一些归纳和分析判断。

那么,这篇文章,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战场的态势呢?

1、反攻的过程之所以缓慢,是因为要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打;

2、乌军现在最主要的战术,还是用无数个小型的战斗小组,对俄军的防御线进行渗透,当然,渗透并不能很准确地描述乌军的战术,因为从实际的进攻速度来说,要比渗透的速度快;

3、乌军的进攻方式是,先排雷,然后摧毁对方火炮,进入俄军战壕清理,然后,多个战斗小组夺取定居点;

4、目前乌军主攻方向是两条,从罗博季涅向梅利托波尔是第一条,从乌诺扎因向马里乌波尔是第二条;

5、乌军在战斗中,尽量避免和俄军进行面对面的巷战,而更多采用炮火远程打击,然后包抄俄军后方或者侧翼,逼迫俄军不得不撤离;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将人员的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6、俄军的战法也在更新,他们会在雷区放置易燃物,一旦发现乌军接近,就通过无人机投放炸弹,将雷区点燃引爆;

7、虽然距离海岸线,乌军还有60英里,但是胜负手,应该在接下来的十英里左右,突破俄军防御线后,之后向海边的区域,俄军没有无险可守。

也就是说,随着俄军防线的逐步突破,乌军的进攻速度会越来越快。

8、公路很重要,现成的铺装道路上,俄军很难布雷,乌军也更容易发现地雷;

9、前线乌军的作战士气很高,而俄军相对士气低落,只是为了拿薪水;

10、乌军的进攻部队,正在不断地补充和轮换,而且北约培训的新兵投入战场,这说明乌军有预备队;

上面十点,就是老杨看完这篇文章后的感觉,

其中有一处让俺笑喷了。

话说雷区的作用是什么呢?

不就是延缓敌人进攻的速度吗?

最有效的排雷方式是什么,不就是集束炸弹往雷区猛轰,然后尽量引爆地雷吗?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俄军的新战术,到底是几个意思?

往布好的雷区中,撒遍引火的易燃物,然后,等看到乌军开始排雷了,就引爆这篇雷区,炸死乌军工兵?

这的确够残忍的哈,

问题在于,俄军能扔,乌军就不能扔手榴弹吗?

现在乌军排雷,也不用工兵先进去了,直接多扔几个手榴弹,让大火引爆地雷不香吗?

炸过一圈后,工兵再进去清理。

俄军,是在帮助乌军排雷吗?

老杨在军事上不专业,所以这个猜测并不一定符合军事的实际情况,

但问题是,俄军干嘛要引火烧掉自己的雷区呢?

不知道这种战术,是哪位俄罗斯领导,想出来的馊主意?

03 最新进展

昨天,一位老铁,在评论区留言,说老杨最近文章里报道战事少了很多,这是不是意味着乌军的进展很不顺利或者受到了重大伤亡呢?

咱们回应一下哈,

其实这位老铁的想法并没有错,只是不太了解老杨。

我是实在不愿意每天都重复差不多的战况新闻,也不愿意每篇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模板化报道。

所以吧,写一两天战况,我就烦了,就想讲一两篇道理,微观说两天,就想着做做宏观的分析,

老杨有两三天没有谈战况,并不意味着乌军在战场上不利,

咱们用一个简单的逻辑就能明白:

目前,不管是顿巴斯战线,还是扎波罗热战线,谁是主动谁是被动?

乌克兰是主动,是进攻方,俄罗斯是被动,是防御方,对吧?

这就意味着,乌克兰不会出现重大的失利,

最大的问题,顶多就是某几天进攻速度慢一点,停顿了一点,因为俄罗斯不是进攻方,所以也不存在乌克兰大损失只说。

最大的损失,就是进攻没有预期的快速,而已。

但现在,乌军的进攻速度,从过去两周来看,明显加快了。

而且,就如同美国政府所说的那样,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路透华盛顿9月1日 - 白宫周五表示,美国在过去72小时内看到乌克兰军队在扎波罗热南部取得了显着进展,并补充称无法证实有关俄罗斯导弹已投入战斗值班的报道。

“我们注意到,在过去 72 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乌克兰武装部队在扎波罗热地区的南线推进中取得了一些显着进展,他们在对抗俄罗斯第二道防线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功。”众议院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说。

今天,在大诺沃西尔卡战线,乌克兰军队已从北部方向进入扎维特内巴赞尼亚,最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

这里,距离南方的斯塔罗姆尼利夫卡(Staromlynivka)只有约2公里了。

聂伯河战况,乌军以小规模部队穿越聂伯河铁路桥进入东岸,报告称,摧毁俄军一艘快艇、一辆T-90N战车、一辆Msta-B自走炮和一辆油罐车,以及有17名俄军身亡。

大家注意哈,这里已经不是之前的两个桥头堡了,而是增加了一处,就是铁路桥附近,看下面的图:

今天,圣彼得堡发生大火。随着乌克兰加大远程自杀式无人机的生产力度,预计未来几个月俄罗斯将发生更多火灾。

俄罗斯顶尖火箭科学家之一维塔利·梅尔尼科夫因误食有毒蘑菇而死亡。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将于下周宣布开始向乌克兰运送贫铀罐弹。

最后一条,关于贫铀弹,终于要来了!

来源:老杨话聊(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H4nSTp07UVttRbF42ZN7w
编辑:郑程程

434#
发表于 2023-9-18 21:36: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特写




编辑:覃韵琪
435#
发表于 2023-9-26 00:25: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通稿

编辑:秦克峰



436#
发表于 2023-9-26 22:06: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把“新闻”搬进工厂,把“故事”呈现给你

湖南中烟郴州卷烟厂组织开展新闻写作培训。
红网时刻9月26日讯(通讯员 谭龙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正值繁忙之时,湖南中烟郴州卷烟厂又开启了另一波“收获”,邀请专业的媒体人给上百名新闻写作爱好者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新闻写作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收获甚多。”参加培训的学员对这堂新闻课给予了肯定。
以往,该厂新闻写作培训的讲师多由企业内部人员担任,而此次将课堂搬进工厂,激起了通讯员队伍的一池活水,让工厂成为真实的新闻舞台。授课老师表示,新闻报道不应该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挖掘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人与工厂、工厂与社会的关联及共融,以唤起读者对工厂劳动者的关注和尊重。
授课老师鼓励大家要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工厂生活,通过深入的采访,捕捉那些平凡而又令人动容的瞬间。从工人们的辛勤付出到企业的创新发展,从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到工人们挥洒的汗水,这一切都成为通讯员新闻报道的好素材,通过笔端和镜头将“励志故事”“感人故事”“廉洁故事”等写出来,感染身边人,让工厂内外形成浓厚的干事创业的氛围。
“这次新闻写作课不仅是一堂技巧分享课程,更是一个激发创意之泉的契机。通讯员们通过生动的写作课重燃创作激情,并积极尝试新颖的写作手法。”课后,学员们表示要用优秀的新闻作品书写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以独特而生动的方式将工厂的新鲜事和有趣事呈现给大家。

来源:红网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7&wfr=spider&for=pc
编辑:秦克峰
437#
发表于 2023-10-2 22:56:02 | 只看该作者
流量视野下的新闻采编播对策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生态。“转发量”“浏览量”“点赞量”等流量数据,成为媒体人眼前的一项项重要考核指标。当前,媒体融合越是创新,越要强调守正。科学认识和看待流量,破除“流量为王”式的误区,新闻媒体需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始终坚持内容至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才能实现新闻价值的流量变现,发挥主流媒体主力军、主阵地的作用。
1解读“流量密码”,以正能量获取大流量
作为新经济时代的热词之一,流量已被赋予新的含义。对新闻媒体而言,流量这一概念包含了点击率、浏览量、转发量、点赞量等多重含义,其本质是指传播内容所抵达的有效用户数,通俗来讲流量代表了传播的效果,是媒介影响力的重要指征。数据流量越大,意味着平台所获得的注意力资源就越大。
传统媒体在舆论场,面对着全新的竞争逻辑,一场规则和标准均不由自己把控的流量竞赛,新闻不止呈现为报道,新闻变为表达、表现;很多信息不再是单纯的事实价值,而要迎合大数据算法;新闻不再侧重生产,而是侧重传播。这些影响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新闻的严肃性、权威性遭到消解,“好稿”标准变成迎合受众喜好的“流量”。
今年6月13日,31岁的彭清林从12米高的杭州西兴大桥上一跃而下,救起落入钱塘江中的一名轻生女子。这惊人一跳让无数读者和观众记住了这个清瘦的身影,也让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平民英雄”。不到24小时,省内外数十家媒体纷纷跟进这一正能量之举,此事引发全网关注,全国网友的目光与关心汇聚到杭州,聚焦到这位普通的外卖小哥身上,“彭清林救人”一度霸屏微博热搜。浙江广电集团整合全集团力量,中国蓝新闻视频号第一时间推出《杭州跳江救人外卖小哥》合集,多角度、全方位动态报道彭清林救人事件,共发布21条原创视频,其中点赞量、热度值超10万+的视频1条,点赞量破万的视频近10条,此外还有多条原创视频获得网友互动评论和积极转发。而彭清林的英勇事迹,也得到了央媒的关注,央视“面对面”栏目走进病房专访彭清林,进一步扩大正能量事迹在全国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彭清林也获得了“杭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当我们点开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新媒体公众号,不难发现,众多阅读量10万+,且点赞留言量相当可观的图文和视频报道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抓住了“传播正能量”这个流量密码。就在前段时间,“九旬老教师王坤森拾荒助学10余年,如今自愿决定遗体捐献”的故事感动全网,超过二十家省市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也让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一众央媒官微集体转发。通过积极参与报道“彭清林救人”“王坤森拾荒助学捐献遗体”这样的正能量新闻,传统媒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大流量”,赢得巨大关注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主流媒体在舆论阵地中的核心位置。
2快、准、新,新闻媒体走出“流量焦虑”的重要法宝
不可否认,流量代表着受众需求和市场导向,那么传统媒体又该如何化流量为“留量”,真正实现新闻价值与传播的双赢?究其根本,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高品质实现传播高价值,是当前传统媒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方向。
第一,传统媒体提升竞争优势,更要讲求新闻时度效。
任何新闻报道都讲究时效性,过了时效性,新闻价值会大打折扣。所以,新闻报道抢占时间先机仍十分重要。《中国新闻年鉴》2023媒体融合创新案例名单近日公布,共有40家媒体融合创新案例入选,其中“浙江宣传”榜上有名。说起“浙江宣传”,它几乎是现象级的存在。翻阅“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10万+基本上成了常态。拿“浙江宣传”获得浙江新闻奖新媒体评论特等奖的《历史不会浓缩于一个晚上》来说,直面群众关切,观点鲜明,又快又好。再如今年2月,网络疯传一条关于杭州市政府3月1日取消限行的“新闻稿”,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浙江广电集团浙江之声记者通过多方调查核实发现,这其实是一条由ChatGPT撰写的不实信息。事件发生后不到10小时,浙江之声第一时间在官方平台独家发布辟谣信息,随后引发了省内外各大媒体的“转发潮”,消息也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成功制止了不实谣言的传播。
第二,在泥沙俱下的网络世界,主流新闻媒体要守牢舆论“大闸”。
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疫情防控也是一次大考,如何客观真实、理性科学地做好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避免被网络媒体“带节奏”,对传统媒体来说是一次挑战。去年12月底疫情管控放开后,一些营造恐慌的信息甚嚣尘上,“如何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成为当时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作为主流媒体,浙江之声特别策划融媒作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通过采访“白衣天使”、社区管理者、普通三孩家庭等群体,还原了一个个后疫情时代的真实故事,精准回应百姓关切,引导受众做好自身防护,消除恐慌谣言。为扩大传播效率,记者还同步进行跟拍,从医生下班到上班,从老百姓出门到进门,精心制作了多个不同主题的短视频,在中国蓝新闻、视频号、新浪微博、人民号等平台推送,全网流量达到400万+。
第三,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渠道平台和传播形式。
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在提升新闻传播时效的同时,也实现了传统媒体和受众间互动传播的新局面。如何利用好新技术新赛道,是不少传统媒体努力思考的方向。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多款新媒体产品。其中短视频《之江变奏曲》,选择以“手”与城市互动的方式,用“我”的手与大家熟悉的知名浙江地标进行互动,以“手绘漫画+实景立体画面”的方式,展现之江大地20年来的蝶变。产品还探索出数据新闻新模式——数据不再是生硬的阿拉伯数字,而是融入山海曲线、城市景观,以实景画面中的线条和图形呈现出相关数据模型。该产品在中国蓝新闻客户端首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等近百家媒体纷纷转发推荐,全网点击量近1000万。
今年2月,浙大邵逸夫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梁霄在杭州通过国产原研微创手术机器人操作系统,为万里之遥的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一名患者成功实施胆囊切除术,实现了我国5G超远程机器人人体肝胆手术零的突破。笔者获知这条新闻线索后,很好奇国产机器人如何能跨越5000公里进行异地手术?为充分展现该事件的新闻价值,笔者和团队成员决定突破传统广播报道定式,挑战从未尝试过的医学手术视频实时直播,独家策划了《“浙”“疆”情深,山海不远——中国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直播。手术当天,直播团队充分运用5G技术,实现浙江杭州与新疆阿拉尔两地,跨越5000公里的交互直播,浙江之声是全省唯一一家进行直播的媒体,也是目前为止国内媒体完成的最远端医学手术实时直播。现场,直播团队多机位呈现手术全过程,既有医生手脚并用操作“机器人”的细微动作,也有阿拉尔医院手术台上,机器人在接收到指令后,机械臂一点一点切割胆囊的全部操作,直到手术成功。这场直播备受社会关注,在央视频、中国蓝新闻、新浪微博、抖音等平台同步进行,全国网友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全网直播流量2000万+,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来源:传媒评论(公众号)
编辑:程博

438#
发表于 2023-10-5 01:33:07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口语化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
胡延征

新闻标题是新闻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条出色的新闻标题,不仅能对新闻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可以迅速吸引读者眼球,为媒体赢得受众。因此,在信息海量增长、媒体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网络媒体,都越来越重视新闻标题的制作,并积极探索各种制作标题的风格和方法。其中,口语化标题因其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特点深受读者欢迎,逐渐成为都市报和网络媒体在制作新闻标题时的常用法宝。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许多党报的新闻标题也一改“板着面孔说教”的传统形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通俗化、口语化趋向。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河南日报》近期在标题制作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变化,来阐明新闻标题口语化的作用和意义,进而尝试总结制作口语化新闻标题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为什么提倡新闻标题口语化
口语化新闻标题的流行,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一方面,从文艺发展的角度看,当今社会的现代性,可以被视作一个从精英走向大众、由雅文化向俗文化转变的“民主化”“世俗化”过程。新闻话语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也必然要适应这一大众化趋向,使用通俗语言来表现新闻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成为新闻媒体的共同选择。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读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只能通过快速浏览新闻标题来选择所需要的新闻内容。在这种快餐式的信息消费过程中,那些由人们熟知、常见的大众化语言构成的标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受众在接受、理解及运用新知识时所花费的精力,因而更容易获得读者的青睐。具体而言,口语化的新闻标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优势。

(一)通俗易懂

读者的文化水平不一样,理解能力也不一样。书面化的新闻标题往往过于专业和抽象,对许多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读者来说,会造成阅读和理解上的障碍。而口语化标题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尽量减少专业化词汇和抽象化表达,用大众熟悉的语言方式来概括新闻内容,使读者可以迅速快捷地解读标题、获得信息。这种通俗易懂的优势,满足了大众易于认知的需求,使口语化标题得以拥有更大的受众覆盖面。

(二)平易近人
除了不好理解之外,传统的书面化新闻标题通常还比较生硬、刻板,说教意味太强,令读者本能地产生距离感。而口语化标题往往更加轻松、活泼、平易近人,有很强的亲和力,迎合了当代读者求闲、求新、求轻的心态。即使是一些较严肃的政治题材新闻,用口语化标题统领全文后,也易使作品显得亲切,从而拉近了媒体与读者的距离。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环境下,这一点对新闻媒体尤为重要。

(三)便于传播

读者选择性读完报纸后,会将记忆的信息编译成自己的语言告诉周围的人,然后他的听众又会用自己的语言告诉其他人。在这种逐级扩散传播的过程中,如果传播者的口语编译能力不高,信息传播失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所以,如果编辑先将新闻标题作口语化处理,便可相对消除后续传播者口语编译水平低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对于党报及时准确地传递党和国家的声音、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制作口语化的新闻标题
既然口语化的新闻标题契合时代需求、深受读者欢迎,那么,如何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把传统的书面化标题转变成口语化标题,就成了一个值得业界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河南日报新闻出版部自2013年开始,把标题制作作为推动采编业务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制度化考核强化夜班编辑制作标题的能力,使《河南日报》制作新闻标题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获得了读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在这一过程中,多制作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口语化标题,成为许多编辑的共识。作为新闻出版部的一名普通编辑,笔者通过自身的工作实践,把口语化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总结为四点:化虚为实、化生为熟、由远及近、俗中见雅。笔者以2013年以来《河南日报》的部分新闻标题为例,通过对比稿件原标题(即未经夜班环节编辑的本报记者初拟标题或新华社稿件原标题)和见报后的标题,一方面展示新闻标题口语化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对上述四点的具体操作方法加以说明。
(一)化虚为实

口语化的新闻标题,首先得让读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而好懂好记的标题,一定不是抽象的概念或者空洞的口号,而是非常具体形象、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要求编辑充分提炼文章中实实在在的、可以具象甚至量化的新闻点并体现在标题上,以此来反映新闻的主旨。当然,一则新闻所包含的信息量通常要比标题的容量大得多,不可能把所有新闻点都搬上标题。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就要在不改变新闻主旨的前提下适当选择那些最关键、最新鲜、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点。下面列举《河南日报》见报的3条省内、国内、国际新闻的标题,来具体解释如何化虚为实。

例1:2014年1月9日

 原标题:极寒天气袭美

见报标题:北极熊室内取暖 越狱犯畏寒自首(引)

美国冻得不轻 气温低过火星(主)
例1可以说是把化虚为实体现得淋漓尽致的一个典型。原标题“极寒天气袭美”,只透露了一个信息——美国很冷。但到底冷到什么地步呢?编辑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例证来向读者进一步说明:北极熊躲进屋里取暖,越狱犯被冻回了监狱,局部地区的气温甚至比火星还要低。这样直观、形象的描述,远比一个“冷”字更让人“不寒而栗”。

(二)化生为熟

新闻的价值在于新。新奇的现象、新鲜的事件,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具有传播价值,但人们在认知上相应也要付出较大的努力。特别是各行业出现的新闻,由于其专业性和行业性较强,即使具体的事件或现象,普通人认知时也会有一些困难。而口语化标题就需要把新闻中一些不常见的、读者较为生疏的词语和概念转化为大家熟悉的语言,如日常用语、方言俗语以及当下流行的网络热词等,以帮助读者比较轻松地理解这些新生事物。下面结合部分实例加以说明。

例2:  2014年7月30日
原标题:多地低调取消楼市“限购令”

见报标题:“消化不良”让楼市压力山大(引)
“限购松绑风”又刮三城(主)
例2中的“消化不良”原为一种生活常见病,“压力山大”则是网络流行语,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前部分地区楼市面临库存严重、供大于求的巨大压力,向读者解释了一些地方取消“限购令”的原因。

(三)由远及近

口语化的新闻标题,很多时候就像跟读者聊天、讲故事,要想聊得火热、讲得精彩,就得改变那种板着面孔、端着架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生硬文风,想方设法跟读者套近乎,让读者觉得亲切、有所触动、有参与感和现场感。比如说,可以在标题上突出服务性的元素,多给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使用新闻事件当事人最切题、最鲜活的直接引语,以增强说服力和现场感;在保持客观真实的前提下,把编辑对于新闻的感悟或评论融入标题之中,引发读者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适当采用疑问或者反问的句式,引导读者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例3: 2013年5月6日

 原标题:本周天气提醒(引)

前期雷雨 后期高温(主)

见报标题:本周天气提醒(引)

前两天备伞 后三天减衣(主)

例4:2013年7月21日

原标题:奥巴马忆早年受歧视经历

见报标题:奥巴马谈协警枪杀黑人青年案(引)
倒退35年 我也可能是马丁(主)
例5:2013年11月21日

原标题:美国企业发射“一箭29星”

见报标题:如今发射卫星就似撒芝麻(主)
美企“一箭29星”刚创纪录,两天后俄将尝试“一箭32星”(副)
 例6:2013年8月9日
原标题:新乡市民认为:用“拦路绳”阻挡闯红灯的做法令人羞愧

见报标题:哨子、旗子不如一条绳子?(主)
新乡交通协管员拉绳子治理闯红灯,行人感羞愧(副)

 在例3中,把“前期雷雨 后期高温”换成“前两天备伞 后三天减衣”,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改动,却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让读者倍感亲切;例4直接引用奥巴马的话来评价当时震惊全美的白人协警枪杀黑人青年马丁案,不仅流露出这位黑人总统对此案的不满和无奈,也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根深蒂固;例5的主标题显然是编辑的主观感受,但这种感受直白而形象地展示了当今卫星发射技术已发展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读者看到这一标题,想必既觉得有趣,也会感到震惊;例6用疑问句的形式来斥责那些闯红灯的人,标题一下子就有了感情,同时也把问题抛给了读者,使其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逐渐被新闻本身所吸引。

(四)俗中见雅

口语化标题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俗,但这个俗指的是通俗,而绝不是低俗、粗俗。这就对标题制作者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口语化标题要有底线,如不可带有歧视、蔑视、辱骂等明显贬低他人的字眼和情绪,不可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不可过分调侃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等等;另一方面,对口语化标题也可以适度美化以增强其表现力,比如采用押韵、对仗(包括与对仗结构相似的双短句)的形式增强语言节奏感,巧用同音字词或多义字词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套用一些读者耳熟能详的文学影视作品名句、顺口溜等,使人读来妙趣横生、俗中见雅。

例7:2013年4月15日
原标题:研究机构公布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

见报标题: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发布(引)

百“姓”逐位 胜者为“王”(主)

例8:2014年8月8日

原标题:俄罗斯公布食品进口禁令清单

见报标题:美欧制裁闹得欢 普京一怒拉清单(引)

 俄对西方打响“食品战”(主)

 例7借助百姓的“姓”字和胜者为王的“王”字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既增加了标题的信息量,又增强了标题的趣味性,令人拍案叫绝;例8则套用了电影《小兵张嘎》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一方面解释了俄罗斯出台食品进口禁令的新闻背景,另一方面也唤起了不少读者对这部经典电影的记忆,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对标题进行美化的方法,遵循了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必须保持标题的通俗性、准确性,绝不能为了追求巧妙而生搬硬套,这样不仅会破坏口语化标题通俗易懂的第一要义,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更有可能曲解文意,误导读者,以至发生文不对题的低级错误。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闻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指群众口头语言的自然形态,而是编辑、记者对群众的原生态口语加以提炼后形成的标题语言,它虽然少了些庄重、典雅,却令人感到通俗易懂和生动有趣,能够起到方便读者阅读、畅通信息传播的作用。在制作口语化标题时,既不能端着架子、高高在上,也不能张嘴就来、敷衍了事,更不能刻意追求轰动效应、一味迎合低俗之风。一条出色的口语化标题,需要编辑在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的基础上,从服务读者的角度出发,充分提炼文章精华,反复推敲表现手法,字斟句酌,千锤百炼,如此才能产生返璞归真的效果。

来源:
新民联合融媒实验室


439#
发表于 2023-10-6 22:06:10 | 只看该作者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寻找新顶流IP?
科创类新闻往往比较艰深高冷,如何能挖出新顶流IP?本期特邀中新社安徽分社副总编辑兼采编中心主任吴兰,为大家分享实战真经。
美丽安徽
1常挖进展
近年来,安徽及在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机构在科技创新、前沿研究、基础攻关方面获得世界性成果,或被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刊登、或被应用于实际上天入地、或广受民众关注成为身边的“黑科技”。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又是中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以及在建的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聚变工程实验堆……各类大装置,都是丰富的“矿源”。
这些装置上不断涌现的科技硕果,自然是我们要努力挖的“金矿”。
“人造太阳”  王夙素 摄
以刚刚又刷新世界纪录的“人造太阳 ”举个例子。
在合肥西郊的科学岛上,有一个高11米,直径为8米,重400吨的“大罐子”,看似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它是解决人类终极理想的“源头”,也就是“人造太阳”。
何为“人造太阳”,模仿太阳聚变反应原理造一个“太阳”,被科学家们认为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最佳方案,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重要贡献。
这里都是挑战极限“造太阳”的人 王夙素 摄
在这里,有一群不断挑战极限“造太阳”的人。他们的目标就是希望未来有一天,聚变能商用的“聚变能源梦”在中国率先实现。
追梦的路上,成果不断涌现。30秒、60秒、101.2秒、403秒稳态高约束运行模式等离子体;5000万度、1亿度、1.6亿度等离子体运行……
冲着这不停歇的创造纪录,得挖,且得不停地挖才行。尤记得,有关“人造太阳”创纪录的稿件,仍是目前分社采用率最高的稿件之一。
“九章二号”144模式干涉仪(部分)实验照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再以量子与一只猫举例。
薛定谔的猫因“既死又活”的状态,成为科技界最著名的猫,凭借“一猫之力”让微观世界的量子走向大众。
如今,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升空,量子相关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理论上和产业路上,不断有重磅进展和关键技术突破,这些每一小步的前进或将是未来的一大步。
所以,我要做守在“猫”后的那位“搬运工”。
2深挖科普
三嗪框架聚合物离子膜、膜-蛋白二元体系的顺磁弛豫增强分析技术、离散量子比特、镧系金属卤化物基固态电解质、基于碳化硅中硅空位色心的高压原位磁探测……
这些每个字都认识的科研关键词,却让文科“小白”情何以堪。如何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得在深挖时,及时向科学家们多问、多请教。
记得一次采访中国科学院精准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对其研究方向和目标中的数据驱动智能化学、复杂体系化学理论等都能理解,颇为不解为何有“氮资源高效定向转化”。该重点实验室主任李震宇教授答曰:“多呀”“非常稳定的惰性气体”。
真是第一次知道氮气约占大气的78%。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认为呼吸都需要氧气,想当然认为氧气的含量最高,其实它只占约21%。
3广挖周边
近年来,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TOP10。
安徽的顶流IP不再只有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的农村改革,还有黄山、九华山的美丽名片,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徽文化,“人造太阳”……
除了这些,还有广大“周边”,比如:深空探测、量子科技等等,都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都是值得我们报道的,需要我们每天奋力“挖”。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闻,则是“挖”出来的。吴兰 摄
其实,在深挖广挖的写稿路上,不仅“费”记者,更“费”科研人员。发自内心的,真诚感谢每一位帮忙科普把关的科研人员。
来源:庖丁解NEWS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gPoNKwuX9SJntqWsjxk3Q
编辑:程博

440#
发表于 2023-11-15 00:15:40 | 只看该作者
法新社拒绝使用“恐怖分子”称呼哈马斯在法国引起争议
作为全球三大通讯社之一的法新社,因其坚持在新闻稿中拒绝使用“恐怖分子”“恐怖组织”一词描述哈马斯而在法国引起争议,法新社社长法布里斯·弗里耶斯(Fabrice Fries)周日出面为法新社的做法辩护。
file:///C:/Users/%E5%AD%A4%E5%9F%8E%E6%95%85~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6660/wps5.png
这张由马拉万-阿布-萨达(Marawan Abu Saada)医生发布的照片显示,2023 年 11 月 12 日,加沙城希法医院里早产的亟待救助的巴勒斯坦婴儿。加沙的希法医院已成为以色列与哈马斯战争中长达数日僵局的焦点。 AP - Dr. Marawan Abu Saada
作者:安德烈
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之后,法国一些政治人物主要是右翼对法新社拒绝描述哈马斯为“恐怖分子”提出质疑。11月2日,法国费加罗报披露了法新社内部有关以哈战争报道的“备忘录”,“备忘录”要求“禁止 ”使用 “恐怖分子 ”一词来描述哈马斯。可以称其为 “巴勒斯坦伊斯兰运动”(mouvement islamiste palestinien),应该使用 “哈马斯战士 ” (combattants du Hamas»),而不是 “哈马斯伊斯兰分子”(islamistes du Hamas) 。而编辑们只有在指出“美国、欧洲联盟及以色列 ”使用了 “恐怖分子 ”(描述哈马斯)一词时,才能使用该词。
法新社新闻总监切特温德(Phil Chetwynd)在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解释说,“恐怖分子 ”一词已经 “失去了意义”。他补充说:“例如,世界上所有的专制政府都用这个词来指代他们的对手。我们更注重可以亲眼目睹的事实。我们对以色列境内遭遇残暴袭击的详细描述读者是一目了然的”。
法新社在前述“指令”中还强调在以哈冲突中慎用“战争罪”,如果情况导致撰稿人使用 “战争罪 ”一词,建议撰稿人应指出,“根据法新社采访的法律专家,双方都可能被指控犯有战争罪”。
一些政治人物对此提出质疑,法国右翼共和党参议员Stéphane Le Rudulier批评法新社这样做“淡化了恐怖主义”。
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领袖玛丽娜-勒庞称:不使用 “恐怖分子 ”一词 “已经是对哈马斯的一种讨好”。右翼共和党主席埃里克-西奥蒂(Éric Ciotti)评论说:拒绝将哈马斯描述为恐怖分子令人震惊,等同于试图减轻恐怖。不过,法新社社长法布里斯. 弗里耶斯形容政客们的反应为“意图审判”,他呼吁该社员工 “避免将意图审判引入该社”。
弗里耶斯致信费加罗报说, “通讯社的作用不是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是尽可能准确地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他指出,“世界上的主要通讯社--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没有相互协商,却都遵循同样的规则”。
法新社社长弗里耶斯11月12日在『世界报』发表文章表示该社乐于接受各种批评的同时辩护说:  “在巴黎,法新社因在语义上没有将哈马斯描述为恐怖组织而受到批评,别忘了二十多年来,该机构一直将这一规则适用于任何运动 (比如伊斯兰运动),无论其多么可怕”。
他表示,法新社每天发布 4000 份新闻稿、3000 张照片和 300 个视频,如果“把一个主题、一次报道孤立起来,把火力集中在这一块拼图上,来诋毁整个报道,这肯定是一场不平等的战斗”。
他说,“法新社的使命是报道事实真相,这是一项宝贵的、惊人的现代使命。总的来说,法新社驻耶路撒冷、拉马拉和加沙的 50 名记者对当前冲突的报道令人印象深刻,报道主题之多,角度之广,报道之人性化:法新社是可以让法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世界性通讯社。”
弗里耶斯最后强调,新闻与政治不能混为一谈,该社决心坚持自己的专业领域。法新社唯一执着的是事实,其记者有义务不带偏见地进行报道。

编辑:程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