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1级硕士马皖雪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5-14 22:41:14 | 只看该作者
5.8 周一
阅读《视觉文化的奇观》——拉康、鲍德里亚
导语
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把社会批判政治介当做核心任务,无论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研究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媒体文化研究青少年亚文化研究,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种族研究性别研究,都致力手揭示文化塑造社会意义的作用,努力发掘社会边缘群体与主导阶级之间的权力关系。换言之,它宣扬底层阶级和社会边缘群体争取文化支配权的斗争。(18
5.9 周二
阅读《视觉文化的奇观》
镜像阶段:精神分析经验中揭示的“我”的功能构型—拉康
雅克 拉康 (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20世纪50年代开始多次开设精神分析讲习班,影响甚大。其镜像阶段理论和凝视理论成为视觉文化研究中运用最广的理论之一。代表作品有《文集》、《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等。
关键词:镜像理论;无意识;自我;建构主体
5.10周三
阅读《视觉文化的奇观》
论凝视作为小队形—拉康
详细论述了凝视的有关特质:“在视觉领域,凝视是外部的。我被观看,也就是说,我是一个图像……这就是凝视的功能,它就存在于处于可见世界中的主体建制的中心……那在可见世界中决定着我的东西,在最丰富的层面上说,就是外部的凝视。正是通过凝视,我进入了光,我接受的正是来自凝视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凝视是一种工具,通过它,光被具体化了……我被摄-影(photo-graphed)了。(47
关键词:凝视;他者;权力;自我认识
5.11 周四
阅读《视觉文化的奇观》
奇观社会—居伊·德波(现在多使用景观社会这一翻译)
德波生于1931年,1967年出版代表作《景观社会》(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成为国际情境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
关键词:奇观(景观);纯粹;表征;消费主义;
5.12 周五
阅读《视觉文化的奇观》
拟像的进程—鲍德里亚
·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年—2007年,法国作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被称为“知识的恐怖主义者”,他也是当代欧洲最负盛名的后现代理论学家,因其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和传媒建构出的拟像分析而备受关注。鲍德里亚作为媒介和社会理论学家,在很多媒介思想上具有和麦克卢汉相似的旨趣,其代表作有《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等。
关键词:拟像理论;超真实;拟仿;秩序;

5.13 周六
阅读《视觉文化的奇观》
视觉本质主义与视觉文化的对象-米克巴尔
巴尔认为,视觉性是展示看的行为的可能性,而不是被看的对象的物质性,正是那一可能性决定了一个人工产品能否从视觉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考察。甚至“纯粹的”语言对象,如文学文本,都可以以这种方式作为视觉性加以有意义和有建设性的分析。
关键词:看;被看;物质性;视觉本质主义;视觉文化
5.14 周日
阅读《视觉文化的奇观》
/差异的空间-维克多·伯金(190
关键词:空间;建构叙事;建构自我;视觉文化构想;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5-22 22:56:00 | 只看该作者
5.15 周一
阅读《视觉文化的奇观》
视觉文化的奇观 查尔斯·伽罗安 伊冯·高德留
奇观文化以视觉刺激控制和主宰着我们的身体的注意力,并由此把它与商品文化自我效能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快感”形式——“巴弗洛夫式”的快感——认同制造(媒介力量)(208)

5.16  周二
阅读《视觉文化的奇观》
幽灵写作:视觉文化构想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这是一个幽灵的时代,一个亡灵的时代,一个鬼魂的时代。幽灵总处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总是向某些人显形,而对另一些人隐身(226)。
关键词:幽灵;视觉性;可视性;全景敞视主义

5.17 周三
阅读《视觉文化的奇观》
法国殖民展览中凝视的去中心化 凯瑟琳·霍代
关键词:殖民图像;场景;凝视;去中心化

5.18 周四
阅读《视觉文化的奇观》
词与物:建构叙事,建构自我 艾伦·霍普-格林赫尔
物的意义是由我们审视它们的视角,及其与阐述它们的话语的关系来建构的。(274)
词与物:建构叙事,建构自我 艾伦·霍普-格林赫尔

5.19 周五
思考小论文选题,列提纲

5.20 周六
根据期刊风格与老师建议,修改提纲

5.21 周日
搜集文献,写小论文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14:42:45 | 只看该作者
周一
结合期刊特点重新梳理文章逻辑,撰写小论文;

周二
写论文,补充有关信息传播的理论知识;

周三
对照组会要求修改文章,避免转折词和“我们”之类的表达;

周四
撰写小论文第三部分

周四
写论文
分享:写每部分的论文时提前梳理可能用到的文献,会事半功倍

周五
撰写第四部分
分享:一边写论文一边通读上一句,然后学术性的表达,这样就容易避免一些表达的问题

周五
补充最新关于生成式AI的信息

周六
完善论文每部分之间的关联

周日
整理参考文献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13:17:24 | 只看该作者
马皖雪
周一(6.5)
通读小论文,修改全篇格式
周二(6.6)
根据老师的意见修改二稿
周三(6.7)
把之前读过的书读完《批评官员的尺度》:“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周四(6.8)
阅读《批评官员的尺度》
“当人们意识到,时间已消磨诸多斗志,他们才会更加相信,达至心中全善的最好方式,是不同思想的自由交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确定一种思想是否真理,就应让它在思想市场的竞争中接受检验。也仅有真理,才能保证我们梦想成真。”
周五(6.9)
阅读《规训与惩罚》
变化:“作为一种公共景观的酷刑消失了”。(7)
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24)
将肉体作为刑罚的主要对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何物?
周六(6.10)
阅读《规训与惩罚》
阐释古代酷刑包含着一整套“权力经济学”
周日(6.11)
阅读《规训与惩罚》
“‘人道’是给予这种经济学及其缁铢计算的一个体面的名称。”
论述惩罚有残暴向人道的转变,其实背后是权力经济的精心计算,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5:27:44 | 只看该作者
马皖雪

周一(6.12)
组会记录
莎莎姐
1. 写论文要注意技术原理梳理
2. 引用古哲学文献一定要逻辑自洽
3. 结尾不要引用文献,用自己的观点
4. 回复:评审专家观点接受-回应-修改说明
佳怿
1. 语言表达要注意,最好让别人帮自己看看
2. 表达逻辑很重要
古凤
1. 写作前要注意期刊风格!!!

周二(6.13)
翻阅《规训与惩罚》
第二部分惩罚
第一章普遍的惩罚
梳理了18-19世纪的刑罚史。惩罚的正当性从 君主权力转为社会契约,犯罪行为是对整个社会侵害。社会契约下的惩罚将人性作为一种衡量刑罚的尺度。
福柯认为人性尺度的背后是经济理性;
六条实现原则:最少/充分想象/侧面效果/绝对确定/共同真理/详细规定原则

周三(6.14)
翻阅《规训与惩罚》
第二章 惩罚的温和方式
主要解释为何“人道”作为惩罚的“尺度”
六项特点:一是惩罚必须是自然而非任意的,而非是前述君主制那般的反复无常的一种非理性表达。二是惩罚的符号不仅仅是打击犯罪,它应该打击的应当是犯罪的欲望,使其在犯罪之前就自然而然的联系到刑法,以此来终结自己的犯罪行为。三是惩罚应随着不同的个体犯的罪行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惩罚时间。四是围观的群众是惩罚目标所在。五是为了上述目标的实现,使人们对惩罚心悦诚服就需要通过符号印刷的传播,来增强宣传效果。六是最后要注意的是不能让人们把罪犯视为光荣的或英勇的。

周四(6.15)
翻阅《规训与惩罚》
第三部分 规训
第一章 驯顺的肉体
在18世纪社会变革中,源于军队、学校、医院、工厂等场景的管理方式,汇聚成为治理技术,此类规训技术通过空间区隔、时间划分、行动编码、系统控制等手段,以间接和隐微的方式,增强对人体的操控并提高其功用,为具有军事化底色的近代国家提供了驯顺的人体基础。

周五(6.16)
写研究生中期考核,整理个人资料。

周六(6.17)
写研究生中期考核,写的时候对自己前两年的研究生生活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发现自己的几个问题:
1. 经典著作读的还不够多,接下来要多读
2. 毕业论文开始的比较慢,要抓紧时间规划毕业论文
3. 研究生阶段最好注重均衡发展,中期考核的时候才有话可说,我的社会实践就比较少,后续可以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4. 研究生前期还是要多发表新闻作品,既能锻炼文笔,也能够增加竞争优势

周日(6.18)
翻阅《规训与惩罚》
第二章 规训的手段
福柯把规训的权力运作归结为三种手段:即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7-3 18:09:04 | 只看该作者
6.26 周一
搜集毕业论文的英文文献,关于英文文献的搜集掌握的还不够熟练,学习英文文献搜集的方法。

6.27周二
阅读《沉浸式新闻_概念辨析、叙事重构与观念反思》等相关文献,梳理概念。
在毕业论文答辩的分享中,学姐们都提到了概念的重要性,学习概念的表述,即弄清楚论文中涉及的每一个概念。

6.28 周三
家中有事

6.29 周四
家中有事

6.30 周五
1. 阅读《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
理论:仪式观理论、符号学
媒介事件的符号学阐释:媒介事件的特征首先取决于干扰性、垄断性、直播性和远地点性这些要素。(11
社会结构——至少在短暂的时刻。(16
个体与他人越隔离,与媒介越接近。(17
2. 整理学长学姐们的就业经验分享


7.1 周六
1. 阅读《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
内容与思考:媒介事件的类型、脚本的组成、如何判定媒介事件、媒介事件特征的延伸
媒介的威力不仅可以给社会网络插入信息,而且可以自己创造网络——分裂、整合乃至设计


7.2 周日
阅读《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
内容:媒介事件的协商(三个伙伴:事件的组织者,负责收集元素并拟定其历史意义;电视台,通过对元素的重新组合完成事件再生产;观众)、媒介事件的病变(78)、媒介事件的表演(是否对事件的“真实”表现的问题引起混淆)、补偿美学(107,对观众的互动的缺席的一种补偿?)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22:08:01 | 只看该作者
9.4
一、阅读《新闻叙事学》第一章
1. 研究对象由方法决定
2. 研究范畴: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叙事接受

9.5
阅读《新闻叙事学》第二章
(一)新闻叙事声音——叙事人
1. 谁是叙事人-声音发出机制
根据叙述者被感知的程度
根据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关系
2.新闻叙事人
(二)新闻叙事的意识形态建构
新闻叙事意义的生产:就是“对社会知识与经验所进行的建构”

9.6
阅读《新闻叙事学》第二章
1. 新闻的叙事视角指的是新闻叙事人观察和叙述事实的角度。
2. 聚焦,在新闻叙事中与视角区别开来,有其特殊的概念内涵。它强调“什么被看”,即在新闻事实的各个侧面中,将叙事眼光集中投射到最能反映事实本质,最能表现叙事人立场观点,最能满足受众需求的某一侧面或某一个点上,从而叙述出一个〝意义的世界”,进而强力引导接受也就是引导舆论。

9.7
阅读《新闻叙事学》第三章
1. 叙事的两个基本元素:事件和话语
2. 新闻叙事的本源与对象:新闻叙事必须叙述真实之事,而且必须通过叙事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3. 新闻故事由一系列核心事件与催化事件相互结合的一个特殊编组

9.8
阅读《新闻叙事学》第四章
1. 新闻叙事中,新闻话语的内、外结构均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定性。
2. 梵•迪克指出,“从经济角度看,新闻也是一种需要推广和销售的商品。从意识形态来说,新闻含蓄地推销着社会精英阶层占主导地位的信念和观点。

9.9
阅读《新闻叙事学》第五章
在新闻接受的过程中,接受者不单纯是一个被动的接受器,也不只是一个新闻文木的主动制造者,而是一个能够自由地面对信息的制约者与反馈者。因此,作为传者的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既不是一个接受者思维的完全控制者,也不是一个完全顺从于接受者的谄媚者,而应该是一个能够控制信息的舆论引导者。

9.10
1. 整理读书笔记
2. 参加聚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