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21#
发表于 2022-10-10 11:26: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学堂:澎湃记者教你做好人物采访
本次讲座,深度营邀请到了澎湃新闻人物栏目记者黄霁洁,她将以自己写过的一篇特稿《带着毒气生活的后半生》为案例,向大家讲述如何做好人物采访。
记者黄霁洁主要从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及前后采写过程、怎么说好一个故事、如何面对表达能力不够好的受访者、外围采访的意义、报道情绪的把控及人物和主题的复杂性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选题与采访前后
1.选题
▪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的化学武器,平民无意触碰带来的影响与病痛。
▪ 以往关于这一群体的报道很多,但大多是短消息,并且报道方向多关于起诉日方案件的进展、身体的病痛与得到的官方/民间救助的进展。
▪ 报道存在遗漏:“他者化”、不可见的群体、群体真实生活和应对方式是如何的?
2. 寻找采访对象
对象寻找:系列案件的律师、资助群体体检的资助人推荐。
约方环节:受访者讲述为什么关注这个选题、可能带来的社会效应、希望呈现的深度。
PS:长时间与受访者真诚地沟通,包括提前预告人物报道需要呈现的东西,例如丰富的细节。从而建立有共识、信任的关系,让后续采访更顺畅。
3. 了解采访对象的经历
相似的:参与诉讼、经历病痛。
特殊的(提前预想):个人的生活经历、化学武器对他们的影响。
示例:李臣29岁遭遇毒气,年轻男性失去劳动力,对尊严的打击;高明受害时是小女孩,是否会影响同学交往、恋爱、青春期的敏感想法。
二、怎么说好一个故事(呈现人物内心,生命历程相关细节)
1. 案头工作:采访前准备
▪ 与这一群体相关文章、报道收集。
▪ 相似案例(eg.可能传染的疾病)的报道,去看受访者可能产生的心理、困境、应对,去问到独特的细节。
2.和受访者深入沟通,如何亲近一个陌生的受访者?
采访环境:放松的、长时间待在一起。
提问方式:暖场问题,闲聊,不是一问一答。
3. 前期对特定、需要还原场景和细节的预设
示例:以往报道中提到有家长反对小女孩高明入学→提问: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4.采访期间的追问完整细节
示例:高明的母亲劝说校长,校长还是不让→追问:受访者本人在做什么?怎么想的?怎么听到的?→
原文内容:
中毒出院后,小学一年级报到,校长办公室里,母亲陈淑霞劝着,“这个病不传染”。对方不信,“家长都跟我说,如果高明要上这个学,别的小朋友都会退学。”门外,走廊很静,高明盯着地板,走也走不了,全都听到了心里。
PS:不是连环的问题抛出去,而是像跟朋友聊天,注意交流的方式。
5.真实、清晰、具体化(个人经历+背景信息)
以往报道中李臣的职业是船员,具体问到是加油工这一工种,更加符合李臣当时年轻的状态、接触到化学武器的原因。
原文内容:
天气越来越冷了,好在船舱里开着暖气,明亮如白昼。加油工李臣不怕冷,他29岁,虽然长得清瘦,大家伙都叫他“小牛犊子”,1968年当了兵回来,进入黑龙江省航道局,干什么事都冲在前头。
……
船底,泥泵发出“咣当咣当”的撞击声,里面的叶轮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泥泵裂了一条缝,掺着泥沙的水漏到李臣和师傅二管轮肖庆武脚下。俩人打开泥泵,“里头有个铁器的东西!”
好像是一颗旧炮弹。头破了,黑色油亮的液体流出,涌上一股大蒜烧了的辣味,水不断往下滴。
三、和表达能力不够好的采访对象交流
1. 辅助采访方式
在所处场景里做好现场观察。
示例:杨树茂,四十多岁的中年男性,对内心体验的描述停留在简单的话语,“很痛苦、很难受”等。
在杨家里采访,观察到家里是很简陋的、十几平米的房间,电视柜上有药瓶,就着现场观察到的物品来聊,问药瓶是怎么回事? → 对底层人们来说,医疗开销巨大,杨树茂一开始去医院开药,后来就自己去药店买药吃,甚至心理上的难受也只能靠吃止疼药。
原文内容:
杨树茂在40岁中毒后,感冒、发烧、眼睛怕光、肝病、尿频、四肢无力纠缠着他,上一回医院100-300元,住一次院3000-5000元。他的医保是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在30%-40%,仍有不少进不了医保的项目,“都试过了,没用。”
受害者在出院时曾收到日本政府发放的“协力金”,他的13万都花在病上。当年卖炒货挣来的十多万,也慢慢变成零,变成负数。
现在,他净吃止疼药,护肝片,消炎药,两三元一版,六七元一瓶,把疼痛勉强挨过去。到后来,心里难受时也吃,一天要吃20片。
问杨树茂家中日历上的耶和华?家里有人信教吗?
得病后,杨树茂妻子开始捧着圣经念叨,“为你治病好。”
对采访对象的观察也是细节。
eg.采访时杨树茂每说一句话都要叹气,和以往报道中激动的状态不同,暗示不同时间点上同一人状态的变化。
2.封闭式的提问
示例:高明喜欢日本的环境,用封闭式提问具体化:“是不是空气比较湿润?”“是不是街边亮着很多灯?”不一定得到确定回答,但鼓励受访者回忆、回想感受到的东西。
原文内容:
高明喜欢日本,她跟着律师去了三次。那里的空气澄净、湿润,夜晚,街边一排排商店闪着霓虹灯,商场里卖什么的都有。
而在家,日头总是不落,穿凉拖出门,回来时脚底就有一层沙子。她的行走范围只有以家为圆心的一小块,因为免疫系统损伤,她走到几百米外的道边都要大口喘气,有时走也走不回来。
从日本回到家一个人呆着,她又感到说不清的难受:那么好的一个地方,为什么曾经造成了这么多的痛苦?
四、外围采访的意义
1.丰富人物细节
示例:徐志夫对回忆对日本的感情有困难,于是与他的儿子聊。
中毒头几年,电视里,播着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原本在病床上虚弱躺着的徐志夫一跃坐起,直着脖子,大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健康身体!”
2. 现在的状态和以前的状态不同,也许受访者本人不能明晰、直接地讲述以前内心的想法
原文内容:
那时候,李臣的身体逐渐变弱。日本律师告诉他,李臣要没了,证人就没了。
罗立娟回忆,吴凤琴曾说,李臣开始好好吃饭,之前有的药不愿吃,后来整箱整箱买。只要碰到上日本请愿、开交流会,李臣几乎从不拒绝,见到罗立娟会唠,“我要好好活着,我这还有任务没完成。”
……
多少年倏忽而过,罗立娟明显感觉,受害者都老了,他们的步子变慢了,头上也冒出了白发。几个年幼的孩子如今已长成了青年,当年的青年有些也有了孙儿。
李臣没法再想着那些创伤了。
3.外围采访对象对人物的观察与体会,为主题提供不一样的视角与深度
为何会有表达能力的欠缺?
原文内容:
黑龙江北辰律师事务所律师罗立娟回忆起第一次听“八四”受害者讲述中毒后的遭遇,他们急切地说,“水泡最开始是小红疙瘩,然后变成小绿豆粒儿那么大,又变成黄豆粒儿,然后鸽子蛋那么大,鸡蛋那么大,最大像馒头那么大。”
在她看来,那是找不到语言形容的迷茫。受害者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只能用最贴近生活的食物来表述。侵华战争、化学武器,很少有人提及这些庞大的字眼。
不只是受害者,大多数人都对毒气弹和芥子气的性质无从得知。
在争取权益的过程中,底层人们如何去理解、表达自己的诉求。律师对受害者变化的留意:从关注自身权益到关注自身以外的更公共的话题,如化学武器的销毁。
原文内容:
多年漫长的诉讼过程,她也感觉到受害者的变化。
“历史是活的,不会死的。”
“我当初来的时候,我就是希望日本政府赔我钱,但是现在,我个人也可以代表“八四”受害者——如果日本政府能尽快在中国销毁化学武器,我宁可放弃我的赔偿。”
受害者冒出来的三言两语,让罗立娟震惊和感动。最初,她感觉他们不太了解历史、政治,很多人是打工者,也有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下来。提到中毒,他们会说“很痛苦,伤害挺大”。
慢慢,有时在法庭,有时在媒体见面会,或是民间团体接待、给外务省递材料的时候,受害者会临时触景生情,激动地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观点,甚至放弃个体的权利。
五、人物报道情绪的把控与主题复杂性
1.悲情化 VS. 人物的尊严
相比对受害者报道的悲情化,呈现他们自我的应对和变化更重要,正是在痛苦之中的一些细节能让读者理解主题。
在医院病房采访李臣,刚开始接触会觉得他是需要帮助与关怀的老人,内心是伤口很深的人。但看到他病床旁边的鱼缸养鱼,不同意帮忙换水,体会到李臣的尊严,体会到他活下去的愿望。
原文内容:
吴凤琴不懂,为什么“不能让想爱的人去爱,想相爱却不能相爱”。
李臣记得,结婚时,家里拮据,他们就去动物园溜达了一小时。天空下着小雨,他俩打着伞,靠在一块。回到租的房子里,邻居帮他们打开门,说一声:“小两口,进屋吧!”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2.以轻的东西写重的感情
原文内容:
徐志夫是一审的受害者代表。他整了一套西服,理了头发,什么也没拿,就带了一个皮兜过去了。
他不知道买什么,就在家附近买了20多个小小的福字,几块手绢儿,印着花的,叠好装到兜里。见到日本友好人士,一人给一个。
VS. 采访徐的儿子得到的另一细节:徐一下飞机打电话给儿子激动地说,我来日本了,代表病友为受害的人送去曙光。
文章选择了前一个更加贴近人物日常状态的细节。
原文内容:
“你没死呢!”“没呢!”“那谁呢!”“没了!”
每年体检,受害者们相聚在一起,诉说着只有彼此能理解的密语。
VS. 徐表达过“活一天算一天”的想法。但文章没有用这句绝望的话。
3. 报道主题的深化:人物如何超越自身
以往报道主题清晰,落入民族主义的叙事中。做这个选题一开始的可能预设是受访者们对日本国家、甚至人的愤怒。实际上发现并非如此。日本友好人士与律师团体对受访者的帮助,与日本民众有深入交流,是受访者本人思想发生变化的过程。于是还原与日本友人沟通的细节,勾画出主题的复杂性,展现受访者重新建立信念的方式与复杂的心态。
示例:受访者去到日本,见到繁华的大都市、有礼貌有秩序的民众,诉讼一直拖到和平年代,受访者们已经感受不到过去战争与现在的关系,但他们自己又是战争的受害者。
例如,高明对日本的印象与新鲜感,与日常焦虑无聊生活的对比;徐志夫碰到的90岁日本老太太,战争时在中国做过俘虏,也在东北医院做过大夫,用东北话聊天,徐觉得很亲切。
Q & A
1. 报道写作如何进行谋篇布局,安排群像报道中的人物?
▪ 经历相似的人物选择特殊的细节,适应不同人物的不同特性。
▪ 写作时按照人物经历的逻辑,穿插写人物故事。
2. 如何在报道中呈现人物可能负面的内容?
▪ 不是为人物做宣传,而是真实地写出方方面面的情况与故事。
▪ 负面的存在可能是没有打开人的经历,可以去更加客观地了解受访者的经历,去了解故事背后的因素。例如,建筑师灵感匮乏,是为什么?来自职业的发展?环境的困扰?本人的困境?
▪ 受访者的诉求和报道方向的不一致,如果可以,沟通具体原因和想法,用一些方式打消受访者的顾虑,例如,群像匿名。
3. 只能通过电话采访时如何补足场景细节?
▪ 隔着电话/微信也有好处,不用面对面可能缓解紧张感,并且可以看看采访提纲。
▪ 场景观察需要基于受访者本身经历,还原场景,通过请受访者举例子、生动描述。
▪ 询问能够加入在场描述的信息:语气、频繁的用词等,对场景做补充。
4. 静态选题的寻找与价值判断
▪ 话题类公众号、垂直领域公众号。
▪ 社交媒体的隐藏选题,例如豆瓣小组等。
▪ 学术论文关心的议题。
▪ 选题是否具有公共价值与故事性。
▪ 是不是这个时代关心的话题?被讨论过那么多次的选题,如何找到一个新的标准与角度。例如,性少数人群的报道,以前关注他们本身,目前可能去找次级的议题,就业困扰?老年性少数?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eW4UA_SRN_bOKXVcilz6g
编辑:屈妍君

422#
发表于 2022-10-31 22:25: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热点记者詹钘:做突发新闻让我觉得很纯粹

詹钘系极目新闻记者,负责国内热点新闻采写。作为在一线耕耘十余年的记者,詹钘与他的同事一起拓展极目新闻报道的版图,用有限的人力争分夺秒地寻找这片土地上每一处最新鲜、最迫切、最隐秘的新闻线索。
围绕热点突发事件,我们向詹钘询问了从业经历与经验建议,并归纳出发现事实、核查事实到判断事实、突破事实这四个对于热点突发新闻采写至关重要的步骤,并借此帮助对热点新闻行业有新闻理想追求的同学了解这个行业的真实状况。

01 发现事实
Q:除了微博,抖音,还有没有其他的线索来源渠道?

A:从头条、腾讯这类新闻客户端中获取线索的成稿量比较大,而抖音和微博平台有大量的个人号发布的内容,比如发布个人诉求,可以在微博上发帖,或者在抖音上发布视频。热点记者找线索或者找人的方式很广泛,有时候都会找到B站上。相对而言,新浪微博和抖音的受众面更广,信息来源也更丰富。

除了微博和抖音,各大媒体几乎都设置了专门的电话,用来接收新闻线索及求助。另外,头条、腾讯等新闻平台会跟媒体有合作,平台每天会梳理一些选题给媒体,媒体记者采写后给平台供稿,平台会相对扶持一些流量。

Q:现在人人都可以把线索发在网上,对于记者而言,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可能还没有报料人的强,如何去应对?

A:确实是这样的。报料人会在网上散播一些信息。记者如果抢不到时效性,必须得对报料人发布的内容进行核实。比如,网上传播一些内容/消息,大家一定都会问“这是真的吗”,涉及到大众利益的内容,没有人会随意相信。如果消息从官媒稿件发出,大众自然会关注;如果是普通人发布,媒体就充当了信息核实的工具,求证事情/消息的真假,如果是假的,则进行辟谣。但现在,一些自媒体账号拥有强大的粉丝量,如果他们爆料,会有很大的关注度,媒体就得从评论等一些地方进一步去深挖、求证。
不过,官媒还是有着较强的影响力。现在一些用户量高的媒体平台账号,一般都是官媒。

02核实事实
Q:在热点突发事件中,怎么进行信源的核实呢?
A:比如有一个交通事故线索来自头条或者抖音,是一段视频或者一段描述,我们要注意观察视频和图片里出现的景物。第一步弄清楚事件发生地,使用百度地图或者谷歌地图点开实景地图查验,找到具体地点,对比照片或视频,确定线索中的描述的地点与实际是否相符和。

第二步,搜索线索地点附近门店的电话,挨个联系,问问今天那条路是不是发生事故了,是不是有人被送到医院了?是不是有重伤的人?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确定,基本上认定事情发生。之后,你联系离事发地点最近的医院急诊科,可以直接问上午是不是有人出车祸被送过来了?是不是有两个人呢?是一男一女吗?伤情怎么样?如果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和相关的信息,你可以确定事情发生了,就可以出稿。如果想进一步核实,你可以联系一下交警,如上午是不是有个事故?如果交警再确认了,那基本上200%没问题了。如果突发事件中有人员伤亡,需要联系当地派出所,并联系应急部门以及公安进行核实。多方信源验证后,确认伤亡情况,你才能撰稿。

2021年8月,内蒙古阿拉善,于月仙因突发车祸离世。

Q:近十年来新媒体快速发展,您是否感觉到现在的突发热点报道和十几年前相比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A:十年前,每个突发事件都要求记者到现场。无论什么突发事件,在现场找到了目击者,确认这个事情是真实的,才能操作稿件。如果去晚了,没有抢到现场,就无法抢到一手信源报道。原来的线索来源比较单一的,主要是一些热线的线索。

现在是快餐新闻的时代,有些事情的核实不一定要去现场。很多事情已经有人做了,现场的视频、照片已经有人帮你拍了。记者做的事情就是:第一步抢速度,核实相关视频是否真实,迅速出稿;后续调查什么原因引起,你就可以出第二篇,再围绕事故发生地的一些相关背景资料不断推进,撰稿。

每一个媒体都在求快并不是件很好的事情。快很好,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一个事情发生。但快容易出错。突发事件发生,记者要第一时间进行核实,有没有人员伤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等。每个人说的信息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居民说看到了两具遗体,但是可能不一定是尸体,可能是有人昏厥或者其他情况,七嘴八舌容易出现一些信息失误。眼睛看到的跟听别人说的始终是两回事。

Q:对于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关系,您如何看待?

A:准确性在报道中是第一位的。有时候宁愿发一篇100字左右的稿件,只要确保里面的内容准确。时效性是在准确性的基础上的,如果连准确性都没有的话,快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快,如果内容有误,互联网时代,全网发布后,再想挽回就很难,影响很恶劣,甚至会导致品牌名誉受损。

03判断事实
Q:当有突发报道的任务下达时,您如何做好准备工作?
A: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得查看路线,以及火车票或者机票。弄清楚哪个交通工具过去更方便,当地哪个机场离事发地比较近,是租车还是开车赶往机场等等。把这些事情搞清楚之后,就可以收拾东西出发了。
路途中间也要做准备工作,并不是坐在车上睡觉啥都不干。因为媒体竞争激烈,大多对出稿的速度要求比较高,比如说今天上午出发,下午才到事发地,但为了抢发稿件,在路上就要开始准备案头资料,想好你的文本分哪几部分。到了现场,了解到实际情况之后,再跟之前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像一些突发事件没有什么可参考的报道,那么你在路上就需要自己搜集该事件的背景资料。有背景资料之后,你才知道去采访谁,怎么采访,怎么进入现场等等。

另外一种情况是,其他媒体已经报道过这个突发事件了,那么你在出发前可以提前联系下同行,了解下现场的情况如何,采访突破是否有困难。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电脑虽然时刻带着,但是在去现场途中我们都习惯用手机查询资料。当然,手机的作用也不限于此,突发事件中有一些即时性的报道,文字比较少,就可以直接用手机敲出来。而且如果临时出了状况,笔记本电脑又不在身边,手机也比较方便。在突发热点事件的采访中,有的记者同行能够在一小时之内,用手机敲出一篇3000字的稿件。手机还有个作用就是录音。但是效率高的记者,采访结束后是很少专门去听录音的。我们录音的目的,大多是用作证据留存,以及在后期可以起到内容核对或者整合作用。我觉得最大的作用就是,有时候你忘记了一个采访细节,你可以听一下录音,核对一下相关事实。

Q:在“5·12西安男童掉入下水道失联事件”中,您是怎么获得这个新闻线索的?判断是否跟进的标准是什么?

A:这个是部门调度的线索,之前有其它媒体首发了稿件,但都比较简单。部门领导调度后,我马上赶往现场。一个线索是否值得持续跟进,最大的标准就是关注度。下水道男孩事件刚发生的几天,我连续追了好几篇稿件,一天一篇。因为这种热点的事件是可以一直追,直到找到男孩为止的。然而,就我个人经验来说,很难琢磨透网友的关注度。去年我做的“带牛奶入校被拒,四川两中学生校门口喝掉半箱奶”这一报道,稿件内容很简单,没想到相关内容成为微博热搜第一,获得了网友非常大的关注。这种小新闻,有时候记者自身会觉得可能关注度不高,但实际上还是会带来很大的流量。

2022年5月,陕西西安,5岁男童掉入下水道。

04 突破事实
Q:在突发新闻中,新闻记者之间是不是存在对于首家报道、独家报道的竞争?

A:首发报道肯定是存在竞争的,类似于发生塌方、爆炸、车祸等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各个媒体都会抢首发。这种通常都是第一时间电话采访当地周边居民、目击者,并向当地应急管理等部门咨询伤亡情况后出稿。当然,这些不仅包括文字内容上的竞争,还有视频内容上的竞争。对于网上流出来的视频,你首先要确认这个视频的真实性,然后第一时间剪辑视频,再加上第一时间的报道文字。有时候视频文字几乎需要同时出,像这样你才有可能抢到首发。有一些平台对稿件的要求也很高。比如说像腾讯、头条这种,它会要求有视频、文字,所以我们抢首发,也包括视频、文字、照片等这些信息。

当然,即便是首发,之后我们也都会派人到现场,此时的竞争就不是比较谁更快了,而是比深度、现场走访的情况、调查事故的原因等,看哪个记者涉及的范围更广、更深。

其实对于记者同行来说,大家奔波在外都不容易,所以很多大型事件中,碰到很难突破的点位,会出现记者“抱团”的情况,协同作战效率会更高。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信源记者之间都可以分享。有些现场可以一同突破,但部分独家稿件的核心信源,在媒体的激烈竞争当中,有些记者也会“留一手”。

Q:您去突发事件现场时,面对很复杂的新闻线索,要怎么找到第一信源或者核心信源?您可以举一个您报道过的案例吗?

A:要视具体的案例而定,有时候运气的成分会比较大。为什么那么多媒体去了现场,最后只有一家媒体,把这个内容做到位了。有时候是非常偶然的因素。比如我们在一个小餐馆吃饭,跟餐馆老板聊天,正好他认识受害者的家属,或者他正好认识那个失联人员的家属等等,我们就可能意外地获得一些信息,这就是说为什么运气的成分比较大。

但与此同时也有硬核突破的,比如说2021年5月份的洱海坠机事故。一个是采访那个坠机现场,要去看它是什么机型,看如何打捞。首先你要第一时间赶到核心区,因为这个事情发生后,很多场地都可能已经封锁了。记得当时围着洱海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发现了一个救援物资的出入口。之后伪装成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成功进入了飞机残骸的打捞现场,偷偷地在一些隐蔽的地方,拍摄视频和照片,最终获得了第一手的独家打捞视频。

我们到了现场以后还需要采访家属,因为写新闻稿最终还是要写人的故事。我到达时已经是当天下午五六点了,遇难人员的遗体已经送到殡仪馆,所以你要到殡仪馆去才有可能见到家属。第二天一早,我到了殡仪馆,家属都在大厅里面,不让外人进入。怎么办?我就等,等到追悼会结束后,在一旁叫了辆车,跟着遇难人员家属,找到他们居住的宾馆,去到宾馆。我也就在那个宾馆住下了,然后在宾馆院子里面闲逛,只是跟一个家属聊了两句,就被应急管理人员发现了。

另外,我发现这些家属都住在一楼,我就在一楼大厅候着,观察他们住在哪一个房间。了解到大概的房间号后,我再回到我的房间,打相关房间的内部座机号,有可能会有人接。很久以前我做过这种尝试,成功突破到采访。但是当天我还是没有突破成功,打了几个内线都没有人接听。但后来还是通过同事提供的其它信源,成功采访到了遇难者家属。

Q:当采访对象涉及到遇难者家属时,怎么让对方放下戒备心理,调整双方到比较舒服的聊天状态呢?

A:一般遇难者家属分两种状态:一种是很悲伤,完全不愿意跟你聊;另外一种是有倾诉的欲望,原因也是因为家人离开了,他们想告诉大家自己的亲人是个怎么样的人,想把心里想的表达出来。家属如果太悲伤,你执意跟他聊也很难沟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其实只要到了现场,即使聊不出来东西,都会有内容可写。如说看到家属悲伤的状态,等等细节,都可以在稿件里面穿插。

面对过于悲伤的遇难者家属,我的建议是还是尽量减少过多的提问。因为我觉得他只要愿意跟你交流,你的采访就成功了一半。

先确认他说的东西,基本上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然后再适时地问一些自己真正需要的内容。因为对于家属来说,他有些不愿意说的东西我们也不好去触碰。你万一触碰他比较反感的部分,他没有办法跟你继续说下去的话,后面的内容就没有了。所以应该照顾一下他们的感受,多让他们说说自己想表达的,个人并不赞成过多的引导。

Q:在突发热点报道中,视频呈现是不是比较重要?怎么处理拍摄遇难者家属可能导致的新闻伦理问题?

A:视频肯定比照片更直观更生动。现在在小视频这一块,像抖音这些平台很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作为新闻从业者来说,拍遇难者家属视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前提是要把他们面部进行处理,比如打马赛克等。我觉得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不存在说曝光谁的隐私的问题。新闻规范里面有一条是为了新闻报道去拍摄一些照片,不存在侵权或者涉及隐私等问题。我觉得这个只要处理好是没有问题的。

Q:遇到未曾涉及的领域,怎么快速补充该领域的知识?

A:现在网络很发达,想了解的知识,网上搜索全部都能找到。但如果要写进稿件,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核查,比如请教专家、电话采访专业人士等,不能把网上看到的知识直接复制到稿件中。这涉及两方面问题,一个是抄袭,另一个是网上的东西不一定准确,入稿的东西还是需要专家核实。

2021年6月,湖南湘潭,航天员汤洪波飞天。

Q:报道过程中,如何减少个人情绪因素干扰?

A:一个是客观,一个是多方了解。在记者行业时间久了,已经习惯了用客观事实描述一件事情,一般不会把情绪带进稿件中。但有一种情况特殊,就是寻亲等情感较重的稿件,我可能会带进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直播的时候。我觉得这种情况无伤大雅。年轻记者常遇到这类问题,想为弱者、求助者发声,就会变得情绪化,一般编辑在把关的时候都会进行修改。新闻一定要以客观事实为主,不宜有太多情绪化的词语。

05关于新闻理想
Q:您说过做新闻这一行有点累,有时候付出和回报还不成正比,那您为什么没有转行呢?

A:因为有产生一些成就感吧,你的稿件出来有很多人看。比如说你的稿子上了热搜,朋友会转发给你,稿件得到很多人的关注。这个时候我就有一种很特别的成就感,跟以前的报纸时代不一样。此外,我觉得做突发新闻的工作比较纯粹。可以远离一些办公室关系和一些人情世故。每天专注业务,很单纯。所以自己十多年还奋战在采写一线。

Q:您对新闻行业的后辈,有什么建议呢?

A: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媒体实习,找好的实习老师带你,从而深入了解这个行业。在了解的过程中,看你适不适合这一行,适合做哪个类型的新闻。然后再决定毕业的时候,是否要进入媒体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它有它风光的一面,比如一些官媒可以写正能量的报道,做社会新闻也可以帮助很多人,如果自己做的报道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成就感是非常高的。但是,社会是有边界的,新闻也是有边界的。新闻行业桎梏比较多,所以不要对这个行业期望太高。你可以有新闻理想,但如果最后达不到你自己的要求,也不要灰心和气馁。这可能是大环境使然,不是你个人的原因。

*以上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来源:传媒见闻

编辑:马源

423#
发表于 2022-11-2 13:20: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①给个体工商户发展添把火候
②让个体工商户发展得到实在的好处
③让个体工商户发展行稳致远

王瑞琳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11月1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条例》聚焦当前个体工商户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

个体工商户在我国市场主体中“唱主角”,撑起了经济发展的一片天。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总量达1.11亿户,占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街头巷尾,衣食住行,处处可见个体工商户的身影,从清晨水汽袅袅的早餐店,到深夜畅饮“撸串”的后备箱集市......是他们的活跃让城市有烟火气,给消费者带来多种多样的选择与体验,编织着民生的幸福感,托举着就业的安全感,包容着创业的大梦想,更凝聚着经济基本盘的稳固性和强韧性。

事实上,《条例》是一部新规。原有的《个体工商户条例》已施行11年之久,眼下,形势有所变化,疫情反复、消费低迷,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过全方位调整完善的新《条例》应运而生。作为一部促进发展的综合性法规,《条例》着眼于疏通当前个体工商户经营所面临的各项难点堵点,从立法层面强化顶层设计,谋划长远布局,进一步提升个体工商户经济体系总体效能。

新规之变,重点落在“发展”二字。《条例》共39条,从明确个体工商户地位与发展基本原则、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及任务、规定配套政策措施、加大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优化其营商环境。值得注意的是,《条例》亮点频出,例如,《条例》要求财政、金融、税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研究制定税费支持、创业扶持等政策措施,禁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违约拖欠个体工商户账款,而在个体工商户格外关注的变更经营者这类问题上,《条例》将原有的“先注销、后成立”调整为“直接向市场主体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并要求相关行政许可部门简化涉及行政许可的手续,为个体工商户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留原有商誉等无形资产在制度环节赢得先机。

发展当头,《条例》直面原有制度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所不匹配的内容进行改革,将看得见、抓得住的实惠送到个体工商户手中,为我国民营经济顶住压力向上走再添一把火候。

刚刚过去的9-10月,是重庆市首个“个体工商户服务月”。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等14个部门联合行动,“送服务、办实事、促发展”,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提高政策法规在个体工商户中的知晓度,广泛开展走访调研了解政策落实情况,严格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为个体工商户积极拓展融资方式、加强社保政策宣贯,满足个体工商户在资金、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需求。重庆市以服务的姿态,俯下身来倾听百业万户的“急愁盼难”,以行动的魄力,引导现有市场资源和政策福利向个体工商户倾斜,亮实招、出硬照,为224.72万户个体工商户降下了疫情与高温之后的“及时雨”,给每一个经营者暖了心,定了神。

新歌响起,要响得亮响得久。基于对过往政策措施的评判分析、总结提升,《条例》必将为我国个体工商户的长远发展写下新的前言,翻开新的篇章。当然,好的政策还需好好地落实,长长地坚持,方能显示出预期的效果,期待重庆市的个体工商户伴随着新歌跳出新的舞步,舞出更大的精彩,舞出更美的日子。(1296)

给个体工商户发展再添把火

个体工商户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也是群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11月1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条例》聚焦当前个体工商户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

从清晨水汽袅袅的早餐店,到深夜畅饮“撸串”的夜宵摊,再到时尚潮流的后备厢集市……街头巷尾,衣食住行,处处可见个体工商户的身影。据统计,重庆现有个体工商户224.72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67.37%。这些在市场主体中“唱主角”的个体工商户,不仅托举着就业的安全感,包容着创业的大梦想,也凝聚着经济基本盘的稳固性和强韧性。也正是这些活跃在大街小巷的个体工商户,给消费者带来多种多样的选择与体验,给城市增添了无限烟火气、浓浓人情味,编织着民生的幸福感。

面对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影响,受网购冲击、生产经营成本上涨、资金链紧张、招工难用工贵等因素制约,我市广大个体工商户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潮起潮落间,包含了淘汰,也孕育着新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新生多于消亡,但“行情不好”“生意难做”仍是不少个体工商户的共识。不解决好“利润微薄”“风险承受能力低”等窘迫现状,“小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面临着更大阻力。

抗击风浪的一叶扁舟,最需要的就是暂避风浪的港湾。前不久,为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我市推出首个“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以解决百业万户面临的“急愁盼难”问题。而其“送服务、办实事、促发展”的主题,与《条例》的精神不谋而合。此外,相关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纾困解难的举措,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各项降费减负政策落到实处,并通过在资金帮扶、政策扶持、政务服务等方面亮实招、出硬招,为我市广大个体工商户暖心定神。

促进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需要立足眼前困难,着眼长远发展,通过顶层设计,全方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新《条例》中诸多规定,一经公布,便赢得诸多喝彩声。无论是加大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禁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违约拖欠个体工商户账款等“硬杠杠”,还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允许个体工商户直接变更为企业等新红利,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有利于个体工商户抗风险、降成本、增信誉,不断做大做强。

新歌响起,要响得亮响得久。好的政策,需好好落实、长久坚持,方能显示出预期的效果。相关部门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疏堵点、解难点,斩断向个体工商户乱收费、变相收费的贪婪之手,严惩向个体工商户集资、摊派、强求赞助、强推有偿服务的“小鬼”,着力营造公平高效统一的市场环境,才能将看得见、抓得住的实惠送到个体工商户手中,为重庆个体工商户顶住下行压力、赢得发展先机再添一把火,从而助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

编辑:马源

424#
发表于 2023-1-19 00:18: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兔年春节,用这样一篇火爆全网的视频文案陪你回家!
“回家”——是春节中永恒的话题。每年围绕“回家”话题,都涌现出了很优秀的文案创作内容。
最近,由B站春节特别企划的“《第3286个站》| 从世界 奔向家”的短视频一经推出便迅速火爆全网。

目前这条片子,在微信视频号的点赞已经达到10万+,在B站播放量已经突破100万,也在中青报、新京报等十多家顶流媒体共同发布,这些带来的影响力,或许真的会让回家路上的年轻人收获一个不同的回家旅程。

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回家的日子也更加令人向往。从B站春节特别策划的这个短视频中,可以学到很多跟文案创意、文案写作有关的鲜活知识。因为,每个火爆文案的背后,必然会存在一个能开启我们创意智慧的钥匙……
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这个有关“春节回家”的视频吧。
看完这条片子,你是否也在期待“回家”?
一声“回家”,
代表着来自远方亲人期待团聚的心声,
更代表着来自我们心灵的期盼。
片子中的台词文案整理成如下:
你好
上海站、重庆站
贵阳站、长春站、昆明站
还有那些可能没几个人听过的
一面坡站、三把火站、六个鸡站
全国的 3285 个铁路站,你们好
我是 B 站
你们有的很远,有的很小
有的可能还有点破
但每一个站,都是一个家乡
这个春节
你们会遇见很多年轻人
而我有几件小事,想要拜托你们
如果他在站台上不小心撞到了人
别怪他
心里想着快点到家,脚上难免匆忙
遇到拖着大箱子的姑娘,请帮个忙
她可能不太好意思,开口麻烦别人
途中孩子吵闹,还请见谅
这可能是新手父母
三年来第一次带孩子回老家
车快到站的时候
看见睡过头的年轻人
还请提醒他
碰到用家乡话问路的小伙,别见怪
几年没回家
故乡的变化比他想得要大
想拜托的事还很多
只因我们希望每个年轻人
今年都能顺顺利利地回家
因为今年他们,特别想回家
从世界
奔向家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但过年要回家才痛快
谢谢全国的 3285 个站
我们这一年,都值得一个大团圆
远方的期盼固然美好,但中国人永远不会停下回家的脚步。当齐秦的歌声奏出回家的天籁,3286个站点,在等待你的归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过年要回家才痛快!”——视频文案结束语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编辑:吴漫

425#
发表于 2023-1-20 21:42: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漫

426#
发表于 2023-2-18 23:02: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青深一度梁婷:如何在海量素材中搭建稿件框架|媒笔记
/ 媒笔记/
🕐 202291519:00📚梁婷:如何在海量素材中搭建稿件框架🏻整理:伍甜甜
梁婷北京青年报深一度记者,20199月开始从事记者工作,喜欢突发报道,也喜欢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相信凡是我不懂的,都可以成为选题
代表作品:
[5]《金钱永不眠:200万银行柜员看见财富、欲望与人性》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我很难给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我就把在操作稿子的时候具体的习惯和方法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觉得有可取的地方不妨试一试,如果不合适,也不用勉强去学或者去尝试。新闻涉及到写法,没有什么绝对的地方,而且我觉得做记者,探索自己的工作方法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在本次讲座中,梁婷围绕素材,从突发报道和常规报道两种类型出发,细致地拆解了操作稿件时从搜集海量素材筛选、编织素材的过程。本篇媒笔记正文共16434字。本来考虑到字数较多,应对讲座内容进行概括删减,但梁婷细致拆解了稿件操作的完整过程,任何提炼都会损害我们对当时处境的理解。为了保证梁婷的原意能准确传达给读者,我们保留了讲座的全部讲述。以下是梁婷的自述:
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png
我想就《强震之后,失去土地的农民》这篇稿件为起点来讲搭建结构,讲一讲写作最开始搜集素材的过程。搭建结构,本质还是从采访开始,素材最重要的来源就是采访。在做一个选题之前,一定要想清楚稿件操作思路是怎样的,接下来的采访、准备素材、写稿都围绕着这个思路来,可能会有一些调整,但大方向是不会变的,这是地震影响类稿件的常规操作。如果没有思路,可能投入了很长时间,最后发现素材一大堆,写的时候又很困难。这篇稿子我们在操作前的思路,就是希望能呈现一场地震对农民的影响:地震怎么破坏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打击。确定这个思路后我们就开始采访了,我主要负责组稿,在采访的过程中告诉大家我需要什么内容,他们去采回来给我。在操作中,我发现了实习生存在的问题,也是我自己以及很多人在采访时都会面对的问题——怎样在采访中更有针对性地获取素材。比如说我们想要做地震对农民的影响,基本的思路是要还原事情本身发生了什么,这也是我们采访提问遵循的逻辑:地震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三个阶段。我发现实习生第一次采访的内容会停留在地震时发生了什么、损失了什么,他问的问题很多,也很认真、很快,但采访的内容停留在现在,组稿的时候组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写稿的时候觉得很难,毕竟素材都不够,所以没法写。我们做稿子就是要尽可能丰富一点,按照这三个阶段去问清楚了。其实只要基本的框架有了,写稿是很明确的,按照时间顺序:发生前、正在发生和发生后;或者打乱一下顺序,结构差序,把发生时放在前面,然后再回顾;也可以是倒序。还有一点,我每次做突发,会一直问自己一个问题:我问的问题,是为了什么?因为做突发报道时,搜集素材的过程和其他的不太一样,必须要快,而且很多采访对象很难反复去问,你要很精准地问到一些关键问题。比如说我要问某一个村民地震发生前他正在干什么,我一定要提醒自己,我并不仅仅想知道他到底在哪,他在地里或他在屋里这个事实并不是有效的答案。我想要问他在哪的目的是,我希望呈现的是:他的正常生活是怎么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的。要明白问题的意义在哪里。比如说我问他在哪,他可能说我正在做饭。如果你停止到我正在做饭不再问了的话,就只会写出一句话——我做饭的时候地震来了,好像没有什么意味,只是正常叙述了一个时间。所以要继续问:那你是干了一上午活,从地里回来做饭吗?这就把他和农民这个身份绑到一起了。他可能会回答是的,或者回答去哪里买东西回来。他如果是从地里回来,那他和土地本身的联系就有了。你还可以问他吃什么,他可能会答炒胡萝卜。我发现有的采访到这又结束了,到这好像问到了细节,但你就又觉得这个细节欠点什么,要继续问:这个胡萝卜是自己种的还是买的?因为我们并不是只想知道他吃啥,他吃什么也是要有意味在的,如果他刚好回答这个胡萝卜是从地里摘回来的,可能你就问到了个很好的细节——他上午去地里干活摘回来个胡萝卜,结果地震来了。在叙述的时候就比我做饭的时候地震来了,情节、故事脉络、和他身份的契合度都要更完整。接下来问:你吃完饭准备干什么去?他可能回答说我要去重新去地里干活,也可能回答说,我就歇着睡一觉,下午接孩子或其他安排。这样问完了才是你和他聊天的完整过程,能体现他的正常生活被打破。很多人问问题会停留在很基础的阶段,这就导致素材很碎,很多素材用不了,最后写的时候很痛苦。更具体来讲的话,有的问题会问得太直接。比如我看到有的录音速记返回来开篇就问:你现在怎么样?你的损失很大吧?你应该很害怕吧?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问,这肯定是个面相上的问题,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去简单了解一下,但如果你的所有问题都是这些,就会发现你得回来的东西是很直接、宽泛、和表面的。你会觉得采了那么长时间,问了很多问题,去认真补细节了,就像刚刚吃胡萝卜的细节,还是很难受:我怎么什么都写不出来呢?其实这是因为问题不够完整,没有前因后果。这个问题我刚开始实习的时候也会存在,后来我有意识地去修正它。我可以分享两个经验。第一个是前后关照。比如我让一个实习生去问他到底种了多少亩地、损失了多少。这是一个方向性的指示,你采访的时候会因为各种因素,例如紧张、例如很难去保持思维的连贯性,就会只问一些很片段的问题:你种了多少亩地,损失了多少?你回去看过吗?什么都没了吧?可能几乎都是这样直接的问题,还是得不到什么有效的内容,所以我自己在做突发的时候我就是捋思路,不断地告诉自己,怎么能让我或者让读者更理解灾难对他们的打击,怎么样可以问出他们一步步走到今天多么不容易。因为采访对象在稿子里写他有100亩地,我们在前面盲打了很多电话,也看到一些表格,很多人都只有几亩地,多的也就几十亩。有了之前我提到的问题以后,这就是一个点,你可以从这个点出发,问他怎么样一步步扩大生产,种地怎么样改善了他的生活?这个我也和我们的实习生说过,改善生活不能只问到这。他们也反馈过很多农民表达得不是那么清晰,如果你问种地怎样改善他们的生活,可能得来的答案就是日子过好了、比以前有钱了,这也很难写到稿子里。所以一定要自己去设想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这种设想不是说要让采访对象按照我们的逻辑去做,你只是先设想一种可能性,它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比如你可以设想,农民有了钱肯定要盖房子,可能会给儿子准备结婚的婚房,或者他可能会重新开垦地、买车、送孩子出去上学。你可以问他:你们房子比较旧,是不是翻新的房子?哪一年翻新的?翻新你有特别设计什么东西吗?这些其实都是我想象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但你去问的时候必须做这种设想。如果说你的问题只停留到这,你问回来的东西就会很片面、很简单。你脑袋里要一直想着这篇稿子是要写地震是怎样破坏了别人的生活,当你问到他的生活往上走一点点变好的时候,打击来了,他的生活快速变得特别糟糕,所以后面也要问他们又失去了什么,这样才是连贯的。像地震时发生了什么这一部分大家都可以问得很好,但是前后会有所缺失。你要时刻想着什么能体现地震对他们的改变,这跟平时的阅读有关系,你得知道农民这个身份的生活习惯是什么,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关注各种群体的特点第二是要有铺垫。泸定地震这个题其实是在地震之后十来天才发出来,已经过了一段时间。根据我们实习生反馈回来的内容,他们上来就会直接问采访对象最近几天怎么样,这个问题也非常宽泛,大家在打电话之前一定要想一想,能用什么样的开场来调动受访者的情绪或回忆。你现在突然问我最近几天怎么样,我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当你问到一些具体的,比如我让学生补采的时候刚好过了中秋节,我跟他们说,你们可以以中秋节为引,问问他们那天是怎么过的,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如果自己再思考的话,你就会意识到如果只问他今年中秋节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还是有点单薄,对比才能真正看出来改变。可以围绕地震怎样改变了原本正常的生活,继续问往年中秋节是什么安排,或者说事情发生在四川甘孜,这里有很多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居民,他们是不是有一些风俗习惯。一定要在采访中给受访者一些提示、引子,让他和我们一起去回忆他的生活。刚刚那个100多亩地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当时给实习生同学的指示是让他问一下这100多亩地是怎么来的。因为我想有这100多亩地来的过程,就能凸显他之前是多么努力、多么辛苦,才能有今天的日子,但他日子变好的时候突然都没了,对人心的打击是很大的。但是采访对象答不上来其实也很正常,一开始就问最早有多少亩地,采访对象可能忘了。我相信我们对当下事情的记忆一定比过去要深刻,可以换一种方法,让他从现在开始,一点点倒回到过去。而如果你想倒回去,你要先确定他是不是一开始就有100亩,这是个核实问题。你可能会得到一个答案:是或者不是,采访到的确不是就要继续问大概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地,然后我就看到他想了起来,说大概六七年前还是七八年前。既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么多地,地又是怎么来的?地的来源可能无非就两种,一种是自己开垦的,一种是承包。要把这两种可能性挨个问一下,要是开垦就延续着问,什么时候开垦的,开垦投入了多少钱。这样的思路也会让你不用刻意沉浸在到底下一个问题要问什么,你会自然而然地去问这些问题,比如问投入了多少钱,他肯定跟你说大概多少钱,你会想那现在钱收回来了吗?又涉及到当地的地质情况,你可能就会继续问:你们开垦最难的是什么?有没有遇到过比较危险的事情?你有没有受过伤之类。这个思路是要不断去训练、不断去改变的,如果说还是停留在做突发这件事本身,那这种训练是没有意义的。我希望这个分享能让大家以后可以这样去试一试。你问问题是要有铺垫的,你不能直接问最近几天怎么样最早多少亩地。试想一下,别人问你一个没有铺垫的问题,你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要给他铺垫一些东西,从现在铺垫到过去,或者是一些可能性,他才能回忆起来。我们很多时候打电话过去会太着急了,可能啥都没想就打过去了,所以问的问题很简单,但这样也不是很好,即便是做突发,我们在打这个电话之前也一定要捋一捋,为什么要打这个电话?到底要得到什么信息?我们所有的问题不能为了问而问,虽然说你是盲打,但是不能真的盲目去打,一定要在脑海里想:我要问什么?我问的问题是什么目的?我希望得到什么答案?可能一开始会比较难,但要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这种方法和能力,这样的话你采回来的内容才符合你想要呈现报道的素材的要求,写稿的时候也就不至于不会写或不会组。接下来还是以《强震之后,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这篇稿子为例,像这种突发报道组稿,深一度的编辑给我们要求就是不能太简单了。意思是事实不能太简单,希望能尽量丰富一点、往上探一点,不要只是我失去了多少亩地我很惨。这个当然是事实,但我们不希望这篇稿子只停留在这里。一定要整理一些公开的信息,围绕自己一开始设想的那个主题,用这种公开信息去撑起来,让它更有分量,这种分量倒也没有特别重,但也是在你自己有能力的范围内往上探一探。当时写《强震之后,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我们一开始想的是呈现农民和土地在地震中的损失,因为对于农民来说,失去土地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这是生计、也是他的家。像这次地震发生在甘孜泸定,我们在前期的采访中发现很多受灾的一部分是景区的民宿,另一部分就是农民,农民这个群体是永远值得被关注的群体。所以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就回到最初写稿的思路里,他被地震夺去了土地,那我就要想他失去土地意味着什么,可能就是他没钱了、没生计、陷入贫困。继续往下想,提到贫困的话,我会好奇泸定这个地方的贫困程度究竟如何?在我的印象里,它是挺穷的。但我的日常积累不具备让我脱口而出它贫困程度的能力,所以我就要有目的地去搜一下泸定现在的贫困程度是什么样的。我发现它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还有一些相关数据。当时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我知道稿子里肯定可以用到这段话,就标蓝了这一段,因为它是环境的烘托,个人的贫穷和这个地方的贫穷是紧紧绑在一起的。有些新闻报道还介绍了泸定脱贫攻坚的行动。你可以进一步去想,这些年他们确实日子过好了,我看新闻上说泸定在2018年正式脱贫摘帽。也有很多报道提到农业在当地的发展,我看到他们政府官网有2021年到现在泸定县现代农业建设行动,所以他们对农业是非常重视的,而且里面特地提到了佛手柑的情况。为什么我把佛手柑的情况单列出来,因为我们在前期的采访中发现,当地很重要的一个经济作物就是佛手柑。我没有太多非虚构写作的经历,非虚构写作可以有很长的时间去准备,但突发新闻的时间紧迫,你一定要提着一根弦,让自己有目的性地去搜集资料,尽快把这些码出来,把它形成一个可用素材。写稿的时候把素材放在一边,一边写一边看这些东西可以加到哪里,把它尽快加进去。其实素材本质上来讲就是采访和公开信息的梳理这两类,这两个部分都搜集完了后,就可以开始搭建写作结构了。
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
突发新闻的写作结构还是比较简单的。这次写作,我把实习生的素材拿过来以后,首先给素材大概分了个类。我是捋的地震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三个时间段,所以我在整理素材的时候,也是按照当下的状态、过去的经历、未来的计划三个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把它们都标出来。分类完成了,第二步就是对比素材第一要考虑的是完整性。如果事情叙述不完整,它在稿子里注定不会成为主要的叙述、注定不会成为能支撑你全部报道的素材。所以一些只有片段的,或者虽然看起来采了很多、但依然不完整的那些素材,我都舍弃掉了。如果某个人的素材里三种颜色很均匀,而且也比较特殊的话我就会把它保留下来。第二要考虑的是它在这个稿子里的功能是什么。大家如果看稿子,会知道李丽一家和周芸芸一家的故事是主角。他们是主角,首先在于他们的素材更完整。对这两家人,我们都采访了丈夫和妻子两个人,采访回来发现妻子说得更好,所以最后的故事我们主要都用了妻子的讲述,她们的丈夫可能会出现,但是都只是背景信息。当时我看完素材后,我发现李丽的讲述和心态的变化更能凸显震后的绝望感,她一直在说她不晓得咋个整,她和她老公都说我靠自己的双手,不靠别人”“我们的猪还在里面等等,她对于地震带给她心境的变化、对于未来的绝望感是更强烈的。而周芸芸那个角色,她奋斗的意味更强,她把从凉州嫁到泸定这十多年奋斗的过程都讲了很多,所以这两个人物的不同功能就区分开了。李丽更多地去反映地震之后人遭受的打击和失落,周芸芸反映劳动人民的奋斗过程。虽然他们两个人各有侧重地出现,但是她们两个人的经历放到一块儿,能让我自己感受到很多劳动人民都是这样早出晚归很辛苦,地震又带来了这样的痛苦。还有一点,在做突发新闻的时候,要关注采访对象的经历是不是能引出一个问题。这在我们另外一篇稿子里比较明显,这篇稿子没有发出来,写的是强制停贷。强制停贷我们也采了很多地方的很多人,大家都在强制停贷,经历其实都差不多,花很多钱、买了房,最后没办法得停贷。但是像我刚刚说的,我们做突发,其实还是想要报道得尽量丰富一点,只说这件事挺单薄,当时想反映出一个问题。刚好我们的采访对象A是江西的一个业主,在和他采访的时候发现他其实对经济上的东西更关心,包括股价本身、监管资金、预售金,所以在整个素材里,我觉得可以由他的经历引出对资金监管的探讨。有很多人虽然也说自己停贷,但是停留在抱怨和叙述上,没有和背后的问题绑在一块,而A的经历可以。他自己首先很关注股市,给我讲了这个股市怎么跌停、他们的首付款都在哪儿,他的经历可以让我直接引出对监管资金的探讨。当然要讲监管资金问题也不能是他一个人说,我们发现监管资金确实是200多封告知书中反映的共性问题之一,那么它就可以作为我们想要反映的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的一个验证。到稿子的后半部分我们提到了住建部2020年发布的意见,以及这个意见提出的对预售款的要求,我们也采访了一位专家。这样的话,稿子就可以顺利组下来,不会很突兀,所以大家也可以由一个具体的当事人,慢慢引出来你想要探讨的那个略显深刻的问题。以上就是关于突发报道的搜集素材和写作的基本过程。
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png
关于常规报道的素材搜集,我是在南方人物周刊实习的时候跟老师学的。当时老师要求我们实习生整理素材,要把百度资讯关于某个人或者是某件事的新闻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看一遍,包括链接和文本都要复制在word里发给他。弄完百度资讯的,再去谷歌新闻,同样从第一页开始看,给老师复制文本、链接,整理成word。标注自己觉得很重要的内容,最后梳理自己在整理资料以后的一些看法,如果没有想法也可以不写。再就是论文、书籍,我觉得这些都是写常规的中性题材,或者说深度报道的一个基本操作。至于具体操作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习惯。我现在也会这样看一遍,但我只会把我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新闻copy上去,在copy的同时标注一下,其他的就不再弄上去了。然后看一些数据,因为现在很多新闻报道是没有数据源头的,所以我要尽量找到数据源头在哪,或者把他们做的报道中我好奇的、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去深入地研究一下。这就是常规报道搜集素材的部分,我不多讲。我主要讲常规报道的写作部分。常规报道写作需要更花心思,更讲究方法,我自己也是最近这段时间才慢慢摸索出来方法。我常用的第一种方法就是提炼关键词以及写句子。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一篇关于银行柜员的稿子《金钱永不眠:200万银行柜员看见财富、欲望与人性》,我在列关键词前,已经把素材都看过了,当时我们采访了很多银行柜员,也看了很多其他媒体的报道,我把我看的时候的感受、结论性的内容,放到我的共享文档里。首先想到在表现上,它是静止的、固定的。他们要一天都坐在柜台前;另外这是一个金饭碗。第二个想法就是它依托的背景。每年世界500强,有很多大银行都排在前面,可以看到小职员背后的产业背景是怎么样的。这是我在看采访内容的过程当中发散性想到的一些问题、观点。第三,我写他们是最靠近金钱、每天都在和金钱打交道,却又离金钱最远的人,我想要表达的是繁荣的金融行业对于银行柜员来说很遥远。我们平时看投行、金融都很光鲜亮丽,柜员虽然钱也不少,但事实上他们和那些人是两个阶层的人。第四,银行柜员是通过存钱去和别人相处的,他们是以钱为媒介去接触、认识人和社会。像我们作为记者可能是以一次次采访、一篇篇稿子去接触认识社会,每种职业认识社会的媒介是不一样的。还有是他们在讲述中体现的他们对数字的敏感性,比如说像我稿子一开篇就提到了他们的编号,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数字,零到九的键盘,包括他们每天数钱,其实都是和数字有关系的。你顺着人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就会想人的价值是什么呢?这些词、这些句子,我都是想到就列在那,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怎么写,但是一边看、一边写,慢慢会发现原来我写的是一个特定区域里关于人的故事。这个也是看素材才发现的,如果没有这种框定的话就会写得很散。我要回答我自己,为什么写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有特殊性的,这是一个特定区域里人的故事,我感觉能说服我自己,说服我自己就能去说服别人。想到这个以后开始慢慢延展。如果我写的是特定区域里人的故事,那就是银行柜台的柜员,他是一个职业,有一个职业性的东西需要我去讲述。金饭碗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金饭碗?是不是可以渗透一些背后的行业变化?所以稿子里我也写了自助取款机取代了很多人力。但光写到职业性这个层次,专门成了个职业稿又不太行,我在想那如果从社会性上去考虑它能有什么样的价值。于是我就打出了这句话,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里,人怎样一步步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我们采访时发现他们都很疲惫,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意义,包括微博超话里所有人都想辞职、不想干,就代表这个工作不能给你钱或者不能给你价值,而他们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价值感的缺失。这就是写稿提炼关键词和写句子的过程,它让你一遍遍梳理这个稿子还有哪些关键信息、要表达什么、要落到什么地方。这篇就落在他们虽然停住了、有个稳定固定的地方,但确实好像又没有着陆,就是想呈现一种稳定之下的飘零感、无所依傍的感觉。这个话我觉得也挺矫情的,但可能在当时能更准确地表达我的想法,其实最后也没有完全落到这里,但是这个思考的过程记录了下来。我写稿的思考过程就是逻辑慢慢成型的过程,可以看到我2021年年底写的尴尬的中小学心理老师》,其实我也是采访完就想关键词。心理老师在学校是非常边缘的,他们好像力不从心,工作内容也很混乱,有老师提到他们处境很尴尬,全靠自我驱动。这些关键词都是从我采访内容中不断提炼然后发现的。它其实也是个职业延伸出来的问题,而且他们是在学校里,与学生有互动。这也是我自己当时在我的写稿思路里的一句话,因为写这个稿的时候我也很混乱,我这个稿子都是电话采的,有很多场景、情节,其实都不是很完整,如果不是很丰满的话,我怎么写呢?但是我梳理完很多关键词以后,发现我不是在写故事,不是在写特稿,我写的是一个问题。我希望通过这个稿子和之前别人的讲述,反映出中小学心理建设的问题。写完这句话,我就没有那么痛苦了。我明确不要沉溺于对场景、情节的控制当中,然后就开始想写作的线。这个线其实也是很模糊的,如果一篇稿子只写一个老师是怎么尴尬的,这稿子也没啥价值。尴尬到底意味着什么?尴尬意味着他身处一个很复杂的局面之下。这种复杂的局面指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心理这件事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与学校在做心理教育时候的简单粗暴、形而上的现状之间的冲突。我们当下社会很多问题都是这样的,某些事情的专业性和某些人做事情的简单粗暴之间的碰撞,反映到心理问题上也是如此。这样就大概摸清楚写作的感觉了,所以提炼关键词和句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写这种中性题,不提炼就直接上来写,整个脑袋就会糊住。提炼完关键词,写完这样一句句的观点性的整理之后,这时候你对素材已经很熟悉了,就可以开始尝试写导语。《精神病人照顾者的隐秘角落》这篇导语写了四次。这篇稿件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导语上,如果我写不出导语,后面的稿子就没有办法完成。这篇的导语是一个从少到多的过程。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7.png
第一版可以看到,我好像知道我自己写什么,事实上还是比较虚。什么叫长期处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个巨大的压力是什么?虽然后面好像提了一点点,但是并不能认知到巨大的压力是什么。后面还很简单地写了一句随患者疾病而来的是担惊受怕的生活,被社会歧视、排斥、不确定的未来这个不确定的未来,又是一种很虚的话,这种隐秘的自我斗争其实都是模糊的。所以第一版导语就是方向上我知道我要写什么,但是稿子的排布并不清晰。第二版导语就开始有一点点具体了,他们总有部分人出于对家人的爱与信任,长期投入到一项孤独的事业当中。其实在前面是没有提到这种孤独感的,包括后面有写身为家属他们觉得这种照顾是必然的,我这句话已经在试图去呈现这个照顾者这个定义了,第一版其实是没有的。第二版导语还加了一位研究者视角的表述,他把家属照顾者正式提出来了。但写完以后还是感觉模糊,因为还是没有办法去完成动笔,编辑也觉得导语还是虚。所以第二版导语还是不太完整、不太具体。虽然有具体到比如说照顾者身份的确定,出于爱与责任去加入到一项孤独的事业,但是它并没有让我对写稿的结构很明晰。第三版导语越写越长。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9.png
第一段,我把精神病照顾者的定义提出来了,因为我这稿子就是想写他们。然后又写他们具体牺牲是牺牲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压力在哪,这也是从他采访中得到的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这看起来更具体了对吗?你知道这个照顾者他具体经历了什么,新症状抑郁、狂躁、双向等等。时间线上我就开始写他们在生病过程中漫长的照顾,患者离开医院后,他们依然要去照料,因为精神疾病很多是反复性的,这是个递进的关系。包括像我这里提到的叠加、转移,他们这种面对的困境是在叠加的,是在不断强化的。我的思路开始比较明确了,我知道我每一部分要写什么了,稿子要从哪些部分来呈现照顾者面对的这种系统性的问题、照顾时那种叠加的困境,以及这种照顾所带来的被歧视、被排斥,甚至自己跟着患病。最后想要导出的概念就是照顾者不被看见,也看不到自己。最后是用了一个更短的,因为导语第三版实在太长了,可能有七八百字。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像这个马拉松式的耗竭,也是编辑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我觉得就能体现我这两部分想要表达的意思,这种漫长的照顾过程就像马拉松,很辛苦、不断地在耗竭。当你看到马拉松的时候,就能意识到他经历了什么。在稿子的后面部分我们更多的讲的是一些公益组织,他们怎么样发现了照顾者?怎么样给予照顾者力量?为什么要给予照顾者力量?所以其实这个导语是对主题更加凝练的呈现,写完这个导语以后我的思路就很清楚了,稿子也写出来了。这个导语是在发稿前编的,最后定在了这里。编辑提出的这个耗竭,包括他这种死循环,用几个关键词就让我们对照顾者的经历更加明确。接下来想要举例的一个导语写作,是20222月份我出差去南京写学习困难门诊。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这个导语是一个从多到少的过程,写作思路其实还是我刚刚说的,一定会先把导语写出来,我要从导语当中不断的梳理我的思路。导语的结构其实就是一个我的视角,告诉大家或者告诉我自己,我写这个稿子的源头是什么:开了这个门诊,它能体现教育焦虑。而且我去现场看确实是这样,所以这个稿子的缘由就起来了。其实我们并不是想写这个疾病,我们不是一个医疗媒体,我们还是想写这个疾病反映了什么问题,确实我们也发现很多孩子的学习困难,虽然是在医院发生的事情,但反映的是一个教育问题。到第三段是这样的,把它从一个医疗问题慢慢延伸到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就是作为家长怎么样去接受自己孩子的问题,怎么做出选择,怎么让他在教育当中获得自己的位置?所以最后有一句总结,学习困难门诊,它试图解决医学问题,但这个问题更关乎教育。我们最终想要通过这篇稿子呈现的,是一个家庭能否接受一个偏离当下社会标准的孩子,学校和社会又该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这篇稿子写完导语以后,同样我就知道我的稿件思路是什么样了。从进入门诊先看到一些很具体的场景,人们怎么样去看病,衍伸出来可能是家长的身份、可能是医生的身份告诉我学习困难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一个医疗问题,它涉及教育。然后慢慢探讨它为什么涉及教育,这个表现出来是医疗问题、但事实上是教育问题的孩子,需要学校、老师、家长怎样去面对。在成稿前也是因为导语实在太长,所以我把导语改得更精炼。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1.png
同样先给出了时间,因为当时好像还没有特别多人写,我是开业一年以后去的,所以要稍微交代一下由头。很快出现了,上一个导语没有,但是它暗含了的视角。这是这篇最终的导语,用我的视角把这个主题更直接地提炼出来,到底是不是一种病?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它没有前一个导语那么完整,但确实更精炼,很快速地聚焦到教育问题上。所以,写导语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写导语的过程就伴随着写作大纲梳理的过程,最后找到自己的写作逻辑。写完导语就感觉自己神清气爽,写接下来的稿子会很明确,但是可能有的人会写完稿子再去写导语,这就是个人选择。再拿《暑期托管还少了点儿什么?》这篇举例,这稿子是暑假做完的,虽然阅读量很凄惨,但这不重要,问题本身是存在的,我们去完成,记者的责任就已经尽到了。写这个导语的过程我慢慢捋出了一个写作思路。当时给自己想到的题目是《暑期托管仓促无序的第一年》。2021年教育部下了文件以后,暑期托管正式开始,下文件的的时候是7月份,很多学校都已经放暑假了,也没有真正开展,今年才开始开展了。根据前期的采访,我想到了这样一个题目。我跟自己说,我们绝对不仅仅是在写暑期托管的乱象。因为托管其实是一个比较专业的事情,所以我还想讨论托管本身的教育在哪里?这也是写给自己的提示。有时候你沉浸在采访中或者沉浸在海量素材当中,会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写什么。我当时列出一个四部分的结构。一开始我就希望把这种仓促感写出来,那就是托管仓促开始了,因为我已经完成了像前面我所说的提炼关键词的阶段,所以我这个地方我就大概列结构放暑假才通知劝家长不要报,这些都是根据我们采回来的内容提炼出来的我觉得能体现仓促的信息。第二部分,我想的是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了。在这个意料问题之外,我们想要稍微再深入一下,托管只是想满足像吃饭、睡觉、看护之类的基本问题吗?需不需要有一些教育上的意义,是不是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处?所以第三部分的标题我就当时定了只是盯着写作业。最后就是很常规的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托管。因为一位老师说学校是理想的场所,应该有更多社会人士的加入。这句话让我觉得是挺好的最后探讨的落点。因为托管现在还处在实行当中,不能说它没有意义,我们想要反映问题之后,能给大家一个回应——什么样的推广是好的。所以大概在写完导语的时候,这个暑期托管的思路就出来了。我觉得这就是写导语的意义,思路出来以后就是整理素材,因为前面这部分你都是在海量的素材中逐渐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但是当你真的要写的时候,你不能再拿着十来万字几万字的录音文字每天翻,那个东西会让你越来越不集中。整理素材的第一遍归纳主要分为四个方向,第一个是把重要的素材标出来。怎么判断重要?就是根据我的主题,根据我写完的导语,我大概知道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你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方式,觉得可以体现主题、非常重要的内容,就都可以划出来。第二个是把我非常感兴趣的、打动人的素材标出来。有的时候,我们采访会很容易被一些和主题不相关的东西打动,这是很珍贵的,至于说最后能不能用是后来的事,既然作为作者的我非常感兴趣,那我一定要留下,起码第一遍不能把它删掉。第三这些素材要是完整的。怎么具体来说这个完整,首先他的观点是完整的,意味着他的观点有论据、有论点、有一些其他支撑,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观点,如果说他只说我觉得这是错的,那这个观点就不完整。其次,完整意味着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有基本的时间线,有一个事情发展的基本的过程:开始、经过、高潮、结局。起码要满足这样两个要求之一才是完整的。完整的内容在你的稿子里才是有意义的,你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会发现有的东西它不完整,那注定了这个素材最终只是一个边角料的素材,除非它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但如果你在当时采访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可能它的重要性要打上问号。当然,这是给自己解脱,毕竟有时候你会自己愧疚当时怎么没问。不过你也可以把它暂时留下归个类,把它放到我接下来要说的第四个方向——可加可不加的内容里。到时候看这个不完整的内容是不是非常有价值,如果非常有价值就只能补充采访或者用其他素材给它撑起来。这个可加可不加部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整归纳素材的时候,觉得这个内容好像应该有,但又塞不进去,有这种感受的素材也可以放到这个板块里面。第二遍归纳,其实就是很简单的摆放。还是回到这个暑期托管的稿子,你要把我们整理过的这几种素材大概分门别类放到大纲里,因为它每一种素材可能反映的东西不一样。先不管他到底怎么写,你一边问自己这个素材的功能是什么,一边把它这个塞到这个大纲里,你有这个思考的逻辑就行。至于素材功能怎么去发现,你要想这个素材它核心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像我们初高中做阅读理解一样去理解他的讲述,去提炼一个能提炼出来的点,就能知道它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把它放到这些框架里。在这个摆放的过程中,我就同时开始写了。在写暑期托管的过程当中,当我开始动笔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大纲有点别扭。因为我不是在大纲里列了哪些素材放哪部分吗?什么吃饭问题放这,学校被动选择放这,然后空调问题就放这。放完素材后写起来很难受,我也很难形容这种别扭是什么,当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别扭的感觉。不要忽略这种不适感,一切不适感都是有缘由的,就像你感冒发烧前一定会难受。我发现好像开头就是在罗列一堆仓促,你看着大纲就是这种感觉,什么放了暑假才通知,行政命令被动选择,它没有表达什么。第三、第四部分我都在具体事情之外还有一些探讨性的升华,但一二是没有的,这两个部分又容易弄混,素材又特别零散,我就意识到原来别扭是因为这个地方。我到底想通过仓促表达什么呢?如果我只是想罗列一堆仓促,那真的没有什么意思,我得想想为什么学校这么仓促。然后我就想到了仓促背后的原因,把仓促背后的原因放上来,这个部分就是完整的。后面看稿子,第一部分写的是仓促的开始,一方面是学校确实接到通知很晚,另一方面学校不愿意办,很多都是很被动的。为什么被动?做这件事情是没有补贴的,这些种种原因导致了学校临了才开始通知,甚至让家长不要来等等一系列情况。学校没钱,又要承担风险,肯定不愿意办。然后就是第二部分意料之外的问题,当我意识到第一部分这个问题之后,我就知道第二部分是同样的问题。你会发现,虽然这个大纲列出来后,我在写的过程中把它拆了一些,但还是在这个大纲的基础之上,才引起了我这些思考,所以这个写作过程还是挺重要的。第一部分这个大纲想要表达的东西和我最后成稿要表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确实有升华。一开始写了仓促,没有家长报名,校长还很高兴,最后我就说明了钱的问题,包括学校的积极性。一个专家提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费用来自政府支持,但针对暑期托管没有专项资金,也就意味着学校和老师其实都是义务的,那么就会导致这种仓促的出现,简单回答了一下这个问题。写作结构的第三步是在你归纳素材摆放完之后,写作的时候一定要一边写一边去删改,因为你会发现很多素材的作用具有同一性,包括像我们采的泸定地震或强制停贷,其实在同一件事情当中,每个人的经历都有同一性,很多内容是重合的、相似的,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在我们在明确这个素材功能的基础上要继续提炼。可能几个素材都好,但是你一篇稿子里如果两个人讲述的是同样的故事、反映同样的问题,没有太大的意义。那就要想我到底用哪个?这就要考虑到这个素材和其他素材的连接性。这也体现在暑期托管的那个稿子里,主人公安俊兰和王雯雯两个人都提到了在学校的辛苦和劳累,包括他们自己干了很多活、压力很大,所以导致他们暑假就更不愿意参与暑期托管。但我为什么最后选择用王雯雯来讲出这个问题,来体现她的辛苦和劳累呢?因为她提到了空调问题。他在广东惠州,他们没有空调,很累、很热,这个刚好和文中那浙江那位校长提到的空调问题是可以连上的。而安俊兰他跟我说他们学校有空调,如果我把它放到那,可能我在素材的转化和衔接上就会缺少一个由头,所以我就选择了王雯雯的讲述,舍掉了安俊兰的讲述。一定要考虑整体素材之间的连贯性,另外还要排一个优先级。关于删改素材的优先级就是,有的东西是不是有一个就够了?这个素材是不是真的那么好?这个问题也是要不断问自己。我们提到归纳素材一共三遍。第一遍就是归纳整理,第二遍就是摆放,第三遍就是删改一些重要的、无法实现素材连接的、比较刺激的细节。第四个搭建写作结构的过程就是修改初稿了。因为在这个节奏之下,你已经把初稿基本写出来了,写出来以后你发现其实你的初稿会很像我之前写《尴尬的中小学心理老师》那篇文章。那篇初稿是一万二,我不太喜欢那么长的稿子,觉得有点夸张,很多事情不值得用那么长的篇幅。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你这个素材到底要表达什么?没了它行不行?尤其在这种特别长的文字反映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问这些问题。像我之前初稿里有电影《熔炉》里的这句话,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坚持做某件事,并不是因为做了就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当时我为什么把这段留下来了呢?因为觉得这句话挺有力量的。事实上我写完初稿再回头看这篇稿子,这其实是一句空话,虽然听起来像名人名言一样有力量,但在这个稿子里没有体现,采访对象的讲述并没有让我感受到什么叫这是正确的,没有完整地体现出这句话的力量感,反倒觉得放在这有点矫情。他说他带同学讲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病院是怎样的,这又怎么样了呢?如果说讲述后面能有一些更具体的改变,比如说学生开始因为他的讲述去付诸行动,对精神分裂产生兴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话,这个素材是可能有用的,但现在这个行动没有带来任何改变,所以我就还是把它删掉了。一开始我们很容易被这些看似正确的话而吸引,但是在你理智的思考之后,你发现其实初稿里会有很多这种看似重要,但并不能体现一个观点的段落。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3.png
另外删掉的还有林霖说她去给小孩儿当心理老师,有个小孩每天黏着她,甚至在本子上签名,觉得自己在学校找到了一束光。当时我把它放在那,就觉得找到一束光挺好的,这个小孩确实可能觉得心理老师能带给他作用。但我在看初稿修改的时候发现没有办法感受到底是怎么找到了一束光?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束光又给他带来了什么?我都不知道,没有前因后果来支撑,所以我最后都删掉了。修改初稿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不能把稿子写完,直接就甩给编辑,还是自己要经历一个修改的过程,这也是在让你自己去感受这个稿子的结构行不行。修改初稿对于作者来说还有另外四个方向的内容,一个是转折衔接时的废话。因为你写初版的时候是以一种自己最舒服、最常规的表达,我发现我会有一些但是什么什么”“然而”“然而并不容易,有很多这种口水话,这种话都是废话。我之前编辑老说,你写的每一句话,一定要有信息量,你不能为了写这句话写这句话,你要分析多这句话要传递什么信息,刚刚提到这种然而”“但是之类的就尽量删掉。第二个是华丽的表述。像我刚刚在写那些导语的时候,巨大的压力”“不确定的未来之类,这种话也不是不能写,而是一定要有一些铺垫,让读者意识到这个巨大的压力指的是什么?不确定的未来到底是如何一种不确定?我们有时候写初稿会着急,把这些非常大的词就往上摆,但最后你发现其实你会发现我怎么又写了这句话。我个人有的时候会删掉,因为我觉得有点造作,这是个人习惯,当你的语言风格很华丽但让别人觉得很舒服的时候也不用删。第三个是改变用词。当你想快把一个东西搞完的时候,肯定都是用的你经验范围内的东西,但是当你改的时候,就要想一想是不是有的词语可以换着表达。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在一篇稿子里同一个词用了很多次,实在不行就再搜一搜近义词有哪些,正好也是个学习的机会。最后一个就是句式的转换。有时候你会连着几段都是同样的句式,比如隔两段你会发现开头都是为了什么,然后隔两段又是为了让什么。其实这样也不好,你得找到一些句式的替换,至于怎么去替换,我有的时候会就会翻开我的摘抄本,看看作家写的话能不能用来模仿一下;或者就翻之前的稿子,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怎么样连续讲述一个事情。最后,当我们完成初稿以后,就把它甩给编辑吧,然后就不要再想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
Q
:这几步都是在提交编辑前做的吗?自己做的时候如何确定自己的稿子具备问题意识和一定的意义?A:这几步确实都是在提交编辑前自己做的一些工作,因为我们在深一度写稿的时候,常规来说你采访完会和编辑有一个基本的交流,会告诉他采了哪些素材、大概讲一下思路,编辑会给你一些建议或指导,你综合自己和编辑两方面的思考再去完成像我刚刚提到的提炼关键词、写导语等等这一系列的步骤。至于如何确认稿子具备问题意识,其实就是在你报题的时候,你就在发现一个问题。比如说像我报暑期托管的那个题,我报那个题就是想了解它到底是什么?现在进行到哪一步?有没有解决家长的问题?为什么在小红书上那么多老师在吐槽这个暑期托管的问题。吐槽它肯定是因为有一些不被别人接受的地方,当你报的时候你就已经在发现选题中的问题,如果说你自己都没有明确有问题,那这个选题可能就不成立。这个还是要记着自己去明确,不能依靠编辑给你意义。当你明确存在问题,你再去搜集资料,意识到这个问题是成立的,然后你才能去跟编辑报这个题。Q:有时候想做主题报道,但没有很清楚主题到底是什么,为了不漏掉信息,采访提纲就只能各个面都涉及到,但采访的时候会一直问得很具体,怎么提高采访的效率?A:其实有的时候如果时间够充分,你可以很漫长地去跟采访对象聊天,尤其是做这种你所说的主题报道,更多的是中性题材。它可能不是特别需要你有效率,你可以没有效率,可以跟他漫谈,也许在漫谈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你不用刻意去提高采访效率。如果说要提高效率,那前提是这个选题非常重要,得非常快出来。但还是要尽量去给自己定个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一个推翻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证明的过程。你设定一个主题,不是说你最后成稿一定要按这个主题,这个主题只是给你一个牵引,它像一根线一样揪着你往前走。你在采访的时候,可能发现你的主题设定的也很好,参考对象答案也很贴合,这个主题就是非常顺利;也可能发现就是主题不成立,不成立并不代表这个主题设定没有意义,你可以不断通过采访去驳斥这个主题,这也是一种思路,会让你的采访更有效率。所以主题的确定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一开始不清楚自己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又觉得做主题报道的效率非常低,可以先做一个初采。另外,你可以对你的素材进行粗分,这样分析的过程当中你也可以提炼出主题来。如果说你做到这一步都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那你可能不太适合再做这个题,需要寻找一个新的题,有的时候我们没办法也要及时止损。Q:怎么样去印证核实采访中得到的信息?A:我不知道你到底指的是要印证哪种信息,比如说印证死亡情况,那肯定是有官方通报、有其他人可以佐证。但如果你要印证比如说我们采访的内容里他说他种了多少亩地,这个确实没法核实,你只能相信你的采访对象,而且这种事情确实也很难真的去核实,在某些私人领域的话题上你只能相信采访对象。关于公共领域的一些信息,通过公开途径是可以核实到的。Q:老师的个人简介里提到凡是我不懂的都可以成为选题,想问问老师是怎么具体考虑这件事的?A 因为我入职深一度到现在做的题,几乎90%以上都是我自己报的题。就是我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我看到新闻觉得好奇的,我会去试一试,有疑惑的,我也会去试一试。我觉得现在做记者,很大程度上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来源:深度训练营
编辑:邓秋雨

427#
发表于 2023-2-26 23:05: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英媒探索利用ChatGPT协助记者撰写新闻,新技术将如何影响媒体业?
眼下,随着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爆火全球,各大媒体机构希望利用该工具提高新闻生产率。
据媒体报道,英国最大报业集团之一、《每日镜报》和《每日快报》的出版商Reach正在探索利用ChatGPT帮助记者撰写短篇新闻报道。
Reach首席执行官吉姆•马伦(Jim Mullen)日前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已成立一个工作组,研究如何利用ChatGPT协助记者编写一些常规性的新闻,如涉及当地交通和天气的报道,“或者在我们的传统内容领域之外为ChatGPT找到创造性用途”。
“尽管探索使用AI协助撰稿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我们将其视为支持编辑团队的工具,就像我们已经在使用的其它技术一样。”马伦表示。
1拥抱新技术
Reach目前出版130多份全国性和地区性刊物,包括《每日记事报》和《曼彻斯特晚报》。该公司上个月警告称,受成本升高和广告收入下降冲击,其年度利润将低于预期,集团将在总共4500人的编辑和商业团队中裁减约200个岗位。
不过,该集团一直在扩大其在美国的业务,今年在纽约开设了办公室,并推出了在线美国版每日快报和爱尔兰之星,以吸引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关注。
Reach表示,探索人工智能的用途更多地与拥抱新技术和使用数据有关,而非削减成本,公司现在雇用的记者比过去10年的任何时候都多。
不过,尽管Reach方面试图淡化探索人工智能撰稿对新闻行业就业的影响,但英国全国记者联盟(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的协调员Chris Morley仍然表达了担忧,并表示他将“寻求与该公司会面”。
2AI多大程度上影响新闻行业?
眼下,世界各地的新闻机构都在考虑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包括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Bard聊天机器人,来协助新闻生产。
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上个月宣布,计划使用OpenAI提供的人工智能(AI)技术来协助创作个性化内容。
科技新闻网站CNET 也已使用 ChatGPT 撰写了数十篇文章,不过却不得不因遭受剽窃指控而更正部分内容。
实际上,一些新闻机构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新闻生产效率。自2018年以来,汤森路透一直在使用一个名为Lynx Insight的内部项目,以帮助新闻记者分析数据、提出故事构想,甚至撰写一部分内容。
人们当下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新闻行业或者说替代人类记者或编辑的工作。
曾在美联社从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方面工作的Francesco Marconi表示,ChatGPT在新闻业的应用将是“辅助功能”。它可以协助记者编辑报道的某些段落,但却不能生成原创报道。

来源:元宇宙NEWS


编辑:陶鹏辉

428#
发表于 2023-3-22 22:31: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新闻奖的80个好标题,短而精,易读、易看、易懂、易传播

作者按

《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规定:新闻专题是指深入报道新闻人物、事件的音视频和多媒体作品。换一句话说就是,新闻专题包括广播新闻专题(广播专题)、电视新闻专题(电视专题)、网络新闻专题(网络专题)和新媒体新闻专题(短视频专题报道)。

第二十六届至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共有获奖新闻专题252部。研究发现,这252部新闻专题的标题(指主标题,下同)总体质量不高,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经本文作者筛选,挑选出120个比较好的新闻专题标题。又发动新闻同行投票,最终选出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本文以这80个好标题作为研究对象。

感谢同行张宇强、严尔俊、李志军、旷桂红、郭晶晶、常帅、刘明月、黄永奎、马霞、马婷、胡姹、赵慧颖、李筱洁的热情投票。
文末附《第26-32届中国新闻奖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一览表》。

80个中国新闻奖新闻专题好标题,好在哪?

新闻专题是用详实表现手法对人物、事件、社会现象等进行深入报道的作品。标题是新闻专题的眼睛,是引导受众深入观看(阅读)的重要手段。新闻专题的标题不能像消息那样过于直白,要含蓄一些,给受众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制作标题看似容易,但起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绝非易事。起标题最考验编辑记者的新闻素养、文字功底和学识厚度。      

分析中国新闻奖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我归纳总结出了制作新闻专题标题的10种手法:

1.字数少,简洁凝练。

简洁、明快、扼要,是专题标题写作的基本要求。如果标题起的不简洁凝练且富有特色,受众是很难记住的。所以,起专题标题应该做到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惜字如金,达到“增一字则太长,减一字则太短”的境界。

新闻标题字数要少,一般不多于13个。专题标题字数则更少,4-8个字为宜,一般不要超过10个字。标题短而精,才会易读易看易懂易传播。

在入选的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中,字数少于10个字的为62个,占比为91%(标点符号没有计算在内,阿拉伯数字两个数字计为1个字——编者注)。7字标题最多,20个;2字标题、11字标题、13字标题、15字标题和20字标题最少,分别为1个。

字数少于10个字的标题(62个):
(2字标题,1个)
旱井

(3字标题,2个)

寻湘记
出山记

(4字标题,12个)

云上人家
鸟哥“打”鸟
垄上春行
神秘“曹园”
“并村”之后
冰河忠魂
保持通话
小岗大道
守望江豚
丝路金桥
我脱贫了
真假干部

(5字标题,15个)

老唐卖“碳”记
铝老大“减重”
再醒惊天下
生死金银潭
百亿大和解
牵妈妈的手
练江整治记
我从藏区来
您好,马克思
三进五台沟
上“旧”了,云冈!
老何告官记
远方的包裹
为了“180秒”
静默的山碑

(6字标题,4个)

为了第三封信
紫云英的春天
黑暗中的风景
191天的牵挂

(7字标题,20个)

冬天里的春之声
浙世界那么多人
绝壁上的“天路”
我在“一大”修房子
村里最远那一户
无胆英雄张伯礼
一件批复映初心
第一书记种瓜记
大山里的合唱团
谁在守护我的家
幸福王家“规矩”多
“僵尸企业”重生记
百岁红军的嘱托
十八洞村这五年
爸爸陪我当村警
果果的译语世界
俯身“对话”3000年
我家住在解放路
国境线上的坚守
让我们一起飞翔

(8字标题,9个)

苹果树下的科学梦
一桥飞架,两岸梦圆
地质宫不熄的灯光
一条天路,一个梦想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鄱阳湖最后的渔民
我是188万分之一
十八洞的19张笑脸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9字标题,7个)

农民刘子青的舞蹈梦
安吉有个“矛盾终点站”
寻找胶东育儿所“乳儿”
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
迭山深处的天籁赞歌
第五空间——隐秘的威胁
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

(10字标题,3个)

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
五本驾证情 中国铁路梦
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

2.口语化,通俗易懂。

广播电视和多媒体属于大众传播媒介,覆盖各年龄段、各文化层次的受众,所以标题不能起得太书面化,更不能用文言词,要适当口语化、通俗化。
  
比如《幸福王家“规矩”多》,“规矩”是原汁原味的百姓话,非常接地气,富有生活气息,通俗易懂,这是书面语言所无法比拟的。受众看起来感到亲切自然、清楚明白,乐于接受。

同类标题还有:
谁在守护我的家
幸福王家“规矩”多
十八洞村这五年
爸爸陪我当村警
我家住在解放路
老唐卖“碳”记
铝老大“减重”
牵妈妈的手
我从藏区来
百亿大和解
您好,马克思
三进五台沟
上“旧”了,云冈!
为了“180秒”
鸟哥“打”鸟
我脱贫了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
原来你是这样的00后大学生
柳州螺蛳粉为什么这样红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3.有文采,韵味悠长。

专题标题的文字,除了简洁凝练、通俗易懂之外,还要有文采、有味道,引人联想,能够充分体现出文字的美感和韵味 。可以借助比喻、象征、双关、委婉的方法,或者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历史传说等手段,让标题文字增添韵味、别开生面、富有意蕴。

比如《黑暗中的风景》,“黑暗”“风景”就很有味道,“黑暗”比喻盲人眼睛失去光明,“风景”比喻盲人失去光明,但依然渴望光明和美好的内心世界。

同类标题还有:
冬天里的春之声
俯身“对话”3000年
再醒惊天下
垄上春行
生死金银潭
一件批复映初心
冰河忠魂
农民刘子青的舞蹈梦
国境线上的坚守
五本驾证情 中国铁路梦
紫云英的春天
迭山深处的天籁赞歌
守望江豚
让我们一起飞翔
绝壁上的“天路”
一桥飞架,两岸梦圆
一条天路,一个梦想
黑暗中的风景
静默的山碑

4.用动词,化静为动。

在汉语中,动词被称为语言的“味精”,最富生动性、形象性。如果多用动词,就能使标题简练传神,感染力强。在制作专题标题时,巧妙运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化静为动,就可以使标题“活”起来。

比如《再醒惊天下》,一个动词“醒”活灵活现,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标题具有了可视性和动态感,引发受众的观看兴味。

同类标题还有:
寻湘记
出山记
鸟哥“打”鸟
老唐卖“碳”记
铝老大“减重”
牵妈妈的手
我从藏区来
三进五台沟
上“旧”了,云冈!
我在“一大”修房子
爸爸陪我当村警
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
守望江豚
谁在守护我的家
俯身“对话”3000年
练江整治记
“僵尸企业”重生记
寻找胶东育儿所“乳儿”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上面标题中由于使用了寻、出、打、卖、减、牵、来、进、上、修、陪、动、守望、守护、对话、整治、重生、寻找、听到等动词,所以其感染力和吸引力就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5.有场景,画面感强。

所谓场景就是从标题里边看到了人物、环境、事件,画面感就是看了标题就像看到一幅画一样。标题具有画面感,是好标题的重要特征。标题有了场景,有了画面感,新闻专题就有了吸引力。

比如《云上人家》就很有画面感,看到这个标题,眼前就像看到大山深处的村落白云朵朵的场景。

同类标题还有:
老唐卖“碳”记
鸟哥“打”鸟
铝老大“减重”
苹果树下的科学梦
俯身“对话”3000年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鄱阳湖最后的渔民
大山里的合唱团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我家住在解放路
国境线上的坚守
五本驾证情 中国铁路梦
迭山深处的天籁赞歌
保持通话
牵妈妈的手
地质宫不熄的灯光
守望江豚
让我们一起飞翔
绝壁上的“天路”
十八洞的19张笑脸
一桥飞架,两岸梦圆
南苏丹平民保护所里的少年足球队
一条天路,一个梦想
爸爸陪我当村警
静默的山碑

6.代入感,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是讲“我”的故事,代入感强,能使受众产生自己代替了专题中的人物的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人称叙事,也很容易表达作者的情绪。

比如《我脱贫了》,是第一人称叙事。由于是“我”讲述的自己脱贫了,让受众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也表达了“我”脱贫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同类标题还有:

我在“一大”修房子
我家住在解放路
我是188万分之一
谁在守护我的家
让我们一起飞翔
爸爸陪我当村警

7.陌生化,新奇独到。

陌生化就是将熟悉的事物加以陌生处理,以陌生表现熟悉,写出“熟悉的陌生感”,唤醒受众的“新”感觉,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更容易抓住受众的心。

陌生感的表达,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增值效应。具体到制作标题上,就是把专题中的陌生点拎出来放到标题上,给受众带来“陌生化”的观看体验。

比如《冬天里的春之声》,“春”属于陌生点。冬天里边怎么会有春天的之声音呢?很稀奇。受众很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同类标题还有:
俯身“对话”3000年
再醒惊天下
鄱阳湖最后的渔民
村里最远那一户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出山记
无胆英雄张伯礼
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
上“旧”了,云冈!
绝壁上的“天路”
南苏丹平民保护所里的少年足球队
“僵尸企业”重生记
黑暗中的风景
远方的包裹

8.设悬念,营造故事。

悬念是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或新闻作品中的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一种急切期待的紧张心情。就专题而言,在标题中设置悬念,会引起受众的极大兴趣,进而产生观看专题的强烈欲望。故事的结局,千万不要在标题中和盘托出。设悬念是制作专题标题的常用手法。

比如《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迟到”属于悬念。正常的情况是爸爸在孩子心里的形象早就是清晰的。为什么爸爸的形象却迟到了十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里边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受众急切想知道。

同类标题还有:
旱井
再醒惊天下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安吉有个“矛盾终点站”
柳州螺蛳粉为什么这样红
一名上海支教老师的千里“音”缘
生死金银潭
神秘“曹园”
“并村”之后
谁在守护我的家
为了“180秒”
寻找胶东育儿所“乳儿”
国境线上的坚守
为了第三封信
第五空间——隐秘的威胁
真假干部
23年,陈满和他背后的那些人
191天的牵挂
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
黑暗中的风景
远方的包裹
老何告官记

9.有对比,强调反差。

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从而增强了标题的艺术效果。

比如《小岗大道》,这个标题通过“小”与“大”的对比,鲜明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从而增强了标题的感染力。再比如《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这个标题通过“等不起”与“来不及”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极大地激发了受众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

同类标题还有:
真假干部
生死金银潭
铝老大“减重”
绝壁上的“天路”

10.人情味,打动心灵。

人情味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感情、兴味,是所有人最爱的。起标题有人情味,能够打动受众的情感,引起受众的共鸣,会产生更大的效果和力量。所以我们在起标题时,必须把专题内在的人情味挖掘出来,在情感上贴近百姓心理,用人类共有的情感来影响受众。

比如《牵妈妈的手》表现了母子之情,《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表现了父子之情,《一名上海支教老师的千里“音”缘》表现了师生之情。

同类标题还有:
191天的牵挂
爸爸陪我当村警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来源:长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xFCQDXCPcjguOOSEATxdw


编辑:张铭麟


429#
发表于 2023-7-24 22:31:02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好”对新闻记者是羞辱不是赞美

今天恢复新闻业务写作,说说记者的文笔问题。因为经常有读者留言说我“文笔好”,而我是不愿意接受这种评价的。

新闻写作,不是文学创作,来不得半点花样,事实或者真相是什么样的,不能加工不能包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做新闻,常常追求的是接近真相,严谨、客观才是更重要的标准。一旦写作必须遵循这些标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很难让人觉得文笔好了。

2007年,我进入新京报工作后,开始学习并适应专业媒体的写作形式。当时,编辑在写作形式上要求多用短句子,多用动词和名词,少用形容词,严格控制每个段落的字数,每个段落不能长……在事实层面,编辑要求每个信息都要有真实有效的信息源,获得的信息要交叉印证核实,尽量尊重事实原貌,不要加工和嫁接。

在这样的专业训练下,慢慢养成了一些貌似呆板但较为专业的新闻写作模式。

文字关过了,文章的结构和叙述的逻辑还需要慢慢锻炼。新闻写作,就是要用最简单有效的语言去表达,但是否能表达清楚,考验的就是逻辑能力。作为一个记者要用最简单有效的文字说清楚一件事,这是当时编辑部对一个记者的基本要求。

报社当时对记者的这种要求,对擅长采访突破和拿料的记者极为有利。如果一个记者常常能采访到其他媒体记者采访不到的人、能进入到其他记者进入不了的新闻现场、能看到其他记者看不到的新闻素材,经过信息的核实查验和筛选后,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把这些经过经验的信息写出来就行了。

新闻实践中,我也有出去采访却拿不到料的经历。这个时候,就很考验一个记者的信息整合和文字创新能力。我的信息整合能力一般,文字创新能力非常差,所以一旦采访无法突破采访到关键的新闻当事人或者有效信息源,工作就会陷入僵局,根本无法靠漂亮的文字写出合格的新闻稿。

我曾经说过,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字天赋的人。好在新闻工作更需要勤奋,一个星期采访突破不了一个重要的采访对象,再多花几天多半能搞定,所以多数时候靠着勤奋弥补了文字天赋不足的短板。

2009年、2010年,曾多次采访时任重庆副市长、公安局长;2012年3月,与两名同事一起专访过时任重庆市长(当时局势复杂难测,报道未刊发);2012年12月,又采访过当时重庆市的副市长、公安局长,谈重庆的警队治理;2014年采访过曾任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长、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谈一度震惊全国的河南警务改革;2015年、2016年两年间,专访过山西的副省长、公安厅长及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等数名省部级官员,专访过当时山西省纪委的常务副书记、省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专访过大同、运城、吕梁、晋中等多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和省交通厅厅长等厅级官员,谈山西“塌方式腐败”与重建等问题……

对我这种只会新闻写作的人来说,只有采访到了关键的新闻当事人并拿到了有效的信息,才能写出合格的新闻稿来。



文学写作,显然不同,更需要文字天赋,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不断有人建议我写小说而我从来不敢应承的原因。

以前出差,偶尔会有地方上的人吃饭喝酒。如果遇到要写稿,我是滴酒不沾的,桌上的人就会劝:喝点酒,更有灵感。如果有人说这种话,我基本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做惯了宣传的外行,不懂新闻与文学的区别。

灵感这种我似乎从未拥有过的东西,应该更适合从事文学写作的人。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具文学美感的文字、夸张的表达形式、适当的艺术加工、各种极端信息的拼接,在文学写作中都是允许的,新闻写作中有任何一样都不行,新闻写作靠的是精准的事实和有效的逻辑,没有事实是没办法写新闻稿的。新闻稿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事实和有效的信息,不负责提供艺术美感,尤其是我这种写时政的记者,笔下写出来的事实出不得半点差错,喝了酒写新闻稿尤其是时政类新闻稿,那是给自己挖坑。

正因为一直遵循这些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从业十多年,偶尔有业内前辈和学界同仁对我做出一些鼓励性的评价,但基本没有人说“文笔好”。
因被评为2009年南方报业集团年度记者,新闻前辈江艺平给的公开评语是:“褚朝新突破重围报道李庄案,掀开了重庆打黑案庭审的内幕,也挽回了被一些同行轻易出卖的新闻的尊严。他的“独守”何其珍贵。”这个评价,更多基于我提供了一些新闻事实,与文笔毫无关系。

2020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昆的评价是: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小老乡,我常常为他感到自豪!我们之间有许多地方相似,譬如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都有一个没有留下照片的小学时代,都是经过艰苦的自我奋斗而成就今天的事业……我读过他不少的文章,包括这本书的内容,这是属于我最喜欢的作品类型。也许文字不是那么华丽,但绝对是用心写就,绝对是真性情的流露。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书实在是太少了。

文字不是那么华丽,这是比较委婉但也比较实事求是的评价。这么多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懂新闻的内行说过我文笔好。他们知道,对我这样的写作者来说,文笔好不是表扬,言下之意是你提供不了有效的新闻信息光是文字漂亮,这是一种对新闻专业能力不认可的批评甚至羞辱。

褚朝新

2023年7月23日

来源:chuzhaoxin衣者褚(公众号)

编辑:潘洁

430#
发表于 2023-8-5 21:13: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周恩来审稿删“重要”
近日读《新闻人生——名记者清华演讲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收录有原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台长、高级记者杨兆麟的演讲实录——《记者是一辈子的事业》,里面讲了很多他亲历的故事,其中一个为周恩来总理审稿删“重要”的故事。
周恩来年轻的时候办过报纸,写过通讯,写过新闻,他并没有讲新闻学怎么样怎么样,但他那个作风让你感觉到应该怎样做文。
有一次他做形势报告,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讲的内容非常重要。当时在那儿写稿的是中央台的记者和新华社的记者,就两三个人,新华社还有一个写英文稿的记者。后来我们说稿子都差不多,就送一份给他看算了,不要三份都麻烦他。
那个稿子上写了“周恩来总理做了重要讲话”,别的地方他都没动,就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事情呢?因为现在只要是中央的领导人,只要一张嘴,就必定“重要”,“重要指示”“重要批示”“重要思想”,没有不重要的。
既然通通都重要、哪还有不重要的呢?“重要”二字,岂不是大大贬值了?而周恩来专门把“重要”二字圈掉,是不是给我们一些启发呢。其实,只要你把内容摘出来了,重要不重要让群众去鉴定就完了。你说“重要”,群众不一定认为“重要”;而你不说“重要”,实际上很“重要”,群众自然会理解,何必非要强调呢?
来源:长江朱建华
编辑:洪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