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41#
发表于 2022-11-8 16:38: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节献辞】那么微弱,那么响彻!


那年在太行山岗,秋色苍茫。
在这个众声喧哗、娱乐至死的年代,新闻多是易碎品。穿过喧嚣的舆论场、透过真相隐现的雾与霾,从一地零乱的信息碎片中,我们或许还能辨认出一些时代的印记。

如果说:“新闻是历史的底稿”,那么你我都是历史的叙事者。每一次现场的抵达,也都是一张张历史草稿的的记录与时代特写的观察。

如果从2011年8月我在Chinanews发表第一篇稿件算起,至今已整整十年。这十年,是中国互联网媒体跌宕起伏的十年,也是传统纸质媒体黯然落幕的年代,但这也是新媒体发端、激情澎湃的十年。

这些年,青春已渐渐泛黄,惟有往事与理想还在午夜泛光。

我依稀记得,多年前在寒冬中进京入职培训的情景。老社长在给新人讲授新闻理想时,动情地引用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知名论述:“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一个因其对人民心灵和道德产生影响的具有无与伦比重要性的职业。”

这一入行箴言,十年来在我的内心仍像一台爆燃的马达,在那十二月的寒空中轰然作响。轰鸣不止……

这又让我忆起早年在《名人传记》(财富人物)杂志实习的场景,以及后来我从河南被借调到《中国新闻》做编辑的时光,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或许是一生中最美的青春风景:在京城酷热的夏季,从西城区百万庄到东城区北新桥,每天午后总会有一位少年乘上公交车,不知疲倦地穿行半个城区,直至深夜……

那是追梦的岁月,对世界所知甚少,又满怀期待;那也是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年龄,我刚过弱冠之年。求知、渴望、勇敢,满怀激情,有着无穷的力量。总期望笔下的文字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些许改变,挑灯夜稿,通宵达旦多是常事。

这十来年来,从一座座城到一个个村落,又从一个个村落到一座座城,乐此不疲的路途中变换着无数的风景。但我内心,依然渴望自己返乡时仍是一位“归来少年”。亦如我的同乡叶一剑所言:“我们行走世界,只为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但事实上,令人内心酸楚的是,自己早已成为了故乡的陌生人,童年的乡村生活与记忆已成为渐行渐远的梦境。我们坚守在城市孤岛中,依然是都市异乡人,都是故乡的孤儿。

这十年来,世事变幻、物象万千,但似乎也未曾有太多改变。我只是时常感怀于诗人里尔克那穿越百年的诗境中,“苦难没有认清,爱也没有学成!”

此去经年,夏荷秋月。时光之轮从未停歇,整个夏天,我漫步在北龙湖畔,看见睡莲如梦绽放,又凋落。这不正是我们绽放的年华吗?那么美,又稍纵即逝!

当疫情再次围城,车马行人匆匆。在密如蜂巢的写字楼中,我隐约听到窗外掠过几声斑鸠“咕咕、咕咕……”的叫声,这低微的叫声隐约回响在钢筋森林般的楼宇间。

那么微弱、那么响彻……


来源:幻象城


编辑:邓秋雨

342#
发表于 2022-11-8 16:41: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青记独家丨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评论教育的路径探索


导  读
  面对媒介融合潮流,新闻评论教育一方面应当密切关注技术前沿,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上回应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审慎地与社交媒体等传播技术和平台保持距离,以培养舆论领航员为己任,坚守逻辑思考和理性表达等核心教学内容。

在人工智能技术批量生产事实性信息的当下,意见性信息更显可贵,特别是在观点和情绪极化的环境中,自由而理性的新闻评论更成为稀缺品。这给传统新闻评论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高校新闻评论教育应以何种方式开展?当前新闻评论教育有哪些特点,又存在哪些问题?特别是在教学中如何对待众声喧哗的社交媒体及其催生的话语形态和表达风格?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间,笔者通过电话、微信和QQ等方式,访谈了国内10所高校的新闻评论课程的授课教师,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媒介融合语境下

新闻评论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体的生产方式、传播媒介、受众的角色等方面,都产生了剧烈的变化。媒介融合对媒体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堪称颠覆性的影响,主要是媒体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内容生产者转变为平台创造者。媒体治理的核心思维也向互联网思维转变,形成了全新的融合媒体时代的理念。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播媒介也有所变化,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渠道、单一平台和单一形态,而是在不同的渠道、平台和形态整合传播。公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的角色,而是不断前移,不断影响和改变内容生产的方式、方向和深度,更多地参与到内容生产中来。[1]可以说,公众从受众角色向用户角色转变,逐渐登上融合传播的舞台中央。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评论业态的变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新闻评论受到了十分直接而深刻的冲击,国内新闻评论界很明显产生了一些变化。近些年来,传统媒体纷纷入驻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开设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闻评论的发布平台更加多元。一篇优质的新闻评论作品会依据不同平台的特性,综合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多平台推送。评论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常规传统的文字评论,还有漫画评论、视频评论,甚至出现了沙画评论、曲艺评论等。评论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传统媒体的评论部人员规模并不大,除了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长江日报等少数几家媒体的评论部人员在10人以上,其余纸媒的评论部人数基本都是个位数。而且,传统媒体的评论部人员也越来越向新媒体倾斜,主要体现在将评论员和评论编辑调动去运营评论相关的微信公众号。[2]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评论的大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观点生产逐渐移动化、视频化、产品化、社交化和服务化。新闻评论一方面正逐渐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另一方面专业化的评论受到更高的关注。

(三)对新闻评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观点生产呈现形式。新闻评论教育如果还是继续走老路,只关注传统的文字评论,传授写作的技巧,那么在融合媒介的时代,就会与新闻评论业界的发展态势渐行渐远。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观点生产应具有互联网思维,将其产品化,并注入一定的服务,这样才能增强用户黏性。因此,新闻评论教育,就不应只是写作课的一种延伸,而应该注入融媒思维,面对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和服务化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新闻评论教育的状况

(一)总体情况:多数仍定位为写作课。总体来看,我国新闻评论教育的基本情况是依旧定位较为狭隘、位阶较低。除了华中科技大学设有专门的新闻评论方向特色班以外,多数院校将新闻评论课设置为2-3学分的一门课程。在定位方面,大部分新闻院校依旧将新闻评论课当做写作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新闻评论写作技能。而少部分新闻院校认识到了新闻评论课是逻辑思维能力、意见生产能力的提升课程,并积极应对媒介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见产品生产制作的能力。重庆大学等少数院校通过开设课程微信公众号、与媒体合作共建专栏、参与大学生评论大赛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投身新闻评论的内容生产传播实践中,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形式:从技术入手而非理论。我国新闻评论课程通常包括两种模式: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和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在第一种情况下,新闻评论课程作为“采写编评”四大新闻业务的最后一环,对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有较高要求,通常开设于大二下学期或大三等高年级,正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吴水平所说,“我们的学生大一学采访,大一的暑假去社会调研,大二学写作,进而评论,这样他写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就更具针对性”。课程通常设置为2学分(如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或3学分(如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等)。新闻评论教育的第二种形式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开创的“华科大模式”,在本科阶段开设新闻评论方向班,打造“1+9”新闻评论课程体系,即一门主体课(新闻评论概论,3学分、48课时)加上九门专题课(包括新闻评论思想与思维、中美新闻评论比较、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评论、新闻评论佳作评析、社会认识发现、经济评论、法制评论、文艺评论、实践逻辑,每门1学分),共计12学分。在这两种模式之外,重庆大学新闻评论课程的设置方式值得关注,其课程包括理论学时(2学分)和实验学时(3学分),实验学时使得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视频评论、漫画评论、跟帖评论等融媒实践。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大多数的新闻评论课依旧围绕评论写作展开,包括经典评论作品赏析、热点新闻评论讨论、新闻评论写作练习、新闻评论理论学习等。总体说来,各大高校的新闻评论课是“从技术入手,而不是从理论入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评论写作能力。

另外,应对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一些高校的新闻学院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比如有声报道、短视频制作等。但新闻评论课程依旧以传统的文字评论为主,只有少数学校例外,比如湖北美术学院依托绘画专业优势,打造漫画评论团队,从而培养学生以多媒体的形式生产意见产品。

(三)师资情况:授课教师多数有实践经历。新闻评论的任课教师体现出教学、科研和新闻实践有机结合的特征。在本研究的十位受访者中,八位曾有新闻评论的从业经历,不少教师更是在全职任教之余坚持新闻评论实践。

新闻评论教师的业界经历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高校直接聘任业界专家担任教师,二是曾在媒体全职工作的评论员进入高校从教,先前的一线工作经历使教学“冒着热气”。另外,不少教师虽未在媒体全职工作,但在高校从教的同时一直为媒体撰写评论或担任电视评论员。除了在媒体上发表评论,不少教师还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方面分享评论教学心得,另一方面发表时评。
新闻评论教育如何应对

媒介融合的挑战

(一)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新闻评论写作教学,还有多种方式进行评论教育,特别是与媒体业界加强交流互动。比如可以借鉴“华科大模式”,组建模拟评论部,从课程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另外,可以与专业媒体的评论部联合教学,例如远程视频连线,参与媒体评论部的选题会等。这样,将模拟评论部实战化,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办课程微信公众号,或者与媒体的评论栏目、微信公众号合作,将优秀的学生评论作品公开发表是另一种可推广的教学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激励学生创作评论的效果,还传递了当代青年学子的声音,可谓一举多得。

当前,有不少面向大学生的新闻评论比赛,比如荆楚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红网举办的评论之星选拔等。作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新闻专业,评论课程应当鼓励学生参与类似的评论大赛,将评论课程与比赛融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评论创作积极性。荆楚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已进行到第九届,初赛征集形式非常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文字评论,还包括音频评论、视频评论、漫画评论等,而其现场决赛更是考验了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因此,新闻评论课程应多组织学生参赛,以赛代练,培养学生的融媒实践能力。

新闻评论课程还应当多邀请传媒业界的专家开设讲座,或者担任业界导师。这一点有的学校做得比较好,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聘任媒体评论员担任授课老师,华中科技大学评论班也不定期邀请业界专家开设讲座,并形成了讲座文集。

(二)培养舆论领航员。除了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新闻评论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培养舆论领航员。当前,在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有明显共识,都围绕选题、论点、论据、论证等推理过程以及新闻评论的标题、结构等写作要素展开。曹林将新闻评论教学的核心总结为:“批判性思维和写作,并在训练思维的基础上形成输出。”无论评论的形态或发表平台怎么变化,逻辑思维或立论的能力以及流畅和理性的表达都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在接受访谈的十位高校新闻评论课授课老师中,正如魏猛所说,“只要传统新闻评论写得好,在新媒体或社交媒体上发表的问题也不大”。周庆安更倡导跳出课程本身,立足于新闻人才培养的整体语境看待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核心诉求:“评论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新闻素养,……我们要培养一批伸手就能写新闻评论的人,但是我不是为了新闻评论的岗位培养人才。采写编评都是这样的情况,采写编评都是业务中间的最基本的能力,所以我到现在都认为新闻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一种叙事的能力,叙事的能力很可能随着媒介平台而发生变化,但是丝毫不影响基于人本身的叙事能力。”

当前,众声喧哗甚至鱼龙混杂的网络舆论空间更凸显“专业”新闻评论的价值,无论业界评论员还是高校教师都认同,新媒体时代对评论的需求不是少了反而是多了,新闻评论成了媒体上最抢眼的内容、最稀缺的优质资源。对优质评论的需求产生于当前舆论场从精英化表达转向大众化表达的巨变,周庆安认为,过去大众媒体时代的精英表达以形成全社会认同的最大共识为目标,社交媒体时代的大众化表达不以建立共识为基础,而是追求“最大限度地呼应某一部分群体的认同”。[3]

在这种众声喧哗、民意极化的情况下,不少教师都将呼应和引导主流舆论和推动社会共识作为评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魏猛提到,希望学生的评论“能够对当前的新闻事件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翁之颢老师希望学生能够成为“主流意见的定盘星或者说社会价值的引领者”,周庆安则认为“(学生)要有更强的舆论的理解和认识的能力,也要对碎片化的信息有更强的编辑组合能力”。

(三)理性看待新兴媒体的发展。基于上述对新闻评论教学核心内容的判断,新闻评论教师一方面密切地关注着媒介融合特别是社交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的转型,将新兴的评论形态纳入教学;与此同时,多位老师也表示,评论教学要和当前的舆论环境保持适当的距离。例如,周庆安认为,“现在的社会语态和这种变化,其实不利于传统意义上新闻工作者的评论能力的形成,……(社交媒体)基本上是作为反面典型,要反复跟学生讲不要跟着社交媒体走,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越要保持冷静,要形成独立的观点,逻辑可以简单,但是要清晰”。

与周庆安的观点类似,曹林在课堂上一方面鼓励学生看社交媒体的评论区,“从评论区感受舆论水温,感受这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看问题不同的视角”,同时也要求学生与社交媒体保持距离,因为“社交媒体不是学习评论的好空间”:“第一,社交媒体的信源有问题,往往缺乏权威来源,……评论教学一直强调要从权威信源获得信息,以权威信源或可靠文献作为论据,社交媒体不能作为论据。第二,社交媒体往往是情绪化的、碎片化的,易燃易爆,对事件过程缺乏耐心,评论教学需要培养学生们的理性判断人格,而不能是社交媒体那种轻易下判断的情绪人格。第三,评论教学应该有稳定的理论框架,有自己的范式定力,扎稳马步,训练好基本功,而不是出现一个新东西就去追随。”

因此,曹林常将网络舆论中的一些话题作为负面案例,分析“有些评论为什么是坏的,逻辑到底错在哪里”,他甚至担心,“当下恶劣的网络舆论生态影响到了学生们对理性表达的信心,当很多理性的声音受到网暴的时候,我很难有让学生们去坚守理性表达的职业自信”。但并非所有老师都认同这一观点,如顾建明认为,吸纳社交媒体的表达方式是必要的,并将“侠客岛”“牛弹琴”“团结湖参考”等微信公众号的评论作为案例,他认为:“社交媒体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方向,不管社交媒体有多少草根化、零碎化、泡沫化的特点,适应社交媒体依旧是必然的,必须融入评论教学和学生的表达中。比如迅速把握问题,得出观点,用最精要的语言来表达,以一种社交的方式。社交的方式,不是正襟危坐的,也没有那么多起承转合。像这样一个训练,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结  语

面对被数字技术和媒介融合重构的新闻生态,新闻评论教学也应当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考核方式上更加注重对接新闻媒体,引导学生通过创办自媒体、向专业媒体投稿、参加评论比赛等方式,开展新闻评论融媒实践,特别是引导学生关注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和叙事语态,对话真实的公众与社会;另一方面,也坚持以逻辑论证和评论写作为核心教学目标,以培养众声喧哗中的“舆论领航员”为己任,批判地看待新兴媒体对评论形式和语态的影响,自觉与社交媒体保持距离。

[感谢以下老师接受访谈:曹林(中国人民大学)、陈艳丽(湖北美术学院)、顾建明(华中科技大学)、刘海明(重庆大学)、刘涛(暨南大学)、魏猛(郑州大学)、翁之颢(复旦大学)、吴水平(中国传媒大学)、张莉(新疆财经大学)、周庆安(清华大学)(按名字首字母拼音排序)]


参考文献:

[1][3]周庆安.对话与创新——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评论突围[J].青年记者,2017(08).
[2]陈敏.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评论之变——以17家媒体评论人访谈为基础的研究[J].新闻记者,2015(05).

(詹蔷: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荆楚网评论主编;黄雅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FZOuo9r0pCVHO4WLEP3eA


编辑:邓秋雨

343#
发表于 2022-11-8 22:24: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史记·刘循吏列传


刘循吏者,女,中州中原区人氏,九品循吏,为人性情豪放,机动权变,然执法严苛,毫无通融,上多赞之,然辖区百姓皆闻之以为能。

新冠三年,中州之地,多重灾区焉。去岁大水,中州之民,不幸为鱼腹之食者,为地铁窒息者,为大水裹挟者,甚多,然时任中州太守一味隐瞒,民多怨之,后果走焉。

今新太守,面对疫情,一味束手,惟以封控百姓,以铁皮围栏为策,百姓不堪受之,冠之以“铁皮太守”焉。有企曰“富士康”,有工曰30万,疫情漫之,流言灌之,工人多背井返乡,徒步百公里,扶老携幼,漫山遍野,哭声直上云霄。

天下舆情汹涌,上亦怪之。中州太守心甚不宁,乃令有司安抚百姓,有司闻声而动,召循例,号邸报,发布官声,以安人心,循吏入召焉。

刘循吏,时年四十有八,年届天命,中州中原区某街道某社区吏焉,发布会慨然而言曰:“吾为抗疫,牺牲多矣。”众邸报忙谓之曰:“姐有何牺牲?”循吏黯然泣下曰:“吾连日连夜守岗,与民同难,以致措失吾女成人礼矣,此乃人生大事,吾实为痛心疾首也”,众邸报皆相对无言。

此消息发布,舆论哗然。有百姓曰:“吾等日夜为衣食而忧,为病痛而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今刘循吏以缺席爱女成人礼以对我等,此为何不食肉糜乎?”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然循吏毫不惧之,慨然以对天下曰:“吾日夜操劳,辖区百姓可见,吾爱女之心,天上日月可鉴。社区同僚,辖区百姓,皆为吾点赞,吾有何错?吾有何惧?”

有京城新邸报曰《侠客岛》,亦评之曰:信息时代,众人悲欢,有互联处,然亦大不相通。疫情发布,应多筹措之谋,解困之法,悲情之牌,少打为妙。

太史公曰:中州之地,中州之民,史之重灾地,重灾民也。古有杜少陵《三吏》诗流传千古,今有刘循吏悲情一哭以动四方。而舆人之议多赞子美,而以循吏为缪,何也?夫观之,循史,亦疫情受害者焉,然不知轻重,不分场合,以燕窝之苦乃图动民黍离之悲,不亦悲夫?舆情汹涌,不思己过,不识民情,此复更令人悲哀之至也。


来源:媒咖


编辑:邓秋雨

344#
发表于 2022-11-12 14:28: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评论写作缘何离不开批判性思维?

任何社会实践都需要实践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相当多的社会经验。不过,有一项社会实践显得有点“例外”,这就是评论写作。常听人说,评论写作没有门槛,因为经验告诉我们,遇到热点话题,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看法。这种印象同样适合在校大学生,有的学生刚写的第一篇评论就发表了,不论是评论写作者还是周边的同学,都觉得评论写作不过如此。从表面上看,评论写作的门槛确实很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就可以获得评论写作的“入场券”。但评论实践的历史表明,古往今来,真正能够以评论影响他人的作者,往往是有独立思想的社会知名人士。究其原因,不在于知名人士的评论就必然有思想的穿透力和文字的感染力、就必定有可以跨越时空的传播力,而在于这些评论作者的观点经过了批判性思维的过滤。没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想以言论立身并在历史上留下点名声,谈何容易?批判性思维这个词语,看起来有点深不可测,但就其实质而言,无非是一种判断力而已。判断包括直觉判断和理性判断,直觉判断得益于人的天赋,这种判断能力与个人的智商有关,属于天赐之物。天赐之物雨露均沾,人与人之间的直觉判断有差异,但基本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正因为这个缘故,每当有重大社会事件发生,人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拜直觉所赐。理性判断靠的不是个人造化,而是专门的修行。在修行的过程中,人逐渐掌握相应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达到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如果对任何事物抱有天然的再审视的习惯,通过自己的审思确认一个公开的或流行的判断是否成立。这个时候,恭喜你已经具备了反省的能力,可以避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发表看法了。一言以蔽之,批判思维也就是洞察社会、提出独立主张的能力。对照上面的阐述,不难理解:人类社会从来不缺评论者,但历来缺少真正的评论家,归根结底是批判性思维能力修炼得程度还远远不够。对于初学新闻评论、参加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的大学生来说,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纵然发过一些评论作品,可能距离真正的评论写作还有一段不近的旅程有待“徒步”走完。
既然评论写作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对于大学生评论作者来说,如何才能真正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呢?首先,要学会习惯性审视新闻事实的真伪。评论写作的灵感来自于新闻报道,在新闻娱乐化现象普遍、自媒体以“新闻媒体”的身份在生产“新闻”的今天,需要评论作者具备基本的媒介素养,运用批判性思维识别新闻事实的真伪,避免被不客观、不真实的“新闻”带节奏。评论必须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只有把新闻事实透视清楚,然后再立论评说新闻,评论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其次,要学会习惯性查找网络舆论的偏颇。社交媒体天然偏爱社会热点事件,吸引大批网友的评说,一个评论作者很难不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要从众说纷纭中得出自己的判断,需要评论作者运用批判性思维查找流行观点中的逻辑瑕疵,这些瑕疵因似是而非往往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跳出这类观点的误区,需要评论写作者在众说纷纭中寻找每一种观点存在的推理缺陷,用逻辑说服读者。再者,要学会习惯性测试人性的道德指数。不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舆论场,每个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指点江山”,这样的指指点点是非常珍贵的评论素材,其中折射出一个时期的社会伦理心态,也折射着议论者的人性光辉或者人性阴暗。评论写作与其说是评说新闻事实,不如说是在辨识认识,从一个新闻事件和网络舆论的潮起潮落中观察人性的道德指数。这样的观察是评论作者的分外功绩,离开批判性思维,就无法触及人的心灵。此外,要学会习惯性培养建构原则的能力。评论写作不是跟风炒作,也不是为赚取一点稿酬而讨好编辑和公众。真正的评论需要写作者有一把丈量社会的尺子,这种“尺子”的“准星”是最基本的道德原则。社会现象如此复杂,新闻事件层出不穷,评论的“尺子”考验的是评论写作者建构道德原则的能力。评论写作者的质疑与反思能力,帮助他们在反思社会的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个判断是非曲直的规则,这样的规则就是评论写作的“北斗星”。高校的评论教师应意识到评论与批判性思维的天然联系,重视将批判性思维引入评论教学,但也应意识到批判性思维无法通过简单的理论学习直接获得,评论写作者这种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评论写作者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甘当社会生活的“小学生”,用自己的良心为民代言。当批判性思维成为评论写作的“指南针”,评论作品才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
原文发表于红辣椒评论


来源: 疃子评弹


编辑:邓秋雨

345#
发表于 2023-1-13 19:56: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11月月赛榜单揭晓


红网长沙1月13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钟星月 张瑜)由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11月月赛结果今日正式出炉。重庆大学任怡璇,凭借《疫情沟通需要温度:三帆中学的信,写进了每个人心里》一文,从147件入围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以76.2分的总成绩摘得文字评论组冠军。山西财经大学张靖悦、山东大学宋宵佳,分别凭借文章《“先欢迎后扫码”被关门,疫情防控岂能扭曲防疫初衷》《郑大餐厅帮学生带物品入校,“罚不罚”不是事件的重点》斩获二三名。
视频评论组一二名,则被长安大学收入囊中。由庞佩羽、权雅妮、赵相东、李毅、刘怡泽创作的视频评论《95后小伙开网红养老院,“新青年”与“新老人”的双向奔赴》,从20件入围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以75.3分的总成绩名列第一;由杨丹、平梦慧、蒙瑞盈、李皎洁、李佳妮创作的视频评论《法理之外有情理,故意刁难不可取》摘得第二名。来自重庆大学的李冼卡特、张思滢、梁杰隆、刘佳艳、钱奕婷,凭借作品《发视频吐槽被店家索赔?莫让“口碑”变成闭门自话》,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本届大赛新增的漫评类作品比拼中,山西大学韩羽儿的作品《够了,该让“卫生巾羞耻”灰飞烟灭了》,重庆大学陈曼妮、黄思雨同学的作品《教育公平:铺平民族复兴路》,西安交通大学杨璐晨、张文轩、朱子涵、程俊浩、梅馨月同学的作品《“一锤定音”》,从当月24件入围参评作品中荣获前三名。
根据大赛规则,文字、视频、漫画三个类别下的前三名,红网将分别奖励1000元、800元、500元,颁发“月度之星”荣誉证书。另外,10月-12月月赛排名前50的文字类评论作品,排名前5的视频、漫画评论作品,以及2022年度红网“青椒计划”月度优胜作品,均有资格进入“评论之星”决赛初评,竞逐万元大奖。
获奖文字评论《疫情沟通需要温度:三帆中学的信,写进了每个人心里》,关注的是疫情期间的一则小故事:疫情期间,北京市三帆中学有学生被隔离或居家学习,考虑到孩子们可能会有的担忧恐慌情绪,校方给学生致信《努力面对每一场大风》。在公开信中,学校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既有对学生的理解和鼓励,也引导、教育学生,该如何应对疫情与人生。作者任怡璇认为,这封信是从细微情感入手,摒弃疫情时代下千篇一律模式化的生硬文字,用语言的温度阐释了教育者的用心良苦,是疫情下与公众沟通的典范。她写道:后疫情时代下,让人们心力交瘁的不仅是病毒本身,更多的是在变化的情境面前如何自处,如何满足心理需求,获得精神安慰。它聚焦于身边的人,聚焦于最真实的事,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在这里有所共鸣。
对于该评论,本届大赛9位评委均给出8分以上的高分,其中6位评委给出8.5分及以上的高分。大赛评委、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刘海明点评道:一封信,疫情期间这样的写法很多,鲜有被认可的,多是被批评。批评与赞同,都有话要说,但是写文字评论,还是应该是基于信的文本和效用,扩展太多易跑偏。
获奖视频评论《95后小伙开网红养老院,“新青年”与“新老人”的双向奔赴》,聚焦的是一95后小伙把养老院开成幼儿园的暖心故事。该作品认为,“一边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一边是年过古稀的爷爷奶奶,两者的碰撞简直是出乎意料,却又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这是一场‘新青年’与‘新老人’的双向奔赴。”大赛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杨奇光点评道:“视频对新型养老院进行评述,表述自然,逻辑流畅,让变老不再消极,既看到社会普遍困境,也聚焦个人职业选择,剪辑用心。”大赛评委、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姜英表示:“选题很好,表达自然,观点有新意。”评委刘海明认为,“多好的选题,讲得很从容。环境音有噪音,应当规避。”
在获奖漫评作品《够了,该让“卫生巾羞耻”灰飞烟灭了》中,作者配文道,“我们不能强求‘卫生巾羞耻’结束的那天就在明天。但希望高铁卫生巾的事件能为社会敲响警钟,让更多人了解到‘子宫之花’,让女性当前面临的问题被社会所看到。”评委杨奇光认为:“ 篇幅很长,内容充实,谈论的是比较敏感的社会议题,指出包括性别对立、男权社会对女性需求的漠视、弱势群体的需求关注等比较尖锐的问题,立意很好,论述中部分地方还需注意逻辑。”评委肖涛留下评语:“用漫画讲道理,形象直观。”

来源:红网时刻

编辑:马源

346#
发表于 2023-1-13 20:01: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星”访谈·文评组 | 重庆大学任怡璇:保持表达的勇气,发出真实与真诚之声

红网时刻长沙1月13日讯(记者 钟星月 张瑜)由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10月月赛结果今日出炉。来自重庆大学的任怡璇,凭借《疫情沟通需要温度:三帆中学的信,写进了每个人心里》一文,以76.2分的总成绩摘得文字评论组冠军。结果公布后,红辣椒评论对任怡璇进行了简短的访谈。

【以下是“星”访谈实录】

红辣椒评论:先作个自我介绍,和参加第八届“评论之星”大赛的小伙伴们打个招呼吧。
任怡璇: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大学的任怡璇,一个不是很擅长写评论,但正在努力学习中的“小青椒”,很高兴和大家见面!
红辣椒评论:你是如何接触新闻评论并开始写作评论的?
任怡璇:大二的时候,得知大三会有刘海明老师开设的《新闻评论》课程,于是,我开始关注学长学姐分享在朋友圈的评论作品,看到大部分都来自于红辣椒平台。开学后,我便跟着海明老师一起学习评论写作,就这样开始了我一波三折但很有收获的新闻评论之路。
红辣椒评论:本届大赛开启后,后台收到了你的不少投稿。这些作品中,有的成功上榜,有的遗憾落选。作为写作者,你如何平衡入选与否的心理落差?让你持续写作和投稿的动力源自何处?
任怡璇:我的评论作品确实是十投八败,每次看到“未采用”三个字,我第一时间会有些失落,故意赌气说:“唉,我明天肯定不会写评论了。”但吃顿晚饭回来,还是会重新坐在电脑前琢磨:这篇为何落选?该怎样修改措辞和行文结构?有没有更好的角度去阐述观点?第二天,我还是会早起浏览各类新闻寻找选题,直到完成一篇满意的评论作品。说实在话,一开始写评论的动力是课程要求,但在和新闻评论关系处好之后,这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想让自己的文字和思想被更多人看到的渴望,一种试图用微薄之力为社会发声的信念。
红辣椒评论:你的文章聚焦疫情期间一封校方写给学生的信。在一众有关疫情的高热度话题讨论中,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个小切口的事件进行评论?
任怡璇:“小切口”鲜活生动,利于读者“见微知著”。一篇篇评论写过去之后,我会越来越注重评论新闻事件时角度选取的重要性。因为角度的选择并非随意的,它包含着我们写作时的思考过程与价值判断。
在有关疫情的高热度话题中,我们不难看到老生常谈、枯燥无味的“官话”“套话”。而社会普遍关心、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小事件”才是真正会打动人们的地方。
三帆中学《努力面对每一场大风》这封信便是从细微情感入手,摒弃疫情时代下千篇一律模式化的生硬文字,用语言的温度阐释了教育者的用心良苦,是疫情下与公众沟通的典范。我是一个很容易被细节与真诚所触动的人,三帆中学这封信切实地写到了我的心里。就像我在文章中写到的一样,后疫情时代下,让人们心力交瘁的不仅是病毒本身,更多的是在变化的情境面前如何自处,如何满足心理需求,获得精神安慰。它聚焦于身边的人,聚焦于最真实的事,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在这里有所共鸣。我希望大家能在文字中感受到温暖,在变幻莫测的社会中,看到难能可贵的真诚与真实。
红辣椒评论:在评论写作上,有没有你觉得特别值得与大家分享的故事?
任怡璇:对于如何写评论,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相信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笔耕不辍的练习,每个人都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评论类型及评论风格。就我而言,我的评论之路确实是一步一脚印的探索而成的,我的笨办法就是告诉自己要多看、多写、多思考。
对于写评论的过程,我还是有一些蛮有趣的故事。我形成了早晨浏览新闻找选题,下午动笔写作的习惯。但是我们学校实在是很美,到了下午我会忍不住出去在阳光下散步。于是我便带着我的电脑,在学校各个角落写评论。我在湖边长椅上写,在花园的木板地上坐着写,在后山石头上写,对着学校的鹅和鱼写……在自然环境中,我更能静下心来,去享受写作的过程,而非完成任务式的应付,这会让写评论变成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红辣椒评论:祝贺你摘下11月文字组“月度之星”,请分享几句简短的获奖感言吧。
任怡璇:首先要感谢红辣椒评论为“小青椒”们创造的机会,给予青年发声的平台。还要感谢海明老师耐心的教导并给我独特的灵感。最后希望我能继续保持敢于表达自己的勇气,为社会发出真实与真诚的声音。
红辣椒评论:对于“文评”竞赛,还有什么意见与建议吗?
任怡璇: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让同学们参与进“文评”竞赛的打分环节中来,扩大每个奖项的获奖人数,让更多大家一致认可且极具共鸣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

来源:红网时刻

编辑:马源

347#
发表于 2023-1-29 11:29: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氏垂心

348#
发表于 2023-2-8 13:31: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雷颐 | 从写社论到写言情小说:小记范荣康

从写社论到写言情小说:小记范荣康

文 | 雷颐

本文刊登于《随笔》2023年第1期

范荣康是谁?知道的人恐不多,但说起他的夫人谌容,知道的人肯定多得多,著名女作家,当年以《人到中年》名动一时,虽然如今80后可能不太知道了,但比范荣康,她的名气依然大很多很多。如果说起他的孩子梁左、梁天、梁欢、女婿英达,大名鼎鼎,可说是无人不知。这一家子都是靠笔吃饭,范荣康也不例外。尽管他的那支笔最不出名,但他的那支笔其实最厉害,许多年来,影响了亿万人的命运。了解他手中的这支“笔”,对20世纪下半期中国的某一个方面的了解将更为真实、深刻。
范荣康(右二)与家人

范荣康本名梁达,江苏南通人,1930年生,1946年6月年仅十六,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毕业于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第二次就入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学习。
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国共大决战中,他曾任上海青年文艺联合会会刊、上海联合晚报、上海学生联合会《学生报》编辑、记者,上海军管会文管会联络组组员,西南服务团宣传干事。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工业组组长,1952年12月到《人民日报》社工作,从记者、编辑做起,几十年认真勤勉,兢兢业业。进入报社不久,他还是普通编辑就开始撰写社论,随着地位“步步高升”,他参与撰写的社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文化大革命”中他先是评论组的编辑,参与起草撰写了不少“两报一刊”社论。
改革开放以后,他担负了更重要的工作,先后担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和主管理论、评论、文艺等部的副总编,撰写重要社论,组织重大报道。几十年来,参与撰写《人民日报》社论的人委实不少,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但报社老人公认,认真数下来,几十年一以贯之地浸润其间,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和才智都化作了那“神圣名号”下一行行铅字的,唯范荣康一人。他做得最久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日报》撰写社论,因此了解新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知晓许多《人民日报》社论出台的前因后果,甚至说得出哪篇社论中的哪句话、哪个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么用。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其社论自然是向全中国全世界公开表明中共中央治国的方略方针和对国内外大事的立场、观点、看法。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一篇又一篇《人民日报》社论,就串起了一部共和国的历史。《人民日报》一直备受关注,但社论毕竟是执政党政策和策略的公开表达,其后往往有着更为深刻、复杂却鲜为人知的背景,对此,广大读者则一无所知。社论代表的是中共中央的声音,但具体的起草者、执笔者对社论之后复杂、深刻的“背景”甚至“言外之意”自然深有了解。一些重要的社论,范荣康先生作为主要执笔人,列席了相当高级别的会议,一些社论的初稿与上级返回的修改稿,从一个层面反映了上层的思路。不必说那些万众瞩目的“重大社论”,就是一些看似并不引人注意的“平常”社论,背后往往也与政坛风云紧密相连。
20世纪80年代,他“荣升”为主管文艺部的副总编,对文艺的繁荣和多样化,尽力而为,勇担风险。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摇滚的“合法化”也与他有直接关系。80年代是坚冰初破的时代,文学艺术许多领域都有新突破和新潮的引进。但这些突破和引进,每每引起激烈的争论,甚至严厉的批判。“流行音乐”引起了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争论和批判。“流行歌曲”、“靡靡之音”、“港台歌曲”、摇滚乐和带有现代派色彩的作曲手法,都被当作“资产阶级”受到批判,屡屡被禁。《乡恋》的演唱者李谷一和作曲家张丕基、海政歌舞团的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海政歌舞团的程琳因演唱《小海螺》等,都受到严厉批判,歌曲一度被禁。《小海螺》的词曲作者,即曾以创作《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闻名的付林,此时被批判为毒害少年儿童,受到党内处分。
李谷一在1983年春晚上演唱《乡恋》

摇滚乐,绝大多数人更是闻所未闻,完全居于“地下”状态。当时是《人民日报》文艺部年轻编辑陈原在《一九八八,〈人民日报〉为崔健和〈一无所有〉正名》(《纵横》2018年第6期)中回忆说:“面对这样一种文化环境,身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其文艺版站在思想解放的最前列,从文学、戏剧到电影、美术、音乐、舞蹈,一再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在关键时刻发声,推动前行的步伐,引导并改变了文艺创作的社会环境,在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笔。”“为了给那些遭受非议的音乐人物和作品正名,《人民日报》文艺版可谓费尽了心思。”

《纵横》2018年第6期

1987年7月25日,《人民日报》第八版发表了陈原写的《一个青年作曲家的追寻》,专门介绍叶小钢。那时叶与瞿小松、陈怡等一批新锐作曲家写出的音乐被称为“新潮乐派”,时不时还要被点名批判,指责他们赶西方音乐的时髦、远离人民大众、以杂乱无章为美、追求的是资产阶级唾余,给他们戴上背离民族文化等严重的“大帽子”。为发此文,编辑部进行了一番认真讨论,如标题出不出现叶的名字,文字的分寸,全文多少字为宜,还详查了叶的家庭家族史,以免授人以柄。从1988年开始,《人民日报》更是连续发表多篇流行歌曲的评论文章,这是对流行歌曲的正面评论首次在党报出现,虽仍有反对意见,但党报正面肯定流行音乐的评论影响更大。
陈原记忆最深的是“老范”亲自为崔健正名。80年代中期,摇滚初入中国,但一直被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被批判,崔健的《一无所有》是中国摇滚的代表,更在批判之列。这时崔健的《一无所有》在德高望重的“老鲁艺”王昆支持下已经问世登台两年,然而他的演出仍然阻力重重,总是横遭干涉。针对这种现象,《人民日报》1988年3月23日第八版刊登了陈原署名“顾土”的文章《文化管理的随意性》。文章非常尖锐地写道:“有这样一件事。一位演员因演唱自己写作的歌曲《一无所有》而出了名,几乎每次演出都引起全场观众的兴奋,涌来阵阵热浪。不料,这竟招致许多麻烦。有些人不时跑来干预,或是斥责演员,或是警告演出主办单位,而干预者既不属文化管理部门,也不在演出公司任职。如果干预的问题牵涉法律倒也无可非议,但多是些诸如《一无所有》的演唱次数、某个演员能否上场、表演风格是急是缓一类的事情。”文章还批评说:“从这件事来看,目前的文化管理的随意性是很大的。”“管理缺少章法,个人好恶、主观判断往往能够左右一切。”“过去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审定上一向没有具体的标准,常常依据的是些极抽象的条文和随时都可变更的通知,使得审定人员的目光可伸可缩、可左可右。一部作品、一种艺术、一名艺术家,只要某个人物说了一句话,或荣或辱,从此决定了命运。根据呢?天知道。”这篇文章反应强烈,范荣康承担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虽有压力,但老范作为《人民日报》主管文艺的副总编,仍认为应当进一步对摇滚乐和崔健表示支持。1988年7月初,陈原在报社大院遇到范先生,没想到老范竟主动说应该登一篇介绍崔健的文章。陈原听后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范,这行吗?”范荣康斩钉截铁地回答:“行,没问题。文章直接送给我看,要快,现在正是时候!”陈原当天就约了一位音乐评论家写了篇文章,范荣康看后颇不满意:太学术化、专业化,力度不够。老范当场决定就由陈本人来写,并提出应加上崔健的歌为什么受人们欢迎,尤其要描写几笔现场演出情景的内容。根据他的意见,陈原很快写成了一篇1500字的文章,题目就叫《崔健的歌为什么受欢迎》。经范审定后,仍用笔名“顾土”,作为文艺版头条发表。临刊出前,他又指示将《一无所有》的曲词配在旁边全文刊出!这篇评论加曲词刊出后,轰动许久。
《人民日报》1988年7月16日第七版

刊发当天夜里,陈原与崔健的父亲通电话,他哭了,说一直为儿子担惊受怕,现在好了,放心了,党报替崔健说话了。过了一个多星期,陈原乘坐出租车,司机一听他是《人民日报》的记者,立即从座椅下抽出一张报纸,陈原一看,就是7月16日刊登崔健文章的那期。这位司机说:《人民日报》太棒了,登出了崔健,我一直保留着这张报纸。过了两年,陈原收到一位在美国留学的朋友来信,说在当地遇见几位曾在中国留学的美国人,他们清楚地记得《人民日报》刊登崔健的事情,认为那是文艺开放的一个信号。《人民日报》趁热打铁,1988年秋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新时期十年金曲和1988年金星评奖”,开幕式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中宣部、人民日报、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广电部的领导一起坐在主席台上,压轴的是崔健演唱的《一块红布》。在这种评奖中,董文华、刘欢等获“金星”奖,崔健与田震等获“优秀歌手”奖。对摇滚和崔健的支持,的确显示了范荣康先生的开明与担当。80年代一个又一个禁区的突破,文化艺术初现繁盛,与范先生和与他一样的一批开明又有担当的“老干部”不无关系。
90年代初,范先生荣休,如释重负,高兴地说,这下子可以不写命题作文了,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了。不幸的是,长期的高负荷工作、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让他几年中连得几场大病。他的部下的部下,我的老朋友袁晞、李辉,知道他的大脑是中国新闻史乃至整个中国当代史的一个宝藏,动员他写回忆录或口述历史,把自己经历的和知道的都说出来、写下来、记下来,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但他说先要了却自己一辈子的一个心愿,写言情小说。着实出人意料!1992年《十月》杂志第3期发表了他的言情小说《梦中的女孩》,不久《时代文学》第6期又发表了他的一篇言情小说《不了情》。平心而论,拜读完《梦中的女孩》,感到水平真的是太一般,委实不敢恭维,难怪反响平平,坦率说是毫无反响。《不了情》已难找到,水平比《梦中的女孩》可能还等而下之。“言情”虽仍是他的梦想,其实已非他所能为了。或许,他一直未认识、正视这个对他来说颇有些残酷的事实。
《十月》1992年第3期目录(局部)

2000年年初,袁、李二位仍不放弃希望,先后去看范先生。谌容老师对他们说老范又大病一场,但恢复得还可以,头脑也很清楚。完成“言情”的范先生此时也表示,正想找人帮助写回忆录,于是袁晞开始了和范先生的合作。由于范先生患有六七种严重的疾病,多次抢救,屡次化险为夷,只能听从医生的意见,慢慢来。袁晞知道范先生身体不好,劝他想到哪儿就说哪儿,先拣有意思和重要的事情说,把最重要的事情尽量先说出来。但范先生为人严谨,认为应严格按时间顺序讲,说中国是从50年代走到了“文化大革命”,又是因为有对十年内乱的拨乱反正才有了改革开放,中国的几十年有其必然的联系和发展,提出按时间段写四个部分,并为四个部分拟定标题,分别是“探索”(1952—1957)、“遵命”(1958—1966)、“灾难”(1966—1977)和“改革”(1978—1989)。
这期间由于范先生多次住院而暂停,肺部的疾病使他呼吸不畅,每次谈话也不时停顿,但他的记忆相当清晰,能清楚地告诉袁晞许多重要文章的标题和刊发日期,清楚地说出文章的重要性和写作过程。谈话和记录断断续续,进行得很慢,到2001年3月下旬刚刚开始谈到1966年的人与事,范先生突然再次发病住院,不久就溘然长逝。回忆正好到1966年,暴风骤雨的前夜就戛然而止,极其重要的“文革”十年和改革开放十几年社论背后的复杂历史,范先生永远地带走了。2009年,袁晞兄将访谈的“探索”(1952—1957)、“遵命”(1958—1966)两部分整理成书,名为《社论串起来的历史——从范荣康先生的讲述中回首往事》交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社论串起来的历史——从范荣康先生的讲述中回首往事》袁晞 著

回忆虽然只到1966年,后面更紧张更重要的内容付之阙如,但仅此内容也足够精彩。许多看似平平常常毫不起眼的社论,一旦“说破”,也会“惊煞人”。比如1956年秋冬《人民日报》发表的《不要蛮干》《不要随风倒》和《勤俭办企业》这三篇范先生起草的社论,全都是就事论事,作为社论,既不深刻,更不宏大。当时引起的注意就不多,此后更少有人提及。然而,经他回忆口述,才知道背后的“背景”还真不简单。那时,他还是“跑工交口”的年轻记者,一方面为全国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情所鼓舞、感动,但同时又看到其中的一些问题,为此担忧,于是主动写了社论,对一些不顾科学、不顾安全、不顾群众生活的做法和倾向提出批评和建议。
这些社论,并非奉领导之命而作,而是他在跑基层中看到了问题,自己找的选题,向领导汇报后得到领导的认可才作为社论发表。这三篇社论都不长,每篇只说一个当时的具体问题,却是《人民日报》在1956年发表的多篇“反冒进”社论和报道中的一部分。此时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小记者,只是对自己看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意见,认为应当引起重视、纠正。后来他才知道,“反冒进”事关最高层的分歧、争论。1956年周恩来等看到不顾现实条件而要提前实现工业化、批判右倾保守思想、扩大建设规模、加快建设速度等“冒进”思想和行为给工作和建设事业带来的危害,于是提出要“反冒进”。周的意见得到了刘少奇的赞同,并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国民经济建设方针。
范荣康先生的回忆口述,终于让我们知道当年那些曾经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许多“社论”的出台秘辛。这些曾经的秘密,终于能够公开,成为“公共知识”,成为值得我们珍视的“公众记忆”的一部分。
我曾多次跟袁晞、李辉两位老友感叹,可惜范先生没有认识到自己价值的真正所在,他的价值就在于这一段历史,而不在与自己“隔绝”已经几十年的言情小说。写了几十年社论,再有灵性,也会被磨炼得难以“言情”了。如果他先做口述历史,再写言情小说,留给历史的“宝藏”肯定会多得多。他们二位,亦同感此憾。
当然,我们的感叹遗憾终归只是他人的感叹遗憾,生命的价值、意义,最重要的毕竟是每个人自己的认知和选择。范荣康先生如此首选,自有他的道理。写了几十年的命题作文,一旦解脱,首先要了却、完成、实现的自然是自己最长久、最迫切的心愿和梦想。什么文学水平的高低、什么历史的价值与意义,统统扫地出门,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列。此时此刻他唯一想写的就是言情小说,这就是他认定的自己最重要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如果不写,将是他的终生遗憾。年过六旬且身体欠佳,如此迫不及待要写几十年从未写过的言情小说,竟然真就一口气连发两篇!足见他要写言情小说的欲望之强烈,这是被压抑已久生命本能的爆发释放,真真切切地反映了他生命本体中的文艺青年底色。


来源:随笔1979

编辑:马源

349#
发表于 2023-2-10 21:14: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12月月赛榜单揭晓

红网长沙2月1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刘昱)由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12月月赛结果今日正式出炉。郑州大学张喆,凭借《知网涉嫌垄断被罚,公众更期待靴子落地后的故事》一文,从151件入围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以77.5分的总成绩摘得文字评论组冠军。重庆大学许皓兰、淮阴师范学院吴小蝶,分别凭借文章《早餐店成“温暖驿站”:善举让爱的故事生生不息》《破解“买药难”问题不能仅靠消费者自觉》斩获二三名。
视频评论组一二名,则被郑州大学收入囊中。由刘莅玥、曹莞尔、刘小萌、徐紫妍、翟佳乐创作的视频评论《“助浴师”:老人的窘迫需要被看见》,从29件入围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以78分的总成绩名列第一;由王唯易、冯梦珍、白雪梦、赵梦瑶、刘思捷创作的视频评论《短视频造假无底线,肃清网络环境势在必行》摘得第二名。来自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刘依萍,凭借作品《“穿什么都好看?”背后的努力更应被看见》,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本届大赛新增的漫评类作品比拼中,山西大学韩羽儿的作品《违背天性去爱你:请珍惜人类的“第二双眼睛”》,重庆大学何晓琴的作品《警惕“积分清零”陷阱》,湖南师范发大学刘腾、高艺鸣的作品《囤货居奇不可取,哄抬药价需狠刹》,从当月21件入围参评作品中荣获前三名。
根据大赛规则,文字、视频、漫画三个类别下的前三名,红网将分别奖励1000元、800元、500元,颁发“月度之星”荣誉证书。另外,10月-12月月赛排名前50的文字类评论作品,排名前5的视频、漫画评论作品,以及2022年度红网“青椒计划”月度优胜作品,均有资格进入“评论之星”决赛初评,竞逐万元大奖。
获奖文字评论《知网涉嫌垄断被罚,公众更期待靴子落地后的故事》,关注的是知网涉嫌垄断一案的处理结果:12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知网垄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知网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中国境内销售额5%的罚款,计8760万元;同时监督知网全面落实整改措施,消除违法行为后果。当天,知网通过微信公众号回应称“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并公布了15条整改措施。作者张喆认为,长久以来知网的嚣张气焰源于公众选择的匮乏,当靴子落地之后,公众对拥有开放的、基础设施型的知识平台的期待不能落空。对此,他从“良性竞争”“公开透明”“共建共享”等方面,对“如何打破知网垄断”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对于该评论,本届大赛9位评委均给出8分以上的高分,其中6位评委给出8.5分及以上的高分。大赛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杨奇光点评道:“评论时效性强,论点指向了问题的核心,策略性建议具有可取之处。”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肖涛认为:“评论价值高,论证深入,有一定建设性。标题可更精炼有力。”
获奖视频评论《“助浴师”:老人的窘迫需要被看见》把目光投射到了“老人助浴师”这一新兴职业。该作品认为,“助浴服务可以温和有效地帮助老人保持卫生清洁,在洗去身体上的污垢同时也驱除老人心理上的阴霾,维系了失能人群的尊严,体现了这份职业背后的温暖与人文关怀。”大赛评委、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肖涛点评道:“评论有温度,视频有质量。”
获奖漫评作品《违背天性去爱你:请珍惜人类的“第二双眼睛”》聚焦于视障人士这一特殊群体,以及对于他们而言无异于“第二双眼睛”的导盲犬。从视障人士的困境到人们对导盲犬的认知误区,再到导盲犬的存在价值,作品层层递进,在转折中呼吁人们善待导盲犬。在作品中,作者配文道,“在短暂的一生中,导盲犬战胜了犬类好斗的天性,选择用生命守护自己的主人。请不要伤害它们,请爱它们。”大赛评委、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刘海明点评道:“有人情味,有关怀,有思考,有转折,很难得。”
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分为月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月赛阶段,也即作品报送阶段,从2022年10月1日开始,已于2022年12月31日截止。在此期间,大学生通过红网“评论之星”专门投稿平台投递的稿件(pltg.rednet.cn),一经红辣椒评论官网采用,且被红辣椒评论公众号推荐,即可入围参与当月月赛评选。10月、11月、12月每月进行一轮评比。文字、视频、漫画三个类别下的前三名,红网将分别奖励1000元、800元、500元,颁发“月度之星”荣誉证书。
决赛阶段,由初评和复评构成,拟于2023年3月开始,4月评出结果。月赛阶段每月排名前50的文字类评论作品,排名前5的视频、漫画评论作品,以及2022年度红网“青椒计划”月度优胜作品,均有资格进入决赛初评。经评委点评打分,文字类作品前20名,漫画、视频类作品前3名,将从初评晋级复评(同一作者最多只能有2篇参评)。复评结束后,两轮分数加总计分。第一名即“评论之星”1名,奖励10000元,第二名奖金5000元,第三名奖金3000元。佳作奖20个(文字类10个、视频类5个、漫评类5个),每个奖励1000元。优秀奖20个,每个奖励500元。各奖项均颁发荣誉证书。
月赛、决赛所有参评作品,将被汇总至“红辣椒评论”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ongljpl)相关话题专辑中。评委将在公众号参赛作品后留言,按10分制对参赛作品进行打分。目前,红网第七届“评论之星”月赛环节已经全部结束。决赛评选工作,拟于今年3月启动。与月赛环节一样,决赛点评打分工作,仍在“红辣椒评论”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欢迎参赛同学及广大读者继续关注。

来源:红网

编辑:马源

350#
发表于 2023-2-16 10:32: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网络评论方法论①: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本文关键词:评论选题
王小杨
最近,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正式启动了。于不少网络评论作者而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该写什么,或该拿什么样主题的视评、漫评作品来参赛。这涉及的,便是评论的选题问题。
关于选题,评论界有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从本质上看,选题是对媒体传播与受众阅读契合点的寻找,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有些评论,当你看到它所评论的内容时,你便知道,它已经在这个言论竞争激烈的年代胜出了。正如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米博华所言,“一个人的创作才能,首先体现在选题环节上。能不能优质高产地创作言论,取决于作者能不能发现大量的选题,特别是高质量选题”。
尽管提升评论选题能力需长期的写作实践,但找到好选题有一些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如政治远见、时代意识、价值导向。
找到有价值的选题,首先要有胸怀全局的政治远见。这要求评论员具有高度的大局观念,且保持一份政治清醒与坚定,能及时感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拨开世事迷雾,为公众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
作为一代“文章大家”的毛泽东,他的文章源于他的革命实践。他用笔杆子指挥枪杆子,融自己的政治远见于笔端,通过一篇篇旗帜鲜明的政论文章,宣传政治理论,阐述战略、策略、思想。
譬如,他通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深刻论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战略思考。他通过《论持久战》等一系列文章,阐述了抗战的战略和目标,清晰指明了未来道路,也给了人民信心,都展现出他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核,胸怀全局的政治远见。
近代著名爱国报人徐铸成,他始终将抗日救亡、反内战作为核心议题撰写政论,呼吁全民团结、抵制外辱。正因为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聚焦于国内及国际局势的分析,他事理结合,撰写出了《不与侵略者谈和平》《日本的“双簧”》《培养中国之新血液》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评论。
譬如,在《西北大战之展望》(1938年3月15日)中,徐铸成写到,“陕北现为八路军之中心,人民经两年之余严格训练,抗日思想,最为浓厚;武装民众,遍地皆是;彼等皆已厉兵秣马,准备保卫故土,献身祖国”。这就体现了他科学的预见性,以及对事态全局发展的正确把握。
正如“革命的理论家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网络评论实践中,评论员政治的清醒来自理论上的坚定,远见则来自站立于制高点。这种高度的政治远见,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源于清醒的理论思考,坚定的人民立场,以及长远的战略眼光。
其次,要有强化发展的时代意识。
文章合为时而著,评论更要因时而评,关注大事、大情、大理,体现大情怀、大格局。著名散文家、政论家梁衡在《毛泽东怎样写文章》一书提到:
“什么事能激励最大多数的人?只有当时当地最大之事,只有千万人利益共存共在之事,众目所瞩,万念归一,其事成而社会民族喜,其事败而社会民族悲。近百年来,诸如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人帮’覆灭、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香港回归等,都是社会大事,都是政治,无一不牵动人心、激动人心。”
梁衡先生强调的“能激励最大多数人的事”,即关乎国家利益、民族情感的、反映时代浮沉的大事,而非鸡毛蒜皮的小事。拿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来说,可以写写新时代里,乡村振兴、科技腾飞、追梦星辰等具有公共价值的话题。正如大赛征集公告所展示的,要深入阐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鲜活解读非凡成就、幸福生活背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生动呈现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
当然,反映时代主题的“大事、大情、大理”,往往也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来诠释。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可从选题的某一方面或侧面切入,用历史的发展的逻辑视野,来体现时代精神。
最后,要有关注现实的价值导向。
评论选题须扎根“泥土”,突出现实针对性,不能局限于“玫瑰栽培”。不回避社会关切,透过现象之本质、现实之根源,找到解决的建设性方法,这是文字评论写作或视评漫评制作的主要价值之一。
评论学界的老前辈丁法章先生曾指出,“就一般情况而言,凡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或能够引起公众普遍关注、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往往是评论选题的重点”。这考验评论员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吃透上头政策,且把握下头基层实际,需要评论员身与心都进入现实生活之中,做一个时时保持思考状态的“留心人”。
以《“一号文件”要管“二号文件”》为例,新华社这篇评论员文章针对一些主管部门和地方党政机关出台的,不符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规定,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二号文件”,鲜明指出这些“二号文件”干扰着中央政策的落实,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有关部门应当自觉加以修改,直至全部废除。这篇文章抓住了广大群众十分关心也非常担心的现实关切展开评论,不回避现实,后来被数十家报纸刊用,有力推动了农村改革。
评论选题就是“未动笔的写作”,是写作之前的孕育。要孕育一则“好选题”,离不开高度的政治远见,鲜明的时代意识,强烈的现实导向。在当前全媒体时代,无论是文字评论,还是视评漫评或其他形式,找到有价值的好选题都是成就一件网络评论佳作的前提。
网络评论方法论②:立意,何以与众不同
本文关键词:评论立意
□王小杨
如果说立意是一篇评论的灵魂之光,那光一定是源于我们的基本立场,以及平时的阅读、观察及思考。没有光源,一切都是徒然。
正如光源不同,所照耀的地方也不一样,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认知,那在评论写作中,便可能会找到什么样的立意角度。
当然,我还想表达的是,评论立意的确立,不仅事关认知,也有涉方法论。光再微弱,若引导得当,也同样会明亮一片天地。
先从认知角度看,立意是评论的灵魂。
立意究竟是什么?相信写过多年评论的人也未必说得清楚。学界的定义也多种多样,颇具代表性的定义如学者丁法章在《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中所说的:所谓立意,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关键词,如看法、见解。这些关键词,就是评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既然是思想,那就有境界高低之分,毕竟每个人的观察广度、站位高度、思考深度都不一样。
关于境界的层次,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
这段话用在评论立意上也是十分恰当的。对应而言,第一层境界,是评论员穷尽的思考,去探寻文章立意的努力,在找到立意之“高”“新”,有时确实要望尽天涯路,然而却也不一定能得到。第二层境界,意在表明立意的确定,需要坚忍与执着的精神,有些像十月怀胎一般。第三层境界,在某种意义上,好的立意需要灵感闪现,有时不经意间形成,却也是长期坚持钻研或关注某一领域的结果。
立意要与众不同,这自然取决于思想境界之高低。在思想境界上,你所站立的位置,便是你所能拥有的高度。正如学者米博华所说:在京城京广中心上俯瞰和在胡同里溜达,我们对北京的感觉是很不相同的。正如在人民日报工作,因为关注和研究的通常是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中央的精神知道得较快较准较全,自然应该在观察问题方面有某种优势。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现在信息发达,上天入地,无远弗届,仅仅靠位置高度是不够的。“站得高”至少需要三个支点,曰历史眼光,曰广阔视野,曰辩证思维。
我们知道,人们所处的位置,可以是时间的,也可以是空间的,还可以是时空交错的。从时间的维度,所处的位置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未来的,更可以是当前的。这要求评论员要有正确、深入、全面的思考,找到别开生面的立意,走向思考的更高境界。
在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启动式上,专家代表发言指出,参加“好评中国”大赛,既可以讲中国,也可以讲世界舞台上世界视野里的中国,讲一讲中国正在推动的世界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这给广大参与“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作者一个可供参考的提醒,作品无论从何切入,但得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尽量以小见大,可以从你的一篇网络评论佳作中,窥见这个时代。
再从方法论角度看,评论立意更要“思辨出新”。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我们思考确立评论的立意,也要置身这一语境之中,不仅需要有历史纵深感,而且要有广阔视野,通过参照比较,全面理解事物的本质,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辩证思维。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体现出这些辩证思维方法的政论名篇,这些都是评论写作中值得借鉴的典范。譬如,西汉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过秦论》便是其中之一。这篇文章讨论了秦之政治过失,通过六国与秦、陈涉与秦王朝、陈涉与六国的对比,表明原来蓬勃发展、无往不利的秦国,在胜利后继续推行强权政治而变得不堪一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文章对比背后是为进一步“昭汉之过”,以作为汉朝加强统治的借鉴:“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文章从历史得失的分析,以及开阔视野的对比,辩证得出强弱会因时因势而变的道理。
当然,评论思辩的魅力,不仅体现在逻辑的美感上,更体现在分析问题的深刻上。立意与众不同所体现出的,不仅是认识问题中的新,也体现方法论上的“思辩出新”。
因而,立足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双重维度,找到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新道理、新思想,这应当是一条让评论立意与众不同的基本路径。在某种意义上,评论所表达的新道理、新观点、新角度,只有在对具体事件、具体现象的分析评述中得以体现。没有透彻、精辟、深刻的辩证思考,站位之高、立意之新,这些也无从得以体现。
譬如,漫画作品《“孔夫子”失业》,能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漫画类二等奖,主要原因还是辩证的构思中有新意。作品先从教育这一国之根本出发,展望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体现出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再巧借“孔夫子”办学却失业,来对比当前的“正宗教育”受到校外培训的严重冲击,使人形成强烈的认识反差,立意高深而令人过目不忘。
总而言之,尽管从根本上,评论立意首先是认知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较高的认知水平,就一定能在“蓦然回首”中,找到与众不同的立意角度。如何从方法实践上把握立意的“高”“新”,这也直接影响着评论思想境界的高低,以及作品是否出彩。
网络评论方法论③:阐明观点,要明确为谁而写、写给谁看
□翟亚菲 (环球网评论部总监)
如今,互联网不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还成为思想碰撞、观点交锋的主要载体。一方面,当看到各类新闻资讯时,我们总有通过更专业、更深刻的观点来理顺思维、看清新闻背后逻辑和本质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们也越来越表现出主动表达观点,并与他人互动的意愿。
网络评论正是这一背景下衍生的。在某种意义上,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顺势而为,就与网络评论发展接轨,鼓励文字、视频、漫画等多种作品形式参赛,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展现风采与才华的平台。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形式的网络评论都离不开好的“观点”本身。那对网络评论写作者来说,应该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抓住关键信息、阐明立场观点,如何从“百家争鸣”的各类作品中“脱颖而出”?
因爱而生:明确为谁而写、写给谁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当天,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吴洪源就一鼓作气,为《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完成了作词。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歌词中的描述,是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不仅应被历史铭记,更值得渗入每个人的言行和内心。这给网络评论写作的启示是,写作要形成并阐述观点,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站稳立场。通俗地说,就是要明确是为谁而写、写给谁看。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一篇好的网络评论作品,所阐述的观点需要符合人民利益,需要呼唤正能量。比如,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中国率先为世界抗疫提出了“中国方案”,树立了“中国榜样”。如何阐释好“动态清零”方针的重要意义,宣介好中国抗疫成果和抗疫精神,就成为了形成网络评论观点的题中之义。
无论如何,每一位网评写作者都应具备作为一个中国人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用心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和重要方针,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或阐述,用能够形成大众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的方式,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清楚理解问题、正确认识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起到正面引导舆论的作用。
知势而动:“争分夺秒”与“欲速不达”的辩证统一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的更新迭代也愈发快速。从一般传播规律来看,网络评论应该紧跟新闻热点、迅速主动出招,第一时间占领舆论先机、形成话语主动权,才能在舆论场上占据传播优势。
诚然,互联网信息时代就是“争分夺秒”的时代。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尤其当事实较少、未经理顺,抑或超出预期或理解范围,大众往往有着寻求进一步解读或观点的普遍心态。于是,谁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网络评论的撰写发布,谁就更容易被舆论关注,占据话语主动权。当一个或一些正被期待的观点问世,大众常会表现出“群起而追之”的迹象,从而形成舆论走势。
而“追”的结果,又会有两种。一种是“追”到观点清晰、逻辑合理的评论观点,说出了人们想表达又没表达出来的内容,赢得多数人的共情、信任和认可。另一种是因新闻资讯本身信源模糊、碎片传播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转。在未厘清事实真相之前,解读观点往往就是片面的、不客观的、无效的,还可能会引发大众形成错误判断,对网络舆论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评论写作者在阐述观点时,应注意“争分夺秒”和“欲速不达”的辩证统一关系。要在充分了解事实情况的基础上,尽快做出相应观点阐述。而对于事实不清或出现疑点的资讯报道,也要有“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判断能力和逻辑定力,做到知“势”而动。
总之,为谁而写、写给谁看,这是网络评论写作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事实上,我们从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征集方向中,也显然看到,大赛正期待网络评论写作者通过感同身受的视角、深刻独到的思考、温暖人心的笔触来上传或创作作品。于广大青年而言,我们参与这项大赛,就是为生动呈现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而写,希望作品能展示新青年一代奋进向上的意志与决心。
网络评论方法论④:弘扬正能激浊扬清,“无观点不评论”
本文关键词:立意要求
□蒋萌(人民网专家评论员)
评论是新闻写作的范畴之一,它不仅叙述新闻事实,更要透过新闻事实阐释清晰的观点。
所谓观点,就是思想立意,体现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要向读者和受众传递什么。观点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清晰的思维脉络、显著的导向性。
观点是构成一篇评论的核心,正所谓“无观点不评论”。
在思想活跃、视角多元的当下,观点可能各种各样。什么是“好”的观点?什么是负责任的媒体人应当书写的内容?什么是主流媒体应向社会传递的正确价值观?
秉承守正笃实,传递正气正能,引导向上向善,必不可少。
观点应立足于讴歌伟大时代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评论员应讴歌伟大时代,唱响主旋律,赓续奋进力量,激发砥砺前行。
比如,《以奋斗与担当写下青春诗行》(《人民日报》 2019年5月13日),就是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为题,倡导广大青年“当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应当“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不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评论强调时代呼唤担当、复兴有赖于奋斗,给人以深深的力量感和使命感,激励广大青年不负历史和民族重托,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更属于国家的精彩篇章。
此类观点立意适用于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等,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观点要着眼于凝心聚力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评论观点更要紧紧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结合实例,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时,战“疫”更要紧紧依靠广大群众,需要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具体到评论写作中,《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重要讲话》(新华社 2020年9月8日),新华社评论员指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上述观点具有强大感召力。在我们仍处于与新冠疫情较量的今天,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此外,在面对各种攻坚克难时,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广大群众凝心聚力,都将迸发出强大的民族伟力,使我们在披荆斩棘中具有充足的信心和底气。
观点当致力于激浊扬清
新闻和评论宣传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但对于少数不良现象或作风,也要像“啄木鸟啄虫”,激浊扬清。
《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光明日报》2019年3月13日 )一文中,光明日报评论员指出,“在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对少数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形式主义决不能掉以轻心。”“纠正‘四风’构成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评论还写道“对基层干部,我们要高度重视,真挚关心,让他们在事业上有干劲有奔头,在生活上受帮助被爱护。”
既不回避少数干部存在形式主义作风问题,又指出应当重视关心广大基层干部,这样的观点是理性的,也具有建设性。
评论同样肩负着舆论监督的使命。客观严谨、恪守尺度、去芜存菁,这样的“笔力”需要评论员不断锤炼。
文无定式,评论观点“不拘一格”。上述观点维度或可“抛砖引玉”,希望给参与“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作者一些启示。严谨、理性是评论者应当恪守的职业素养,讴歌伟大时代、着眼凝心聚力、致力激浊扬清更是新闻工作者的己任。
网络评论方法论⑤:专业知识,让评论有点理论色彩
本文关键词:专业知识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人们的印象中,评论写作没有什么难度,中学生阅读几篇媒体评论作品,基本就可以模仿着写评论了。每年的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在参赛,非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在参赛。从文章的水平看,未必看得出接受过评论写作训练的学生和未接受过专业课训练的学生的作品质量有多少明显的区别。有的参赛者获了奖,更觉得自己的评论写作水平不错了。事实果真如此吗?相信资深的报纸评论编辑最有发言权。
对热点事件的评头论足,并不是多难的事情。凑个千字左右的评论作品,只要稍加努力,也可以很快上手。评论写作,上手快,写出境界则大不易。对于年轻评论作者来说,不缺评论的话题,不缺灵感,也不缺文字表达能力,更不缺投稿的平台,缺的是将专业知识应用到评论写作的能力。
让理论融入评论作者的血液,让专业知识在自己的身体内“动”起来,让理论知识变成评论写作的助推剂,这是我在年度的评论课堂上反复叮嘱学生的。一个学期下来,能听得进去并将这个忠告付诸评论写作实践的学生,总是寥寥无几。也许,写作者觉得专业知识和新闻事件相距千里,让理论知识牵着手进入评论作品,评论作者当不了这个“红娘”。在我看来,专业知识不是考卷上的答案要点,不是装点门面的饰品,专业知识应该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一旦拥有某种专业知识,就要善于把它作为思考的工具,服务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一篇好的评论,理应有点理论色彩。评论作品要让人听得懂,但仅仅满足听得懂,无论如何也增加不了评论的传播力和感染力。评论要影响公众,需要作者将自己的见解装进别人的脑袋里,没有新意和深意显然不行。新意和深意来自何处?根据我的评论写作和教学经验,新意和深意同源,都来自专业理论知识。
评论的选题可以一样,评论在立论时就要独辟蹊径,避免评论的同质化现象,立论需要结合评论作者的专业背景,从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审视热点事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学科领域、每个专业甚至每一门专业课,都可以作为评论的角度。甚至说,你读过的每个知识点,都可能是你评论写作的角度。因此,评论写作在立论时拼的就不单纯是作者的灵感,更多是在拼作者的知识积累。一个新颖的评论角度,立论的新颖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因为大多数未知的知识总能给他们带来新鲜感。2022年5月8日,《北京青年报》发表我的评论《标注帖主IP地址,谁的人性“离了岸”》,这个话题的评论不少,我选择伦理学有关人性的分析作为立论的角度,从伦理学的一个知识点切入,避免因与其他作者立意相近而导致读者不感兴趣。在评论写作中,评论话题要选择作者擅长的知识点来立论,以增加评论的新颖性。
评论的话题可以相同,真正考验作者的是运用自己熟悉的专业知识来审视新闻事件,将某一理论知识融入分析论证之中,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评论作品的理论色彩。评论是介于论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论说文体,不通俗将失去读者,过于通俗则降低评论的思想性。康德强调洞见的重要性,评论作者难以让每篇作品都有独到的深刻见解,但起码也不能平庸地阐述一个家喻户晓的道理,这样的“白开水”式评论,相信没读者愿意耐着性子坚持读完。合格的评论要善于从热点事件的表象中发现深层的问题,把握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评论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借助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当专业知识被应用到评论写作中,作者很快会发现自己的评论变得厚重了,不再是泛泛而谈。应该说,这是专业知识助力评论写作的奇特之处,专业知识让评论变得“美丽”而不仅仅是辞藻的漂亮。
“好评中国”大赛,正是考验作者将专业知识应用到评论写作实践的一次机会。中国这么大,看得见的“好”你不说大家也知道;看不见的“好”你能“淘”出来跟读者分享,这才是真正的好评。这样的好评,拼的是参赛作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这样的活学活用能力,又何尝不是值得“好评”的对象呢!
网络评论方法论⑥:写好网络评论,既要有“思想”更要有“方法”
本文关键词:写作方法
□高明勇(政邦智库理事长,资深评论员,原凤凰网评论部总监)
随着网络的重要性与影响力日渐凸显,网络评论的价值也在一个个新闻事件中更加彰显。当网络评论遍地开花、随处可见时,如何写好网络评论,对于写作者而言,也成为重要命题。
作为网络评论的写作者,除了必备的知识、常识、经验和恒定的认知能力,想写出更好的评论,需要突破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拥有自己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也就是说,写好网络评论,既要有“思想”更要有“方法”,从“方法”上升到“思想”,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一般来说,“思想”很容易被人理解为“三观正确”,“方法”则容易被理解为“写作套路”。“三观正确”+“写作套路”,似乎已成为一些网络评论写作者的“秘笈宝典”。如果从个人写作网络评论的体悟而言,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写好网络评论”,还是有“传统”可鉴,有“规律”可循,有“定法”可依。
就评论史的演进而言,有两个显著的传统,一个是“文人论政”,一个是“学人问政”。简单理解,“文人论政”的本质特点是铁肩道义,激浊扬清,凸显责任与担当;“学人问政”的重要特点则是依托专业知识与素养参与公共事务的表达和介入。这些“传统”也为网络评论写作提供了学理素养和重要参考。
现结合评论写作、公共表达等方面的经验,列举一些网络评论写作的“方法”,希望能为涌现更多“好的网络评论写作者”“好的网络评论”抛砖引玉。
1、批判性原则。批判性思维可以算作评论写作的“第一性原理”,秉持问题意识去观察与思考问题,是评论写作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有别于其他文体的关键所在。好的写作者眼中,评论不是赞歌,不是颂恩,批判性思维是解决“为何写”的问题。
2、重要性原则。网络评论的一个显性特征,就是发言的门槛相对更容易,更便捷,既可能出现众说纷纭,观点争鸣,也容易出现众声喧哗,一地鸡毛。“重要性”就显得无比重要。作为好的写作者,必然会优先考虑“写什么”的问题,将最值得评论的事情/新闻/现象作为表达的核心议题,而不会将注意力消解在鸡毛蒜皮和家长里短。
3、独我性原则。同样一个话题,每个人都可以去评论,那么,作为好的写作者,一定会面临为什么是“我在写”的问题,就是说,“我”有何独一无二之处?“我”的知识框架更独特?“我”能深挖并占有更关键的材料?“我”的观点更为新颖?还是“我”拥有独家的“杀手锏”方法?
4、专业性原则。网络新闻五花八门,话题现象目不暇接,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好的写作者,除了告诉读者先看信息真假,再论事件是非,更能穿越信息的泡沫,穿透事件的表象,运用专业知识,驾驭专业工具,审慎证据分析,摈弃“热闹”,写出“门道”,用看到的“真相”——判断与预测,趋势与走向——来解答“如何写”的问题。
5、情感性原则。网络评论里的“情感”,越来越关键,不管作为写作者,还是作为评论的受众,都容易“动情”,而好的写作者,“不乱写”,会非常谨慎地面对这个“考验”,既不是简单的“零情感”,也不是滥情抒情,可以触动情绪,饱含深情,也能克制情绪,警惕煽情,有节制、有节奏地去表达。
6、聚焦性原则。网络评论不像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评论那样,有明确的篇幅限制,写作者的“表达欲望”容易汪洋恣肆,好的写作者,“不瞎写”,会注意写作效率与行文节奏,聚焦目标,步步为营,“一竿子插到底”,讲清一个问题,说透一个道理。
7、审美性原则。好的网络评论写作者,最容易让人看到“与众不同”的地方,一定是“文风”,语言风格与话语调性,或鲜活,或朴质,或通俗,或雅致,自成风格,“不胡写”,杜绝“粗鄙化”,不当“炫技派”,警惕“斗争式”。所谓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一定是从语言选择上开始的。
8、有效性原则。相比于其他文体而言,网络评论写作的“有效思维”尤其关键,好的写作者“不硬写”,既会考虑到谋篇布局,还会考虑到传播效果,既对选择词语进行咬文嚼字,还会通过字斟句酌来管理“笔墨”,从而保障评论的“有效性”。
9、理解性原则。好的评论写作者,一定会牢记“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也一定会牢记“宽容比自由更重要”,只有“不妄写”,基于“理解”的“表达”,才会让网络评论的价值更为“重要”。
这九条“方法”,前四条关于“内容生产”,后五条关于“内容陷阱”。这些“方法”更多的可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相信如果有人立志成为“好的写作者”,可能背下这些“原则”。但是,还是要说一句,即便这样,距离一个“好的写作者”,概率还是无法让人乐观。
当然,当写作“走投无路”时,可以想想果戈里的那句名言:“没有什么,你就拿起笔写: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总这样写;最后,就写出来了。”
然后,想写出“好的网络评论”,可以再看看这句话:写好网络评论,既要有“思想”更要有“方法”。
网络评论方法论⑦:评论写作,入世的思维体操
本文关键词:说理方法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
评论写作作为入世的思维体操,是门古老且长青的智性技艺。此前多由精英操持,如今,写作的分母越来越大,成为盛大的广场和喧嚣的市场,声音嘈杂,飞短流长,自然会严重稀释重金属的声音,也会拉低评论写作的技艺浓度。一个社会的观念水位,一定不是由分母级的言说标识的,而是由分子级的观念标志的。在我看来,“好评中国”即是一个致力于打造网络时代“分子级”言论平台的典型样板。通过“好评中国”,打捞出一批声口不凡、风荷出水的评论新手,雏凤胜似老凤声,充满朝气、锐气,有他们在,不怕网上口水多,就不太担心分母级言论的喧嚣和芜杂,只有把分子做大,就有底数和资本去抵抗、对冲乃至引领。
评论写作,问题意识不可少。新闻评论缺乏对问题的敏感,评论就可能成为一具空壳。没有问题意识,即便有问题的新闻和信息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也看不出来问题来。新闻评论的选题来自于公共生活。缺乏公共性,缺少公共关切,选题可能就沦为个人化的盆景、茶杯里的风波。新闻评论作者须有一双慧眼,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穿越表象,于无疑处存疑,冷眼旁观世事喧嚣,在冰冷人情中保持热心。
在互联网语境下,舆论“流动性”严重过剩,资讯泛滥,热点生生不息。在这个语境下,新闻评论找个选题并不难。网上到处冒泡的话题俯拾皆是,随意拿过来成为评论的话题,没什么价值。网上很多讨论区,话题多,多数话题是口水式的,没什么营养,三五成群扎堆,叽叽喳喳,口水多,成色不高。这些话题形成不了公共话题,社会关切度也不会太高。找话题不难,关键在于找出有质量保证的选题。话题来于社会,但需要提炼和加工。高质量的话题是从一些普通的话题中提炼出来的,选题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评论员不能人云亦云,把自己的观念水位停留在社会平均值的层次上,应从日常中看出不寻常,从平淡中见奇绝。
评论员找选题,不能随波逐流,顺着公众的思维惯性,被习惯推着走,而应跳出惯性思维,跳出流俗眼光,在习焉不察的现象中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来。评论员也要警惕那个让自己“很舒服”的角度,舒服意味着“熟悉”和“固定”,就会固化为惰性的角度,从而遮蔽“看到另一种可能”的差异思维。进入那个让自己“不舒服”的阅读,才能学到新东西,进入让自己“不舒服”的角度,才能看到新角度。想要无可取代,就必须与众不同——敢于不同,敢于在一片喧嚣中打捞沉默的声音。
有了评论选题,就像选矿,找到了一块矿料,但究竟从这块原料中凿出什么东西?把它加工成什么东西?需要进入深加工环节。加工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好角度。新闻评论的视角问题,不仅意味着看问题的角度和站位,还意味着思维的方式和质量,寻找评论“好望角”,需要打破思维定势,需要换一种角度和方式去思考问题,忌讳从众思维,能跳出众人的思维交集,超越问题的共相,看到问题的殊相。人们总是喜欢待在自己思维的“舒服区”,目力所及的是人人皆能看到的风景,思维所及的,是人人习惯性想到的观点。评论员不能局限在众人的认知半径里。
新闻评论是观点性的文体。评论人见他人之未见,发他人之未发,为意见公共市场提供新的观点,进而提升“观念的水位”,这是新闻评论人的追求。
新闻评论是一种公共说理,就是通过一套有说服力的说理,将论点逻辑地展示出来。说理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主张”“理由”和作为二者之间中介的“保证”。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图尔敏提出了一种可以用来说明说理特征的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这个模式由六个要件构成:主张(claim)、保证(warrant)、论据(grounds)、支持(backing)、语气(modality)、反驳(fubuttal)。相对于此前的三段论说理模式,图尔敏模式要更为精致。图尔敏式说理模式,把受众预设为有待说服的中立的第三者。它认为,说理中所有的主张理由、中介保证、理由的理由、对保证的支持等,都是可以由对方诘问和质疑的,说理一方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再者,决定说理一方是否有理的是中立的第三方,不是自己一方或反对一方的“粉丝”。在图尔敏说理模式中,“论据”是支持“主张”中的理由的,而“支持”则是支撑“保证”的。有时候,特别是需要考虑受众疑问时,需要对说理的某些部分加以特别说明和支持,这是图尔敏模式的特殊洞见。图尔敏模式中的六个要件,并不是要在说理中悉数出场,但主张、论据、保证和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新闻评论通过说理过程将论点送达受众。这个说服过程,需要展示论据的说服力以及论证的强度。如果论证强度不强,主张与论据之间是弱关联,说服效果就不好。论证强度与论证链条相关,但强度的重心在论证效果上。有的评论不够紧致,逻辑强度弱,说理欠充分;有的评论严丝合缝,说理有力,逻辑周延,说服力强。
网络评论方法论⑧:写好评论,除了讲逻辑还要讲什么
□马若虎(新华网评论室副主任)
作为一种现在进行时的书写,评论天然地具有当下性。
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社交媒体平台兴盛,网络传播形成一个影响巨大的新型媒介系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评论创作,要立足于网络特性,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常说的“短、实、新”三个字,在互联网语境下也当有新的内涵。
短,能“长话短说”就别“说来话长”。
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即时性、交互性。短小精悍的新闻跟帖、即时评论成为影响舆论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
各大媒体对于网络评论形式的探索,从网评到微评,从锐评到热评,风格越来越多样,篇幅越来越短。人民日报新媒体品牌栏目“你好,明天”,新华社的“新华微评”,新华网的“新华锐评”等都是面向互联网、面向网民的短评栏目。这些栏目用百来字评析热点新闻事件,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观点、清新的表达,在互联网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新华网三句话”,可以说在此基础上“短”出了新形式。这个评论栏目,其实本身就是新闻跟帖、网络即时评论的延伸,旨在突发事件、网络热点出现后“快发声”,选好一个角度,用三句话直指问题核心;在事件态势不明了的时候“善发声”,用三句话表达关注又不盲目介入,避免因“快”失准。比如去年4月,有网友在微博平台上发文感谢国航CA8647上的空姐,相关话题因正能量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位,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但随着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广,老人动机引发质疑,大量网友陷入“女性社会地位不高”等负面情绪中,偏离了主流价值观。在事件过程和结果不明朗的情况下,新华网在微博热搜话题下推出三句话评论,将网络即时评论写成新闻跟帖,参与到网友的讨论中,积极引导舆论。
实,接地气的表达才有情感穿透力。
评论一直给人的感觉是很严肃的。之所以说严肃,一方面是因为选题过于“高大上”,另一方面则因为说空话多、套话多,接地气的话少。
有网感是接地气。《主播说联播》官话民说、硬话软说,是比较典型的代表。主播妙语连珠、金句频出,网络流行语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比如针对美国的一系列荒唐行为,康辉连怼1分钟:“怼得你灰头土脸,怼得你哑口无言。而且怼的时候,我们始终气定神闲。”年轻化的文本语态,调侃中带着态度,契合了网友对主流媒体的期待,拉近了与网友的距离,网友听得感同身受。
娓娓道来也是接地气。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新华网当天播发了一篇评论《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回望武汉从封城到解封那段负重前行的岁月,从彷徨讲到坚定,从绝望讲到希望,从众志成城讲到回归平凡。没有讲大道理,通俗化、口语化的叙述里,只有一个个普通人的选择,还有我们共同的记忆,却润物无声地让受众由内而外产生“共情”“共鸣”。
新,可视化给了评论更多创新空间。
在传统纸媒评论中,文字是评论的唯一表达形式,新媒体时代,一张图一个视频一个音频,甚至一个表情包,都可以成为观点的载体。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评论部推出“字解两会”融媒体产品,把每天的两会热点浓缩为一两个变形字,使复杂的两会议题化繁为简,再配一句话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020年,新华网持续推出“创意海报+短评”,第一时间围绕网民关注的热点组织微评论,并配上创意海报,使得评论报道更加鲜活,频频登上热搜。以云南大理扣押重庆口罩一事为例,新华网推出《大理,你“欠理”了!》,配发的海报上面“大理”二字,伸出了勾住口罩的黑手,形成了“无理”,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一张张简明的海报,以精炼传神的姿态,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传统媒体时代,评论员是纯粹的文字工作者,新媒体时代,评论员则是提笔能写、举机能拍、出镜能播。新华社《学习快评》,记者出镜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让以往“正襟危坐”的评论员文章鲜活起来;人民日报《两会同心圆》《两会“石”评》,用接地气的语言,与广大网友一起看两会、聊两会。新华网《看点》,用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记者、专家、网评员解读热点事件,轻松活泼的形式,有价值的内容输出,引发网友热议。
不日新者必日退。新媒体时代,评论有了更多“花式玩法”,评论员不再只是“笔杆子”,评论的创作除了讲逻辑,还要讲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理念创新都很重要。
网络评论方法论⑨:守护好评论写作的初心
□章丽鋆(光明网网评中心主任)
评论是一个人、一个媒体价值观的第一载体,它是思想的风暴呼啸之后沉淀下来的价值立场。评论的初心是什么?就是以理服人,以文化人。
在全媒体时代,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的不断变化,各家媒体都不断通过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推出一批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评论作品。从长期的传播实践来看,在众声喧哗中,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评论作品,终归还是那些坚持以理服人,善于讲理的文章。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有稳定的价值立场,能在舆论风暴中缕清思路,讲清道理是一个好评论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事评论编辑工作十余年,对评论始终心怀敬畏之心。从一开始做评论,前辈就告诉我,你一定要清楚评论的作用是什么?一是把握历史大势,推改革,促开放,倡法治、惜民生;二是守护人文精神,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权利,呵护人的情感,表达人的态度。每一篇热腾腾的评论捧至手中时都会仔细衡量,它是否符合我们评论的初心。
以理服人,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亦要与普通人命运相惜。评论不能缺席重大时间节点,这是时代与人民的“互动”方式,也是阐释历史发展脉络的良好契机。
比如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时间节点,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始终“在场”》,就是一篇颇具特色的评论。马克思是谁?家喻户晓;但马克思主义为何在当代依旧闪耀着魅力?这个人们未必都能理解。而这篇文章正是要向人们或者说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展现的:马克思的辩证法和历史观如何穿越地域,影响世界、改变中国;他的学术枝叶又如何穿越时代,延伸出今天众多的马哲研究路径,从而始终保持着长久的哲学魅力,保持着对时代的“在场性”。文章找准了今天传播语境下马克思形象的新塑造方式,让“不一般”的马克思瞬间在人们脑海里具象化了;也是让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动态地、深层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所在。
再如,曾经喧嚣一时的“私营经济要逐渐离场”的论调,提出民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等观点,在网上引起舆论哗然。经济日报当即推出评论《对“私营经济离场论”这类蛊惑人心的奇谈怪论应高度警惕》,直指要害,毫不妥协。文章称,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人民生活已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无从得出要对非公有制经济“卸磨杀驴”、以公有制取代非公有制的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荒谬结论。
光明网评论员紧随其后推出《改革开放40年:更要坚定市场导向》。文章指出,无论从市场形成的全部历史看,还是从中国市场体制构建的历程看,多种所有制的存在及其发育程度,是决定市场导向确立及其成长路径的前置性因素。从来就不存在没有多种所有制的市场,因而私营经济的离场,铁定意味着市场导向的反转,也一定导致市场体制的坍塌,必然地,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是无从谈起。“改革开放40年,只是历史一瞬。中国要继续发展进步,要更加富裕、更加具有活力,前提就是坚持市场导向,坚定市场导向。只要这个导向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也必定在。反之亦然。”
人民日报新媒体紧接着推出评论《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文章直接指出,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
舆论战前后近两个月时间,随后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重申了必须坚定“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批驳了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给广大民企送上了“定心丸”,也激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
社会的发展与普通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看似一篇网文掀起的风浪,若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讲不通这个道理,那市场的信心崩塌,普通人的未来又何去何从,所以此刻的好评论就是风雨摇摆纷纷扰扰中的“定心丸”,绝不允许缺席。
以文化人,守护人文精神,引导向善向好是评论不可或缺的情怀。
新冠疫情的突袭,让评论的视线也始终关注疫情相关的新闻。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应对,也看到了人的努力。在抗疫前期,因为对未知病毒的恐惧,各地形势艰难,“硬核”封堵措施纷纷出台,“带病回乡,不肖子孙”“建设祖国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等口号频频出现,舆论场进入高度失焦状态。光明日报当即推出评论文章《湖北人,是同胞也是同袍》《回国的他们,也曾包机送口罩》,只读标题便明白所要阐述的观点,同时将人文情怀蕴含其中,评论没有站在舞台上指点江山,只是站在人群中喊出了“同胞也是同袍”的概念,瞬间将舆论场疯狂对立情绪拉回到抗疫的统一战线。
再以中国新闻奖获奖的评论作品《疫情当前,怎么火了一句唐诗?》为例,当舆论场上关于日本援助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话语人声鼎沸时,该文没有去加剧舆论场中对立的情绪,而是讲述一种文明感,而“这种文明感,又恰是疫情发展到当下,急需强调之事”,将大众情绪带回依法文明防控的基本面上。共识共情同理,打动人心的同时凝聚起力量,得到各方点赞。即便是在疫情防控的第三年,“语言的体面、情感的深刻、行为的得体”依然被很多业内人士反复提及。
傅雷先生曾说,“哪一种主义也好,倘没有深刻的人生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练的文字技能,活泼丰富的想象,决不能产生一件像样的作品”。每次下笔之前,都先问一问自己,写这篇评论的初心是什么?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守护好这份写作的初心,让每一次落笔的文字都如流水一般,清澈澄明,刚柔相济。
近期,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为主题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已在湖南长沙正式启动,大赛面向全国征集优秀评论作品。期待“好评中国”让一批优秀的评论作品脱颖而出,推出更多讲道理、体民情,聚人心的评论,真正实现“以一言而立骨”,更加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网络评论方法论⑩:讲理要“透彻”,文风更要“实在”
□年巍 (中国经济网首席评论员)
近日,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为主题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征集参赛作品。据了解,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感同身受的视角、深刻独到的思考、温暖人心的笔触,深入阐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鲜活解读非凡成就、幸福生活背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生动呈现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
新时代是大时代,是办大事、成大事的时代。今天,中国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书写下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篇章,亿万人民携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一项项巨大成就、一串串亮丽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梦想。生逢这样的时代,每天有那么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案例,这为广大网络评论作者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写好网络评论,站位要“正确”。我们要对时代变化、国家发展、人民诉求有正确的认识。
如今,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奋力一跃”;要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要补上社会治理相对滞后的短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然任重道远;要还清在生态环境上的历史欠账,建设美丽中国,唯有久久为功……凡此种种,都是我们迈向“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坎。而当我们把视线拉长,将过往与当下、现实与未来贯通起来审视,就可以在各种风险挑战中保持一份从容。我们自信,“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每个人奋力向前奔跑,“蛋糕”做得大且分配公平,就会让中国社会始终葆有勃勃生机、旺盛活力,让中国发展始终拥有坚实基础、不竭动力。
写好网络评论,讲理要“透彻”。一个有说服力的观点离不开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理性的逻辑论证。
评论的初心是讲理。当下,网络让信息触手可及,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知识与认识,形成不同的判断,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这样的背景下,“震惊体”开始流行,语不惊人死不休,千方百计吸眼球;“博出位”的现象也更多,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只讲站队不问是非。同样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网络评论,更要坚持讲理、善于讲理,要记住评论永远不能跑在新闻前面,要耐心等待完整的事实,辩证看待“时效敏感”,避免落入“时效陷阱”。从近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网络评论作品来看,《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限制“公款消费”本质是制约权力寻租》《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政府敢啃“硬骨头”市场才能有“肉”吃》等,都是聚焦网民关注的热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诉诸理性的评论来参与公共议题。
写好网络评论,文风要“实在”。不管在什么时代,实事求是、真情实意都是最重要的文风。
网络评论的文风如何,决定着与网友的距离远近,体现着对社会的认识深浅,更反映着观点背后的态度冷暖。写好网络评论,绝不是在电脑前敲敲键盘就可以完成的。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有源头活水。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社会价值,更污染了舆论生态。我们知道,发展的中国与中国的发展让人无比骄傲,而这种自豪感应当在实事求是、稳中求进的基础上产生,而不能靠夺人眼球的“浮夸体”。可以说,以自欺或自吹的方式换来的自信与自豪,并不会真正赢得尊重,反而蒙住了人们正确看待发展的眼睛,遮挡了人们“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视线。当然,好文风是有门槛的,不认真对待文字、不勤于学习者,难以入门。这种学习,不只是技法上的锤炼,更要在文章之外下功夫。
“好评中国”,正是为了“评”好中国。在站位“正确”的前提下,网络评论写作中,讲理要“透彻”,文风更要“实在”,期待在一篇篇优秀的网络评论作品中,读懂一个“可爱的中国”。
网络评论方法论:拿常识这根尺子量一量,避开暗藏的“坑”
□易博文(湖南日报湘评频道总监)
是江湖总有风雨,开展网络评论,我们有时如坐上飘浮在烟雾弥漫的江湖之上的一叶扁舟,由于一时看不清楚、看不真切,很可能“挨刀”“打脸”“翻车”“踩到坑里”。有道是“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出错也在所难免,但是,注意一下,尽量规避,争取少挨几下,少掉到“坑”里去,也是好的。
一、“有一说一”,有0.5就只能说0.5
评论员不是记者,不可能深入到事件的发生现场去,掌握的事实有限,很容易为网上流传出来的有限的、片面的素材所影响,从而在评论时出现偏差。尤其是在舆论声音一边倒的情况下,极易受到裹胁。所谓的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上,一名年轻女子站在车顶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这事很快登上了热搜。一边是国外知名车企,一边是国内女车主,评论几乎一边倒地对着车企口诛笔伐。可是,这是事实吗?真的是“刹车失灵”吗?随着事态的发展,最终答案是否定的。很多站在女消费者一边的评论员被打脸了。
并非孤例。早先,陆慧诉三菱帕杰罗汽车也曾闹得沸沸扬扬,结果调查发现,肇事车辆是“没有经过三菱汽车公司同意及许可,也未被三菱汽车公司知晓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三菱汽车公司的商标进行组装的”车辆,“三菱汽车公司在此事件中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我们同情一些人,然而事实毕竟是事实。
“有一说一”,有0.5就只能说0.5。我们只能就已知的事实评论,不能把猜测、想象当事实,也不能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推论事实。情感因素往往成为让人犯错的最大诱惑。一旦“跟着感觉走”,理性的思考、独立的判断就会离我们远去,评论员也就很可能与“愤青”“喷子”站在一起,收获了很大流量,却把谬误揽入怀中。
二、拿常识这根尺子量一量
颠覆常识的事情总是容易为人关注,成为热点,有时也恰恰是这样的极端事件,牵出了背后一个更大的真相,爆出一个值得评论的大瓜。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没能逃过常识的范围,只是一场闹剧。
清华博士应聘协警就是一例。一位清华大学的女博士居然应聘当协警,就业市场这样严峻了吗?贩卖了多大的焦虑呀。不少评论已经在网上传开了。清华大学发出声明:查无此人。一个不断升温的热点舆情迅速就被终结了。其实,如果用常识这根尺子来量一量,是应该能够打出一个问号的。博士,在我国还是属于高端稀缺人才,何况清华大学的博士。不少学校要引进一名博士,还得付出不少的努力,怎么可能一下子降低这么多身位?当然,也有北大毕业生卖肉的事例在前。那也是反常的,是值得用常识来拷问和求证的。“先问真假,再论是非”。是“真”的,当然可以评。
早些年,也有所谓的大城市的大学生回到农村过年,看到农村多么穷的贴子热传,事后被证明是假新闻。新闻为假,等于皮之不存,怎么评都是错的。
拿常识这根尺子量一量,问号消除了,才是我们出手之机。
当然,“让子弹飞一会”,真相总能水落石出。问题是,网络传播时代,哪里等得到水落石出?黄花菜早就凉了。快与真相,这是一对矛盾,永远在评论员心中博弈。我们多么热切地想要介入到热点事件中去,我们就有多么大的风险被“挨刀”。就像是一场综合格斗,只有不进八角笼,才有可能不挨揍。唯一值得追问的是,当我们挨了揍,确认失误之后,是躲着不吭气去追逐下一个热点,还是勇敢地发出不同以往的声音?这是一个更值得追问的话题。
三、找专业人士加持,在巨人肩膀上发声
一个号称“格头打假第一人”、要“把武林圈子里那些坑蒙拐骗的家伙全部揪出来”的三流格斗选手徐晓冬,20秒钟就打败了太极大师魏雷。陈氏太极传人王占海拟派弟子陈前应战,少林寺第一护法武僧释延觉也下了战书,一时非常热闹。笔者就此写了一篇评论,觉得也还言之成理,言而有文。为了更踏实,拿给专门跑体育线口的资深记者看,一看不打紧,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赶紧修改。失败的经历总是更容易铭刻于心。此后,凡涉及专业的领域,要么多读多看,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声,要么请教人,听参谋意见。手里头有几位可供请教的行家,能帮助我们避免掉到“坑”里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鼓励评论员走到一线去,走到基层去的原因。凌空蹈虚,顾盼自雄,内行会发笑。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鼓励专家走到大众媒体来,有了专业的声音,真理才会越辩越明,道理才能越讲越清,而不是一味地撕扯,一地的鸡毛。
评论员掉进了坑里,很可能把别人带进坑里,这可不是件小事。每一位评论员在作品发出前的一刹那,就值得再审视一下,能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有没有避开暗藏的“坑”。
网络评论方法论:“大事看评论”是公众对新闻产品的刚需
□沈彬(澎湃首席评论员)
网络评论,是新闻的旧样式,也是基于网络传播的新产品。要打造好网络评论这个互联网新产品,评论人应该有“产品经理”的意识,写作是智力创作过程,也是一个产品生产的过程。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网络评论产品的用户心态、传播规律,完成从报纸的“楷体字”评论向赛博空间评论的转换。
从网络应用场景以及“客户体验”角度来说,用户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争议性问题,有着急迫的表达欲望,而这种需求往往是通过转发广义上的言论产品实现的。网络评论天然具有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等特征,相较其他新闻产品有着更强的态度感,所以,“大事看评论”是公众对新闻产品的刚需,也是机构媒体当仁不让的责任所在。在关键时刻,不失声,不缺位,提供鲜明的观点,满足公众传情达意、宣泄情感的需要。
新媒体的最大特色之一在于“受众赋权”,受众不再是过去被动的“单向度”信息接受者,而逐步成为信息生成、信息传播的主力军。新闻评论产品,要积极回应公众的“可交付”“可表态”的诉求,反过来说,每每大事件之后,评论产品能形成刷屏效应,也说明这些新闻产品正好满足了公众的“交付”刚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这为新时代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确立了基本原则和方法论指导,也当然是网络评论工作的方法论指导。
首先,评论引领舆论,要体现在“时”上,就是速度。要在弄清事实、站稳立场的情况之下,走在舆论形成的前头,只有领跑才能引领舆论。2020年8月11日中午,新华社刊发了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的新闻,澎湃新闻马上组织撰写相关评论《节约每一粒粮食:居安思危,惜食有食》,在下午3点前刊发,成为主流机构媒体中第一篇相关评论,短短两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写、编、审、校的流程,评论也起到了非常好的舆论引领作用。
快发、早发,才能占据互联网传播的上风位。网络评论早发与晚发,相差可能只有一个小时,却有着领跑和跟随者的差别。很多公共事件的权威的信息披露,往往发生在深夜,甚至是凌晨。新闻事件在“加夜班”,需要评论人拿出十二分的敬业精神,及时回应,及时推出新闻产品。
其次,要让网络评论引领舆论,需要一定“量”的支撑,也要把握好“度”。既要通过发表的“量”达到传播的“效”,通过宽频道、大版面,实现广覆盖;也要把握好“度”,避免被舆论牵着鼻子走。
2020年杭州来女士被害案,公众关注,案情迁延,其中也出现“凶杀娱乐化”、误认为警方办案不力等舆情。针对这些情况,澎湃新闻适时发声,针对舆论场里的“新动向”,一事一议,先后发表《19天的搜寻,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犯罪的震慑》《来女士失踪案也是一堂新闻伦理课》《“失踪女子案”:说与不说的边界是良心、国法》《把“杀妻案”娱乐化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等评论,做到有的放矢,箭无虚发。摆事实,讲道理,将案件的舆情引向尊重生命、尊重法治,既是亮明了负责任的媒体的态度,也是发挥引领作用,避免舆论在泥坑里狂欢。
从新闻产品的角度,从传播规律的角度,做到适时发声,有效发声,精准把握时机和节奏、力度和分寸,到位不越位。对于敏感事件及时、适时表态引领,有态度、有温度、有高度,受众是会感受到媒体的品格的,也会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舆论场在改变,评论人的写作也需要改变,跟上世风人情,跟上新的传播渠道、应用场景,从立论之初,就站在打造新闻产品的角度,把握时度效,让网络评论更有力量。
网络评论方法论:观点也是“肉”做的
□王涵(红星新闻评论主编)
文字是肉做的,这是董桥一本小册子的名字,他说“人心是肉做的,我相信文字也是”。在观点的构建与论述中,如何至真至纯,拣择那些“尖锐而不凉薄”“入世而不低俗”的文字来“说服”大众?
新闻报道要打动人,需要优美凝练的语言,评论文章要说服人,并无二致。在传统的新闻评论中,事实、分析、观点、说理、推导、逻辑是一门技术,将这一过程以新鲜有料的故事、优美平易的语言进行呈现,却是一门艺术。
20年前的一篇中国新闻奖作品《微笑,并保持微笑》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这篇写在非典肆虐时期的评论,作者以四个英语单词(smile and retain smile)对SARS 的全新诠释,传递迎战非典的乐观与战胜非典的信心。一个“梗”,小喻大,近喻远,实喻虚,把抽象的道理、空洞的口号具像化,娓娓道来而充满感染力,远远超出单纯说理的效果。
我所在的红星评论,从品牌创立之初,就把“观点有趣行文至软 理性有力”作为座右铭,无论时评还是政论,都追求想人事、说人话,有同理心、有代入感。
比如,以城市中心工作为主题撰写的《成都,世人皆羡你多变我独钟意你未变》,就是一篇典型的“别样政论”。在城市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凝聚人心?用政治话语讲,是直面新需求、问脉老问题,沿着城市发展规律矫正城市发展路径,去撬动城市千年空间格局,去重塑城市产业经济地理格局。稿件没有单向输出,而将自己放置于普通市民的视角中,体会变与不变,把“不变的城市精神、文化特质”和“变化的城市能级、格局路径”作为题眼,一读惊艳,二刷很惊艳。
又比如,作为2022年新年献词的《小小的你我,撑起大时代苍穹》,先描述“俞敏洪们集体转向,宣告了教育资本时代的结束;黄铮们退居二线,反垄风暴呼啸而来;薇娅们偷漏税案被查,预演二次分配对社会公平的调节;‘毒贩妈妈’李芳被法内开恩,那场灵魂砍价的拉锯战中,一句‘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让所有人动容”,再写到“人最渺小的愿望,是活着;人最无畏的勇气,也是活着,安全而幸福地活着。俯视过往的2021,我们彻悟到,大时代苍穹之下,是由无数个鲜活的小我撑起来的”。这种情感的共鸣,不仅只是一种感受的力量,更能成为一种动力,以情的感化,达到“于迷雾中洞察,于低迷时激昂,于无声处振臂”的力量。
还有近期的一篇《7个热搜之后,我们拿什么送给节日里的孩子?》,当我们对问题插画频出的事实无言以对,对不断冲上热搜的公众关切如坐针毡时,留在笔下说理的不过是几件小事:被称作“百年语文第一书”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如何令胡适、丰子恺、梁漱溟等名家大师言说“那是我幼年最得益的时期”?叶圣陶先生在编写新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时,又是如何精修细审、精益求精的?——文笔浅浅,道理已跃然纸上。
如果说论点是评论的灵魂,论据是就是观点的血肉。新闻评论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不应该是干瘪的,而要努力让文字丰满起来。公开见诸于媒体报道的故事、现象、数字,在生活中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常识、原理、定律,还有那些名文、名篇、名句,都可以厚积薄发、佳句天成。优美而可读的文字,在任何体裁中都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如果能从文字的温度里体察观点的力度,何乐不为?
当下,“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以刷屏之势搅动青年舆论场,激发了很多青年学子表达、抒发、析辩的冲动,以鲜明的观点和立场,引领社会思潮,本身就是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我相信在我们传播向上、向善力量的过程中,人性中最美好、柔软的部分,应该一直留驻笔端。
网络评论方法论:新闻评论的情感力量
本文关键词:情感力量
□苏蕾(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以理服人,是新闻评论的最大特点,但是,新闻评论也要以情动人。时评教材中对论证、观点、论据、思维教授得较多,而情绪、情感的介绍就少得多了,在我的教学经验里,情绪、情感对于写作者和写作而言,都值得被研究。
情绪、情感对于写作者有何意义?
一是突破写作者的瓶颈,快速成文
“要写时评,要完成作业,要发表”,这些理性的声音往往加剧初学者的畏惧和焦虑心态,不如放松下来,从自己当下的感受出发,挑选能够引发自己表达欲望和情绪感受的选题,突破写作瓶颈。
如《金毛犬长期被锁楼道,养狗的门槛是否该提高?》一文作者说:“在新闻评论这门课的开始,我一直对写作抱有畏惧的心理,不敢动笔尝试。后来听了老师的话,写作要尊重自己的情绪体验,我就选择我感兴趣的动物的新闻,投入情绪去写,没想到会发表。”
二是情绪是写作者可以利用的原发的自然能量
情绪是一种能量,当初学者还没有获得熟练写作下的经验能量和技巧能量时,情绪作为一种原发的、自然的能量,需要被重视。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入围奖获得者钟星月的分享让我们看到这一点:
“尝试写作了二十来篇评论后,我发现情绪是最好的写作框架,一旦某个新闻能够和你产生共鸣,能够激发你的兴趣和思考的欲望,那就让情绪带着大脑去思考去往下推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流畅自然,经过一定数量的刻意练习后,就能逐渐摸索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喜欢的表达,河南暴雨时我正在媒体实习,参与采访了暴雨亲历者,深感这场天灾的危害和早期救援的困难,因此当我看到救命文档的新闻后,我被创始人的智慧所深深感动,感受到了中国青年在国家大事中的担当与力量,救命文档背后,青年力量值得全社会点赞,几乎是我眼含热泪又一气呵成的作品。一旦你真的对某个新闻事件有发自内心的感动,有融入自己生命经验的思考,有那种不写都不行的,喷薄欲出的表达欲望,这样的文字一定赤诚而动人。”
情绪、情感在时评写作中起到哪些作用?
一是阅读新闻后的情绪往往成为写作的动机
《食堂老板偷学生外卖,发挥好自身优势才是正道》的作者是大学生,特别能体会外卖被偷学生的心情,这种共情的情绪是她写作的第一动机。
“首先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真的无法理解,我觉得很离谱,因为我自己也是个学生,也会与食堂有接触,这件事件我特别能体会到那些外卖被偷的同学的心情,所以就想写一篇评论。因此,看到这篇新闻的情绪算是一个动机,一个导火索。”
二是情绪是写作过程中的燃料
写作过程也离不开情绪。在写作《别让“社恐”成为自我妨碍的借口》一文时,作者回顾了整个写作流程,从看到社恐议题新闻时的共鸣感,到查阅到与自我认知不同知识时的好奇和惊讶,再意识到社恐带有心理自我保护意义时的羞愧感,接着是表达迫切感,写作论证时的亢奋感,最后是释然和通透感。作者说:
“情绪是最好的燃料,它贯穿写作过程的始末,带给人全新鲜活的生命体验。”
三是情绪会激发观点
感情的喷发会带来灵感,灵感的涌现会带来观点。
《国考报名热度不减,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篇文章,从标题看就很吸引人,它的观点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择业应该更慎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宇宙的尽头不一定是编制。”
作者的这个观点就源自于她对考公热的强烈情绪:
“因为自己特别不喜欢家人的观念:公务员、编制是好工作,其他都不行。我极其讨厌很多人趋之若鹜追求铁饭碗工作,因此在看到国考报名期间很多人抢一个岗位就带有反感情绪。这个情绪推动我写一个能表达自己想法的评论。”
四是情绪会带来共鸣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时评作者的情感表达会引起读者的回应和共鸣。可以说,情绪也带有公共性,越是能表达出大多数人的情感,也越能带来评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中秋奇妙游>连上热搜,河南卫视为何频出圈?》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对河南的赞美之情: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既是文化大省,又是精神高地。黄河、龙门石窟、应天门、老君山、豫剧、少林寺、太极拳......‘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汉砖瓦’的形容并非言过其实。”
在评论区读者这样回应:
“这篇文章脉络很清晰,从《中秋奇妙游》频上热搜引出论点,河南卫视爆火不只是因为天时地利,更重要的是传播技术创新和文化自信。接下来再分别论述传播技术和文化自信(传播技术创新是关键,文化自信是核心)遣词造句生动活泼。比如‘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汉瓦砾’。”
当我们看见并经验到情绪对于时评写作的意义后,也进一步发现,情绪带来写作的欲望,并一定程度上驱动着写作。
最后要注意不能让情绪浮在时评的表面,而要与时评的叙述、判断和观点融为一体。正如《“茶颜悦色”二审胜诉,山寨品牌终将不能长久》一文作者李海歌所言:
“因为是带着情绪来写,所以这篇评论我写的很快,比以前缩短了将近一半。这篇评论的讲道理部分很多,我把山寨品牌的不满都体现在评论里,也提出了‘走自己道路’这个办法。但是情绪太多就导致我的语言并不凝炼,上下文还有句子是重复的。在我第二次修改时,发现句子能留下来的并不多。与此同时,我发现自己只顾着议论山寨品牌,并没有把复杂的事情经过讲清楚。情绪对写作有利有弊,它可以让你有评论的冲动,论证的更加饱满,也可以让你失去新闻评论的框架结构,句子和观点重复论证。”
网络评论方法论:自选动作与命题作文
本文关键词:选题
□郑根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编辑,原央视网网络媒体事业群副总监)
无论过去平面媒体时代,还是当今网媒主导时代,就时评作者与发表载体/媒体而言,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对媒体来说,就是约稿与自由来稿的关系;对作者来讲,也就是自选动作与命题作文的分别。
当然,两者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因为媒体约稿里也有作者自主选题这种情况,主要是对名家专家或成熟作者,媒体只想借其身份或名气吸引眼球提升影响力,至于具体写什么并无相应要求,只要是有感而发即可,也相信对方选题都会不错,除非是作者没好好写糊弄事而且编辑又难以改好。
命题作文往往是媒体意志的体现,是其表明态度凸显个性引导舆论的需要。在自家评论员挥笔上阵之外,通过命题作文设置议题,约请时评作者写稿,也不失为多快好省的可行之道。媒体约稿的命题,基本上都是每天编前会上由编辑部集体讨论商定,也有上边派下来的活儿。既然是约稿,除极少数可由作者自由发挥思想见解的情况,大部分都有观点限定或一致性的要求,对此时评作者只能顺从,毕竟人家是这块意见市场的买主。
即便在曾经的言论繁荣量大面广时代,不同纸媒或网络平台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像《新京报》《京华时报》评论就以约稿为主,甚至连社论也相对固定使用外部写手,而有的媒体却不约稿全靠自由来稿,也有的介乎二者之间,也就是少量约稿多数选用投稿。
作为时评作者,能经常写命题作文,往往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因为这种文章一是属于“定购”不愁发表,前提自然是得符合人家的要求;二是“米多”,稿酬比自由投稿优厚得多。
关键是稿件质量、出手速度和笔法文风、思想倾向得对媒体的路数,这样人家才乐意把约稿机会给你。一些媒体对命题作文写得好的作者也很珍视,经常约稿对象相对固定,毕竟用得得心应手。所以说,有影响的媒体,一般都有自己经常联系约稿的作者小圈子,相当于人家的编外“常备军”,随叫随到,需要用的时候,一声招呼,立马好稿献来。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机会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在时评作者写作命题作文方面,也有类似情况。成熟作者每天密切关注新发生的热点新闻,并且在浏览阅读的同时头脑快速运转思考,以至于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任你随便提起一个新闻话题他都能头头是道娓娓道来,文思泉涌思想火花劈哩叭啦乱闪。因此,当媒体编辑打来电话或发来微信信息约稿时,无论是什么样的命题作文,他都能倚马可待信手写来一气呵成并且大受赞赏顺利发表。
正因为对热点新闻熟络并且善于思考,时评作者自选动作与命题作文碰巧“撞车”的情况屡见不鲜。细想之下也不奇怪,每天的新闻热点大家都能及时看到,只不过有时多些有时少点,凡是关心新闻的作者和编辑,大概都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因此经常是“英雄所见略同”。
能对大家都有感而发的热点新闻,写出出乎多数人意料而又令人拍案叫绝的独特观点,这是媒体评论约稿编辑求之不得的事情,否则,都发表一些人云亦云大家想到一块儿了的时评作品,何以彰显自家媒体的与众不同,长此以往读者都用不着寻来非要阅读你家的评论了。
当然,不可能也没必要所有时评观点都要与别的媒体迥异或截然不同,毕竟高人一筹的阳春白雪可遇而不可求,主打菜仍然是长相差不多想法趋同的下里巴人,尤其是在如今读者对真知灼见要求不高的现实背景之下,有时候在某些新闻事件评说方面倘若不“从众”“媚俗”,反而会招致一些凌厉网友的攻击举报惹来麻烦。
网络时代比拼速度是常有的事,不光作者比赛谁出手快,就连媒体也是如此,甚至那些仍然坚持出版纸质日报的《新京报》之类,也早就把“移动优先”网上先发奉为了圭臬,报纸评论版反而从每天多次随时发稿的自家客户端APP、小程序、公众号、自媒体号上选稿“重复发表”。
对大多数时评作者而言,写作命题作文的机会少之又少,有幸成为媒体约稿宠儿的只不过是“塔尖儿”上的极少数人,以至于热心读者都会注意到,某个时间段里甚至成年累月,在某家媒体发表时评的,基本上就是那么几个人,难免有“任人唯亲”的嫌疑。这不奇怪,也不见得就是不好的事。媒体需要保证自家评论的质量,有的作者篇篇佳作并且出手很快,这正是媒体评论编辑最需要最欢迎的类型,约稿成功率、时效性还有文章质量一应俱好,换作谁当编辑都何乐而不为呢?
不管有没有其他本职工作,业余写稿挣些银子补贴家用的时评作者,其实相当于自由撰稿人,基本上以自选动作为主。虽然选题上自己说了算可谓自由,可写好了文章还得到处投稿寻求媒体发表,能否被采用也只能听天由命,所以说到底还是受制于人并不自由。
时评作者的自选动作要想开花结果,需要用心研究各家媒体的用稿特点,尽量有的放矢一些,这样一来被采用发表的机率就会大些。有的媒体以约稿为主,极少采用自由来稿,那么你无论多么起劲儿地投稿,也多半是在做无用功!
再比如说,过去特别强调时评的批判性,这也是此种文体的最大价值之所在;高明勇在本系列文章第五篇里将批判性思维看作是评论写作的“第一性原理”,笔者深以为然。当然,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就像如今新时代非常强调正能量,那么作为时评作者,要想发表作品就得适应这种要求;具体到“好评中国”征文,我想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主题没有完全限定在哪一方面,凡是理性、客观且有建设性的网络评论,都应该可以来参赛的。
网络评论方法论:新闻评论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本文关键词:社会责任
□王仕勇(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过载时代。人人面前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随着新闻评论空间的开放,各种途径各种形式的评论信息铺天盖地,良莠不齐。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减少人们的迷茫和焦虑,被喻为新闻传媒旗帜和灵魂的新闻评论,承担着较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更为突出的社会责任。
新闻评论,主要传播的是意见性信息,是对事实性信息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要求,基于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新闻评论表达主体多元、价值观多元、表达渠道多元的背景下,作为一种传播力量的新闻评论,如何在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新闻评论要承担社会责任,必须对评论的出发点——事实的真实性负责。曹林在《时评写作十讲》中提出,“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断是非,再说利害”。新闻评论,是在真实准确的事实材料基础上的论说,如果事实材料偏颇、片面甚至谬误,无异于釜底抽薪。新闻评论,只有基于“真相”,才会有理性。网络时代,情绪往往跑在事实前面,谣言往往跑在真相前面,如果新闻评论的出发点发生问题,评论的是一个虚假信息,是一个虚构想象的事件,是一个被断章取义的事件,新闻评论的笔触无论多么犀利,论证无论多么严丝合缝,都注定是失败的甚至是影响恶劣的。因为这样的评论已经没有支点,已经丧失了前提,自然立不住脚,一触即溃。这就要求无论是职业的还是非职业的新闻评论者,增强对假消息的判断力,自觉承担传播责任。
新闻评论要承担社会责任,必须贴近评论的基点——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新闻评论是一种言说现实世界的权力话语,具有鲜明的价值属性。我国近代著名政论家汪康年曾说,“夫报者主持舆论者也,引导社会者也。善则大局蒙其福,不善则大局受其殃”。在我国,新闻评论承担着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等社会功能。新闻评论要让人看,让人看得下去,让人看了有所启迪思考,就必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联系。这其实就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如果新闻评论不着边际自说自话,就不会有读者;如果新闻评论只是唱高调,空洞无物,板起面孔,照抄照录文件和领导讲话,就难以吸引读者;如果新闻评论为了所谓的流量标新立异,只注重形式的新颖而忽视实际生活,不关注社会问题,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就是隔靴搔痒,谈不上有什么效果;如果新闻评论为利益所蒙蔽,以民生为幌子,为一己私利践踏公众利益,昧着良心说话,那就丧失了新闻评论的伦理底线。
新闻评论要承担社会责任,必须在评论的关键点——论证上下功夫。新闻评论是表达观点的作品,具有公共性和说服性。选题好,立意新,但论证没有逻辑性,就不能以理服人。新闻评论的力量,主要是论证的力量,摆事实讲道理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曾看到这样的经验分享,“偏激的观点才具有煽动性,才容易火!”,以为偏激的观点就能说服人就能赢得受众,这种以渲染情绪为目的的套路,已经把社会责任置之脑后,只会增加社会戾气,谈不上会传播什么正能量。新闻评论固然带有主观色彩,带有感性,但其对概念、判断、推理的运用,对形式逻辑的重视,才能使其在析事明理中由表及里,在破和立中游刃有余,从而抓住本质。新闻评论中的观点,必须是经过严密论证后的认识结果。论证的力量,其实是作者对事实的认知和洞见的力量,是思维和逻辑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是社会责任感赋予的力量。
今天,自媒体满足了我们个性化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但传播的公共性也越来越彰显,传播好声音是新闻评论人的社会责任。
编辑:邓秋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