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361#
发表于 2019-11-23 23:05: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高杰
362#
发表于 2019-11-25 22:21: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如何成长为一个细分领域里的专业记者
作者:黄嘉悦
“你好,我是负责报道医疗健康行业的财经记者。”
“记者还分行业?”
这样类似的对话在我工作之后经常发生。的确,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面,记者的条线就是按照时政、民生、财经这样的大类划分。但其实,在很多专业的财经媒体机构里面,每个记者负责的领域会按照行业、地域、公司规模等等被划分得非常细。
我曾经工作的媒体里,有一个团队专门只看美国的烟草市场,分配到每个记者身上就不超过两家公司。一两年之后,团队里的记者对于这些烟草公司的了解可能会超过很多在这些公司里工作的员工。
因此当很多人质疑新闻这个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时候,我常常会拿专业性的深度财经报道为例来反驳。在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里面挖掘出有效的信息,并快速、准确地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出去——我想这既是很多记者一辈子的修行,也是一项很难取代,并且会长期被需要的技能。
一个财经记者的自我修养
对于学新闻出身的人来说,财经新闻跨的就是金融这个界,需要补的也是金融这一课。除此之外,还有自己所负责的具体领域里的一些专业知识。
如果把金融市场看成一个赌场的话,财经记者就像是在边上观看游戏、提供游戏信息,并且监督游戏公平进行的人。金融的知识让我们进入这个赌场,知道有哪些游戏,他们是如何运行的。具体的行业知识则让我们更好地看清每一种游戏、每一张赌台的情况。而我们做的每一篇报道,都可以看成是关于每一场游戏,或者是整个赌场的数据。它可以帮助玩家了解游戏的发展历程,目前的进展状况,未来的趋势,然后让玩家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也可以促进游戏变得更加公平。
财经新闻的报道,可以大致看成是从三个维度来观察某个行业或者整个市场--政策、基本面和行业趋势。
政策就是游戏规则,它可以是任何对本行业产生影响的政治经济政策。拿医疗行业来说,这既包括了新药上市的规定、药品质检的规章,也包括了原材料税收的改变和医保体系的变化。
除了非常行业具体的政策之外,每一次国家公布重要经济指标的数据、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时候,都会是很多财经记者忙得不可开交的日子。记得曾经有位前辈跟我说,在中国发布经济数据的时候,公司所有记者都需要随时待命,要在数据公布的第一时间找专家去了解政策对不同行业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和市场的反应。想看懂这个层面,需要对政策、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有一定的了解。
基本面讲的就是各个玩家的实力。每一次的财报季,都是很多财经记者的加班季。从财报出来一直到电话会议结束,脑子都在高速运转。第一次拿到上百页的年报的时候,我特别害怕会漏了什么信息,或者没有办法按时交稿。后来发现,看财报和解读具体公司运营指标,是一项基本功,但也是很难的部分。所以,很多记者为了补充这一块的知识,都会选择通过上课或者是额外的阅读来补补课,学会看K线图,了解不同技术分析的方法、三大报表和算各类运营指标。
当你可以很快地在三大报表里面找到需要的数字,知道一家公司季报、年报的基本结构,以及重要的公司运营指标和基本面数据的时候,其实这一部分的稿子就已经可以大体上很顺畅地完成了。我个人认为,很多金融方面的考试和培训,是对记者最有用的学习途径,可以很好地提供这部分知识的补充。
行业趋势涉及到的则是每张赌桌玩家的不同策略。对于很多记者来说,这是伴随整个职业生涯的必修课,因为它需要行业的深度知识。你需要知道每一张赌桌的玩家是谁,各自有哪些不同的策略,以及什么样的“黑科技”正在改变这个游戏的玩法。
这就是为什么刚入行的时候,我虽然补充了很多金融知识,但去了很多业绩会都只能听懂前面一半。当管理层开始讲不同光学元件的技术,以及为什么这个季度某一个元件卖得特别好,它的良率为什么得到提升,它的原料价格变化的时候,我大多数情况是懵的。
而每换一次条线,都有一种重读四年本科的感觉。刚弄明白澳门的赌场各自属于哪个集团,每个游戏的赔率是怎么算的,哪些游戏是对营收增长做出最大贡献的,就要开始接触不同芯片的技术间隔、3D结构光和苹果供应链上下游大概的分法。而现在,又得从蛋白结构、细胞结构和基因开始,慢慢了解治疗癌症的不同靶点、临床实验数据的指标,以及乙肝为什么这么难治愈。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记者在一个行业待到最后能够成为这个领域的半个专家,为什么有人可以在一个行业里面做几十年的报道都不觉得厌倦。因为每个领域都有太多可以学习的地方,而媒体这个平台给了你一个最好的从各个角度向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去学习的机会,你可以近距离观察行业里面不同公司的策略和做法。
好奇心是基础
在工作中我也发现,身边很多把财经新闻做得很好的记者,都是带着其他专业的知识来跨界新闻的。医疗条线最好的记者可能是有学过生物技术的,科技领域最有公信力的记者可能本身就是工科出来的,报道法律案件的记者,可能有的当过律师。
坦白说,我觉得学完新闻跨界去报道医药或者是科技,可能很多时候比从医学和科技跨界新闻要难得多。所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去了解一个行业,并且能够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找到对的人、问出对的问题,是一个财经记者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而要做到这些,需要你有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自己总结出一套快速学习一个全新领域的方法论。
方法论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有人可能会选择在大学的时候辅修一个其它学位或者上网课系统地补充某个领域的知识,有人可能会倾向于边工作边学,积水成河。但是好奇心是确保你可以坚持下去,并且让方法论可行的基础。
好奇心让你有对一个行业刨根问底的精神,慢慢学习如何去问出有价值的问题,选取有前瞻性的角度。刚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我总会在采访中遇到这样的反馈:“你怎么这个都不懂?”以及“你到底想问什么?”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和黑岩集团的全球投资战略官做电话采访的时候,十五分钟的采访里面,他从货币政策,大盘技术指数等等角度给我讲了他对股市走势的判断,我只能边听边查他快速讲过的那些缩写和专有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种时候,还是得一点点继续问。很多时候聊到最后,我感觉已经不是为了写稿子而问了,而是自己真的想了解。想知道为什么这种药的疗效就比较好?为什么血脑屏障这么难突破?为什么这家生产的疫苗可以不需要超低温保存?为什么这个芯片的结构作出了这样的改变?当然,我们需要通过前期的功课去“筛选”一遍好奇的点,看看哪些是已经被解答过的,再激发出一些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做出来的采访,我觉得往往效果是最好的。
以上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财经媒体人入行四年的一点心得。四年的时间很短,但是再怎么说,四年,一个大学本科也读完了。所以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满足一些学友对财经新闻的好奇心,也对自己工作后的第一个“本科四年”做个小小总结。愿正在跨界的我们,一起跨界愉快,把财经里的故事说好,将故事里的财经讲透。希望也想跨界的你,早日加入跨界的队伍。
来源:新闻实验室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Q0RDM9o1lUYth3sCv5_hg  
编辑:晓晴

363#
发表于 2019-11-30 23:56:53 | 只看该作者
【新闻写作】
《人物》周刊主笔:写出人物的复杂,有五个维度
来源:新闻与写作
导读:复杂是迷人的。采写人物的特稿记者,就像坐上一艘探索飞船,而人性就像一个无穷巨大的宇宙,有着不同型态的星球,有着诸多探索者未曾抵达的领域。
就像我们要对宇宙保持敬畏,我们亦要对人物的复杂性保持敬畏。入行以来笔者采写过很多稿件,人物稿是我最喜欢的报道类型。写出人物的复杂,在我看来,有五个维度。
一、人物的性格
第一层的复杂性,是指人物的性格应该是立体的。想想为什么某些宣传稿的人物我们记不住,或者难以对人物产生情感,因为人物的样貌太过于扁平,让人有距离感,不像日常生活里的人,没有生命力。
我是一个美剧忠实拥趸,我发现美剧中的人物从来没有完美的。就像《行尸走肉》这部剧中,所有的角色都能找到缺点。比如第一男主角,警长瑞克·格莱姆斯,整10季看下来,每一季的剧情中,他都会让人失望几次,做出道德上有瑕疵甚至极具争议之举。
美剧里没有完美的好人,也没有完美的坏人。《越狱》里的T-bag够坏了吧,但在剧集热播之时,许多观众都追捧他,表达对他的喜爱,模仿他的一些小动作。为什么呢?我相信大家绝不是喜欢T-bag那极致的恶,而是因为这个人物身上,有一些能够触动人们情感的东西,用“男子气概”“讲义气”这些词来定义有些似是而非,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含混的、与恶不在同一面的特质,让人们对他产生好感。
写人物也是一样。即使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难免会有些小毛病;一个坏蛋,可能非常孝敬父母,讲究个人卫生。“我喜欢带有冲突特征的角色。有的有争议,有的面临挑战。”科幻作家郝景芳在谈及如何选择角色时曾说过,“我认为好角色不是纯圣人或魔鬼,而是那些难以判断的人。”郝景芳写的是虚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在所有的创作类型里,对人物的塑造方法是共通的。
我在写作人物特稿时,往往要至少呈现一个该人物的缺点(或者说不那么完美之处)。这听起来像是刻意去找对方的不足,像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在实际操作上,只要你对他本人的采访量足够大,有一定的外围采访,并且放弃粉丝对偶像的仰视视角,你就能够看到人物的光环之外的东西。
即便有时找不到缺点,还有一个小技巧是,你可以在写作中的某些时刻,稍微带点“贬损”意味,以拉近人物与读者的距离。比如,外媒经常形容名人“长相普通”。纽约时报在描写某位政治人物时,使用的表述是,“轻言快语、颇为诙谐,他称赞了外国记者的汉语能力,还提到了流行文化,虽然稍微有点过时,比如引用了励志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说法。”
二、主角的特质
第二层的复杂性,是指主角的同一个特质从不同角度看、在不同位置的他人眼中,是有不同意味的。比如一个极限攀岩的健将,他对这一运动的热爱,对危险的置之不顾,从亲人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自私的。
其实,所有的特质都是一体两面的。比如一个极度努力的人,换一个角度看,他可能也是偏执的。一个对每处产品细节都用放大镜认真审视的企业家,换个角度看,可能是暴戾的控制狂。一个情商高的人,往往过于圆滑,不够锐利。追求好笑多过意义的脱口秀明星,可能流于肤浅。所谓优点缺点,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在采写时,要注意对人物的多维度呈现。
如果说前面两点是采写人物的基本常识,那么做到以下三点,则相对困难,也需要采写时有更强的主动意识。
三、人物性格与想法的变化
第三层的复杂性,是指人的性格和想法是变化的。记者所要描写展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静态雕塑。时光会改变每一个人,新的际遇也会改变一个人。在采写的过程中,记者要注意每件事发生的时间,尽量不要混杂到一起、过于轻率地堆积某人的过往素材来佐证他的现在。
比如罗永浩,他引入注目的一个特点是,对商业道德的坚持。而当我们仔细去观察他的言论,会发现细微的变化。比如刚做手机时,他形容自己“有商业道德洁癖”,在2017年接受罗振宇采访时,他不再使用“洁癖”这个词,但依然强调“道德”。这不禁让我想去探索,随着语词变化,这里面割让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看过一篇写邹市明的特稿,对于他在职业拳击领域未能取得真正意义的成功,文章中有句很重要的评语,“邹市明喝太多的酒了”,指向是邹市明不够自律。但散布于文中的几处关于喝酒的描写,有的发生在他退役后,有的发生在赛后的庆功宴上。特稿没有一个句子是该被浪费的,摆在那里一定有意义,但我认为,这几处喝酒描写是值得商榷的。不同的人生时刻,喝酒的意义以及它对运动生涯的影响是不同的。人是处于流动的河水之中的,我们应该更谨慎地处理信息,以及它所带给读者的暗示。
写人物的变化,还要注意一点:假设有个坐标系,人改变的过程一定不是一条笔直上扬的斜线,这中间难免有反弹,如果能写出这种波动,才更接近真实。
这当然需要叙事技巧来支持。
比如描写一个暴躁的人慢慢变得温和,如果模糊时间,先堆积一些反面例子,再另起一行,堆积一些正面例子,改变理所当然地完成了,这样处理最简单。但一个人改掉坏脾气的过程里,进退往复,终于到了一个阶段,他变得大致接近现在的样子,但某些时候,他又再度失控了,而这一系列变化还要穿插到另一条主线情节里——比如他的创业之旅,又该怎么写呢?素材处理上就变得复杂多了,但我们还是应该用后一种方式去呈现故事。
四、矛盾的人
第四层的复杂,主要因为人是矛盾的。不仅人物的话可能是自相矛盾的,感受也可能是自相矛盾的。刚做记者时,我但凡发现受访者前后表述不一致,会很轻易地感到挫败,甚至会感到愤怒,觉得对方在误导我,欺骗我。但慢慢我开始理解,没有人能够做到完全的自洽。有可能,不自洽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当我能够理解到这一层复杂,对于受访者逻辑不自洽的地方,我不再定性为谎言,或者强行给出解释来弥合它、让逻辑变得顺滑。
我采取的方式是,让逻辑裂缝暴露出来。我曾采写的《俞灏明:一丝万幸》一稿中,直白地在结尾处写出了我的困惑,就像电影里有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将如何理解的权利交给读者。这样做,恰恰是对于人性与世界复杂性的敬畏。
五、人物群像的复杂
第五层的复杂,呈现人物的复杂不应止于主角,而适用于所有的出场角色,其他人亦不应该是单一脸孔。相对于主人公,周边人物在特稿中的关系图谱上有着不同的位置,有的近、有的远、有的在对立阵营。我认为这些人物也是复杂的,而不是用来反衬或者佐证的某种人设。
比如一个精致的功利主义者,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所以,写作中选择直接引语时,要考虑完整语境;选择素材时,也不要去做有针对性的筛选,否则对其他人物就不公平了。
我理解,写作者“脸谱化”处理这些周边人物,并非带有恶意,初衷是为了讲好故事。因为这样做,确实条理更清晰、对比更明显、指向性更强。但换一个思路,如果能够真正写出每个人的复杂,写出每个人都有着的身不由己与言不由衷,其实故事会更好看。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我也在努力。
(作者系《人物》周刊主笔)
本文原载自《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11期,学术引用请以纸质为准。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闻与写作
编辑 | 安木青
来源:传媒茶话会
编辑:晓晴

364#
发表于 2019-12-12 22:02: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新闻周刊: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报道

导读

新闻是易碎品吗?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更多经得起时间检验和历史考验的作品或者产品,这是一道永远做不完的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目标。”

创刊于1999年的《中国新闻周刊》即将迎来20周年,不论是在传统纸媒时代,还是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当作历史”都是《中国新闻周刊》不懈的追求。

11月下旬,《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夏春平等几位高层,及《中国新闻周刊》历任总编辑,为您讲述一本期刊和它所讲述的中国故事。


“新闻当作历史观”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更多经得起时间检验和历史考验的作品或者产品,这是一道永远做不完的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目标。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副总编、《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夏春平告诉《传媒茶话会》。
《中国新闻周刊》是中国的、新闻的周刊,是中国人民给新世纪的情书,是人类倾诉世间情愫、追求真理的物证。
1999年,《中国新闻周刊》创刊,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它这样描述自己。
▲中国新闻周刊创刊号封面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是《中国新闻周刊》的创办者之一、时任总编辑钟诚对《中国新闻周刊》的美好期许。彼时,中国的新闻周刊市场上已经拥有了《半月谈》《瞭望》等老牌刊物,《中国新闻周刊》如何打出自己的影响力?
在时任总编辑钟诚看来,“‘新闻当作历史观’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自省,是以历史为参照,对追求事实、真相的自觉。回顾当年做报道时的场景,钟诚说,一方面要求记者尽量多地接触当事人、关联人、见证人,并进行录音拍摄采访;另一方面,在审稿时,尽量删除记者主观性表述,特别是那些表现文采、表现所谓专业精神的文字。
“新闻报道的最高价值在于该报道是否有‘历史认识价值’;是否能让读者通过报道,全面客观地了解所报道的时代。时任总编辑秦朗告诉《传媒茶话会》。
“39岁现象”“广西现象”“谁来监督省委书记”“中国足球炫耀性腐败”,一连串的社会事件,上升为现象级的拷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历史也因此在《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里沉淀。
▲《谁来监督省委书记》《中国足球炫耀性腐败》封面报道
2009年,律师李庄因涉嫌唆使嫌疑人及证人伪造证据,令嫌疑人谎称被警方刑讯逼供,被检察院随后以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等罪名对其提起公诉。

该案于2009年末2010年初进行了一审、二审。案件被媒体广泛报道而备受关注。
2011年4月,法院进行了李庄遗漏罪行的审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旁听了该次庭审,推出封面报道《李庄案:庭审直击》,用白描的手法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案件庭审的场景。
▲《李庄案:庭审直击》封面报道
鉴于案件和案发地当时的特殊性,这组稿件从派出记者,到现场采访、稿件写作、编辑,到作为封面文章重头发出,派、采、写、编、发,每个环节都面临挑战和压力。采访此案的媒体很多,最后只有《中国新闻周刊》将稿件作为封面故事发了出来。
“这个案件是中国法治史上的重要节点,《中国新闻周刊》有责任为时代、为历史记录下这一刻。秦朗说,这是创刊20年来,周刊同事一直努力、坚守的关键所在。
这种“新闻当作历史观”的理念从创刊延续至今。
“20年来,《中国新闻周刊》的基因一直在那,一直很有生命力,并已深深扎根于我们每一位周刊人内心,溶入我们的血液里。《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吕振亚说,记者编辑在策划选题时都要问,这适合不适合周刊?这是不是周刊应该做的?记者采写和编辑处理稿件时都要问,有没有周刊气质?有没有周刊风格?这就是我们的坚守,20年初心未改。
“总结起来,我们是在坚守真实、客观的报道风格和理性、平实的叙述方式。吕振亚告诉《传媒茶话会》。

做“三度”新闻 20年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中国新闻周刊》这一个性化标签已经烙在读者心目中,成为中国时政周刊的优秀品牌之一。
▲总第779期封面报道《六中全会全解读》

这与《中国新闻周刊》坚持做“三度”新闻密不可分。
何为“三度”?
“就是深度、角度和维度。
夏春平这样认为:“所谓深度,就是追问新闻背后的成因,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所谓角度,是指报道的切入口,以及报道的差异化;所谓维度,是一个杂志所追求的国际化视野和人文精神。前两个方面是指具体的选题操作,后一点是指杂志的选题思维方式。
最能体现《中国新闻周刊》“三度”的无疑是封面故事。
2008年,备受各界关注的“毒奶粉”事件爆发,众多媒体推出了及时、详细的新闻报道。《中国新闻周刊》另辟蹊径,第399期封面故事刊发《三聚氰胺前传》,最早关注事件的起源,以科技新闻的角度和调查新闻的手法,实地采访山东无棣这块中国最早“三聚氰胺饲料”制贩地,追查罪魁祸首三聚氰胺的由来和历史。
▲《三聚氰胺前传》封面报道

“这一记重锤是打在‘谁向饲料中添加了化工品’的节骨眼上。”时任总编辑秦朗透露,事件发酵期间,很多媒体仍旧交锋在“毒奶粉”事件的影响程度和广度上,挖掘的是对受害者的悲情特写以及相关部门、相关企业的引咎责任。而《中国新闻周刊》的这篇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在新闻业界同行内受到好评,堪称“独到”。
谈到维度,《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陈晓萍认为,维度不仅体现在对内报道中的多元视角,还体现在《中国新闻周刊》的全球公民报道意识。
2005年《中国新闻周刊》派出采访团赴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实地采访印度洋海啸,并对这场灾难进行了连续报道,其中,当年1月24日的封面报道《拯救死亡之城》,在“中国海啸报道媒体研讨会”上,被评为此次海啸报道中最好的报道之一。
▲《拯救死亡之城》封面报道
10年之后,在2010年“海地地震”灾难面前,《中国新闻周刊》推出了第354期封面《海地呼救》,还原地震第一现场以及震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救援速度,延伸报道了“8名维和警察的回家路”“寻找海地的中国人”及“海地人在中国”。
▲《海地呼救》封面报道
“不仅用国际视野去讲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地扮演国际角色,而且还将国际道义、国家使命融入文本之中,以苦难的名义,衬出国际胸怀,反观中国立场。《中国新闻周刊》副社长兼副总编王晨波说。


做有力量的新闻
“要做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这是《中国新闻周刊》团队近20年来坚守的信念。夏春平告诉《传媒茶话会》,这也意味着它需要承担这个角色所肩负的责任。
2012年《中国新闻周刊》第7期的封面故事《“撤点并校”十年考》,将“撤点并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断章取义引用国务院关于撤点并校的条款造成一些悲剧的现象进行报道,并提出建议和反思。
▲《“撤点并校”十年考》报道截图
同年3月19日至21日,由国家教育部、中农办和发改委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前往《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过的地区,一一进行实地调研,并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同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
诸如此类的报道不胜枚举。
2003年,孙志刚案搅动全国,这是一起牵动中国新闻界集体记忆的案件。《南方都市报》率先拉开了报道的序幕,各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6月5日,18名被告在广州市的三个法庭同时受审。《中国新闻周刊》派出记者前往广州,通过各种努力,获得了进入庭审现场的机会。此前媒体的报道主要集中于两点:孙志刚如何被收容;收容的结果——孙志刚死亡。对于收容所内孙志刚到底遭遇了什么,尚无揭露。这也使庭审报道意义重大。
▲《孙志刚死亡真相》封面报道

6月16日,《中国新闻周刊》总第135期推出封面故事——《孙志刚死亡真相》。这组报道包括《谁该为孙志刚之死负责》《孙志刚案件我们要注意什么?》《以强凌弱,于国何福?于民何利?》一组文章,将对孙志刚事件的内幕和反思提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同年6月18日,国务院废除1982年5月发布施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这种对社会的推动,本身来自于新闻报道的力量。《中国新闻周刊》的每个栏目,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产生重大影响的稿件,《探访河南艾滋村落》《地沟里的餐桌》《被承包的信仰》等深度报道,都对有关政策的出台起到了推动作用。

做有“杂志感”的新闻
“通过综合、立体、多维度的深度报道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事物的深层次内涵,不就事论事而是以某一事件或现象为切口,做深入的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向。夏春平告诉《传媒茶话会》,长期以来《中国新闻周刊》都提倡做有“杂志感”的新闻。
怎样做有“杂志感”的报道呢?
“用写论文的方式去研究和挖掘选题,再用故事化的方式来呈现,这些是体现报道‘杂志感’的一个操作方式。陈晓萍说。
2019年总第908期,《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追问保肝药》指出了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作为第一肝病大国,肝病患者在国内除了接受病因治疗外,还普遍使用“保肝药”治疗。尽管药物性肝损伤只是少数人出现的不良反应,且国内外相关权威文献、指南并未指出保肝药有确切疗效,但保肝药却成为中国结核病治疗的“标配”,甚至以“专家共识”的形式规定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追问保肝药》封面报道
为了做好这期报道,记者查阅了大量中英文相关医学论文资料,并先后采访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专家,广东省某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销医学中心肝病科主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临床药学副教授等十多名专家以及多名患者。通过多方论证,记者得出保肝药这类“万金油”作为处方药被纳入医保并被普遍滥用,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与医保资金,也对患者身体造成了无端伤害。
报道刊发后,引发了公众对于“保肝药”本身药效和其背后的利益链的关注。今年7月18日,《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在头条推发《中国患者一年吃掉百亿元保肝药,然而为何国外根本没这药》,阅读量10万+。这篇报道获得了2019年“医学界年度医疗报道奖”。
作为一本时政类周刊,如何完成有“杂志感”的时政报道,更是摆在这本杂志编辑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权威、核心、主流是影响力的三个关键词,而一本主流杂志,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时政观察的视角。吕振亚说。
2017年1月,《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包括中央党校专家在内的众多理论学者,推出了封面报道《治国理政:治理怎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引人瞩目。作为一本时政杂志,《中国新闻周刊》条分缕析,梳理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方略的科学理论体系,并深度剖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是一个贯穿全年的重点选题,策划之初确定了系列封面的思路,随后又拓展出一条人文角度的副线,总共四个封面。主线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飞跃,将共和国70年岁月的历史节点,分成三段,形成三个系列封面:《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之1949-1978:探索与成长》《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之 1979-2012: 改革的勇气》《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之 2012-2019:使命与担当》。副线则是推出了《文学的镜像——共和国文学道路的苏俄色彩》。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封面报道
2019年同时又是中俄建交70周年,回望这70周年,我们曾经如此深度地被俄罗斯所影响着,探寻俄罗斯文学的踪迹,回溯“五四”以来俄苏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正是寻找中国社会思潮的源头,正如这组报道所写:“那些被一代代人阅读过的作品,那些触动过我们灵魂的作家,不仅隐藏着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密码,也塑造着人们的思想,甚至成为特定时期青年人的生活指南。

以周记中国,用一本杂志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集合时代进步的观念,把一本杂志写成半部思想史,这是《中国新闻周刊》二十年的使命和担当。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Y7BTow4x2OJA4tdKkn7Vw


编辑:董莉

365#
发表于 2019-12-20 11:34:49 | 只看该作者

电头

【案例】
电头
请问,“客户端电”的电,是啥意思啊



编辑:宋婷

1.jpg (188.21 KB, 下载次数: 30)

1.jpg
366#
发表于 2020-1-14 23:09: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70年来新闻通讯的演变与创新
内容提要:新中国建立7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中国新闻事业以从未有过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并且真正实现了同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接轨。新闻事业的巨大进步和历史性的变动表现于各个方面,其中报刊文体中通讯文体的变化是众所瞩目的。新闻通讯为推动政治制度的确立鼔与呼,发挥了指导与监督作用,推动了制度的完善。“大跃进”与“文革”中通讯报道假、大、空。改革开放以来通讯有四大变化:一是广泛的指导与高层监督并行;二是解释、思辨性报道增多;三是趋向多样化个性化;四是尊重人格重真情。强化自尊、自立、自强的人格,注意受众接受心理等变化。回顾历史,考察现实,总结中国通讯文体的写作经验,已经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中国 新闻通讯 演变 创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中国新闻事业以从未有过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并且真正实现了同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接轨。新闻事业的巨大进步和历史性的变动表现于各个方面,其中报刊文体中通讯文体的变化是众所瞩目的。使中国的通讯文体以自己的崭新的面貌面对世界,这个面貌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回顾历史,考察现实,总结中国通讯文体的写作经验,已经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01
通讯为推动政治制度
的确立鼓与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30万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践的需要,不断调整新闻事业的定位,并据此提出新闻宣传的指导方针和工作任务。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要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记者以满腔热忱报道了开国大典,杨刚写了《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李庄写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等。通讯报道了百废待兴,部分地区的解放,赵慎应的《毛主席的队伍进入拉萨》、黄昌禄的《苦聪人有了太阳》等。
伴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讯报道了农业合作化,李顺达、耿长锁、王国藩等成为典型,报纸不间断报道他们的业绩。这些通讯反映实行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也报道了工矿企业实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树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徐中尼的《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邓拓《访葡萄常》,就是其中的代表。而郭超人的《英雄登上地球之巅》《驯水记》,李峰、余辉音的《一厘钱精神》《解放军报》记者《艰苦作风 代代相传》,莎荫、范银环的《大寨之路》,袁木、范荣康的《大庆精神大庆人》,李冀、张杰与杜铁的《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王铁人》,穆青、陆拂为与周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都反映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这些通讯是活化了的时代精神、社会规范或政治主张与当前的政治密切相关,它直接为政治服务,因为新闻通讯所报道的典型,无不是配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而推出的。他们被党和政府称作榜样”“标兵,是因为他们在党的政治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党的主张。通过典型引路,告诉人民如何来做,体现了党在这一时期所倡导的宗旨和精神,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由于长期的熏染和训练,媒体的从业人员会自觉地依据新闻事实中要求的材料构建、提炼出某种党和政府及社会所需要的精神武器。
荣毅仁
通讯文体在新中国建立后,在发挥传统指导作用的同时,也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19504月《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提出了引导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的观点。新闻舆论监督是具有民主性和最能反映群众意志的监督形式。它是公众以公开的、自然形成的集合意见的形态,对监督对象进行察看、督促。从深层意义来说,是要保障社会的知情权,保证公民的民主权利,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舆论监督是社会的瞭望塔、安全阀,可以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它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的反映;也是党与政府的一种工作手段。
在同资产阶级的腐蚀破坏进行严厉坚决的阶级斗争运动中,《人民日报》集中报道了一大批重大典型事件。揭露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天津专署专员张子善盗窃国家资财以及二人的贪污行为;《人民日报》报道了上海奸商为牟取暴力,丧心病狂地用破旧棉絮充作药棉、暗害志愿军伤病员的事件。揭发湖南安化县五区村干部曹春生强迫群众捕蝗,遭到反对后,召开群众大会,命人将两个提意见的村民当场打死,并宣布死者家属为反革命分子,实行管制的恶性事件。揭露上海华东交通部部长兼华东交通专科学校校长黄逸峰,打击报复学生严重压制批评的事件。揭露山东仓山县为完成省农林厅对棉田去伪去杂的指示任务,在棉花结桃即将丰收之际,强迫群众拔棉490多亩,造成巨大损失的典型事件等。对这些为国家和群众带来损失,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揭露,起到了教育干部,团结群众的作用。
19547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对社论的重视,到19567月《人民日报》摈弃苏联《真理报》模式,实施以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开展自由讨论,阐发社会言论”“改进文风,活跃空气为主旨的改版,都体现了党报更好地指导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惜后来受到了极错误影响,发生了大跃进中虚假浮夸的新闻现象和文革中假、大、空的新闻泛滥,极大地损害了新闻的指导性及党报在国内外的声誉。
02
大跃进文革
通讯报道假、大、空
1957年全国掀起反右派运动中,《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报被定为资产阶级方向,许多新闻工作者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使新闻舆论监督受到压制。中央及领导者对整个形势的估计错误导致了大跃进运动,当时整个新闻业界头脑发热,推出大批高产卫星、钢铁卫星等虚假典型,为大跃进运动推波助澜。
在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阶段,出现了小靳庄”“六厂二校”“白卷英雄张铁生”“反潮流的英雄黄帅等新闻通讯报道,它们都是因为某种政治目的推出的。为了政治的需要,可以不管客观实际随意造假。大寨本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型,可是文革中,一会儿是阶级斗争的典型,一会儿是全面专政的典型,一会儿又成了继续革命的典型。新闻通讯报道罔顾事实,为政治宣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文革中留给我们的是沉痛的教训和深刻的反思。
03
改革开放以来通讯有四大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生活的变化,文化的繁荣,中国新闻事业以从未有过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并且真正实现了同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接轨。新闻事业的巨大进步和历史性的变动表现于各个方面,其中报刊文体中通讯文体的变化是众所瞩目的。
广泛的指导与高层监督并行
首先体现于对指导的广泛理解上。不是指导减弱了,而是加强了指导的责任和范围。计划经济时期,新闻的指导性,多是从政治上的指导,极少深入到经济领域的深层与细部。新时期经济改革要求通讯报道要反映党的方针政策,企业改革是件大事。一批企业家在成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步鑫生、马胜利这一代人用勇气和实践,在计划经济的铁壁上硬生生炸开一个又一个缺口。有他们在前,才有后面的这些企业家们。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前身是红星服装厂,步鑫生1980年任海盐衬衫总厂厂长,他上任之后启动了在车间实行联产计酬制一系列经营改革;其次是抓质量,你砸我的牌子,我砸你的饭碗,做坏一件衬衫要赔两件。是年1116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的报道,并以编者按的方式披露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批示内容:对于那些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说,步鑫生的经验当是一剂良药,使他们从中受益。当时,时髦的概括是打破大锅饭。步鑫生登人民日报次数仅次于雷锋,他成为了当时的明星企业家。石家庄市造纸厂厂长马胜利,是全国第一个个人组阁承包国营企业的改革者。1984年马胜利承包后引起各种议论,记者高峰深入工厂、车间采访一个多月对马胜利有了较全面了解,先写了《马胜利的用人之道》,后写了《马胜利的三十六计》,在河北日报发表,之后多家报刊跟上。
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关注。对经济生活也有了关注:《菜价追踪》《一个青年个体户说,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等;关注政治生活:《总书记晤见小和尚》《部长: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等;关注日常生活:《怎样看待我们手里的这些钱?》《究竟谁美谁丑》等报道。新闻通讯关注现代化进程,既报道搞活国有企业:《十家国企采访记》《由邯钢经验引出的话题》等,也报道衣、食、住、行的细枝末节:《当代藏族青年婚嫁一瞥》《访厕所》等。
其次,加强新闻通讯的监督作用,又发挥了新闻通讯服务功能。我们的新闻媒体,不仅要对党、对政府负责,也必须对人民负责,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代人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改革开放以来新闻通讯文体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以揭露问题赢得声誉的。1980年,当时的商业部长王磊在丰泽园饭庄吃饭未付全款,菜价为124.92元,而他只付了19.52元。10月青年厨师陈爱武写信给《中国青年报》揭发,副总编钟沛璋,派李鹏图、马北北采访,《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发表了通讯《敢于向特权挑战的人》,并配以社论《改革者,鼓起你的勇气!》。通讯当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人民日报》及多家报纸转载,王磊补上了差价,作了检查,中纪委通报批评王磊。从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干部嫌贫爱富最伤老百姓的心》《献礼工程令人忧》可见一般。贪污腐化,行贿受贿,行业不正之风,营私舞弊,知法犯,公路三乱,走私制假,卖淫嫖娼等都曾被重点报道。舆论监督是政治的防腐剂,道德的审判台,社会关系的调解器。拓宽与强化舆论监督,就会促使民主风气的形成,使社会充满活力,舆论监督已经是新闻通讯不可轻视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讯的指导与监督作用,还表现在对热点问题的引导。对社会热点问题,我们新闻界不能回避它、无视它,只能承认它、正视它,探索其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正确进行舆论引导。一个时期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心克隆羊”“克隆人的问题,新华社驻伦敦的记者就写了《引人注目的小羊多利》,以亲身见闻生动、逼真地描绘了克隆羊”——“多利。通讯借科学家威尔莫特的话,介绍无性繁殖的意义:我们研究这一技术目的是培养大量优良的家畜,提供某些药物原料和能被人体接受的移植器官,并为医学实验提供更多合适的动物等。通讯没有像某些外国媒体那样夸大渲染克隆人,而是正确地引导舆论。新闻通讯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注意选择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实事求是、入情入理的报道。如《西部贫困探源》《关于物价的通讯》《再就业的呼唤》等,即对脱贫致富、平抑物价、下岗再就业等热点问题的报道。热点问题报道是新时期新闻通讯报道的重点,因为它可以较透彻反映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深受群众欢迎。
解释、思辨性报道增多
所谓解释性报道”“思辨报道,用美国报人罗斯科·德拉蒙德的话来说,即把今天的事件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出它对明天的含义。”④它与一般新闻所不同的是,不但要回答发生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它要追根求源,弄清是非及来龙去脉,由受众指点迷津;它要从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的纵横考察中揭示本质.预测未来。
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拨乱反正,清理旧思想、旧观念,宣传新政策、新法规任务繁重。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领域、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以及纷繁复杂的问题。解决新问题、支持新事物都成为通讯写作的最好题材。特别是在引导思想转变上,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和进程。关于租赁企业,究竟姓还是姓的通讯《关广梅现象》,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收到群众来信上千封,并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研究部门的关注,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再有,获第九届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通讯《贫困乡的出路在哪里?》,生动、具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探索了脱贫致富之路,通讯分析了贫困的原因,既是经济的贫困、文化的贫困,也是意识的贫困、创造力的贫困,而归根结底是人的贫困。从中得出,治穷必须从思想观念到体制双管齐下。这样具有理论思辨性的通讯,发人深思,具有久远的意义。
邯郸钢铁总厂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大力挖潜增效的经验,新闻界广泛做了报道,并在全国推广。《邯郸日报》从1992年就报道邯钢,1995年抓住全国学邯钢经验的有利时机,推出了深入学习邯钢经验深度报道系列通讯9篇《邯钢人的发展观》《倒天地宽》《牵牛”“鞭牛话管理》《机制关兴衰》《自力才能更生》《邯钢人的职工主人观》《企业家的十人素质效应》《近水楼台理应先得月》《邯钢经验在拓展》。这组报道抓住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社会舆论的热点、经济生活中的难点深入开掘。以《邯钢人的发展观》为例可见其深度。它用大量事实说明邯钢从六五八五期间,步步登高,现已迈入全国11个特大型企业集团的行列,九五又谋更大发展。讲邯钢的惊人发展,是把它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和全国学邯钢的全局上,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它的潜在价值。最后议论点题:谋求发展,要善于捕捉机遇谋求发展,要靠自己的胆识,自己的智慧,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这样对事变进行理性思索,使新闻通讯从表面走向深层,有了深度。这组报道获第十二届河北新闻奖特等奖。
趋向多样化个性化
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通讯,一般不强调个性,追求的是其风格党报面孔。这与建国以前许多记者追求自己的风格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以来,提倡培养名记者、名编辑,使通讯文体有可能讲究个性,形成风格。这里的个性风格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情况:
不同的报刊逐渐形成了自己通讯的不同风格。这不仅体现在不同行业报刊风格不同;以不同年龄为读者对象的报刊有不同的需要;更表现在许多同类的报刊也办出了自己的个性。办报办得没有个性,显然已成为一句带有批评意见的话。1996年徐虎赴京报告,新闻媒介纷纷报道,中央级的几家新闻单位的通讯题目分别为:
新华社:《在平凡岗位上温暖千万家》;
《人民日报》:《徐虎:出色的职工,真正的好人》
《工人日报》:《普通劳动者的榜样——徐虎》;
《光明日报》:《徐虎和他的报传箱》
《经济日报》:《走近徐虎》;
《中国青年报》:《无悔的承诺》;
显然《人民日报》是较全面地报道了模范人物的各方面,归纳他的模范事迹,目的是树立工人的榜样。《工人日报》更从立足实际,立足自我,做好工人的角度出发。而《中国青年报》重点强调引导青年人选择人生道路。角度的选择是文体成熟的表现,更是报道风格的表现。
徐虎
不同的记者,文笔不同。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是,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走过来的记者会记得,那时候是忽视通讯写作个性的。或者说并不把追求个性作为高的奋斗目标。只有较少数的记者有能力,也思想明确地执着追求个性。如魏巍的通讯诗情洋溢,黄宗英的通讯深入细腻,而穆青的通讯是用历史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的热忱来写作,总是有着强烈的时代感。他们让我们从一个人看到一个时代、一个世界。当今的记者当然也有使命感,但更追求自己通讯的特色和个性。他们或喜好细节纪实;或喜好边叙述边议论,或喜好鼓动热情,或喜好针砭批评。
记者的这一变化,归根结蒂是时代造就的。最为现成的例子是穆青在1966年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全部是正面描写人物的精神风貌。诸如不怕吃苦,造福人民,与群众心连心,做好带头人,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等,事迹突出而感人。但到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穆青最大的改变是增加了尖锐、泼辣的风格。他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虽然写了植棉模范吴吉昌为科学实验而奋斗的精神,但是用了很多笔墨写四人帮对吴吉昌的迫害。吴吉昌对事业的执着为正主题,同四人帮斗争为副主题,注意挖掘人物精神世界的新追求。在这篇通讯以前发表的通讯《棒打不回头的种田模范吴吉昌》显然讲技术过多。同样他后来写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告》《历史的审判》也充满了辣味。当然穆青并不专写辣味,如他的《抢财神》,写了农村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把农业技术人员当作财神,充满喜气,也有时代意义。

第三,选择不同写作对象,也就同时选择了通讯文体的风格。这也是通讯文体走向个性化的表现。关于这一点,只要不是有意地避免文笔个性,在写作时总会大致体现出来。如以知识分子为写作对象,比起以农民为对象的通讯,前者语言风格总要写得典雅一些.后者朴实一些。这才合于自然的情理。
尊重人格重真情
经历过八股时代的人大概谁也不会忘记,那时候的通讯(文艺更不必说)只要写模范、记典型人物,必然追求高大全。世界上活着的人,不会有谁是没有缺点的。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哈威·鲁滨孙曾说过近代最新奇的、具有最大影响的发现就是我们对于普通人和普通事物的重要性有了认识和兴趣。我们的民主精神和它所有的希望和志愿,就是以尊重普通事物为依据;我们的科学和它所有的成就和希望,就是以尊重普通事物为依据。”⑥鲁滨孙的话表达了重视普通人,也应该包含有重视英雄的普通的一面。从这一个意义上认识过去的历史,我们当然会发现通讯曾经推出了一批英雄模范和典型:王崇伦、孟泰、郝建秀、焦裕禄,雷锋;穷棒子社、铁姑娘队、南京路上好八连、大庆油田、大寨大队。他们基本上属于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型,属于自我修养的道德完善型。他们在和自然界的斗争中,是奋不顾身的;他们在社会冲突中,往往是克制自己,牺牲自己,服从既定的社会规范,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且不说这些通讯中是否也有回避矛盾、回避实际问题的倾向,只说铺天盖地的许多报道典型人物和事件的通讯,多数仅仅追求完美无缺、高不可攀,就令人望而生畏。英雄、模范本人有许多是货真价实的,但写得不食人间烟火,也使人不可信;写英雄是为了让人学习的,但是如果人物可信而不可爱,或者不可爱也不可信,那就减弱了宣传效果。这样说,似乎是杞人忧天。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当然知道,多数人是不怀疑印在报上的文字有什么不好的,不仅不怀疑,还心悦诚服地认定字字都是真实的。这恐怕是与那个造神时代、个人崇拜时代的整体文化气氛有关。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通讯,特别是人物通讯至少注意了以下两方面:
报道英雄的事迹注意写出英雄或模范事迹的内在逻辑,写他们做了什么,也写他们为什么做的。试想文革前的许多优秀通讯其实是很重视这一内在逻辑的表现的。如写大庆油田的王进喜为什么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有几方面的动机,他不满的是外国人拿洋油卡我们,再有自己是一个石油工人,眼睁睁看着国家贫油,有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发自内心的自责,这就把王进喜写活了。新时期的通讯报道强调最多的是专业素质、做好本职工作,以及合理的个人利益。也就是说,传统的典型报道多为号召别人做好事,服务社会,而新时期的典型报道则强调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个人价值。一个社会如果只能依靠号召别人做好事来解决各种社会生活问题,那么基本的价值取向就只能在两极选择,或作专门利人的人,或等着别人来为自己服务而毫无愧色。对于许多人来说,做到前者太困难,到有可能去甘当后者,结果造成价值取向的混乱。而稳定的社会秩序需要公众定位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上,从本职工作做起。新时期的优秀通讯,如写徐虎、李素丽也写得很成功。徐虎是迅速建立了市场经济的上海的一名水电维修工,工作是维修管道。他的特点是八小时以外做奉献。他对自己的辛劳有着自己的看法: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⑦这些话是牺牲精神的最朴实表达,高尚而可信。李素丽是北京公交汽车的售票员,她的特点是在岗位上做奉献,在车厢里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她说:用力去做只能达到称职,用心去做才能达到优秀。普通平凡的事情要往好里去做,是没有止境的。”⑧她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去上了函授并取得大专文凭。他们的所作所为顺理成章,真实,可信,可敬,可学。许振超是青岛港的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他没有高学历,却掌握了高技能,他在自己的岗位上解决了许多关键难题,为企业创造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是大家公认的技术权威。他的事例告诉人们,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是现代制造业和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只要知难而进、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当工人一样有出息。媒体用知识工人来给许振超定位,把握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而能得到许多人的认同。
典型模范是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爱民模范张金垠,不仅爱民,也是个孝子,去买桃买三种:硬的、稍软的、最软的,以便给母亲放得时间长一点。此事感动了卖桃人,竟说卖桃卖了这么多年,从来未见过这么孝顺的儿子,这些桃他一分也不收,硬要白送张金垠。这情形是多么生动感人。孔繁森第二次离家去西藏时为母亲梳头,跪在年迈母亲面前,洒泪告别。李国安赶到病危的母亲床前,削一片老人平时最爱吃的荸荠,跪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放在老人的嘴里。而《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报道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一心为民,尽职尽则的警察形象,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情感丰富、内心也时时充满矛盾的普通女性形象。尽管平时穿着警服,但她也喜欢时髦服装和化妆品,外表刚强而内心细腻、富于同情心,见到老百姓的冤屈容易落泪,细节描写丰满了人物形象,自有感动人的力量。新时期写典型的新闻通讯,注重开掘模范人物的普通人的一面,写了他们的家庭、感情与理智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强了受众对典型的接近性,对他们就产生了较强的认同感,便会产生向他们学习的愿望。
新华社有着优秀的典型人物通讯报道传统。穆青开辟了新华社典型人物通讯报道的辉煌历史,此后,大批擅长人物报道的记者自觉追求新闻传播规律,倾心典型人物报道,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其中,张严平最为突出。她认为:生活永远是记者心灵的源泉。她对素材的采集不厌其详,除了对典型人物本身的采访,还突出对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周围人的采访。不受先入为主的主题先行的干扰,忠实于自己的第一感觉。张严平采写的典型人物突破了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框框,不做作,不粉饰,自然流露出典型人物平凡生活中的伟大。她突破了对典型人物报道中单一视角的叙事传统,多种视角切换交替使用,共同构成对典型人物的全面报道,达到感觉真实的目的。所以,她写的新闻通讯质朴真切,充满情感,富有诗性,在她的笔下,典型人物的无私奉献并不是圣徒式高不可攀,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与周围人的互动,把人物拉回热腾腾的社会生活。2000-2011年十一年间,采写张云泉、王顺友、杨业功、白芳礼等典型人物60人,特别是2010年开设的《严平走近》栏目,形成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荣获2006年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她采写的《将军已经出发》《将军没有远行》等多篇报道,被全国600多家媒体采用。基层群众是张严平采写最多,也是她最为倾注感情报道的一类典型人物,占其通讯的65%。展现了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小人物身处平凡却又高尚的人生追求,他们的出现增强了草根阶层对典型人物报道的认同感,丰富了典型人物报道的题材,拓宽了典型人物报道的领域。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陈德华、王顺友、金桂兰;不顾年老体弱、一心捐资助学的白芳礼等等。这一形象系列因为涉及社会生活广泛,因此,具有深广的社会价值,为普通劳动者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的支持。
(作者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河北大学新闻界人物研究所所长)

近期约稿启事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6164\wps27.png
用优质平台凝聚“众媒之智”与“众媒之力”。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作为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的会刊,在各地城市党报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和发行量。
    在这里,可以看党报当家人、优秀新闻人展现风采;可以听业界精英、学界专家坐而论道;可以掌握媒体融合、转型升级的新兴案例;可以了解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
本刊主要栏目有:《探索与实践》《名家论道》《业务广角》《党报研究》《经管论坛》《党报在线》《写作论坛》《报人风采》《记者视点》《视觉》《融合创新经典案例》《前沿关注》《传媒书单》《新闻杂谭》《新闻创优》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各地党报如何立足实际、在脱贫攻坚一线有什么新作为?对于GDP破万亿的城市而言,在大步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征程中,定会有精彩的故事,党报人如何在其中大展身手?各市“两会”即将召开,今年的“两会”报道会有什么新亮点、新手段?各地党报将继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发展,我们真诚欢迎各位社长、总编在此交流畅谈2020年报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
编辑部热线:0510-81853551、81853553、81853587;投稿邮箱:csdbyj@163.com
原创:乔云霞
文章来源:城市党报研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xwrCy4hYE3LIgWqNTuEAA
编辑:高杰

367#
发表于 2020-1-21 20:41: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那些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记者们

2002年的“非典”在广东顺德爆发,并且席卷全球,除了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们,将非典的最新消息传达给公众的记者们也时刻面临着病毒的侵袭。
01
柴静——零距离报道非典第一人
2003年担任《新闻调查》记者的柴静,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她深入到病房,采访病人,了解情况,将非典的消息及时传达给群众。
在后来的采访中,她说:我家小区也知道我去过病房了。物业给我打电话:“挺好的吧?大家都挺关心你的……最近不回来吧?”我理解,拍完了我们也不回办公室,车开到南院门口,把带子放在门口传达室。会有人来取,把带子消毒后再编辑。我妹来酒店给我送东西,我让她带只小音箱给我。晚上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隔着三四米远,我让她站住:“放下,走吧。”
妹妹在黯淡的路灯下看着我。去病房前我俩谈起过父母,我问她:“你觉得我应该去病房吗?”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02
白剑峰——一篇内参,成为一颗“重磅炸弹”
“在我最危难的时候是你帮助了我,
在北京最危难的时候是你拯救了她。
多少非典患者因此有了生存的机会,
瞬间从绝望中鼓起求助和自救的勇气。
这是一名“非典”患者写给一位记者的诗。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这位记者不仅挽救了这位“非典”患者的生命,而且催生了一座“非典”定点医院。他就是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民生采访室主编白剑峰。
一篇内参,成为一颗“重磅炸弹”
200347日,北京某杂志编辑礼露陪86岁的陈阿姨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查身体,当天去了呼吸内科、放射科和神经内科等科室,她楼上楼下忙着给陈阿姨挂号、划价、取药,遇到好几个发高烧并咳嗽的病人。410日,礼露开始发高烧,16日,检查出左肺下部感染,但人民医院不予收治。17日再到医院,右肺也坏了,但医院仍然不收治。18日,礼露已经下不了床,呼吸非常困难。
在此期间,礼露开始陆续给朋友、同事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得了“非典”,但很多人并不相信,觉得没让礼露住院就肯定不是“非典”。但也有例外,其中一个是礼露在人民日报的同学常莉。18日,常莉找到时任人民日报教科文部卫生组组长的白剑峰,告诉他这个情况。白剑峰一听患者病情危急,立即帮助联系医院,他分别给人民医院、地坛医院、佑安医院、北大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的院领导打电话,希望给予帮助。但他们均表示无法安排住院,因为医院“非典”患者几乎爆满,连楼道走廊里都挤满了患者。
“卫生部当时刚刚下了文件,说任何医院不得拒收‘非典’患者。但这件事暴露出一个问题,北京各大医院都在拒收‘非典’患者,而高层领导并不知情。”白剑峰说,礼露的遭遇让他敏感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北京将陷入一场更大的灾难。”当天晚上,他又给礼露打电话询问了有关情况。此时,礼露已经没有力气说话,在家里照顾她的万莹详细讲述了连日来发生的情况。最后,白剑峰安慰礼露说:“你不要着急,我们都在帮助你。”
晚上10点多,白剑峰赶写了一篇题为《北京多家医院拒收非典患者》的内参。在这篇内参中,他提出如下建议:请国家紧急征用首都郊区大型疗养院,专设“非典”患者隔离治疗区,或者建设专门的“非典”定点医院,改变目前各医院分散收治病人的做法,既可缓解医院的接诊压力,也可以集中控制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传播和蔓延危险。
当时,人民日报社领导敏感地意识到了这篇内参的分量,连夜电传到中南海,送到了中央领导的案头。当天深夜,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必须采取坚决措施,扭转这种形势。”副总理吴仪、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也分别作出批示。后来,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王晨称这篇内参是扭转“非典”形势的一颗“重磅炸弹”。
419日上午9点,北京市市委、政府召开全市医院院长紧急会议,落实中央领导批示,解决“非典”救治中存在的问题。会后,北京市委办公厅的有关同志还专门致电白剑峰,报告此次会议情况,并征求白剑峰的意见和建议。
这份内参,为中央领导判断“非典”形势和果断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的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几天之后,中央做出决策,在小汤山建立“非典”定点医院。仅用七天时间,就建成世界最大的野战传染病院,并在50天内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创造了小汤山奇迹。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的迅速建立,极大地缓解了北京“非典”病床紧张的局面,切断了“非典”传染途径,成为北京疫情形势由严峻走向缓和的转折点,对于扭转“非典”形势起到了关键作用。
03
《信息时报》记者
非典流行之初,便有朋友警告记者说:尽量不要到医院采访,因为正在流行一种可怕的传染病,一旦染上无药可治立刻死亡,而且与这种传染病接触过的医生,也无法逃脱魔爪。尽管知道其中的危险,但是从那一刻开始,《信息时报》记者严燕等人义无返顾地奋斗在报道抗击非典第一线。
记者蔡民、严艳、巢晓、朱元斌凭着感人的敬业精神,成为广州媒体中最早进入隔离病区采访的记者之一。他们明知非典可怕的传染性,却还与非典病人、护士们面对面不到一米距离进行“贴身”采访,于217日刊发了《姑娘身上闪现南丁格尔光芒》这一独家报道。
盘和林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采访,挖掘出《除夕太平间尸体采样》、《“虎口”缉拿致病元凶》、《广东发现非典疫情内幕》、《揭密广东省非典真实数据的来源》等独家报道,并被广泛转载。
蔡民——隔离病房挖掘深度题材
2003217日,正是非典病魔横行之时,获知广医一院有一名护士因护理病人时感染了非典,蔡民提出到隔离病房采访的请求,经过长时间“死缠烂打”,该护士表示同意但跟记者“约法三章”,包括“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必须穿隔离服”。
蔡民穿着厚厚的三层隔离服进入病房来到了感染非典护士的床前,通过面对面的交谈,采写了《医院里的南丁格尔精神》一文,以几位姑娘在“非典”面前的思想情感为题材,真实地反映了她们面对非典无所畏惧的心灵写照。这是第一篇抗典姑娘们的报道。在众多的媒体都把采访对象瞄准病人和医生时,蔡民第二次进入广医一院和广医二院的隔离病房,采写了《非典隔离病房探秘》,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非典隔离病房的与众不同之处,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严艳——险些被隔离
420日,严艳开始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咳嗽、头疼、四肢乏力。由于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去医院采访,动不动就进非典隔离病区,谁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两个可怕的字眼“非典”。
422日,严艳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神情严峻的医生拿出冲洗出来的胸片,只说了句“跟我来”。严艳当时真是吓坏了,眼泪夺眶而出,却故作镇定地与医生开玩笑:“你们不是要隔离我吧?”医生冷冷地保持沉默,“再照一次X光”。医生最终下了一个诊断“胸部粘膜轻度粘连”。
她写出的《博命医生连续奋战20天》、《染病医生以身试药找良方》、《非典时期非常斗士系列专题》等报道,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
盘和林——仅用13天高质量出版
盘和林说,在采访中,天天看到催人泪下的故事,听到越来越多的医生护士请求上前线的呼声,他就有一种特别的冲动,除了在报纸以外,要出书完整记录他们,让他们的行为和精神鼓舞更多的人
盘和林的想法得到了报社领导的支持,让他放下部分日常工作,深入医院隔离病房等一线采访写稿,从51日到8日,终于写出了是接近20万字的初稿。
59日,盘和林把初稿拿到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该社领导被战斗在最前线的勇士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深深地震憾了,认为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表示完全公益出版本书。为此,出版社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在短短13天就完成了这一精品图书的编写出版。这是在同类书籍中最快的,为了提早出书,甚至没有等更多领导作序。
04
胡彩丽——反复消毒的采访笔记
以下为记者自述
每当想起那年5月,脑海里就会出现当时在隔离区采访时的情景:每个人都穿着里外两层非典防护服,戴着被汗水和雾气熏得朦朦胧胧的隔离镜,穿行在弥漫着刺鼻消毒水味道的防疫站隔离区内……
采访时,不允许记者带自己的笔记本、相机进去,连包都要放在外面。于是只能借用隔离区医生的纸和笔做笔记,采访结束出来时,还要特意在紫光灯下消毒很久才能带走,采访多日也就从病区只带出几张采访笔记。
比起记者,医生更值得敬佩。武汉最顶级的呼吸科专家们每天提着行李到处排查疑似病人。行李里是简单的生活用品,随时准备出发。
医生每天要接触最危险的人,所以不见亲人就是对亲人最大的保护。有一位医生那段时间一直没给妻子电话,但坚持每天给妻子发一条短信,短信内容只有两个字"平安",持续近两个月时间。
这样的经历对于记者来说,很奇特。只知道自己在经历着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却很难说清。凝重、信心、紧张、探寻……各种心态都有。
05
戴菁菁——采访结束才知道病情有传染性
以下为记者自述
与许多媒体同行一样,将非典看做疫情,是从香港记者在两会上追问时任卫生部长开始的。地坛医院、佑安医院等是北京定点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2003年的整个春天,每天几乎都要到这几家报到。最早的报道重心集中于教给市民如何洗手、如何选购口罩、告诉市民几近脱销的板蓝根或根本无益于预防非典……
几次和非典病毒近距离接触印象深刻。一次是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与记者见面会上,由于连日来夜以继日照顾病人,医生和护士们体力消耗巨大,说话没什么底气,为了听清楚采访对象的话,和医生护士们越凑越近,最后连医生都不得不提醒,记者靠太近会非常危险。
第二次是面对面采访地坛医院的蒋大夫,当时北京小汤山还未成立,作为传染病专门医院,地坛医院的蒋大夫在非典病房已经工作了一个月,为了防止可能的传染,在家里都会戴口罩。那时候还没有医护人员集中隔离的措施,小蒋大夫和同为地坛医院大夫的妻子,为了抗击非典,又怕传染家人,俩人都不怎么回家。
关于口罩还有一个小故事,在采访北京市第一例非典患者出院时,怕影响患者的情绪,同行们和我都没有戴口罩,后来才知道,那时候,这位患者的口沫还是有传染性的。
当时,由于无线网络技术还未兴起,采访是做笔记,然后再回报社写稿,每天的工作通常会持续到深夜。为此,《北京青年报》在报社的20层,为非典报道小组准备了一层专门的工作间,每天有人定时定点消毒,历时近3个月的非典报道,就在这样的劳动强度和节奏下得以完成。
06
于英杰——望远镜里的守候
以下为记者自述
最初,大家对非典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心里都没底。看到大街、商场、公交上的每个人都带着口罩,打个喷嚏就把周围的人吓个够呛,心里多少也有点发憷。尤其到医院采访,与医生近距离接触,即便带着口罩,穿着隔离服,心里也闪过一丝畏惧。
5月一天,南京空军454医院将派一支医疗队进京支援抗非,虽然他们毫不畏惧。出发前晚采访医疗队领队祝宏,整个采访过程几乎每回到问题,都要被电话声音至少打断一次。刚充1000元电话费,几个小时就剩下400多元(当时双向收费),都是亲友、同事、病人打来的问候鼓励的。
一位医生母亲值守专治非典病例的南京第二医院不准外出,尽管医院与家只隔一堵墙,但她无法回家照顾即将中考的儿子。丈夫和儿子十分惦念她,特意买了一只望远镜,每天早晚有空时,都用望远镜,去寻找她穿梭在医院的哪一个角落,他们有时能看到彼此,然后互相挥手。"那种场景真的令人很感动。
越到后来,大家就坦然了,也越不在乎了。生活逐步回归正常。"经历过生死,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个人,更加珍惜和敬畏生命。
07
孙泽锋——外出就餐自己消毒
以下为记者自述
2003416日,辽宁省卫生厅第一次发布公告,虽无非典携带者。但身边的人却极具恐慌……大家非常担忧非典随时在沈阳突然爆发。
作为跑卫生口的记者由于第一时间接触政府,就成了当时情民众打听消息的最佳对象,"天天跟我打听消息,辽宁有没有(携带者)?沈阳有没有?"
由于每次采访都到一线,被分发到一套防护服,第一次拿到单位时就把同事们吓了一跳。为了不给身边的人带来更多恐慌,后来到报社上班再也不敢乘坐电梯,每次都是一个人走步梯爬楼上15层的报社办公室。 
关于省卫生厅厅长的专访记忆最深,印象中卫生厅厅长并不吸烟,但非典期间第一次采访20分钟的时间段中,厅长香烟一根接一根一直没断过。"在当时已经忙的焦头烂额,这或许是唯一可以提神的办法"
自己的生日是53日,但是2003年的生日这天,他说:"那年过了个最难忘的生日。为了让家人朋友放心安全问题,自己拿着紫外线消毒灯管,提前去就餐的餐厅去四处消毒。"
2002年——2003年的非典肆虐全球,那些奋战在疫情一线的记者们义无反顾,将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只为报道出真实的疫情信息以便公众及时了解,这才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追求。
就如前文所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K7VOcdBA_QbpQQm6POwww

368#
发表于 2020-1-22 21:37: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不应报道的细节

20191212日,《南方周末》一篇《“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引发广泛关注,同样引发了争议。
抛开文章因为立场和描述事件选择的方式——是否“有罪推定”以及依托个人性的微信聊天记录是否可靠等争议,有一个细节引发了笔者的注意,文章这样描述北大女生包丽(化名)自杀的过程:
包丽乘地铁到了学校附近的海淀黄庄站。出站后先是用手机在网上预订了旅馆房间,之后又在网上下单购买2盒××药(注:原文有某常见药物类别,援引时隐去,全文以下同),于下午540进入位于11层的旅馆房间。
2019109日下午6:18,药送至包丽所住旅店房间。
服药轻生之前,包丽先后向两人发了微信。
当天,包丽服药自杀陷入昏迷,后被宣布“脑死亡”。
在这一段描述中,笔者认为,确实如网文所称,文章“传播了一种冷门的自杀方式”。包丽先用手机在网上预订旅馆房间,后又用手机在网上购买了一种常见的可购买的药物类别,文章写明了剂量,然后人住到旅店,药送到旅店房间,包丽服药自杀陷入昏迷。在这一段描述中,笔者认为,确实不应该点出这一种药物类别的名字。
用这一药物和自杀两个关键词在搜索引擎搜索,同样能搜出此类新闻,如《女子买了720颗××药在宾馆自杀 疑近日遭遇骗财》《男子求大四前女友复合不成威胁发裸照 女孩儿服200颗××药自杀脑死亡》等,均提及了这一种自杀方式。
在另一篇讲述安庆某学校高一女生服××药自杀身亡的报道中,还点出了这一类药物的具体成分的专业名称:该女生到县一药房“购买了两瓶××××(原文为四字药物成分名)、××(原文为两字药物类别名)药服药自杀”。文中还附上了司法鉴定书的照片,在鉴定意见中,不止一次提到该药物成分的名称。文章同时还写明了这两瓶药服用后达到的毒性程度:通过司法鉴定,该女生检测出该成分的“血药浓度81.2μg,超出常规1000倍以上”。
在某问答网站的问医社区,还有医生说了这样一段话:“假如有人想自杀,但是很难购买得到安眠药,而购买××药就很容易,那么有可能就会购买××药代替安眠药。但是××药的剂量要高出好多倍才有安眠药的效果。也就是说,××药要吃好多瓶才能起到安眠药的作用。”说这段话的医生本意是劝说读者“遵从服药说明书服用××药”,但上述表述,却清晰地提出了××药的自杀药替代作用。
笔者所在澎湃新闻时事新闻中心的采编规范里,对法治报道有这样的要求:“恶性案件不过分展示细节(如强奸细节、杀人细节)。”而在日常案件报道的审核实践中,我们也往往在文章采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暴力犯罪、自杀等的细节描述,尤其对是一些特殊的作案工具、处置手法、自杀方式的细节、药物的名称等,尽量淡化简化,以防止出现可能的效仿或诱发犯罪的情节。
对犯罪或自杀报道的过于细节化,会强化可模仿性,而写出自杀所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描述其毒性和特点,写明其来历和功能,以及对自杀原因做简单的归因,确实有可能成为看到这一报道的读者,尤其是未成年人诱发犯罪的细节。
18世纪,德国作家歌德的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一度风靡全球,但心理学家援引发生在18世纪的类似事件称,该书的出版曾引起轩然大波,小说中主人公因失恋而自杀的情节曾经引发一系列年轻人自杀事件,被称为“维特效应”。不同的是,如今网络取代了小说,成为自杀事件的传播渠道之一。所以,也有不要让青少年读《少年维特之烦恼》的说法。对于思想和心理承受能力都还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老师向家长告状、被劝退学,甚至写不完作业,一点小事都可能导致他们去仿效报道的情节而自杀。
对于自杀尤其是药物的细节报道,可以休矣。
(作者为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20201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vA29DlSIdQTxiMmsvjRIQ

369#
发表于 2020-1-23 20:54: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武汉“封城”!疫情来势汹汹,媒体该如何报道?

据央视新闻122日晚报道,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自2020123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
同时,截至122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393例。
疫情正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媒体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报道?
历史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传媒茶话会》整理了三篇2003年“非典”期间相关专家和学者撰写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助益。
黄旦:全世界在观看--从传播学角度看“非典”报道
文章的题目是采用拿来主义,出自美国学者吉特林(Gitlin)的书名。谈“非典”报道以此开题,是因为这是我们媒介生存的真实环境,看“非典”报道也不能缺少这样的眼光。
全世界在观看,说明凡是地球上的重大事情,均在众目睽睽之下,吉特林称为是强光四射社会,一举一动都难逃逸。既然全世界在观看,每个人当然也在观看全世界。“站在城楼观山景”,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现在相比,都太费劲了。
“第几”“第几”媒体泛滥的今天,人人都有不同信息渠道,轻轻一揿,无限沟通。恰如法国学者勒莫所做的有趣比喻,社会像一只蛹,“如同蛹的外壳是多细孔的,是内外可以相通的,我们所称的社会实在性也同样具有多细孔,消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网不断地从一个层面渗透到另一层面,从一个群体渗透到另一群体,从一个角色渗透到另一角色,其结果是不断地改变着社会实在性的内容,以潜在的方式向集体实在性注入幻想,构成活动人群想象的幻想。”当然,莫勒先生所说的“多细孔”和“网”,现在主要是由大众传媒所担任了。
按塔克曼(Tuchman)的理论,是大众传媒为现代社会构成了这多细孔的“新闻网”。“网”的说法实在是好。由于是“网”而不是“毯”,尽管媒介纵横交错,越来越多,穿梭于网眼上的经纬线越来越密,试图覆盖一切新闻,但最终仍是“网”而不是“毯”。“大鱼”不至于漏掉,一网打尽也颇有难处。关键性的问题是,这网撒在何处,如何织就,织补网眼的线(特约记者),张网的力量(记者)和网的骨架(新闻服务机构)怎样分布,不仅关系到在空间上决定了什么地方有新闻,而且也关系到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用塔克曼的原话,新闻网把秩序强加给了全世界。这当然是就宏观而言。具体到每一条新闻,选择现实中的哪些东西,使它们在一个新闻文本中处在何种位置,如何解释等等,更是会影响人们对外界的认识和判断。可见,新闻“网”所网住的是一个与各种信念、价值和行动有关的轮廓,是被建构了的或框架条理化了的世界。
由此看来,全世界在观看的,又是主要由大众传媒所引领的世界。可由于大众传媒的数量以及传播技术发展带来信息流通渠道的多元,任何一个大众传媒又都不可能一手遮天,任意胡为。所以,全世界在观看,通过多渠道看全世界,看大众媒介所勾画出的全世界,三者之间有一种张力,在动态中它们一起构成当前世界信息交流面貌。我们的非典报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出现。
可是,面对“非典”的初起,媒介的表现居然是“失语”。
不报道或把某些事忽略不计,是新闻“网”中常常出现而且无法避免的现象。既然是“网”,当然不可能把所有事件都撩上来。它就只能像一道躁动不安的探照灯光束,而不是普照大地的阳光,把一个事件从暗处摆到了明处再去照另一个。
话虽如此,可照什么不照什么却也是有游戏规则,不便肆意违背。更况且是在全世界观看的年代,你不报道,别人也会报道。所以在今天,凡是重大的事件,凡是与社会、与广大人民群众有密切关联的新闻,凡是广大人民群众应该知晓的事情,它总是会被人们所传播、所公开,这也正是俗话说的“纸包不住火”。
对于非典事件,媒介一开始是不报道,即通常所说的压新闻。“非典”病例去年底就先后出现,今年1月下旬,广东省卫生厅为此做出了疫情通报,可广东和全国媒介基本是沉默无语。直至流言飞布,人心波动,抢购潮涌起,广东媒体才于211日正式介入并展开大面积报道,但这也仅仅限于广东。就我们所看到的,在313日之前的《人民日报》上,基本就没有“非典”的报道。
如果说,因外界事实的无限性和传播时空的有限性而对新闻有所选择是客观条件所致,那么,压新闻却是主观有意所为,体现出对该新闻意义的认识:或无足轻重,或效果不好。
可从社会躁动不安乃至媒介最终不得不介入看,媒介对非典事件意义的这种认识显然得不到民众的认同。不错,民众的切切私语而后酿致波澜,与境外媒体和所谓的第五媒体不负责任的传播有关,不过这也恰恰说明在全世界观看背景下我们的失策。它不仅忽略了民众信息渠道的多元,试图以自己的一相情愿来降低“非典”事件的重要程度,从而导致其他媒体乘虚而入,而且更重要的以“失语”形式表现出来的“非典”意义界定,与广大民众对非典的切身感受不一致,不被人们所承认。
211日广东省卫生厅和广州市政府的记者会,以及事后广东媒介的大篇幅报道,在公开层面上是辟谣以正视听,但其背后,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失语”的否定和对民众判断与感受的默认?“非典”是一全新的疫病,在认识上需要一个过程,是导致新闻报道尴尬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对突发性事件我们的习惯做法是“一看二慢三通过”,先要层层请示,待定下报道的基本调子,才可按此处理。甚至把突发事件报道简单地等同于负面新闻不让公开。
此前不久的海城学生豆奶事件,遵循的就是这一原则。这种在过去比较封闭的信息环境中曾经有效,已经在前两年,尤其是浙江千岛湖事件中尽显破绽的传统处理方式,在“全世界在观看”的信息全球化时期,“不仅不利于局面的控制和事情的解决,甚至会削弱党报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的公信力,即使事后尽力弥补,群众也将信将疑,可谓事倍功半。”
然后是失真。
43日国务院新闻办的记者招待会上,卫生部门负责人为中国“非典”疫情状况做了这样的基本结论:中国局部地区已经有效地控制了非典型肺炎疫情,积累了比较宝贵的预防和治疗经验。因此,到中国来工作、旅游、开会等等是安全的。于是,“中国是安全的”,“欢迎世界各地人士来华旅游”,“各地迎来旅游旺季”等等的报道、图片在媒介中纷纷出现,一派风平浪静、莺歌燕舞的景象。这个结论以及顺着这个结论带来的大批报道结果如何,以后发展的事态已经得以证明,无需在此展开。
报道的失真,不能说就是故意撒谎。420日国务院新闻办的记者招待会上认定是以下的原因造成:一是作为一种疑难病症,确诊不易,有一个过程;二是医院体制造成全面准确统计有困难;三是卫生部疫情统计存在疏漏。可就是如此,关于中国安全——这一所谓负责任的不留任何余地的结论下得也是非常的不负责任。
同样令人失望的,媒介缺少应有的反馈机制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相反只能是一味推波助澜。恰也就是此时,来自不同渠道的关于北京疫情的消息在社会中沸沸扬扬,“从一个层面渗透到另一个层面,从一个群体渗透到另一个群体”,中国是安全的现实建构,早被化解得七零八落。
当然,都可以把这些称为流言或谣言。即便如此,值得我们深思的也不是谁相信了这些流言,而是产生流言的机制,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流言的产生和广有市场?
在汉语里边,一说谣言就马上联想到虚假。其实不然,否则谁都不会把谣言放在心上。“谣言之所以令人尴尬,就是因为它可能是真实的。”更糟的是,谣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有人相信这确是一个真实的消息,并认为这个消息很重要。”
反击谣言或流言的最佳方式当然是“真实”,可“一个信息的真实性首先是协议一致和委托核实的结果,它不会注明在真假辨伪词典的某一页上,让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去敲打几下迷你电脑网络就能查出来。真实的概念,核实的概念,是源于社会的一致同意。”只有“群体所认为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所以,最终能否“扑灭一则谣言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人的问题,相信什么取决于由谁来说。没有一个可靠的发言人,反谣言的战斗必然导致失败。”
这也就是说,社会是否认为这消息是真的,首先在于他们是否相信报告消息的人。消息来源的可信性比消息本身更重要。按此来看,说谣言止于媒介还是简单化了些。媒介能否止住谣言,还要看它是否被社会认为是可信可靠的,是否有“能证明自己可靠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必须曾是这样一个人,他每回说的事实都说到了点子上。”
如果说,“诚意、透明度及迅速”,是防范谣言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早期的媒介“失语”,丧失了“迅速”,随之对“非典”疫情判断失误而导致的报道“失真”,使媒介一定程度上又失去了“诚意”和“透明度”。虽然420日后形势大为改观,但所带来的被动是有目共睹。于“全世界在观看”的眼睛中,媒介的可靠性不可能不被打折扣,至于由此留下的深层次影响似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420日之后,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媒介并不为过。无论是疫情通报的公开,科学防范知识的散布,还是有关党和政府各项有力措施的报道,媒介都起到了强大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对抗击“非典”中典型人物的宣传,进一步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增强人们的决心和信心方面,更是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应充分得到全社会的赞许。可是在对这些成绩做出全面肯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媒介在报道中时有出现的“失度”——过分渲染和煽情。
随便打开电视或一张报纸,什么“战争”、“应急保卫战”、“舍生忘死”、“筑起铜墙铁壁”、“勇闯非典病区”、“围追堵截”、“火线入党”等等,几乎到处都是。这种比喻性的说法,其好处是可以突出气氛,但无疑也会引起紧张和焦虑,后者恰恰是我们面对“非典”这种人类尚未完全认识的疫病,很容易产生而又必须避免的。
失度,在对医务人员的报道上更是触目惊心。按理说,“救死扶伤”本就是医生护士的天职,钟南山说:“我们不上,谁上?”就是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这一职业精神和追求。当然,由于“非典”的特殊性,使得医生护士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险,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这一职业所具风险的预期心理承受能力。
尤其在早期不明病情的情况下,他或她们没有退缩,临危不惧,在艰难情况下以顽强的毅力和勇气,是以超负荷的付出甚至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探索救治规律。这当然十分值得赞颂,而且也必然受到全社会的敬重。然而,我们却毫无理由把救治“非典”诠释成一场“生死离别”,时不时让人闻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味道。这到底是医生护士的真实感受还是媒介自身的刻意营造?
517日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香港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陈说作为个人,对非典不害怕,做医生是不害怕的,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害怕的是医务人员的感染,影响了团队的士气。言外之意,也就因此影响了整个救治。这才是一个医务人员真实心态和应有的胸襟。我们的媒体可真正理解了第一线的医生护士?“人最畏惧的是接触不熟悉的事物”,“人总是避免接触陌生的东西,在夜晚或在黑暗中,由于出乎意料的接触而受到的惊吓都会上升到一种恐怖情绪。
”当媒介上出现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对上一线救治“非典”似乎都是舍生取义一般,那又如何让普通的民众消除恐惧心理,相信“非典”是可防可治?当那种“探密式”的传染病区报道频频出现,又怎能使民众不对似乎从重重严密封锁中出来的治愈者乃至医务人员抱有戒心?抗击“非典”需要信念,这信念是建立在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建立在对科学救治的理解和信心,既不是靠激情的鼓荡,也不是靠情感的演绎。况且由于各地疫情不一,医务人员所面临的压力和危险也各异,一窝蜂用同样的力度尽情歌唱赞颂,其必要性也让人怀疑。
很欣赏一条新闻的标题,叫“有一种力量叫平静”,假如少一些过分地热情喧哗,以平静、客观、理智的报道来体现中国人的那种自信、坚定和处惊不乱,是不是更符合“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的含义?
报道中所出现的“失语、失真、失度”,既有媒介操作上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关于这种突发性事件报道的观念、机制乃至政策规定有待改善。
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也许没有比“科学”两字所出现的频率更高的了。在一个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科学不只是医疗诊断,也不只是防治知识。媒介如何应对、反映同样是科学。
“全世界在观看”的新情景中,能否尊重这个科学,与时俱进,改变那些传统的但在目前已落后的东西,不仅仅关系媒介的威信,也与我们国家在全世界的形象密切相关。
温家宝总理在致科技活动周的信中说,非典的发生,既是一场灾难,也是对我们民族的一次考验和锻炼。一个伟大和智慧的民族,从灾难中一定会学到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一定会懂得比平时多得多的道理,一定会掌握比平时多得多的科学。
因此,在总结“非典”报道的基础上,根据“全世界在观看”的基本状况,按照新闻传播和宣传的科学规律,参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召集有关方面人士,对“非典”报道做一全面的总结并为以后如何应对此类事件,重新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原则和章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若真能如此,我们不仅能从容不迫应付突发性事件,更重要的可以保持主动,使我们的媒介在为“全世界观看”和“观看全世界”中发挥自己应有作用。
来源| 南风窗
恐惧来自何方?关于非典报道的媒体批判
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教授)
“首先,让我重申我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我们唯一要恐惧的东西是恐惧本身——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未加思量的、未经证实的恐怖,这种恐怖使我们为转危为安、转败为胜所做的种种努力陷于瘫痪。”
这句话出自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就职演讲词。当时,美国处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全国陷入恐慌。从那以后,“唯一要恐惧的东西是恐惧本身”这句话成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名言,以至于今天如果在www.google.com输入“Fear is fear itself”,会出现286万个搜索结果。
今年正逢罗斯福这句名言问世70年,人们陷入了另一场恐慌——这是一场由一种特殊病毒带来的社会恐慌,这种“病毒”比非典病毒传播速度快许多倍、比非典的感染力强许多倍、比非典的破坏力大许多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呢?——媒体病毒
“非典”成了“9·11”、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最大的新闻事件。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随军的记者脑袋上戴的防毒面具,看来用在非典的报道上更为合适。20035月的第一周,全世界主要新闻周刊的封面报道都是“口罩”(www.google.com上打入SARS这个字,会出现60万条搜索结果)
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为了公众的知情权,它可以在一夜之间让全世界知晓一条重要信息。这种全球的舆论压力可以推动当局采取行动。但是今天,媒体已经把人们对这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恐惧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代媒体技术对病毒危险的扭曲型放大,致使恐惧本身成了另一种公害。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David Baltimore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指出,“我们在经历一场令人恐怖的与非典有关的公共健康危机,这是一场由媒体传播开来的恐怖”、“新媒体技术正在加速公众对于病毒的焦虑情绪,这种对病毒的焦虑情绪增长的速度超过新医学技术对付病毒的速度。”
互联网、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卫星不仅带来了新闻报道的饱和状态,更带来了大量的无科学根据和无事实根据的传播,比如新生婴儿发现绿豆汤治疗非典、哑巴发现鞭炮防非典的故事。比如各种日用品贴上了增强免疫力的新标签……
究竟是什么东西引起非典恐慌的?是非典本身,还是充斥媒体的戴口罩的人?非典时期的媒体在向公众出售科学还是恐惧?
观察点一:从符号的原理思索——
20035月的这个星期,好像是谁的一声令下,手术室用的口罩已经成了非典的图像符号。
事实上,这既不是某种巧合,也并非媒体从业人员失去了想象力。我们在阅读这些媒体视觉画面时,如果运用媒体研究中的某些理论,就会发现其中的隐含意义。
20035月的头两个星期,中国、美国和英国的主要新闻周刊的封面或是头戴口罩或面具的人、或是显微镜下蠕动的非典病毒、或是破损的人体肺部。北京的《瞭望》、北京的《中国新闻周刊》、上海的《新民周刊》、北京的《财经》、香港的《经济导报》都是以戴口罩的人作为封面。除个别的例外,中国主要的新闻期刊的新闻报道与西方媒体的差异在于,国内各大期刊封面画面突出中国各种人群团结一心与非典勇敢搏斗的精神面貌,而《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经济学家》的封面上,凸显的都是一个人面戴口罩瞪着恐惧和不知所措的眼睛:55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使用的是文中被采访者——一个加拿大传染病医生戴口罩的照片;55日的美国《新闻周刊》使用的封面模特都是西方人,意味着西方人对非典的态度和恐惧,尽管北美和欧洲并没有多少人染上这个疾病。
52日的英国《经济学家》是唯一使用中国人做封面的,给毛泽东的脸上罩上了一个大口罩,显然这个杂志的封面是经过数码技术处理的。封面文章的大标题是“萨斯病毒:会成为中国的切尔诺贝利吗”,文章指责这场疾病的流行与中国政治制度有关;55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是一面完整的鲜艳的五星红旗,红旗上凸显一个感染了非典的人肺部阴影,封面文章的大标题是“萨斯国家:这个传染病正在改变中国”。
510日《远东经济评论》封面上是一张非典病毒侵蚀人体细胞的黑白大照片,看上去肮脏、恶心。封面的文字大标题是“中国病毒”。其政治涵义显而易见。
9·11”的报道中,正在坍塌的世贸大厦占据了那个星期几乎所有新闻期刊的封面。而20035月的这个星期,好像是谁的一声令下,手术室用的口罩已经成了非典的图像符号。
事实上,这既不是某种巧合,也并非媒体从业人员失去了想象力。我们在阅读这些媒体视觉画面时,如果运用媒体研究中的某些理论,就会发现其中的隐含意义。
由于宗教、文化、民族、国籍等方面的差异,同一条新闻或画面由于不同的处理常常会在不同的读者或电视观众中产生不同的效果,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与受众接受和最终感知的或理解的信息常常是两码事。天安门、五星红旗和毛泽东今天已经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象征符号,其象征意义与受众接触的媒体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媒体调查发现,在西方受众的记忆里,天安门、五星红旗或毛泽东画像在美国或西方主流媒体上出现时,往往都出现在一个阴暗、负面、压抑的语境中,那么以后受众在媒体上再看到天安门、五星红旗和毛泽东画像,也往往会产生负面的、压抑的联想。
美国和西方媒体在中国非典的选题和报道中,常常是泛意识形态,一切从他们的政治出发,总喜欢在报道中加那些意识形态符号。在西方的媒体上看不到中国人如何万众一心,抗击非典,而是整个国家陷落在非典肆虐带来的混乱和不满中。这显然不是客观和真实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认同上述西方媒体报道中国非典的立场和角度,但是,由于美国媒体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在全球传播中对新闻和观点的主导地位,那些与西方主流媒体上的主流价值观和世界观持不同意见或政见的少数人因不愿被大多数人视为另类而被孤立,只好把他们的观点和态度藏匿起来。随着这些非主流的观点从公共讨论中撤出,剩下来的多数人意见会变得更加强大。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传播和全球媒体的形成和强大,全球媒体的声音成了“全球”的声音,成了“国际社会”的声音。
55日北京的《中国新闻周刊》与英国《经济学家》都把天安门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作为封面人物,不同之处在,北京的《中国新闻周刊》左下角孤零零地竖立着一个剃小平头的男子,他手戴刷白的手套、身穿红色运动上衣、面戴洁白大口罩、鼻梁上架着一副深色的大墨镜,脑袋扭向左侧,在警惕地观察什么。这个封面上的毛泽东和这个站在毛泽东像下类似便衣的男人给广大的读者带来的是一种什么联想?其象征意义是什么?封面下面的4个大字“北京之痛”其内涵是什么?这些都是很可以分析的符号学研究课题。恐怕这类问题是没有人会直截了当地在中国媒体上回答,但是,个别媒体的这种现象至少显示国内某些媒体在新闻的议程设置和报道框架上,正在积极主动地与西方媒体接轨,试图加入美国媒体主导的全球传播。
观察点二:从“风险传播”的要求反省——
媒体报道非典的目的是激怒读者,还是向读者提供可靠、科学和有用的信息?读者需要的是情绪化的反应,还是冷静和理性地面对风险?这场非典报道究竟忽略了什么?
人类是否处在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文章标题所称的“瘟疫的新时代”?非典是《远东经济评论》封面文章标题所称的“中国病毒”吗?非典病毒会在中国变成英国《经济学家》封面文章标题所称的“中国的切尔诺贝利”吗?
这种从政治角度和框架报道非典,可以在公众中引起一种情绪化反应,额外增加其新闻价值,引起更多的关注。西方媒体通过激怒公众对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体制的不满,使人们把非典新闻当成政治新闻而不是科学新闻来阅读。政治新闻的价值通常高于科学新闻的报道价值,而从采访报道上看,时政新闻比科学新闻更容易采写。口罩、天安门、五星红旗、毛泽东画像、“中国人对政府的不满”已经成为不少西方媒体报道的框框和符号。
问题是,这些政治画面和政治符号是否揭示了非典流行的本质?从这些画面上,读者获得的信息是什么?这些信息对读者有什么用?当艾滋病以美国为震中迅速向世界各个角落蔓延传播时,媒体更多地是从医学角度报道。人们没有说:“艾滋病是美国病毒”;“9·11”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媒体没有过多地责问为什么恐怖主义总是袭击美国,为什么如今国际媒体却要强调非典是“中国病毒”?
非典之所以形成媒体轰炸,还因为其他媒体都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这是商业竞争压力使然。如美国新闻学教授Dean Nelson对非典的报道所描述的,“一条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仅仅是因为竞争对手报道了它。”而在公共健康和医学报道中,公众需要知晓的、记者需要向公众报道的内容往往并不“火爆”。
在非典这样的重大疾病爆发后,在选择报道的框框和形象符号的时候,记者还有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
作为媒体,在报道疫情和人类面临重大疾病折磨的时候,它有从任何角度、选用任何事实和强调某个事实的自由。但是,媒体报道的角度和强调的事实,是不是当前与公众利益最为密切相关的?是不是当前公众最需要关注的?媒体强调的事实和新闻,究竟是记者或其所代表的媒体或利益集团需要关注的,还是当地公众需要关注的?中国媒体应该强调中国公众关注的事实,还是外国公众关注的事实?媒体报道非典的目的是激怒读者,还是向读者提供可靠、科学和有用的信息?读者需要的是情绪化的反应,还是冷静和理性地面对风险?这场非典报道究竟忽略了什么?迄今为止有多少非典报道是直接采访医学科学家的结果?非典报道向公众传播的是科学,还是政治?
非典报道的态度和方式毫无疑问应该采取风险新闻报道和风险传播的方法,这是公共健康面临的重大问题。诺贝尔医学奖得主David Baltimore说,“对付非典的主要办法是采取强有力的并且公开的公共健康措施”,“当然,公开性会带来恐惧和过激反应的风险。这种风险必须通过谨慎的新闻报道和准确的描述来管理。这不仅对媒体是个挑战,对卫生官员也是挑战。”
当公共健康面对某种风险时,公众的表现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要求政府控制局面,希望个人和家庭获得保护,不被感染;如果政府控制不了,公众将对政府产生不满。因此,爆发公共危机时,政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准备一个事实清单和帮助政府回答、解释问题、传播科学知识的专家名单。政府从危机一开始就应该让专家在媒体上唱主角。政府领导人做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而医学专家从技术上解释危机。公共健康的最佳保护是专家的信息及时地通过大众媒体进入公众。在定量测量分析上,如果出现不确定性,如误差或对分析测量结果缺乏自信,将影响政府报告或政府发言人的可信性。公众需要从政府那里获得准确的明白无误的答案:安全,还是不安全?
从公共管理角度看,公共健康报道界于医学报道和政治报道之间,记者既要具备基本的生物学、医学、临床医学和实验室的常识,同时,也要具备解读政府报告、文件、预算的能力,同时,懂一点统计分析,能把某个疾病放在一个更宽广的语境里报道。
今天西方媒体有关中国非典的报道之所以被放在一个政治框架里,而没有放到一个公共健康或医学的框架里报道,其中一个原因是西方大部分从事中国报道的记者和评论员都是政治记者,只有个别人有医学记者的背景。科学或者医学记者由于新闻的兴奋点、新闻的价值判断差异、报道的框架和角度的不同,科学记者更多地采访报道科学家或者医学家的分析和评论,他们只相信科学家,而不相信那些万事通的社会评论家或政治评论家。
在风险传播中,记者要谨慎选择信源。一些新闻记者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所限定,在这场危机中,更多地从政治社会经济角度采访报道非典,而不是去采访医学专家或者科学家。其结果,公众会把非典病毒看成一个政治病毒,而不是自然界的病毒。疫情报道的政治化加剧了政府与市民的紧张关系甚至冲突。媒体倾向于高估风险,因此在报道中,更要警惕断章取义地引用数据,或片面地强调某个数据或事实。同时必须注意发布信息的人或部门可信度如何,是否权威?他是自称的专家,还是政府任命的专家?他宣布的抗非典成果是否经过同行专家评议?
媒体对疾病的情绪化报道和过度的政治化报道,无助于问题的建设性解决;当然也要看到,媒体如果完全脱离社会政治环境,完全限定在医学或科学的语境里报道,又会导致公众对非典的不关注,甚至冷漠。
观察点三:从数学方法来衡量——
如果我们借用最简单的数学工具,用数字观察来分析一下当前媒体对非典的报道,我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非典报道过了头。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或新闻工作者都要有这个勇气,把非典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或背景中讨论。
SARS回到SARS的本义——个安全与可靠的社会(Safety And Reliability Society)
事实上,非典给人的生命带来的危险远比不上你每天出行在街上被汽车撞死的危险大。5月中旬的一天(513),当中国和世界媒体都在倾注全力报道非典肆虐的时候,笔者在世界卫生组织当日的主页上(http//www.who.int/en/)发现,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生命杀手不是非典,而是路上交通死亡(126万,2000)、自杀身亡(81.5万,2000)、在非洲每天有600名新生婴儿死于疟疾。
如果我们借用最简单的数学工具,用数字观察来分析一下当前媒体对非典的报道,我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非典报道过了头。
让我们来看看非典报道中的统计学问题。公众目前对非典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媒体对非典报道的力度,而不是根据统计学获得的数字来评估非典的危害程度。迄今看不到多少报道从统计学角度把非典同艾滋病、埃博拉、流感、疟疾、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virus)、炭疽病的危害相比。
截至2013512日,中国死于非典的是252人。中国一年死于车祸的人数为10万人,而全国每年又有多少人死于糖尿病、艾滋病、癌症、心脏病、肝炎或者流感?事实上,中国每年艾滋病、癌症、乙肝等多种疾病的死亡人数都大大超过非典的死亡人数,为什么人们对于非典尤其恐惧?这是因为媒体的报道不平衡。几年前,有人曾经对《纽约时报》的头版跟踪两年做过统计,发现,癌症每死1000人,《纽约时报》给予报道的篇幅为0.02条,而空难每死1000人,这家报纸报道的条数为138条。这是造成公众“飞行恐惧”的一大原因。
再看看非典报道中的极大化问题。数学中有极大化和极小化的概念。在新闻报道中,所谓极小化是对事态的低估。例如,为了强调400万个硬币数量不大,记者可以写道:这些硬币可以装进一个每边为6英尺的方盒子里。极大化是对事态的高估,强调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政治或商业的利益,采用线性测量的方法评估新闻事件。比如,为了强调400万个硬币数量的惊人,记者可以写道:这些硬币可以从海平面一直铺到珠穆朗玛峰峰顶。在非典报道中,一些媒体通过集中轰炸式的报道,突出报道非典防治中出现的暴力、暴乱、逮捕、恐惧情绪、逃离事件、封锁居民区和校园,使公众对非典的恐惧情绪达到了极大化,过高估计了非典的严重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了生存,人类更关注短期的、近期的和周围的变化。在报道中国人民与非典斗争的新闻时,不要忘记中国面临的最大恐惧应该是北方的缺水、污染、贫困、农民问题、下岗工人问题、社会保险问题、艾滋病泛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但是,媒体的作用,使人们暂时忘掉了那些似乎很遥远的重大问题。
新闻报道讲求人性化,越是人性化,越有冲击力。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非典报道都是人性化的。但是,非典病毒本身究竟是人性的?还是无人性的?
记者在报道某些病毒时,总喜欢简单地把所有的病毒爆发归咎于人类,总是寻找人的因素,而不是自然界本身的自然活动和演化过程与结果。为什么记者不愿意报道深究自然界本身的变化呢?这又回到了新闻学的要素5W”:如果没有Who()可以报道、去采访,自然界本身发生的变化What很难为一般公众所理解或发生兴趣。
为了引起公众对事件的兴趣,记者喜欢在医学问题的背后,找到一个自私自利的商人、一个无耻的贪官或者一个勇敢的医学工作者的故事。记者喜欢把医学的任何变化归咎于读者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因素。在医学报道中,记者很容易陷入政治新闻和社会新闻报道的套路,只关注表面的东西,而不深究自然本身、系统本身的某些非人性的复杂因素。
面对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科学家有义务教育新闻工作者,敢于讲真话,让新闻工作者了解到,非典的危害比我们每天面对的各种疾病和风险都要小得多。即使在面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从非典病人抢救室现场直播的画面,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或新闻工作者都要有这个勇气,把非典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或背景中讨论。
SARS回到SARS的本义——个安全与可靠的社会(Safety And Reliability Society)
来源| 新民周刊
SARS报道反思灾难新闻的社会责任
马瑞洁
2003年4月20日,是中国直面SARS疫情的转折点,“抗非传媒大战”由此开始。
公开透明不等于放任自流。
面对突发灾难性事件,媒体应该客观、如实地把事实真相报道给群众。但要想“消除受众因不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动所引发的心理恐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仅靠及时公布准确信息是不够的。
美国传播学家认为,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应在公众意识当中;媒体越强调,公众越重视,媒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缩小某事的重要性(或严重性)。
看看近期的媒体报道,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推论的合理性:有时候一份报纸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几乎都是SARS,还有的娱乐报道本来与SARS毫无关系,但也拿“非典”做文章,例如“非典型歌手”、“非典型爱情”等等,怎能不造成受众对SARS严重度的夸大性认知呢?
传媒应从大局出发,保证及时报道灾情的同时,平衡多方面信息,使其他内容的稿件也能在较醒目的版面(时间)与受众见面,适当转移受众注意力。
这个原则虽不难理解,但执行起来有相当难度。首先,各家媒体都力求以受众最感兴趣的新闻报道吸引读者的眼球;其次,记者为追求上稿率,倾向于选择采写最热门的新闻事件;最后,受众很难意识到这种信息失衡,反而会在媒体的“鼓动”下,更加关注此类报道,造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所以,除了单纯的市场引导,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
宏观调控绝不是要压制正常报道,而是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适当控制媒体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量。尤其当灾难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的时候,更有必要在尊重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引入适当的宏观调控机制,把握好总体的报道平衡。
客观报道不等于取消引导
新闻报道应该保证真实客观,这是公认的新闻原则之一。但有些媒体却出现了对“客观报道”的误读:认为要客观报道,媒体就必须减少发言。代表媒体观点的新闻评论越来越少,大量缺乏分析和引导的信息一起涌现在受众面前,增加了信息接受的负担。
媒体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代为民声,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成为社会监督机制的一部分……履行这些社会责任离不开媒体发言。新闻评论必须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但这并不妨碍它是基于事实得出的客观结论,更不会因为配发了评论,新闻报道就不再用事实说话了。相反,正是由于评论的引导,才使得各种信息更加条理化,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理解。
不过,随着SARS报道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利用多种手段帮助受众理智地分析局势、消减他们的恐惧、鼓舞他们的斗志。当然,这些工作必须建立在对事实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一些从经济角度分析SARS的文章,也能帮助受众从宏观上更理性、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缓解焦虑感。
灾难报道需要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说到底是对人的尊重,体现在传媒业中主要是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尊重受众知情权;尊重他人名誉和隐私;杜绝诽谤和恶意中伤;尊重民族风俗和社会公德;注意保护易受伤害的特殊人群等等。
但不同的伦理原则有时会发生冲突,就灾难性报道而言,最常出现的伦理冲突是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间的冲突。媒体必须根据报道需要权衡利弊,力求以满足新闻和伦理双方面要求的方式进行报道。
这里最典型的例子是媒体究竟该如何对待我国境内最初感染上SARS病毒的那位患者;类似的问题还有:刊登或拍摄康复、疑似、确诊病患时,应该为其面部打上“马赛克”在报道中注意尽量不暴露他们的个人身份,等等。新闻记者不应该为了满足微小的知情需要,而去侵害他人的隐私。
此外,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还表现为以更多笔墨展现灾难中的人性光辉。这次SARS报道出现了不少充满人情味的作品。除讴歌一线医护人员的报道以外,还有大量反映医护人员家属支持亲人以及普通市民与非典斗争的报道。注重人文关怀就必须尊重受众的审美心理和接受习惯,杜绝感官刺激和恶意炒作。在这次SARS报道中,虽然没有血腥照片的出现,但仍然有媒体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过多刊登人们抢购口罩、药品的巨幅照片(而且多为面部特写),无形中渲染了紧张气氛,甚至是为这种不理智的抢购风推波助澜。
来源| 中国记
本文三篇文章分别来源于《南风窗》《新民周刊》《中国记者》2003年期间的报道。
来源: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RmGdd5GGnwOuX-AhXfLg

370#
发表于 2020-1-23 21:15: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科学报道疫情体现媒体传播能力提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有了17年前防治非典疫情的经验教训,一方面,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已经不断完善,医卫系统正全力做好疫情控制和防治工作;另一方面,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全面建立,媒体报道的专业度显著提升,让疫情的权威数据和科学的防控知识及时呈现在广大公众面前。
笔者认为,从“传者扬其理”更多转向关注“受者晓其事”“受者欲晓何事”,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媒体的传播能力大幅提升。
从目前的报道看,新闻媒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疫情的舆论进行了有效引导:一是紧密关注感染人数、死亡人数、疫情扩散地等基础数字信息,让政府部门的权威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公众,这对提高疫情信息的透明度至关重要;二是运用媒体融合发展成果,多渠道、多手段发布科学防控措施,比如央视等主流媒体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从权威处传递权威信息,很多都收获了几百万的点击量,对避免出现非典时哄抢某种药物的情况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三是深入采访医卫系统正在做的防护和救治工作,让公众了解了我国的疫情防控水平,看到了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逆行者”的形象,让更多人在情感上多一些感动和鼓舞,多一些战胜疫情的力量;四是传统主流媒体机构第一时间发声,呼吁公众保持理性、科学的态度,比如人民日报新媒体122日的倡议,让主流声音首先抢占了舆论场。
在一场疫情面前,离不开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和巨大付出,也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及时发声和正确引导。笔者也希望,在接下来战胜疫情的过程中,媒体继续保持好科学传播的态度,把握“时度效”,用适合的传播手段继续传递透明的信息、科学的认知、理性的态度,凝聚战胜疫情的力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