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22:58: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1月24日,中国新闻学百年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中国记协主席张研农,原新闻出版
总署署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等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天晓主持开幕式。
谢伏瞻院长在致辞中对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建所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该所四十年来取得的成绩高度肯定,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传承者,传播学引进中国大陆的开拓者,互联网新媒体研究的探索者,高端新闻人才的培养者,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学术重镇”。他对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首先,新闻传播学研究要结合中国国情,体现原创性和时代性;其次,新闻传播学研究要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研究体系;第三,做好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研究,推动我国网信事业的发展;第四,继承新闻与传播研究所40年来的优良学风和传统,开创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格局。
李培林副院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比如强化优势学科,充实薄弱学科;打造优质平台,引领学术方向;开门办所,借力壮大自身。他希望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出成果出人才,努力当好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领头羊。
唐绪军所长回顾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介绍了该所在打造创新型学术平台方面形成的“两鉴一刊一摘两皮书,两室一基一选两中心”的格局,以及在践行党中央“三个定位”要求中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四十年砥砺奋进成果丰硕,新时代守正创新责任重大,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继续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和学术研究贡献智慧。
开幕式期间还举行了聘任仪式,求是杂志社原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名誉院长李捷等8位资深专家,受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专家顾问。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副所长季为民分别主持了“致敬昨天”和“我与新闻所”专题。赵玉明、陈崇山、郑保卫、崔士鑫等专家学者回顾了百年新闻学发展,致敬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学术贡献。陈力丹、童兵、魏永征、余清楚、白贵、刘卫东、严三九等学者深情讲述了自己同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故事。专题期间还举行了向离退休老同志献花的致敬仪式,颁发了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沙垚副研究员分享了作为青年学者的感悟,他提到:“这三年多以来,我目睹了新闻所新的发展,学者们勇立潮头,将自己的研究兴趣、方向与国家战略和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为人民做学问,体现了新闻传播学科‘国家队’的责任和使命。”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媒介研究室主任殷乐,网络学研究室主任孟威分别主持了题为“中国新闻学百年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改革开放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新担当”的专题研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教授及地方社科院的40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其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成立四十年来为我国新闻传播研究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编的《新闻与传播研究》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期刊,该刊位列国内各大评价榜单本学科之首。该刊连续两次获得了全国“百强报刊”称号,今年还荣列“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每年主编《中国新闻年鉴》和《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两部年鉴,记录业界成长,承载学界成果;编撰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是国内最早的以新媒体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年度报告,已连续5次获得了优秀皮书一等奖。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704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编辑:何林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20:38: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吴飞:厚德博识、自由容忍 ——我在浙江大学做学院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原创: 美国之父  再建巴别塔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成立于2006年,其中,新闻学科于1958年创办,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教育的单位之一。
作为国内传媒教育的重镇之一,近年来,学院在海内外的声誉和影响不断提升。在2017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浙江大学传播与媒体研究专业排名全球前150名,中国大陆名列第四,在学术成果和学者影响力等硬指标方面更是位居国内榜首。
虽然学院的规模并不大,与国内外一流的新闻传播学院也有很大的差距,但学院的发展后劲足,我坚信学院会越办越好。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张昆教授再三邀请,让我写一点从事行政职务的感受,推脱不得只好从命了。
我是1995年担任院长助理的,开始兼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过系所的负责人。从2006年起我还是先后担任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2010年担任常务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2013年出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直到2017年上半年我辞去院长一职并获得学校批准(此前我已经向学校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领导再三请辞,但未获准)。可以说,行政工作非我所欲也,亦非我所擅长的,所以我以下讲的,不过是自己从事行政工作的一点心得而已,不当之处请大家见谅。
一、最大的挑战是自己的性格
对我来说,担任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挑战,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不敢也太擅长于陌生人交流。但要做好行政工作,首先就要突破自己的性格障碍,与老师交流,同学交流,与学术圈同仁交流,甚至还需要与一些可能合作的对象交流。每一次与人交流对我来讲都是一场艰难的心理历程。如果可以提前准备,我会将自己需要讲的内容写几条在纸上,或在心里打几遍腹稿,以免对话时手忙脚乱。细想来,我是一位很好的副职人选,因为我长于干具体的工作,这大概也是我虽然不乐意做行政,但一直被拖进行政领域的主要原因吧。
当然,内向的人并不是一点长处都没有,我感觉自己更敏感,是一位很好的听众,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谈话对象经常是委婉表达背后的真实意图,所以对方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说,我便可以开始思考处理的方案了。
二、最有效管理的方式是民主
高等学校,尤其是浙江大学这样的大学,我所服务的对象是一流的老师和一流的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主见,都有对各种事情精到的判断能力。尽管偶尔也会有人可能难免要站在自己团队或者个人利益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大多数情况之下,他们是比较理性的,是可以沟通的。基于这一考量,无论是我做系主任,研究所所长还是院长,力推的都是民主治理的方式。当然对民主理论的理解,并不等于民主实践的娴熟。民主治理模式是一个逐渐学习和探索的过程。那么如何将民主治理落到实处呢?这几年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点探索:
其一,开放透明是基石。民主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有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没有信息的公开,民主就是一句空话。无论参与者智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盲情下都是没有民主的。我主政期间力推的事务之一就是财务的完全公开。每一项收入和每一项支出都由相关的财务管理者列出清单,允许全院的老师查询。年度财务预算,都以项目申请的方式向全院教职工开放,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经由学院教授委员会全体大会通过后,才正式形成年度的财务预算方案。同时我们学院还建立了财务审查小组,每年年末在教职工大会上提交他们的审查报告。
其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章立法是国家治理的要务,其实一个学院的治理也是一样的。学院善治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无论是教职工的聘任、评优、晋升以及职称评定,或者是学生的评奖评优,学位管理,学业管理都需要比较细致的、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需要按照规章制度来实施。近几年,我们学院几乎完善了各领域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如此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其三,坦诚沟通是最好的方式。学院的规模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也不少。而且每一个人的性格不同,利益诉求也有差别,所以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自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倾听和沟通,以及必要的移情换位思考,就会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且行之有效的手段。一般而言,知识分子不喜欢花太多的事情在没有意义事情上,所以我理解,如果有矛盾,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是大事。就我做院长的这几年的经历看,大多数情况之下老师们反馈的意见往往不是学院层面不太可能解决的,如职称晋升就是最主要的矛盾之一。因此需要尽可能将学校的相关政策解释清楚,同时也需要与教师一道向学校相关部门反馈相关信息。虽然仍然会有老师不理解,但至少可以做到问心无愧。在很多的情况之下,院长就是一个桥梁,或者是一个耐心的听众,所有的问题和矛盾都会集中反馈到这儿,但问题的处理同样也是需要一个开放的过程,沟通就是掌握信息全貌的必要手段,毕竟决策也只有在信息全面的基础之上实施才有可能是科学的。院长是一个中介者,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中介者。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各种动作,如部校共建、学科评估,有些任务并非每一位教职工都乐意参与,怎么办? 除了沟通之外,还是沟通。
其四,努力激发同事和学生的热情。学院不是少数几个管理者的学院,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共同的家园,因此学院的良好运行就需要充分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如果说这几年在圈子里有一些影响力,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师生的积极性。比如团队建设,我们广泛收集大家的意见,在多次讨论的基础上才形成方案;读书会因为有一批青年老师的支持,方能持续……我知道相对威权的治理,比较容易做事且做成事,毕竟资源是有限的,集中有限的资源做成几件事威权在比较容易取得效果,但这不是我追求。我不看重任期内的所谓政绩,因为本来就没有权力的欲望,因为我并乐意与同事和同学们一道去做一些意义的事,乐意去探索与众不同的治理模式。
三、最需要的坚守是仰望
我当年给学院立的院训是“厚德博识、自由容忍”,我注意到我们学院新的官网这几个字已经没有了,新班子确立的学院的发展思路是 “创新驱动、以人为本、交叉取胜、主流引领”。显然,新的发展思路更贴近地气也更明确。但接地气与仰望并不矛盾。
作为一个自然的观景者,登上高山之巅,仰望星空,也许并不困难。但精神领域的仰望,有时会点格格不入,这是从事行政工作比较难处理的。行政工作需要贴地气,需要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且现在每一位行政工作人员都很忙,没完没了的会议,无穷无尽的表格在等他们去处理,因此在很多情况之下,似乎没有时间让他们去仰望星空了——只能埋头拉车,却不能抬头看路。我认为,这种埋头拉车的状态,是做不好行政工作的,因为好的行政管理都必须仰望。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仰望。
学院院长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对一个学院的师生来说,影响也会相当大。如何管理好一个新闻传播学院,窃以为在当下,最需要是仰望的能力,因为处理日常的事务的能力人人都有,但仰望并非人人可达。
近几年,为落实我的办院理想,我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如“浙大传播大讲堂”、“卓越传媒人大讲堂”、“学术午餐会”、“读书会”,组织了公益性面向全国青年学者的“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传播与公共”工作坊、创办“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英文刊物,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安伦伯格新闻学院主办多边国际学术研讨会,创办学界与业界互动最强的“全媒体高峰论坛”……所有这些,都是希望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有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有国际视野,并且与业界有密切的互动关系。这些项目,得到了学院师生的大力支持,目前大多变成了校园品牌性的文化与学术活动。
四、最要紧的是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竞争资源,只有一流的学者,才可能会有一流的学院。但一流的人才的引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我担任院长期间,将学院人才队伍的建设重点放到了对有潜力、有前途的中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近几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引进了著名的长江学者王杰教授,培养了一位青年长江学者(韦路),引进了将20位青年才俊。
应该说,浙江大学的青年人才队伍在国内新闻传播学院算得上是比较豪华的阵营了,其中一些青年学者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了。如韦路已经是中国大陆最年轻的一代院长了,赵瑜是影视学科带头人,汪凯是学生最喜欢的教授之一,李红涛是80一代中最为出色的教授之一,刘于思副教授是论文获奖专业户、高芳芳、苏振华、陆建平、李东晓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或者研究报告、章宏、王婧、张婵、顾晓燕、丁苗苗、李媛媛、邱戈、吴赟、郑西帆、范昀、史普原、黄桑若、林玮、吴丰军、张丽萍、叶琼丰、刘颖、洪宇、黄清、周睿鸣、闫文捷、陈宏亮、黄广生等等一大批学术新秀各领风骚独当一面。在人才培养方面,我聘请潘忠党教授作为浙江大学讲座教授,潘老师虽然是讲座教授,但所投入的精力和用心的程度堪比全职教授,由他亲自率领的传播与公共性研究团队,以及最近又成立的大数据团队,培养了一批年轻学子,发表了一批优秀论文。让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新闻传播学科的整体实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2010年前,我们正式启动了“海外一流学科伙伴提升计划”,作为浙江大学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海外一流学科伙伴提升计划”表现十分突出,我们与潘忠党教授所在的美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杨国斌教授所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共同创办英文期刊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师生交流,轮流组织多边学术会议等等。
我肯定不是一位出色的院长,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政治才能和政治智慧,但我担任院长期间可以说勤勉努力,力争不辱使命。应该说,我的努力得到了同事和同学们的支持,我所在的班子也被评为浙江大学优秀班子,我也被评为优秀中层干部,是浙江大学毕业学子们返校“最希望看到的老师”之一。某一年学校组织部门进行的民主测评,同事们给了我很高的评价,得分达到99.5,这是我欣慰的。我相信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会越办越好!
原载《中国新闻教育年鉴》2017年卷。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037YxYKgjIedTVH9QclbA


编辑:臧博
193#
发表于 2018-12-27 10:29: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日本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

易洪艳

2018年12月26日16:43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分享到: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原标题:日本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

  数字化和互联网等新媒介环境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开设新闻学和媒体学课程,培养学生的传媒素养;社会机构开办学习讲座,学生可以零距离得到前辈的指导。日本这种既具备专业知识又通晓多学科领域知识,有实战经验且能迅速掌握新媒体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

  日本新闻传媒业发达,离不开大学对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面对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日本大学新闻传播教育是如何应对的?笔者对本科和研究生院设有传媒学科的日本大学进行研究,试析其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基础教育和硕博士高端人才的培养

  传播学和媒体学课程深入大学本科教育

  新闻传播在日本一般被称为mass 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media(媒体)、mass communication studies(传播学)、media studies(媒体学)、multimedia(多媒体)等。

  在日本的大学本科教育中,传播学和媒体学是作为两门课程开设的。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的历史和机制以及影响力等,以广播、广告、报纸、杂志和网络、手机等所有信息传播媒体为对象,学习其特性。媒体学是研究信息传播媒体的功能及其影响,了解报刊、电视、视频、有线电视、网络等多媒体的特性、功能、作用,研究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制作。

  根据2017年6月26日旺文社文化教育情报中心统计①,日本大学有754所,设置2307个学院,5146个学科。日本雅虎的维基百科资料②显示,在本科阶段设置传媒学院或传媒学科的大学有78所。其中,东京工科大学③和城西国际大学④两所大学设置了以传媒命名的传媒学院;以传媒交流学院、传媒信息学院、观光传媒文化学院和世界传媒学院命名的大学有7所;设立多媒体文化、信息传媒、传媒表现、传媒社会、出版编辑、新闻学、数码传媒、国际传媒等学科的文科大学有34所;设置传媒艺术、传媒设计、传媒造型、影像传媒、交互式传媒、信息传媒等学科的艺术大学有13所;设置传媒通信、信息传媒、传媒画像、高科技媒体科学、网络传媒、计算机传媒、数字传媒等学科的工科大学有22所。可以学习传媒学科中的传播学课程的大学有158所,可以学习传媒学科中的媒体学课程的大学有220所。

  从这些信息来看,日本大学设置传媒学院和传媒学科专门培养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大学不多,只占日本大学总数的9%(图1),但是在大学开设传播学和媒体学课程的大学高达40%(图2的17%+图3的23%)。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传播学和媒体学课程已经深入到日本众多大学的教育体系,成为大学生必修的通识课程。

  新闻专业和多学科结合的研究生教育

  在日本的研究生教育中,招收媒体学相关的硕士和博士的大学也不多。招收硕士的大学有庆应义塾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硕士和博士都招收的有东京工科大学、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大学。

  庆应义塾大学⑤2009年4月开始在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科政治学专业新设新闻学,授予新闻学课程硕士学位。

  北海道大学⑥2000年在研究生院开始设立国际媒介传播研究科招收硕士,2007年加入观光学研究成立国际媒介传播·旅游观光学院,招收国际媒介传播和旅游观光两个专业的硕士,从2019年4月开始,这两个专业将合并为“国际媒介传播·观光学专业”,把媒介传播和旅游观光融合在一起,首创培养媒介观光一体化人才的模式。

  东京工科大学1999年4月设立传媒学院媒体学科,是日本最早在本科阶段设立传媒学院的大学。2003年东京工科大学研究生院新设媒体学研究科招收媒体学专业硕士,但是2005年媒体学研究科和工学研究科合并组成生物信息媒体研究科,媒体学专业硕士改名为媒体科学专业硕士继续招生,并且同年开始招收媒体科学专业博士。

  早稻田大学⑦本科阶段,政治经济学院国际经济政治学科开设了新闻媒体和新闻媒体实践两门课程,法学院的专业选修模式中,主修国际公共政策方向也包括培养新闻工作者。教育学院的社会科开设了媒体学课程,商学院开设了现代社会和媒体学课程。2005年,早稻田大学获得国家文部科学省的补助金资助,实施独创性的“科学技术记者培养计划”,并于2008年4月在日本大学首次开设了授予新闻学硕士学位的新闻学课程(Journalism Course)。2011年开始了新闻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东京大学⑧是最早从事日本报刊学和大众媒体研究的先驱研究机构。1929年东京大学在文学院设立了报刊学术的研究设施,1949年东京大学附属研究所正式成立了报刊研究所,是一所以大众媒体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研究机构。1950年随着教育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社会科学研究科的社会学专修课程(报刊学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后,报刊研究所受到大众传媒文化发展的影响,内部进行了扩充和重组,从1957年开始,分为5大部门,基础部(大众传播文化理论)、历史部(大众传播文化史)、特殊1部(大众传播文化过程)、特殊2部(大众传播媒体)、特殊3部(舆论与宣传)。1963年增加广播部、1974年增加信息社会部、1980年又增加了社会信息系统部。1992年以“研究社会信息的综合研究”为目的,报刊研究所改名为社会信息研究所,设置了信息媒体、信息行动、信息·社会三大部门,还内设信息媒体研究中心,同年获得文部省科学研究经费,开展了以“信息化社会和人类”(1992~1995年)的重点科研,进一步推进了对信息化社会的研究。同时社会信息研究所承担社会学研究科的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报刊学)以及后来的人文社会系研究科的社会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社会信息学专业领域)的课程教学。2004年,在国立大学法人化的背景下,社会信息研究所选择与信息学环合并,并全面移交到研究生院⑤,成立信息学环研究科。社会信息研究所从1929年成立到2004年合并,主导了75年日本报刊学和大众媒体的研究。现在研究生院的信息学环研究科分为6个研究方向:社会信息学、文化·人类信息学、新兴设计信息学、综合分析信息学、亚洲信息社会、生物统计信息学。其中社会信息学授予社会信息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生物统计信息学授予跨学科信息学硕士学位,其他4个方向都授予跨学科信息学硕士博士学位。

  从以上信息来看,这5所培养新闻专业硕士博士的大学都没有单独设立新闻传播研究生院,而是把新闻和政治经济、旅游观光、工学、信息专业结合起来,培养专业性强又通晓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多学科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

  适应新媒体发展的本科课程内容和就业情况

  课程内容

  我们来看一下在本科阶段设置传媒学院的两所大学,东京工科大学和城西国际大学的课程内容。

  东京工科大学传媒学院媒体学科的课程分为三个方向,即媒体内容课程、社交媒体课程、媒体技术课程。媒体内容课程方向,要求学生学习游戏、动画、视频、音乐、网络等内容制作的技术,在掌握丰富多彩的媒体基础技术的同时,目标是培养将来能制作超凡脱俗的作品、活跃在媒体内容制作上一线的人才。媒体内容课程的主要学习科目,有数字影像表现论、游戏制作技术论、声音设计论、媒体专业实践(CG动画制作)以及其他的专业实践(影像设计、数字影院、游戏制作、作曲实践、数字标牌设计、产品设计);社交媒体课程方向,要求学生重点学习连接人和社会的媒体技术,思考支撑将来的教育、社会服务、商务、互联网等的方法和体系。目标是培养能够以多视角利用媒体的广告、网络时代的营销、社会和媒体的连接点,有创新提案的人才。社交媒体课程主要学习科目,有全球媒体论、媒体内容营销论、服务创新、媒体专业实践(智能服务设计)、其他的专业实践(网页服务的策划和构建、网络构建、数字文本设计、互联网广播、社会服务设计、电子商务模式、用户体验设计);媒体技术课程方向,要求学生重点学习为“丰富、便利的生活”服务的媒体技术,掌握媒体基础技术运用下的应用程序、音响、语音对话、游戏输入输出设备等广泛的知识和技术。目标是培养能够运用直观信息的理论和技术,活跃在商业和产业领域,有丰富创意的人才。媒体技术课程的主要学习科目,有人机界面论、语音音频媒体理论、游戏制造技术论、媒体专业实践(声音、语音界面)、其他的专业实践(数字化装配、智能网页交互、实时3DCG编程、交流·分析技法、形象媒体和视觉计算)等。

  城西国际大学2001年在文学院新设媒体文化学科,2005年设立传媒学院媒体情报学科,2011年对学科又进行了调整,分为影像艺术课程和交叉媒体课程两个方向。影像艺术方向的课程,涉及八个领域,制作演出、影像技术、影像美术、演艺舞台、声音音乐、动漫CG、商务信息交流、全球媒体和电影研究;交叉媒体方向的课程覆盖信息、影像、设计、声音等4个媒介。

  从以上信息来看,这两所大学传媒学院的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实际,体现新时代新媒体的需要,培养适应数字化和互联网发展形势下的本科人才。

  就业情况

  东京工科大学媒体学院每年大约招收290名本科生,城西国际大学媒体学院每年大约招收300名本科生。

  从图4的数据来看,城西国际大学传媒学院2017年本科毕业生中从事影像、广播的最多,占27%;设计、出版、广告的占10%;信息通信占10%;音响、舞台、演艺占4%。毕业生中有51%的学生从事媒体工作。

  从图5的数据来看,东京工科大学传媒学院2017年本科毕业生中从事信息服务(软件开发)的最多,占25%;信息服务(信息处理、提供服务)占9%;影像信息制作、发行业(节目制作、CG等)占6%;影像等制作服务业(后期制作、摄影)占6%;其他的专业性服务业(设计行业、咨询等)占4%。毕业生中有50%从事媒体工作。

  从以上信息来看,日本传媒学院的本科生有一半以上从事媒体工作,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与社会需要接轨。

  校内培训教育和校外培训学校对大学教育的补充

  大学校内培训教育

  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使得日本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职场培训教育模式遭受挑战并发生变革。大学给在校学生进行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培训,为媒体企业输送更切实际的人才显得尤其重要。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的信息学环研究科,还设置针对本科生教育的信息学环教育学院,通过考试每年招收30名有志于学习信息、媒体、传播、新闻的本科学生,东京大学在校本科生和其他大学的本科生以及社会人都可以报考,学制2年。

  法政大学⑨的学生自主传媒讲座是1988年开设的,这个讲座开设30年以来,为社会培养了1200多名传媒工作者。这个讲座是法政大学专门为有志于在传媒业就业的学生开设的,每届都是考试选拔,所有学院1~3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加选拔考试。因为班级设置人数少,课程实践性强,就业率高深受学生欢迎。这个讲座深刻体现法政大学的“坚持自由,从实践中获取判断能力”的大学宪章。但是这个讲座不是学校规定的选修课程,所以不计入毕业学分,讲座的运营一直得到传媒界的毕业生和大学相关教职人员的大力支持。这个讲紧密结合实际开设六个方向的实践课程:播音、新闻报道记者、出版、广播、广告、基础入门。

  从以上的信息来看,日本大学对在校生不仅是课堂新闻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毕业生从媒体工作的前辈那里直接汲取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实际岗位训练,无缝对接企业。

  电视台开办专门播音培训学校

  日本各大电视广播的播音员很多都不是毕业于大学的播音专业。

  根据日本雅虎的维基百科资料上公布日本NHK电视台的正式签约播音员⑩有115人,其中男性有69人,女性有46人,平均年龄约为40岁,最小年龄是26岁,最大年龄是59岁,只有两人是硕士毕业,其他均为本科毕业。从表1他们的毕业大学来看,早稻田大学最多有23人,其次是庆应义塾大学18人,还有东京大学11人、法政大学8人,从这4所大学毕业的有60人,占总人数的60%,但是这4所大学都没有开设播音专业。早稻田大学毕业的多来自于政治经济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和法学院;庆应义塾大学毕业的多来自于法学院、经济学院、综合政策学院;东京大学毕业的多来自于经济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法政大学毕业的多来自于社会学院、经济学院、人类环境学院。

  NHK电视台招收员工不限学历,研究生、本科4年制大学生、学习年限2年以上的短期大学大学生(相当于中国的大专生)、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相当于中国的中专生)、学习年限2年以上的专修学校专门课程的毕业生(相当于中国的技校生),年龄在30岁以内都可以报名。2018年4月正式录用了361人,录用的职员分两大类,一类是演播综合部门,包括节目总监、影像设计、音响设计、播音员、记者、报道摄影、新闻影像制作、演播管理和营业企划;还有一类是演播技术部门,包括影像声音动画技术制作、演播系统开发和运用管理、演播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开发和安全对策、演播设施的维护。

  从以上信息看,NHK电视台的录用员工并没有要求播音员一定要播音专业出身,而是要求知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各领域的专业知识,且需要系统地获知与专业相关的哲学、历史、社会学知识。这些专业知识需要通过学生在校的学习才能掌握,而播音的技巧和培训则可以通过电视台开办的播音培训学校掌握,日本有名的电视台几乎都开办了专门培训播音员的学校。

  日本有名的电视台有日本公共电视台NHK电视台,还有五大商业电视台:NTV(日本电视台)、TBS(东京放送)、CX(富士电视台)、ANB(朝日电视台)、TX(东京电视台)、除了TX(东京电视台)以外,其他5所电视台都设立了培训播音员的机构或学校(表2),在校大学生或社会人都可以参加这些收费的短期或长期的培训班,尤其是NHK电视台的广播研修还承担NHK电视台播音员的入职前新人培训和入职后员工的定期培训工作。

  除了有名电视台开办播音学校外,大阪艺术大学1968年在艺术学院增设广播学科,包括播音方向,日本大学艺术学院也设立了广播学科,也有播音方向。这两所大学播音专业毕业学生在TBS东京放送、日本放送协会、奈良放送局等各地电台电视台就业的也不少。

  小 结

  日本新闻传播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主要有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通过“On the job training”(职场训练)来完成。这种“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在数字化和互联网等新媒介环境下,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新时代对大学培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日本大学开设新闻学和媒体学课程,培养本科生的新闻传媒素养,把培养专业性强,又通晓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多学科领域的新闻传播人才作为教育目标。为了提高本科生就业率,专业性强的媒体学院设置的课程紧密结合新媒体的需求,还在校内举办学生自主讲座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职场训练。另外社会办学机构帮助学生就业,各大电视台开办针对毕业生的学习讲座,学生可以零距离得到电视台前辈的指导。这种既具备专业知识又通晓多学科领域科学知识,有实战经验且能迅速掌握新媒体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注释:

  ①http://eic.obunsha.co.jp/educational_info2017/

  教育情報記事一覧平成29(2017)年度6月26日29年度日本の大学データ

  ②https://ja.wikipedia.org/wiki/メディア学部大学データ

  ③https://www.titech.ac.jp/(东京工科大学官网)

  ④https://www.jiu.ac.jp/(城西国际大学官网)

  ⑤https://www.keio.ac.jp/ja/(庆应义塾大学官网)

  ⑥https://www.hokudai.ac.jp/(北海道大学官网)

  ⑦https://www.waseda.jp/top/(早稻田大学官网)

  ⑧https://www.u-tokyo.ac.jp/en/index.html(东京大学官网)

  ⑨http://www.hosei.ac.jp/(法政大学官网)

  ⑩https://ja.wikipedia.org/wiki/NHK放送センター#アナウンサー (NHK的播音员信息)

  https://www.nhk-cti.jp/(NHK电视台官网)

  https://www.ntvg.jp/(日本电视台官网)

  https://www.tohogakuen.ac.jp/(东放学园官网)

  http://anatore.fujitv.co.jp/(富士电视台官网)

  https://www.tv-asahi-ask.co.jp/(朝日电视台播音学校官网)

  http://www.osaka-geidai.ac.jp/geidai/(大阪艺术大学官网)

  http://www.art.nihon-u.ac.jp/(日本大学艺术学院官网)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1226/c423025-30489639.html





194#
发表于 2018-12-27 10:32: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坚守信念永不停步 培养"顶天立地"的传媒人才——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凤阳·小岗村展演调研系列活动”
2018年12月27日07:19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原标题:培养“顶天立地”的传媒人才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又适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成功举办两周年,前不久,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带领该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师生30余人来到安徽凤阳,开启了为期4天的“新时代,再出发———第20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凤阳·小岗村展演调研系列活动”。这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新路径的再一次有益的探索。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这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宝贵的经验。该学院作为我国培养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最高学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全媒体时代发展新形势,以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传媒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接地气、有担当、有情怀的“顶天立地”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己任,积极探索符合学院专业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新模式。
  已有21年历史的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是国内朗诵艺术界的知名品牌,以经典诵读为抓手,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提升青年人的文化素养,引领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历时三年培育的“书生意气、知行合一——关于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的辩与论公开课”,实现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这是该学院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两大引擎。
  此次让两大引擎“会师”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一方面让当代大学生通过参观、调研、探访,深入了解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体验农村生活的种种变化,寻找改革的动力之源;另一方面送优秀朗诵节目到基层,与村民联欢在村舍农家,向改革开放的建设者、亲历者、推动者致敬。在知行合一中,培养胸怀祖国、心系人民、脚踏实地的传媒人才。
  探访小岗,追寻改革原力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学院师生选择了下午课后出发。到达蚌埠南站时已是弯月斜挂、华灯初上,南方城市冬日特有的湿冷侵入肌骨。对青年大学生而言,能有机会走进那个“听说”了若干年、“阅读”了无数遍的小岗村,去调研采访、去倾情朗诵、去与历史对话,这一切又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12月7日是传统节气“大雪”,又逢寒潮来袭,身处“岗地”的小岗村格外寒冷,师生们马不停蹄开始参观、调研、走访。从参观大包干纪念馆、致敬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到探访当年大包干的参与者严金昌和关友江;从深入调研“互联网+大包干”体验中心、采访村头村尾的居民商贩到为“小岗学校”的同学们送去朗诵演出、与当地的朗诵爱好者在“弘浩书院”切磋交流,师生们对小岗村进行了多侧面的了解和探寻,四处可以见到师生们采访和现场报道的身影。
  在18颗红手印的诞生地“当年农家”茅草屋,谭文柯和王天一同学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根据这段史实改编的作品《走出地平线》,情到浓处,眼泛泪光。两人说走进茅草屋的那一瞬间,条件之简陋、环境之恶劣、空间之逼仄,感觉一下子找到了这个作品的情感依据,“当年这里的人是逼到了怎样的份上,才迈出了这一步!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了不起,正是这勇敢而智慧的一步才让我们有机会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兵分三路,全面深入探索
  8日一早,师生们兵分三路,第一路师生来到原凤阳党校报告厅进行紧张的彩排合练等演出前准备;第二路师生来到凤阳县传媒中心与工作人员座谈交流,了解县级媒体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思路,并为他们带去了整个行业的现状、展望和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三路师生来到了凤阳县的东陵村和大王府村继续考察调研。
  为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与国情,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委员、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提出以全国政协的重点提案或议题为切入口,将提案与最具活力的未来媒体人联结起来,打通青年学子参政议政的渠道。
  2015年始,学院通过“辩与论公开课”的形式,年年组织师生聚焦全国政协重点提案或议题,扎实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精准扶贫”“古村落保护”等主题调研活动,让大学生关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走近中央政策,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学会观察、思考、探索。这种“扎根泥土、触及灵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同频共振,打开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扇大门。
  当晚7点30分,本次展演调研活动重头戏之一的朗诵展演拉开大幕,师生们携手当地的专业团体和小学生为凤阳人民奉献了一台精彩的主题朗诵晚会。因为有了实地调研的直观感受,同学们朗诵改革开放主题的作品时格外动情。演出结束时,观众们起立鼓掌,久久不停。演出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县电视台的网络直播累计点播和回看超过了12万人次。
  “艺术不是‘无本之木’,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热爱生活,来源于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思考。”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次活动的总导演高原如是说。同学们纷纷坦言这次朗诵的心理依据更加清晰、准确。“孩子们收获很大,作为老师,我们内心最大的幸福是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全程参与展演调研的学院党委书记郑维林由衷地为同学们点赞。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说:“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师生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
  近几年,随着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该活动的优秀作品展演也开始走出校园,不仅面对首都民众进行公益演出,还走进西部地区演出,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中心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国际展演奖”。2016年始,该展演两度作为港澳地区推普周的重要活动赴港澳演出,增强了港澳青年学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就地总结,探求成才之德
  紧张有序的调研活动一直持续到9日下午,返程前,师生们不舍得休息,要利用行前的时间“趁热”总结交流一下此行所得。听着大家热烈的讨论,闻讯赶来的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动情地说:“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凤阳就是一个缩影……中国的发展,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只有心里装着土地和农民,未来才会走得更远、更坚实。”
  将主题调研活动与课堂教学、课外研讨、社会实践紧密融合,使专业教师完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思想政治教育也深刻融入专业教学活动中,既推动了高校青年关注政府重大决策,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是对“课程思政”新模式的有效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说:“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我们学校为培养发好中华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人才摇篮。这些年来,该学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系列重要指示,以经典诵读的艺术呈现和辩与论的学术争鸣,把党和国家关切的重要问题与实施的方针政策,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来提升同学们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认识,坚定同学们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把‘辩与论’注入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中,不仅是人才培养方式和内涵的提升,而且是对该学院二十年来播音艺术人才荟萃展陈的‘齐越艺术节’的极大丰富。二十年的坚持与付出,融入着广大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巨大心血,体现着老师们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情怀、责任和担当,非常不易。我相信从这个舞台走向传媒大舞台的各位学子一定会留下人生成长的重要记忆。”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高原 李欣)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1227/c40606-30489908.html




195#
发表于 2018-12-27 10:35: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传媒教学内容的价值判断

蔡丹

2018年11月20日13:45  来源:今传媒
分享到: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的环境和形势,提出了更细化与务实的要求,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也需要有相应的跟进内容。面对教学与现实脱节以及与学生接受习惯和兴趣点不符等困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改进方式,不仅是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将之运用于各门传媒课程的理论阐释、现象描述和内容分析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媒;教学;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9-0010-03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传媒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及要求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大学生是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后备军,其政治素质和媒介素养亟待提高,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并融入业界和学界的最新成果中。

开展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的理论、方法、模式”重要指示的有力行动。[1]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闻院系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素质。要把马克思主义贯穿到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学中去,使新闻学真正成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使学新闻的学生真正成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2]

“贯穿”与“指导”两个词,说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仅是开设专门的课程介绍其基本理论,而且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于所有传媒类课程的内容当中,融入教学各环节,启发学生对各种具体情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有宽广的视野,既要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素养,又要具有实践思路;既要有史学视角,又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发展前沿;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导向意识,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汇到各传媒类课程中,包括对案例、对视频内容等的选择和分析上。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3]

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除了涵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课、新闻学课程的内容外,还应该广泛应用于非新闻的传媒课程,如广播电视节目、广告学、新媒体等相关课程,全面覆盖关于各媒介、各内容形态的教学。

具体内容涉及: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传统,以及与西方新闻理论实践的联系与区别;如何辨识传媒业实践中的是非曲直以及从业观上的误区,辩证地把舆论监督同正面宣传相结合;内容传播应该注意哪些政治意识和导向意识;在追求内容传播力的同时,如何提高内容品位,避免追求格调低下的轰动效应;内容如何联系实际,反映大众心声等。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困境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似乎已成为“老生常谈”,其教育的形式化、皮毛化以及久而久之学生的麻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有以下一些方面:

教学与当下现实脱节。一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主要依据教科书,照本宣科,冗杂枯燥,较少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一些教学内容侧重回顾和梳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概念,对新时代传媒业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案例补充较少;教学多介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宏观理论框架,较少细致分析内容鉴赏和制作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具体价值判断问题。

严肃理论与学生接受习惯不符。现今大学生受互联网和娱乐氛围的影响,习惯多屏幕互动的游戏式接受方式,传统课堂教学显得严肃而正统,难以吸引学生注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身的特点使这种情况更加显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往往以一种古板而保守的面目示人,学生对这一先入为主的印象产生了抵触,不愿再深究自己在其理论认识上的模糊,更没耐心了解有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表现,因而相关教学内容无法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关注层面与大学生的多元兴趣点存在偏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多关注宏观的政治导向与社会责任,虽然当下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能没有根本性冲突,但是很多大学生的关注点常常脱离主流文化。他们偏爱新事物,崇尚多元的个性化的内容和表达,网上的青年亚文化早已对他们造成较深的影响,使不少学生关注短视频、直播、网络综艺节目、“二次元”、“基腐”文化、“嘻哈”文化等。这些兴趣点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关注点不在一个层面上,并且在悄无声息地解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权威性。在这种情况下,就更没法指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大学生中传播了。

面对这些挑战,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针对“0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学生平时爱看什么,为什么这些话题会吸引学生,怎样对这些内容的鉴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进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与时俱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地表现出学生喜爱的内容格调不高,思想不够等等,不要一味地批判学生熟悉的网络文化与草根思想,以及伴随着商业化浪潮而来的迎合年轻人的娱乐化内容。这些现象多是具有两面性的,需要辩证地看待,肯定好的方面,也要引导学生警惕其负面影响。

并且,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如党性与人民性是统一的,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不矛盾,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追求市场价值可以兼顾等等,避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片面的认识。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传媒教学内容价值判断的途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其概念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应用,这种应用主要在于对传媒各种内容的价值判断方面。教师在讲授各类传媒课程时,都应该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导向。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理论阐释:注意国外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西方一些新闻理论涉及到新闻与政治的关系,一些概念不太适用于我国国情。因此在介绍西方新闻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时需要作一定的辨析。

比如“新闻专业主义”这一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职业规范,以及与之相关的“纯客观报道”、新闻媒介和记者对于政治和经济权力的独立性等观念。这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理念,实际上也是一种宣传和意识形态,标榜着西方新闻业运作的公正与合理性。教师在介绍这一概念时,最好说明这一理念在西方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落差。让学生有全面清醒的认识,不要单被其理念所煽动。并且,不要借此对比并贬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观念与宣传思想。在这一复杂问题上,任何一边倒的褒贬都有主观化误导的风险。

还有一些相关的概念,比如“第四权力”、“社会公器”等,最初引进到我国一度比较热门,但后来传出一些争议。就连西方在自身的媒体运作过程中,也遇到了跟上述理论相背离的趋势与困境。我国新闻传播教学在面对这些词的时候就更应谨慎。由于政体不同,这些概念本来就存在与我国国情不相融的问题,教师可以避免运用这些有争议的词,实在遇到了这些内容需要阐述,也最好说明其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提醒学生不要滥用这些概念。

(二)现象描述:实事求是平衡利弊

教师在分析传媒业的现状时,不可避免会涉及中外业界发展情况的比较问题,分析国内遇到的困境,介绍国外的优秀经验,这是很多材料固有的借鉴性思维,也是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教师潜意识里存在的思想导向。但是教学中这样的内容多了,会形成一种“只要国外的就是好的”的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这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在分析相关问题时不要只介绍国内的问题以及国外的经验,需要实事求是地全面分析事物的利弊。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要求看待事物既要不回避问题,又应该尽量避免偏激片面的观点。比如在介绍国内广播电视体制的时候,对于“四级办台”的解读,需要说明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影响是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业的繁荣发展的,我国因此成为“媒体大国”,但是也有弊端,即造成产能过剩和“割据”的“多而散”状态,单个媒体规模相对较小限制了我国向“媒体强国”迈进。而美国的寡头垄断格局,优势是媒体的整合程度高,媒介集团在国内外的竞争能力强,制作和播出机构数量少且平均实力雄厚,入行的门槛很高,但是也可能产生同样强大的副作用,比如支配权过分集中于某些利益集团,少数媒介巨头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媒介资源,信息传播口径趋同化,受众的知晓权容易受到侵犯。

(三)案例分析:导向意识贯穿始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最重要的是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这种应用主要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培养学生的内容鉴赏与内容制作能力。当今的媒介内容存在很多让人困惑的“尺度”与伦理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需要关注这些细节。

比如媒介内容的偏见、脱口秀的尺度与边界、电视剧的价值观、娱乐节目的问题与导向、公共关系业务的职业道德、广告追求轰动效应的创意手段(猎奇、暴力、怪诞、恐怖、色情等)及其底线、广告正当的夸张与失实之间的鉴别与平衡问题、理智看待网络舆论并提高媒介素养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与曝光社会阴暗面的关系等。

并且,对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状态的阐述也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既不回避一些传统媒体职业待遇、人才流失等方面的困难,也不能只传达悲观的信息,需要适时引导,关注变革中的机遇以及对传媒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敏.“部校共建”模式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7(9).

[2]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188-189.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2-333.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1120/c422337-30411435.html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1120/c422337-30411435.html




196#
发表于 2018-12-27 10:37: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内外数据新闻人才的培养途径与基本现状

陈媛媛

2018年09月18日09:19  来源:今传媒
分享到: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摘 要:数据新闻教育在全球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国外,跨学科培养数据新闻人才培养已形成共识、培养主体多元化、形式灵活,数据新闻课堂由行业资深人士授课。我国数据新闻人才培养在课程开设、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培养方式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在行校深入合作、跨学科互通互融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数据新闻人才;培养途径;基本现状

中图分类号:J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009-02

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介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数据新闻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实践,各国数据新闻教育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总体而言,目前数据新闻人才培养仍处于摸索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仍存在明显的差异,数据新闻教育刚刚起步。[1]本文梳理了国外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初步分析了当前我国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现状和基本成果。

一、国外数据新闻人才培养途径

1.跨学科培养已形成共识。数据新闻与大数据及新媒体技术密切相连,它汇集了来自新闻传播学、数据科学、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除开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学生还要学习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技术性知识,同时也要提升艺术学、美学、设计学人文艺术修养,成为跨界型人才。学科交叉、跨学科培养已成为培养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的共识。美国、英国、日本多所高校主张跨学科交叉和精细化培养数据新闻人才。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设立数据新闻理学硕士项目,同时该院与该校工程及应用科学学院合作,推出和新闻学-计算机科学的双硕士学位项目,两个学院共同设定课程,开设大数据和编程课程,学生学习如何处理数据图表等技能。另外该学院推出的Lede项目(The Lede Program)则针对计算机方面零基础或者基础较薄弱但有志于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学生,该项目给本科生接触数据新闻的机会,训练他们基本编程、运用数据库等数字应用能力。总体而言,国外数据新闻教育涉及本科和硕士层次,开设课程系统化,跨学科培养思路明确。

2.培养主体多元化、形式灵活。国外开展数据新闻教育的主体不限于高校,除开综合性大学等学术机构,还包括高职教育机构、新闻机构与新闻行业组织、其他市民个体或组织等,教育主体构成多元化。[2]欧美国家和地区通过探索导师制、大规模网络公开课、专业会议和培训、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等方式培养数据新闻人才,思考如何与专业社群、从业者相结合以改进教学的培养方式,形成吸收社会力量、多元主体参与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的格局。

此外,国外数据新闻教学在方式上灵活多样,线下的课程教学分为短期课程、单一课程和系列课程,长短结合,自由选择。工作坊、特点话题、研讨会、暑期学校、新手训练营这些相对新颖且灵活的教育方式也被普遍采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同步开展,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相辅相成。

3.行业资深人士授课。数据新闻人才培养依托新兴传媒行业,行业资深人士担任授课工作,加强行校合作共同培育已成为趋势。在国外,负责数据新闻教学的老师都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数据新闻专业创办者几乎都邀请来自行业的人员或有从业经验的人员作为课程项目负责人(Course Leader),“欧洲新闻学研究中心”推出的《数据新闻学:关键步骤、技能、工具》的网络公开课,是由高校新闻学教授和来自推特等社交媒体的业内专家共同执教。[3]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数据新闻教学的师资包括专注于计算机辅助报道的本杰明·斯利特教授、前《普罗大众》的数据编辑奥尔加·皮尔斯教授、全球数据新闻奖的评审委员会委员贾妮娜·赛格尼尼等,他们都是数据新闻业界的翘楚。

整体看来,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国外新闻传播院校数据新闻人才培养形式多元,课程设置不固定,亦处于探索性的尝试阶段。[4]他们的专业设置、培养规格、师资配备、课程安排、授课内容和方式等为我国数据新闻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国内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现状及成果

在国内,大数据带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服务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据新闻教育快速跟进,近年来高校在专业设置、学生技能、师资来源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取得一定的成果。

1.数据新闻课程普遍开设,少数高校开设数据新闻专业。国内数据新闻教育主要在本科层次,目前中国内地已有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港澳台地区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大学本科层次都开设了与数据新闻相关的课程。大多数学校以开设系列课程作为数据新闻教育的主要方式,在课程体系上由概念到实践、由基础到进阶,从数据处理、网页抓取技术,到可视化技术等方面的课程,要求学生完成数据实践项目。研究生层面,部分高校在更偏重实践性的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培养中开设数据新闻课程,如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及数字媒介专业硕士收录了《网络数据分析与挖掘》《交互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也有学者提出数据新闻应作为一个复合型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来设置。在这方面教学基础较好的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在全国首次增设数据新闻报道方向,2016年教育批准该校新闻学专业(数据新闻报道方向)实行自主招生,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设计数据新闻专业方向的大学。在研究生层面,2014年清华大学成立数据科学研究院,加强与彭博新闻社、路透社等媒体合作,开设数据新闻相关课程,推出了大数据硕士项目。

2.数据新闻教材建设起步。数据新闻是舶来品,我国相关课程在教材选用方面最初是选用国外教材。美国记者、精确新闻创始人菲利普·迈耶1973年出版了一本《精确新闻报道》,被认为是数据新闻的最早教材。2011年在伦敦举行的MozFest的工作坊诞生了知名的《数据新闻手册》,由来自BBC、卫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等媒体的诸多数据新闻领域的倡导者和资深专家编写而成。2015年在美国出版的《数据新闻学:洞悉全球的未来》是全新数据新闻教材,该书从技术和案例角度阐述了对数据新闻的认识,并提出对未来数据新闻发展的展望。我国专门的数据新闻教材还比较稀缺,最初数据新闻作为专门的章节散见于新媒体新闻报道、新媒体实务等教材中。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洁主编的《数据新闻概论:操作理念与案例解析》是我国第一本数据新闻专门教材,从什么是数据新闻、如何制作和传播数据新闻、查询和获取数据、数据分析、认识数据可视化,如何在新闻中应用数据可视化等方面进行系统阐释。2016年陈积银、曹树林主编《数据新闻入门教程》为普通高等教育数据新闻系列教材,可以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以作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许向东出版《数据新闻:新闻报道新模式》,这本书不是教材的体例,但是对数据新闻的系统性论述,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总体而言,国内数据新闻系列教材近3年陆续出版,数量不多,这与当前国内对数据新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认识还不够、研究还有待丰富有关。

3.跨学科组建师资团队。国内高校普遍认识到开设数据新闻需要跨学科的师资队伍,但真正能胜任数据新闻教学的师资凤毛麟角。大多数高校在数据新闻师资方面还比较欠缺,由于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和教学基础,数据新闻教学以基础内容为主,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数据新闻教学团队难以搭建。为解决师资问题,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汕头大学等多个高校在数据新闻课程中采取多名教师联合教授一门课程的形式,邀请计算机科学、数码艺术学老师,还有业界人士参与组成课程团队,分别负责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新闻综合等内容,从师资团队和教学内容上均体现了跨学科的特色。但团队授课需要多位老师有足够默契,不同专业的教学体系融会贯通,现实情况存在沟通不到位,课程被割裂,各自为阵,无法形成统一整体的情况。

4.校企合作建立数据新闻人才培养实习基地。数据新闻首先兴起于业界,数据新闻人才培养需要依托业界资源。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中青网建立数据新闻合作实习基地。国内财新传媒数据可视化实验室、搜狐数字之道、网易数读、新浪图解新闻、人民日报新媒体技术公司数据新闻组、新华网数据新闻、澎湃新闻美术课等是我国当前知名数据新闻媒体或工作室,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与这些媒体或工作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输送大量实习生前往这些媒体学习实践,成为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和实习基地。2018年重庆大学与阿里云、慧科集团合作,举办首期大数据实训营。在重庆市政府的推动下,阿里巴巴与重庆市9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开展大数据人才培养,经过企业与学校的深入磋商,阿里巴巴与学校就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达成协议,部分核心专业课程由阿里云大学承担,运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培养大数据人才。

5.数据新闻人才培养方式日益多样化。我国数据新闻教育学习西方的做法,加强与行业的合作,新闻行业组织、业界也参与到数据新闻人才培养中来。除新闻传播学院的数据新闻课堂之外,业界独立或与高校联合举办的数据新闻工作坊、培训班、在线课堂是被大量采用的方式。工作坊主要针对在校学生、数据新闻从业者、教师群体开设集中式的教学培训,用时通常是3-5天,一般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数理常识和数据挖掘的认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都曾和业界合作举办过数据新闻工作坊,财新公益基金会曾举办过涉及财经、环境以及公共卫生主题的“数据新闻工作坊”。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一期面向全国新闻传播学骨干教师的“数据新闻教学”的培训,全国200多名教师参加了短期培训。工作坊教学的优点是通常能邀请到有经验的从业者讲授和指导,2017年新浪新闻未来讲堂第一期教授数据新闻基础,培训导师由业界数据新闻资深人士黄志敏担任。

利用新媒体进行线上教学也成为数据新闻教育普及的重要教学方式。如果壳MOOC学院,收录了从数据新闻基础到软件操作的比较全面的在线课程,武汉大学镝次元数据新闻研究中心主办了中国第一个以“数据新闻”为核心的微信公众号,研发了首个以数据为核心的数据可视化写作社区,主办相关主题的在线沙龙、在线培训和会议,累计参与人数近5万人。

三、结 语

近年来学界越来越重视数据新闻人才的培养,数据新闻教育已普遍开展,但总体而言数据新闻人才的培养仍然落后于实践,在具体实施层面症结颇多,需要攻克的难题不少,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我国数据新闻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吸收国外数据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查漏补缺,改善现有师资的学科结构,与业界开展更多元更深入的合作和对接,在新媒体领域建立数据新闻实践基地,让在校学生能到相关的新闻生产部门参与正规的数据新闻实践,在与业界的互通互融中新闻教育才能紧跟业界前沿,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 方洁,胡文嘉.全球数据新闻教育: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J].国际新闻界,2017(9).

[2] 黄志敏,王敏,李薇.数据新闻教育调查报告[J].新闻与写作,2017(9).

[3] 史安斌,廖鲽尔.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J].新闻与写作,2014(2).

[4] 申琦,赵鹿鸣.审慎前行:美国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基于美国新闻和大众传播认证委员会(ACEJMC)100所新闻院校的实证分析[J].新闻记者,2018(2).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918/c421458-30300208.html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18:11: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清华新闻学院举办研讨会聚焦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
清华新闻网13日电 (通讯员 王洋)为落实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2.0计划,聚焦高校新闻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81230日举办“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实践教学模式研讨会”。会上,20位来自清华、人大、北师大、传媒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雄安官网等单位的学界业界代表发言。
研讨会围绕实践教学“1+1模式”(任课教师+业界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和融媒体时代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话题展开讨论。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君超教授从清华新闻学院与雄安官网4位业界导师联合指导的“清华学子看雄安”报道专题的相关教改课题谈起,分享了5年来先后与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网及雄安官网等主流媒体合作的经历与感悟。他认为,“田野即课堂”,实践教学做好了,理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获得不息的生命力。
雄安网信办副主任高振强,雄安官网常务副主编林艳兴、顾问林双川、编辑杨宽等4位业界导师积极评价了“清华学子看雄安”报道专题的现实意义,认为这一策划实施的非常成功,同时也对这一实践教学模式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合理化建议。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许向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斌教授、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海明教授和中国社科院大学媒体学院何晶教授介绍了各高校教学体系的创新,这些创新点均以培养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
在“融媒体时代实践教学”议题上,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副台长宣宝剑、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佳航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艳红副教授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吴璟薇分享了自己的教学体会,引发大家对泛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角色定位、融媒体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等问题的思考。
会上,大家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实践教学全覆盖的“网状”模式、清华大学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的“1+1模式”、北师大的“技术导向模式”等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热烈讨论。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闻与写作》杂志社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代表与学界代表进行了探讨和互动。
会上,学界、业界代表普遍认为,虽然实践教学耗费时间精力,且需要动员一定社会资源与媒体资源。但正是因为它对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批判性思维十分重要,因此才显示出其在新闻传播教学中的强大生命力。
供稿:新闻学院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
编辑:陈心茹


198#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19:06: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延安调研 |人大新闻学院学子感悟党的新闻舆论事业
原创: 人大新闻学院  人大马新观研究中心  2019-01-03
编者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赴延安调研,追寻和学习党的新闻事业创建和发展历程。此次课外实践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蒙彬老师与课程助教及班级辅导员带领,1202018级本科新生共同参与。本篇稿件是基于新闻学院学生参观“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的感想写作而成。
  新闻使命,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正是延安时期的新闻人以最简陋的工具在陕北古朴厚重的大地上筚路蓝缕,才开拓出最早的一片新闻沃土。
此次的延安调研活动,同学们参观了“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新闻出版旧址”。发黄卷边的报纸、朦胧的黑白照片、式样古朴的相机和胶卷、几乎消失在新闻传播生活里的排版工具……这些老物件,它们中的每一件,都像是一个故事,将无数为了理想艰苦奋斗新闻人的血泪无声娓娓道来。
马兰纸:“红色记忆”的承载
什么源于漫山遍野,又终散向四面八方?什么身躯单薄,却承载着巨大的力量?让我告诉你,是马兰纸。
在延安新闻纪念馆一个拐角的展柜里,几张马兰纸默默地躺着,淡黄色,毛边,隐约可见的纹理,光线柔和。当你凝望着它,思维便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烽火年代的延安,在硝烟与断壁残垣之上,淡黄的马兰纸纷扬在天际……
一张纸对于1937前后几年里的延安意味着什么?
当时在延安采访的美国记者海伦·斯诺曾惊叹:“哪怕一张最普通的纸都是最奢侈的东西。”1936年担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的毛泽民,在一份经济报告中说:“陕北过去不仅不产纸,因国民党的愚民政策,教育经费又被国民党拿去作军费,当然没有了纸,这就影响到纸的供给,所以纸张对于一般陕北民众曾经是非常稀罕的东西,革命队伍进驻延安后,主要依赖进口”
而在当时,纸张是文化生活最重要的载体,是革命宣传必须要凭借的利器。多出一张纸,多印一份报,就多给敌人一些打击。
19399月,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包括禁止纸张和亚麻等物品输入,造成延安造纸原料极度短缺。大量的书报还待印刷,众多的民众急需用纸。
就在这一年,这样的处境下,马兰纸诞生了。恰如一场春雨,化解了冰封的困境。为了冲破敌人的封锁,边区政府组织延安自然科学院化学教员华寿俊兼任工务科长,会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造纸攻关。他们先后试验过高粱秆、麦秸、糠秸、蒲草等植物来代替麻做造纸原料但都失败了。用稻草、杨木为原料虽然成功造出了纸,但是,受自然条件限制无法批量生产,必须寻找新的原材料。经过多番考察和询问,他们得知当地居民偶尔采集一种叫马兰草的植物搓草绳,该植物不可喂牲口,因为食入腹中,无法消化。在开荒生产劳动时,要锄头斩断马兰草的根须十分费力。基于这些信息,他们决定尝试用马兰草做原料。
经过洗晒泡煮碾拌捞烘,一张色泽微黄、坚韧、光滑的马兰纸成型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研究,华寿俊等证明马兰草纤维强度大、根节少、容易处理、制作成本低且易获取,是造纸的好原料。
193911月,一种微黄而泛着隐隐绿意、手感稍嫌粗糙的马兰纸被人们惊奇地传递着。马兰纸的研制成功,使边区印刷事业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此,陕北告别了缺纸和劣质纸的历史。
马兰草一茬又一茬地割了又长,马兰纸一张张地生产出来。新闻工作、教育、生活用纸需求都得到了满足。马兰纸在那种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和经济技术极端落后的地方,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为边区文化建设、为培养革命干部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马兰纸不仅是造纸技术上的成就,更体现着共产党人和延安民众艰苦奋斗、见山开路的精神,承载着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初访延安:探新闻印刷之路
“马兰纸虽粗,印出马列篇。清凉万佛洞,印刷很安全。”
这是谢觉哉同志赞美中央印刷厂的诗句。虽不见得有那么华丽的辞藻,一字一句却饱含着对新闻事业和中央印刷厂的热爱。中央印刷厂是当时最大的印刷厂之一,其印刷的各种报刊,马列著作等散发到全国各地,为广大军民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
1937年到1947年,短短十年时间,延安中央印刷厂凭借着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了革命年代党的思想主阵地。1947314日,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中央印刷厂在印完最后一期《解放日报》后撤离延安,转移陕北。11月,在米脂县杨家沟恢复生产,排印《参考消息》、《新闻周报》和中央文件等。19483月,党中央离开陕北后,中央印刷厂由西北局领导,改为西北印刷厂。延安光复后,西北印刷厂迁回清凉山。19496月,该厂一部分前往西安,另一部分继续留在延安,逐步发展为延安日报社印刷厂。
隔着玻璃板,触摸着那一张张泛黄的老报纸,阅读着那一篇篇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文章,革命时期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再现在我的眼前。从历尽艰辛自上海运来的印刷机,到百次尝试自制出的马兰纸和油墨......这些历史记忆中留存下来的展品,仿佛向我娓娓道出在那个革命年代延安中央印刷厂传播思想的伟大功绩。
延安行,革命情,红色记忆,永不磨灭。
印刷厂,思想源, 传递精神,撑起脊梁!
延安时期的《边区群众报》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边区群众报》就是一个以边区基层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行文口语化,通俗易懂的报纸。所以,它也被人民亲切的称为“咱们的报纸”。
边区群众报是1940325日在延安创刊的通俗周报。1942218日《边区群众报》社成立,谢觉哉任社长。1948年元旦起,该报改为日刊,并改名为《群众日报》。1954106日更名为《陕西日报》至今。
《边区群众报》之所以能够成为边区人民的好朋友,是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人民的代言人。延安深处祖国内陆,地处西北边陲,自然条件差,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以务农为生,大多数的群众连字都不认识,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要想让这些群众了解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拥护人民政权,就必须先普及相关知识,提升人民素养。
为了深入了解群众需要,《边区群众报》采取了很多好办法,其中最能反映其工作作风的就是蹲点。当时《边区群众报》的工作人员在边区各乡农村几乎都有自己比较固定的深入生活的点,并有一些交往颇深的基层干部群众朋友。通过蹲点,他们能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带下去,同时可以征询区、乡干部群众的意见、要求,了解他们对上级政策、部署的执行情况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通过蹲点,他们也深入地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采录民间的故事、民歌,各地的方言上语,以改进自己的工作。工作人员的稿件写完,往往先念给基层干部群众听,征求群众对稿件内容和形式的反映、意见,了解他们是不是真能看懂、听懂稿件的内容。遇到群众听不懂的句子就换成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比如“火柴”就换成“洋火”“夫人”就换成当地方言“婆姨”,此外,《边区群众报》还使用大量的漫画来普及基础知识。
据曾任职于《边区群众报》的著名作家柯蓝回忆,“当时……我们七、八个人,在报社附近的柳林村,建立了一个据点。一方面把稿件拿给村干部、老乡们看,征求修改意见;另一方面深入群众也是为了向群众学习。”
以史为鉴,学习历史是为了现在更好的发展。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代言人,报刊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在新时代的媒体与报刊的运行中,我们也要向《边区群众报》学习,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窑洞中的涌出的光和热
在“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中,真实还原新闻工作者工作生活的窑洞是延安新闻纪念馆的特色展厅。纪念馆建设背靠延安清凉山,刚好将这山上的场景利用起来,建成了这个特别的窑洞展示场景。新华社、《解放日报》、新华广播电视台等都是在这样的窑洞中发展而来的。
走到窑洞的门口,里面很小,光线昏暗,机器摆放显得很拥挤,让人仿佛能置身于当年的前辈们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年代里克服困难投身于新闻工作的场景。时代变迁,这里的新闻精神应当代代相传。这里的新闻工作者的生活,及其他们的新闻成就,这些历史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去了解发掘。
这些新闻工作人员们居住的窑洞,都是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自己动手挖的。在第一个窑洞中是编辑们在紧张地工作的场景。当时的新闻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据当年的人们回忆,工作任务非常的多,节奏快,时间观念也特别强。报纸天天出版,需要足够多的稿件,一篇稿子经过层层审核,什么时间发到编报室,什么时间发到印刷厂排好版,打纸型浇版,都有严格的规定。第二个窑洞中是编辑好的文章印刷见报的工作地,里面有一个排字工人蜡像,和一台当时的印刷机器模型,看起来与我们了解过的简单的活字印刷机很相似。
最后一个窑洞密密麻麻的摆放了很多床位,房间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他们就在工作的房间旁边休息,可见工作之紧张。从这样的窑洞还原场景,也可以看出这里的住房资源少,生活条件限制。
据曾在延安的《解放日报》工作过的霍璞先生回忆,他们鸡叫起,半夜睡,吃的是黄米加小米两米饭,工作照明靠煤油灯,手摇马达发电供收发报机使用,但工作生活的热情极高。在延安新闻纪念馆中,陈列了一幅人们在河上滑冰的场景图。
当年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工作人员精神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每次日寇的飞机空袭过后,大家就将炮弹碎片捡回,打制成菜刀、锄头、镢头,后来得到启发,还打制成土冰刀,每当冬天延安延河结冰时,河上经常活跃着一批矫健的溜冰者。延安生活的人们,在艰苦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工作热情。
在这样的工作热情下,取得的新闻成就是令人瞩目的。在这里诞生了许多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清凉山也被誉为新中国的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
一个纪念馆内独具特色的还原出的一排简陋窑洞,把处于民族危亡时刻,在战火中为国家做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呈现给来到这里的人们。
八十多年过去,传承过去,思考未来,也是我们在学习新闻道路上的必修课。
编辑:陈心茹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20:54: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上海社科大师 : 陈望道
陈望道

2018年5月14日举行的“纪念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两周年暨上海社联成立60周年会议”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首批“上海社科大师”人选名单,包括陈望道、孟宪承、贺绿汀、贾植芳、王元化、陆谷孙等在内的68位社会科学界已故著名学者当选。在成立60周年之际,上海社联组织开展“礼赞上海社科大师”活动,向社科名家大师致敬。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是社科界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做出独特贡献的需要,是广大学人传承接续名家大师的治学精神、学术传统和人格品质并在新时代开拓创新的需要。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资料视频

[size=13.3333px]“一个灵魂,一个孤魂,一个幽魂,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家乡简陋的柴房里,陈望道用板凳、铺板支起临时写字台,翻译《共产党宣言》。母亲包了粽子并附上一碟红糖,叮嘱儿子趁热吃。陈望道一边全神贯注地翻译,以致于一边吃粽子,一边竟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吃了。
[size=13.3333px]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情景展示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陈望道是中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浙江省义乌市人,1891年出生于农民家庭 ,早年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 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大学等高校教授。他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担任过《辞海》总主编。
[size=13.3333px]1920年  五四时期的陈望道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1920年4月底,陈望道历时两个月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5月,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稿带至上海,交由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并于8月在上海印刷出版。随后平民书社、上海书店、国光书店等相继出版,到1926年5月已刊印17版。
[size=13.3333px]陈望道翻译的我国第一个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封面(1920年9月版)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早在陈望道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时,他就有感于我国许多文人在文字修辞上花了很大工夫,却没有一部系统的修辞著作,就已开始注意对修辞学的研究。学成归来在复旦大学等校任教期间,他专门开设了修辞学课程,自己编写教材并不断加以修订,对修辞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931年,种种原因陈望道被迫离开复旦大学,他蛰居上海寓所,潜心致力于完成了《修辞学发凡》一书的写作。
[size=13.3333px]《修辞学发凡》一书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抗战时期,复旦大学迁往了重庆北碚。此时,陈望道继续执教兼新闻系主任,主要讲授伦理学与修辞学两门课程。陈望道讲课时,并不拘泥于课本,而是随时拈取教材,不断出新。他研究修辞学,在教学中更加注意动名词的使用。有次讲到动名词的用法时,适值美军在阿图岛登陆,他说:“最近,我对重庆各报标题作过比较,多数标的是‘美军在阿图岛登陆’,而《大公报》却不然,它把登陆二字用作动词,标为‘美军登陆阿图岛’,就显得很有力量。”
陈望道和新闻系师生合影

[size=13.3333px]他重视人才,更体现在实际教学和招生中,更是注重发现人才。1944年复旦大学在重庆招生,湖南青年张啸虎报考新闻系被录取。张啸虎的录取是很特殊的,他数学考了零分,但作文一篇白话文、一篇文言文都考得一百分。作为新闻系主任的陈望道认为一个投考新闻系的学生,一支笔这样棒,应当破格录取。这位才子后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成为专业人才,身后留有文论和散文、译文等著作二百余万字。
[size=13.3333px]首创了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陈望道为新闻系亲拟了系铭——好学力行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辞海》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辞书,1936年正式出版。1957年9月,毛泽东在上海决定对老《辞海》进行修订。1960年11月新中国《辞海》编委会第一任主编舒新城去世。上海市委想到了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陈望道。经报送中央决定后,由陈望道接任《辞海》编委会主编。此后,陈望道任《辞海》第二任总主编达十六年(1961-1977年) 之久。
[size=13.3333px]《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 16开精装
[size=13.3333px]在陈望道的主持下,经过全体编委会成员的努力,《辞海·未定稿》终于在1965年春夏之交正式出版了。1965年版的《辞海·未定稿》,文字简练、体例严谨,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辞书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出版,为后来《辞海》各版的相继问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底《辞海》重新搭班修订时,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把《辞海》修订好,并在1979年10月1日正式出版,陈望道他们功不可没。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陈望道1977年10月29日去世,终年87岁。
[size=13.3333px]陈望道先生
[size=13.3333px]陈望道故乡——浙江省义乌市分水塘村的旧宅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部分文字、图片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和文史e家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编辑:何林
https://mp.weixin.qq.com/s/H4yIQOlhKvl1cJ1Wj_9W4g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9-1-31 21:36: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拓展“1+1实践教学模式”  加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国际合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代表团访问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
2019年01月31日07:22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代表团参观联合国大会厅

人民网联合国1月31日电(记者 殷淼)1月22日至31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代表团一行13人对纽约联合国总部,以及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围绕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或机构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现状,以及如何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等议题展开广泛调研和交流。

据介绍,代表团由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张超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教授、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金蕾莅副主任、王文婕助理,以及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9位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组成。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工作的中国籍职员的职业进入与发展进行访谈和分析,对清华大学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输送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通过会议座谈和人物专访等具体新闻实践,挖掘国际组织中国雇员的励志故事,展示华人风采、传递正能量。

访问期间,代表团应邀参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新闻媒体部等联合国机构,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厅、联大会议管理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维和事务部、新闻部、裁军部和管理部等多个机构,以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中高级职员进行座谈,分别听取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文汇报、东方卫视等驻联合国和美国记者对联合国及美国的新闻报道工作介绍。此外,代表团还参观了将于年底关闭的华盛顿新闻博物馆,并与参访国际机构的下属媒体部门就媒体融合等前沿话题交换意见和看法。

张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两年,曾先后走访了在日内瓦、巴黎、纽约、华盛顿、内罗毕、亚的斯亚贝巴和曼谷等地的国际组织,此访是对在美国际组织或机构的回访。

“这次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教授合作,安排了数十位联合国中国籍职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使命,机遇和挑战。马雪松、杨文艳、杨少文、姜华、吕薇、王晓军和陈忠良等部门负责人在繁忙的工作中与访问团进行深入交流。同时,还分别与联合国儿基会、秘书处,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就进一步加强合作开展了互动”,他说。

张超表示,这次访问基本上达到了从战略上加强与国际组织在人才培养和输送方面的合作,以及深入研究国际组织人才成长规律的预期目的。他还说,期待有更多的学生和毕业生能到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教授告诉记者,这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实践教学的视野首次拓展到国外,第一次将“1+1实践教学模式(任课教师+业界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课堂搬到了海外。此行准备充分,在行前进行了比较充分的选题策划。抵达目的地后,采取分组采访、现场指导和总结分享的运作方式,让选题策划得到了较好实施和落实,顺利达成了行前计划的各项目标。

他说:“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角度看,通过‘1+1实践教学模式’的海外拓展这一有益尝试,实现了‘四个提高’,即从(几十个人的)常规的职业访谈中挖掘故事与新闻价值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运用英语与融媒体方式进行采访与呈现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以及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王君超还表示:“此行最大的收获实际上是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文汇报、东方卫视驻联合国和美国记者老师分享的专业经验,以及所聘三位业界导师对同学们的现场指导。”

编辑:邢海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