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董秀玲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1-11 21:52:12 | 只看该作者

走进莫言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只是觉得书名挺有深意,仔细看看,原来是莫言写的。我以前竟然没听说过!既然是莫言写的,我也没犹豫了,拿上它准备借走。很久没有看小说了,之前看到几本书太理论化了,看起来很枯燥。然而,这次一借到这本书我就看了起来,竟然一口气看完了。看完之后,就像一部电视剧在我脑海中浮现。我不得不感慨莫言驾驭文字的能力。但对于小说内容,我觉得倒是一般。我的感触并不是很深,只是感叹其中人物的悲催命运。
            小说故事由乡村到城镇,主人公林岚,堂堂的南江市的副市长,但是在这个风光靓丽的称号背后,却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对于马叔,她的初恋情人,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却被迫嫁给了地委秦书记智障儿子,最终被秦书记(自己的公公)玷污,并生下了儿子大虎—儿媳妇与公公乱伦的产物。情人的疏离、丈夫的无能、儿子的叛逆使林岚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她靠发泄性欲来排遣自己的情绪,时间的流淌,带来的是林岚人性的变异,现代文明的冲击与社会变革也带来了美好人性的失落。与林岚有同样出身的朴实美丽的渔家姑娘珍珠从红树林边的渔村闯入都市,经历了情感的波折和撞击,演绎出复杂而又多变的人生。故事发生在有着大面积红树林的小渔村和南海海滨一座新兴的小城里。渔家姑娘珍珠进城打工,珍珠公司总经理大虎对她一见钟情,珍珠却不为所动。大虎企图强占珍珠,珍珠毅然回到红树林。大虎在另两个干部子弟二虎和三虎的挑唆下,轮奸了珍珠。珍珠的意中人大同进行报复,欲杀大虎的母亲、副市长林岚,却刺伤了检查官马叔。大虎又与二虎、三虎轮奸了女工小云,被当场抓获。林岚救子心切,落入了刑侦科长金大川手里。而在这一系列的变故中,珍珠也看到了自己的未婚夫大同隐藏在一副老实人面孔下的贪婪的嘴脸,珍珠和林岚两人曾经都是淳朴的乡下人,却因种种原因踏上了都市的阴冷和黑暗的道路,林岚最后因与官员的奸情暴露和贿赂等问题被革职查办,最终受到牢狱的处罚,而渔家姑娘珍珠却坚守自我,不愿自我堕落,依然在苦难过后找回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城市中找了一份正当的工作,几年后结婚了并过上了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他们其实都是时代的产物,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正如莫言在书中所言“在欲火如炙的红树林里,烦躁不安的叙述,”红树林里是充满了生命感觉的世界,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小说中的人物其实都是纯真善良的,至少曾经是。然而,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是必然还是偶然呢?谁能逃脱命运,我们所能做的又是什么,或许像林岚,自甘堕落,或许像珍珠,坚守自我。不,在那个年代,谁又能说得准。大多数人应该做不到像珍珠那样的决心和勇气。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么多悲剧的产生?人,不应该是甘心堕落的。

62#
发表于 2016-1-11 23:20:3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的挣扎

2016年1月11日,这是新年的第二周的星期一了,同样也是这学期的最后一周了!这意味着什么呢?各科目期末考试陆陆续续展开,这几天图书馆简直快挤爆了!六点多就得去排队,队伍排到梧桐大道,还笼罩在黑压压的夜色里的西科大显然还未醒来,这涌动的人群给即将醒来的西科大报时。每当图书馆的门打开,所有人都奋力挤进去,好似决堤的洪水,全部都人都涌了进来。于是图书馆分分钟就被占满,这么积极的抢位在以前是没有的。
    今天我们也开始了新一堂考试——现代汉语。上午10 点钟正式开始考试,共持续两个小时。然而,在我看来,大学考试还是有一个弊端的,我们一般在考试之前是没有多余的练习,对考试题型也并不是很了解,复习也只能根据老师讲过的所谓重点浏览一下书。  此次考试我想最要紧的是让我们熟悉大学考试吧,当然能过是最好的。
    今天似乎是一个临界点。专业课已经上完,作业等也应该有了最终的界定。新闻日志,新闻抄写,古代诗文背诵等陆陆续续开始检查。没有完成怎么办?赶呗!整个专业大多数人开始在完成各种作业之间做最后的挣扎,毕竟谁也不想挂科!
63#
发表于 2016-1-13 07:08:35 | 只看该作者

惊吓后的惊喜

      我以为这是注定的失败,然而上天却眷顾我,给了我这个惊喜。
      还记得上个月圣诞节那天,我们考了我觉得最难的一个学科——计算机素养。考完试后,我总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试卷好多没做,做了的我又不敢保证完全正确,还不停的和时间赛跑。我以为这科挂定了!今天成绩下来了。一个已经得知成绩的室友匆匆忙忙告诉我这个消息,并且告诉我她过了。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拿起手机就开始查询。然而,我停住了,“万一没过怎么办?室友都过了,我要是没过,都没有人陪我补考!”“唉,听天由命吧,反正结果已经确定,我再怎么逃避也没有任何作用!”手不停得在手机上滑动,进入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输入帐号密码,进入我的考试系统,接着我点开了成绩查询,好像又回到高考查询成绩的状态,心里忐忑不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突然,我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成绩,接着我笑了,“哈哈,过了,我过了!”就像中了大奖,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已经公布的成绩的学科还有思修,而且思想的分数明显高于计算机,但又有哪科的成绩能代替这科取得成功的喜悦呢?
       这几天都在忙着考试,昨天又考了新闻学理论,慢慢习惯大学的这种考试模式,一切都变得顺畅多了,或许这也是大学与众不同的地方吧!有时候我们在乎的并不是分数的高低,反而在乎的是是否能通过的最低限度,分数并不代表什么。
      
64#
发表于 2016-1-13 13:27:02 | 只看该作者

霸王餐?

      走出考场,心情瞬间 变得舒畅,和室友两个人走在回寝室的路上,肚子却咕咕叫了起来,我俩都饿了。想起昨天下午在餐馆里看到的美食,“哈哈,我们去吃吧!”旁边的室友和我商量着。“我没带钱耶!包还在图书馆。”“你去拿吧!我在外边等你!”“好吧!”急急忙忙跑去图书馆,拿上包就走。这时我发现我只有五块五,吃面都还差五角。“没事,我有十块,加起来就够了!”于是,我俩乐呵呵地往店里走去,去了才发现,竟然没有。“唉,我们去吃宜宾燃面吧,好久没吃了!”“行,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吧!”
          走进店里,点了两份燃面,我俩兴致勃勃地吃了起来,边吃还边看电视。“不亦乐乎啊!”吃完面,正准备离开,室友一摸兜,拿出来钱一看,“呀,怎么是一块钱啊!我明明记得是十块啊,怎么回事?这下怎么办?我们要吃霸王餐吗?”“要不看有没有认识的人,先借着!”四处望望,看来是不太容易碰到熟人啊!“给她们打电话,让她们来救我们吧!”打给这个人电话关机,打给那个人不通,还有的在新区!“今天怎么回事?干嘛开这种玩笑!”“算了,我们看看周围的人,想他们借吧,我们转支付宝给他。”“只有这样了!”首先是室友去问了一个正在吃饭的人,“打扰一下,我没带钱,请问你有没有多余的钱,能不能借我十块,我转支付宝给你。”“我支付宝没钱。”“哦,好吧!”说完室友悻悻地离开了。“没借到钱!”“你觉得那两个人怎么样,看起来应该会帮忙的,我去试试!”说着走到她们面前,“打扰一下……”“好吧!”“谢谢你们,好人有好报!哈哈”“yes!”说完我们迫不及待地把钱转给了她,拿到钱后,付完账,我们就急匆匆地走了。
        “这是好险啊,人家估计以为我们要吃霸王餐呢!我们在那坐了好一会儿,人家都不好意思来收餐具。好尴尬!”“可不是嘛,尤其是跟第一个人借钱时,他居然说他支付宝没钱,又不是让他转支付宝给我们,肯定是不想借啦!”“唉,下次一定带好钱在去啦,不想再碰到这种事!”
65#
发表于 2016-1-16 17:47:4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该长大了

          父亲又来电话了,讲起你最近的情况,显然有些气愤和无奈。听到电话中父亲无奈的叹息,可以想象他恨铁不成钢的辛酸。然而,我记忆里的你并不是这样的。

      还记得当初年少,你跟在我后面出去玩耍时的打闹,初上小学就被人欺负躲在我身后祈求保护的可怜模样,放学后为了等我一起回家趴在窗台上望着那呆呆的模样……然而,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变了,你变得顽皮,上学经常和同学打架,和一帮无所事事的“哥们”翻墙翘课去网吧,没钱就偷,谁劝你都不听,为此还受了不少教训。父亲打你,每次你总是有各种借口敷衍过去,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每次都原谅了你,还为你善后。因为我们以为只是因为年少无知,没想到愈演愈烈,有几次差点进入了派出所,到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我以为你会汲取教训,没想到死性不改,只是稍有收敛。本来成绩还好的你到最后成了全班倒数,最后中考也沦陷。父亲只好把你送进职业技术学院,你也答应好好学习。我们都送了一口气,希望你能不辜负我们的期望,顺利毕业,学到东西。没想到,你给我们每一个人开了给大大的玩笑,刚去读了一个多月的书,你居然告诉我们说:你不读了!怎么劝都不听,呆在家里也不出去。看来是铁了心了!社会这么复杂,本来打算让你在学校多学习几年再出去,看来倒是我们想太多了!还未满16岁的你辍学了!接着你去了广州打工。说实话,我不知道你的生活到底过得好不好,你也从来不告诉我们这些事。今年暑假,我高中毕业,闲来无事,就来到了广州。你换过许多工作,此时的你,正在做一名快递员。广州的天很热,这段时间,我看到你早出晚归,四处奔波,但充满了充实的快乐。“我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可惜老天却和你开了一个玩笑:刚挣钱买的一辆三轮车被交警收了!之后一段时间里,我看得出你有些消沉:一天到晚待在家打游戏,什么也不做!就这样过了将近一个月,有一天表格来家里做客,父亲想到反正现在你还没有任何着落,就对表哥说了你的情况,希望他能带你一起去成都帮他做事,顺便能照顾你。表哥也答应了!你似乎没有理由拒绝这样的要求,便也同意去了!其实,我倒是一直很担心你能不能听他们的话,认真做事。刚开始,你表现还不错,我也就放心了。然而,每次你从事不让人省心,前几天父亲又来电话,听表哥说,既找不到你人,又打不通你的电话,给你安排了事情也不去做!真不知你到底要干嘛!你让我们操的心还不够吗?为此我打了好几天电话也不接,正值遇上期末考试,我还不够心烦吗?
      你总是说不要管你,然而若是我们听之任之,不管你,你现在会怎样?我不敢想象。我并不是不相信你,是不敢再相信你了!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虽然恨铁不成钢,至少我们是爱你的,你明白吗?
      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2016年即将来到,也可以说已经来临了不是吗,你不久就满18岁了,那就意味着成年!你必须学会这长大了,不是吗?

66#
发表于 2016-1-23 23:36:18 | 只看该作者

那个人

          1月21日,原计划于1月25日离开学校的我,早上六点起床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踏上了回家的旅途。我讨厌坐车,尤其是这种慢慢悠悠的长途车,好像永远也到不了终点。一路走来,遇见一些人和事都使得我们不断长大。
           在去成都的路上,遇上一位睿智的长者,听他讲述了一些人生经历和总结的经验,使我受益良多。本来我是想睡觉的,一直趴在桌上,他坐在过道的另一边和两位大学生聊着天,我不知不觉听到他们的谈话,竟入了神!他的穿着打扮尤其另我印象深刻。他头戴一顶黑色鸭舌帽,穿着黑色棉衣和牛仔裤,更另我感到奇怪的是,他竟戴了两副眼镜,里面是一副铁制白色边框眼镜(不知是近视眼镜还是老花镜),外面是一副棕色的太阳镜,一点也看不出一个老人的虚弱,反而有种朝气。听他讲述,他没读过太多书,1966年时由于文化大革命就辍学了,直到文革结束,这期间一直没能有机会上学。后来文革结束,由于一直对读书有种渴望,自学了很多东西,快到30岁才上大学,一直勤勤恳恳,终于学有所成,之后也找到好工作……也许这样的经历很平凡,但对于他们那一代人来讲也是极不容易的。后来,他又讲了一些他对大学的看法等,和对面的两个大学生交流的想法,作为一个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他既不是教授也不是老师,跳出时代的禁锢,谈起这些却处处击中要点。我虽然没有参与他们的谈话,但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听得一清二楚。最后,他以快播案为例,又说了一些看法,分析还是很到位,不禁让我对他产生敬佩之情。还没说完,火车就已经到站,匆匆忙忙结束话题,收拾东西准备下车。临走前,他还不忘给他们衷心的劝诫:珍惜大学的每一寸光阴,提高学习效率,学为己用,学有所成。
          人生就是一个场修行,每一个阶段都应有不一样的追求和目标,并且为之不断奋斗才最重要。

67#
发表于 2016-1-23 23:4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家之旅

            1月21日,人生是一场旅行,并不在乎目的地在哪,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回家亦是一场旅行,我不愿去想沿途的风景有多美,我在乎的只是能快点到家。
           天一点点地变黑,火车慢慢悠悠地在路上走着。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火车似乎永远也到不了终点。爷爷奶奶也打了好几通电话询问何时到,归家的心情越急切,等待似乎成了一种折磨。
            快到晚上七点,火车总算抵达宜宾。走出火车站,天已经灰蒙蒙一片。回家的末班车已经没有了,看来我不得不打的回家了,毕竟几十里的路坐其他车也不太可能。火车站附近一般都会有专门的车在我家的县城所在地和宜宾之间往返,然而,今天我的运气似乎并不好,转了半天竟然一辆车都没有!“再等等,应该会有的!”我一直在自我安慰。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会儿,一辆车缓缓开来,竟然是回家的车。走上前去询问一番,问题却又来了。附近只有这一辆车回家,只有我一个人去那儿。一般都是拼车回家,经济划算又安全,而且一般还要考虑那边是否有回宜宾的人,这样才能给司机最大利润,顾客也能划算一些。和司机交谈了一会儿,然后他打电话问了一下。这下我才知道,既没有回宜宾的人,也没有和我同路回去的人,这意味着若我想坐他的车回去就必须包车,通俗地来讲,我必须付来回的油费和过站费,还让他有得赚。最后算下来,竟是原来车费的五六倍!“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了,有钱我还可以接受,最重要的是,我没那么多的钱!难道我要露宿街头吗?”我心里默念着。“可以便宜点吗?”我必须试着让他减点钱。我在一旁默不作声,司机看着我,貌似在思考。这时,走来一个人。“小姑娘,要不我给你找辆车吧!只要.......”“我怎么有种被骗的感觉呢!呃,你是看准了吗,我兜里只有这么多钱了,坐还是不坐.......”心里仿佛在纠结。“管他呢,先回去再说!”“好吧!”又等了好一会儿,车子慢慢开来,搬着行李,坐上了回家的车。我以为上车就能走,八点左右上车,估计一个小时就能到,九点左右说不定就能到。然而事与愿违,坐上车刚走了几十米,车子就停了下来,等人!这种车一般坐四个人,然而此时恰好只有三个人,还差一个!司机还得等一个人。等了二十分钟左右,竟然什么动静都没有。“真的想骂人了,等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司机,还要多久才走啊?”我不得不问他了。“这不还差一个人吗,人来了就走。”“今天晚上不来是不是就不走了!”我生气地说道。听了我的话,旁边两个人似乎也有同感,也说了两句,司机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了?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也只是一个打工的人,自有人安排一切,他只是一个司机!旁边有个人按耐不住了,拿起手机就给他们负责人打电话,有点生气地说了我们情况。其实他们是一起的,已经等了两个小时了,竟然还没有出发。最后就像在骂人一样,对司机的负责人大声叫嚷催促他赶紧给我们解决事情。果然,刚挂电话,司机就接到电话,在高铁站有一个人,只需去接他,加上他我们就刚好四个人就可以出发了。“呵呵,是不是没有这通电话,我们还要等待呢!”我不禁在心里冷笑了下。几番折腾,差不多九点,我们终于出发了!其实,回县城并不需要多久,走高速路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到达,然而为了这一个小时,我找车,坐车等人竟用了两个小时左右!
        晚上九点四十多,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后,由于离家还有一段距离,我不得不坐摩托车回家。幸运的是,刚下车就遇到了摩托车,这时爷爷来电,告诉他我已经在县城了,十分钟左右就能到家了,不用担心。我家在公路边上,还没下车,我就看到爷爷拿着电筒在路边等我,看见我之后,赶紧来帮我拿行李,付钱。到家之后,奶奶又把饭端出来,饭一直放在锅里保温。原来他们还没吃饭,只是为了等我回来一起吃!
        路上多少辛酸苦楚,看到他们突然觉得一切都那么理所应当。
68#
发表于 2016-1-24 00:05:21 | 只看该作者

初雪

       1月23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天空中夹杂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簌簌地飘落着。
       昨晚睡得太早,九点左右就睡了,要知道在学校十一点睡已经算早的啦!毕竟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是不习惯晚睡的。早上五点左右,由于今天赶集,爷爷奶奶要准备菜去卖,他们起床后,我也跟着醒了。打开门,黑夜里,雪花肆虐地飘着,爷爷说了一声:“下雪了!”我像打了鸡血似的,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跑到门外。借着屋里透出的微弱的光线,我看到满天飞舞的雪花,好似一个个雪白的小精灵蹦蹦跳跳地来到人间。门前的树上,草地上洒落着积雪,可能雪下得不够大,地上还只是湿漉漉的一片,雪刚一触地就化了!远方黑黢黢的一片,天空透出黑色的深沉,洁白的雪花从黑暗里飘落。黑夜那么黑,为何你却那么白?
        天渐渐地亮了,远处的小山丘,房屋,田野露出轮廓,除了水泥地面上依旧保持原状,到处留下了雪的痕迹。雪仙子真是一个拙劣的画家啊,匆匆地给大地抹上一层薄薄的白色颜料,却忘记仔细雕琢。雪仙子真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啊,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啊,真美啊!”我不禁发出感叹,“这是童话故事里的画面吗?”
         记忆里的家乡下过两次雪,第一次我已经记不清是哪年了,第二次便是2008年那次,这是第三次。前几天听说寒潮来袭,心里一直有一种期待:今年会下雪。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空间里早已被雪刷屏,看来大家都特别兴奋啊!对于一个南方城市而言,雪是多么稀有而又神圣啊!不少大人孩子玩起了雪,雪虽不大,堆个小雪人还是轻而易举的。家乡有一种说法,用雪水泡鸭蛋特别好,这不表姐家弄了不少雪来泡鸭蛋。
         今年的雪不大,但却是下得最久的一次,记得之前下雪也只是一个在晚上下,白天基本上没怎么下 ,没多久就化了。此时窗外依旧下着雪,她静静地飘啊飘,伴着寒风,飘进窗里,飘进梦里。


69#
发表于 2016-1-25 21:29:15 | 只看该作者

素宴

        1月24日,农历腊月十五
        听奶奶说,今天是农历腊月十五,按照习俗,寺庙里(村里附近的一个小寺庙)会摆斋饭,而且是团年饭。这寺院也是随顺众生习俗广度众生,可来可不来,只要不违反戒律,也无可厚非。奶奶对这种事向来都是不忌讳的,也想去但没有人陪她去,在奶奶的劝说下,我也跟着一起去了。
        寺庙位于一座不太高的山上,但交通不便,离我家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到达目的地。听奶奶说,每逢寺庙里摆斋饭的时候,人总是很多。然而,不知是由于今日下雪气候寒冷,山高路滑,今天来得人并不是很多,令我有些失望。我们并不是虔诚的信徒,来这也只是祈求幸福安康而已。拜拜佛、吃吃斋饭足矣。
       寺庙虽小,但这次团年饭办得也是有声有色。和尚们主要是在佛堂里念念经,接待一些来往香客。厨房里大多是俗家子弟们负责,做饭、烧菜忙得不亦乐乎。我呢只是在附近转悠,这看看,那瞧瞧。
      坐定后,我们就等着开饭。据说在庙里吃饭一定要添三次饭,于是我这三碗都只敢盛少少的,把次数凑够。菜非常之丰盛,很多都是模仿的荤菜, 比如有糖醋鱼、炸鱼丸、莴笋炒肉丝等,不仅外观相似,就连吃起来味道也是极像的,甚至当我吃到嘴里也是傻傻分不清,但大部分都是用豆腐或磨芋制成的,真是让人叫奇。真佩服佛家弟子们的聪明才智。化斋菜为鱼肉,分明是俗家大菜但又没有违背清规戒律照样有滋有味大吃大喝。绝了!三碗米饭一粒不剩地扒完,不能浪费,这是对他们起码的尊重。
         吃这个团年饭其实是不要钱的,只是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捐一些功德钱。不在乎钱多钱少,心诚意至即可。来这儿的每一个人不管是不是信徒,至少能够以此为契机给新的一年增添福寿,又何乐而不为呢?
70#
发表于 2016-4-19 07:13:1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看待大学生短期支教

本帖最后由 董秀玲 于 2016-4-19 07:16 编辑

           据半岛都市报3月31日报道,中国石油大学第二批凉山支教队成立,他们将于今年暑假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支教。近年来,这种高校在读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走到贫困的地方从事支教的活动成为了常态。
由于这类活动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也叫短期支教。短期支教成为目前颇受争议的一种支教类型。支教志愿者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志愿者们往往还没来得及了解当地情况,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孩子们也没有学到多少知识,就要面临分别,不禁让人怀疑这种蜻蜓点水似的支教活动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孩子们又收获了什么?
是伤害还是关爱?

             短期支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志愿者们支教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首先,短期支教最直观的问题在于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相处时间短,当他们刚刚培养出一定的感情,还没来得及更深层次地了解对方,就要分别。这对于孩子们来讲,在心理上可能会遭遇较大的打击。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自然流露。
其次,短期支教的教学方式往往不同。短期支教老师的课堂无疑是“新奇又好玩”的,因为他们的目标并不在于能教会学生们多少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等。然而,根据网上的一些调查显示,有些山区小学并不是特别的支持短期支教,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短期支教对小学未来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受教学生在接触到大学生教学后感觉到自己学校的老师教学水平不高;其二:部分志愿者所教授内容是下一学期内容,导致学生在下一个学期出现不听课的现象;其三:支教带去的多样化教学,包括分发奖品,包括电脑多媒体的使用都是平时教学中不具备的,会给学生带去一定的心理落差,将不利于正常的教学。虽然这些只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但确实影响了短期支教的效果。

           短期支教一般是以团队的形式组织。从团队和志愿者本身存在的问题来看,他们在前期准备、组织能力、策划水平、后勤保障等方面都有欠缺。志愿者们往往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教学经验不足,上课过程中力不从心。前期挑选志愿者的标准低,志愿者素质低下,对于支教并没有实际作用还可能传递一些社会负能量。不少人甚至把短期去贫困支教当成“乡村游”、“墟落游”或是散心等,支教不是免费旅游,这样的志愿者不仅没有认真对待支教这事,也是对孩子们的极不负责。但这也只是个别现象,能有去山区支教的信念的志愿者大都是深思熟虑的,他们也都是怀揣着爱心和决心前往的。
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志愿者们也许并不能带去太多东西。支教的志愿者大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他们带去可能有先进的设备,但真正令短期支教有价值的应该是他们的知识、思想,由此澄清孩子们对现代社会更清晰的认识及激发孩子们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愿望。有了这种内在的动力才可能真正摆脱孩子们贫苦的命运,实现支教的最大意义。
短期支教好处多,但还得长期做。

       短期支教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我的机会。我校一名曾参加假期支教的学生说道:“参加支教活动是一件充满爱心的活动,支教期间每一次和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玩耍时,看到他们天真的笑容就会觉得很满足。而且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也锻炼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帮助我成长”。
据悉,现在我国在支教方面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对于大学生支教也有不少福利。比如志愿者在支教期间享一定次数的火车票半价优惠,提供部分生活补贴,帮助办理助学贷款,报考国家机关公务员加分等。而且在部分高校参与此类支教活动的学生在学校还加学分。
短期支教对于大学生有重大意义,但针对短期支教中存在的问题还亟待解决。不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抱怨志愿者呆的时间太短,倒不如不来。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短期支教长期做。孩子们不用为此事伤心烦恼,更多的大学生也能参与进来,传递更多的爱心给孩子们;志愿者们也能更好地协调与当地老师的教学方法,实现二者的结合,让孩子们体验到更多的学习乐趣,熟悉了当地的环境还可以更好地开展下一次的短期支教等。
每一次支教都有不同的收获,在短期支教的利弊中权衡,将短期支教长期做才可能实现志愿者与被支教者的共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