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火星月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1-5 12:38:19 | 只看该作者
赶不完的期末
还有几天就是期末了,还有十天就要放假了,还有十五天就要回家了,一点都激动不起来,接二连三的考试袭来,却一点把握都没有。
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我们寝室的宝宝们不再像之前一样各玩各的手机,不一样的喧闹是因为大家都在一起计算最近的事情做一个最近的计划,只有到这个时候大家才会着急。大家计算着说着惊叹着,才发现这一学期下来真的是有好多事情都没有做,有些同学剩下的日志都在发愁,而我愁的并不是这些文字的东西,而是期末考试。
也许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处理好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所以刚刚结束了紧张的高三,进入大学的时候就显得过于懒散,一天天的课不好好听,只是想着吃什么去,放假了玩什么去,所以一学期下来除了收获体重意外,别无所获。
计算着,接下来的十天里,有五科考试,新闻日志终于看到了六字开头,几个总结也写过了,考过的试都没什么把握不知道能不能过,剩下的最担心的就是新闻学概论了,不知道刘老会出一些什么样的题型,上课讲的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会怎么考,还要担心的是综合外语考试,虽然是最后一场考试,但是还是有些担忧,想想以前,以前的我怎么会为了英语考试而担忧。说到每一场考试都觉得自己会挂,明明大家大学来到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水平能力都不会相差太大,可是到最后为什么有些题型就可以特别从容的去应对考试,而我们只能怀着侥幸心理祈祷老师出的题不要太难?并不是能力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自律。
寝室里有个女孩每天都六点钟起床出去早读,自身喜欢英语,每一讲英语课都听的特别认真,现在当我们为了综合外语考试担忧的时候她就去复习其他的科目了。其实原来也想过坚持下来去干一件什么事,可是没人管就没了章法的自己真的是什么都做不了。
期末将至,难道真的要靠运气了吗?想要试试在这最后的几天里抱一下佛教,我不想计划着明年要怎么去学习,我只想着既然我已经荒废了一个学期,我不要接下来的时间继续荒废下去,愿我能够真的领悟,真的醒悟。
62#
发表于 2016-1-5 19:27:55 | 只看该作者
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成果展之新年作品展开幕式成功举行
本网讯(记者 火兴月)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展现我校设计学科的教学成果,由西南科技大学校方主办,校团委、图书馆、文艺学院承办的“我们的节日:设计让生活更美好——关于空间、家具与手绘设计实验展暨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成果之新年作品展”开幕式于12月31日下午2点在我校新区七彩柱广场举行。
本次会展开幕式由我校党委书记韩新明教授主持,学校党委常委、副书记张强、学校团委书记何涛、副书记王玺、图书馆馆长李嘉华、学工部部长陈玉芳、我院院长郑剑平、党委副书记肖国建出席了本次会展,绵阳美协副主席林山、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李兵也受邀出席,文艺学院设计系的师生也参加了本次会展开幕式。
开幕式伊始,我院院长郑剑平教授致辞。首先,他对参展的来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并向在场人员介绍了本次会展的作品内容。郑剑平表示,本次会展是对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师生2015年度工作的一个总结,这一年中,大家的表现不错,也退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希望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里,同学们与老师们的工作能够更加认真努力,更上一层楼。
接着是四川省国画院副院长、绵阳美协副主席林山先生的致辞。林山说,这一年中,我院设计系的师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成果,艺术设计需要创新意识,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促进学科发展,在学习中成长,将来为艺术设计行业贡献力量。学术主持人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李兵在讲话中也希望我们同在绵阳的两所高校能够相互学习,共同努力,促进学科发展,促进人才成长。
本次会展策展人文艺学院费飞副教授最后致辞,他表示,本次会展是2015年度设计专业师生的优秀成果汇总,希望本次会展能够圆满成功,也希望在2016年中,设计专业师生能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开幕式最后,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强教授宣布设计展开幕。
31日下午2点半,开幕式结束,新年作品展正式开始。
63#
发表于 2016-1-5 20:15:38 | 只看该作者
越努力越幸运
忘了是谁什么时候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我们时常抱怨着,抱怨着没有一对无所不能的父母;抱怨着没有天才的智商、没有情圣的情商;却不曾真正静下心努力一把。
常常有些事情让我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也谈不上挫折、坎坷,只是处理起来显得那么纠结,一遇到这样的事情,必有几天寝食难安,可是每当事情过去了又觉得不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吗,可是当时是为什么就没有这样坦然的感觉呢?后来再遇到感觉过不去的事情我都会让自己再坚持坚持,想想以前不也一样过来了吗?有时候自己一个人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些事情,其实都是自己平时的不努力造成的。
越努力越幸运,可是我常常忘记了要怎样努力。今天我们上了本学期的最后一讲现代汉语课,不知道这位老师下学期还会不会再教我们,反正我是挺喜欢她的。这一科也大概是我这些科目里面算是有点把握觉得自己不会挂的,因为虽然之前的两次作业完成的并不是多好,但是对于语法这里,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初中高中时的努力,让我此时此刻似乎变成了一个幸运儿,即便是那么久的时间都荒废而过,也能觉得自己这一科不会挂。
翻翻近几天写的日志,似乎都有一种愁云笼罩着,每一篇文章必提到的就是挂科就是期末,如果曾经努力过,现在又怎么会为了区区几场考试而担忧呢?
越努力越幸运,既然本来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那么努力起来,你的人生就像是开挂了一样。
64#
发表于 2016-1-9 12:13:31 | 只看该作者
结缘新闻
从最开始不知道广播电视学其实就是学习新闻到现在已经懵懵懂懂写了几篇新闻稿,慢慢接触了几个媒体,掐指一算,已经过去了四个月了。
四个月的时间,足够让一个人改变,,是的,我变得懒惰了,变得堕落了,变得比以前差劲了,但是一点都不妨碍我慢慢爱上新闻这个专业。
今天,上了海明欧巴的最后本学期的最后一讲课,好像下学期也没有刘老的课了,心情似乎变得沉重了一些。从还没有来到四川开始,就已经被这个有点烦人的半老头要求在龙新网注册开始写些东西,来到这里之后才渐渐发现了他的有趣,我们的龙新网龙新通讯社总是出问题,我们15级的来了之后已经出现了好几次了,总是面临着被关网的危机,这一次,还没有完全处理好上次的事件,又迎来了再一次的危机,多灾多难的新闻系,多灾多难的龙新网。
自从加了刘老的QQ之后,总是觉得这老头总是发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但是过了之后你又不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好像刘老的关注点总是比我们提前一些,发的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似乎都是一些最近的新闻。昨天,又看见刘老发了一个什么“归隐倒计时”心想,这次又是什么呀,结果没想到今天又看到了长一点的“归隐”。后来还是没能明白写的是什么,跟室友说了之后,才明白,刘老有可能不再做系主任了,其实听到这个消息,无论最后的结果是怎样都有点震撼,因为这次事件的原因好像就是刘老所说的“两百块钱”的事。
不知道为什么,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为刘老感到有些不值。从来不想在日志里评判别人什么,因为会被看到,但是我想在这里说说对刘老的看法。
还没有来到这里的时候,就感觉到好像是一个有点偏激的老头,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好像比较多,但这些都是还没有见过本人的一些观点,来了之后,就有些个人崇拜了,因为感觉刘老知道的好多,也许是这个原因,其他的课上都会玩手机没那么认真的听,但是刘老的课上,也许是害怕,也许是感兴趣,基本上能保证认真的听完。
今天最后一讲中外新闻传播史的课上,付老师最后的一句话是,一定要爱上新闻这个专业,因为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这个专业,如果不爱上它一定会很痛苦的。我想我已经喜欢上看新闻系,可能其中有不少原因是因为这个有些倔强有些执拗的半老头,既然已经与新闻结缘,就希望能够在这条路上好好走下去
65#
发表于 2016-1-9 14:24:33 | 只看该作者
人在氤氲
距离最后一科考试还有五天,每次过了周四上午,我们就像是已经到了周末一样,因为周四以后就没有课了,每次上完周四的课我们寝室就会一起出去吃顿饭再唱个歌什么的,但是这次考试周前的周四,我们却一反常态,并不是努力的进入复习状态,而是一起看剧。
周四上午,上完了英语课,考完了思修,终于迎来了可以好好睡一觉的时候,最近新的一部剧就这么占领了我们的空闲时间。女孩追起剧来可谓是丧失理智的,一下午七个小时一动不动的坐在床上,到最后大腿都麻了才知道下床上个厕所。看了一天的剧,终于在晚上的时候决定出去走走。
今天是周六吧,好像说的。原本打算好的复习复习看看书,好好学习,准备准备考试,结果手机没电了,闹钟没响,所以起得晚也是有理由的。浑浑噩噩到了十一点半,什么都没干,又到了该吃午饭的时间了,定了外卖的我们,还是没有下床的力气。跟家里那边的好朋友打了几个电话,发现他们都已经放假在家了,约好的要去接我的朋友也在等着我了,突然想想感觉自己好堕落,不仅现在想家想要快点回去,可是又感觉会挂科。
感觉像是活在氤氲当中,什么都干不好,什么都做不成,又想要快点回家,看看别人,已经读了很多本书,写了不少东西,而我,只是把老师布置的任务拉寥寥草草的完成了,一学期下来,一无所获,大家都在谈论寒假要周末玩的时候,我却是在期盼只要这次不挂科,下学期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争取期末的时候不会因为挂不挂科的事情担心。
看完这部剧,我就去学习,争取不挂科。
66#
发表于 2016-1-9 15:42:08 | 只看该作者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终于看完了那个平凡世界里的形形色色,心情异常的激动。因为又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贴上去了。
  家,便是人无论处在任何地位,身在何方,还是时针停在任何的地方,什么时间;我们都会留恋与思念的地方,因为有我们永远需要报答与回味的亲人,这里有我们永远无法割舍与放弃的爱,无论你是富裕还是贫穷,无论你是健康还是疾病,家永远都不会抛弃你。
  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我的父母,对父亲母亲的爱我想自己是永远无法报答,只想努力学习,只想快点大学毕业,只想快点赚钱。让他们少辛苦一点,可纵是以后给他们丰厚的物资,可他们而额上的皱纹,老去的年华,虚弱的身体,谁来负责。
  多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天冷了注意身体;告诉他们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身体很好;耐心去听取他们的罗嗦,即使你不按那样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知道你已经长大,别再让他们担心。
现在好想他们,好想过年。别急,照顾好自己,我马上就会回来;爸妈,注意身体,现在你们身体健康才是我们唯一的安慰;老哥,虽然你们现在年轻,可在为未来拼搏时也要注意身体。
  人类无疑是群聚的动物,如果我们没有朋友,请试想我们的生活将是多的混乱迷茫?
  少平也是。金波,晓霞,师傅……我想无疑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们分享彼此的幸福与痛苦;分享彼此不告与人的小秘密;分享对事物的态度与观点;分享彼此的幸福的小日子;分享彼此的经验。
  痛苦时只需他们的肩膀靠一靠,无需语言;快乐时便与他们分享你的幸福,谈天说地;好久没联系他们时,一句:你死哪去了,以为你从地球上消失了。表面上是反击,可只有彼此知道那是一种无法言语的爱;习惯一上线便是:猪头,小狗,流氓,咖啡猫,豆豆等特殊的称呼给特别的你。
  真正的朋友是基本不会发生矛盾,因为彼此太珍惜这份友谊,彼此太理解了解对方。记得自己在纠结痛时,星肖告诉我说:无论遇到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们,朋友就是在……感谢。有你们是我最大的幸福。
  有人说:人的一生只会谈三次恋爱,第一次,你爱他,他不爱你;第二次,他爱你,你不爱他;第三次,便是与你结婚的他。是,相爱的不一定适合结婚,结婚的不一定是所爱的,生活也许总在如此悲哀。
  无论曾经的爱情是多么热烈,可最终结局又是如何。一切都已是过去,只有大亚湾,惠英,明明才是他最终的选择归宿。
  感谢珍惜曾爱过你的他(她),没有一个人的爱是廉价的,也没有一个人的爱是多余的,你难道不知道,在他为你耗费青春时,也许属于他的幸福早已从他身边悄悄溜过!
  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是灾难还是幸福在下一个路口等我们,就像我们永远不知道看似外表完美的苹果里面是好是坏,只有自己去品尝,自己去接受未知的结果。作为平凡的我们,注定会有一个平凡的世界。可我想我们要向少平学习,学会乐观勇敢的去接受面对生活的一切不幸,认真对待任何一份工作,热情对待每一个人。如此的话,同样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别人的尊敬。
  无论遇到什么正如自己经常会:闭上眼睛,即使流泪,也会告诉自己,淡定,深呼吸,为了自己的身体。正如可爱的兰彻:人的心是很脆弱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哄它:一切顺利。
  加油!相信一切都会好的!平凡的出身,相信会有灿烂的人生。
67#
发表于 2016-1-9 16:2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火兴月 于 2016-1-9 16:30 编辑

读《汶川记忆》有感
那一年,在新疆,并没有什么感觉,电视上的死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都像是电视剧里那样,对于我来说显得那么不真实,太遥远的东西都不会有太多感触,直到今年来到四川,十一去了北川的地震遗址,再到现在读过了《汶川记忆》,算是真的有些感触了。
活着和死亡就只隔了那么薄薄的一扇门,推开死亡的门,就再也回不到生了,生命是如此脆弱和无常。2008年,中国人才从雪灾的阴影中走出,孰料又是天灾,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抵达受汶川大地震波及的四川省都江堰市,开始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总理要求部队指战员排除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前往受灾最严重的汶川地区。他说,“千方百计进去,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大地震无可挽回的发生了,灾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军和武警部队迅速出动,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
  看到躺在废墟中血肉模糊的人们,看着那些惊恐失魄的孩子,看着千千万万担惊受怕的群众,善良的人们以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情、表达着悲悯、传递着温暖、释放着坚强和信心。电话、短信、网络千方百计地传递着人间真情,温馨爱心。默默地祈祷、祝福!只希望灾区的人们平安!
  看到生命如此脆弱,有时候也感慨,人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还不如吃好,穿好,尽情享受,潇洒每一天,别再为难自己,也没必要为生活精打细算了。可是,想归想。每天,还是条件反射地起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写自己有感的文字,看到网上朋友热心的支持,心中又充满了豪情壮志。生活之路我走得很艰难,但我不想回头,我追求我自己的理想。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吃喝玩乐,不是我所向往的,过得去就可以了。
  一边是死的悲哀,让人唇亡齿寒;一边是生的进取,让人坚持不懈。看到灾难中生死两茫茫的场面、活着的亲人揪心的牵挂,一种震撼的念头就是:“活着,真好!”让我们为遇难的不幸人们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灾区的老百姓们寄以最诚挚的问候,希望他们能直面灾难,勇敢的生活下去!
  人定胜天,相信这世间还有温馨的爱!我们有太多的道义责任,奉献至诚爱心!让我们一起见证苍天无情人间有情的壮举!
68#
发表于 2016-1-10 12:57:48 | 只看该作者
读《父亲的江湖》
最近闲来无事,又读一本书。本是在教研室随手拿起,读罢,却感触颇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父亲的江湖》这本书是著名学者于建嵘的杂文、演讲、对话、小说精品集,全书分为“我的农民朋友”、“有一种抽象愤怒”、“底层政治与社会变迁”、“美丽山水是悲伤”四部分组成,包含了作者最近几年的杂文、随笔和小说,与国外知名学者如詹姆斯.C.斯科特、芮捷锐、毛里和子等人的对话,以及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伯克利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的演讲。
于建嵘先生的文字呈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底层立场与悲悯情怀,同时体现了他精湛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情感表述,非常感人,非常生动。
在文章的第一个部分中,于建嵘将农民称作是自己的兄弟。他说,这个世界很少有把农民工当成是孩子看待的,起码没有当成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农民工是非常多的,在我的家乡,新疆,那里是一个以棉花为主要经济作物的省份,我家附近,有不少农民工居住,每年到了秋季棉花成熟可以采摘的时候,天蒙蒙亮就有好多农民工在十字路口那里“钓鱼”,等着雇主来接他们去田地里赚钱。秋天里早晨的新疆是想不到的寒冷,它不同于冬季的刺骨,却足以让人瑟瑟发抖。夏秋两季,植物上总是沾满了露水,渗进衣服里更是格外清冷,农民工的苦楚可想而知。农民工也是这个世界、这个地球、这个国家的一部分,当善待每一个地球的主人,他们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有一种抽象愤怒,假如我们所有人都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只能在家里抱怨,可能最后走向街头,用大砖头表示他的愤怒,为了让我们的民众不抱怨和不走向街头,我们就需要给他们抱怨的机会。抱怨不出的愤怒,实际就是一种抽象愤怒,由于意识形态以及社会总体价值观的限制,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真实地将自己的愤怒表达出来,愤怒经过长时间的积压之后会暴露出更多的不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对于政治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政治精英活动的层面上,我们需要深入底层社会生活的内在结构中去寻找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我们对那些主导社会发展的精英们也不能停在道德评价的层面上,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制约精英们行动的社会力量,而这种力量来自政治背后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然后才是制度的设定和遵守。
就像于老先生说的那样,今天的中国社会,表面上很美好,GDP增长的数字很振奋人心,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很先进,奥运会、世博会很提起长脸,充实的国库让政府能够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很骄傲。可是在角落里,站立的却是或茫然或惶恐或自我麻醉、心灵无处安放的人们,背后更是无数个普通中国人的艰难生活和伤痛故事。
合上刚刚读完的一本书,再看看当下,我们既处于这个社会,便不能抱怨,不能感伤,只能努力去适应这个社会。
69#
发表于 2016-1-10 13:04:25 | 只看该作者
“党风廉政建设”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2016年1月8日下午2点,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党委主办,第四支部承办的“党风廉政建设”演讲比赛在东八F座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比赛由文艺学院老师杨春燕、付靖芸、李艳琴作为评委,还特地邀请了党委书记韩新明、文艺学院院长郑剑平、党委副书记肖国健、副院长田彬华以及各支部的支部书记作为嘉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据此,参赛选手们各自演讲了自己的见解,其中,来自第四支部的张译老师和来自第五支部的赵多老师共同演讲了“辅导员的廉洁观”,她们以对话的方式表达了她们作为辅导员代表,对于“坚定反腐倡廉建设”的看法,演讲十分精彩,也得到了观众和评委老师的认可,她们获得了教师组一等奖。另外,来自第二党支部的陈乔月同学以自身经历为例,在演讲中表明我们作为学生一代,要树立正确的廉政观,她的演讲引起了在场学生观众的共鸣,获得了学生组的一等奖。看了本场激烈的比赛,来自文艺学院15级环境设计专业的倪明瑞表示,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变开始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争取为党的廉政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比赛接近尾声,党委书记韩新明老师颁发了了一等奖的奖状并进行了比赛总结。本次比赛提升了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程度,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精神,提高了我校党建工作水平和党员的素质。
最后,选手们和评委嘉宾合照留念,本次比赛圆满结束。
70#
发表于 2016-1-11 14:57:05 | 只看该作者
《悲惨世界》读后感
上帝欲叫人灭亡,先叫人疯狂。这是出自卡夫卡的一句话,我觉得现实就是这样。
冉阿让因一块面包而入狱,出狱后,他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其他人的歧视,然而现实逼迫他旧态复萌,他偷了主教一个烛台,主教却没有怪罪他,反而送他另外一个烛台。在善良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洗心革面,变得乐于助人。这段也正如作家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收留珂赛特做养女,冉阿让身上体现了人道主义,同时反映那个时代的悲哀,是下层人民的苦难的缩影,这些源自法律习俗的压迫。世界不是完全的,不是绝对的,就像小说中的德纳第夫妇,这对夫妇对珂赛特百般欺压,还将珂赛特母亲寄来的东西给自己的女儿,最后沦为丐帮帮主,是典型的自私自利的小人物。
珂赛特的母亲芳汀,是冉阿让工厂里的女工,怀下珂赛特却被男友抛弃,为了珂赛特的生活,变卖首饰,甚至牺牲灵肉也要把珂赛特养大,芳汀对女儿深深的爱可见一斑,威穷其一生追捕冉阿让,却发现冉阿让很善良,于是他无法面对多年坚持的信念,选择了跳河。也许有时候,我们就像小说中的人物,但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打开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世态炎凉,人们或许变得丑陋贪婪,也许乱世出英雄,这样的背景下诞生恩佐拉革命青年的领袖,风度翩翩,在策动的起事中壮烈身亡。不管怎样这世上还是有正义存在。为正义而亡,也算死得其所。我觉得主教也是一个人道主义形象,把冉阿让引入正途,让人深刻体会到仁爱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能感化所有冰冷麻木的心,这也是小说一大亮点所在。
读完这本书,不禁为人物的品质感动,他让我领悟到:原来在那样一个黑暗和冷酷的世界里也有光明和温暖啊!我不能忘却那些为革命燃烧的鲜血:当革命的起义者安灼拉发现了黑暗的忠实走狗沙威,让冉阿让杀掉他时,冉阿让却为他松了绑,放走了他。令我疑惑不解的是,沙威的追踪使冉阿让东躲西藏,惶惶终日,他为什么不借此机会除掉这个罪大恶极的人呢?谜底在剧终揭开:沙威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认识到那个黑白颠倒的社会,那个冷漠绝望的世界,并不是他所维护和爱怜的,在善与恶的冲击下孤独而又绝望的跳江自杀,我才明白,他是在通过自己的博爱、宽容及其崇高灵魂以及众生之下卑微的存在,重新唤回生活在那个悲惨世界里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他坚信,这会开启一个美好而又光明的新纪元。
也许我们很难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心中拥有一片光明,用善和爱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灵去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