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媒介生态案例集锦

查看数: 65751 | 评论数: 676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2-11-2 16:38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12-2 18:07 编辑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生存环境、自身能力决定了其生态的质量。本案例关注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生存状况。 【案例】王克勤 【尴尬无奈的中国新闻人 ...

回复

刘海明 发表于 2025-7-15 22:45:42
【案例】

突发!记者采访被推搡受伤、多台摄像机被砸!

今天(7月15日)上午11:30,潇湘晨报、湖南都市频道、湖南爱晚频道及长沙政法频道等多家媒体记者来到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进行采访。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突然发生,在沟通过程中,该公司负责人突然冲出来,将其中电视台记者的一台摄像机高高举起,砸在地上,摄像机瞬间被摔成碎片,另外一台摄像机的遮光罩被强行掰下,还有一名记者的收音麦屏幕被摔碎。湖南都市频道摄像记者在冲突中受伤,眼镜被摔碎,衣服被撕烂,牙龈出血。
以下为潇湘晨报报道原文:
长沙市刘先生向潇湘晨报晨意帮忙记者反馈称,他在长沙联东U谷的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购买了一批2*2.5㎜²及2*1.5㎜²的电缆,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他要求公司寄去一部分电缆至陕西协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检测,发现电缆不仅低于国家推荐标准,也并未达到该公司提供的企业标准。



7月15日,晨意帮忙记者来到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公司谢姓负责人在接受采访过程中表示,可走法律程序,“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合格的。”
回应中,该负责人突然冲出,将电视台记者的摄像机砸碎,并推搡记者,试图抢夺记者手机。



随后,含浦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事件正在处理中。




来源:传媒茶话会(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刘海明 发表于 2025-7-9 19:27:51
【案例】

车企怎么连媒体老师车马费都开始拖欠了

在汽车公关届,车马费这三个字,已经从“基本尊重”沦为“神秘奖励”
曾经,媒体老师去车企活动,是被当“座上宾”的。
全程商务舱+五星级酒店,送行李送伴手礼;
拍摄配专职司机,餐饮配香槟,一进场就是CEO握手三连:“老朋友来啦~”
现在呢?
接机:没有
交通:自己打车,留发票报销
住宿:预算里普通那一档还要你垫付
饭:自己买,餐标别超50
你以为你来试驾是为了“专业报道”?
品牌以为你来是为了“热爱发声”。
写了稿、发了图,结果车马费:
一直在“流程中”,从不见到账上来。
问一下:说“财务那边在走流程”;
再问一下:说“领导对稿子反馈不太满意”;
最后你急了,他们就冷冷地回:“这个本来也不是硬性要求。”
媒体人愣住了,我这是来试驾的,怎么还得带KPI来的?
“老师”这个词,只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在这个行业,喊一声“老师”,只是出于习惯,不代表尊重。
当年媒体人在车企传播体系里是金字塔顶端的资源,能写稿、能发声、能引导行业风向。
但时代一变,他们成了“可替代项”:
不带货、不涨粉、不直播;
发篇稿还要坚持表达,发票流程还贼复杂;
最致命的是——内容看的人少了。
从传播矩阵主力变成“人情内容备选”,地位掉得比库存车价格还快。
但是车企真的没钱了吗?
有钱,当然有。
只不过都给了抖音、B站、小红书的达人了:
车企眼中的传播优先级如下:
抖音头部主播 > 抖音百万车评号 > 小红书颜值KOL > 快手土味段子手> 微博喷子王 > ……> 你,一个正儿八经写稿的媒体人
那些人,来了就有出场费,发不发内容再商量;
内容没转化也无所谓,只要气质够符合“品牌年轻化”就行;
一句话不满意可以让品牌反复妥协,全程高度配合。
他们是平台宠儿,是预算入口,是品牌的KPI伙伴。
车企现在要的不是专业判断,是“热度指标”。
传播鄙视链的倒挂,是一场话语权转移
车企不是不懂传播,而是他们更懂流量。
媒体想讲道理,达人只要说:“老铁你看带派不”
媒体写三千字试驾稿,完读率不高;
达人拍一个30秒视频,点赞3万。
自己写的“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达人可能只重复一句:
“家人们,你看这个车到底帅不帅?”
品牌不是不要内容,而是专业垂直内容需要的少了。
它们要的是“现象级”,而不是“解释型”;
要的是“种草热帖”,而不是“理性分析”。
品牌部同学要提报预算,他们最后都会问一句:
“这个内容有没有ROI截图?”
拖欠车马费,只是媒体出局的开场哨
你以为你是被“忘记了”,其实是被默认为不重要了。
拖欠车马费,不是财务的问题,是传播决策的问题。
它传递的信息很明确:车企不再依赖垂直媒体了。
甚至很多车企,公关预算已经快被整合到市场里,
预算统投达人、平台、短视频、红人直播,
媒体那一小块,连个专属负责人都找不到。
这不是尊重的减少,是体系的重构。
媒体老师的车马费迟迟不到账,而达人连转场车都是商务的
这一切你不能说错,只能说时代换人了。
媒体写稿没几个人看,达人直播搞不好来了上百个线索。
品牌不是傻,只是现实得令人心寒:
传播,早就不是讲理的地方了,而是看谁能吵得最热闹。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刘海明 发表于 2025-7-5 13:54:42
【案例】

马里 Joliba电视台遭禁播六个月后恢复播出 且坚持“不作自我审查”


编辑:梅镕缨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