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编辑:洪韵 |
【案例】 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李斌辞职,加盟华大基因 近日,“传媒特训营”获悉,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李斌已离职并加盟华大基因。 3月18日,一篇《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发布》的新闻报道显示,李斌目前担任华大集团副总裁。 不过,“传媒特训营”在华大基因及华大集团官方网站上,尚未查询到李斌的信息。 资料显示,李斌,199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毕业后任新华社国内部记者,从事时政、环保、科技报道,曾任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政文采访室副主任,后任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分党组成员。高级记者。 曾获2010年“新华社十佳记者”、“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西城区“百名英才”等荣誉称号。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2004年中国首座北极站记者团成员,著有《二探北极》、《你还是你吗?——人类基因组报告》,主编《领跑力: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引领之道》、《极度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等书。 2023年1月1日,李斌发布了一条朋友圈:2022,属于过去!2023,属于勇于开创未来的每个“你我”,属于勇于追求未来的每个生命...配图是他与人合著的新书《未来产业》、他主编的新书《生物经济——一个革命性时代的到来》。 消息称,李斌今年1月从新华社离职,出任华大集团副总裁。检索发现,李斌与华大基因“渊源”颇深,早在多年前就开始陆续报道华大基因的新闻。 2015年,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举行的新智能时代论坛上,华大基因的董事长汪建受邀参会,李斌被形容“功不可没”。 2016年,李斌已经与华大基因董事长“面对面”。 资料显示,华大基因公司成立于1999 年,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公司。 这家近20年前因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而成立的企业,在业内有着“生物界腾讯”和“生物界富士康”之称。 华大基因参与了“千人基因组计划”,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第一个亚洲人的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并同欧洲7个国家、11个研究所就“构建人体肠道菌群基因集”开展合作。 近年来,华大基因在舆论上,多次与自媒体、媒体记者产生冲突,其中广受关注的一次是科学家饶毅点名批评。 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生物学家饶毅通过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布《表扬尹烨证明自己卖假药:公布几十篇论文无一检验过其益生菌的任何生物学作用》一文,公开点名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推广的益生菌为假药。 尹烨不得不对市场质疑进行一一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华大基因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即获准上市。 彼时,该报道正是出于李斌之手。 文章提到,华大基因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获准上市,名为“火眼”的华大基因病原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在武汉紧张施工,“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建博士于大年初一‘逆行’进入武汉坚守至今”。 有评论文章认为,复盘华大基因在一系列事件中的公关,发现鲜有亮点,反而是无所作为,“懒于”应付。 在一波又一波的争议性事件中,华大基因已经从最初的千亿市值掉至不足300亿。 资料显示,自2017年7月A股上市以来,华大基因的股价一度达到261.99元,成为当时仅次于贵州茅台的中国股市第二高价股,市值破了千亿。 然而,仅一年时间,华大基因的股价已跌破百元大关,市值也相应缩水约三分之二。截至 2023年2月28日收盘,华大基因的总市值为230.43亿元,较刚上市时,已跌去八成。 2022年,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总收入71.26亿元,同比增长5.32%;实现净利润8.1亿元,同比下降44.42%。 “从结果看,华大的这一路公关太过懒散,缺乏系统性和长期策略,既没看到有效措施,又任由负面舆情爆发。”上述评论文章认为。 更有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解决问题的关键,或许在于华大自身如何弥补其在管理、公关等方面的短板。 此次,华大基因邀请到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担任副总裁,不知能否弥补其公关方面的短板。 来源:传媒特训营 编辑:洪韵 |
【案例】 美国媒体大亨警告称AI可能“破坏”新闻业 美国媒体业亿万富翁巴里·迪勒(Barry Diller)警告称,除非出版商能够利用版权法加以控制,否则人工智能将对新闻业造成“破坏性”影响。迪勒表示,自由允许人工智能访问媒体内容将被证明是一个错误,“合理使用”的概念——可用于涵盖机器学习数据集中受版权保护的材料——需要重新定义。如果有必要,他愿意修改版权法。 来源:全球TMT 编辑:洪韵 |
【案例】 新华社退休记者被诉索赔200万,此前被曝受贿洋房帮商人写文章 2023年6月,张厚堂起诉新华社退休记者汤计名誉侵权一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立案。 这起“名誉侵权”案,得追溯到多年以前。2021年,汤计被曝出利用个人影响力,帮助商人“平事”,并受赠了一套250多平方米的洋房。 汤计,曾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编委,也是截至2015年新华社建社85年来第一个“荣立个人一等功”的记者,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十大‘正义人物’”等称号。 从新华社退休后,汤计又创办了微信公众号“汤计典频”,继续“发光发热”,在内蒙古颇具影响力。 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间,汤计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汤计典频”(现已更名为“满子典频”)连续发布6篇文章。 文章的内容,涉及内蒙古宏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内蒙古宏泰”)与其他股东间的一桩股权纠纷案,内蒙古宏泰则在相关诉讼中败诉。 从判决书等司法材料来看,这是一桩并不复杂的股权纠纷案件。 2019年,内蒙古宏泰被股东张宇起诉了。张宇说,2018年4月,另一名股东苏茂元将其持有的内蒙古宏泰1040万元股权(持股比例为18.72%),转让给了她,双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协议生效后,张宇的股权由之前的13.5%,变成32.22%;但内蒙古宏泰一直拒绝为张宇办理股权变更登记,理由是“没看到协议和凭证,不认可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法律事实如此清晰的情况下,内蒙古宏泰自然一败再败。 但在内蒙古宏泰败诉后,新华社退休记者汤计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 “排外欺生,法治不彰”“执法者装睡打鼾”“法院还能守护最后一道公正防线吗”……汤计在其发布的文章里,使用了大量个人情绪强烈的措辞,为内蒙古宏泰“大声疾呼”,公开指责判决内蒙古宏泰败诉的各级司法机关。 已经花甲之年的汤计,为何如此积极介入这桩经济纠纷案件? 网络流传的一份《财务审计报告》,披露了汤计女儿汤苜获得一套250多平洋房的情况;根据内蒙古宏泰一名高管的说法,这套洋房,是由内蒙古宏泰出资,汤计未出分毫。 赢了官司却惹来“舆论质疑”,张宇等股东不堪其扰,从2021年初起便开始向内蒙古公安厅、内蒙古纪委等对汤计等人进行实名举报。 这些举报材料称,汤计除了在线上通过“汤计典频”发布多篇“扭曲事实”的文章、给不遂其意的司法机关“扣帽子”外,还在线下亲自跑到警局,给公安机关施压。 例如,举报材料称,汤计带着山西朔州商人殷培智去呼和浩特市公安经侦报案,诬称张宇父母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资产;经公安长达半年的调查取证,认为不属实未予立案。 又如,举报材料还称,2020年底,汤计带着殷培智前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公安局经侦举报,称“张宇、苏茂元股权转让案是虚假诉讼”,要求公安机关抓捕所谓“涉案人员”。 2021年12月,《财经》杂志资深编辑李廷祯在其微信公众号“鹈鹕说”发表了数篇文章,披露汤计受赠了一套价值159万余元的洋房,位于呼和浩特市恒大翡翠华庭小区首期14栋。 文章展示了的《财务审核报告》显示,这套洋房是由汤计女儿汤苜于2018年5月20日签约,已付全款。 对此,2021年12月6日,汤计在其个人微博公开回应称,“原新华社记者汤计遭遇诬陷围攻。” 汤计称,从2021年12月1日开始,“鹈鹕说”对其进行了连续抹黑攻击,“大概就是我历年来为无数蒙冤者受屈者发声呐喊的代价。”汤计还称,已请求党组织与纪检部门调查,以及自己“经得起考验!”和“会采取法律行动维权!” 2023年2月,张宇收到了内蒙古高院的终审判决书,汤计一直“声援”的内蒙古宏泰又败诉了。 这起延宕多年的案件,有了最终结论。重新回味汤计当年连续发文“法院还能守护最后一道公正防线吗”的强力质疑声,未免令人唏嘘。 而汤计被曝“受贿洋房后写文章帮商人平事”的事情,并未就此落下帷幕。 2023年6月,张宇的父亲张厚堂以“名誉侵权”为由,将汤计起诉至法院。 张厚堂在民事起诉书中说,汤计在发布于“满子典频”的一系列文章中,用“布局挖坑”“伪造证据”“铤而走险”“谋财者”“窃取”等侮辱性语言,对其进行诽谤,捏造了“在政府及公检法部门有后台”“伙同会计师事务所骗走公司账本”等。 张厚堂说,上述文章发布、蔓延后,对其品德、声望等人格方面的负面评价汹涌如潮,严重损害了其名誉权。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和施暴场所,汤计作为传媒界的功勋人员,本应加倍珍惜党和政府给予其的各种崇高荣誉,更应比普通公众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 张厚堂在起诉书中说,遗憾的是,汤计却在利益驱使下,插手原告公司股东之间纠纷,无视多份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事实,公然利用其实际控制的公司和身份影响力,在微信公众号上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大肆捏造或歪曲多起事实并大量使用侮辱性语言对原告名誉进行贬损,以达到其通过网络舆情影响司法裁判的最终目的。 针对被起诉、索赔一事,2023年6月19日,笔者在一微信群中询问汤计。 当晚,汤计在群里转发了一篇“满子典频”刊发于2021年3月8日的文章《院长成了案件掮客,法院还能守护最后一道公正防线吗?》。 来源:网易新闻 链接:https://c.m.163.com/news/a/I7M5QPDH05533F8G.html?spss=newsapp&spsnuid=ZUOylByiJhFEmMCusk827EzNG%2BDH61bpy2XhBqMKtkA%3D&spsdevid=CQk2Yzk5ZThiZDcyMjY0MDY0CXVua25vd24%253D&spsvid=ZjYzNzFhYmYtZWY3Ny05Y2YwLWZmOWUtYWRhYmJmOGI1Y2Iw&spsshare=wx&spsts=1687241186489&spstoken=qXtbR1fo5adRvIWZkYhYScSDVb6n1tcLSY%2BhHxe4CUE6G4F%2BsawkHJGISJTkbTcKqCHCiNaexrqyQjBOeqQKOw%3D%3D&spssid=68f40a115574b14197ca864b9b324120&spsw=2&isFromH5Share=article 编辑:洪韵 |
【案例】 科技观察丨推特API收费引争议,让土耳其地震救援雪上加霜? 近日,土耳其地震发生后,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一直在使用一个重要的Twitter工具API来梳理该平台的求救电话,其中包括那些被困在倒塌建筑物中的人。 然而,这个起到“生死间桥梁”作用的应用工具,最快将在2月13日不能再被免费使用,因为Twitter公司计划收取每月至少100美元(约681元人民币)的费用。 目前,官方表示,收费将会再推迟几天。 让土耳其地震救援雪上加霜? 土耳其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Eksi Sozluk的创始人塞达特·卡帕诺格鲁对此表示:“这不仅是为了救援工作,也是为了物流规划,因为受灾人群会在Twitter上传播他们的需求。”而月付100美元,对许多预算有限的志愿者和非营利组织来说,实在价格不菲。 因为与救援有关的信息量非常大,人类无法手动完成。所以,非营利组织人员、研究人员和其他志愿者,就需要这种被称为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工具来分析Twitter数据。 卡帕诺格鲁说,数百名“好心人”一直在分享他们自己的付费API访问密码(Twitter已提供具有更多功能的付费版本),用于救援工作。但他也表示,这“不可持续,也不是正确方式”,甚至可能违反Twitter的相关规则。 2月13日是Twitter设定的免费访问API的最后期限,这对土耳其及其他地震受灾区的数千名志愿者而言,是一个额外挑战,因为他们的全天候救援工作非常需要利用Twitter这一独特的开放系统。 “对于使用Twitter API进行灾难监控的土耳其编码人员来说,这尤其令人担忧。我想世界上其他使用Twitter数据监控系统的人也同样忧心忡忡,”伊斯坦布尔奥济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阿金·温维尔说。 有分析认为,新的费用会给参与救援的程序员、学者和其他试图使用API的人带来更多负担,这道新筑起的API付费墙是埃隆·马斯克接管Twitter后榨取收入的最新尝试。 付费API上线时间再次推迟 据悉,Twitter官方原定于2月9日关闭免费的Twitter API,但对于后续上线的付费Twitter API并未公告详细信息,只是确定每月费用为100美元(当前约 681 元人民币)。 马斯克提到,这项政策是为了解决推特上充斥垃圾消息机器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也使许多正常使用的机器人被迫关闭。在推特宣布新政后,不少推特机器人作者开始向关注者道别。 随后,Twitter将上线日期推迟到了2月13日。但距离正式上线还有几个小时的时候,官方现在再次发布推文,表示再推迟几天时间。推文中并未明确具体的上线时间。 Twitter此前已经确认将会推出新版免费Twitter API,限制每位用户每月只能发送1500条推文。这是个只有写入的 API,因此第三方 API 客户端无法利用该免费API重新上线,也无法通过该API来启用RSS订阅读取用户的信息流。 Twitter官方声称,这些变化将提高质量、减少垃圾邮件并实现繁荣的生态系统。目前,尚不清楚这将如何实现。 来源:界面新闻 编辑:洪韵 |
【案例】 首席记者李微敖:今天做记者仍有意义,仍可能带来个案,乃至小范围局部的进步 最近,关于新闻学和新闻业的话题,在网上引起了一些争议。 学新闻到底有没有意义?从事新闻行业能不能养活自己?诸如此类的讨论,在传媒圈内外掀起一轮热点。 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虽然人们每天接触新闻,但与新闻从业者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这些人是怎么工作的?真实职业处境如何?有哪些困惑?赚多少钱?许多事情可能需要来自一线的媒体人才说得清楚。 本期全媒派对话《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李微敖,讲述其从业20年来的经验与期盼、争议与反思。 李微敖工作照 做新闻可以养活自己,但赚大钱比较难 全媒派:这几天网上有一些和新闻学、新闻业相关的争论,作为2003年入行的前辈,你觉得新闻专业学生如果想进入新闻行业,在大学期间可以具体做点什么?李微敖:从业以来,我认识的很多非常优秀的同行、媒体领袖,包括我们报社的,也包括我之前工作过的一些新闻机构的,都是本科就学新闻的。从事新闻行业当然可以养活自己,但是,想要过得特别“滋润”,或者想要凭一己之力养活一家老小,那对于很多普通记者而言确实又比较困难了……我的理解里,新闻行业入行的门槛比较低,其他学科想从事新闻业,相对也比较容易。同时,要做好新闻,还要掌握其他很多学科的知识。我经常说是“四大工具”——基本的法律知识,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基本的外语能力。因此,我也在不少大学做分享时,强烈建议新闻学的大学生们,可以去辅修一个其他专业,比如法学、经济学,甚至医学、天文学、考古学。 全媒派:虽然新闻成了部分网友心目中的“天坑专业”,但其实每年报考的人数还是挺多的。在如今的大学生身上,你有没有看到一些乐观的趋势? 李微敖:从人才角度来看,从事新闻行业的大学生整体比20年前要强不少。因为中国的教育是在进步的,他们从小的见识、思想观念、掌握的技术能力等,决定了这些。我见过一些入行比较久的同行,连把故事写清楚都做不到,但今天有些大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去驾驭一些难度没那么大的特写类题材。假以时日,他们能连续工作三年、五年、八年,肯定比现在的我们强。 现在的新闻作品,并不比黄金时代的差 全媒派:结合教育进步和技术发展来看,人们怀念的纸媒黄金时代的新闻作品,真的比现在更好吗?这其中是否存在一点时代滤镜? 李微敖:这几年甚至这十来年,唱衰中国调查报道、唱衰新闻行业的声音一直不少。不管在不在这个行业,很多人都会回忆或描述20年前中国纸媒的黄金时代。那是不是原来的新闻一定比现在做得好?我个人是有不同看法的。 就我的观察而言,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技术进步和从业者的受教育水平、见识广度和深度的提高,现在新闻行业的作品,并不比过去差,甚至可能更好。 前段时间我的一些朋友聊到香港电视剧的话题,大家都说现在香港电视剧好像很久没有出好作品了,但回头去看,以前的经典电视剧的好多剧情、表演,会觉得很幼稚,从技术层面来说不怎么样,可那个时候给人的印象就是很棒。这可能有情感的因素在里面,但从纯粹的技术、专业成就上来说,真不一定如此。 电影如此,电视如此,新闻作品或许也是这样。经常为我们行业所称颂的过去那些著名报道或著名记者的文章,在那个时代横向比较,可能的确是好的,这没有问题。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真的比现在的更好吗?时代在进步,技术在进步,专业成就在进步,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趋势。 焦虑和熬夜,是这个职业的通病 全媒派:回顾你的记者生涯早期,换过比较多的单位,现在很多年轻记者可能也会选择频繁跳槽,存在一些对于职业前景的迷茫,对此你有没有一些经验或建议? 李微敖:早些年,我换工作的频率确实比较高,到现在,已经是第八家单位了。不过,我现在已经在《经济观察报》待了超过五年了,这是我从业以来待过最久的地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很喜欢现在报社的氛围,我们的社长、总编、执行总编、编辑等各个层面的领导、同事对我很宽容。我写出来的绝大多数稿件都可以发表。在我的认知里,很多稿件发出来后,不管“存活”多久,发出来就是胜利,我已经很感激了。 至于对年轻人的建议,第一我觉得还是要保证自己的基本生存不受影响,这特别重要。一个人真正想清楚,自己适合或者喜欢做什么样的工作,这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一定能想清楚。我的建议,是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看能不能在三五年内,至少找到一个短期的答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 第二,我换了这么多单位,除了其中的一份,其他的至少都工作满了一年。这也是我很早就跟一些同事说的——当时有同事大学刚毕业进来一两个月,就想换工作。我说,不管怎样,你先努力坚持工作满一年。同样的,你要有一个目标,如果选择还做新闻,那么想去什么样的媒体工作?想和什么人成为同事?先把问题想清楚了再换。 图片来源:Pexels 全媒派:做记者很多时候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容易产生精神内耗,工作个两三年,就可能碰到职业瓶颈,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不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甚至还会抑郁,请问这种现象在行业里正常或普遍吗? 李微敖:不说抑郁,至少焦虑是我们这个行业永远存在的事情。直到现在,我仍然在焦虑,焦虑自己的工作效率怎么这么低下,写得怎么这么慢! 我很喜欢电影《大腕》里的一句话,大致是“导演没想清楚,戏拍不出来”。做记者也是这样,我没有把文章的框架、逻辑想清楚,有些复杂的题材,我就是写不出来。 我的焦虑还在于,手头要写的稿件太多了,而且还可能不停地有事情“加塞”。甚至,这种“加塞”往往是自己主动而为的,比如说遇到了一个我觉得很不公平、很冤屈的事情,我就会想要不要抽出时间来,希望能帮忙做点什么。 我想,这种焦虑感是会伴随着整个职业生涯的,不管是40多岁还是更远的未来。焦虑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个通病,你越早接受这个现实可能越好。 如果你觉得有瓶颈的话,一个方法是去寻找更优秀的同事合作,或者尝试再去学校专职读书。 全媒派:赶时间写稿和交稿,可能是平时最让记者焦虑的事情。每一个熬夜赶稿的日子,你是怎么挺过来的?如何克服拖延症? 李微敖:熬夜赶稿这个事情,我一直没有克服,拖延症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没有克服。 2016年我离开《南方周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已经没办法适应那种有deadline(截稿日期)的生活了。星期四出版,星期三一定要把稿件交出来。我们经常在星期一、星期二熬通宵写稿,我觉得太痛苦了,我那个时候已经35岁了,觉得身体已经没办法承受了。甚至我现在还感慨,我熬夜把这个稿件写完交出去,然后睡一觉,醒来的时候,我会很庆幸自己没有猝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现在我偶尔还会熬夜写稿,但绝对不会熬通宵了,因为身体已经受不了了。 至于拖延症,不仅仅对于记者,我猜想,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存在。这似乎是“人性”,人类普遍的惰性。 得到多少赞誉,就要承受多少批评 全媒派:今年4月,你对于“张继科事件”的发声,引发了巨大争议,外界有赞扬也有质疑,如何看待此事对你的影响? 李微敖:这件事在网络上引发的后续影响及发展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料。事实上,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那几天的态势,会那样“狂热”,甚至“疯狂”。 时至今日,我能保证的是,我说出来的和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写的,没有一句是谎言,都是基于我看到的、听到的情况进行的陈述。 在我内心深处的判断里,我也不认为这是什么娱乐八卦事件,而是一个严肃的法律话题。 不过我又在想,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大多数公众更关注的确实就是娱乐行业的公共事件、公众人物,这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娱乐行业“新闻”的影响力和受关注度,在多数时候,是要超过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的。 2015年,我在《南方周末》发表了《安邦路线》系列稿件,发表后安邦反扑了很长时间,报社和我个人承受了不少的压力。当时我的部门主任说了一句话:“你得到了多少的赞誉,你可能就要承受多少的诋毁和批评。”我想这句话同样也适用在张继科这个事情上。我能够做到的是,我没有撒谎、问心无愧,每天都可以睡得很好。 全媒派:确实在一些批评声里,有提出“这个记者在炒作”,请问你一开始的想法是什么?为何会选择通过社交网络发声? 李微敖:我不认为这是个私人的事情,这是法律问题,涉及犯罪,涉及人的底线问题。作为公众人物,既然享受了公众关注所带来的福利,相应就要承担更多被监督批评的责任或义务。有得有失嘛,你享受更多,你可能就要承担更多。甚至就隐私权来说,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在一定意义上也要比普通人让渡更多。 比起通过社交媒体发声,我当然希望最好是能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写出来。但这个事情发生在2020年,一审、二审结束到现在也有一两年了,当事人和家属似乎也没有去申请再审。从新闻时效上来说,时间隔太久了,没有太多的新闻由头来重新写这个报道。我甚至到现在也不确认,如果在当时我以新闻的方式把这个事情写出来,能不能得到发表。 我也就是今年3月底4月初,看到朋友在微信群里转了他们的律师声明,觉得看不下去了,想着这个事情我就发个微博吧。 全媒派:记者因为一篇文章、一段视频或一条社交媒体动态而成为相关事件中的当事人,这样的案例过去并不少,未来可能也会继续发生。那么当争议事件缠身时,记者应该如何应对呢? 李微敖:我觉得还是尽量早点回到自己正常的工作状态,因为撰写新闻稿、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于那些争议,一定意义上我们应该容忍,犯不着去跟人家吵。在社交媒体上的回应,也要克制,否则会长期搅入其中,很长时间出不来。 此外,要始终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所谓的热度,无非就是那几天。可能在那几天是被关注的,但过了之后,你依然是你,并没有什么改变,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记者。就好像不会有多少人去关注鸡蛋究竟是哪只鸡下的,大家只是关注鸡蛋好不好吃。 作为记者,应该避免“自以为是” 全媒派:在种种评价中,有人称你为“独狼型记者”,你认可这个标签吗?为什么? 李微敖:我一直很愿意,也很喜欢和同事们合作,我经常跟他们说,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可能十件事情里面我有八件、九件都帮不了,但偶尔有一件我或许恰恰熟悉。其实工作这些年,我和同事们一起合作采访写稿的事情并不少。 当然了,这个“独狼型记者”的含义或许还包括独立的判断等等。大概从2014年、2015年开始,我自己有了一个判断标准;我写的一篇文章好还是不好,最重要的评判者,是我自己,而不是别人,至于那文章在单位内部会被评定为哪一个等级,在社会上的影响会是怎样,那是相对次要的。当然,有一些文章,我认为自己就是写得“粗糙”、写得“水”,但至少我能够保证的是自己不会胡说八道,没有胡编乱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媒派:那么在你的价值观里,一个合格的记者,应该是怎样的? 李微敖:我们这个职业,很容易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见多识广、思想深邃。比如写财经新闻的记者,有时候搞得自己比企业家更懂企业,更懂经营管理,这怎么可能? 我会时不时反思这个问题,也警醒自己。 当然,有些事情,我们(记者)是有判断的,甚至有时候的判断不一定比当事人差,这是有可能的。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专业人士。记者不像律师、医生、会计师,不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才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要说所谓的专业,可能是在工作多年后,我们对于传播规律,对于信息真伪,有一点点专业的判断。 此外,遇到批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理解,我们这个职业的本职工作之一是要监督公共权力,监督那些强势的机构、公众人物,这也要求我们自身能够有很好的心态去接受其他人的监督和批评。做记者的人,不要一被人批评、被人骂,就爆炸上头了。 全媒派:就目前的规划来看,记者这个职业,你会一直做下去吗? 李微敖:这个问题几年前我已经想得比较清楚了,我觉得只要有可能,我会一直做下去。甚至我有时候开玩笑,记者这个行业有点像老中医、老律师,不仅仅是在吃“青春饭”——做新闻当然也需要精力和体力——但在很多时候,经验见识也会帮助我们自己。 第一,我是真心喜欢热爱这个职业。我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做记者仍然有意义,仍然有可能带来个体的、个案上的进步,乃至小范围局部的进步。这是记者工作的成就感和意义所在。 第二,做记者当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工作相对自由,由此而来的,身体的相对自由。 第三,我习惯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我喜欢在一线做采访,跑现场、在现场的感觉。 第四,刚才说的,做记者不仅仅需要精力体力,也需要资源的积累、见识的增长。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写出更好的故事,我会尽量去做,直到实在做不了的那天为止。 来源:學人scholar 编辑:洪韵 |
独家采访彼得·辛格 采访人 李青 弭维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当代知名哲学家,1946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曾就读于墨尔本大学和牛津大学,先后任教于牛津大学、纽约大学和拉筹伯大学。1999年,他被任命为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中心(University Center for Human Values)生物伦理学教授直至2024年退休,并被授予生物伦理学荣誉教授。彼得·辛格作为现代功利主义代表人物,动物解放运动活动家,被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在世哲学家之一”。他还发起了全球范围的有效利他主义运动,是澳大利亚动物协会的联合创始人及公益慈善组织“你能拯救的生命”的创始人。 1975年,他以出版《动物解放》和有关全球贫困的著作而闻名,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实践伦理学》《扩大的圈子》《重新思考生与死》《推开时间》《黑格尔: 导论》《马克思: 导论》《你能拯救的生命》《行最大的善》《宇宙观》(与卡塔尔兹娜 · 德 · 拉扎里-拉德克合著)《现实世界中的伦理学》《为什么成为素食主义者?》《动物解放,立刻》以及最近的《佛教徒与伦理学家》。他的著作已在世界各国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发行。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10月份到访上海,上海是辛格教授在中国为期三周巡回演讲的7个城市之一。此次中国之行,他在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和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就功利主义的基础与应用、动物道德和饮食伦理等主题开展22场讲座。彼得·辛格访问复旦大学期间,2024年10月28日下午,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李青研究员和天津大学法学院弭维副教授在复旦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对彼得·辛格进行了采访,以下是采访记录。 file:///C:/Users/12948/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456/wps59.jpg 尊敬的彼得·辛格教授,下午好,中国学界有一批致力于推动功利主义研究的学者团队,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中文版《边沁文集》的翻译工作,预计15卷的这套文集不久将陆续出版。同时我们推出了一个学术公众号“功利主义研究”,在国内普及功利主义思想,许多中国读者知悉您的这次中国之行,希望您能就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给予解答,谢谢! 问:当今世界,人们似乎被技术和资本所控制,作为一名伦理学家,您认为人们能够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如何可能使它变好一些? 彼得·辛格:我认为技术本身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它是中性的。所以我们必须做的是由拥有技术,想要使用技术的人来通过技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减少所有有感知力的生物的痛苦,提高每个人的幸福,并努力避免它的负面后果。 我认为世界各国政府的领导人都应该受到功利主义原则的影响,这一点很重要。他们不必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但他们应该受到减少痛苦和最大化幸福的目标的影响。不仅是政府领导人,还有对世界有着巨大影响的那些大公司的负责人。那些开发技术的人也必须考虑,如何改善受他们所开发技术影响的每个人的生活条件。这可能需要一些政府法规对他们进行一些全面的监管。因为如果你把它交给市场,交给对利润的渴望,它可能会走向错误的方向。 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对技术进行监管,以确保它不会做有害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它可以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做出贡献。 问:几年前在中国曾经有一个很轰动的事情,即一位科学工作者,通过编辑基因的方式,帮助志愿者生下了孩子。他声称自己的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方式研究治疗HIV,最后因为非法行医罪被判处入狱三年,作为知名的生物伦理学家,您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是什么? 彼得·辛格:我认为他的行为没有经过充分的反思和思考,因为如果开展一定的人体实验程序,必须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以必须对正在做的这类事情更加开放和透明。我觉得他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而且,我认为为了保护人们免受艾滋病毒感染而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改造的做法并不是正确的方向。因为如果这件事是实验性的,你就不应该在人类胚胎上做实验。胚胎可能一生都很好,无论如何,艾滋病毒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所以即使他们感染了艾滋病毒,也不会杀死他们。而如果胚胎出了问题,他们会遇到更大问题,损失很多。所以我觉得这是个错误方向。或者如果他试图修改基因,比方说,一个患有先天性疾病的胚胎的基因,这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我不知道,也许生命只有三四年,那么我认为这可能是站得住的。 如果你报告到伦理委员会,我相信他们会同意,因为婴儿没有什么可失去的,父母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无论如何,他们的孩子很早就会夭折。我相信这将是一个更好的实验案例,而不是HIV等等。我并不反对修改胚胎基因的想法。只是我们必须非常小心要怎么做。我们应该选择最致命的基因缺陷来尝试修改,这样我们就不会破坏某人长寿而快乐的机会。 问:在中国学术界,受到罗尔斯《正义论》中对功利主义批判的影响,功利主义在学术界的声誉或者受重视程度并不是太高,请问您认为应该如何回应对功利主义的各种批判? 彼得·辛格:我认为哲学家们已经做出了回应。包括我已经对这些批评做出了回应。哲学文献中有一个讨论,特别是罗尔斯认为功利主义忽视了人的独立性。但我认为这是个错误。我明白,我相信边沁,J·S穆勒和西季威克,他们都明白人是独立的个体。 但问题是,他们是否忽略了这一点?更确切地说,我们将个体分开这一事实的含义是什么?罗尔斯似乎认为,这一事实的含义是,只有不平等让社会中境遇最坏的人变得更好时,才允许社会中存在不平等。但功利主义者会说,我们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地给社会上的每个人带来积极的影响。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是错的,仅仅因为我们是独立的人吗?我们都是独立的人,但我们都愿意把痛苦减少,把快乐增加。所以我认为罗尔斯的批评是一种误解。我认为他只是这么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最大化整体效用。 至于伯纳德·威廉姆斯,我想他有一些批评,但最著名的是认为功利主义者认为应该做一些与我们的操守相反的事情。例如,如果我们必须射杀一个无辜的人来防止19个无辜的人或总共20个无辜的人被杀。但对于功利主义者来说,这并不违背他们的操守,因为他们的操守就是尽其所能做好事。如果他们能让20个无辜的人免于被杀,他们会这么做的。如果在一种情况下,你可以选择杀死一个无辜的人,或者看着20个无辜的人被其他人杀害,那么你最好自己承担起杀死一个人的责任。你会知道你救了19个无辜的人。 所以我没有看到哪个国家因为功利主义而丧失了操守。与他们操守相违背的是说,现在我不能杀死一个无辜的人,我知道你正要杀掉他们所有20个人。 问:当今世界一些国家间存在着冲突和摩擦,我们有怎样的伦理资源可以用来缓解这些问题呢? 彼得·辛格:这是非常困难的。我不确定是否存在任何道德理论,仅仅依靠某一种理论可以改变这个情况,因为我认为参与这些冲突的人的行为是不符合道德的,对吧?我认为如果哈马斯行事合乎道德,他们就不会在2023年10月7日杀害1200名无辜的人;如果以色列的行为合乎道德,他们就不会轰炸加沙的那么多人,导致许多无辜的人丧生。我认为,通过考虑到每个人的福利,这些冲突就不会发生。但我们功利主义者如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这个我无法告诉你,因为我真的不知道什么能让国际上的领导人转向功利主义。 问:和其他伦理学理论相比,功利主义理论最大的理论优势是什么呢? 彼得·辛格:我认为它在理论上最大的优势就是简单易懂。每个人都知道,快乐更好,痛苦不好,所以人们很好理解这一点。不仅是一个人明白这点并且希望自己更快乐而不是更悲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所以我们可以把握这个想法。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幸福,这是一个重要的道德目标。当你把这个和其他更复杂的道德理论进行比较时,例如康德、黑格尔,或者罗尔斯以及其他一些基于权利之上的理论,我认为功利主义理论在讲述我们应当做什么的时候,遇到的麻烦确实是比较少的。 我认为功利主义对学习新的事实和其他理论更开放,因为功利主义引导我们去看我们行为的后果。如果结果很糟糕,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在我们预期的后果上犯了错误吗?如果我们确实犯了错误,那么你应该承认并从中吸取教训。而其他一些理论,比如,可能会简单地告诉你,好吧,不管结果如何,这样做是对的,就像康德说的。不能说不管说谎的后果是什么,说谎总是错的,即使你能让一个无辜的人免于被谋杀而且你唯一的方式就是对别人说谎。我们总是说说谎不对,但功利主义者会考虑不同情况下的后果。他们说,如果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拯救一个无辜的生命,这比你说真话还是说谎更重要。甚至可能不是一个无辜的人的生命,也许是一百万无辜的人的生命,我是否还能说,你绝对不能说谎,但我认为功利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有更明智的立场。 问:功利主义可以为当今世界做出怎样的贡献呢? 彼得·辛格:在当代世界,功利主义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已经提到过,我们可以尝试让政治领导人更多地沿着功利主义的路线思考,做更多的事情来促进人民的幸福。一些国家正在这样做。不丹这个小国有最大幸福的概念,是国民幸福总值,而不是国民生产总值。从经济角度来看,它试图从为人民创造最大幸福的角度来评估政策。其他一些国家也在根据幸福来评估政策。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进步。但也有一些非常具体的东西。我认为功利主义一直关注非人类动物的痛苦。这源于边沁著名的著作《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J·S穆勒和西季威克也明确指出,功利主义不应该只局限于人类,还应该包括非人类的动物。所以我认为功利主义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让我们越来越关注动物的痛苦。帮助改善动物的痛苦,特别是被发现的遭受人类伤害最多的动物。这方面,我们是可以做出重要贡献的,我认为,减少痛苦的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让那些即将死于或遭受不治之症折磨的人在生命的某个时间点做出选择,当他们觉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变得更加充满痛苦时,选择安乐死。这是一场运动,我已经谈论这个问题很多年了,回到80年代,这在全世界都不是合法的,现在已经在15个国家合法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在这些国家安乐死被滥用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对此很满意。没有任何一届政府废除过这项立法,即使在政府换届时也是如此。他们并没有试图废除这项立法,因为他们知道民众支持这项立法。所以我认为,当我们即将死去或身患不治之症时,帮助我们减轻痛苦显然是功利主义应该提倡的。我希望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里,更多的国家都能看到这种趋势。 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我认为功利主义可以做,我知道,你们翻译边沁的典籍里有一本书是讨论性道德中不正常性行为的书。边沁在他的时代就说过,与同性发生关系不应该是犯罪,(功利主义认为取消对性活动无论是宗教、政治还是道德方面的制裁——可以最有效地促进社会的最大幸福。)现在有许多国家取消了对同性关系的刑事定罪,但世界上仍有一些国家没有。我希望他们也能在这个问题上听取功利主义思想的思考方式。 再有就是全球贫困。全球贫困当然是另一个很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可以去努力提高极端贫困人口的福祉,特别是通过与他们分享我们的一些资源,通过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包括以相当省钱的方式保护许多儿童,例如对抗疟疾。我们也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为那些因为白内障而失明的人做手术,让他们重见光明。这方面,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当我们考虑这些问题时,世界上有超过10亿的富人,他们拥有的资源远远可以超过满足他们所有的基本需求。此外,世界上还有至少7亿人处于极端贫困状态。所以如果富裕的人愿意捐赠给那些被证明是高效的组织并为这些组织做出贡献的话,我们就可以减少世界许多方面的痛苦。我发起了一个“你能拯救的生命”( The Life You Can Save)的公益慈善组织,它推荐了一些公益慈善做的非常有效的组织,你的捐款给这些公益慈善组织,在那里你的捐款能得到很好的回报。还有其他组织(包括在中国)也在做同样的工作。所以我认为现在有相当多的人准备帮助别人,但想以最有效的方式去做。这与功利主义思想非常一致。 事实上,这一运动是受到了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包括我自己,还有牛津哲学家托比·奥德和威尔·麦卡斯基尔,他们在鼓励人们成为有效的利他主义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我们认为,功利主义的核心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冲突的,因为对于中国人而言,同情心是内在和天生的,这使得他们愿意去同情和帮助处于极度困难情境下的人。而你在《动物解放》里所提出的观点并不是简单要求给予动物一个好的待遇,而是一种新的解放,从歧视,从恶劣待遇中解放出来,所以这个观点是提升到了一个哲学层次,而不是简单地诉诸于感情的表达。 彼得·辛格:是的,对的。我认为这是一种尝试,让人们思考我们对动物做了什么,并将其与我们过去对非洲人的态度进行比较,比如说,当准备奴役非洲人时,我们想知道人们怎么会认为只是为了欧洲人的利益就可以把人变成奴隶。我认为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与对待动物非常相似,我希望在下一个20年,或者50年,我不确定,人们也会问同样的问题。我们怎么能把其他动物当作工具,当作我们的工具,而不去考虑它们因为我们的行为而遭受的痛苦。 问:中国当下依旧处于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在伦理和信念的领域,您对此是否有什么建议? 彼得·辛格:首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对于一个并不是特别了解的一个国家的而言,这是很难的问题。这是我第三次访问中国,也是最长的一次,但是也仅仅只有三周时间。这个方面我并不是一个专家。但是我目前已经在中国的5个城市做了报告,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听众们对所讨论问题的积极回应。我想在中国的大学里,有很多教授、学生,也包括很多社会公众,他们对于伦理问题是非常感兴趣的,也愿意去找到一个方式可以让他们自己对这个世界变的更好一些能有所帮助。 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在中国就伦理问题进行更多的公开讨论。我希望在大学里看到更多的真正的实践伦理学教学,而不仅仅是去记忆背诵伦理学。但我并不是说伦理学没有价值,理解伦理学的本质是有好处的。但是讨论实践伦理也很重要。实践伦理可以改变生活。我在自己的教学中看到了这一点。很多时候,我收到很多人的电子邮件,他们读了我在实践伦理学方面的一些著作,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关于伦理问题的讨论,这将引导人们思考我所谈到的一些问题,关于动物待遇的问题,关于全球贫困的问题,生物伦理的问题,就像你提到的基因改造问题,或辅助死亡问题,我认为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更好地理解伦理以及我们如何按照科学原则生活中受益。 问:你曾经谈到了道德概念的多样性,可能很多人都把“道德”视为一种约束性力量,一种义务强加给我们的力量,所以它似乎是一个很沉重的东西。所以,你能否从一个积极的角度给伦理或者道德一个定义呢? 彼得·辛格:我绝对认为,伦理是关于找到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的学说,同时决定我们应当做什么和我们应该如何活着的。事实上,我已经开始了一个叫做“更好地活着”的节目,现在从国内的喜马拉雅音频平台上可以找到。我们采访那些已经活了很长时间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研究如何生活得更好。通常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如果你活着是为了帮助别人,如果你有一些更大的目标,比如一些有效的尝试,比如可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减少动物的痛苦,帮助贫困的人,然后你自己活得更好,你有更多的目标,你从你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满足和满足。 所以我认为一个积极的思考道德的方式是,我怎样才能给自己一个目标,让我每天早上起床,在我的一天里为别人做一些积极的事情?然后我觉得自己晚上就可以睡着了。我没有浪费这一天。这是值得的一天。我为别人取得了一些成就,这样做也为别人取得了一些成就。我也为自己取得了一些成就。所以说有道德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牺牲,意味着用一种好的方式去做事。 来源:功利主义研究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6V9ahEaFOx9h1j34sHD--A 编辑:刘诗扬 |
【案例】 钟睒睒喊话张一鸣:期待你的道歉,我会一直等下去11月20日,农夫山泉举办交流会,创始人兼董事长钟睒睒就近期社会上广泛关注的各类争议与质疑,进行了公开回应。在现场,钟睒睒喊话张一鸣,“期待你的道歉,我会一直等下去。” 据界面新闻报道,钟睒睒表示:我希望借今天的场合,喊话互联网的大佬,张一鸣先生,你是今日头条、抖音的实际控制人,同时你的企业是盈利性和有力量的企业,有足够力量掌控舆论的平台企业,也请你承担起文明整治的责任。这种整治的准则要对所有强者、弱者进行无差别的公平公正,法律公正就是这种无差别的服务机制之一。 他说:“谣言的存在、不实的报道,这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伤害,这是现代技术在互联网上实施野蛮人的丛林法则,以强欺弱,我敬请今日头条和抖音,不要以所谓的避风港原则,逃避责任,请他们立即删除对我的污蔑言论、图片,停止对一个中国公民的侵害,停止!停止!” 另据凤凰网财经,钟睒睒在会上强调了网络舆论的文明价值,呼吁媒体公正力量共同捍卫这一价值。他将互联网文明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相提并论,认为每一种文明都经历了人类价值观和利益冲突的漫长较量,最终服务于人类。 钟睒睒提出,当文明力量过度时,就会对人类造成伤害。他自嘲为“互联网小白”,在互联网文明面前感到自己是个需要被矫正的冲突对象。 钟睒睒要求张一鸣承担起企业文明的规则,强调这些规则应无差别地适用于所有人,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他提出,规则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公平和公正,并探讨如何在文明中平衡强者和弱者的关系。 钟睒睒呼吁算法应该公开,让所有使用者评价其意义。他批评了以强欺弱的行为,认为这是对人类技术文明的亵渎,并要求头条和抖音删除对他的伤害与污蔑。 钟睒睒强调,互联网的强者在约束他人的同时,也必须约束自己。他警告说,如果破坏了这种准则,随意使用平台权利,传播谣言,将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来源:新黄河 链接地址:https://news.sina.com.cn/c/2024-11-20/doc-incwsynn5415658.shtml 编辑:刘诗扬 |
【案例】 记者不高尚也不卑微,完成一份工作赚一份稿酬,同时为社会做点贡献这几天,记者被打的新闻引起全社会极大关注,记者的娘家——中国记协第一时间为调查记者发声,让真正的记者们倍感温暖。 各方的支持更反映出大家对职业记者和主流媒体的认可。作为一名即将退出记者职业生涯的老记者,对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写过一系列的小文,谈过自己的观点。选几篇: 一、公正和善意的心态 2021年,因为舆论监督面临的各种压力,也许是我近30年的新闻从业中最大也最多的。虽然我们经历了各种投诉、举报、甚至诬告的种种考验,但如履薄冰的感觉从未消散。 在江西省,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现场》的记者是不太受欢迎的,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市现场》记者到了哪里,哪里似乎就会有什么事情被批评,这种“成见”有点根深蒂固。 实际上,《都市现场》每天90分钟的内容90%是正面报道。但从人性的角度,人被批评与人被表扬留下的印象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容易淡忘,后者留下“伤痕”。 没有人愿意被批评,所有人都愿意听好话。所以,我们做舆论监督,就必须对自己提更高的要求。 舆论监督最基本的要求:事实准确,这点都做不到,你就放弃吧。否则只有一个结果,吃官司,然后败诉。 然而作为一个好的记者,所有的舆论监督,首先必须有一个前提:公正和善意的心态。舆论监督不是无事找事,更不是无中生有,尤其不能“我就是要搞你一下”的心态。 我曾经给记者列过一个标准:线索有来源,事实有依据,政策有出处,官方有回应。这是基本要求。 更高的要求是什么呢?是“建设性”。建设性的批评才是最有价值的批评。因为它能促进问题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就像所有职业的职责一样,记者被称为船头的“瞭望者”,他的职责是通过媒体监测社会环境,守望社会,预警可能出现的危机。如果监督变成一味地揭丑,就是说不出下一步该怎么办,不能提供建设性的改进、完善、向好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监督一定是残缺的,无建设性的。其监督的意义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舆论是促进问题解决,向善,还是为曝光而曝光博眼球,即可判断舆论监督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 因此,我和我的同事讨论这一问题时,给的最通俗的标准:你批评的对象都认为自己错了,要改。而且,接受你的改进建议,你的舆论监督可能就到位了。 再次强调,媒体不是政府职能机构,它是通过舆论的力量让“偏差”回到“正轨”,这才是监督的意义。用辩证的观点看,舆论监督也是一种“破”与“立”的关系。 2021年,我们栏目和记者被告了多少次,我记不清楚。 比如,某消费者在某汽车行买的车,车有问题投诉于我们,记者去后双方达成了赔偿方案,消费者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都市现场》并不知情播出了整个采访,于是被车行告上了法庭,法庭还立了案。当然最后是车行输了,但我还是觉得哭笑不得。 又如,《都市现场》报道“假东田”的理发店,开始我还觉得开个理发店不容易,但他居然接着被好几个消费者举报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还理直气壮地威胁记者。甚至上门来闹,我的态度是“继续报”。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留着它只能害人。 再如,还有人随便在网上搜了几条《都市现场》曾经的报道,竟然上纲上线诬告节目破坏营商环境,而且直达省里最高部门,最后一查,他自己都承认只是想报复记者。 因此,记者每天都如履薄冰。我和同事说,守住最“底线”:打官司你都能赢,说明你的报道至少事实基本准确;追求最“高线”:善意、公正、建设性地批评,促进社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改善和解决。 二、无限接近真相 最近,舆论监督做得比较多,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感到了压力,也碰到了一些困惑,我思考了半天,该如何讨论“舆论监督”的“是”与“非”。 前段时间有个“舆论监督”的报道,某地一退休人员关于退休的某些事宜向《都市现场》进行了投诉,记者采访了当事人之后,来到当地人社部门,经办此事的工作人员说,这事他不清楚,他也不好说,要采访去找局领导,于是,局长不接电话,副局长也不接电话,采访只好戛然而止。 于是,记者按追踪采访的模式采写了第一篇稿件稿。稿子是我签发的。 不料第二天,我接到了对方相关部门的电话,并且告诉我已在来省城的路上,要来和我沟通,但刚开口,对方电话里就“质疑”我们的报道有七八处“出入”,言外之意嘛,当然就是我们的稿子有点“胡说八道”了。 我一听就火,我说,你不用来沟通了,我有8个台领导,有省委宣传部,有中宣部,还有人民法院,你去告我就行。他马上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管你啥意思,我都错了这么多,你告我岂不是一告一个准? 我告诉他,你在“羞辱”我新闻专业水准。第二天早上,在我那么“不友好”态度下,他们居然还是找到了我办公室,我很“礼貌”地接待了3位“说明人”。 我说,我那么不友好的态度,我以为你们会退避三舍,我佩服你们。但我很不客气地告诉你们,你们说我签发的稿子有七八处有出入,不准确,我连这都没有看出来?岂不显得我专业水准很低? 我“极不谦虚”地告诉各位,“我可是28届中国新闻奖,15届长江韬奋奖的评委哈”,3位一时不再做声。 我说,我得“得理不饶人”地和你们讲讲新闻报道的程序和规律。 我们记者把所有投诉放的内容都采访完了,至于被采访对象说的是否都是真实的,都是对的,都是合理的……这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还要看你怎么说,这叫“采访的平衡性”,我不可能听一面之词。 当我们记者来到你们某局,可你们的该事经办人,居然“一问三不知”,你的“局座”们一概不接电话,你说,我的记者该听谁的?于是,我只好今天发完稿,明天再来嘛,我即使七八处有出入,也等你局长大人明天来解释呀。可你几乎还是都不太情愿,不愿面对记者。 对不起,这就叫“新闻追踪”,新闻追踪干什么?——无限接近事实真相啊。有足够的时间给你解释,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至与“真相”吻合。 你认为我错了吗?面对媒体,你无须躲躲闪闪,更无需恶言相向。 我说,记者就是一份职业,他既不高尚,也不卑微,他只是完成他的一份工作,赚到一份稿酬,同时为社会做点贡献,为各界提供一点信息,为百姓能说上句公道话,帮百姓一点点小忙(如果能帮上)。实际上,他就是个记录加传播的普通劳动者。我们大多数记者还没有个个都上升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高度。他们更多的还只是一份该有的“职业操守”。 媒体从产生的第一天起,他就具备了“舆论监督”的功能。所以,我们不是批评,我们是为了无限接近真相。 三、如何做好“舆论监督”的选题 记者和我谈一个“投诉”选题,问我要不要去采访,可不可以去采访? 选题是这样:一个男子说,他在快递公司做快递分拣,一天半就不想干了,但老板没给他这一天半的工钱,所以他向《都市现场》投诉说,这个快递公司用了一个“童工”。 我向来认为如无特殊原因,没有不可以做的选题,重要的是看你怎么做。至于能不能发稿,那是另外一回事。 那么这个选题该怎么做? 记者说,当然就是“非法用童工”的主题。我说,这样做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是我,我更愿意站在这个“童工”的角度来做这个选题,当然,一切要基于你到达采访地点后,根据你了解的所有情况再来确定你该怎么做。但你决不可一听到“非法使用童工”就兴奋异常,心想又抓到一个“批评报道”,“这个企业真黑”。你的“先入为主”一定让你的采访价值低廉。 在所有涉及所谓舆论监督的题材中,我以为一定要在“情、理、法”三者上权衡判断,哪个更具价值,比如,假如这个“童工”正急需这一周的打工挣的这点工钱来帮助家庭呢? 当然这是我的“先入为主”,未必正确。我的意思是你该多角度去调查了解这个问题。 “用童工”一定违法;企业正好缺一人而来了一个未成年人想做;这个未成年人特别需要这点工钱;甚至那个投诉者的心态——为什么投诉自己的企业?目的在哪?这些都是采访的方向。 我只是想说,我们的记者,要学会用自己的思维和事实的判断来处理你收到的“某个信息”,确定事实的关键点,再“下手”不迟。 而且,要是我去采访,最想先和这个投诉者“聊聊”,我特别想知道他投诉的起因,究竟是痛恨自己的老板,还是真的法律意识超强,要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我还想问问老板,明知童工违法,为什么还用?我还想问问这个"童工”,为什么没成年就来工作? 了解核实真实情况,才是记者最重要的工作。千万别被任何一方牵着鼻子走,“脑袋要长在自己肩上”。 “芒果批发包装箱里塞满了废纸,35斤芒果有10斤废纸,消费者投诉说水果批发商欺诈。” 这样一条新闻线索该如何做才叫做好了呢?晨会上我请大家各抒己见,大家几乎一致意见就是“消费欺诈”,然后市场管理机关出动查处这样的“老套路”。 但我问了几个问题: 第一,市场上零售的同一款芒果一斤卖多少钱?这一箱箱放了废纸的芒果批发价卖多少钱?折算后一斤多少钱?它和市场零售价什么差别?看看是不是比零售便宜?便宜多少? 第二,批发商被投诉后,他到底怎样的说辞?他的说辞有一定可信度吗?编辑部告诉我说,批发商说全国从海南运来的芒果都使用这种手段:保鲜、防腐、好运输,本来里面就放了,而且明确告诉了你。 第三,海南当地同款芒果批发多少钱?里面放湿巾吗?不放湿巾会怎么样?我们的批发商为什么这么干?不这么干会怎么样? 第四,市场监管部门,按市场的经验,他们如何认为? 我以为,从人性出发,商家总是希望多赚点,再多赚点,消费者总是希望便宜点,再便宜点。 水果批发商当然不例外,任何一个消费者也不例外。 那么,这里的水果批发商里面的“潜规则”肯定会有,那么他们到底“潜”到怎样的程度了?你一味地指责商家,他们是否接受?如何说才能让商家觉得惭愧而又能接受你的批评?大家如果都不采用这种潜规则又会怎样?这个市场出现这样的问题症结在哪?市场管理部门如何监管才能让消费者不吃亏,商家又能赚钱而不涉嫌欺诈?哪有不想赚更多钱的商家? 他这样做,而且还明确告诉消费者,我这里面塞了纸哈,如果你买了,属于愿打愿挨吗?如果没有告知又如何? 商业正义,要的是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一切报道的目的,都是为了发挥舆论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才是媒体最该做的事情,不管是监督,还是引导或是服务。因此,一切的报道,就应该展示事件的全部真相和可能,达到完整与平衡。 这样对所有被报道对象才具有真正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才能真正展示媒体的公信力。普通受众也认为你说得合乎情理。这才是媒体和记者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 事件的完整与观点的平衡是从业者必须时刻思考的问题。否则,媒体就可能偏颇而失去客观,那谁又信你? 四、记者的基本职责 一说舆论监督,人们就说“负面报道”,别人喜欢用“负面报道”这个词,其实我是很不喜欢的,我更喜欢“舆论监督报道”,因为“负面”被“监督”,才可能回归“正面”。 对所有不满“舆论监督”的各方“讨说法”,我总是笑呵呵的和他们开玩笑,我们过去都不认识,我们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我为什么要针对谁?我们只不过也是一份工作,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我们的记者也仅仅是根据职业操守完成一份上司交办的工作,我和他谈高大上的新闻理想,他可能会嘲笑我这个上司。 记者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他的劳动如果对社会还有一定的价值,他当然就会有一份荣誉,一份欣慰。他不希望人们用“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目光审视他,防备他,甚至伤害他,他也希望他的职业是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 记得有年,我的文章批评了某个著名的风景名胜,我们的记者去到他们宣传部们,他们的领导居然问我的同事:是不是你们老总最近到我们这受了委屈呀? 同事回来问我,我说,我有十五年没去过他们那么著名的地方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就那么狭隘,他们就以为媒体都像他们一样狭隘?我说,把我的原话说给那个领导听吧。我甚至加了一句有点“恶毒”的话:他们是不是待在“名山”里太久,不知秦汉,无论魏晋啊。 从媒体诞生的第一天起,它除了发布信息,传递信息,它还是记录者、调查者、体验者、见证者、它还是“质疑者”、同时是“监督者”。一个具有强大公信力的媒体,他还是社会的瞭望者和守护者。 我从不怀疑媒体记者中也有害群之马,那太多人可以把他“拿下”。对于正常的新闻采访,你何苦那么多敌意呢?我觉得应该理解的同时,善待记者,善待媒体。 五、如何让“批评”更容易让人接受 社会新闻做久了,我们很多记者会有种习惯思维:批评人。喜欢用有色眼镜看待各种事物和事件,由此可能不仅采访过程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顺,而且效果往往不是太好。 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有个主题:“我为群众办实事”。 这个内容本质上正好是我们节目当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帮忙。为老百姓解决困难。这个板块原来叫“一追到底”,实际上,我总觉得这个小栏目虽受老百姓欢迎,但始终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解决问题的相关方都不是“太爽”,认为又批评他们了。这世界上谁都不喜欢被人批评。情愿“自我批评”,也不愿别人批评。 我们抓住这个契机,推出了“急难愁盼,我帮你办”,而且采用了大屏和小屏(移动网络)联动直播的方式,快速为老百姓现场解决问题,开始,事件相关方总是心不甘情不愿来到现场,问题是解决了,但有关方面总认为你批评了他们,是“监督”他们做的。所以采访时常会遇到些阻力。因此,我们决定换一种思维,先联络相关方,从他们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的角度来进行网络和电视同步现场直播,各方都变得非常乐意,且极其配合。因为这样,更多的是在表扬他们。 群众高兴了,相关方也受到群众的表扬了,问题也解决了,皆大欢喜。因为直播,现场直接解决了问题,甚至解决了长时间解决不了的问题,群众极其满意。报道很快就越做越火,记者在网络端也迅速成为“为群众办实事”的“网红记者”。“哈姐出动”、“‘岩’出必行”的两位出镜女记者的人设也树立了起来,可谓一举多得。媒体的效果也迅速展现。 实际上,这里发挥的还是“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的力量结合了大背景,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才是此类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做,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改变某些采访的思维习惯,换一种采访的思维方式,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受众的大量留言中就能看得出来。比如:“2直播马上开始,搬好小板凳,看记者今天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媒体舆论的魅力。 说回这几天的记者被打,有人说,新华社的记者,且是著名的记者都敢打?我说,只要是正当记者的正当采访,什么记者也不能被打,否则你就违法了。 这次的事件,媒体记者采访的内容涉及的是铁路的安全,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转自“金石洞明” 公众号) 来源:长江朱建华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2waYyN3xXzmyi23cmPn4Aw 编辑:刘诗扬 |
【案例】 靠谱 编辑:徐思凡 |
【案例】 请善待我们的新闻媒体和调查记者 编辑:徐思凡 |
【案例】 网传网易反腐名单提及人员均已离职 目前网易仍有多名营销线员工被调查#11月13日,第一财经了解到,网易游戏市场副总裁吴鑫鑫在网易内部系统显示已离职,再往前几日,网易游戏营销总经理张海星也已显示离职。#网易吴鑫鑫张海星已离职# 至此,11月7日网上曾流传的网易贪腐事件的相关截图中,提及的所有人员均已离职。据了解,目前网易仍有诸多营销线的员工被调查。 事件发酵于11 月 7 日,有关网易游戏内部严查贪腐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当时传出网易游戏市场部总经理向某等人被带走调查,涉案合同金额大概在 20 亿元的规模。 来源:究竟视频微博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594994249288925&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3%80%90%E7%BD%91%E6%98%93%E7%BD%91%E4%BC%A0%E8%B4%AA%E8%85%90%E5%90%8D%E5%8D%95%E4%BA%BA%E5%91%98%E5%9D%87%E5%B7%B2%E7%A6%BB%E8%81%8C%E3%80%91 编辑:徐思凡 |
【案例】 柯文哲被台媒体人指控性骚扰,民众党回应:无从进一步了解,但支持当事人申诉 据联合新闻网等台媒11月12日报道,台湾媒体人璩美凤指控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性骚扰。台湾民众党12日回应称,柯文哲目前还在羁押禁见,民众党无从进一步了解,但是支持当事人提出申诉。 台湾《镜周刊》援引璩美凤的爆料称,2022年10月5日,柯文哲在一次内部会议中用手指抚摸璩的前臂,称“你皮肤好好”,事后还发信息骚扰称“人不可以太聪明、太漂亮、太年轻”。隔天柯文哲再次向璩美凤发送信息,称要聘璩当“国安会”副秘书长,并称该职位“就是锦衣卫的头目”。 联合新闻网称,民众党稍早发布文字回应称,对于璩美凤在有关台媒所提及的内容,由于柯文哲目前还在羁押禁见中,民众党无从进一步了解,但是绝对支持当事人依法提出申诉,同时也认为对于相关指控,应该给双方各自表达意见的机会。 民众党还称,有关《镜周刊》提及涉及柯文哲的其他相关内容,已经是从科幻小说变成言情小说,民众党强烈谴责报道捕风捉影,套上“黄色滤镜”恶意误导民众,在柯文哲无法为自身辩驳的时刻,对当事人进行人格摧毁,也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呼吁外界勿再妄加揣测。 据台媒此前报道,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在京华城案违法让利台湾威京集团(京华城开发商)总裁沈庆京,台检方指控柯文哲涉犯“贪污图利罪”及“违背职务收贿罪”,于9月5日申请羁押禁见柯文哲获准,11月1日申请延长羁押柯文哲获准。 原作者:环球网记者 孟媛 来源:环球网 编辑:徐思凡 |
【案例】 记者节献词:以笔为剑,光耀时代 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一个专属于新闻工作者的庄严节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向所有坚守在新闻一线的同仁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祝福。记者,这个充满使命与担当的职业,在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始终如一地扮演着瞭望者、记录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他们用笔触记录时代变迁,用镜头捕捉人间冷暖,用声音传递正义力量,用文字镌刻历史印记。 一、坚守初心,书写时代华章 在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信息的海量与冗杂使得人们置身于一片看似繁荣实则混沌的信息海洋。在这里,虚假新闻横行,标题党肆虐,舆论场变得愈发复杂和不可捉摸。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专业记者的坚守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始终不忘初心,坚持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新闻原则,努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真相,为公众呈现一个清晰、真实的世界。 回望过去,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以笔为剑,书写了无数篇激荡人心的时代华章。从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到和平发展的今天,从国家的重大事件到百姓的日常生活,记者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用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时代变迁的细微之处,用深邃的思考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人民的喜怒哀乐。正是这些优秀的新闻作品,成为了时代的镜子,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要向所有坚守初心的记者们致敬。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守护着新闻事业的纯洁与尊严,为社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无愧于“无冕之王”的称号,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二、勇于担当,揭露社会阴暗 记者,作为社会的守望者,他们肩负着揭露社会阴暗、弘扬社会正义的使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记者们通过自己的报道,揭露了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推动了相关部门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他们的报道不仅保护了受害者的权益,也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舆论监督的道路上,记者们时常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可能会受到来自被监督对象的威胁和阻挠,也可能会因为报道而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然而,这些困难和挑战并没有吓倒他们,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勇气。他们知道,只有勇于担当,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只有敢于揭露真相,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今天,我们要向所有勇于担当的记者们致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使命担当。他们的报道不仅让公众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更激发了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三、拥抱变革,创新传播方式 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互动性更强。在这样的背景下,记者们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新的传播工具和手段,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在变革的浪潮中,许多记者积极拥抱变革,努力创新传播方式。他们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发布原创内容、互动评论、直播报道等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这些新闻产品不仅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增强了公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他们还通过社交媒体与公众进行互动和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报道水平和传播效果。 今天,我们要向所有拥抱变革、创新传播方式的记者们致敬。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探索出了适应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模式。他们的努力和实践,为新闻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他们的创新和成果,将永远成为新闻事业宝贵的财富。 四、砥砺前行,不负青春韶华 记者是一份充满挑战和艰辛的职业。他们常常需要加班加点、熬夜赶稿;他们需要经常出差、深入一线采访;他们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负担。然而,正是这份职业的独特魅力和崇高使命,让他们愿意为之付出一切。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在砥砺前行的道路上,记者们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磨砺。他们有时会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前方的路该如何走;他们有时会感到疲惫和无力,想要放弃这份职业。然而,每当他们想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时,就会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行。他们知道,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才能不负青春韶华;只有勇往直前地奋斗下去,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要向所有砥砺前行、不负青春韶华的记者们致敬。他们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他们的奋斗和奉献将永远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光辉篇章。 五、展望未来,迎接新的挑战 展望未来,记者们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将更加多元化和便捷化。然而,这也意味着记者们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记者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他们要加强学习、深入思考、提高站位、开阔视野,以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动向。同时,他们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不断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和传播手段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和期待。 此外,记者们还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沟通与合作。他们要积极搭建公共对话的桥梁和平台,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合作与交流,记者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迎接新的挑战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同时,我们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语: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第25个中国记者节。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向所有坚守在新闻一线的同仁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祝福!你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时代的华章;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新着传播的方式;你们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砥砺着前行的道路!你们是新时代的楷模和榜样!你们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和力量源泉!愿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光发热、书写辉煌!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公众号) 编辑:李佳 |
【案例】 记者,我已把你写在歌声里! 高爽 辽宁日报高级记者,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最佳选手。代表作:《铁纪 铁流》 “记者的歌,就应该是这样的,大气,昂扬、有激越的情绪,有深沉的情怀!” 来源:锦州文化(公众号) 编辑:李佳 |
【案例】 社交机器人 编辑:李佳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