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名记者研究案例集锦

查看数: 44268 | 评论数: 185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1-8-29 11:16

正文摘要:

【案例】 民国新闻人张明炜的政治生涯   2011-08-28 09:13:55|  分类:                          历 ...

回复

刘海明 发表于 7 天前
【案例】
什么叫名记者?出彩的稿件,不会被埋没
《中国记者》杂志2019 年第11期对作者樊云芳的介绍
本文系樊云芳2009年10月写的一篇文章,原题为《凭什么认定我一定能成功?》,原载《新闻实践》2009年第11期,转发分享如下:  
A   
卢云第一眼看到我的眼光,我形容不来,或者说我从不敢承认:那眼光里带着一丝惊讶,一丝不悦——特别是那眼光接触到我腆起的腹部的时候。这眼光使我全身一颤,在整个会议期间,我一直躲着这位顶头上司。   
1978年5月底,在“真理标准讨论”的热潮中,光明日报重新在各省建立记者站,一支实力雄厚的记者队伍形成了。记者部主任卢云满意之情溢于言表。而我,同样来了3个月,却连一条消息还没发出来,显然是个“不合格者”,更难堪的是,竟然还挺着个大肚子,卢云心里一定在想:莫名其妙!   
我听说,这位卢云早在50年代就是光明日报的名记者,笔头很硬,水平很高。闭幕会上,他操着浓重的扬州口音,语重心长地向驻地记者殷切致辞:“……希望你们能珍惜这种荣誉,珍惜这种机会,希望在座的同志中,今后能出一批名记者。什么叫名记者?就是他的名字一在报端出现,就会吸引众多读者的目光,同样一条新闻,他的报道能比其他记者的报道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   
坐在后排的我听痴了:原来可以这样解释、这样理解名记者!“文革”10年,我们天天在接受另一种教育:凡是与“名”字挂钩的人,譬如名作家、名教授、名演员,就一定是反动的,越“名”越反动。而今天,我突然听到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并且是如此合情合理,如此地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   
顿时,我对这个外表儒雅、观念前卫的记者部主任产生了莫大的好感。当然,我更对他下面的承诺感兴趣:“同志们,光明日报需要名记者,读者在呼唤名记者。请相信,报社和记者部会积极创造条件,为地方记者的成才和成名作出努力。只要是真正出彩的稿件,在光明日报是不会被埋没的……”之后的8年,这位记者部主任实践了他的承诺。在他的麾下,涌现出一大批驰名全国的名记者。   
卢云对我的态度“软”化,从一个电话开始——   
那时,我已怀孕9个多月,但还挺着大肚子搞“地下工作”——阳泉等地一些农民因所谓“反大寨”被打成“反革命”关进大牢,虽被释放但仍不予平反。我秘密采访后,回到太原正在代笔“农民来信”。一位医生朋友来家看到我,大惊失色:“你将要临盆了呀,还不赶快走!这里距上海千里地呀,你是打算生在火车上啊?”第三天,我把这组“来信”发到北京,给记者部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正是卢云。   
“知道了,我会看的。”言简意赅,他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听说我预产期就在几天内,电话里的声音很干脆:“好,马上就走。”我刚要放话筒,卢云又说:“等一等!”话筒里传来的声音很慢很温和:“你,一路小心!”我心里顿觉得有点发热。   
当时法定产假是56天。我按期返岗,在北京转车时顺便去了报社。这次卢云见了我脸上有了笑容,他告诉我,我那组“农民来信”与副总编马沛文撰写的本报评论《放下“反大寨”的棍子》一起发表后,在全国读者中激起了强烈反响。“你很勇敢。”他表扬说,但也仅仅这4个字。接下来就是非批评的批评了:“要做个好记者,必须苦练基本功。回去多读一读其他记者站写的好报道。”   
B   
一晃过了两年,又到北京开驻省记者会。我怯生生地把一厚卷稿纸递到他手上:“老卢,我带来了一个稿件,请您看一看。”他捏着这厚厚的“万言书”扬了扬眉毛,似有些惊讶,但一句话没说,转身走了。   
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会还没开始,他就找到我座位跟前:“我昨晚看了,题材还不错,就是作者议论得太多了。记住,记者的使命是记录事实,不是要当评论家。回去后用心改写,用事实本身说话。可发3000字。”   
3000字!当时对我已经是一座“高峰”。我要赶紧回太原写我的3000字!   
山西省中医院。一间静谧的单人病房。里面的“主人”栾茀已病入膏肓。他,就是我“万言书”里的主人公。“癌症啊……极左路线是我们国家的癌症啊!……”一阵气喘使栾茀脸憋得铁青,他爱人把他抱起来轻轻拍着他的背,我慌慌张张地喂他喝了一小勺水。这是一个放弃留学美国的机会、在解放前夕冒险搭乘货轮从台湾回到祖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尽管在历次运动中受尽磨难,但他仍在大学教学岗位上呕心沥血,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生命垂危之际,他还挣扎着给山西省委写了关于全省工业改革的建议书……   
我的第二稿产生了,14000多字,标题就叫《癌》。这里的“癌”包含两层意思:一指栾茀身上的骨癌,二指摧残知识分子的极左路线。随即,我赶紧去北京,把稿子交给了卢云。   
卢云没有开场白,直截了当:“小樊,这一稿比上一稿高明多了。看来只要作者有信心,文章是可以改好的,不在于资历长短。”他很痛快:“这样吧,给你一个版。”   
我几乎要跳起来,迫不及待地问:“什么时候用?”他静静地看着我,不紧不慢地说:“不要急嘛,还需要重写。”   
他耐心地给我分析:栾茀的美好追求与摧毁这种追求的极左路线,是一个铜板的两面,越是把美好追求的那一面表现充分,对极左路线的揭露也就越深刻。“因此,我建议你把主题的重心移一下,从揭露极左路线,移到歌颂美好的追求上。”他倒了一杯水递给我,流露出难得的激动:“你知道吗?昨晚看了稿子我很久睡不着,我想,这篇通讯的标题应该叫‘追求’。栾茀他毕生追求国富民强、追求真理和正义,这种追求精神是当前迫切需要提倡的时代精神,他的形象是我国一代知识分子的缩影。因此,这篇报道写好了,栾茀就会成为时代的典型。”   
他的分析令我折服,他的激动感染了我。但我马上想到的是:主题转移就等于把原稿推倒重来;而且写正面典型比写悲剧人物难多了,就凭自己那点水平,能行吗?   
看到我犹豫,卢云语重心长:“我当记者几十年,深知一个记者,一生中碰上这样的重大题材是不多的,如果你这一次轻轻放过,将会后悔一辈子。”他站起身来赶我走:“别磨叽了,赶快回去,争取在栾茀生前见报。”   
可我赶回太原时,栾茀已经离开人世。我和丈夫丁炳昌就干脆沉下心来深入采访,素材记了5个笔记本。第3稿,足足写了十来天,长达18000多字。不料,卢云的评价是:“很遗憾,这一稿不如《癌》感人。”   
卢云召集记者部同志讨论我的稿子,大家七嘴八舌,越说我越心乱如麻。很显然,靠填鸭式的突击不可能使写作水平飞跃,拔苗助长乃枉费心机。身心俱疲的我情急之下,请求卢云另选高手去写,并表示我自愿提供一切素材,不要求署名。   
但此时卢云的态度斩钉截铁:“这个稿子非你莫属。我相信你能写好。”他凭什么相信我?我默默地流眼泪,中午饭没吃,晚饭也没吃。   
第二天,我又被叫到卢云的办公室。我愣住了,里面坐着大名鼎鼎的报告文学作家理由。他当时挂职在光明日报记者部,但极少露面。恰恰是理由的指点使我茅塞顿开:关键在于这一稿只写了栾茀的“高大”,没写出他的人情味。“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你讲给我听的那些活生生的细节还原进去,把栾茀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稿件就成功了。”   
14000字的长篇通讯《追求》一气呵成,同时发表于光明日报和山西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华文摘》等转发转播,还被改编成电视剧、广播剧、话剧、电影剧本、连环画。之后又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并被陆续选进20多种书籍。   
这就是我的成名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当时卢云究竟凭什么认定我一定能成功?一个在驻地记者中排在“尾巴”的记者,一个在本报连2000字的通讯都从未发表过的年轻人!   
C   
一年后,卢云又一次支撑我跃上新的高度。那是报社派我去印度新德里采访第九届亚运会,让我去开开眼界,稿件由一起去的老牌体育记者夏浩然写。但启程在即,机票和护照都拿到了手了,报社外事处却要临时换人。因为这是“文革”后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各媒体都派出了顶尖高手去比拼;同时,新德里是讲英语的,可老夏和我大学学的都是俄语,又怎么能够施展得开?   
这对我当然是件很难堪的事,但也没法。卢云听说后,拿定了主意:“我看你文字功底好,又提前作了采访准备,去闯一下!我去跟外事处商量,还是让你去。来,我预祝你采访成功!”   
就这样,我登上了波音747国际航班。而这次不同寻常的采访经历,成了我新闻生涯中的新起点:我与老夏采写的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这是第九届亚运会上千篇新闻报道中唯一获一等奖的作品。
《“飞天”凌空》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之后,我成了报社的特派记者,一年中有半年在执行记者部的重大采访任务,奔走在全国各地。一到北京写稿改稿,我就成了卢云家里的常客。他家就在报社旁边的宿舍区,下了班,他常招呼我一起走,顺便在路边小铺买几个包子。他是不会做饭的,遇到他夫人回家早,就再熬点稀饭。吃完,就在他那间小书房兼客厅里开始神侃,内容离不开稿子。多数时间是我在讲,各种各样的报道题材,他总是静静地听着,时而插一句:“好,这可以写条消息,1000字左右,发二版头条。”或者:“这个题材还是写通讯吧,不要太长,2000字。”有时候,他会站起来,到书架上取出一本书,翻到某一页,指给我看:“就参考这一节,你看,就这里……”   
夜深了,卢云把我送到楼梯口,甚至送到楼下,而我的臂弯里,夹着他借给我的一摞“参考书”与资料。如今,当我回忆起那间幽静的小书房,心里依然如沐浴春风般的温暖,如收获秋果般的充实。   
而他那间办公室,在我看来始终笼罩着神秘感。在栾茀的报道前后,光明日报连续推出了张志新、蒋筑英、孙冶方、张华等一系列知识分子人物报道,在全国形成了一波波震撼的热潮,而最初的信息汇聚点正是那间普通而简陋的办公室。每天全国各地有上百个电话打到这里,有上百份稿件或内参传到这里,比较、选择、分析、综合,一条条采写指令也从这里发到全国的驻省记者站,打响一个个有声有色的新闻战役。当我每每踏进那间办公室,看到卢云静静地埋头书案的瘦削背影,感受到一种自信与有条不紊的氛围,领略到“台风眼反而是最平静”的那种意境。   
D   
卢云简直就为新闻而生。他的每个细胞都长着新闻“眼”,他的每根神经都在捕捉着新闻。1982年底,我和丈夫丁炳昌从古纸堆里意外地发掘出一条“消息”:在出土文物、2400年前的古乐器“曾侯乙编钟”上,不仅有七声音阶,而且有完整的十二半音;这套编钟能在任何一个乐音上灵活自如地旋宫转调——这个事实将结束音乐史上一场漫长的争论:在这之前,一些中外学者曾断言,中国的十二律是在战国末年由希腊传入的,而中国出现旋宫转调更是在汉代之后。   
当时我兴奋得简直喘不过气来,又害怕万一搞错了闹国际玩笑。一天中,我7次拿起话筒又7次放下,下午5点多时,我实在按捺不住,用颤抖的手拨通了卢云家的电话。电话里,我把已背诵了许多遍的“消息”内容连珠炮般地发射出去——因为他听电话很少超过3分钟。然而这次,他只听了不到2分钟就截断了我的话:“不要说了,稿子写了吗?”“正在写……”“写完立即送审,今天晚上9点钟之前,把稿子传真到记者部。”我看了一下手表:5:28,只剩下3个半小时了,心里有点发慌:“老卢,可能来不及……”我的话再一次被截断:“那就推迟到10点。我在记者部等你们的稿子。”   
我傻眼了。随即又跳起来,抓起笔。我写,丁先生连改带抄,一抄完两人蹬上自行车就飞也似地往博物馆冲去审稿。虽然是冬天,我俩紧张得全身冒汗,而谭馆长已在办公室等候。然后再飞也似冲回来,扑到电话机跟前。   
一夜醒来,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条1100字的消息——《我国古乐器编钟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已经在本报一版头条高规格推出:通栏标题,配大幅照片加花边。见报的当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17种语言向国外播发了这条消息,国外的许多媒体纷纷予以转载。   
之后,我所在的记者站对编钟的报道一路领先,从编钟能演奏《欢乐颂》到编钟复制成功,到《曾侯乙墓的“地下音乐厅”被搬上舞台》,连续发了3个一版头条,把全国“编钟热”推向高潮。   
后来,一辈子从事新闻业务的卢云改行担任了光明日报社秘书长。不过,他再也没有闪射出当记者部主任时的耀人光彩。   
退休后,卢云夫妇跟随女儿去了美国。   
老卢,你现在可好?你是否还记得、还牵挂你亲手带出来的这支记者队伍?而我们,都还在怀念着你——这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那年元月,在光明日报的全国记者会上,有人提到过几天就是你八十岁的生日,老记者们顿时行动起来,给你写了充满感情的祝福信,然后,每个人都郑重其事地、端端正正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9-8 22:48:46
【案例】送别!战地记者张崇岫逝世,享年95岁

9月6日抗美援朝战地记者张崇岫于安徽合肥逝世

享年95岁

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咸兴港会师、强渡昭阳江……张崇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拍摄了千余张珍贵的战地照片

为历史留下了永久的影像见证

胶卷就是他的子弹
他带着相机跨过鸭绿江
1942年

13岁的张崇岫参加新四军之后又参加了解放战争1948年,部队交给他一个新任务——学摄影起先,张崇岫不愿做摄影记者想直接端枪跟敌人打仗后来他发现在战场上端相机其实就跟端枪一样

于是就干起了摄影记者



张崇岫的镜头

记录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瞬间在张崇岫记忆中最难忘的是1950年开往朝鲜的绿皮货车行至中朝边境门“哗”一声拉开战士们背着武器从车上跳下

徒步挺过鸭绿江
张崇岫背着两台相机他把装胶卷的袋子像子弹袋一样系在身上有人问他,腰里装着什么武器他回答:

“我这个是非常大的手枪”




当时胶卷非常珍贵张崇岫要求自己每拍一张就必须成功一张1950年的长津湖战役

他一共用了3卷胶卷



“哪里枪响,我就往哪凑”
战场上他总是冲在最前线
张崇岫说:“搞摄影,胆子要大我的胆子就很大哪里枪响,我就往哪凑”这张美军士兵向志愿军投降的照片是张崇岫在美军混乱撤退时拍下的“子弹、炮弹都没停我不下去拍就抓不到这个场景了”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张崇岫总是冒着枪林弹雨

冲在最前线



一套四张的纪念邮票
两张是他的作品
这是1952年发行的一套邮票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

在一套4枚邮票中有两张邮票的画面都选自张崇岫的摄影作品《涉江追击敌人》记录的是1951年7月志愿军第20军的将士们

冒着炮火涉水强渡昭阳江


《胜利会师》记录的是1950年12月长津湖战役胜利后志愿军第20军59师侦察队

与朝鲜人民军在咸兴港会师
在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张崇岫拍摄了千余张战地照片他以无畏的勇气

超常的胆识

娴熟的摄影技术


拍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的英雄群像曾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

他的作品犹如一部部鲜活的史诗

为后人研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料

致敬战地记者张崇岫

一路走好!
来源:传媒茶话会
编辑:程正元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9-7 19:30:54
【案例】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程正元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8-11 18:40:24
【案例】
记者,徐志摩被人忽视的另一身份
浪迹天涯,到过了那么多的人物专题纪念馆,记忆大多湮灭在千馆一脸的重复复重复中。海宁,世称潮乡,也因出了风气弄潮儿徐志摩,声名迭加,风气所致,连县城硖石那座徐志摩故居的那篇前言,也写得颇有潮劲:

——有人说他是“东方诗哲”,有人说他是“中国的拜伦”,有人说他是“新月下的夜莺”;而他自己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云,翩翩的在空际游,愉快于无拦阻的逍遥;但有时也会“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以多才多情多爱,名扬身后的世界。他浪漫不羁,却又嫉恶如仇。前言中的另一段文字指向了他另一身份的特征,虽然模糊:

——他又说自己是天生歌唱的一只痴鸟,把他柔软的心窝紧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的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

一只这样在刺丛中唱歌的荆棘鸟,所唱的不是谀词,也不是颂歌,而是为人类社会的希望与正义鼓与呼,这不是时代赋予记者的使命吗?

在长达百年的历史中,徐志摩公认的身份是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然而,我还是在徐志摩的故居惊喜地发现了诗人与作家之外的另一身份:记者!



并且,这由徐志摩在那篇《我为什么来又将有何作为》文章中,作了职志的清晰阐述——

“……但我自问,我决不是一个会投机的主笔,迎合群众心理,我是不来的;迎合言论界的权威者,我是不来的;取媚社会的愚暗与褊浅,我是不来的;我来为了我自己,只知对我自己负责任,我不愿意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说的;要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能不说的。我来就是个全权的记者。”

“四不四为”,是徐志摩入职新闻的庄重承诺和誓言,时在1925年。这时,名满京城的年轻徐志摩在北大任教之余,又被聘为《晨报副刊》主编。

《晨报》创办于1916年,原名《晨钟报》,创办人为汤化龙、梁启超。1918年起用《晨报》为名。当时的《晨报》以时事评论为主,倡导言论自由,副刊所占比重很小,以刊发小说为主。



然而,得“五四”新文化运动之赐,《晨报副刊》迅速崛起,很快成为20世纪20年代“四大副刊”之一,其他三大分别为《京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一个副刊的脱颖而出,《晨报》其中经历了三任主编筚路蓝缕的打拼。他们以个人的学养与价值取向,表现出了办刊的鲜明特色。李大钊时期以启蒙为主旨,偏思想性;孙伏园时期到达顶峰,以趣味性主打;徐志摩时期个性突出,倡导自由。

需要插叙的背景是,徐志摩留学归国,在新文艺阵营中表现出超强的能力和独特的气质,1925年11月,《晨报》负责人力邀徐主掌副刊。

徐志摩受英国自由主义影响颇深,他上任伊始,就旗帜鲜明地说:“我为什么办报,无论是副刊或是什么,要保持的第一是思想的尊严和它的独立性,这是不能让步的”。


如果了解那个时代,就会发现副刊其实就是正刊新闻版的延伸,许多主编主笔如邵飘萍等人,其实就是集采编于一身的新闻记者。加入《晨报》,徐志摩以此贯彻他的独立风格的,而且,将这一办报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很快,这位文化界的通人,具有极佳的人缘,他的独立精神也得到很多同人的认可,于是乎,一出由徐志摩主导的“独立副刊”让文化界为之兴奋。和多数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不同,徐志摩往往直接跳到前台,与各种思想进行正面的交锋,从不掩饰自己的个人色彩,声明要把副刊作为自己的“喇叭”,这样一位独行侠式的主,显然会给原来应该平静、温和的副刊带来麻烦和喧嚣。


热血青年徐志摩自然知道,但依然坚持自己的自由主义办报风格。在那场著名的“女师大”风波中,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方和以陈西滢为代表的另一方展开了剧烈的论争,而阵地就是徐志摩主政的《晨报副刊》。在这样的情形下,徐志摩不但不平息战火,反而加入了论争,无异于火上浇油。这就引起了鲁迅的极大不满。于是,论争进一步升级,直到无法收拾。最终胡适苦口婆心的出来劝架,才算完结。

也许锋芒太盛,徐志摩的独断专行虽然让《晨报副刊》在言论阵地上大出风头,但也给自己惹来不少麻烦。一年后,他终于离开了主编的职务。然而,作为诗人,他因有这一段短暂的记者生涯,日后的诗中自然多出了社会的况味,裨益不可谓不大。

余音绕梁,又岂止三日。作为记者和主编的徐志摩,成功地推动过一场发生在《晨报副刊》的知识分子转型自然形成,每个阶段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也代表了当时思想界的多股潮流。从传统到现代,从思想、趣味到自由,知识分子都扮演着先锋的角色。



我也以记者的身份,参与并主持过报刊的副刊编务,一直引以为傲。当这个初夏的长假来到前辈的面前时,自觉羞愧而目光不敢对视先生。

因为,到了我们这一代,副刊办刊人所必持的特立独行、铮铮铁骨、有趣生动的品质,我们几乎丢弃殆尽。身份一旦丢失,我们又怎么可能在芸芸众生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站到责任的高地,摇旗呐喊?

徐志摩触动着我思考记者的身份,我却并没有替自己寻到答案。


来源:南门立墨(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8-2 06:54:38
記中新社記者索有為

索有為——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總編室主任。他是第四波新冠病疫情爆發初期被派來香港工作的。

索有為剛抵埗時,因為地方不熟悉,往往要提前做很多準備才能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採訪。加上香港都用粵語交談,也給他增加了採訪的難度。然而,這些索有為很快就適應了。



索有為前往國家醫護團隊援港抗疫駐地採訪。

新聞記者在社會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雖然記者並未擁有權力或地位,但新聞記者能通過他們的報道和調查揭示真相,監督權力,給公衆提供信息和見解,他們的工作對於社會的正常運轉和民主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憑着工作經驗和敏感的專業頭腦,索有為做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訪問。

李家超出任特首,索有為馬上聯繫李家超,邀請特首任職滿一個月之際做專訪。結果,特首真的在任職一個月之際,接受了索有為的採訪。這個專訪是獨家的,説明索有為有非常專業的記者頭腦。


香港特首李家超履新一個月之際接受中新社獨家專訪。

香港是一本很耐讀的書。中西交融的文化底色、「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需要身處其中的媒體人深刻理解。索有為在港這幾年,訪問過很多達官貴人、社會名流。他採訪的面很廣,有時普通人的事蹟他也會採訪。

我們第一次被他採訪是我獅子山文藝協會與立橋金集團聯合舉辦親子活動。我在這個活動中給小朋友講書法,我們獅子山文藝協會常務副會長方平教授在活動中專門給小朋友講《弟子規》總敘:「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引發在座小朋友的興趣。索有為即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導小朋如兒何做人和做事,於是詳細地作了報道。去年五月,索有為也為我做了一個題為「香港著名書法家梁君度『人書俱老』重傳承」的專訪。



香港東方書畫院院長、書畫家梁君度接受媒體採訪。

我們成立「香港東方書畫院」當天,正藉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之際,八個書畫家共同創作了一個書法長卷,內書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毛澤東和開國元帥詩詞。我們在「藝術香港」舉行成立大會,索有為聞訊即帶上攝影師到場拍攝報道了。後來,索有為還為我做了一個專訪。

我有一個朋友圈,雅號「諸朋久友」,其實是十個屬「狗」的同年(1946年)生書畫家群組。當時,文化名人郭浩滿博士在他的「雲峰畫苑」為我們舉辦了一次十人書畫展,索有為不但親自到場參觀,還帶上他好幾位朋友親臨指導。這個展覽自然也作了一番報道。

駐港三年來,索有為結識了衆多政商界人士、社團、港青而有了豐富的採訪資源,逐漸寫就了上千篇涉及方方面面的香港新聞。

索有為在工作之餘,也勤練書法。他的曹全碑體隷書寫得很不錯,所以我們常互相交流,以書會友,逐漸也建立了深厚友誼。

索有為即將離開香港回內地工作了,大家都依依不捨。他對來港認識的朋友都是付出感情的,彼此都講真心話,正因為如此,索有為在香港是頗受人歡迎和喜愛的新聞工作者。

責任編輯: 孫佳藝



来源:文汇网
链接:http://www.wenweipo.com/a/202312 ... b0fdf828ab8321.html
编辑:李梦瑶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7-31 21:00:27
【案例】
如何看待调查记者的现状与未来



编辑:李梦瑶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7-13 15:43:22
【案例】
历史上的舆论监督,和《京报》创办者邵飘萍烈士

1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也没有记者这个行业,但是政府有舆论监督岗位。
皇帝权力很大,皇帝知道自己权力很大,于是就设了一些统称为“言官”或“谏官”的职位,他们的工作就是说话,专门提意见甚至唱反调。
注意,这个唱反调是皇帝赋予的职责,不唱反调反倒是失职,是尸位素餐。唐玄宗年轻的时候,还没有昏聩的时候,大骂身边的言官:我把你们摆在身边,你们一条意见不提,我要你们干啥?
这就形成了职业风险,在皇帝身边专门捋虎须,逆龙鳞,你说多危险!
这些官有的叫“拾遗”,东西掉了,给捡起来,比如杜甫,就当过左拾遗,他正是因为跟皇帝唱反调丢了官;有的叫“补阙”,有过失,得帮我弥补;有的叫“正言”,说真话说老实话说心里话,驳斥那些混蛋逻辑;还有的叫“司谏”,就是负责讽喻规谏。总之都是说话。
这个危险的岗位上死过很多人,比如商纣王的比干,有了他的死,比干就是千古楷模,纣王就是千古混蛋。皇帝,都怕成为纣王;言官呢,都以成为比干为荣。
古代什么天人感应等等胡说八道的事很多,但是由谏诤而产生的敬畏之心,竟然对权力有所制衡,真是一个奇迹。
皇帝最怕的就是谏官以及动辄谏诤的大臣,因为这些人不怕死。光武帝刘秀,这可是明君,有一次要出去玩,大臣申屠刚劝他不要去,天下还没有平定,你出去玩乐,合适吗?刘秀不听,命令开车。申屠刚把脑袋伸进车轮子中间:好,你开车,你轧死我算了,开车呀你!刘秀没辙,算了,旅游取消了。
唐太宗李世民最怕魏征,这个就不必细说了。魏征死了,李世民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宋徽宗治国不行,文艺方面是一流高手。一个叫陈禾的大臣来汇报,宋徽宗听烦了,站起来就走。陈禾跑过去拉住皇帝的袖子,不行,你得听我讲完。宋徽宗不听,甩袖子非要走,陈禾不撒手,结果哧啦一声,皇帝的龙袍被撕破了。宋徽宗大骂,你把我衣服都给撕破了!陈禾说,你不听我说话,不在乎自己的衣服,那我也不在乎自己的脑袋!
宋徽宗听了很感动,告诉太监宫女,这件衣服原样保存起来,作为提醒自己的纪念物。
元朝英宗问大臣: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像魏征那样敢说话的人吗?大臣回答说:有什么样的皇帝,才有什么样的大臣。唐太宗有纳谏的度量,所以魏征才敢说真话!

2
言官除了劝谏皇帝,还有一个职能,就是掌控舆论,监督百官,实际上是作为皇帝的耳目,监督宰相的行政系统。
到宋代,言官和御史监察系统逐渐合二为一,统称“台谏官”。这个权力很大,因为他们独立于宰相权力之外,又都不怕死,所以苏轼说,“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
但是这个权力越到后来越扭曲,独立性越差。
比如王安石变法,台谏官没人同意,全都反对。宋神宗不听,最后15个台谏官或辞职或外任。
然后宋神宗任用的都是听话的,不唱反调的。苏轼在民间叽叽歪歪写诗,结果被台谏官抓紧监狱130天。至此台谏官已经不是在规劝皇帝、监督行政,而是成了权力的帮凶,。
明朝的文官制度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皇权不受任何制约,言论完全被压制,所以一流的行政制度也无法阻止中国陷入文化酱缸。万历三十年,皇帝病重,以为自己要死了,忽然良心发现,下令把自己发明的苛捐杂税全都取消,结果下旨第二天,病好了,他又后悔了,要求到内阁追回圣旨。身边的大太监拼命磕头:“皇上开恩,那些钱还是留给小老百姓吧!”万历大怒,抓起刀子就捅。最后二十多个太监到了内阁追回圣旨,首辅大臣不给,这些太监就下跪磕头,磕得血流满面,当然了,最后以首辅的屈服结束。
可见谏诤不止局限于言官,一点意见都不敢表达的,其人格,其胆色,还不如个太监。身体的残缺还不可怕,可怕的精神的阉割。

3
中国古代有“报”,叫“邸报”,唐代就有了,那是政府内部的情况通报,不是现代意义的报纸。邸报的内容老百姓一概不知道,正因为啥都不知道,小道消息才满天飞。
1895年甲午战争后,中国有识之士发现,要想强国,必须开启民智,世界潮流是公开发行报纸,让老百姓都能知道全世界的事。于是维新派就办了一种报纸,叫《中外纪闻》,主办人叫梁启超。这是中国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
赞助这份民间报纸的人,叫袁世凯。
官方仍然是那种邸报形式,他们一看,民间竟然这样搞,这还了得。一个御史大人说它“诽谤朝政”,于是西太后下令,封。
直到1906年,八国联军进北京,这是又挨了一次揍,清政府这回下令,民间可以办报,只要不是精神病、没有犯过罪的成年人,都可以办!

4
近代最著名的报刊是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他的《新民说》是一代中国人的启蒙,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甚至更重要的人物,都受过它的滋养。
待陈独秀、胡适走上历史舞台,中国民间出现了400多种报刊。《湘江评论》被胡适称为“好兄弟”,称赞连载三期的《民众的大联合》是“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很痛快”。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
这时期有一份著名报纸,是邵飘萍创办于1918年10月的《京报》。创办不到一年,就因屡屡揭露政府腐败,被北洋政府查封,邵飘萍逃亡日本。
《京报》于1920年9月复刊,支持中苏建交,支持孙中山,支持国共合作,还出版过马克思纪念专刊。它的副刊也相当厉害,孙伏园主办的《京报副刊》、鲁迅主办的《莽原》,影响全国。
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被张作霖杀害。张作霖曾经给他30万元封口费,被他退了回去。
邵飘萍于1925年经李大钊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古代杀害诤臣的,都是昏君暴君;到了民国时期,尤其是国民党训政,报刊被查封屡见不鲜,但是杀害记者这种事,杀害大学教授的事,也只有张作霖干得出来。
你说他不是土匪是个啥玩意?
人们都记住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他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我以为后面八个字是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心忧天下又何从体现?岂不是一句空话?!
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不平则鸣就是;什么是民族魂魄,不默而生就是,所以鲁迅才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为民请命的人,这是中国的脊梁。


来源:书写者(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quNL0ECwBtSwTLPdKs1jA
编辑:李梦瑶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6-15 22:23:12
【案例】为英雄记者杜鹏程树碑立传——评边江的《英雄记者杜鹏程》
杜鹏程是当代著名作家,《保卫延安》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作品,被誉为“英雄史诗”。1947年,杜鹏程以新华社野战分社随军记者身份参加了延安保卫战,他先后随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转战数年,直到解放全西北,进军至帕米尔高原,才转业到新华社西北总分社新疆分社工作。1949年底,在新疆喀什简陋的营房里,杜鹏程开始了《保卫延安》的创作。2019年,《保卫延安》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012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编写“中国名记者”丛书,新华社西北总分社有16位记者入选,包括杜鹏程。记者杜鹏程的英雄事迹得到中国新闻史的高度评价和重视,《英雄记者杜鹏程》一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完成的。该书编著者边江先生是新华社陕西分社原副社长、高级记者,离休后承担了撰写新华社陕西分社社史的工作。杜鹏程工作过的新华社西北总分社是新华社陕西分社的创建者和前身,他的记者生涯和英雄事迹进入了边江的研究视野。边江说他编撰此书的初衷是“讴歌英雄记者杜鹏程,以示对英雄新闻团队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及英雄记者杜鹏程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阅读此书,英雄记者杜鹏程的光辉形象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他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照耀我们前行。
杜鹏程是英雄作家,更是英雄记者。有关著名作家杜鹏程的研究比较充分,其记者生涯及新闻创作实践与论说研究相对较少,边江的研究填补了英雄记者杜鹏程研究的空白。《英雄记者杜鹏程》是第一部从新闻史研究的角度,还原杜鹏程英雄记者的本色,为英雄记者杜鹏程立传的学术专著。
该书取材广泛,有边江《英雄记者杜鹏程的新闻实践与新闻认知及其启示》的学术论文提纲挈领,对杜鹏程的新闻生涯、新闻创作实践及思想的总体概括与论述;有王会、师银笙、李建新等学者对杜鹏程生平、战地记者经历及新闻创作的研究论文;有午人、卢德义、潘旭澜、袁国祥、闻捷、力辛等战友对其战争生活及其边疆岁月的深情回忆;有张文彬、杜稚等亲人的真情记述与评价等。这些研究者和记述者从不同视角,系统全面地对杜鹏程的记者生涯和文学创作进行书写和评价,塑造出英雄记者杜鹏程的光辉形象,实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艺术效果。不仅如此,书中还收录了杜鹏程写于1989年的《我的小传》,与“他者”的记述相互印证,交相辉映。关于1947年到1951年,解放战争中担任随军记者的战斗生涯和记者生涯,杜鹏程轻描淡写地说:“我从自己认定的角度,去研究和理解战争生活。”他说自己是“活跃的战地生活的反映者”,那些歌颂英雄的新闻、通讯、散文、报告等,在当时给读者留下较深印象。战地通讯《壶梯山我军英勇杀敌——前线记者杜鹏程同志向彭副司令反映前线见闻》(1948年秋)在《群众日报》首发后,被《人民日报》《晋绥日报》等全国各地解放区报纸转载,在部队和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保卫延安》九易其稿,草稿能拉一马车,杜鹏程在小传中仅用三行半的篇幅记录了小说创作出版的全过程。对照阅读,杜鹏程英雄记者、英雄作家的形象愈加立体、丰满。
书中第二篇杜鹏程新闻作品选粹、第三篇杜鹏程新闻认知论说和第四篇杜鹏程战争日记选编,是杜鹏程记者生涯描写和论述的有益补充和印证,是重要的文献和史料。边江以新闻史家的独特眼光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篇目,真实呈现出杜鹏程新闻报道和通讯、报告的特点和成就。杜鹏程不仅是记者,还担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的领导,他的新闻理论和观点是从实践工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集中体现在专著《从采访到写作》(1987)中,他的新闻思想政治站位高,且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边江认为杜鹏程对新闻工作的看法非常内行,他概括了杜鹏程新闻理论的主要观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是可敬的勇士,必须有崇高的胸怀;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新闻记者要学会观瞻全局,有全局观念;采访决定写作,记者笔下要有现场感;记者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走到哪写到哪;记者要会写散文,才能写好通讯等。这些观点对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工作者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杜鹏程以其新闻实践和文学创作实践验证了他的观点:“成功的作家、记者最终是可以融洽地结合起来的。”他的成功具有示范作用,开创了记者、作家的成长和成功范式。边江对此进行了客观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编撰此书,边江着力凸显杜鹏程的创作宗旨,即“为战士歌唱,为英雄树碑”,他说在编著过程中,杜鹏程的英雄主义精神深深感染着他,他是“用杜鹏程精神为杜鹏程树丰碑”(申尊敬语)的。
《英雄记者杜鹏程》是一部具有英雄色彩、燃烧着革命激情的传记性著作,为中国新闻史加注了英雄色彩。该书是弘扬延安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读本,目前已被西北政法大学、延安大学新闻学专业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新闻专业红色教育辅助读物。
在塑造英雄记者杜鹏程的同时,边江、张文彬等还运用大量第一手资料,深刻阐释了新闻与文学的关系。杜鹏程夫人张文彬女士在长文《杜鹏程的生活与创作》中以编年史的方式,对杜鹏程的新闻创作和文学创作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记述。她着重论述了杜鹏程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创作,特别是人物通讯,及两百多万字的《战争日记》,如何为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的创作提供文献、史料、人物图谱和精神养料等重要论题。《保卫延安》中,从党的高级将领到普通战士,几乎都是有原型的,为纪念牺牲的战友,他在小说中保留了王老虎等战士的真实姓名和英雄事迹。小说中英雄人物的故事和战斗精神是战争生活的真实记录,作品客观地表现了杜鹏程对艺术真实性问题的深刻思考。
杜鹏程说:文学不仅要给人以精神享受,同时要给人以崇高理想。他立志做“生活的热爱者、研究者和剖析者”,记录惊心动魄的战争生活,为战士、为英雄而书写、歌唱。杜鹏程新闻创作和文学创作的使命感和精品意识,对当下的文艺创作具有深刻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因此,《英雄记者杜鹏程》也为文艺工作者、青年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优秀读本。(文/李清霞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来源:新华出版社
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057459?d=134d8e6&channel=weixin
编辑:程正元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6-12 14:42:47
【案例】“史学界的爱因斯坦”:汤因比和他的世纪之问

他洞察历史的金句,今天还被频频引用:
“文明都是亡于自杀,而非他杀。”“一个民族的所有苦难,都是这个民族的民众自己选择的结果。”“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他亲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两度参加巴黎和会,还以历史学家的身份登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他被誉为“世界通哲”“史学界的爱因斯坦”“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影响力太大了,大到连“文明的敌人”希特勒,都授予他“帝国总理勋章”;他就是参透了人类文明奥秘,写下皇皇巨著《历史研究》的旷世奇才——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汤因比的一生,连电影都不敢那么拍——1889年4月14日,汤因比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历史学世家,父亲是一位热心的医生,母亲是一位历史学家;6岁时,汤因比就从母亲讲的睡前故事中,熟悉了英格兰历史;13岁开始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后来能用这两种文字写诗;18岁考进了亚当·斯密的母校牛津大学贝利奥学院;22岁便成为牛津大学研究员、导师......


如果说青年时的汤因比是一个“学霸”,那么壮年时的汤因比就是一个“学神”——史学界神迹。他用10年时间做准备,又用34年的时间创作,完成了12卷的皇皇巨著《历史研究》,该书颠覆了以往史学理论,总结出文明兴亡的规律。这部书前三卷一出版,汤因比就“一战封神”,迅速扬名世界。1936年,他受邀到纳粹德国一所大学发表演讲,期间,希特勒亲自与他会晤,并授予他“帝国总理勋章”。不过,希特勒这么做,并非出于对史学的尊重,而是因为汤因比能影响到英国高层。汤因比不仅当过教授、作过记者,还曾在英国外交部工作过5年,1925年起担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主任,一直任职到1955年。在担任公职的30多年时间里,汤因比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两度在战后参加了“巴黎和会”。在晚年写的回思录中,汤因比用“离奇而闹心”来形容“巴黎和会”的经历。在他看来:和会上,唇枪舌剑的代表们令人沮丧,互不相让的强权政治游戏令人失望,最后达成一致的结果也是毫无价值、悲哀至极。在看透历史与现实后,汤因比非常悲观。不过,这种悲观也与他个人的悲惨遭遇有很大关联:1909年,他的父亲就因抑郁症住进了精神病院;1939年,他的母亲去世,同年,他的长子也自杀身亡;1942年,汤因比与第一任妻子罗萨琳德维持了29年的婚姻也开始走向破裂,4年后正式离婚。不过,汤因比毕竟是“世界通哲”,他虽然悲观,却并不绝望。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奔波,他在世界学术研究中耕耘,他反对战争、反对国家至上主义,他捍卫和平、抨击种族歧视,他主张文明才是历史的单位,时刻关心着人类的命运。在汤因比看来,理解人类及其社会,决不能脱离真实环境,与苦坐书斋相比,“自己亲自看上一眼,往往能看到二手资料永远都无法传递的信息。”于是,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借助受邀访问和讲学的机会,他与第二任妻子维罗妮卡一起走遍了世界六大洲,中东、日本、印度、中国…都留下了汤因比的足迹。1964年,75岁的汤因比在游遍世界之后开始撰写回思录,但他不是要追思自己辉煌的过去,而是要以凡人之躯求索人类的命运。他比谁都明白所有的文明都有终结,但他还是试图找到为人类文明“续命”的“药方”。他把自己毕生最具总结性的思考都写在了这本书里——《人类的明天会怎样:汤因比回思录》。汤因比在书中写道:“爱就是上帝”。他相信,爱是永恒之物,“除了爱、忠和真,一切事物都是虚空.....权力亦是虚空......但是真、忠和爱,把地下的地狱和天上的天堂分开。”作为一个基督徒,汤因比认为,爱并不是万能的,但只有“爱”能拯救人类文明。看过他作品的书友,因此亲切地称他是“爱的战士”。1975年10月22日,“爱的战士”汤因比永远离开了这个他曾深爱过的世界。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宝贵思想,却永远值得我们用心思索、回味、参考。


来源:先知书店
编辑:程正元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6-6 17:56:04
案例

默多克,为什么这么爱结婚?




全球的90后都在恐婚,93岁的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却第五次结婚了。

这位靠新闻发家,在小报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超级富豪,正用自己的绯闻八卦反哺自己的同行。他和历任妻子的照片,再次冲上各国互联网的头条,供全球亿万网友审视,甚至波及到了远在北京的、第四次离婚的汪峰。

从吃瓜角度,默多克的婚史,的确是远比默多克的商业史更吸引人的话题。尤其是这次的“五婚”故事。

根据坊间传闻,这段惊世骇俗的爱情,是由第三任前妻邓文迪保媒牵线——67岁的新娘埃琳娜·朱可娃不仅是一名分子生物学家,还是邓文迪闺中密友的母亲,俄罗斯石油巨头亚历山大·朱可夫的前妻,以及俄罗斯著名寡头、身家145亿美元的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的前岳母……

除了惊叹有钱人的老年生活之丰富精彩,以及邓文迪的胸襟和气魄,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

尽管“婚姻就是男人对女人的最大诚意”这种话语,已经油腻且落伍。但默多克愿意签下婚书,还是弥漫出几分诚恳的味道。毕竟作为身价172亿美元的顶级富豪,他的每一次分分合合都具一定的“含金量”。

尤其第二次离婚时,前妻安娜分走了17亿美元,外加强势附加了自己和3位子女的企业继承权,成为当时全球最昂贵的离婚案件之一。

众所周知,与安娜离婚17天之后,默多克与邓文迪进入了婚姻殿堂。为了无缝衔接下一段婚姻,付出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只能说默多克比张艾嘉还懂“爱的代价”。

放眼望去,诸多更新派的富豪比如马斯克在经历两任妻子后,早就开始秉持“非必要不结婚”的态度,以最大程度规避财产风险了。那么,在商场上精于计算的默多克,为啥又这么执迷于结婚呢?

一个令我几乎捧腹的观察,中文互联网上已经就默多克的“五婚”至少开启了两门生意:一门是星座分析,教你根据星盘攻克恋爱脑富豪;一门是家族信托生意,不少相关律师正借势对高净值人群,进行一大波财富风险隔离宣传。

喜欢谈恋爱是真的,恋爱脑是不可能的,毕竟默多克在商场上以精明著称。安娜的离婚律师丹尼尔·贾菲曾表示,默多克就像对待商业谈判一样对待离婚问题。和邓文迪离婚时,默多克请到的是离婚律师界的金牌大状埃勒·E·加尔,这位律师曾帮著名房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的前妻伊凡娜·特朗普,在唐纳德濒临破产之际还挖走2000万美元的分手费。

可以这么说,在陷入爱情时,默多克有可能会老房子着火;但在结束爱情时,那也是雷霆手段、人间清醒啊!

梳理默多克的商业履历,可以清晰勾勒出这样一幅画像:这是一个喜欢冒险且充满野心的男人。从二十几岁时在澳大利亚让《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起死回生,到闯荡英国、进军美国,收购《太阳报》、《纽约邮报》、《泰晤士报》,买下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以及背上巨额债务豪赌全球卫星电视帝国梦,都可展现出他从不满足于此刻的性格。

能量大致是守恒的,你很难要求一个在事业上充满欲望的人,在婚姻与爱情中突然转性,变得安分且平静。默多克需要陷入爱情让自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年轻”。

《名利场》特约编辑马克·西尔曾观察到,和比小自己37岁的邓文迪在一起后,默多克犹如“重生”,他开始坚持严格的瑜伽练习,染黑头发。

是的,默多克一生都在试图通过爱情“回春”。从世俗的角度,他的第二任妻子,小他17岁;第三任,小他37岁;第四任,小他25岁;现任,小他26岁。

这本杂志去年曾这样形容他:“这位顶尖富豪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结婚,即使92岁的高龄,他仍没有放弃爱情。”其实可以刻薄一点,默多克从来没有放弃跟年轻女性的爱情。

当然,家族信托也为他这些大胆而冲动的行为,起到了托底的作用。鉴于从安娜那里领悟到的离婚经验,等到邓文迪上场时,据说默多克已经制定出了完整的信托和婚姻协议。

因此,根据报道,邓文迪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有限:两个女儿共同持有新闻集团873万美元的A级无投票权股份;可与女儿共享曼哈顿第五大道的三层顶楼总面积达743平米豪宅公寓;以及独享北京故宫东面的一套四合院。

但峰回路转的是,离婚6年后的2019年,默多克把新闻集团下的子公司作价713亿美元卖给了迪士尼,据说邓文迪的两名女儿也因此每人获益20亿美元。邓文迪一跃又成为了超级女富豪之母、幕后大赢家。

第四次离婚,默多克付出的代价也不算大。据说前名模瑞莉·霍尔因为这段婚姻,大约拿走了默多克3亿美元的分手费和价值约3亿美元的房产。虽然相较前两位不算多,但也足够两人好聚好散了——离婚后两人通过律师在报纸《今日美国》上表示,“依旧保持友好关系”。

至于社交达人邓文迪,就更是好朋友了。媒体图片显示,前几天她还盛装出席了默多克的第五次婚礼。

只能说,世道难行钱作马,金钱真的能够更好的摆平和前妻的关系。

最后,还有个更扎心的问题。大众不怎么看好这位93岁老人的爱情,也与他的健康问题有关。这几年,默多克健康状况频频亮红灯,经历背部骨折、跟腱撕裂、心房颤动以及新冠疫情折磨,去年更是从福克斯新闻和新闻集团卸职。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3年前默多克就豪掷5亿美元在美国的马里兰州创建了一所长寿研究机构,他的目标是活到125岁。按照他的规划,他还将享有32年的人生。按照普通人平均寿命80岁计算的话,目前的他相当于我们的48岁?

只能感叹一句,谁说爱情使人年轻?明明是有钱的情圣,才能享受爱情。就在你我调侃人家93岁还结婚的此刻,默多克却认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编辑:刘诗扬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