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播电视节目文稿写作素材集锦

查看数: 105193 | 评论数: 253 | 收藏 1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0-7-9 20:55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1-6 23:10 编辑 1964年一个日本松下电器普通员工下班后【组图】 帖照片主要介绍1964年一个日本松下电器普通员工下班后回家做饭、吃饭的情景。来看看当时的日本人是怎么生活的: ...

回复

刘海明 发表于 2023-7-31 22:38:25
【案例】
两个礼拜前,恒大终于公布了延迟两年的财报,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净资产两年间蒸发了8000亿。包叔说,这些钱相当于2400头大象的重量。
来源:兽爷丨罗刹海市
编辑:洪韵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5-22 15:39:03
【案例】
2024中国诗词大会》1-10场开场白合集

5月18日,备受关注的《2024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本文整理了这十场开场白的视频和文本,供大家进行学习交流。
第一场   春天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冰雪洗礼过后的祖国大地,再次迎来了百花千卉、万紫千红。
伴随着春天诗意的脚步,我们听,莺啼燕语报新年;我们看,春在千门万户中。
品唐风宋韵,赞地久天长,一同漫步塞北江南,一同奏响玉笛胡笳。
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用诗词的名义致敬春天。
第二场   多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大自然的色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友谊的色彩;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气节的色彩。
五彩斑斓的诗句,源于诗人诗意的想象,更源于他们现实的生活,只有人间美美与共,世界才能万紫千红。
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手持彩练,用诗意描绘多彩人生,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第三场   勇毅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但他们更有一种勇气,虽千万人吾往矣。
面对二十三年的弃置生涯,刘禹锡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以勇毅纾解人生的苦难;
面对祖国需要,周恩来说,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他以勇毅成就民族崛起。
从古到今,正是勇毅成就了无数光辉的诗篇,也是勇毅造就了我们伟大的民族。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共同致敬顽强的生命,一同礼赞勇毅的人生。
第四场   风味
人间烟火,四时飘香。南北风味,各有所长。
风味在舌尖,在心间,更在人间。
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风味是一枚小小的回家的船票,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风味是春天的第一杯惊喜,正所谓新诗风味似新醅,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共品中国风,同赏中国味。
第五场   先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群可亲可敬的老师的形象。
他们最爱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他们最想看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青于老凤声”,我们常常管老师称作先生,但先生又从来不只是老师。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是先生的成就;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先生的风骨;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先生的担当。
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一同仰望泰山北斗,共同致敬山高水长。
第六场   寒暑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耕文明孕育了我们民族的勤劳;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四时八节展现了我们民族的智慧;
冬夏二至为节候,春秋二分定寒温,四季流转展现祖国风貌,寒来暑往承载美好追求。
今天让我们走进“寒暑”,品读诗词中的四季之美,体察生活中的时序之变。看江山如此多娇,赞由冬到春的励志人生。
第七场   山河
山是我们大地的脊梁,河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山河交织成了我们美丽的祖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豪情可比山峰更高;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只有真情可比江河更悠长。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还有很多很多的美,等待我们去发现。
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以诗词为双翼,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第八场   灯火
本期的主题是灯火,从古到今,灯火温暖过无数团圆的梦,也慰藉过无数游子的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灯火里有心系家国的思,那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从古到今,灯火照亮过无数的路,而你我,也正是一盏又一盏的灯火,正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华夏文明薪火永续,灯火永存。
那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点亮心中的灯火,守护光明,守护梦想。
第九场   相逢
相逢真的是一种特别美好的缘分。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这是恋人的相逢;
“夜雨剪春酒,新炊见黄粱。”这是友人的相逢;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我们与山水的相逢;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我们与历史的相逢。
相逢是人与人的会聚更是心与心的相契,那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共同去述说相逢的缘分,共同去分享团圆的喜悦。一同感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第十场   在路上
中华诗词,如万古江河,有多少光辉的诗篇,就有多少为了远方的在路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爱国的路上,忠诚升华为信仰。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征战的路上,山川都迸发出激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前进的路上,旗帜永远高扬。
今夜,我们在此相会,总决赛的大幕已经开启,明天我们又将奔赴远方,更辉煌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创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诗词大会,我们永远在路上。

来源:传媒圈(公众号)
编辑:李佳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3-25 21:40:36
央视全新深度调查栏目,昨晚首播


传媒见闻注意到,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全新深度调查栏目《财经调查》,已于昨日(24日)晚8时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
首期《财经调查》栏目聚焦农田光伏电站,揭开了湖北部分光伏电站侵占大量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被偷梁换柱的故事。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当初村里在做动员工作时,特别介绍该项目是一个农光互补项目,就是在搞光伏的同时,还会配套农业种植项目,但实际上,光伏板建起来之后,农业项目并没有一起实施。
据了解,国家近年来鼓励和支持发展光伏产业,同时相关部门对于光伏项目用地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多次强调光伏方阵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2020年,《湖北省能源局、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规范光伏发电项目用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禁止以任何方式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明确禁止的区域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据介绍,《财经调查》将聚焦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推动改进工作,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该栏目将发挥总台《3·15》、《经济半小时》等品牌栏目记者一线调查优势,坚持以事实说话,做有深度、有锐度的专业调查节目。
每期节目时长约30分钟。
来源:传媒见闻
编辑:程正元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3-14 15:37:06
【案例】
   冀外媒体央视记者采访燕郊爆炸事故,安的是什么心?



央视记者在河北燕郊燃气爆炸事故现场采访,被当地公安人员给架走了。



同一件事情,其实可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解读版本,看你选择哪一个。



版本A:无良记者干扰救援破坏稳定,被正义的干部群众驱离现场



一群北京的记者,有什么好事儿从来不想着河北,等河北一出了事故灾害,跑得比谁都快。一起常规的安全事故,居然派了好几波记者过来,长枪短炮怼着爆炸现场拍摄,又是直播又是采访的,唯恐事情不能炒大,唯恐天下不乱!当年央视大裤衩大楼火灾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现场直播呢?


央视的导播间故意用『死亡滤镜』来渲染灾难氛围,早都说是老惯犯了。而且,明明是经过专业训练处变不惊的主持人,看到民警正常执法驱离记者,居然刻意装出一副不可思议的夸张表情,有理由怀疑她和现场直播记者是故意串通好,刻意制造冲突来抹黑河北。


还有,燃气爆炸现场,救援人员正在竭尽全力抢救生命,这些记者不仅不帮忙救人,还拿着话筒到处采访干扰救援人员,心里装的什么阴谋可想而知……



现场的民警和安保面对这些捣乱的央视记者已经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尽管这些无良记者干扰救援、擅自深入隔离区,民警也没有暴力执法,而是为了保障安全把他们请了出去。这么文明的执法行为,却被别有用心的自媒体歪曲抹黑,说成是河北官方暴力阻挠采访。



尤其是这个汉奸头子胡锡进,居然公开鼓吹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观,要求保障央视记者的采访权。正常的采访报道我们当然欢迎,但是某些冀外媒体刻意前来抹黑生事,我们也绝不惯着它!





版本B:燕郊三年三起燃气爆炸事故,央视记者采访被阻挠



据中青报统计,近三年来,河北三河市燕郊已经发生3起爆燃或爆炸事故,均造成人员伤亡。



今天发生在燕郊的燃气爆炸事故引发全国人民关注,人们迫切希望了解事故伤亡情况、救援进展、事故原因等信息。



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媒体在事故发生后紧急赶赴现场采访报道,却遭到当地公安和安保人员的阻挠,相关画面还被央视现场直播公开。



从流传出的画面可以看到,央视记者虽然在事故现场采访,但所处位置是警戒线之外,并不存在干扰救援的情况,也没有处于危险之中。


如果记者所处位置真的有爆炸或倒塌风险,在更内圈位置的数量是记者十倍以上的安保人员岂不是分分钟有团灭风险?人民警察虽然不怕牺牲,但也没必要这么罔顾安全吧?



而且,央视记者身穿央视logo的工作服,拿的也是央视话筒,是公开正规的采访报道,当地明知记者身份还将他们粗暴架走,到底是想掩盖什么呢?



当地阻挠记者正常采访的做法,竟连胡叼盘都看不下去要公开发表批评,可想而知性质恶劣到什么程度!



燕郊三年发生3起重大燃气爆炸事故,每一次发生后都说要开展安全大排查,到底又排查了什么呢?



拒绝媒体的采访监督,到底是有百分百的信心不会发生下一次事故,还是有十成十的把握即便再次发生了也能压下去呢?





以上AB两个版本,你选择哪一个呢?



我个人觉得版本A比较熟悉亲切,估计河北燕郊也更喜欢这个版本吧。


来源:项栋梁 基本常识(公众号)
编辑:李佳

刘海明 发表于 2024-3-2 21:31:55
Sora问世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我们?
一、直播平台:封面新闻微博号
二、直播时间:2月21日15:00-16:00
三、嘉宾: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刘海明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教授 宋耀
四川的博主“AI疯人院” 热搜视频、AI生成动画短片《西游记》创作者 冯彬
四、直播内容:
各位封面新闻的网友大家好,在去年AIGC非常火,没想到开年王炸penAI Sora的出现更是将讨论推向高潮。相信很多朋友和一丹一样,看着觉得很牛,但是也有无数的疑问,比如到底是如何生成制作的,我们普通人能不能学习和使用,直播间的边雪老师也是封面新闻科技新闻部的专业记者,不知道边雪老师对于AI创作视频做了多少了解,从新闻观察的角度AI视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并成为热门话题的呢?对sora肯定也有很多的疑问吧~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明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教授宋耀以及通过AI生成动画短片《西游记》登上高位热搜的博主“AI疯人院”冯彬老师来到我们的直播间,和大家一起科普和讨论《Sora问世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我们》。也请各位大佬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1、在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前,让我们一起看一条最近特别火的视频。
插入SORA“东京街头视频”)。这条视频是今年过年期间,由openAI公司发布的一条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也就是说,你只要输入一段文字指令,机器就能给你生成一条有画面有故事的短视频。
2、我想问下几位嘉宾大家看了这视频的感受。首先,我们想问博主冯彬从视频制作从业者角度,这条60秒视频如果是人力制作,需要多长时间?您因为是这个专业开始学习和制作吗?sora生成视频的效果,您觉得如果用自己常用的软件去制作这个视频,会有哪些细节的差距呢?今天能不能在直播中和我们演示一下,发布指令以图生成视频?(开始演示需等待时间,大家可以接着往下聊)
3、宋老师,你是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专家,这些视频的发布,给您带来震撼了吗为什么大家都说这是开年王炸呢?人工智能怎么就能通过短短几段文字,就能生成一段视频,而且我们注意到视频中很多细节都做得非常逼真,比如这个女郎戴的墨镜,上面还有映出的街景,她脸上还有一些斑点,脚下还有水印……宋老师您能简单给我们讲讲,人工智能是怎么做到的呢 ?现有的工具有哪些?这个人工智能创造出的女士,她有没有现实的原型?
视频领域影响
4、sora的这一系列视频,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突然同手同脚,手臂变成了被子等等,很多网友说这是为了向你证明这是AI生成的视频,故意露出破绽,老师们怎么看?既然这个视频是人工智能生成的,我怎么区分它是真的还是假的?
宋、冯
客观来说,要鉴别一则视频究竟是人工智能生成的还是由人类拍摄制作的,如果鉴别者不非常熟悉视频内容的场景和视频中的人物,不了解视频的内容(人的交流内容或者活动),还真的不好轻易下结论。一般来说,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画面要么存在明显的瑕疵,要么对话明显不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要直接断言这样的视频是机器自动生成的还是人类拍摄的,还真有难度。
真假的东西,需要鉴别者能了解或者根据知识做出判断的,超出经验的范畴,鉴别真假就有出现差错的可能。
5、我们知道,现在在视频制作领域,有很多创作者,比如像我们的冯彬博主,还有我们的影视制作更是分工细致,如果我们有了人工智能,那是不是就能对视频、影视制作领域有所改变呢?老师们能不能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我们分享一下?
:智能技术带来社会分工,这是解放视频、影视制作领域部分岗位工作者的机械化工作,真正创造性的东西(从无到有的)只能由人来完成。
6、我们也关注到冯彬制作的《西游记》,是用AI制作的,你能不能跟我们讲讲你制作的过程?如何发送指令还原你的脚本构想?你这条视频有成本吗?那如果有了openAI Sora这样的工具,你会不会想尝试一下再制作一个《西游记》动画?会不会在你以前制作的基础上,更节约时间和成本?
对新闻领域的影响,真假新闻
7、边雪提问:听了老师们刚才的分享,我也有一个疑问,刚刚我们讨论了东京女郎的真假,这条视频还不是新闻视频,那我想问,如果是在新闻领域使用人工智能,像SORA这样的文生视频工具,是不是说记者不用去现场,就用一个工具就能生成视频了?想问一下刘老师和宋老师的看法。
不论类似SORA这样的文生视频再高级,也只是记者或者编辑制作新闻的辅助手段,无法成为机器记者或者机器摄像师。文生视频只能根据记者或者编辑的指令,依照训练它的新闻素材进行视频生产,这样的视频内容只能是过去完成时的,而新闻是现在时或者现在进行时的,记者不去现场,自己就不知道现场的情况,无法凭空想象问题,提示给文生视频去制作内容。
文生视频的作用是辅助电视节目制作环节,把记者现场没有拍摄到的问题,补充到节目中;或者把难以用摄像机拍摄的内容,虚构出来,补充到节目中。这样的生产方式只能是助手型的,无法取代记者去新闻现场。
8、那我们怎么辨别哪些是机器生产的视频哪些是人生产的?这个对媒体技术领域是不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两位老师有什么看法
机器生产的视频要么过于完美,完美到让我们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曾经见到过,这是一种完美的虚假;要么瑕疵明显,或者细节明显不真实。
文生视频对媒体技术不是挑战,而是现有摄录技术的补充。也就是说,文生视频是媒体技术的延伸,而不是站在媒体技术对立面的挑战者。
9、我们了解到,人工智能要自动生成一段视频、一段文字,需要学习大量的数据,宋老师,这个数据的量级有多大,比如东京女郎这段60秒的视频?机器去学习的这些数据是在哪里去爬取的?如果我是一个创作者,我怎么知道我的作品曾经被机器学习参考过
10、边雪提问:机器学习的这些海量数据,有没有版权限制,刘老师一直关注版权领域,请您给我们解答一下。
2023年12月27日,纽约时报》起诉OpenAI微软侵犯文章使用权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纽约时报》声称这两家科技巨头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数百万篇文章来训练ChatGPT等工具的人工智能模型。诉讼称,这两家公司"试图搭《纽约时报》的便车,在未经许可或付费的情况下,利用其在新闻领域的巨额投资,制造替代产品。"
训练大语言模型需要海量的公开数据,这些公开的数据不可避免地包含新闻媒体的作品。OpenAI回应《纽约时报》起诉声称用公开素材训练大模型合理,提出了四点主张,
第一,OpenAI愿意与新闻机构合作并创造新的机会;
第二,使用公开的互联网材料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是合理的。但OpenAI提供了退出的选择,因为这是正确的做法;
第三,反刍事实regurgitate facts)确实是一种罕见的错误,OpenAI正在努力将其减少到零;
第四,《纽约时报》并未讲述完整的故事,其诉讼毫无根据。
但是,媒体生产的内容有成本,需要享有一定的获酬权,同时也有精神权利,如果机器学习使用新闻作品而不受版权法的约束,无疑严重损害新闻机构的权益,这样的状况无法持久下去。相信各国会就这样的版权争议找到解决办法的。
主:那机器生成的视频,它的版权又属于谁呢?
机器生成的视频,有无版权关键看它们是否具有原创性,如果有,根据我的理解,应该属于给机器发出指令者(也就是提出生成内容提示或者要求的人)。如果在他的指令者是职务行为,版权就该属于他供职的机构。
主:未来,如果我们有了那么多机器生成的文本、视频,那是不是需要一个更加高明的“把关人”,这对我们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两位老师给我们提点建议。
刘:这类技术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肯定要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设计以及实验室建设,都会促进高校跟进。但这种影响并不明显,如果有挑战的话,也只是对师资队伍结构有一些影响。
11、同时我们最近在网络上也发现,明明sora内测才开始报名,在开放测试之前,网上已经有卖课了,这也是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危机感,作为普通人的心理,受到了冲击之后怕落伍,或者想买一个“普通人赚钱的机会”,我了解到边雪老师一直在关注跟进这件事,咱们目前掌握了哪些信息呢?各位嘉宾觉得有必要去花这个钱吗?能不能帮我们支支招,如果正确看待人工智能带来的危机感?如何有方法地去了解学习,如果克服这种落伍焦虑,如何避免被割韭菜?
12、最后,我们想请几位嘉宾用一句话做一个总结,回应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未来人工智能将怎么影响我们?谢谢各位。
面对各种人工智能技术,不要动辄喊狼来了,不要轻易说技术颠覆了传统,不要担心它们让人类变得被动了,相信机器永远是人类的服务生,我们才是它们的主人。
编辑:李梦瑶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