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8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视的“新闻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1: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眼是关于新闻敏感的一个形象比喻。”质言之,是说:“作为记者要有独特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新闻当然应该有“新闻眼”,否则就不成其为有价值的新闻。要知道,有的晚报刊登的“龟蛇斗”也不能排斥在新闻之外,可价值几何?
然而,就“价值“而言,特殊的情况还是会发生的。
这是笔者日前观看央视一则新闻后的心得。
兹录新闻如下——
“在郑州市秦岭路北段一院落,每天闲暇时,64岁的陈新年都会带上矿灯、戴上头盔,身穿迷彩服,拎着抓钩、盆,走进挖掘出的巷道里,向前掘进。为了给妻女挖地下居室,老人说,他已经挖了整整4年,目前已挖掘出50平方米空间,初步实现了住人构想。根据他的规划,他将在地下挖出三室一厅,准备把厨房搬下来,让老婆免得做饭时热得受罪。”
在地方官员迷恋“土地财政”,房地产大鳄缺乏“道德血液”,保障房成为“权力盛宴”的当下,这则取自落后棚户区之新闻素材的内蕴,一般人常常确定为“不想当房奴向地下要空间”……
问题是,这样的“新闻眼”实在是厝火积薪,且与主流价值倾向不符。
央视不愧为新闻主题提炼之高手,在这个绝对无法回避的有关民生的重大题材面前,一如清人赵翼诗云“今年天作奇文章,大开大合为弛张”,在大胆放开新闻事实引发弱势感慨且不乏义愤之际,巧妙收笔于“皆大欢喜”:陈新年老人得到通知去有关部门登记申请保障房。于是乎,负面新闻变成了正面新闻。
其实,这也是“新闻眼”,确切地讲,是具有积极导向价值的“新闻眼”。
记得“退休矿工不想当房奴给妻女挖地下居室”的新闻去岁经纸质媒体曝光后,民意“哗然”,想来当地父母官肯定日子不好过,眼下肯定在想方设法弥补“漏洞”。
至于有人质问:“陈老汉被逼下‘地宫’之前,他们到哪儿去了?”那是另外一回事,是另一个“新闻眼”。

当然,此“新闻眼”彼“新闻眼”,一定是可以“融会贯通”的“新闻眼”。
江西庐山自古便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那里不唯冈峦环列,山峰林立,而且终年云雾缭绕,烟雨迷茫。面对瞬息万变、瑰丽多姿的山色,唐人钱起诗云:“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以为惊异骇怪、神奇莫测缘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宋人苏轼诗却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为见木不见林”必然难见其本原.
如斯引申,并非意指央视身在体制之内而“不识‘体制’真面目”。
央视正因为识得,才能跳出常人之“儿女共沾巾”,立于体制舆论导向之制高点,不至于“无为在歧途”替穷人悲悲戚戚。
不过“新闻眼”毕竟不是“势利眼”。
陈新年与刘舒拉这对年过半百的老人踩着激扬的鼓点在地下室翩翩起舞的画面,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不幸作为棚户区居民的极度悲凉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我国在过去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约改造5000万平方米棚户区,近100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
说白了,执政者是在以百倍辛勤之努力,来补偿曩者之不足,达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吏治底线。
人生没有来世,但愿陈新年与刘舒拉在有生之年能尽早实现“居者有其屋”之梦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1:12:52 | 只看该作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