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4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四大著名错别字,竟无一人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20:3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殷玉鑫 于 2015-7-23 20:42 编辑


之所以说它是天下第一错字,因为它是由皇帝亲笔手书,且悬于国家重要场所的门前。

在承德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上方,悬挂有一块匾额,匾的四周环绕鎏金铜龙浮雕,蓝色匾心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

可是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是康熙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

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就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

在清代,承德避暑山庄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场所,皇家接待各少数民族的首领,如蒙古、西藏、新疆等,都是在避暑山庄,不知那些首领们看到这个错字会作何感想。

最有说法的错字——“鱼”


“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块“花港观鱼”碑,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碑上的繁体“魚”字下的四点变成了三点,少了一点。康熙不是不会写这个字,而是“有意写错”。

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四个点,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地活了。

最具哲理的错字——“流”


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刘坤一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

“风流宛在”这四字中有两个错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

原来,历史大名人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在风情万种、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韵事。

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

这样的字,错得恰到好处,所以至今也无人说三道四,反成一段佳话。

最令人叫绝的错字——“富”


山东曲阜孔府,可以说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游人到孔府,未进大门便能看到特别明显的错字。

孔府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再看看下联中,也有一个字写得极不规范:“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原来错字的妙处在于:“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

两个错字,一下子就体现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不只没有人说它是错字,游人明白后反而连连叫绝。

来源:微信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IzMTAxMw==&mid=211962445&idx=3&sn=3373cbf38cffdf485d93a86ec55a9667&scene=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