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4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新闻奖第一次设立的“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1:0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田晓凤张伟雷跃捷  报业转型  2018-11-03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2018年11月2日,第28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布,(见《报业转型》昨天推文)共评选出348件获奖作品。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中国新闻奖首次增设了“媒体融合奖项”。在参评的100件媒体融合作品中,共有50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10件,二等奖15 件,三等奖24件。获奖作品分为包括融媒短视频、融媒直播、融媒互动、融媒栏目、融媒界面和融媒创新六大类型,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融媒体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检阅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融媒体获奖作品,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实际上这也代表了未来媒体融合新闻作品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
一、重大直播报道技术化

新闻融媒体作品的一大特色是数字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与应用。在《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评选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参评作品的范围为“于上一年度应用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传播的新闻作品。”今年中国新闻奖的媒体融合奖特别奖——《两会进行时》是人民网法人微博发布的融媒直播作品。

2017年两会期间,平台累计直播时长超过120小时,累计观看达1.38亿余人次,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成果之突出,开创了传统媒体新闻网站长时段直播历史的先河。直播的节目内容丰富,有部长通道、人大闭幕式、总理答记者问等环节的同步直播,还有人民日报记者在两会现场进行的独家点评。前方报道与演播室访谈相互穿插,并配有会场花絮和创意微视频。形式可谓丰富多样。

在而这场直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技术问题,如何在全天候直播的过程中保障信号稳定传输、如何打造可靠的网络环境,人民网在技术层面进行了充分准备。基于2016年研发的移动直播平台这一技术储备,节目团队在极短的时间里,搭建了一站式移动直播解决方案,包括内容采集、实时转码、分发加速、网络优化等核心功能。在输出端口方面,除PC端、手机客户端口外,网络电视部为《两会进行时》制作了微信小程序,通过小程序的“两会”和“推荐”两个版块,实现微信实时观看及分享。


第28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特别奖——《两会进行时》

两会中的VR直播是今年获奖作品的又一大亮点。二等奖作品《“钢铁侠”VR直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是2017年3月光明网“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首次开展的全国两会报道,这套直播设备一亮相,就引起了广泛关注。“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是光明网打造的全媒体报道单兵设备,记者通过穿戴式云台,单人操作该系统集成的平板电脑、VR全景相机、高清摄像头、录音设备等,通过云控制台、云存储及流媒体服务系统,同时为15家平台提供高达3K画幅、4M码流的视频和VR信号,记者还可以一键同步实现PC端、新闻客户端及H5页面等跨平台视频内容的分发与适配,观众无需安装任何软件,就可以通过手机裸眼观看高清VR直播。

在获奖作品中,还有诸如抠像技术、人脸识别、3D空间设计等都得到淋漓极致地体现,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作品的表现手法。中央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1]新传播环境下,新闻生产必须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依托先进技术,优化呈现和传播方式。通过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实现新闻作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需求。
二、突发危机事件报道现场化

利用手机开展直播报道,打破了以往广播电视直播装备重、声势大、受各种因素影响,难以深入到突发事件现场的局限。记者手持手机,可以灵便地深入到突发事件现场,开展直播报道。受众同步地跟随着记者的视角和解说,观察突发事件,体验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获融媒短视频一等奖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丨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报道的是2017年8月,广西柳州融水杆洞乡突发2次山洪,通信、水、电全部中断,成为“孤岛”。广西日报社紧急成立融媒体专项报道组,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用手机记录和直播了当地乡镇干部组织营救、自救的珍贵视频画面,并结合背景信息,运用网络语言将拍摄的短视频精心编排成为一篇记者突围险境的冒险新闻故事。

这组短视频新闻全面、迅速、准确地采集与传播了新闻现场的关键信息,回应了社会关注,新闻价值巨大,成为新华网等央媒及柳州日报等地方媒体对暴雨灾情的权威来源,获大量转载;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条渠道发布,新闻素材得以充分有效利用,呈现形式融合了图文、视频、直播等多种媒体报道形式,现场感强,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共鸣。在回应社会关注焦点、及时辟谣的同时,生动呈现基层党员干部在无情暴雨洪水灾情面前,把人民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勇于跑在灾情第一线,有组织、有纪律、有担当、有作为的优良品质。

如此重大的题材,广西日报反应迅速,充分利用了融媒体报道时效性强、新闻信息容量大的特点,采用新闻事件现场目击加直播的直击报道方式,由于报道及时,真实、现场感强,有效制止了流言及谣言的传播,起到了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提高了传播的影响力。

三、呈现方式多样化

融媒体新闻报道的最大优势,就是它涵盖了所有媒体的报道形式,呈现方式丰富多彩,无论文字、图片、音视频还是VR、H5,融媒体作品中都可以灵活运用。在融媒体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到,除了文字稿件、图片、音视频之外,还有很多是“产品”“朋友圈直播”“互动问答”“报告”“思维导图”等新鲜的形式。多种呈现方式,也更加吸引受众注意,提供给他们更多的选择空间。

澎湃新闻制作的《长幅互动连环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获得融媒体界面类一等奖,该作品不落俗套,创新了主旋律报道和典型人物报道的表达方式,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作品是一幅长达17页的H5作品,以水为主线,用下拉式长幅连环画、渐进式动画、360度全景照片、图集、音频、视频、交互式体验等多种报道形式,全景展现了黄大发带领老一代修渠脱贫、带动新一代致富的历史长卷。背景音乐浑厚雄壮,凸显了黄大发的人物形象;民谣、山洪、炸药的音频增加了报道的接近性,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提高新闻的真实性,采用村民的同期声,也借由村民之口,评价黄大发为修渠不懈努力、无私奉献的大半辈子,同时配以文字解说,方便受众明白理解。整个H5制作与画风选用了朴实且带有平面装饰意味的黑白风格创作,角色处理采用写实的手法,同时穿插人物照片,生动传神,画面背景与人物主体关系黑白布局得体,以金色作为点缀,稳重大气又不失活跃的细节,提高了事件还原的真实度。在这个新媒体与手机阅读时代,带给了读者更全面立体、更轻松、却更震撼的阅读体验。
广告
新媒体拯救报业
作者:陈国权
分化竞争——中国报纸形态演化与未来(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作者:陈国权
另外一部一等奖作品《“央广主播的朋友圈”系列H5报道》是央广新闻节目中心新媒体部成员内部创新生产的原创作品。该作品是业内首次使用虚拟朋友圈与主播实拍视频抠像结合的方式,来构建一个适合在受众朋友圈传播的两会报道产品。用户点击链接进入后,好像进入了真正的微信朋友圈,在一个全屏模拟朋友圈的画面中,央广主播王小艺就站在屏幕右下角,通过滑动、点击等肢体动作,口播解读朋友圈里的内容,少了宣传解读式的报道,朋友圈的内容更像是同事朋友之间的交流对话,容纳了图文和音视频等各种内容,生动、有趣又具备良好的内容价值,具有鲜明的新媒体产品特点。虽然不是用户亲自点击,但是王小艺点击朋友圈图片的放大效果、点击朋友圈视频的播放效果,与受众自己的点击感受完全相同,没有丝毫违和感,这一场景像是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常态,极易使受众产生沉浸式的体验,必然能吸引受众注意,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28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一等奖《“央广主播的朋友圈”系列H5报道》

四、受众参与互动化

观察融媒体类获奖作品可以发现,与其他类型的获奖作品相比,这类作品与受众的互动性更强,受众的参与度更高,这与融媒体作品本身具有的技术手段、呈现方式等方面的优势密不可分。无论是《柳州融水突围记丨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长幅互动连环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央广主播的朋友圈”系列H5报道》,还是其他诸如《你收到的是1927年8月1日发来的包裹》《最奇妙的一日游 看砥砺奋进的浙江嘉善》等,融媒体获奖作品大部分都呈现出竖屏化的观看特征,只要动动手指,轻轻一划,就可以轻松参与。这与人们选择观看新闻的接收渠道有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崛起,使手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要工具,竖屏化的呈现更加方便了受众的观看习惯,提高受众的观看体验。也难怪,连《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评选办法》中也规定了“原创并在其移动端首发”,将来,移动化的新闻产品必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除此之外,今年中国新闻奖融媒体获奖作品中,H5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在一等奖作品中,除了《长幅互动连环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央广主播的朋友圈”系列H5报道》,还有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引爆朋友圈的《“军装照”H5》。为纪念建军90周年,人民日报客户端借助人脸识别、融合成像等技术,制作了互动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简称“军装照”H5),只要扫描二维码,选择年代和性别,在上传正面照,就可以生成自己的虚拟“军装照”。流程方便简单,互动性强,实现了“沉浸式传播”。“军装照”H5发布后,立即形成了“裂变式”的传播,不同年龄、区域、行业的网友都踊跃生成、分享自己的“军装照”,在网络上形成刷屏效应。“军装照”H5成为把爱国主义植入融媒体产品的现象级力作,也成为融合报道的经典成功案例。

同样为纪念建军90周年制作的还有由中国军网、军报记者微博、腾讯新闻客户端等联合开发的H5作品《你收到的是1927年8月1日发来的包裹》。该作品依据军报刊登的文章——《波澜壮阔90年,难忘的90个第一》进行的二次创新。主体设计成文字快闪与答题抽奖两部分,在文字快闪部分,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份包裹,显示的是从1927年穿越而来,点击签收后出现了一枚八一军章和一把火炬,作品由此展开,以快闪的形式展示了从1927年南昌起义开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的光辉历程。观看完毕后受众可以传递火炬,进行转发并参与互动答题。这成为纪念建军90周年众多产品中效果突出的优秀作品。

该H5作品上线后,全网总计参与人数达到688万,通过头条问答、微头条等渠道参与传递活动的人数总计约有5400万。上线后,国内多家重要媒体进行转载和报道,其中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国防部发布、共青团中央微博、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新浪网、凤凰网等。 并且,随着H5相关衍生产品出现,进一步扩大了该产品内容的传播,比如由共青团中央和热心网友根据H5录屏制作的视频,上传至哔哩哔哩、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取得了强烈的反响。由此可见,形式的新颖,互动式的参与,能够有效地吸引受众关注,扩大新闻作品的影响范围。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评选办法》说,在中国新闻奖中设立媒体融合奖项是顺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通过这些获奖作品,我们也确实看到融媒体的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而作为中国新闻行业的风向标,中国新闻奖此次进行如此重大的奖项新设,更是代表了行业内对媒介融合发展的高度关注,相信有了融媒体作品入驻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结出的果实,将会以更加新鲜骄艳的颜色,展示在大众面前。(作者: 田晓凤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2016级硕士研究生、张伟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2016级硕士研究生、雷跃捷是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舆论研究所 所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https://mp.weixin.qq.com/s/deF12D49pT_uoLd-G-KKrA

编辑:陈心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