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5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说,有个记者死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7:2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26年4月26日,北平,春寒料峭。

一早,坊间流传:“听说,有个记者死了。”

有人听到在天桥东刑场响起了枪声。但那个记者是谁?怎么死的?大家三缄其口、道路以目。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很快,北平城中的流言蜚语平息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有爱读报的洋学生发现,自己喜爱的《京报》,停刊了。

然而,“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很快,一个消息传遍全国:《京报》创始人兼主笔、著名记者邵飘萍遇害。



让我们将时针回播到15年前。1911年,一位操着浙江金华口音、面容清瘦儒雅的青年,走进了杭州《汉民日报》简陋的报馆。

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人刚刚占领杭州,谁掌握了报馆,谁说话就有人听,谁就说了算。当时革命党杭州负责人杭辛斋,想了此前常在报纸上发表“雷人雷语”的邵飘萍(本命邵振清)。1912年,由于杭辛斋当了省议员,邵飘萍直接升任《汉民日报》主笔。

邵飘萍一出马,就和一个大人物“杠”上了:

袁世凯!

1913年初,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史上第一次国会选举进行,国民党取得多数席位,宋教仁即将出任内阁总理,谁知就在此时,宋却遇刺了。

电影《建党伟业》中,周润发饰演的袁世凯。

关于“宋案”背后真相,至今依旧众说纷纭,然而袁世凯想要完全撇清干系,恐怕很难。孙中山、黄兴为声讨袁世凯发起“二次革命”,邵飘萍和他的《汉民日报》为之摇旗呐喊。熟料不久“二次革命”失败,浙江当局以“扰害治安罪”查封了《汉民日报》馆,邵飘萍也“进去了”。

出狱之后的邵飘萍去了日本,没想到他“不撞南墙不回头”,组织“东京新闻社”,继续大骂袁世凯。

1915年底,袁世凯在手下一帮抱粗腿捧臭脚的北洋鹰犬簇拥下公然复辟帝制。《申报》文人一致推举邵飘萍打响舆论“讨袁”的“第一枪”(细思来,这帮文人内心即使不是阴险,至少也是滑头)。不过,邵飘萍还是回国了,用文言文写下堪称“当世奇文”的《预吊登极》:

“京电传来,所谓皇帝者,不久又将登极。呜呼!皇帝而果登极,则国家命运之遭劫,殆亦至是而极矣!但二月云云,尚需多少时日,各处反对之声势,再接再厉。所谓登极者,安知非置诸极刑之谶语乎!记者是以预吊!”

总共82个字,“极”字出现五次,冲冠之怒喷薄而出,特别是最后一句“所谓登极者,安知非置诸极刑之谶语乎”,翻译成白话文,可以理解为:“你拽是吧?信不信你立马就玩完!”

随后半年内,邵飘萍共发表反袁社论三十六篇、时评一百三十四篇,为他赢得了新闻界“头号角斗士”的美誉。

袁世凯很快死了,邵飘萍却和另一位北洋“老炮儿”段祺瑞“怼”上了,首先上演的是一出“单刀赴会”。

1918年,邵飘萍来到北平,创办《京报》。当时恰逢“一战”后期,北洋政府面临参战与中立的两难抉择,各种高层决策严格保密。然而,年轻气盛的邵飘萍却选择独入“虎穴”,前往北洋政府国务院采访。

第一次,被挡出;
第二次,搭乘内部车辆进入,侍卫长将其拒之门外,邵飘萍递上钞票一叠,说:

“段总理接见与否没关系,只求禀报一声,这一半钱您买茶喝;若万一接见,另一半尽数归您。”

果然是大牛,就连塞钱都和别人不一样。

随后邵飘萍被允许进入,段祺瑞开始自然三缄其口。邵飘萍一番言语下来,段祺瑞权衡利弊,将参战计划和盘托出。邵飘萍自然心照不宣,未在北平刊发上述消息,而将消息秘传到上海,由《申报》刊发,几天之后消息方才“回流”到北平,此时上述消息刚刚由段政府“官宣”。

既抢了“首发”和“独家”,又保住了信息源,如此处理,高!实在是高!

“北洋之虎”段祺瑞。

1926年,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爆发,刘和珍等进步学生遇害,邵飘萍带领《京报》同仁赶赴现场,随即刊载长篇报道《国民拥护国权大流血──八国通牒之大反响》,全面揭露段祺瑞政府的暴行。

冯玉祥曾说“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好在相对于此前的袁世凯和此后的张作霖,段祺瑞做人做事虽然没原则,起码还有点底线,对《京报》和邵飘萍只是暗中压制和破坏,没有来粗的、蛮的。

比袁世凯、段祺瑞更狠的角色,是张作霖。

早在1918年张作霖抢劫政府军械时,邵飘萍就撰写报道《张作霖自由行动》,称“奉天督军张作霖,初以马贼身份投剑来归,遂升擢而为师长……”嬉笑怒骂中,张作霖的流氓嘴脸跃然纸上。

从此,邵飘萍上了张作霖的“黑名单”。

老戏骨李雪健饰演的张作霖。

1925年,为防止张作霖一家独大,邵飘萍参与策动张作霖的部下郭松龄倒戈,与冯玉祥联手讨伐张作霖。《京报》为此连发多篇文章历数张作霖罪行。更夸张的是,在后来刊发的张作霖的照片下面,邵飘萍写下按语:“一世之枭亲离众叛之张作霖”。

这一下,张作霖真真动了杀心。

张作霖曾以30万银元收买邵飘萍,被拒。

1926年4月22日,邵飘萍在《京报》发表了最后一篇文章《飘萍启事》,仍然嬉笑怒骂,正气凛然。

24日,邵飘萍被捕。

25日,面对前来情愿的文化界名人,张学良代表张作霖交了底:“逮捕飘萍一事,老帅和子玉(吴佩孚)及各将领早已有此种决定,并定一经捕到,即时就地处决。”

26日凌晨4时许,邵飘萍被押赴天桥东刑场处决。临刑前还向监刑官拱手说:“诸位免送!”然后面向尚未露出曙光的天空从容就义。年仅40岁。

张作霖你不是狠么?怎么杀个记者都不敢等不到天亮?!

接下来的故事,让人不忍讲述:

军阀不准家属收尸,京剧大师马连良以友人的身份出面,将邵飘萍尸首抬回,并出钱在城外搭棚祭祀。下葬前,马连良请人拍摄了邵飘萍的遗容照,这也为军阀暴行留下了铁证。

1928年,邵飘萍的夫人汤修慧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恢复发行《京报》,并在1931年冒着极大风险,如实报道了“九·一八”事变的全过程。直到1937年北平沦陷,《京报》才被迫停刊。

邵飘萍除了会写,还会教学生,1918年北大成立新闻研究会,蔡元培任会长,聘邵飘萍为新闻导师。他的学生中,包括进步青年高君宇、罗章龙等,后来名气最大的,是一位操着湖南口音、写得一笔好字的高个青年,名叫毛泽东。

[size=0.83em]n7.jpg (37.9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7 分钟前 上传



邵飘萍著作原版。

编辑:冉玲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