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牌照红利”后,传统媒体靠什么?
蔡江伟
“版权红利”正向我们走来,但“牌照红利”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
近两年来,令无数媒体、自媒体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被几家图片公司轮番拉进版权官司的漩涡中,哪怕你用的只是图片的某个部分,并且进行了进一步加工,但在技术的追根溯源下,依然会被步步紧逼,最终不仅破费钱财,更是虚耗精力无数。到今天,恐怕再没有一个编辑,敢在网上随便下一张图片就用。 既然图片的版权受到如此重视,那么推而广之,文字类的版权很可能就是下一个战场。当前流行的“洗稿”等模式,将因为版权问题而难以为继。今年,包括中央领导在内,已经多次强调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以内容生产为主业的传统媒体而言,“版权红利”的春天虽然有点晚,但终于来了。 但同时,传统媒体的“牌照红利”,事实上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这两年来,不管是“红黄蓝”“疫苗之王”,还是“异烟肼”,抑或是“马蜂窝”,各种刷屏的舆论事件,几乎都是由自媒体引爆,轮番激战后,传统媒体更多只是跟进报道、打扫战场。财经领域亦是如此,无论是刘姝威质疑的乐视模式、叶檀质疑的神雾双雄,抑或是市值风云扒皮的尔康制药,这类影响股价、造成巨额财富流动的报道,更多是出自自媒体之手。当我们还守在“牌照”后面时,却不知这早已经成了“马奇诺防线”。
新闻的确是刚需,但只有优质的新闻内容才是
新闻业不会消亡,但新闻载体总会迭代。从最开始的结绳记事,到龟甲篆书、竹木汗青,乃至铅印纸笔、苹果安卓,人人都需要新闻。但遗憾的是,报纸终究会成为奢侈品,电视的收视率也会越来越低。这个趋势,就像一群蚂蚁啃食一头大象,大象终究会倒下,只是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倒下而已。 新媒体时代,还是内容为王吗?当然是。但能够做到内容为王的,一定是优质内容的提供者。只要有优质内容,是不愁商业变现的。当下,一个个新媒体估值不菲,有的甚至已经冲刺资本市场。因此,目前最需要供给侧改革的,不是什么钢铁有色煤炭,是新闻业。全国这么多报纸内容所附着的商业价值,已经越来越不能保证记者、编辑更好地生活,更遑论为此提供支持的人力、行政、财务等后台人员。 那么,内容生存的王道究竟是什么?极致内容!资本愿意给一个公众号上亿元的估值,他们不是活雷锋,只要是有价值的内容,就有人愿意买单。存在即是合理。以我们所在的证券新闻行业为例,所有媒体一年的营业收入,还比不上一家中型证券公司,是新闻没有价值吗?肯定不是。一只股票波动1%,其中的价值空间,就足以让媒体人活得很好。 门户网站时代,门户就像沃尔玛,各个媒体就像供应商,生活谈不上富裕,倒也算小康;移动阅读时代,平台是阿里、京东,各个媒体既是供应商,也有自己的“小门店”,只是生意越来越不好。没有品牌的小商家,在京东淘宝上的生存已经无比艰难,但大的品牌商,却已经具备了登陆资本市场的实力。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认为某些算法平台推送的内容根本就不是新闻,更像是由一堆食材加上油盐酱醋胡乱搅拌出来的“饲料”,热量很高、营养很少。但是,穿草鞋的泥腿子,只要在商业模式成功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助力,是可以洗脚上岸的。微博刚开始是段子手的天下,但段子手上岸后变成了广告公司;微信一开始到处都是“不转不是中国人”,他们捞到第一桶金后,改个名字就可以实现用户的商业转化;目前算法平台的消息欠精细,但高薪聘请程序员,假以时日,算法就会进化。请些月薪几千块的记者自然更不在话下,生产优质内容又有什么难处? 传统媒体应该怎么办?还是那句老话,做极致内容,尽快挖深自己的“护城河”。未来记者和编辑之间的界线,一定会越来越模糊,暂且可称之为“编记”。而编记甚至还需要兼备美工、编程、运营和商务等技能。媒体人可能需要考虑让技术人员更多地参与新闻制作,而且已经陆续有媒体设立了CTO的职位。
新技术给媒体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传统媒体则要失去某些可能
短视频的崛起,是因为硬件的大规模普及和流量成本的急速下降,刚开始可能以占据大家碎片时间的名义,最后却登堂入室,成为时间最大的黑洞。传统媒体在短视频这个风口上,尤其是财经、证券类媒体,先天性地缺乏竞争力,因为财经媒体所追求的时效、专业、高效,往往与短视频的娱乐属性相悖。但是,专业媒体依然可以有所作为,艰涩难懂的财报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或者生僻的财经政策以动画的方式予以注解,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向,但这一切,需要有相关的技术支持。 然而,传统媒体的技术往往是“修理工”模式,功能仅仅是保证媒体战车不抛锚;而新媒体时代的技术,是“赛车手”模式,需要让媒体的战车跑得更快。绝大多数媒体即便已经开始重视技术的力量,也仅仅是脱离了修理工的状态,还远远不是赛车手,而是有点类似于4S店。这其中,传统媒体的技术短板,使得内容派与技术派的信息鸿沟不断拉大,导致技术的效能不能有效发挥。马上就可以做的,是让美工更早地介入新闻报道制作,并考虑以编辑的标准予以考核、奖励。后台软件支撑人员也应分阶段将效率纳入日常奖惩机制。
媒体的“to C”生意,可能路径不通
机构平台与个人IP不可兼得。机构平台,即便阅读可以达到10万+,但点赞率也远远低于1/100,可能只有1/500乃至1/1000。而个人账号甚至可以达到1/10。这也意味着,机构平台基本无法做成“to C”的生意,只能“to B”。哪怕是代表某些传统媒体最高水平的社评,读者看了之后的结果,更多也只是“十分触动,然后忘记”。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机构作为孵化器,由员工个人进行相关的项目孵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这种二次元之间的障碍。一些媒体平台之所以能给人留下印象,是因为有一些为人耳熟能详的大V存在。目前,不少平台都已经有这样的尝试,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做好大V和机构的利益捆绑。 最后都要归结于一点:所有能提高所在媒体整体影响力的合理行为,都应大力支持,这是推动发展的必然要求。 编辑:付莎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