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5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华早报》的业务转型:数字化、全球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16:06: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曾经有90%的本地市场渗透率,现在,我们90%的受众都来自于我们的本地市场之外。”——《南华早报》总裁Gary Liu。
    150年来,《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简称SCMP)一直是香港著名的主流英文报纸。但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家报社已经转型为一家数字化、国际化的媒体,推出了多种产品,拥有最先进的新闻编辑部,还有一家提供免费啤酒的内部酒吧。在不久前于香港举行的2018年世界报业与出版协会(WAN-IFRA“亚洲数字媒体大会”(Digital Media Asia 2018)上,南华早报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Gary Liu作为开幕主旨发言人表示,《南华早报》目前成功的关键,都始于公司文化的彻底变革。



•转型成功的关键源于企业文化的彻底变革
    自两年前加入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以来,《南华早报》已将自己置于转型的快车道上。Gary Liu于2017年1月加入南华早报有限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CEO)。他的使命是要为公司带来他所称的“全面变革”:“不仅是从平面印刷到数字媒体的转变,而且还是从一家报道全球的地区性报纸,向一家拥有区域性专业知识的全球性媒体公司转变”。
    该公司现在已经看到了自己制定的计划所带来的结果:每月活跃用户增长了近5倍,来自香港以外地区的用户增长了逾6倍。“我们的本地市场渗透率曾经是90%,现在,我们90%的受众都来自于我们的本地市场之外,” Gary说。
• 管理层和员工一起努力前行,而不只靠自上而下。
    因此,Gary说,在对一家传统媒体公司所做的所有改变中,《南华早报》首先为自己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因为它将为读者和采编员工指明工作重心和前进方向。《南华早报》决定重新书写其使命声明,概述《南华早报》的价值是什么?对受众或者消费者来说,作为一个出版物它意味着什么?作为每一个在其中工作和奉献的员工来说,它作为一家公司又意味着什么?
    报社的员工被问及,他们希望《南华早报》成为什么样的公司?他们希望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等等。报社要求每一位员工为这些价值观投票,然后,管理层能够根据这个新的使命使自己做出改变。Gary解释说,让这种氛围成为公司新的基因(DNA),关键在于和员工一起共同创造这种文化,而不是自上而下,只靠管理层的努力。


• 物理空间也很重要,开放灵活的布局易于相互交流。
    《南华早报》旧办公楼的一张照片显示,一个昏暗的、几乎毫无生气的开放式办公空间,里面有一堆堆纸张文件,中间夹带着一行行桌面电脑显示器。办公室最黑暗的一面其实就在靠近窗户那一边,窗户被一块巨大的广告牌所遮挡,正对着香港最繁忙的一个路口。尽管它可以为报社带来一些收入,但是,这个空间似乎并不是为了满足现代新闻编辑部的需求而兴建的。



    《南华早报》正在分步骤迁往铜锣湾的时代广场。报社将占用大楼共六层,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英尺。新办公区是一个“以活动为基础的工作空间”(activity-based work space),将包括社交区域、各种小型会议室、各种各样的座位选择以及一个开放的中庭设计等,旨在改善内部交流。
    “这个空间应该是我们想要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物理表达,” Gary解释说。考虑到这一点,《南华早报》的新总部将原来的开放式布局与灵活的座位安排结合了起来,鼓励员工多多走动,鼓励不同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无处不在的显示流量分析的仪表盘似乎在不断地提醒员工,该出版物现在已经是完全数字化的媒体了,同时,瞬间反馈也成为了可能,方便对各种决策进行及时微调。利用Slack和其他内部网的重新设计,使人员沟通更简单,提高了公司内部的透明度和无障碍沟通。最重要的是,还新建了一个酒吧,每周五晚上免费提供啤酒。



•押注科技来改变媒体业务
    接掌《南华早报》以来,Gary创建了一个大胆的数据和人工智能路线图,为《南华早报》成为一家仿生媒体组织指明了方向。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 Gary和他的团队已经颠覆了公司的旧数据基础设施,建立了一个专有的数据库,自动报道算法,并将一个新的第三方商业智能平台结合进了自己的系统。
    这些转变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包括提高了整个公司的运营速度,从过去的一间每月反映业务指标的公司,变成了实时分析和使用数据的、由数字驱动的媒体公司。“我们实际上已经起步很晚了。但幸运的是,我们能够迅速行动起来,这些变化带来了非常真实的加速,”Gary表示。但是,至此,Gary在完成他的完全变革路线图征程上才刚刚走了一半。
•未来靠人工智能提供服务
    这份历史悠久的报纸现在正将其关注点转移到在其所有的数字平台上有意义地使用由数据驱动的洞察力来提升读者的用户体验,以及深化其人工智能能力。在由人工智能提升的用户体验方面,《南华早报》已经在对内容推荐算法(content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进行试验,而这一算法完全基于其内部人工智能技术。“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我们将使我们的用户体验更加个性化。我们将在包括我们所有产品的整个平台上建立和完善我们的内容推荐算法,”Gary表示。
    比如,《南华早报》的新数字新闻产品“砚台”(Inkstone)和“算盘”(Abacus)都已经由内容推荐算法所驱动。对于为全球其他地区报道中国科技的“算盘”来说,他们正在试验一种代码,可以根据用户在移动设备上的滚动行为来推荐内容。
    “上下滚动意味着读者已经读完了一篇文章,读者想要更深入地了解故事,而左右滚动则更像是在翻看频道,”Gary解释说。
    “我们正在通过“算盘”来开拓和测试这一技术。如果可行,这一模式将在我们的其他产品中得到应用,”他补充道。
    除了推荐内容外,数据和人工智能也将用于指导内容的编写和分发方式。
•推出新产品,吸引新用户
    “砚台”(每日文摘中国故事)“算盘”(中国科技)“金线”(食品与文化)这一系列新产品的推出,目的是要把《南华早报》推向那些不属于其传统读者群的读者——商业人士、学者、外交官,以及任何需要对中国有更深入了解的人。
    “我们核心读者群的人口结构仍然不是非常多样化。但是,由于我们致力于发展分散式的媒体模式,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全球充满好奇,他们是不属于外交官——学者——商界精英这些圈子的,但是,至少在我们讨论中国对世界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时,他们也在访问我们的内容。
    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媒体公司雇佣了大约80名新员工,使其新闻编辑部的总人数达到了350人。这些新员工中有很大一部分正致力于从事那些旨在扩大全球受众的数字转型项目;引人注目的新垂直数字平台“算盘”和“砚台”现在各有大约8名编辑,其中许多人来自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等西方老牌媒体,还有相近数量的人专注于网站的产品管理、设计和工程。
    由于这些网站都是白手起家,面向新读者,因此它们可以从《南华早报》为整个公司开发的报道和技术资源中获益。但它们注定是独立的:“我们正在打造新品牌,而不仅仅是编辑产品,” Gary说。“我们正在采取一种组合方式,类似于Vox(媒体)继续增长的方式。”
    “算盘”的执行总监Ravi Hiranand由CNN加盟到《南华早报》,他说:“有需要时,我们是一家小性初创公司,又有需要时,我们也是一家大公司的一部分。”
•为全世界而写作
    根据《南华早报》的数据,不同的新闻故事写作方式决定了它们在不同国家的成功。例如,无需太多背景和语境的短篇报道在香港比在其他英语地区更受欢迎,而在其他英语地区,更全面、更深入的文章表现得更好。
    因此,这种新发现促使该公司的程序员开始试验自动报道算法,为不同市场的读者定制他们喜欢的新闻故事。
    除了这些技术发展之外,《南华早报》还在追求深度机器学习——即自然语言处理和自然语言生成。
     尽管Gary对自然语言的研究进程守口如瓶,但他透露,已有计划在未来几个月里发布几款新产品。     
• “数据永远随时可用,但不是高高在上” —人是不可替代的
    尽管在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但是,Gary表示,在《南华早报》,人类智能仍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数字工具已经在《南华早报》运作的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编辑功能、新闻分发、日程安排、广告和营销。但Gary表示,他坚信,数据和人工智 能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即使这是一个关乎企业生存的问题。
    他补充说:“对我们来说,人类的判断和责任永远是至高无上的。”
    “如果说,有一天,我们会因为指标和数据而取消人类编辑判断的资格,这是一种非常滑稽的说法。我们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企业,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最终将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新闻品牌,只会追逐数字,”Gary明确说。
    《南华早报》执行副主编易卜拉辛(Zuraidah Ibrahim)补充说,尽管《南华早报》的平面团队现在是从数字内容中选择出大报可用的内容,但报纸这份宝贵的遗产仍然是照亮该公司编辑价值的强大火炬。易卜拉辛说:“我们这个平台首先要保持数字优先,但是,尽管数据永远随时可用,却不是高高在上的。”这就是为什么仍然还要保留一定数量的编辑岗位的原因,而且,随时可用的数据对编辑们所做的种种决定会有所帮助,但是,编辑们不会受这些数据的支配。
• 雄心勃勃的数字新产品何时能够赢利还是一个问题
   得益于阿里巴巴(Alibaba)在2015年的投资收购,《南华早报》正在进行一项重大的数字转型实践。今天,在新的领导层的带领下和背后雄厚资金的支持下,《南华早报》开始大力投资其报道人员和数字创新,以扩大其受众和新闻影响力。它为自己设定的使命,就是通过阐明各种事件,以更好地报道中国。为此,公司将在大中华区设立一个350人的强大新闻编辑部,其中包括在中国内地的约40人。
    2016年4月,阿里巴巴与南华早报公司的交易一完成,《南华早报》网站(SCMP.com)的付费墙就消失了,该网站的读者群出现了短暂的增长。但是,“没有新产品,几个月后,流量又回到了略高于过去有付费墙时的水平”, Gary说。然而,它的受众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香港以外地区的受众由过去的约60%增加到了80%。来自美国的读者并不占非香港读者的大多数,但就月流量而言,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单一受众国家”。来自所有东南亚国家的流量加起来也差不多。对于SCMP.com来说,谷歌搜索是主要的推荐来源(18%),其次是直接流量(16%),大约5%来自Facebook(这些数字包括来自付费广告的访客)。《南华早报》一位发言人表示,其旗舰报纸《南华早报》的发行量约为10万份,其主要网站每月的独立访问量约为1000万次。
    但是,南华早报公司拒绝透露任何读者人数或受众目标。《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去年3月份报道称,《南华早报》不愿透露具体的收入数据,但该组织整体上并不盈利。到目前为止,阿里巴巴领导层已经表示,愿意继续为公司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允许长达10年的“酝酿期”,其中前3年专注于开发新产品,后2年专注于寻找支持公司持久发展的收入模式。
    "这还需要几年时间。当然,我们必须围绕我们的产品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肯定会有多种不同的收入渠道。"“我们将尝试广告、订阅和其他多种收入渠道,但我们没有确定的计划,不知道这些渠道中哪个会先出现,”公司产品总经理Malcolm Ong表示。
    “我们在设计这些产品时,总是会考虑到广告位。但我们并不急于盈利,” Gary表示。“我希望你们今天看到的由广告资助的免费产品将继续存在,但肯定有机会打造其他产品、其他服务、其他体验,这些都不是免费的或者靠广告支持的。我们相信,订阅产品将成为我们未来主要收入的一部分,但是目前,我们很幸运,也很荣幸地有条件追逐不断扩大的覆盖面、参与度和影响力,而这正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关于南华早报
    南华早报是全球领先的新闻媒体机构。一个多世纪以来,该报致力于报道中国和亚洲。《南华早报》成立于1903年,总部设在香港,是香港最著名的报纸,在亚洲和美国的通讯员也不断增加。南华早报的愿景是“提升思想”,其使命是“引领全球关于中国的对话”。此外,《南华早报》在香港出版了一系列高端生活时尚杂志,包括《Cosmopolitan》、《ELLE》、《Esquire》和《Harper's BAZAAR》。南华早报还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平台,包括:算盘(Abacus),这是一个专注于中国科技行业的数字新闻品牌; 为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感到好奇的人所建立的《砚台》(Inkstone);《金线》(Goldthread),这是一个社交先行、视频驱动的平台,面向全球的数字探索者和好奇者。

关于公司总裁 Gary Liu
    今年刚刚40岁的南华早报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Gary Liu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于2017年1月加入南华早报有限公司,之前担任Digg的首席执行官。他曾带领Digg这家纽约初创公司从一家聚合器转型为数据驱动的新闻平台。再之前,Gary曾是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实验室的负责人,负责Spotify全球市场的新兴技术和业务战略。

来源:微信公众号“媒变前沿MediaChange ”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5SrsYHrREpaX4iDDL3gtw
编辑:马晓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