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4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失实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8:1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ChatGPT学会了写假新闻

澎湃评论员 与归
这两天,网络疯传一条关于杭州市政府3月1号取消限行的“新闻稿”。然而,反转来得很快。
据浙江之声报道,真相是:16日下午,杭州某小区业主群讨论ChatGPT,一位业主开玩笑说尝试用它写篇杭州取消限行的新闻稿,随后在群里直播了使用ChatGPT的写作过程,还把文章发在群里。有些业主不明就里,截图转发,导致失实信息被广泛传播。

原来,这是一场由AI写作引发的乌龙,让人哭笑不得。事后,涉事业主在群里道歉。这件事情也看似了结,却结结实实给我们提了个醒:人工智能制作的假新闻,看起来比那些网友粗制滥造的谣言更像“新闻”,也势必会引发更广泛的传播。
其实,我们早就应该明白,无所不能的AI,当然也可以造谣,或者准确地说,也可以被用来造谣,以及无意中形成谣言。
近些年,在社交平台的席卷下,人人皆可创作,内容的庞杂与劣质、传播的失真与不确定性,都一再被诟病。现在,不仅用户可以生产内容,AI也可以,信息池也就更加杂乱了。有些时候,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都是无意识的,他们有的是误以为真,有的是在不确定真假的情况下私自分享,当这两种情形的量足够大时,谣言传播便形成了规模。
关于杭州取消限行,有杭州朋友一周前就在群里讨论,期间大家也陆陆续续分享了一些各自看到的信息,其中就包括这份ChatGPT写的“新闻稿”,一开始还有朋友在群里问“消息保熟吗”,回答当然也是不确定的。不确定,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生态。
在最开始分享ChatGPT创作的那个微信群,至少会有“肇事者”的解释,以及内容诞生的来龙去脉,但是被分享到更多群聊、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后,“新闻稿”就成了孤零零的消息,大众不知道它从何而来、什么时候发出的,只能看见内容本身,然后将信将疑,“且传且围观”。
或许有人会说,最后解释清楚不就行了,没必要担心。但问题是,廓清真相需要一个过程,真相覆盖谣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关于限行的假新闻,如果是和股市、投资等商业活动有关呢?市场变幻莫测,必然会受到假新闻的影响,最终给一些投资者、从业者甚至消费者带来损失。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AI也不例外。我们当然要积极地拥抱新技术、新事物,让它们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提供助力甚至是动力,但同时也要注意规避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且这个工作有必要尽可能提前。现在,ChatGPT写出了以假乱真的“新闻”,就是一次警告。
法律是科技的缰绳,我们要始终确保科技驶入正确的方向。当发明家造出第一辆汽车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想到《交通法》,面对AI,同样如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关于AI的立法,一定会逐渐补位,但我们要对这一事项有充分的预见性,以及行动的迫切性。
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立法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将于3月底在欧洲议会进行投票。不久前,马斯克也表示,“AI安全需要立法保护,无论是飞机、汽车还是医疗,任何先进技术都可能威胁人类安全,而AI对于人类来说,则是一个更大的安全隐患。”为AI立法的共识,并不难达成。
技术的问题,需要技术化地解决。比如,能否通过程序上的设置,给AI的假设性创作打上“纯属虚构”、且无法抹掉的标签?类似的修补和规范,也有待探索。
当我们在为ChatGPT打开的新世界而激动万分时,那一丝冷静,也必不可少。

来源:澎拜新闻
编辑:邓秋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3-15 22:53: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福克斯新闻因传播美国大选假新闻再被起诉,面临43亿天价索赔
继福克斯新闻被多米尼恩选举科技公司公司索赔16亿美元后,另一家在2020选举期间负责开发计票系统的公司斯玛特马蒂(Smartmatic)也因诽谤起诉福克斯,该案于8日成功推进。据报道,斯玛特马蒂向福克斯索赔27亿美元。
两家公司都是针对福克斯在大选之后大肆宣扬特朗普的选举阴谋论,损害公司声誉、造成经济损失,向福克斯提出赔偿。2020年拜登胜选后,特朗普声称计票公司通过欺诈帮助拜登胜选。
斯玛特马蒂于2021年2月提起诽谤诉讼。福克斯方面的律师一直极力阻止此案推进,但最终失败。据《卫报》消息,上周,纽约最高法院批准了针对福克斯主持人玛丽亚·巴蒂罗姆(Maria Bartiromo)和卢·多布斯(Lou Dobbs)的诉讼。斯玛特马蒂还起诉了特朗普曾经的律师朱利安尼,获批进入审理程序。
若斯玛特马蒂胜诉,福克斯面临的危机将雪上加霜 / Getty
斯玛特马蒂方面在诉状中写道:“地球是圆的。二加二等于四。乔·拜登和卡玛拉·哈里斯赢得了2020年大选。”诉状指出,这些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福克斯新闻却播出了一系列明目张胆的谎言,支持特朗普的选举阴谋论。“被告不希望拜登赢得选举,而想让特朗普连任。他们知道特朗普的人气有多高,所以编造这种故事吸引观众。”
诉状称,故事需要一个反派,而在福克斯的剧本里,这个反派就是斯玛特马蒂公司。福克斯主持人和嘉宾散布不实消息达一百余条,例如声称斯玛特马蒂参与了选举中六个关键摇摆州的计票工作,而实际上斯玛特马蒂只参与了洛杉矶的计票。福克斯还称,斯玛特马蒂和多米尼恩共享技术,而实际上两家公司是竞争对手关系,并不存在沟通。
另外,朱利安尼在巴蒂罗姆的节目中称,斯玛特马蒂和境外势力合谋篡改拜登的票数。斯玛特马蒂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其为诽谤。
福克斯播出的发言还包括斯玛特马蒂公司是在委内瑞拉腐败的独裁者授意下成立的,但实际上斯玛特马蒂的总部在伦敦,是由两名技术人员在佛罗里达创立的,目的是恢复人们对选举的信心。
斯玛特马蒂公司称,由于福克斯新闻造谣诽谤,公司已经流失了不少客户,损失达数十亿美元。福克斯新闻对此数据提出质疑,称其过分夸大,干涉新闻自由。
福克斯新闻发言人对《卫报》记者说:“新闻自由是民主的基础,必须得到保护。”他还称斯玛特马蒂的索赔毫无根据,令人气愤,目的不过是干扰福克斯员工的工作。“毕竟没有什么比美国总统和他的律师们胡乱指控别人更值得报道了。”他说。
斯玛特马蒂公司想要赢得诉讼,仍需满足不少条件。为了保护新闻自由,纽约州法律对此类诽谤诉讼极为严格,斯玛特马蒂需要说服陪审团福克斯确实发布了虚假信息,而且存在“确切恶意”。能够被认定为抱有“确切恶意”的情况包括媒体明知自己是在散播谣言且不改正,或是媒体忽视真相,不导正蒙蔽真相的言论,且不考虑任何后果。
雪城大学媒体法教授古特曼(RoyGutterman)评价道:“纽约对媒体权利的保护相当严格。每年我都会读到很多纽约的案例,想要纽约赢得诉讼非常艰难。”
被一系列诉讼案卷入风暴中心的福克斯名嘴卡尔森和特朗普 / AP
虽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斯玛特马蒂的诉讼之路目前为止还十分顺利。负责该诉讼的纽约最高法院法官科恩(DavidCohen)表示,斯玛特马蒂上诉的理由非常充分。科恩说:“原告提出的证据足以说服陪审团福克斯新闻的行为存在‘确切恶意’,至少,福克斯的确对一系列针对斯玛特马蒂的离谱言论视而不见。”
此前,多米尼恩起诉福克斯,其提交的证据显示,多名福克斯工作人员表面支持特朗普的阴谋论,实则心里清楚自己节目中播报的都是谎言,并在背后嘲笑特朗普,其中包括名嘴卡尔森和同事说“恨死特朗普”,福克斯主席默多克说“特朗普当选才是最可怕的”,以及报道选举欺诈的主持人劳拉称特朗普的亲信鲍威尔和朱利安尼“都是十足的疯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10306349001867811/?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678888133&use_new_style=1&req_id=202303152148537EB4E1448B37EA22BAFD&group_id=7210306349001867811&wxshare_count=1&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a346c10d-8bbc-4ad6-bedb-90562adb78e4&source=m_redirect&wid=1678891659880
来源:九派新闻
编辑:吴氏垂心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6-13 23:53: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联合国呼吁开创社交媒体诚信新时代

新华社联合国6月12日电(记者王建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布“数字平台信息诚信政策简报”,敦促国际社会警惕仇恨言论、错误和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泛滥,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所造成的潜在危害,共同打造社交媒体诚信的新时代。

古特雷斯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新技术正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威胁亦是如此。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相关危害已经为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数字平台正在“被滥用于颠覆科学,向数十亿人传播虚假信息和仇恨”。联合国维和特派团和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也成为攻击目标。“这一明确而现实的全球威胁要求我们采取明确和协调的全球行动。”


古特雷斯说,联合国正在制定“联合国数字平台信息诚信行为准则”,为将于今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等做准备。他在记者会上提出可供行为准则参考的相关建议,包括呼吁各国政府、科技公司和其他利益攸关方不要出于任何目的使用、支持或扩散虚假信息和仇恨言论。

“数字平台信息诚信政策简报”是根据联合国秘书长2021年的报告《我们的共同议程》中的建议编写,概述了未来全球就该主题合作和多边行动的愿景。目前联合国已经发布了11份不同主题系列政策简报,该简报是最新发布的一份。

来源:新华网
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2810373291_a782e4ab02002ifmi.html

编辑:潘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12:54:18 | 只看该作者
事实核查:我们为什么会相信假新闻?

(德国之声中文网)无论是有关乌克兰战争新冠病毒还是性别平等的议题,近年来互联网上流传的假新闻越来越多,尤其是当涉及到情感和有争议的话题时。有时真假难辨。而另一些时候,事实和虚假新闻其实很容易辨认。

每人情况不同,一些互联网用户总是更容易相信假消息和假新闻。在这篇德国之声事实核查中,我们将探讨其中的原因。

认知偏差让我们轻信受骗

一个经常出现的术语是“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它描述了存在于我们人类思维中的那些难以摆脱的错误倾向。

当我们轻信假新闻时,我们的已有观点、预先形成的世界观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时在一些专业文章中也将其称为“partisanship”(党派偏见/偏袒性)或“confirmation bias”(确认偏差)。

认知心理学家斯蒂芬·勒万多夫斯基(Stephan Lewandowsky)是该领域著名专业文献的作者,他解释说:“如果我听到一些与自己的政治观点相符的东西,也就是我想听到的东西时,我就会更相信它。”我们总是带着偏见。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德国接纳了太多难民,那么他就更倾向于去相信有关社区负担过重或对于这一群体持负面态度的新闻报道。

我们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认知偏差”是常常过早地相信自己的直觉。我们在内化、评论和转发内容之前不愿再次检查,仿佛再次核查事实是多余且令人厌烦的。很多用户仅仅是阅读文章标题,而不是实际内容。

《科学邮报》和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就通过发布误导性标题来测试了这一点。读者点击链接后就会发现这其实只是一个玩笑性的实验,但大多数人连链接都没有点开。

负面信息最能触发我们

“从众效应”(或“跟风效应”Bandwagon Effect)也会误导我们:人们通常以他人为导向,而不是靠自己形成观点意见。就假新闻而言,这意味着我们更有可能去相信其他很多人都相信的信息。

当一个社交媒体帖子被大量分享和点赞时,我们便倾向于相信所谓“群体智慧”。问题是,其他人在点赞分享时也是这么想的,并且如前面提到的,其中大部分人在没有具体了解内容的情况下就分享和点赞了。

我们的记忆力对于正确记住所看到或所读到的内容也没有太大帮助,这就是所谓的"持续性不准确"(Persistence of Inaccuracy)。我们经常不太记得某件事的真假。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人们依然声称某条虚假信息为真——即使后来通过事实核查的方式已被纠正为假。

除了这些偏差外,假新闻传播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更多地是让情绪来主导自己。勒万多夫斯基表示,虚假消息比真实信息的传播快六倍,这正是由于情绪所致,“我们知道人们对于引发负面情绪(例如愤怒)的信息反应特别强烈。”这类假新闻最有可能被迅速传播。

信息真假在其次,能为己所用最重要

维尔茨堡大学去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令600名参与者评估不同陈述内容的真实性。该研究发现:黑暗型人格特质和所谓的“后真相认识论”使我们更容易受到虚假新闻的影响。

该研究的首席作者、心理学家扬·菲利普·鲁德洛夫(Jan Philipp Rudloff)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解释说:“为了了解受访者对知识和事实的看法,我们问了他们如下问题:遇到信息时,你相信自己的直觉吗?你认为证据有多重要?你是否相信存在独立的事实?”

评估结果显示,那些越相信自己的直觉,越不相信事实存在的人,就越难以区分信息的真假。

“然后我们还研究了‘黑暗人格的因素',也就是所有黑暗人格特质的核心,比如自恋或精神变态,”鲁德洛夫说。“之所以称其为‘黑暗’,是因为这些人格特质与我们社会所不认可的行为相关。”

对于那些具有较强黑暗人格特质的人来说,自身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包括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是事实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那么问题就不在于信息是否真实,而在于这些信息是否对他们有益、能为他们所用,或者成为某种行为正当化的理由。”鲁德洛夫说道,黑暗人格特质和对事物知识的不恰当认知往往是并存的,并且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来。

对关注和认可的渴望

美国加州大学传播学研究员乔·沃尔特(Joe Walther)指出了促进假新闻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他认为,点赞、评论和转发消息根本而言是一种社交互动:“人们活跃在社交网络,是为了拥有某种参与感,以获得关注和被认可的感觉。”

沃尔特说:“比如我可以转发这样一则新闻给您:研究发现,小个子比大个子的人更容易相信假新闻。我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我相信这是真的,而是因为我认为您会喜欢并且会高兴我给您发了这么个有趣而疯狂的故事。”

这个例子也就清楚地表明:有时网络用户分享假新闻并不是因为他们信以为真。相反,他们只是想逗乐自己或者娱乐他人。甚至,他们会分享转发,就是因为他们不相信那是真的。

展望未来: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对假新闻信以为真的原因非常复杂。它们与我们的个性和对知识与事实的态度有关。假新闻也可以成为一种充满吸引力的工具,籍此与他人进行交流,并获得认可和关注。此外,还有一些会扭曲我们感知的认知机制。

问题是:我们如何提高甄别假新闻的能力?第一步应该是能意识到我们很容易受到操纵以及主观意识的影响。鲁德洛夫主张向学生传授更多有关事实和科学的元知识。

“在科学中,我们只能找到一种共识,也就是在尽可能多的专家中找到某种共同意见。一旦有新的信息加入,以前被认为是事实或共识的东西就会发生变化。” 鲁德洛夫说。

这非常复杂,一些人因此认为事实似乎是由“精英”任意设定的。就像在新冠大流行期间,一开始说孩子不太可能传播新冠病毒,后来突然又改变了说法。

还有一个方法是所谓的“事前预防”(Prebunking)。通过事先提供有关虚假和错误消息的信息,可以让用户在遇到这些信息前便提高认知和警觉性。例如,在选举前,预计会出现很多虚假消息来操纵选民,可以考虑提前进行相关信息的宣传活动。

来源:德国之声

链接:https://www.dw.com/zh/%E4%BA%8B% ... E9%97%BB/a-66128219

编辑:程博


5#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23:35: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移动回应"停售iPhone"

“中国移动停售iPhone”“国家队出手了,中国移动将停售新版iPhone 15”……近日,多个社交平台热传中国移动停售iPhone,对于苹果公司有可能即将发售的iPhone 15也不再继续进行合约机销售。

7日,中新财经记者从中国移动集团获悉,上述消息均为假消息,对于苹果可能即将发售的iPhone 15,中国移动也会继续合作销售。
也有网友评价,“怎么可能停售?假的不能再假的消息。”

北京时间8月30日凌晨,苹果官宣,把今年iPhone新机的发布时间定在了9月13日。

在不久前的成都车展上,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曾透露,9月12日华为在上海有一场发布会。届时,外界对华为Mate 60系列的一些好奇或将得到解答。而华为和苹果发布会离得如此之近,也意味着两大手机巨头将再次正面对决。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中国新闻网、网友评论、此前报道
编辑:潘洁




6#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16:41: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洪韵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01:08: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铁集团:“高铁因超员触发报警无法发车”为虚假报道

原标题:国铁集团:“高铁因超员触发报警无法发车”为虚假报道

中新网9月30日电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30日发布辟谣信息称,“高铁因超员触发报警无法发车”为虚假报道。

经查,网传“9月28日,辽宁,一高铁因超员触发报警无法发车”为虚假报道,报道中所呈现画面为移花接木拼凑而成。9月27日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启动以来,全国铁路旅客运输秩序良好,未发生高铁因超员触发报警无法发车的情况,至9月29日,全国铁路已安全发送旅客4763万人次。铁路部门将持续做好节日运输组织和服务,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请大家及时关注中国铁路官方平台权威资讯,共同维护良好旅行环境。

来源:中国新闻网
链接:https://www.sohu.com/a/724896183 ... 3064941xo8zvN3_1090
编辑:秦克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