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红记者”该不该被鼓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21 23:09: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导读:对于网红记者,一边是认为接地气,一边则批评颠覆专业。乍一看,两边似乎都有道理,是时候该关注融媒体实践的底层逻辑了。

对传统媒体来说,融媒体虽是挑战,更是充满想象,但要让想象真正插上翅膀,还要问想象的起飞点在哪里?

上周,“台风王”利奇马袭击东部沿海,沿线各路媒体开足马力,全力投入台风报道。其中,融媒体实践也是亮点频现。除了大小屏联动开通大时段直播、移动端H5应用和动图海报,各种来自现场的短视频,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圈流转,更是瞬间造就了一批网红记者。

和之前要求信息准确、表达清晰的台风报道不同,这些记者之所以成为网红,大都因为他们充满网感的表达方式,给社交圈提供了沉闷台风天里有趣的谈资。

比如,某记者在风中脸已经被刮得扭曲,他紧抓话筒,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并将“我太难了,根本站不住脚”中的“脚”(jiao)说成了jio。于是这则加了“jio”这个花式拼音的短视频,就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并一度以240万的播放量登上短视频热搜榜的第二名。

还有一位记者在海边被台风吹得东倒西歪,他成为网红,是因为段子,叫“台风王刮出段子王”。至于现场一边淋雨一边讲段子的必要性,如他所说,看摄影师的画面就够了,已经“无需他赘述”。

尽管人们在看这些短视频时,已经基本抽离了报道的内容和时效,只是因为好玩,但很多网民认为这样的记者接地气。

网红记者引发的底层逻辑之辩

不过,也有媒体同行不这样认为。浙江卫视@小裕老黄在朋友圈接连抛出这样的问题:

“融媒体记者就非得要形象差、不专业、普通话特不标准吗?!抗击台风的报道,本应追求信息准、反应快、抓细节、有深度,现在各大主流媒体以融媒体为由炮制‘网红’,意欲何为啊?!在如此严肃的突发事件报道中,掺进这种十三不靠的因素,这是算创新,还是算接地气?”

也许,@小裕老黄的批评并非针对本文开始时说的那些网红,但她提出了台风报道专业性的问题。

一天后,中青报曹林在“吐槽青年”微信公号中撰文,他说,“我不会为台风网红记者鼓掌,掌声太残忍”。曹林的核心观点是:“在大天灾面前,没有什么值得让记者拿身体、拿命去换的新闻。”与此略有不同,一些网民的跟帖,直指搞笑的表情包和网红记者,会让人们的恻隐同情转移到舆论场的狂欢,从而消解人们对台风危害本身的认知。

对于网红记者,一边是认为接地气,一边则批评颠覆专业。乍一看,两边似乎都有道理。这就要看融媒体台风报道的底层逻辑了。如果仅仅为了流量,为了上榜,这样的网红记者多多益善。但如果是为了快速及时准确地传递台风前沿的灾情和抗灾信息,那么,记者走红而报道遁迹的传播则未免“失焦”。我居住的杭州就是利奇马台风的所经处。事后,我问大三的孩子,你看网红记者的短视频了吗?他回答没有。那你看什么呢?他说就看卫星云图,以及台风路径变化图。

这让我想到最近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康辉的走红,尽管他也被网民称为“国家级段子手”,但“央视锐评”或“主播说联播”的底层逻辑还是为了最大范围的传播“联播”观点,比如美国一些政客“荒唐得令人喷饭”,国泰航空某些人“no zuo no die”,而首先不是为了让康辉这样的播音员成为网红。
前两天和一位广播主持人聊天。他抱怨说,现在台里有些融媒体让人不太搞得懂,比如说要打造“看得见的广播”,还以视频围观的播放量进行KPI的考核。他说,广播就是做移动场景下的伴随,这样长时段的视频直播究竟有多少价值?这就又回到融媒体产品的底层逻辑了。

这就好比最近主持人正在纷纷尝试的电商,尽管他们的知名度远远在李佳琦、维娅和张大奕之上,但卖货业绩大都平庸甚至惨淡。这是因为两者完全不同的底层逻辑,主持人的话术和表达更多还是内容和个人形象的传播,而电商主播的表达则完全就是为了卖货。

尽管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让融媒体实践多了想象和可能,但 “一招鲜吃遍天”或简单的“上行下效”已经一去不返,是时候关注融媒体实践的底层逻辑了。


底层逻辑为什么重要?

所谓底层逻辑,就是最原始的初心和能够持续运营的思维和架构的匹配。底层逻辑清楚了,思维导向才清晰。问题是我们怎么找到这个让想象起飞的原点?

比如“罗辑思维”,开始于罗胖在微信公号上每天雷打不动60秒的知识分享音频,以及爱奇艺上的知识脱口秀。在积累了巨量的粉丝后,他就做起了卖书、卖月饼的电商生意,这些都有利可图。但这样的粉丝变现,后劲似乎越来越乏力,因为人们更多还是出于粉丝的冲动,等缴完智商税后,他们就渐渐回归理性。

而“罗辑思维”拍下papi酱,更是罗胖个人背书下成功的流量收割,但这种缺乏和“罗辑思维”生态协同的方式同样不可持续。最终,“罗辑思维”放弃了“网红”电商和papi酱,于2016年发布了“得到”知识付费APP,如今用户接近3000万。因为追随“罗辑思维”的粉丝,主要还是冲着知识和见识,这才是“罗辑思维”的底层逻辑。

以此观察,台风报道的初心又是什么?首先是为了流量,还是提供第一手真实准确的信息?同样,“看得见的广播”,也并非广播直播的视频版,而是底层逻辑的重新建构,也就是你为什么要让人看见广播?让人看见的理由、路径和要素又到底是什么?

音频和视频,因为应用场景和运营方式不同,存在完全不同的底层逻辑。比如“得到”APP上的知识付费产品大多采用音频,这是因为音频的场景适用性更广,获客相对容易,而且制作灵活,成本也低。

而另一个知识付费产品“混沌大学”,其课程则多采用视频,这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混沌大学”在线课程或线下课程的视频转化。尽管“混沌大学”APP的视频课程也可以单课购买,但单价却比音频要高出许多。显然,“混沌大学”APP更乐意让用户成为他们的学员,而视频单课作为入口,可以体验课堂的真实场景,吸引更多用户转化为学员。这就是“混沌大学”APP的底层逻辑。抛开这些,单纯去融合音频和视频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最近,一位在“二更”总编辑任上离职的老友激情创业,创建了一个解读城市和城市人的“城市秘密”公号。平心而论,现在办这样的城市号已经不合时宜,因为类似的公号汗牛充栋,从吃喝玩乐、地产楼市到专业的规划设计城市美学。但我这位朋友说,“城市秘密”的底层逻辑和它们完全不同,即要“根据城市成长逻辑,发现定义城市价值”。这当然得益于他多年的城市浸淫和观察,和对城市事务的倾力参与,以及团队中城市传播的基因,当然,更重要的,还有市民对美好城市的向往和参与,这才是“城市秘密”独特的底层逻辑。

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城市秘密”出街低调,首篇也只说了杭州西湖边的一个“城秘”故事,但数万的阅读和数十条质量极高的跟帖,足以证明底层逻辑的重要性,以至于我这位老友就把自己的创业公司命名为“底层逻辑”公司。当然,认识了底层逻辑,接下来就要看底层逻辑是否和内容传播、商业路径相匹配。因为内容和商业都是在底层逻辑基础上作为执行路径的优化。

至于如何构建底层逻辑,就需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要清楚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初心,我为什么要做?我能输出什么?而不是用户需要什么,或者什么流行做什么;

其次,这个输出能让用户感知什么价值?用户人性底层的需求又是什么?

最后,是否最终给用户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且使目标和我的初心以及核心能力相一致?

可以说,底层逻辑是决定平台、产品和内容能否持续的关键。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内容,首先就要反复挖掘最底层的那个需求和原因,你挖到了,就可以真正地思考路径了,否则为了迎合“融媒体”的外部动机,就会放弃或者迷失自己的初心。

融媒体的三个底层逻辑

传统媒体之所以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困境,就是因为技术带来的底层逻辑的改变。以往的大众传播是以规模取胜,这样内容就成为最关键的要素、最核心的资产。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原来赖以发展的方式遭遇“断点”,增长的第二曲线开始出现。

此时,底层逻辑也发生了改变,内容成了入口,用户成了资产,新媒体的本质则成了“关系—运营”。也就是说,即使内容分发能力很强,严格意义上仍然称不上是一家合格的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内容的生产批发商。

由于对媒体融合的底层逻辑认知不清晰,导致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个时间节点上,传统媒体机构过于注重分发传播,即以内容被新闻门户网站或者流量客户端转发为荣,将分发作为最高的KPI,而忽视了将内容传播的底层逻辑修正为关系运营,从而专注于自己平台和产品的开发,内容和用户的运营。

对一家媒体来说,没有自己的用户就没有自己最终的话语权。正如大众传播法教授查尔斯·埃德温·贝克所说,互联网并没有改变媒体传播的核心,因为“虽说拜这些新科技之赐,瞬间传达是更容易了,但这些技术并没有办法押着社会大众,径自叫他们阅读、听闻或观看内容。”

而要同时解决传播量和话语权,就不得不面对融媒体三个底层逻辑的考量。

第一,在微媒化时代,融媒体的底层逻辑已经从传统媒体的“让更多人看”,变为“让人看(用)更多”,这里的“更多”包括用户生产的UGC内容。顺着这个逻辑,就需要通过不同的产品矩阵,以各异的内容和服务获取用户,以统一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赢取认同,同时,通过内容协作、舆论协作和社会协作,不断提升融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传播力》一书中,学者曼纽尔·卡斯特说:“传播空间的权力来自多元主体所提供的信息,以及这些主体间的互动,信息来源越广越大、互动的频率越快,传播作为社会变化的动力就越强。反之,传播机构越庞大且越高高在上,它所传播的信息就越集中,受众就越容易被分化和控制。”

试想一下,如果在台风报道中,网红记者的这些报道被置换成“拍客”,并被媒体采用和分发,或许更符合互联网底层逻辑下的媒体作为。

第二,融媒体的底层逻辑要和不同的产品、服务相匹配。比如,“看得见的广播”。一个逻辑是为了让主持人与用户在互动中增强粘性,这就需要主持人在节目设计时注意和用户点对点的交互,而不只是早晚高峰节目里两个主持人在演播室的插科打诨。如果是这个底层逻辑,那么,“看得见的广播”或许就会牺牲移动广播的伴随性,而失去广播硕果仅存的场景优势。

如果是另一个逻辑,就是为了使广播视频直播吸引新用户,或让老用户感觉新鲜。那么,如前所说,这种新鲜感马上就会消退,毕竟长时段视频直播的场景要求太高,用户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成本也太高,从而导致这种尝试未必得偿所愿,这就是底层逻辑出了问题。
第三,融媒体的底层逻辑还要和具体内容传播的诉求相融合。

以台风报道为例,你面对的诉求可能有:

1、第一时间传播;
2、尽可能让更多人看到灾情;
3、供灾区知情、应对;
4、媒体和记者刷存在感;
5、通过报道吸引流量;
6、人们在社交媒体上需要热点的谈资。

当然,还可以写出更多,这都不重要。然后你试着提问自己,发现某一条或两条如果被满足,你就非做不可,说明它就是台风融媒体报道的底层逻辑,比如1、2、3条中的任何一条。

编辑:吴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