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5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彭博改版,瞥见未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23:0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殷玉鑫 于 2015-4-8 23:12 编辑


文|春晓(香港)
今年1月底,全球领先的金融信息提供商彭博推出全新改版的新闻网站bloomberg.com,其大胆、非常规和的用色和设计让很多业内外人士大跌眼镜(就连我在彭博社工作的记者朋友也表示“无法理解”)。以下是改版前的首页和改版后的彭博新闻首页。
改版前


改版后
彭博的改版引来恶评无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吐槽包括:

这个颜色太致癌了,还我小清新的彭博来….
请问这是Instagram的硫酸滤镜效果吗…?” (当然是玩笑,Instagram表示自己没有这个滤镜)
不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真的不喜欢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来看看其他比较“含蓄的”主流国际新闻媒体的主页长什么样



纽约时报

华尔街日报


金融时报

不管个人偏好如何,没有争议的是,改版后的彭博让人从视觉上觉得非常不舒服。

作为彭博这样一个似乎很知道自己在干嘛的公司,这改版应该是故意的吧?

首先你要知道,主导此次彭博网站改版的牛人是彭博从科技网站The Verge挖来的Josh Topolsky, (暂且叫他托破司机吧)这人长着一副典型的极客拽模样。

托破司机创办了影响力巨大的科技网站The Verge
他的公开档案显示他目前住在纽约倍受嬉皮门喜爱的布鲁克林区(插播下姐当年也在布鲁克林住过,那时开了一辆快要挂掉的手动丰田在日落公园,贝瑞吉和曼哈顿下城游荡。欲知详情可以回复关键字“纽约”阅读我的人在纽约系列)

托破司机之前担任主编的科技网站The Verge长这样,用色也非常鲜艳大胆

言归正传,托破司机在创办The Verge之前是科技网站Engadget的主编,属于科技界大V。总之,他从相对较为小型的科技网站到彭博的这次跳槽备受关注,被《纽约时报》形容为“年轻的网络新生代记者离开传统媒体拥抱新媒体这一大趋势的逆袭,嗯,逆袭。”

根据不靠谱推测,彭博应该花了好多银子把这人挖过来,然后对他说,牛人,你来负责帮改版吧!

于是,就有了你现在看到的这个网站。

激进的视觉实验
彭博改版推出近两个月,可谓争议大大的。网站视觉体验极具冲击效果,耀眼的蓝色和紫色也迥异于财经媒体惯有的含蓄理性的风格。

但对此改版,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并逐渐占领上风的一种观点,嗯,容我粗犷得总结一下,就是说这改版虽然有点“丑”,但是却让你无法忘记,因此它产生出了一种奇异的,不可替代的美。(瀑布汗….)

用托破司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最好的网络设计在你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都是会让你觉得“不舒服”的。

有没有不觉明厉的感觉?其实,审美的问题,真是非常主观,因此要说美或者丑,也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所以非要这么说,咱们也没有办法反驳。

风格整合


彭博旗下的产品包括:新闻网站 Bloomberg News、《商业周刊》杂志Bloomberg Businessweek、Bloomberg Markets( 提供财经信息的终端机,也是盈利大头), Bloomberg Pursuits (一本奢侈品杂志)、还有BBG TV ,Radio等。彭博的这次改版另一个重点是整合了其品牌。 比如你现在输入彭博旗下的《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的网址businessweek.com,也会被带到这个新闻网站。

彭博旗下的《商业周刊》长这样
有人说,改版后的新闻网站,和《商业周刊》的不拘一格的风格更加一致了

托破司机当然也注意到了各种批评。但像其他许许多多的牛人一样,他淡淡地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不喜欢请走开)他强调这次改版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变动,比如后台设计可以让编辑能更加灵活地在主页呈现新闻,而不是像拼报纸那样死板地把新闻在网站上拼出来。

瀑布流来了

好吧,彭博此次改版后用上了非常时髦的“瀑布流”风格。什么是瀑布流?这是由Quartz和Pintrest为代表的一种网页设计方式,一言以蔽之,就是你看到的网页,像瀑布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尺,任你怎么拉,也拉不到头,再也不会有“下一页”键。你看完一篇新闻,网站会自动再给你送上另一篇,你看完这一篇,还有再多一篇,无限加载下去。

有人认为无限加载的网页可以延长读者在网站上停留的时间。当然这也不并不是所有人的菜。比如我就觉得它给了我一种“好不容易读完这篇怎么又来一篇”的压迫感,你也知道在这充满干扰的年代,要现代人完整读完一篇文章有多难。

评论无门
此次改版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改动,就是彭博关掉了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

其实早在彭博社之前,许多国际媒体已经做出了同样的关闭评论功能的决定,包括我的前前雇主——路透社。

彭博表示,从数据统计来看,大部分读者并不在网站留言,他们更多是在例如Twitter(推特)这样的第三方网站发表意见,在网站上留言的读者只占网络留言总数的不到1%。(意思是可要可不要)同时,编辑和记者也表示,在第三方社交平台上跟他们的读者互动让他们感觉更自在。

告诉你个小秘密。关于此次改版,我问了3名彭博记者,一名前路透记者的意见。这三位彭博记者朋友的回答分别是:“超级难看”、“我从来不看那网站”、“一般啦”。只有前路透的记者朋友对改版评价很高,说,“喜欢,这就是未来。”

从第一眼看到彭博的改版到今天,我必须承认自己也经历了从惊恐到适应到习惯的过程。虽然我至今仍无法爱上它,但我必须承认,这是一次难以忘却的改版——而或许这本身就是极大的成功吧。

来源:春晓
http://www.lanmeih.com/index.php/Home/WeChat/detail/id/4463.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