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黎文一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6-1-6 00:21:54 | 只看该作者
                                                          孤独还是愚蠢
   人是群居动物,相处的时间久了,有些东西会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相互学习了。比如无聊就在被子里睡觉,然后又觉得这样不对,就起来看一点书,就开始胡思乱想。想着想着,发觉现在的大学生相比较于民国时期的大学生缺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精神。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我们有更多渠道去了解更多样化的东西,但我们的心灵也更加孤独。
   当有些人低着头刷朋友圈的时候,他不是想去刷朋友圈只是为了避免尴尬。人与人之间或许只是一个抬头的距离,却要用手机发个虚拟的问候。现在的网络是带给了我们方便还是困扰?我们看到无数血淋淋的事实教育你如何避免在网络上上当受骗,但是不论怎么提醒教育还是会有很多人会被骗。所以,现在的大学生究竟除了专业知识就再也学不会其他的东西了吗?
52#
发表于 2016-1-6 00:54:53 | 只看该作者
                                                         读《怪诞心理学》有感
   此书的作者对人类行为的古怪面充满了好奇,他总是在某一地方呆上几个小时来研究人们某种特定的行为。他说,怪诞心理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日常生活中稀奇古怪的事情。高尔顿是引领怪诞心理学在主流科学家怯于涉足的领域内勇敢前行的人。
怪诞心理学要清楚的解释我无能为力,但是可以举一个例子。高尔顿想用科学的方法找出如何才能泡一杯好茶,于是他制作了一个特殊的温度计来随时测量茶壶里的水温。在经过了几个月的严谨测试后,他发现当茶壶内水温维持在82~87摄氏度之间,而且茶叶浸泡时间达到8分钟时,泡出的茶叶味道最醇最香,而且不苦不淡。所以我个人认为,怪诞心理学的研究就是将生活小事进行严谨的研究再得出科学的结论与方法,让这件事可以做得更加完美。
   怪诞心理学研究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他们的创举有许多。比如,研究过足球场中至少需要多少人才能形成人浪;请人试着记住一万张照片,以此来记录视觉记忆上限;确定了水果的个性特征;站在超市外面,手捧募捐箱,暗中衡量请求捐款的不同措辞对事件捐款金额的影响(一句简单的“一分钱也能帮上忙”几乎会让募捐加倍);偷偷计算正戴棒球帽和反戴棒球帽的人数。虽然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这样的研究不仅有趣,还能通过研究结果得出对我们生活有用的结论。
   这些研究要么是用主流的方式研究不同寻常的问题,要么就是用不同寻常的方式研究主流课题。所以大部分人认为这些研究都难登大雅之堂,和物理、化学和数学等领域科研成果比起来微不足道,只能屈居于不知名的学术刊物里。但是这些严谨的科学研究,对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我看来,虽然这门学科不同寻常,但是它的研究总是抱着严谨的科学态度,虽然题材千奇百怪但是它总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研究似乎我们无法得到什么,但是长远来看我们却得到很多。
53#
发表于 2016-1-6 18:58:34 | 只看该作者
                                                  二胎开放,女性地位会明显下降吗?
   刚刚在微博看到了一个帖子,说二胎开放后,用人单位会更不愿用女性。其实我觉得是这样的,单位都觉得你女的生孩子我要给你放产假,现在你要生两个了,那我就要给你放两次,男性却没有产假,当然我更愿意选择男性。
   在国内,不给男性放产假,看似是维护了女性的权益,实质上是男女的不平等,男性的社会地位高于女性。男性不放产假就意味着女性在生了孩子以后,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还很脆弱的时候,需要自己来照顾新出生的孩子。那为什么女性就应该一个人承受这样的痛苦,而男性就是上上班,而不对这个新生的孩子承担起照顾的责任呢?中国男人有直男癌的不少,认为你女人照顾孩子天经地义,这就是可笑至极。你老婆生的孩子就不是你的孩子?你说你只管挣钱,有钱的可以请上一堆保姆来照顾孩子和刚刚生产完的女人,而有些需要工作到死才能养活自己的人有什么资本说出这样的话?女性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与社会隔绝,在家相夫教子似乎就是许多人的固有思维,许多女性也是如此认为,那你的人生还有意义与追求吗?那你活该一辈子围着别人转?为什么不为自己而活?带孩子,绝对是夫妻两人的事情,两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来培养、教育孩子。
   作为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我想说,女性生孩子不是义务,被男方要求去带孩子而辞去工作更加是一种对女性地位的剥削。
54#
发表于 2016-1-6 19:24:50 | 只看该作者
                                                            淘宝是好还是坏
   今天又是平常的一天,我和室友们都在刷着淘宝,一边喊着再买砍手,一遍还在买东西。现在淘宝等电子商务已经与我们的生活不可分割,电影票、车票都能在淘宝等上面买了。但是它们带来的真的只有方便,没有安全隐患吗?
   首先,它是一类虚拟的交易平台,涉及的范围之广,选择之多样,这也是传统行业的成长无法与它并驾齐驱的原因。它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让许多人看见了其中的商机。但低价真的能买到好东西吗?淘宝上的东西比实体店便宜的是房租等这些费用,但是也正因为你看不到所以质量也不好说,出了问题也无法耐他们何。比如说,你在淘宝买了件衣服,穿了没几天就起球了。而且更有无良商家为了销量又不能亏本,购买海外的衣服垃圾拿来以不可思议的低价售卖。所以,我们还是要理智购物!
55#
发表于 2016-1-6 23:22:41 | 只看该作者
                                                 读《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有感
   一个新闻人必备的素质是能尽量客观全面的描述出一件事情,让读者有兴趣去看这篇报道。所以光会写文章不够,还要会寻找好的故事。一个脑袋空空的记者是无法写出一篇生动有趣的报道的,这样也不能算是一个工作到位的记者。除此之外在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形象的想象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但不是凭空乱想,不能脱离了事实。
   在写报道之前一定要进行足够的思考或阅读,更要找到正确的采访对象。如果不能做到这些,这样的记者实际上患有新闻的“感觉剥夺”。“感觉剥夺”就是他们对于新闻的感觉麻木,敏感度不够,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没有接触到足够的新闻信息。
   那要如何才能获得好的故事呢?书上给出了几条建议。第一,靠阅读“窃取”思想。要广泛阅读,这是做到思如泉涌、提笔成章,就必须这样做。要随时记录灵感,在阅读材料时一方面要把想到的故事做成笔记,另一方面要将重要资料收集起来。为选题做档案,不仅要做档案,更要把它们有序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快找到自己的好选题。
   第二,依靠“中间人”提供信息。作为记者,都会拥有许多公关人士和一些与高层权威有密切关系的人士,大多都少了中间人。中间人就是虽然不在决策层,但却对决策十分了解,他们也不再基层,但却对基层的事了如指掌。和高层人物不同的是,中间人可以提供关于事件的更多细节,引导记者把故事写活。
   当然,能获得大量的原材料,更要有写作的灵感。如果只是将一堆材料生硬的拼凑在一起,即使报道很有价值也不能获得它应有的舆论热度。那又有什么方法来讲这些简单的材料写活呢?书中也给了我们答案。
   首先是推断法,就是采取向外辐射型的思维,一个事件本身也许不能构成一个特写故事。但是通过这个具体事件可以向深层次推断,进而得到一个更有影响力、更有意义的故事。这种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在看似毫无关系,各自独立的事件中,发现真正的故事。
   其次是综合法,要善于在几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件中寻找它们的联系。有些事件的联系是深层次的,或者他们独立起来似乎毫无联系。所以一定要会思考,会联系,再将他们综合起来就能发现更多值得报道的事情。
   此书为我们讲解了许许多多的实用方法,我这里提到的只是其中一点点。一个记者想要写好文章,就一定要将写作方法熟悉掌握,更要有一丝不苟的新闻态度。
56#
发表于 2016-1-6 23:41:00 | 只看该作者
                                                                    游戏游戏       
   上大学之前我就有过憧憬,以为每天都很轻松,可以好好玩。不过这么久了,也就醒悟了,都是骗人的,只不过是为了让你枯燥的高三生活有点盼头而已。但是,大学我还是捡起了我曾经最爱的东西,游戏。
   不论是什么游戏我都玩的很烂,玩电竞吧,我弟说:“呀,姐你要来?那我找个大神,这样4打5妥妥的。”我:“。。。。。”。我就是这样的技术,队里的拖油瓶,专业送人头。玩网游吧,打个BOSS,只要有我在必须打不死,一个副本就能让我死掉所有的亲友。虽然现实这样残酷,还是不能磨灭我对游戏的热爱。昨天我又去打了个本,一个T两个奶妈的豪华配置,还是一路死的没办法。只能说,还需努力咯。
57#
发表于 2016-1-7 20:41:49 | 只看该作者
                                                                     思修考试后的下午
   今天早上迎来了思修考试,由于是开卷,所以也没有特别紧张的感觉。考试开始后,接连2个小时的奋笔疾书,简直让我感觉回到了高三。四页纸的试卷,我几乎每一页都写的满满当当,以至于写到最后教室只剩4个人的时候,我才交卷。虽然说不紧张,但是走出教室的一刹那,还是不由得松了口气,心想下午一定要犒劳一下自己。
   吃了午饭回到寝室,玩了会儿游戏,看了几集太子妃,终于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当醒来的时候发现,什么?已经快8点了,天哪,我这美好的下午哪里去了?没办法,只好爬起来写文章,由于睡得太久,头到现在还是晕的,可谓自作孽不可活,就是这么个道理。
58#
发表于 2016-1-8 00:13:50 | 只看该作者
                                                    读《烟火撩人:香烟的历史》有感
   香烟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一般男人爱它,女人爱它的也不少。有的人每天离不开它,有的人对它厌恶至极。香烟虽然不是毒品,但也会让人上瘾,不仅危害吸烟者的健康,还会危害他周围的人。但似乎周围没人感兴趣,香烟是何时出现的。我只知道福尔摩斯研究过各种烟灰,还写了篇论文。
   我们每个人都能大概说出香烟的样子,但是我们却并不了解香烟到底是什么。香烟一旦点燃,被吸入,它就拥有了生命,它的存在也就有了价值。
   香烟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之一,它的在生产流程标准化、批量化之后变得越来越普通。它外包装最早是圆柱形的烟盒,再演变到长方形。外包装的革新也是香烟史上的重大改变之一。香烟最早不过是烟草行业的分支,但到如今已经成为了烟草行业的“代言人”。
   香烟的历史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得到正式的认可和公开的支持,毕竟香烟对人体是有害无利的。而且对于香烟的历史的描述从来都未曾体现其深厚的历史底蕴。香烟其实无处不在,不论是社会新闻、现实主义小说,就来抒情诗歌里也有香烟的影子。
   最早是印第安土著有吸食香烟的习惯,在新大陆探险中得到了更为详尽的描述。印第安土著无论男女,都会吸食烟草。他们在吞云吐雾中,身体慢慢放松,疲惫逐渐消失,心灵也沉醉在其中。
   烟草在地理大发现时被欧洲人引入,经过了几百年的革新,发展成今天的样子,同时也危害了无数人的健康。但是当时欧洲的艺术家们对香烟却有一种痴迷,他们对于吸烟的感受和体验层出不穷,撩拨起人们对烟草的迷恋。在他们眼中,吸烟充满了异国的情调,散发着无穷的诱惑。由此,价格低廉的烟草由于受到文学作品的青睐也变得高贵起来,与鸦片、大麻一起,成为了文艺界精英与权贵阶层的专宠。
   不过当时就已经有人反对,不过已经没什么用了。他们认为香烟只能让人产生错觉,只是慰藉人无法满足需求的失落。香烟成了整个社会的安慰剂。
   到后来出现了女士香烟,女性吸烟在西方看来是见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中国虽然有女性吸烟,但大多数人都会对此报以鄙视的态度。但不论男性女性,吸烟都是危害身体的行为。
59#
发表于 2016-1-8 00:38:41 | 只看该作者
                                                           昨夜星辰昨夜风
   又是一个0点半,午睡到8点的我现在都还很不舒服,夜深了就会想到很多事。想起高中时,喜欢诗词歌赋,于是想起了李商隐。他仕途可谓是凄惨,感情也是纠葛,就这样一个人,有许多佳作。
   他是属于才华横溢无用武之处,满前热血无挥洒之处的人。一生都在辗转奔波,夹在党政中间,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他的坎坷经历毁了他的梦想,却成就了他在诗坛的地位。
   他每一首缠绵悱恻的幽思,不似女儿般婉转,却又让人感慨无限。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神秘又悱恻的调调,他总是给人一种看不透的感觉。又或许只是我们多想,他只是单纯的打个比方呢?
60#
发表于 2016-1-8 13:20:23 | 只看该作者
                                                         读《如何欣赏建筑》有感
   在世界古文明建筑中,大多是富丽的宫殿、壮观的广场,但中国的古建筑除了这些,还有一种特殊的经验,窄巷。
   众所周知,中国的古建筑都是中轴对称的,院落层层叠叠,这是由伦理制度演化出来的建筑空间,井然有序、一丝不苟。每一座宅院就像切豆腐干一样,有一个硬边的框框。所以说,中国的建筑是内向的。宅院的四周都砌这高墙,有防卫性,就像一个堡垒。而大型宅子的两侧都会留有空地,以便与邻居的宅邸保持距离。
   国外的建筑,说道欧洲一般会想起教堂,说道埃及会想到金字塔。廊香圣母堂却是个例外,它不是我们印象中那种典型的哥特风建筑,充满着现代的抽象与线条感。作者将它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座教堂的南北两面墙壁,为了保持墙壁的厚重感,还要发挥采光的作用,在墙上挖了不一样的小洞。这是立体派绘画时代的发明,可以使墙壁变成一幅画,在这种观念下,这个教堂没有一扇传统意义上的窗子。
   建筑的美感也需要心去感受,就像一件衣服一样。每个人的风格与喜好不同,那么他对建筑的偏好也就不同。我最喜欢的还是古代的园林,宅院里的山水柔情。在水中央建个亭子,水里养些锦鲤,再养些睡莲,摆几座假山。水边栽上几棵樱花树和银杏树,春天看樱花,秋日看银杏,真是美哉。湖边摆张躺椅,架个小炉子,烹茶,晒太阳。不过也只有老了才能静的下来,想想自己在家里煮壶茶,水还没开人都睡着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