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路洁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5-12-8 17:22:37 | 只看该作者
小幸运
“很久很久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当一个女孩说再也不理你,不是真的讨厌你,而是他很在乎你,非常非常的在乎”当看完《我的少女时代》的时候,也是泪奔了,虽然剧情很狗血,和大多数言情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得不说,男主笑起来真的很好看(花痴一秒)。
  这部讲述青春的电影在近期成为了一股热潮,然而我早已过了高中的年纪,自然现实生活中也不会给每个人安排这么美好的爱情,却会给人一份遗憾的感情。在九十年代的背景下,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却拥有大家都曾经历过的故事。追星,花痴的女孩崇拜校园里应该出现的男神级别的人物,同时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流氓地痞似的坏男生。
  “也许当时忙着微笑和哭泣,忙着追逐天空中的流星,人理所当然的忘记,是谁在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这首歌不得不说真的很应景,让我也真的爱上了这部电影。

32#
发表于 2015-12-21 16:29:14 | 只看该作者
汉字之美
汉字,已存在了几千年,仓颉造字,后不断经历演变,终形成了如今的简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它记录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让我们后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到时间在地球上留下的刻痕。汉字之美超越了时间,空间,永恒存在着。

      没有汉字,我们不会知道东汉末年时三国争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汉字,我们不会知道唐朝中后期有一个周,武则天为史上第一女皇帝;没有汉字,我们不会知道那蜿蜒的万里长城背后的心酸,孟姜女曾想哭倒过。我们无法想象汉字若不存在,我们拿什么交流。汉字的美并不在于他表面的好看,而是它给人注入的精神。慷慨激昂的汉字能够振奋人心,教人坚持与毅力;沉默低转的汉字能够抒发忧郁,赠人情感的寄托品;优雅高深的汉字能够陶冶情操,给人灵魂的洗礼。汉字之美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它的丰富与充沛,让人都随心所欲的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古人借汉字作诗,以汉字之美衬托心灵之美;今人借汉字作书,以汉字之美散发气质之美。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精华全部蕴藏于汉字之中,我为有这样的载体而骄傲,我能感受到一个个字在手中的重量,也许他们看着没有什么力量,可仔细品味时,你会发现里面镶入的除了文化,还有中华民族之魂,这也正是汉字美丽的地方。
33#
发表于 2015-12-21 16:29:35 | 只看该作者
百团大战

说到这个百团大战,可千万别误会成抗日战争中的抗战,而是百个社团争夺新生的大战。107广场人头攒动,社团百花齐放,太多都不知道选哪个了,伞围着的中间表演着各个社团的舞蹈,歌唱,高超的技术,十分热闹。还有我喜欢的动漫cosplay,就好像到大型的漫展看一样,饱足了眼福,哈哈,还有英雄联盟的漂亮角色十分吸引眼球。

      在众多的社团中,我转了好几遍,仍然纠结到底参不参加社团,毕竟我已经有很多事要做了,更别说能腾出时间做其他的事,但听到一个同学说没事,社团如果你有事可以不用来,我瞬间就放心了,想着大学只有这一次,以后毕业了,更别说有什么机会了,恩恩,要积极一点,于是我兴冲冲的去报了动漫社,这是我热爱的事物,大学中也想试着加入。然后是我想学的东西--网球,我从未打过网球,但我想学,我觉得打网球能够挥洒自己的力气,并且将悲愤化为力量一起打掉,在看那些网球赛什么的感觉很刺激,但一直没有的很么机会接触网球,所以趁这次,把自己想学的都学了吧。

      这次招新的表演真的是十分精彩,我也加入了梦寐以求的社团,加入了在高中就憧憬的社团,想着以后可能会因为很少的时间顾不上这些,但参与过,经历过,就是好的。

34#
发表于 2015-12-21 16:31:31 | 只看该作者
室友奶奶的生日
奶奶这个外号,既不知道是谁起得,也忘记了是什么时候习惯叫它这个名字的。原因到时记得很清楚,因为她很唠叨,就像那些老奶奶一样,所以慢慢就变成了一种称呼,但奶奶对这个称呼并不敏感和讨厌,她欣然接受了,可能她是我们之中年纪最大的,所以总觉得她能够依靠,就是我们寝室的大姐姐,或者说,哈哈,奶奶。

        十月十日这一天,是奶奶二十岁的生日,但当天我们并没有为她庆祝,吃饭或是k歌,仿佛这就是平常的一天,什么重大的事情都不会发生。那天,大家都特别的忙,所以都在各自执着于自己的事,在几个星期前,我们曾讨论过奶奶的生日,并吵着要给他过,但奶奶说生日不要给她买蛋糕,太贵了,她不过(果然符合老奶奶的气质)。从此这件事请就销声匿迹了,谁也没有提起过。

        而下午时,我们还是决定,买了蛋糕,在晚上的交流会结束时给奶奶一个惊喜。于是秘密行动就开始了。老肖借口肚子痛,中途离开并取了蛋糕在寝室等待信号,交流会结束时,我们通知老肖准备,而我们这一行人则催促着奶奶,说老肖给我们准备了猪扒饭,于是奶奶二话不说,往楼上冲,当通过门上的窗看到里面泛红的时候,奶奶惊吓说什么东西!我们假装说老肖再煮东西,奶奶速度把门打开,一曲生日快乐响起,我们唱起了生日歌,奶奶就在那里惊讶的叫 ,歌声结束,她非常感动,沉浸在我们的祝福中。
35#
发表于 2015-12-21 16:32:22 | 只看该作者
忙碌
这几天我能总结出的两个字就是忙碌,但我也不想抱怨太多,因为是自己的选择。虽然这样,但若能重来一次,我仍然选择忙碌且充实的大学生活,而不是虚度光阴。正值大一,这个时候积极参与活动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实践能力。

    在学生会,我们需要组织新老生交流会,他的流程十分的繁琐,几乎占满了我所有的时间,但我也get了不少新技能。做策划书是,我学会了在做一件事前要有计划,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事物的有序性并且加强自身组织能力。除了这一点,联系老生也使我们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加强了与学姐学长之间的互动,交往的范围也扩大了不少,并且和几个班的班长一起组织也觉得非常愉快。

    在班级,运动会事件在即。所以除了交流会,还要组织报名,哎~事件全部挤在了一块,我也是非常头疼。但既然选择了,也要履行当初在竞选时所说的话。其实,这次报名也有很多好处,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和他们变得熟络。

     虽然忙碌,我却很开心能够获得这样的成果,希望今天的交流会,能像我们付出的努力一样,和谐,热闹,开心
36#
发表于 2015-12-21 16:41:27 | 只看该作者
桑兰说谎
桑兰,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8年因受伤退出体育界,她坚强的举动成为众多人心中的英雄。这位女子本该以善良的形象一路走下去,却成为了如今舆论的主角。11月26日,新华网突然报道出十七年前的桑兰因摔伤而残疾的事件中说谎,这个慢慢淡出人们视线的事情,又再一次掀起了舆论热潮。其称调查结果显示:导致桑兰摔伤的直接原因是她踩错了踏板的位置,更具体的说是她起跳的时候,双脚踩在了踏板的前沿部位,比通常的踩踏部位靠前了厘米。
桑兰摔伤,往日说法
   再次回到十七年前,1998年友好运动会在纽约举行,长岛拿骚县老兵纪念馆里,女子跳马的比赛即将开始,参赛选手正在做热身运动,桑兰也是其中的一员,她做的热身动作是Layout Cuervo(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180度)。当这个动作本是双脚落地的时候,桑兰却是颈部撞到了垫子上,动弹不得。这第三次的热身却成为了她运动生涯最后的一跃,虽然被送往医疗中心,得到著名医生的救治,但最终还是因为这段两节颈椎而造成胸部以下瘫痪至今。
     桑兰摔伤后,美国体操协会主席凯西斯坎兰女士称:“我想你们保证,本次赛事,垫子的摆放、器械绝对全都符合国际标准,这是一个意外事故,我想大家都能明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官方的回答都众口一致是意外事故,而桑兰也承认这是一次意外。
然而,十个月后,在桑兰即将离开美国的前夕,她突然改口称罗马尼亚教练贝鲁撤了垫子才是她摔伤的最直接原因。她说:“贝鲁之所以要撤垫子,是因为他认为我不需要多加一层3-5英寸厚的垫子,故此,贝鲁走到离跳马区不远的地方撤垫子,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告诉接近跳马了。”这一说法,桑兰坚持了17年。
除了桑兰和官方的说法外,还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人,那便是被指控的贝鲁教练,在事发的第二天,罗马西亚教练贝鲁回应:“听上去好像是骨折了,这让我揪心,所以我叫她别动”当时的贝鲁站在桑兰摔伤附近,他是第一个跑过去帮助桑兰的人。贝鲁直言桑兰“犯了一个错误”称:“原因很简单,她出现失误之后没有及时决断应该做些什么,她犯了一个错误。”还有一个是美国体操队队长杰克卡特,一个月后的采访中,他回应:“桑兰受伤的原因是她在踩踏板的时候冲过了头,踩在踏板的前沿上。她的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正确应该是双脚平行)。”
当时这个事件也引起轰动,媒体人士纷纷表达了对桑兰的同情与惋惜。

37#
发表于 2015-12-21 16:42:13 | 只看该作者
桑兰:英雄形象完美塑造
桑兰摔伤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她毅然回到祖国接受康复治疗,纳苏最高执行长官托马斯在看望了桑兰以后说道:“她面对痛苦的勇气令我深受鼓舞,她很棒!”。
1998年10月30日,桑兰出院之时说:“瘫痪使我感到悲伤,因为我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料理自己的生活,但是我从来没丧失过勇气,我早晚有一天要站起来,我会创造出奇迹来。”桑兰也从未辜负过这句话。1999年成为了第一位在时代广场为帝国大厦主持点灯仪式的中国人并在第二年点燃中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火炬手,代表中国残疾艺术团赴美演出。2001年,她成为了北京2008年申奥大使,用阳光般的笑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一名意外致残的运动员健康、积极向上的形象。
在这期间她努力学习,被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破格免试录取,2007年6月作为“奥运之星保障基金”发起人,为了让更多曾作出突出贡献的伤残运动员有个更好的归宿,她为退役运动员的社会福利事业展开各方面工作,并且联合济南骨科医院建立起对骨病患者群体的爱心援助专项基金,旨在为山东地区贫困家庭骨病患者提供医疗资金援助。她说:“当你怀着一颗回报社会的心,再去从事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会觉得很高兴。我很快乐的投入工作,社会工作可以让我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她在这些年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
身残志坚,这个词再怎么形容她也不为过。十七年的历程,她从一个运动员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38#
发表于 2015-12-21 16:42:53 | 只看该作者
桑兰vs新华社
  然而,11月26日,新华网抛出一篇《“撤垫子”指控没有根据——桑兰摔伤真相调查》的报道,引用美国著名运动学教授的论文和录像带截图来指出桑兰欺骗公众,指责桑兰1998将会的意外摔伤归咎于马来西亚教练贝鲁在其助跑过程中撤垫子。这一报道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舆论再一次到达高潮,公众的好奇心也按捺不住。而桑兰也作出回应称“打扰了自己平静的生活”而这两方的撕逼大战也正式打响了。
随后,桑兰迅速发布几篇微博作为回应:“我不愿意和新华网撕逼,但因为名誉受损,我不会沉默,更不会软弱,你们提供了这些截图,更是我一次次的回忆,我再也不惧怕那个瞬间!因为,我并不残疾!大家说的对,我不能用身体的残疾来示弱!我——是一个和你们一样的人。我不会像某些人一样,满嘴污秽!”
网络总是有很强的舆论导向,有些网友在新华网的影响下也开始指责桑兰撒谎。如@方考拉大眼袋的网友:“所谓的国家抛弃了她,她残疾了很可怜这些话到底有没有经过大脑,如果国家不帮她,她能去北大上学?她会上课本、上央视,她能有这么大的荣誉?她可怜是值得同情但不代表她可以伤害别人,诬陷别人,恩将仇报!”这位网友在看到了新华网的报道后,显露出对桑兰的愤怒。
而还有的网友则是支持并同情着桑兰,@Sunshining666:“一个女人在花季的时候半身不遂,是多么的痛!无论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维权,我都会鼓励她、容忍她、同情她。而那些所谓的记者评论员却为了追求所谓的新闻价值,撕开已经风化良久的伤疤,是多么的无情与残忍。”这位网友表示对桑兰的同情和对记者评论员的批判,而另一位网友范围说的更广了些。@星星创意灯饰:“中国体操就是这样练成的!在体操之乡仙桃,学龄前孩子超负荷集训,反挂、倒立、悬垂、平衡…..成人腹肌,畸形身躯,伤痕累累,没有童年的欢乐,只有百炼成钢,但又有多少能像大双小双一样为国争光?国家金牌恢宏,国民体质纤弱,独生子女可怜天下父母心,桑兰十三年后维权,纵有瑕疵,难道不值得深深同情吗!”类似这样的争论还有许多。其实,什么是真相?这并不清楚,双方各有自身的说辞。
桑兰被曝出“撒谎”已经有些日子,但公众对其事件的关注度仍然不减。
桑兰不停地要求新华网回应,而新华网由原来的躲避,最后露面发表回复称:“这是一则跟进性的新闻,持续性长的新闻。”并表明,并不适合桑兰过不去,我们的立足点是新闻本身,与感情而言,我们祝福曾遭遇不幸的桑兰拥有温馨幸福的家庭,于事实而言,在任何时候被摆上台面都不为过。
面对这一点,桑兰做出了感谢并且再次回复评论,首先表明了对新闻立足本身这一说法的欣赏,但却说出自己因这些不客观的新闻遭到人肉,打扰到自己的平静生活,成为了自己的噩梦。在一大片的微博文中,写出了自己的艰难,还有作为一个新闻人对新华社做法的怀疑。这篇微博中的网友也纷纷按捺不住。@阿卜拉朵朵“作为一名中国的普通公民,一位孩子的妈妈,我很想你们能解答疑惑!在我心里,带有国家性标志的新华社,是以报道事实为己任,而不应是标题派。”
这一次相对和谐的回应,也一直持续的发展,公众的舆论也未停息。

39#
发表于 2015-12-21 16:59:10 | 只看该作者
读《偷影子的人》有感
“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 ——克蕾尔
  只能说,它的书名深深地吸引了我。仿佛每一个人,他不想回忆起的伤痛,不忍回首的往事都很好的隐藏在了影子里,影子就好像最真实的自己、也是最脆弱的自己。
  这是影子的秘密,伊凡内心渴望母亲的心的秘密,吕克梦想做一名医生的秘密,还有又聋又哑但是心里无比善良的女孩克蕾尔的秘密。书中的男孩拥有偷别人影子的能力,于是尽他所能的治愈一个受到伤害的心灵。有一天,他在海滩边,废弃的灯塔下遇上了她,一个惊艳了他时光,最后也温柔了他岁月的人。
莎士比亚说:“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男孩在最后重新找回了克蕾尔,模仿影子的动作亲吻克蕾尔。结局是美好的。影子总是能够吐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也总会有一个人来至于自己心中的伤。
亲情、友情和爱情都贯穿于这部小说,而最让我感动的是男孩的母亲给孩子写的信中表达的爱。
“生命中某些珍贵的片刻,其实都来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今晚我没有留下来,我想我永远不会和母亲又此番深谈。与母亲一起离开阁楼后,我最后一次踱回天窗底下,默默感谢我的影子。”                                            ——男孩

40#
发表于 2015-12-21 17:26:01 | 只看该作者
读《再见了,可鲁》有感
你有多久没有被感动过了?
当第一眼看到这一行字的时候,突然想在被感动一次。封面是一只纯种的拉布拉多犬,一般看有关这类的书籍或电影,我都会被感动的涕泗横流。于是果断买下了它。
书本很薄,却承载了一名摄影师十二年的时间,来拍下一只狗的一生,凝聚了跨越时间的感染力。书中的主人公便叫可鲁,他出生时背上便有一块黑色的“x”胎记,那时候的人都以能培养出导盲犬为骄傲,而可鲁在一个月大的时候就在测验中脱颖而出,成为导盲犬的预选。他被送往一户人家养到一定的年龄,便到导盲犬训练中心。可鲁拥有导盲犬的基因,非常聪明,拥有导盲犬所需要的耐心和细心。有一个著名的盲人作家,再遇到可鲁之后改变了对导盲犬没有用处的看法,相互之间培养出身后的感情,可主人病重,可鲁被送回训练中心等待做节再次将它接回,而这一等,就是三年。三年后,作家来看它,可鲁仍然热情的冲上来亲昵着,然而它并没有想到的是,这是它与主人的最后一次见面,作家在第二天就与世长辞了。                  
三年又三年,可鲁已经比不上新来的一批导盲犬了,它成为示范犬,给一些小朋友做示范。然而它的眼睛一直盯着大堂的角落里,不曾移开。原来那里站着一对夫妇,正是当年收养自己的那户人家。
他们已经是十年没有相见,却仍然想念。可鲁再次回到那里,回到他最后的归宿。它的器官逐渐衰竭,躺在床上坚强的撑着,仁井太太摩挲着可鲁的背部“小可,谢谢你,你不需要在那么努力了,可以了,你就慢慢休息吧,到了天国以后,要清楚的报出自己的名字仁井可鲁哦!”可鲁看了看仁井太太,再看了眼仁井先生,话刚完,可鲁便停止了呼吸。
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很耳熟,那你没错,这本书多年以后被拍成了一部电影《导盲犬小Q》,听着那番话,早已泣不成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