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陈霞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5-12-23 18:39:49 | 只看该作者
发工资啦
        12月19号下午,当我给初三的一个学生补习完数学课后,我拿到了大学以来第一份兼职家教工作的工资。这份工资是我一个月以来每周星期六辛勤劳动的所得。拿到工资,说实话,我很开心。虽然钱不多,但是它是我的努力所得,我很高兴也很欣慰,终究是没有白辛苦的,学生的成绩也提高了,我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些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利用周末,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既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赚到了自己的部分生活费。很有意义,当然也不会怠慢自己的学业,很好。
32#
发表于 2015-12-27 18:29:56 | 只看该作者
     12月25号下午4点,我们班迎来了本学期的最后一堂信息修养课,也是可怕的本节课的期末考试。这天中午,我和室友们便开始了疯狂的恶补复习,虽说早知如今会如此,又何必当初不努力呢?但是,我们也相信这样一句话:临阵磨枪不亮也光。所以我们从中午开始,就开始了我们“垂死挣扎”,最终的结果表明,“挣扎”还是有一点用处的,至少我们熟悉了书本,为后来的开卷考试打下了基础,不过,考试的题目的确还是有些难的,至于考试结果如何,现在就不是很清楚了。
33#
发表于 2015-12-28 18:50:40 | 只看该作者
                         读《乡关何处》有感
                              ――有一抹乡愁
         野夫在此书的扉页上这样写到:许多年来,我问过许多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的更高走的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的站成一段乡愁。

        看了野夫的这本书,引发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思考,当然也让如今离家求学的我,心中油然而生起一抹乡愁。

        虽说他讲的是他那个年代的故乡、故事、故人,但是,就正是在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对于故乡、故事、故人的回忆里,隐隐约约地却又强烈地表现出野夫对于那个时代的反思。使他的回忆变得生动,富有社会现实意义。

       他的母亲和外婆的遭遇正是那个时代男女不平等,男尊女卑,社会偏见,军阀混战带来的恶果。他在回忆里对母亲和外婆表现出来的同情和惋惜,正是他对于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受着伤害的千万人民的同情的缩影。

         如今的我,虽不能亲眼看见清朝末期,民国初期社会的动荡与不公,但是,透过野夫的文字我依稀能够感受到一些那个时代的不公。能够体会到一些他的感受,他的惋惜痛苦之情。

        此时,我的心中也有一抹乡愁在牵动着我,虽说,这抹乡愁的牵动力没有野夫心中的那抹乡愁强烈和深刻,但是,它的的确确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对于故乡,我是有所眷恋的,这一点与野夫很像;对于故事,我是有所感悟的,这一点却不如野夫的浓烈;对于故人,我是有所怀念的,可这一点却不如野夫的深刻。

        我喜欢野夫的这本书,喜欢野夫的文字,平淡中不失深意,朴实中引人深思。野夫,有一抹乡愁,我也有一抹乡愁,只是这其中的深意,我的这抹乡愁却是真真切切抵不过野夫的那抹乡愁的。到这里,我不竟又想起了野夫的那发问:你的故乡何在?

         是的,野夫是一个遗老,对故乡念念不忘;对故事所思甚足;对故人深深怀念。与其说,我上面写的这些粗浅的文字是对野夫《乡关何处》这本书的思考,不如说,我更多的是想要去了解野夫这个人,了解他书中的主人公的一生。最后,我不得不承认,我喜欢野夫的文字,也感谢他简单真切的为我们这些读者展现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一些他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思考。
      

34#
发表于 2015-12-29 00:19:2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成长的路上,一直有良师相伴。你的出现与守护让我们新生代的西科人倍感温暖,你指引我们前行,让我们看见未知的世界,为我们守候了一方心灵的净土。感谢一路上有你,我们不曾孤单;感谢一路上有你,我们不曾畏惧;感谢一路上有你,我们不曾迷失方向。
一路上有你,倍感温暖,当我想要汲取一缕阳光时,你给了我整个春天;一路上有你,享受纯真,当我想要一方净土时,你给了我整个大地;一路上有你,深感幸运,当我想要一捧水时,你给了我整个海洋。让我如何感谢你,感谢你的无私,感谢你的体贴,感谢,一路上有你。
   一路上有你,我很幸运,幸运自己能够得到西科大的关怀,得到你的的指引与帮助。感谢如茉莉般清新淡雅的你为我们这一代默默吐露着芬芳。一路上有你,幸运之至,幸福之极。
35#
发表于 2015-12-29 20:10:54 | 只看该作者
他为你雪中送炭,你却嫌他抠
        “中国好人”尚炳辉是广州一家废品收购站的老板,多年来他帮助了许多流浪者,给他们钱物,掏钱给流浪者治病,送他们回家等等。近日,受助于他三年的黄老伯却将他告了。究其缘由,原来是今年尚炳辉只给了他们派发了100元的红包,黄老伯因此而生气觉得不公平:“往年都是给的500元,他是不是出名了,就看不起我们了?”
36#
发表于 2015-12-29 20:38:11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给书记的一封信
        12月29号,湖北省利川市委宣传部称,就此前在微信朋友圈引发热议热传的一封利川第一民族实验小学学生赵桐写的《给沙书记的一封信》,已经被利川市委书记沙玉山留意到。29号下午,沙玉山决定亲自前往该小学,对赵桐在信中提到的三条具体建议,进行了实地调查。他提出的三条建议都是与学校和其周边有关系的。一是:学校操场的瓷砖地板太硬,冬季雨雪天多,地面很滑,同学容易摔跤,看是否能换成塑胶地板。;二是:学校旁边的公交站栏杆是否能留宽一点,因为学生放学等车很拥挤;三是:能否督促交警在上学和放学期间,准确上下班,组织疏散一下交通,因为这段时间内,人流量大,车流量大,不及时疏散引导,既浪费时间,也极不安全。
37#
发表于 2015-12-29 20:53:43 | 只看该作者
西南科技大学顺利完成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2015年12月26号至27号,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如期举行。西南科技大学考点共设110个标准化考场,共计3294人参加了此次考试。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此次考试,专门成立了以副校长刘彤和副书记张强为组长的考试考点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和学院组成了巡视小组,严格监管考场纪律。考场秩序井然,西南科技大学顺利完成了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工作。
38#
发表于 2015-12-29 21:16:06 | 只看该作者
哥哥嫂子结婚啦
        12月26日晚,我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围着火炉在讨论哥哥和嫂子结婚时要怎么封红包的事情。他们在讨论着该给司机、伙夫、送亲的人、压轿娃儿各封多少钱的红包。大家七嘴八舌,提了许多意见,最终决定了:给司机、伙夫、送亲的人、压轿娃儿每人各一百。
39#
发表于 2015-12-29 21:27:43 | 只看该作者

   时光荏苒,我们进去学校将近四个月了,这一学期也临近尾声,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们对大学生活和学习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人们都说社团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而在广电2班这个大家庭里,我想我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在这里,我同大家讲一讲我的一些收获。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收获了亲情,友情,更为重要的是知音之情,古语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这里能够遇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是难能可贵的。所谓亲情,是在你无助的时候班委们妈妈般的关切,所谓友情,是一起打闹后不会散场的陪伴。这样的情感不会像我们年幼时的友情,在春风秋雨中相遇却在春去秋来中告别。在这个家里面,我们都在成长,从不了解到了解,从排斥聚会到慢慢喜欢聚会,最重要的是从不熟悉变得熟悉。这一切因为熟悉和了解而变得更加美好。
在这里,我学习到的还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坚守。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存在的一件礼物,在这里,我找到了我存在的意义。大学生班委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而团队合作,是我在这个班级里感受最深的地方,它小到我们组队参加比赛,小到我们部门齐心协力完成游戏,大到我们协会上下合心办好每一场班级活动。
青葱岁月,转瞬即逝,我们都希望在年老时回忆起自己的那些年,那些事,能够潸然泪下,正如那句我有故事和酒,你愿不愿意陪我走。然而人生必不可少的还有感激之情,感谢这里予以我成长,感谢这里予以我锻炼。同时也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聆听。
最后。衷心的祝愿广电2班越办越好再创辉煌,祝愿小伙伴们学业有成,期末不挂科。
40#
发表于 2015-12-29 21:58:20 | 只看该作者
        近日qq空间常常转发政协常委高翔的一条提案,其内容为:户籍方面,儿童上户口时一律采集指纹和DNA录入电脑,費用全免。保证被拐卖后无法入户并能及时找到。这条提案能够保护儿童安全,给众多担心小孩人身安全的家庭带来了福音。该提案受到众多家长的高度关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