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李敏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11-21 00:21:00 | 只看该作者
大学的第一次朗诵
大学的第一次朗诵出现在现代汉语课,作为一节全班的朗诵课,每个人依次的上台,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老师根据表现做出评分。而我由于不幸忘记了上周老师布置的朗诵作业,导致今天朗诵的准备不充分,几乎是在上课前才找好诗歌,才开始练习,这让我在心里一直都很慌张,同样也十分的紧张。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准备,同样也害怕自己上台做不好。
朗诵持续的进行着,第一位同学开了个好头,赢得老师连声称赞,后来的同学也做到很好,赢得大家掌声连连,一方面上台的积极朗诵着,另一方面台下的人积极准备着,等了好久,终于轮到了我,紧张是前所未有的,然后,上台朗诵了,拿着稿子的手都还一直在抖,就这样胡乱的读完了,但在下来后,好像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听同学说,声音太小了,根本就听不清楚,所以就感觉好失望的。觉得是自己没有准备好,也没有发挥好。
所以,总结一下,一定要提前准备,要有一个备忘录,一定要记住,不要再像我这样了,简直太后悔了。
12#
发表于 2015-11-24 20:43:37 | 只看该作者
读《新京报·传媒研究》有感


实践,需要理论的提升。理论,能够助推更好的实践。
这句话出现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讲述了《新京报》从2003年创刊到现在的小有成就,十多年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达成了不断的进步。
这本书的主要聚焦点是在于新京报2012年度新闻奖专辑,从各项得主的记者入手,了解其中的新闻,了解其中的故事。从评论写作、评论编辑到各种新闻的报道奖,虽然奖项不同,但他们的优秀却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我们学习的不仅是他们的作品,同样也包括他们写作的精神,都说对于新闻的报道最重要的在于真实,陆定一也说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以报道的记者都应该要有客观的认识,而在现今状况下,做到理性却是很不容易的,而以“爱国就应做理性守法的公民”这篇评论获得金奖的于德清却做到了这一点,颁奖词中写到将“理性”二字写进标题,尤其在“爱国”大潮,公众情绪激荡之时,理性需要勇气,而于德清则勇敢的迈出了这一步。展江对此也评论道,本文的价值就在于基于价值、后极权社会特点和现实政治判断勇于和巧于发声,独树一帜。
可以说这本书中的优秀作品有很多,优秀的记者也有很多,但共同的是他们的努力,才使他们收获到成就。
同样,想再说说这本书的“新闻背后”,也让我知道了一些平时不知道的事,知道了一些方法,明白每一篇的报道都不容易。2013年的全国两会,《新京报》推出一种较为新颖的报道形式---“两会观”。读者将其理解为“用常识解读两会”。这种新的形式可以说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面对这个“两会”话题,大多数人其实是不大明白的,或者理解的不是很深刻,而《新京报》恰恰了解到这种现状,从阅读效果、话题设置、到具体的操作过程,让你明白是什么,然后想知道什么,最后达到一个深度,不断的深入,更加的吸引读者。所以采用哪种方式来报道也十分重要,从另一个方向入手也许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一篇好的报道,能够影响、干预社会,能够改变别人也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新京报人朴素的理想与追求。同时也是我未来所希望能做到的。
13#
发表于 2015-11-24 20:45:46 | 只看该作者


                              读《南方周末特稿手册》有感
   虽然我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但却对新闻缺乏足够的了解。我想在这开始,我眼中的新闻就是分为两种,一种比较正式,如新闻联播那种形式的,另一种就是偏娱乐方面的,有些八卦的。最开始是想涉猎点自己本专业的书,以多了解了解,前辈们推荐了《南方周末》。我想的是应该让我们看看其中比较正式的新闻。但我在一大堆书中却选出了这本。
   随意的翻了翻,发现同往常的题材完全不一样,它用的不是简短的话语来概括事实,直接写出新闻。而且用几篇几页写出的新闻案例,揭秘了新闻作品的幕后故事,应该是属于记者手记吧!而这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书,更是勾起了我的兴趣。
   这应该是我来这所学校看的第一本书吧!和想象中的不一样,让我觉得新闻并不是那么严肃而枯燥无味,因为这本书让我入迷,沉入其中,也许其中的案例不是近期所发生的事情,却带有很深刻真挚的感情,有一种将人带回到那个曾经的新闻现场,让人感悟颇深。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北川的地震,怎么说,虽然这件事发生过了一段时间,但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你看到的和你以前所看到完全不一样,原来在所报道的和记者所经历的会如此不一样,可以说更真实吧!记者更直观的看到现场,其中就有一个场景,有个人被埋在废墟下,虽然救援人员尽力去救,但还是无能为力,这个生命还是没能挽救,而记者则拍下了这一幕,救援人员是在边流泪边救援,一直在叫他坚持坚持。就是这一幕,记录下他们尽全力但却没有办法,但他们内心的情感却是无法隐藏的。

   在这本书中,可以说是细节最打动人,就是通过这些小细节,一点点的让你感受到文章中动人之处,从而你也可以领悟到许多,让自己去思考的更多。所以我想说的是,在许多事情中我们很多都是看到的表面意思,而许多真正感人的我们却无法了解,更无法探知,而从这些记者手记的描述中,让我们了解到其中事件,从而有自己的认知,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推荐大家不妨看看记者手记,去多了解了解。


14#
发表于 2015-12-9 23:57:06 | 只看该作者
读《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有感
在读这本书之前,听学姐推荐过,说觉得我们大一新生可以看一看,所以在偶然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便毅然决定看了。
在刚接触到这本书时,可以说和我所想的差得很远,就如引言中也说到,不要被《华尔街日报》的牌子吓倒,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和经济报道无关,或者说只有少量涉及到,要讲的是在新闻写作中困扰着广大记者的中心问题。
在这本书中,开始就说到是如何讲故事的,现今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了读者对信息要求的需求上。于是,就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同样,这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开始写作的时候,的确也是个难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不知道怎么写故事,尤其是将它变得有趣,所以在读完这本书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让你对如何让故事变得有趣一点更加了解,知道的更多。
其实在我最先看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枯燥无味的,首先是内容很多,感觉很复杂一样,而后是有些内容可能理解起来会有问题。所以面对这些,要做到的是静下心来慢慢看这本书,不能追求速度,只有一点点的阅读,才会懂得其中的一些精髓。
对于这本书,总的是从9个方面来写的,可以说是分为9步,从如何找到一个好故事,到计划与执行,以及最后如何进行有效的修改。从这些紧接着的不同角度,知道写出一个好故事的不易,以及该怎样来写好这一个故事。
当然,其实介绍的方法也是具体而详细的。就如怎样获得好故事来说,有哪些渠道?总的来说就是靠阅读来“窃取”思想。接下来又从三个小方面来说,一是广泛的阅读,二是随时记录情感,三是为选题做档案。而在我看来,第一个对我们大一新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才进入大学,阅读的尤其少,面对自己少有的存稿、资料,作出优秀的报道的确是非常有难度的。所以一定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从更多的书本中获得了知识,这个很重要哦。
还有,想给大家说说这本书的构建也很不错,因为慢慢看了之后,你会发现,其中给你讲的那些知识并不只是理论知识,还有许多事例,让你从写的好的故事中学习,从中得到感受,同样其中涉及到虽然只是故事中的节选片段,但也会勾起你的兴趣。我就是这样,在其中的一个小片段就十分的吸引我,所以过后我就去另外找了这本书来看,其实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你又会学到很多,而且这样的安排就不会显得太理论了,会让你看书更轻松一些。
更多的内容只有你看过后才会理解,而我现在所写的可能也是片面的理解,属于自己的看法吧!所以推荐大家去看哦。


15#
发表于 2015-12-9 23:57: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敏 于 2015-12-9 23:59 编辑

抢课之疯狂
相信今天9点,所有人都很激动,寝室里甚至还定了闹钟,为的就是不错过着疯狂的选课。
登,还是登不上去,随之而来的系统崩盘,大家都登不上去,一边苦叫着,一边还刷新着网页。但一直都是“你的网页走丢了”或者是“Service Unavilable”。
时间刷刷过去,大家还是这种情况,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朋友圈甚至还出现了这种说法:
世界上最难登上的三个地方
1、钓鱼岛
2、12306火车票购买系统
3、抢课期间的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官网
真的让人觉得搞笑,但却是真的没有办法。终于在半个小时后,登陆成功,开始抢课大战,这里,一定给大家一个建议,看好的课程一定要马上下手,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就是问了问室友的意见,犹豫了一下,再看,就没有了,那心痛的。更惨的是接下来的,喜欢的课点进去都满了,抢了好久就只有3课,刚好合适,只是有些失望,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选修课,但也只能这样了。
回看群,却还发现更意外的,原来还有人一个都没抢到,想着真的是运气也太不好了吧!
有人没抢到,但有人却囤课。到后来时,才发现有人竟抢了上百节课,简直就是无聊的没有事干!在大家都在谴责这种行为时,教务处也发出消息要求选多了课的同学退课,否则就全清除。想必对于那种没选到课的同学,实在是个好消息啊!
对于这次激烈的选课,感想是蛮多的,唯一的是希望大家在选课的时候,不要囤课啦!
12月7 日

16#
发表于 2015-12-9 23:58:09 | 只看该作者
做自己的一次节目
首次尝试自己做一档节目,往往都是说第一次尝试是最难的,从早期的想法、到写出策划,再到不断的修改、补充。过程中有时真的有些受不了,甚至还有过崩溃的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是我们最终坚持下来。总的来说,是要感谢我们这个小组的成员,大家的积极配合,一起商讨,还是将我们的策划做下去了。但是在这中间,我的确感到有些抱歉,因为自己做的不多,付出的也很少,尤其是在后期做的拍摄计划中,她们都付出的比我多,所以真的很感谢她们。
反思自己,总觉得是自己的不对,自己不敢面对,出现问题后,自己也考虑的不全面。但是这个作为我们自己的第一个节目,我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加好,我会对这个节目更加的用心,更好的做好这个节目,以作为自己的一个成长经历。
最后,谈谈自己对这个节目的看法,可以这么说,开始自己也认为就是完成一个作业,有一种任务的感觉。所以,开始的策划很简单完成,自己也承认并没有用尽心思。但在第一次策划被打回时,学姐指出了许多问题。然后我们认真的思索,将以前的想法、创意都改变了。大家都非常努力争取将这个节目做到更好。到现在,虽然只是接触到一小部分,但却知道了做一期节目真的不简单,同样从中学习到很多,明白只有自己真正投入其中,才会知道其中的乐趣。
17#
发表于 2015-12-9 23:58:3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外拍
从不会摄影到扛着摄影机外拍,第一次的外拍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也让人回味无穷。
作为没有这样经历的我,首先是有点小激动的,但同时害怕自己做不好。的确,在最开始,拍的不太好,不仅拍的画面有些抖,而且没有拍出效果,所以还是有些失望,尤其是手持摄像机的时候,虽然作为一个女汉子,但长期拿着还是有些承受不住,这是以往我都没有体验过的,当然,这些都是最开始的感觉。
越到后面,就和开始的心态不一样了,拍的越来越顺手,而且觉得很好玩,尤其还大家一起出错时候,是真的很开心。最开始,总觉得有些不自然,带有刻意的痕迹。但到后来,变得更加随意,拍摄反而更像在纪录我们这一次的经历 。当然,过程也更加的有趣。
原来期望的是阳光明媚,现实中阴雨连连,虽不能沐浴阳光,但细雨中的世界也是别有别致。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小时,但在这次拍摄中却收获到许多的快乐。
同样,也知道了许多知识,知道了该怎样拍摄,又怎样用方法技巧来做得更好。虽然有时并没有拍出想要的效果,但是尽力了过后也是感到满足的。

18#
发表于 2015-12-11 10:32:05 | 只看该作者
交通安全 动车道or 人行道
交通一直就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无论是从前还是现今,今天我想说的就是校园安全问题。
大学的确很大,虽然地方大,同样的学生也多,所以安全问题就显得很明显了。出现在学校的车也很多,无论是外面的私家车,还是校园里的小面包,这样在学生下课人多的时候,更是要尤其的注意,但更严重的就是学生的问题了,到底是走快车道、还是人行道。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当然是人行道。但是走在大学校园里,你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你会发现大多的人都是走在动车道的,而只有少数的人才是走在人行道。的确,有时我自己也会不自觉的走向外面的动车道,但在老师、同学的提醒后,现在都还改过来了。
就这个问题谈谈原因,首先大多的人都是结伴同行,而人行道道路很窄,为了走在一起,就自然而然的走在了下面的动车道。
其次,这只是我的单纯看法,我是注意到人行道的路大多都是不平整的,还有各种石头,砖块。所以走起来就十分的不舒服,然后大家就自然会像马路边靠近,从而就偏离了人行道。
或许还有其他的各种原因,但是我想说的是,大家都应该改过来了。我们看到过许多的事,无论是电视网络中所出现的车祸,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车祸,都是给我们的警醒,生命是自己的,自己要做到为生命负责,所以下次一定要走人行道哦!

19#
发表于 2015-12-16 21:23:20 | 只看该作者
冬天的暖阳
早上起尤其的早,从窗边望出去,迷雾笼罩,外面的整个世界都显得模糊不清。看着这样的场景,想起我在北方的好朋友,她那儿该是白雪皑皑吧!作为一个南方的人,我的家乡几乎是不下雪的,印象中似乎只有过一次,但是下的也不大,只是很小的细雪,连大地都没都没来得及铺上雪的颜色,所以我对于雪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以及兴奋。来到绵阳,不知道绵阳的气候怎么样,但是相对于家乡却更冷一些,尤其是寒风凛冽,简直有些冷的受不了了。但今日却不同,很早就看到了天边的曙光,那就是太阳即将升起的征兆,想必一定是个好天气,心情也由此更加的开心,看来阳光带来的不仅是好天气,还有好心情。一天中有两个时间是最美的,一个是夕阳,残留的落日,留落在旁的云彩,美的让人移不开眼睛。一个是朝阳,从地平线升起,耀眼的让人睁不开眼。朝阳、落日、每个人对其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我却犹爱朝阳,初生的太阳,新的一天,新的希望,期待美好的开始。
20#
发表于 2015-12-16 21:25:24 | 只看该作者
虚度的周末时光
意志向来对我就是没有把控的,想象的和现实也有许多的差别,周末的时光本来是美好的,但是我却在寝室又虚度了一个周末。许多人都感叹过,高中的忙是有目标的忙,无论是多么的辛苦,都是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而现在考上了大学,也忙,但却是没有目的忙,不知是为了什么。
接近四级考试,接近期末考试,感觉事情越来越多,重担也越压越重,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抉择,总觉得自己有时真的很颓废,耗在寝室虚度时光,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毫无生机。每次其实都很想做出点其他的什么,但是真的是自己的错,自己没有把握,自己也不勤奋,自己都没有一颗努力的心。
这次写下这些东西,想很认真的反省自己,应该要行动起来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自此知道了许多,明白了许多,懂的了很多。希望自己改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