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神器”再厉害,也只是两会报道工具和手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08:5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Y# t  q* }  Y/ g  c% v, \$ q5 @/ M7 h: u  \2 t8 z  ^6 }
近日,光明网为今年两会自制的一款“多信道直播云台”图片在社交网络引发围观。如今在网上,它被称作“钢铁侠”,甚至“外骨骼”。据“刺猬公社”消息,照片中的女生是光明网记者孙佳涵,当时她正在为两会直播做测试。因为设备重达20多斤,不少网友对女记者表示“心疼”。设计者之一逯成业则表示,设备上有一个拉绳,可以把力量转移到腰部。前天召开的政协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他就背着此款“神器”工作了一个半小时,引来网友操心“小哥好体力,腰疼吗?”. `  I5 G5 g  w& }& r5 k- @
这个“神器”究竟有多“神”?
- @% o$ c8 K; r$ ^9 u- A4 f$ ]6 ?据上海交通大学大数据与传播创新实验室主任禹卫华分析,类似的装备至少一年前就有了,“并无多少技术含量”。它的原理跟我们平时开车时用的手机支架一样,只不过车里可能只放一部手机,这个可以放多部手机、Ipad、全景相机等。“理论上说,12部、15部甚至20部,只要有这个体力,可以放足够多的设备。”他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结构上不是很难,主要是把这些支架像搭积木一样拼接起来,现在很多网络主播用的也是类似的东西,基本款淘宝上就有。这款‘钢铁侠’因为在外形上又多了个很炫的‘骨架’,所以看起来尤显醒目。”# I) t- D: ~1 Y/ ~7 t: S# o
逯成业向“刺猬公社”介绍时的说法证实了这一点——“钢铁侠”是用现成的配件组装的,从技术上说“这个设备并没有什么特色,但确实挺方便的”,据称仅需一名记者即可实现普通视频、全景、VR同步录制与直播。4 J  |* S& N1 Q! B) e9 m& p, O7 O
两会“神器”年年有
5 H. m+ i( U# o: Q+ {追溯起来,最近几年的两会,“神器”年年都有。
0 Z$ O/ ^1 _# {8 P7 u+ G4 b+ X还记得2014年艳惊四座的谷歌眼镜吗?据说当时售价1000多美金的它与Ipad一起,并称当年两会“高科技”。
$ Z1 x% g) q3 r3 \8 o8 o2015年的自拍杆、2016年的VR眼镜,也曾各自独领风骚。一线记者们的“拼”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 c1 `, R7 H9 x) Q两会现场每年都有“神器”亮相,体现了我国的媒体融合和技术革新正在不断进步,也表明两会整体的数据服务、网络服务在不断提升。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直播需求、融媒体信道逐渐多起来以后,一名记者可能需要为多个接口提供信息。这大概也是“钢铁侠”横空出世的原因。) L/ _0 n1 q$ h4 u9 P
这个“神器”被媒体用在两会现场,同时体现了媒体对新闻制作的思路转变——一名记者使用新工具可以完成之前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的任务。这生动诠释了新媒体环境下,技术对内容生产的一种“再造”。禹卫华认为,“钢铁侠”这个引爆点虽然夸张些,毕竟让大家看到了未来可能的内容生产形态。
1 k$ ^3 F3 [" V* R+ E  W仅仅是新鲜,还是意义?& v, {: e8 j* @3 u
不过拍着新闻的记者自己成了新闻,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涛甫教授看来,难免有些喧宾夺主。他认为新媒体“神器”作为花絮报道报道未尝不可,但不能成为主旋律。媒体见证新闻现场,不能把自己作为焦点。“神器”再厉害,也只是报道工具和手段,不是目的本身。关键要看记者用“神器”呈现出了怎样的新闻内容、做出了哪些增量的新闻来,千万别用技术上的哗众取宠,转移媒体视线和公众关切。
3 e5 |  x6 a' j. P; J  L) ^+ g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方洁也在采访中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关键是看作品到底是自娱自乐,还是真正将技术用到实处;带给公众的仅仅是新鲜,还是意义。”
! u7 B( t0 c% x能否贴近公众的期待?2 U) X" h: `) {. |1 i5 X
据介绍,“钢铁侠”早在两三个月以前就已开始筹划,它引发的反馈也在设计者预期之内。禹卫华认为这样的策划很巧妙,但不过瘾:“它在技术上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也无法体现新闻记者自身的能力提升。”2 @! _1 W( X" @/ u. Y, c+ T
在这位以技术优势介入媒体融合研究的学者看来,真正显示媒体实力的不是扛“神器”,而是拥有懂数据采集、分析的记者,掌握出色可视化工具的记者,以及同时组成一个能够多角度思考、理解两会报道的综合性团队,避免“套路化”报道。不过,这些都要基于记者能力和素养的转变。他认为,除了在两会现场集中应用新设备,记者还应在平时提升媒体融合素养,将传统的“采写编评”基本功与数据环境下“采存算取”的技术素养结合起来,既能发现新闻、讲好故事,也能熟练驾驭各类数据分析可视化工具,呈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内外兼修的“全能战士”。7 X. S! n' |3 R" @
张涛甫则指出,近年来的两会报道若真正从专业标准来看,增量不是很多,至少与公众的期待有距离。“不少人可能会把原因推给‘规定动作’,我觉得这理由有点牵强。”他认为媒体真正应该下功夫的,是将政治议程中最有价值的议题和选项,用优质的专业表达予以呈现,且最大限度地回应公众关切,也就是要将政治议程、公众议程与媒体议程最大程度地兼容。“我认为一些媒体人在面对两会这一民意和舆论盛会时,没有做足功课,也没有将自身的最高状态释放出来,只是心理上重视是不够的,需要用饱满的媒体语言予以呈现。再者,不少媒体面对规定动作,存在惯性和惰性,没有用积极努力将规定空间撑满,其实,规定动作同样可以做得精彩。”
, j3 M4 Y! c" h9 c% {! {& 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