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王君超 叶雨阳 新闻记者
2009年,《解放日报》一位记者应美国《读者文摘》之邀,专访体育明星刘翔。该刊编辑在采访之前就反复强调,专访时一定要有录音。在记者交出稿件的第三天,该刊编辑部就来电核对了采访稿中的近10 处细节。比如,记者把刘翔的美国康复师名字翻译为“罗斯”,他们就要求记者提供“罗斯”的英文原名。又如,在文中记者描述罗斯说的英语带有“得州口音”,编辑部则要证实:是罗斯曾说过自己是得克萨斯州人,还是记者自己的主观判断?再如,文中涉及刘翔父亲在北京奥运会后对他说的一席话,该刊编辑则要求记者提供刘父的手机号码,以便与他本人核对,等等。
这就是欧美一些主流媒体实行多年的“事实核查”(fact checking)制度。本文将以德国《明镜》和美国《纽约客》为例,来看看事实核查制度是怎么运作的。也许这种沉稳的做派与这个快速吸睛的时代略有违和,但它作为维护媒体公信力的一种必要制度机制,还是有必要被了解,你觉得呢。
《明镜》周刊的事实核查制度
德国以调查性新闻报道见长的《明镜》周刊(Der Spiegel)在1946年创办之初就成立了“档案部”,负责资料的收集与归档。后来,当一位档案资料员告诉周刊主编,在一篇已经发表的文章中,有一处和他所掌握的资料不符时,主编决定在印刷之前先请这些档案员将文章核查一遍。于是,慢慢地,档案员和事实核查员就成为了两种不同的分工。
60多年来,《明镜》周刊将事实核查作为一项传统和例行工序坚持了下来,目前已成为新闻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2010年,它拥有约80位全职事实核查员和约30名兼职事实核查员,同期《纽约客》的核查员是16人。
《明镜》周刊的“档案部”中,负责进行事实核查的专业人员,大多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很多还拥有博士学位。因为“只有形成专长,才能在事实核查时敏锐地发现错误。研究与勘误是相辅相成的”。核查过程中,每条和事实相关的、不是主观表达的词汇他们都要核查。人名、地名、时间、数字这些是最基本的,接着才是混杂着事实的带有观点推演的论述。
“基本事实一般读者上网搜索一下就可以知道真伪,并不需要专业知识来判断。但读者一旦在这些基本事实上发现错误,就会对整篇文章产生不信任感。”负责社会报道板块的事实核查员安德雷•杰瑞克介绍说。
在数据新闻时代,《明镜》周刊的事实核查部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维基解密事件”中,阿桑奇与包括《明镜》周刊在内的三家媒体合作后,该刊也成立了专门的数据新闻报道小组,之前的部分事实核查员也利用专业优势,直接成为供稿者。在其网站上,开辟了在线事实核查专栏,主要对政客的政治言论以及政治报道进行事实核查。
《纽约客》的事实核查制度
早在1927年,《纽约客》就成立了事实核查部。《纽约客》设立该部门的直接原因来自一起纠纷:该刊发表的一篇关于诗人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蕾(Edna St. Vincent Millay)的特写,被诗人的母亲指出错漏连篇,并称如果不刊登更正,她就要起诉该杂志。《纽约客》最终把其长篇更正来信刊登出来。此事发生后,创办人哈罗德•罗斯在给出版人的备忘录中说:“鉴于我们常常拿其他刊物的错误来开玩笑,鉴于我们杂志的质量,我认为必须做出特别努力去避免《纽约客》的错误。”
当时,《纽约客》的事实核查并不限于对非虚构作品(如新闻作品)的核查,甚至对文学作品如诗歌等都进行核查,对于诗歌中与事实不相符的部分,都会与诗人联系。
现在,《纽约客》的事实核查员会由杂志社进行统一培训,正式入职的时候报社还会给他们发一盒红色铅笔和一盒普通铅笔,分别用来标注包含可能需要核查的事实的句子和已经得到核查的表述。对于已经完成的稿件,事实核查员需要逐一联系文中出现的每一个消息源,与他们再次核对文中的相关信息。
(王君超、叶雨阳:《西方媒体的“事实核查”制度及其借鉴意义》。阅读原文及学术引用,请务必参考《新闻记者》2015年第8期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MxNjcyOQ==&mid=400169158&idx=1&sn=bc5e8749fc258b3ae281dacfe6013e8c&scene=1&srcid=1028JupUpr2GrMQtCsTmQYqb&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